基于大数据处理技术的智能变电站应用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2
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及现状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及现状一、引言智能变电站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对传统的变电站进行升级改造,实现设备互联互通、自动化运维和智能化管理的一种新型变电站。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智能变电站已经成为电力行业的重要发展任务。
本文将对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详细阐述。
二、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历程⒈传统变电站的局限性传统变电站存在着设备信息孤立、运维成本高、响应速度慢等问题。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变电站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电力系统的需求。
⒉智能变电站的概念提出为了解决传统变电站存在的问题,智能变电站的概念应运而生。
智能变电站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并通过高效的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实现变电站的可靠运行。
⒊智能变电站的发展进程智能变电站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网络互联阶段、数据采集与分析阶段、自主决策与控制阶段。
目前,智能变电站已经进入智能运营与维护阶段,实现了从传统变电站到智能变电站的转型。
三、智能变电站的主要特点⒈互联互通智能变电站通过网络连接,实现了设备之间的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
这使得变电站的运行更加高效可靠,并且便于对变电站进行远程监控和运维。
⒉自动化运维智能变电站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设备的自动巡检、故障诊断和维护。
这大大降低了人工巡检的工作量,提高了运维效率。
⒊智能化管理智能变电站依靠智能化管理系统,对变电站进行综合管理和优化调度。
通过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
四、智能变电站的应用现状⒈国内智能变电站的应用情况我国电力行业在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各地区相继建设了多个智能变电站。
目前,智能变电站在我国的应用逐渐普及,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⒉国际智能变电站的发展情况国际上,智能变电站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的研究1. 引言1.1 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的研究概述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的研究旨在解决传统变电站监控系统存在的局限性,如信息采集不全、分析能力有限等问题。
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能够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处理,实现对变电站的全面监控和智能管理。
本文将围绕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发展现状、应用场景、优势和挑战展开研究,旨在全面分析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和重要性。
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将在电力行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现代化发展。
1.2 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的重要性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在现代电力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变电站监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引入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成为必然选择。
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算法,实现了对变电站设备的自动检测、实时监控和智能分析,大大提高了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还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减少了人为操作的错误风险,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效率。
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其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节能性方面。
通过实时监测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可以避免电力系统发生故障,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还可以通过智能调控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节能优化,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实现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
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喗,它不仅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还可以为电力生产和供应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加强对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对推动电力系统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2. 正文2.1 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1. 数据采集技术: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通过各种传感器和仪器设备实时采集变电站内部各种参数的数据,包括电流、电压、功率、温度等重要指标。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提升,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成为了电力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
智能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二次系统的优化设计对于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现状、优化设计方法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现状目前,大多数变电站的二次系统还处于传统的人工控制模式,存在着人工操作复杂、反应速度慢、易受外部干扰等问题。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现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通过采用先进的数字化、通信和控制技术,实现了对变电站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智能化控制和远程管理,具有了较强的自愈能力和智能化运行特性。
