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血与黑便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2
恶心呕吐、腹痛、呕血和黑便症状的护理措施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恶心呕吐、腹痛、呕血和黑便的症状表现。
2. 掌握恶心呕吐、腹痛、呕血和黑便的护理措施。
二、教学内容:1. 恶心呕吐的症状表现及护理措施。
2. 腹痛的症状表现及护理措施。
3. 呕血的症状表现及护理措施。
4. 黑便的症状表现及护理措施。
5. 恶心呕吐、腹痛、呕血和黑便的鉴别诊断及护理要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恶心呕吐、腹痛、呕血和黑便的症状表现及护理措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讨论护理措施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鉴别诊断及护理要点。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桌椅摆放整齐,黑板清晰可见。
2. 教学材料:教案、PPT、案例资料。
3.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教案主题,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恶心呕吐、腹痛、呕血和黑便的症状表现及护理措施。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护理知识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鉴别诊断及护理要点,分享讨论成果。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小组讨论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思考深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回顾教学内容,检查是否全面覆盖了恶心呕吐、腹痛、呕血和黑便的症状表现及护理措施。
3. 教学效果: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八、拓展学习:1. 恶心呕吐、腹痛、呕血和黑便的病因学知识。
2. 相关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3. 护理研究的最新进展和临床实践。
九、课后作业:2. 分析一个实际案例,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护理措施。
3.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恶心呕吐、腹痛、呕血和黑便的病因学知识。
恶心呕吐、腹痛、呕血和黑便症状的护理措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恶心、呕吐、腹痛、呕血和黑便症状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恶心、呕吐、腹痛、呕血和黑便症状的护理评估方法。
3. 学会恶心、呕吐、腹痛、呕血和黑便症状的护理干预措施。
4. 能够运用护理知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二、教学内容1. 恶心、呕吐、腹痛、呕血和黑便症状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2. 恶心、呕吐、腹痛、呕血和黑便症状的护理评估方法。
3. 恶心、呕吐、腹痛、呕血和黑便症状的护理干预措施。
4. 恶心、呕吐、腹痛、呕血和黑便症状的护理注意事项。
5. 护理案例分析与讨论。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恶心、呕吐、腹痛、呕血和黑便症状的基本概念、护理评估方法和护理干预措施。
2. 演示法:演示恶心、呕吐、腹痛、呕血和黑便症状的护理操作技巧。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与讨论护理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
2. 操作技能:评估学生恶心、呕吐、腹痛、呕血和黑便症状的护理操作技巧。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护理案例的分析与讨论能力。
4.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恶心、呕吐、腹痛、呕血和黑便症状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恶心呕吐、腹痛、呕血和黑便症状的护理专业教材。
2. 课件:PowerPoint课件,内容包括恶心、呕吐、腹痛、呕血和黑便症状的基本概念、护理评估方法和护理干预措施。
3. 护理操作模型:用于演示恶心、呕吐、腹痛、呕血和黑便症状的护理操作技巧。
4. 护理案例:提供实际病例,供学生分析与讨论。
5. 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相关学术文章、研究报告和护理实践经验,以拓展视野。
六、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恶心、呕吐、腹痛、呕血和黑便症状的基本概念及临床表现。
2. 第3-4课时:讲解恶心、呕吐、腹痛、呕血和黑便症状的护理评估方法。
黑便一定是胃出血吗
所说的胃出血也就是消化道系统异常多表现出的急症,其危害性很大,在临床上好多人也将其黑便相互关联,那么两者究竟有什么关系呢?黑便就一定是胃出血吗?
呕血和黑便:凡出血后因血液刺激引起恶心呕吐的,便可有呕血表现。
若出血后立即呕出,血液呈鲜红色;若血液在胃内停留一段时间,经胃酸作用后再呕出,则呈咖啡渣样的棕褐色。
血液除吐出外,更多的是从肠道排出。
由于血红蛋白经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黑色的硫化铁,所以,排出的血液一般均柏油样黑便。
只有当出血量大,血液在肠道内通过非常快时,排出的血液才呈暗红色,或偶尔呈鲜红色。
一般而言,当出血量大时,有黑便又有呕血;当出血量小时,常常仅有黑便。
如果出血部位在十二指肠,呕血有些少见。
出血引起的全身症状:若出血速度慢,量又少,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仅在长时间出血后出现贫血。
若出血量多又快,则可出现心慌、出冷汗和面色苍白,甚至血压下降等急性失血表现。
原发疾病的症状: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溃疡病、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食管癌或十二指肠癌、急性胃粘膜损伤出血等。