在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现状中,智能化装备广泛应用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也逐渐成为了变电站的核心部分。
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对装备状态和环境条件进行监测、分析和预测,实现了对整个变电站的智能化调度和运行管理,为提高电网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 数据驱动的优化设计数据驱动的优化设计方法是目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的主要方向之一。
通过采集和分析大量的装备运行数据和环境参数数据,利用先进的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对装备状态和性能的精准预测和评估。
在此基础上,通过智能化调度和控制算法优化,实现了变电站的设备运行、维护和修复的智能化管理,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和运行可靠性。
2. 智能控制策略的优化设计智能控制策略的优化设计是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的另一主要方向。
通过引入先进的控制算法和策略,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等,实现了对变电站设备的精细化控制和优化调度。
智能控制策略能够在实时监测到设备状态变化的情况下,迅速调整设备运行参数,保障变电站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未来,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将朝着更加智能、便捷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探析智能电网下变电运行的数据需求摘要:智能电网的高效运行离不开各类数据资源的支撑。
本文以变电运行为例,分析智能电网背景下变电运行的数据需求,划分其数据类别,研究可有效服务于智能电网的数据资源管理方式,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智能电网;变电运行;数据需求引言: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在变电站运行管理中的有效利用带来“数据资产”的概念,依托准确、完善的数据基础,变电站运行状态更加清晰可见,管理效率大幅度提升。
为进一步发挥大数据技术在变电运行管理中的优势作用,有必要对其数据需求做重点分析。
1智能电网下变电运行的数据需求1.1变电运行数据来源变电运行核心数据包括母线及设备互感器的电流及电压数据,另外还包括设备温度、振动幅值、噪声、油液液面高度等数据。
综合来讲,变电站原始数据可分为以下三类:1.1.1浮点离散数据变电系统中,电压及电流互感器、油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采集的数据,均属于浮点离散数据类型。
该类数据的特点在于分析简单,可用以回归分析、状态分析等,了解变电站实时运行状况。
1.1.2矢量数据矢量数据多由变电站激光陀螺仪等设备采集,表现出离散及矢量信息特征,对该类数据进行求导可得到连续路径信息。
通过矢量叠加分析,可了解变电系统振动情况及移动特性。
经离散化处理后,矢量数据可转化为浮点离散数据,再进行位图化处理,即可获得流媒体数据。
1.1.3流媒体数据流媒体数据由摄像系统、音频采集系统等收集。
目前应用于智能电网变电系统的摄像装置,可实现三维流媒体数据的采集。
流媒体数据很难进行离散数据分析,一般采用神经网络或模糊判断的方式开展数据深挖工作。
1.2变电运行数据结构从变电站数据库管理方式可大致划分运行数据结构。
主流变电站数据库通常采用分布式管理的方式,各模块的数据独立存储,数据库分层方式如下:(1)数据硬件层。
数据硬件层负责红外监控系统、音频采集系统、陀螺仪等数据的采集和存储,CPU、RAM等硬件资源也存储在该层[1]。
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关键技术的思考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发展,二次设备运维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营需要高效、稳定的二次设备运维,而关键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支撑。
本文将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的关键技术进行思考和探讨。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关键技术需要注重信息化。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二次设备运维也必须适应信息化的趋势。
通过建立智能化的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对二次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预警和处理。
在运维过程中,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找出潜在故障隐患,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
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运维数据进行智能化处理,提高运维效率和准确性。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关键技术还需注重智能化维护。
传统的定期维护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智能变电站运维的需求,因此需要引入智能化的维护方式。
利用智能化的维护设备和工具,可以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突发故障的发生。
还可以通过智能维护系统实现对设备维护过程的实时监测和记录,为运维人员提供科学化的决策依据,提高维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关键技术还需注重安全和可靠性。
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安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因此二次设备运维的关键技术必须注重安全性。
通过引入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设备,可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还需要注重设备的可靠性,通过选择高品质的设备和材料,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设备的故障发生和影响。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关键技术需要注重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维护、安全和可靠性等方面。
这些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将有助于提高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的效率和可靠性,为智能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关键技术会不断地得到完善和提升,为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和应用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新型数字智能变电站监控及巡视系统应用研究姚志鹏(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摘 要:为实现“双碳”目标,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适应电网运维管理变革,针对传统变电站的辅助设备监控及巡视系统能力不足、集控站和调度端无法采集辅助设备信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数字智能变电站监控及巡视系统方案,以构建高效的服务体系。
通过数字化远传、智能感知、图像智能分析技术,将设备监测、安全防卫、火灾消防、动环监测、智能巡视及锁控等多种功能集成应用于变电站,全面覆盖监测及巡视前端设备,并通过远传信息上送集控端,实现对变电站的全面监测、感知及巡检。
本文主要介绍新型数字智能化变电站监控与巡视系统的总体架构以及各功能模块设计思路与关键技术,重点对远程终端采集子系统、通信子系统及后台管理平台进行阐述。
数字监控及巡视系统在工程应用期间展现出卓越的表现,具备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新型数字智能变电站;监控及巡视系统;应用研究0 引言相较于当前的信息服务和数据处理,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呈现出更为繁琐和复杂的特点,其处理成本也更高,同时信息处理的效率和精度也有所欠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分析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是将海量的数据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分类汇总,并根据不同类别数据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此外,本系统还融合了在线监测和智能巡查等先进功能,对前端设备配置和终端设备传输方式进行了全面集成,从而实现了对变电站进行全景动态监测、全面智能感知和全方位实时监控的目标。
1 监测和巡视系统的组成为了满足新型数字化智能变电所对电力系统中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信息化的需求,同时也满足对电力系统消防和安全防护的日益关注,本项目提出了一种数字化智能变电站监测和巡视系统。
该系统融合了一次设备在线监测、二次设备在线监控、火灾消防、安全防护、动环监测、智能锁控和智能巡视等多项技术,可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该系统采用了分布式架构,将整个主站划分为多个区域并设置相应的子站,各区域内分别设有独立的主控室单元和终端采集单元,实现对主站场区的全覆盖。
智能电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研究智能电网技术是21世纪电力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是通过信息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控制技术等手段,对传统电力系统进行升级和改造,从而实现电网的集中调度、智能运行和高效管理。
智能电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研究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外电力科技领域的热门课题。
一、智能电网技术的研究状况智能电网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早,在1990年代初期就开始被国际上的电力企业和研究机构所关注。
在我国,智能电网技术的研究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通信技术方面:包括互联网、通信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物联网(IoT)等技术的应用,为智能电网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2.电力系统信息化方面:包括GIS(地理信息系统)、EMS (电能管理系统)、DMS(分布式管理系统)和SCADA(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等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为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电网运行提供了多方位信息保障。
3.新能源技术方面:包括风能、光伏、水能等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电力系统的清洁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4.能量储存技术方面:包括超导材料、电池储能、氢能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旨在解决智能电网中能量存储和调度等问题。
二、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状况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主要分布在电力系统的各个层面和节点,如发电、输电、变电和配电等。
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包括:1.发电端: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提高火力、水电等发电设备的效率和质量,并逐步向可再生能源领域拓展。
2.输电端:借助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技术,对电网的各个节点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反馈运行状态,提高电力运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变电端:通过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实现电力设备的远程监控、自动控制和故障排除等功能,提高变电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
4.配电端:通过智能网关等设备,实现对用户侧的集中调度和管理,提高供电效率和质量,支持电力行业的低碳、节能、环保等发展目标。
三、智能电网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尽管智能电网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果,但是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亟待解决。
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智能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智能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提供了更为高效和便捷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重点探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并介绍其在电力系统运行、故障诊断和设备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1. 智能变电站智能变电站是指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智能终端设备和通信网络等技术手段,对传统的变电站进行改造和升级,从而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监控、管理和控制。