若为溃疡病出血,则出血前常有上腹疼疼史;若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则有肝硬化病史及肝硬化的临床表现。
急诊科呕血患者护理常规呕血(hematemesis)是指上消化道疾病(即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一天出血量>50ml时,可伴有黑便,但黑便不一定都伴有呕血。
呕血和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
(一)病因1.上消化道疾病引起呕血、便血的原因(1)食管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损伤等。
(2)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十二指肠肿瘤等。
(3)其他: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等。
2.下消化道疾病引起便血的主要原因(1)小肠疾病如肠结核、肠伤寒、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钩虫病、Crohn病、小肠肿瘤、肠套叠等。
(2)结肠疾病:如急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憩室炎、结肠癌、结肠息肉等。
(3)直肠肛管疾病:如痔、肛裂、肛瘘、直肠肛管损伤、放射性直肠炎、直肠息肉、直肠癌等。
3.全身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尿毒症、败血症、严重肝脏疾病等。
4.上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胆道结石、胆道蛔虫、胆囊癌、胆管癌及壶腹癌出血均可引起大量血液流入十二指肠导致呕血。
呕血以消化性溃疡最为常见,其次为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次为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和胃癌等。
(二)临床表现1. 呕血、黑便与便血(1)呕血前常有上腹部不适和恶心,随后呕吐血性胃内容物,颜色视出血量的多少、出血速度、血液在体内停留时间以及出血部位不同而异。
(2)呕血出血量多、在胃内停留时间短、出血位于食管则呕血呈鲜红色或暗红色当出血量较少或在胃内停留时间长,呕吐物可呈棕褐色或咖啡渣样。
(3)呕血的同时因部分血液经肠道排出体外,可形成黑便。
(4)便血多为下消化道出血,也可见于上消化道出血,可表现为急性大出血、慢性少量出血及间歇性出血。
便血颜色可因出血部位不同、出血量的多少以及血液在肠腔内停留时间的长短而异。
呕血与黑便
目 录
1.呕血与黑便的定义
2.呕血与黑便的病因
3.呕血与黑便的临床表现
4.呕血与黑便的关系
5.呕血与黑便对患者的影响
6.呕血与黑便的问诊要点与内容
7.与呕血、黑便相关的护理诊断
1.呕血与黑便的定义
呕血,因上消化道疾病(屈氏韧带以上,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和胰疾病)或全
身性疾病致上消化道出血时,血液经口腔呕出的现象。
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时部分血液经肠道排出,因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
色黑而称之,黑便附有黏液而发亮,类似柏油,又称柏油便。
2.呕血与黑便的病因
(一)消化系统疾病,最常见消化性溃疡 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 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和胃癌。。肝、胆、胰腺疾病。
(二)其他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某些急性传染性疾病,其他: 尿毒症,败血症等。
3.呕血与黑便的临床表现
(一)呕血的颜色与性状:出血量大或在胃内停留时间短或出血部位位于食管,呕吐物呈
鲜红色或混有血块,或暗红色。出血量少或在胃内停留时间长呕吐物可呈咖啡渣样。
(二)黑便的颜色与性状:量大、肠内停留时间短,暗红色或紫红色稀便。量少、肠内停留
时间长,稠厚的黑便。
4.呕血与黑便的关系:
1.呕血前多有上腹部不适及恶心等症状, 随之呕出血性胃内容物,继而排出黑便,呕血者均
伴有黑便,而黑便者不一定有呕血。
2.出血方式与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部位出血易发生呕血,且伴有黑便,
出血部位幽门以下部位出血,多以黑便为主。但出血量少而速度慢的幽门以上病变亦可仅见
黑便,而出血量大、速度快的幽门一下病变可因血液反流入胃,引起恶心、呕吐而出现呕血。
5.呕血与黑便对患者的影响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出血量10%~15%: 无明显症状,
出血量>20%: 四肢湿冷、心悸、脉搏增快出,
血量>30%: 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
长期反复黑便可致失血性贫血。情绪反应,大量呕血:常伴恐惧感。长期黑便:多有焦虑。
6.呕血与黑便的问诊要点与内容
(一)临床表现特点:
1.呕血与黑便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当时情况是怎么样的?呕血要与鼻咽部及口腔出血、咯血
相鉴别。黑便须排除饮食的影响:进素食后粪便转黄,隐血试验转阴。黑便须排除药物的影
响:粪便外观灰黑无光泽,隐血试验阴性
2.持续多长时间了?
3.呕血的次数、量、颜色和性状是怎样的?呕血提示胃内积血量达250~300ml 。
4.黑便的次数、量、颜色和性状是怎样的?隐血试验(+)提示出血量在5ml以上。黑便提
示出血量在50~70ml以上。排便次数增加、量增多、颜色变红,黑便变稀提示出血加重。
出血停止后,如每日排便1次,粪便颜色将在3天后转黄。
(二)呕血与黑便对患者的影响:有无口渴、头晕、黒朦、心悸、冷汗的表现?卧位变坐位
或立位时有无心悸和心率的变化?有无晕厥或昏倒的情况?有无乏力、头晕、面色苍白、活
动后心悸气促等贫血的表现?有无紧张、恐惧或焦虑等情绪。
(三)相关疾病史或诱因:有无与呕血与黑便相关的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疾病史?有无饮
食不当、大量饮酒?有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消炎痛和水杨酸类等药物摄入史?
(四)诊断、治疗与护理经过:已接受过哪些诊断性检查及结果怎样?采用过哪些止血措施?
效果如何?
7.与呕血、黑便相关的护理诊断
组织灌注量无效 与上消化道出血所致血容量不足有关
活动无耐力 与呕血与黑便所致失血性贫血有关
恐惧 与大量呕血与黑便有关
潜在并发症: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