智能变电站可以实现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故障的自动诊断和修复、设备的远程控制等功能,从而提高了变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智能变电站还可以实现变电站与电网的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对电网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2. 智能终端设备智能终端设备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安装的一种具有智能识别和控制能力的设备,如智能终端计量装置、智能终端保护设备等。
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中各种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以及对电力系统中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调节。
智能终端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智能配电网是指在传统配电网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进行改造和升级,实现对配电网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通过对配电网中各个节点的监测和数据采集,配合智能分布式能源和储能技术,可以实现对配电网的动态优化调度、故障自动定位和隔离、减少停电时间等功能,提高了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利用效率。
1. 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2. 提高故障诊断和处理能力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中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故障的自动诊断,减少了人为的误操作和判断,提高了故障诊断和处理的效率。
智能技术还可以实现故障的自动定位和隔离,减少了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范围,提高了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3. 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通过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管理效率和精度。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变电站设备智能化巡检系统摘要:电力设备巡检是对变电站设备进行常规检修的基本工作。
当前电力企业普遍采取人工巡检为主,手持终端PDA为辅。
该工作模式可以实时巡检人员的位置,对巡检的就地率有基本的巡检功能,PDA可以自动输入设备信息,节约人工记录时间,但是仍然存在着不能满足实际巡检需求的问题,如监测数据复杂冗余、缺乏故障数据分析等。
同时,作为智能电网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变电站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地理位置人烟稀少,给电力系统的维护和管理造成了诸多的困难。
智能巡检与监管系统也将代替人工巡检和变电站监视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变电站管理的高度智能化。
关键词:大数据;变电站设备;智能化巡检系统引言电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明确提出了利用在线监测、视频巡检、无人机、卫星遥感、智能单兵监测等多种信息源,以对电网设备状况进行精确的评价,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巡检和检修计划提供依据。
按照国家电网对变电站自动化运行的需求,各电力公司应利用高清视频、AI、无人机航测等技术,加强对变电站一次设备、二次保护监测屏柜、生产环境的多维度高清远程立体智能巡检,为电力行业的数字化升级、节能减排的绿色目标实现做出有力助推。
1.变电站传统巡检痛点传统的变电站人工巡检,大多是由地面工作人员沿巡检通道进行巡检和记录,传统的无人驾驶飞机,需要专业的飞行人员,因此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传统的人巡+手控机巡线的常规巡检存在着如下困难:①人工巡检受限于视角,难以覆盖高层、中层设备,容易疏忽个别安全隐患;②采用手控机巡检方法,必须避开电力设施,对飞行人员的操作有很高的要求;③夏季高温炎热,工作强度大,工作风险大;④不能立即辨认出巡检图像,需要软件进行识别,再由人工进行复查,时效性较差。
随着电力网络规模的日益扩大,传统的变电站巡检技术模式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迫切需要加强电力系统的信息化建设。
2.智能变电站巡检系统的必要性智能变电站是一种具有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作交互等功能的变电站,它具有将电流、电压等电能转换为特定地区的电能。
2017年第2期 信息通信2017 (总第 170 期)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Sum.No 170)基于大数据处理技术的智能变电站应用研究谢翘楚12(1.四川理工学院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四川自贡653000;2.四川省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四川自贡653000)摘要:根据智能变电站的国家规定和管理要求,结合大数据技术,文章提出以H a d o o p平台为基础的数据存储、分析、挖掘一体化的智能变电站大数据处理系统的基本架构。
基于以上分析,文章确定了与之相应的技术路线。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大数据;Hadoop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131(2017)02-0107-02〇引言与传统的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在工作运行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其信息化预警、集成化控制、可视化监控等功能,其产生的数据是海量并且杂乱无章的。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其涉及的领域将不仅限于IT行业。
智能变电站中输变电设备等产生的海量运检数据呈指数级增长,使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智能智能变电站上变得势在必行。
本文阐述了智能变电站所产生的大数据的数据特征,并 提出了大数据技术在智能变电站应用上的系统架构和技术路 线的建议。
1智能变电站大数据的产生电力设备状态监测数据在智能变电站所产生的数据中占主导地位。
状态监测数据包括在线的状态监测数据,以及各个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所产生的新的数据信息等,如 图1。
需要监控的设备及参数主要有: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局部放电等),高压断路器(气体成分),高压母线(温度)等。
由于每个所需监控的设备所产生的数据都是实时变化的,为了记录智能变电站各个电力设备的生产运行的所有细节, 需要采集捕获的数据都是海量的。
2基于Hadoop大数据平台的系统架构基于Hadoop大数据平台通过提供流计算、内存计算、批 量计算、云计算等多种分布式计算技术满足智能变电站在不 同时效性下的计算需求。
其中流计算和云计算支持实时处理,例如智能变电站的 在线数据实时处理、告警。
内存计算支持交互性分析,如在线统计、诊断等交互功能。
批量计算支持海量数据的离线分析,例如历史数据分析、缺损信息补充等。
其中包含 Hadoop 中的 Storm,Spark,MapReduce,HDFS 等各种组件,具体作用如图2。
图2大数据技术智能变电站系统架构3系统技术路线3.1大数据分析监控平台智能变电站的大数据分析监控平台具有多个模块,其名 称及职能如表1。
表1智能变电站大数据处理平台的各项职能模块职能算法模型库开放式算法验证平台、设备状态分析算法组件、大数据状态评估及诊断算法数据层设备状态相关的全寿命周期各类数据状态数据展示不同量纲变量归一化展示、快速检索故障反演历史设备缺陷及故障反演业务应用在线动态评价、故障诊断、可靠性及风险评估、设备预警故障案例库覆盖全电压等级、交直流设备的完善故障案例库状态分析报告丰富全面的设备状态分析报告自动生成系统3.2大数据的存储智能电网要求记录智能变电站每一时刻的运行数据及各 个电力设备全景状态在线监测数据,海量数据传输和存储问 题对监控装置造成极大的负担。
分布式存储技术可以有效减 少网络数据传输量,提高存储效率。
使用Hadoop的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可以有效地将海 量的数据存储在廉价的机器上,即节约了成本,又不失该系统 对于数据存储的良好吞吐性以及容错性,如图3。
3.3大数据的分析与挖掘将这些储存好的海量的数据转换为对智能变电站的运转 起到积极性作用的信息才是大数据处理技术的精髓所在。
借 助大数据的分析技术可以从这些的海量数据中找出潜在的关 联信息和规律,为决策人员提供更轻便快捷的解决方案和措 施,比如实现电力设备的动态故障诊断功能,对监控系统数据 传输中的数据进行数据清理、数据集成、数据规约和数据变换,使其达到具有可信性、可解释性、时效性等要求。
1072017年第2期 信息通信2017 (总第 170 期)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Sum.No 170)某型机电综合管理计算机便携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周前柏,王剑博,肖鹏(中国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5)摘要:为解决某型机电综合管理计算测试效率低、测试复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高效快速的便携式自动测试设备。
主要 从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方面阐述了设计的思路和实现方法,介绍了测试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硬件组成及软件设计方案。
采用该自动测试系统后,过去简陋的测试环境、测试精度和效率低下问题均得到极大改善,并且已将其成功运用到生产 试验和验收测试现场中。
该测试设备的成功研制对实现某机电综合管理计算机小批量生产的快速测试和外场的维护测 试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关键词:自动测试系统;机电管理系统;测试软件中图分类号:TP2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131(2017)02-0108-03Design and imlplementation of convenient automatic test system a certain aircraft of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ed management computerZhou Q ianbai(China Aeronautics Computing Technique Research Institute,X i,an710065, China)A 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a certain type o f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ed management computer tube low test efficiency and testcomplex problems,we design a efficient portable automatic test equipm ent。
M ainly from the aspects o f hardware design and software design o f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sign thought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o f t est equipment and hardware composition and software design〇A fter adopting the automatic test system,the past simple test environment,test precision and inefficiencies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and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produc-tion test and acceptance test site。
The success o f the test equipment designed to achievean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ed management o f computer small batch production o f fast test and maintain test in the outfield provides a useful toolKey words:automatic test system;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ed management;test software〇引言随着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机载公共设备系统综合管理,研制了机电管理系统计算 机,用来完成机电系统数据采集、故障监控、控制管理和故障 容错重构等功能,负责将采集的机电系统的信息以及其它机电子系统计算机采集的信息通过A F D X总线发送给航电系统,同时传递航电系统的各个指令给机电系统各计算机或执行机 构,按照航电系统的命令执行相应的操作。
机电管理计算机处理的信号多且复杂,涵盖了低频和高 频信号、连续和离散信号,同时还包括一些非电信号。
原有的图3大数据的存储将数据做好预处理后,我们可以进一步研宄这些数据之 间的固有联系,以及各个变电站之间的关联关系。
通过挖掘这些数据的频繁模式,关联和相关性等方面来 完成对这些数据的分类和分级,寻找这些数据之间的关联性。
例如,借助这些寻找到的规律,可以在变电站发生如雷击、人为破坏、系统故障等紧急状况下可以有效地对情况进行分类和作出相应处理措施,大大提高了智能变电站的容错率和解决突发状况的时效性。
4结语本文首先分析了智能变电站中大数据的产生来源和过程,随后根据大数据处理技术提出了智能变电站的宏观系统架构,最后从大数据传输及存储技术、实时数据处理技术等多个方面明确了大数据处理技术在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中的技术路 线。
结果表明将大数据处理技术应用于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发展中,将对智能电网的进一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1]Q/G D W383—2009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厘S].北京:国家电网公司,2009.[2]宋亚奇,周国亮,朱永利.智能电网大数据处理技术现状与挑战[J]•电网技术,2013,37⑷:927-935.[3]罗军舟,金嘉晖,宋爱波,等.云计算: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J]•通信学报,2011,32(7):3-2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