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26000系列讲座之六:社会责任核心主题
- 格式:pdf
- 大小:346.86 KB
- 文档页数:5
孙继荣:ISO26000——社会责任发展的里程碑和新起点(一)孙继荣:ISO26000——社会责任发展的里程碑和新起点(一)ISO26000 产生的背景及特点孙继荣教授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CIM,GERMANY)企业社会责任国际专家《WTO经济导刊》首席顾问、社会责任首席专家1.概要对于社会责任(SR)是否可以标准化,许多专家对此表示怀疑。
但是,在10年前,为了应对社会责任标准化问题的挑战,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以下简称ISO)对此开始了准备和论证,随后决定组织开发国际社会责任的标准。
2001年ISO将社会责任开发工作提上议程,2004年正式启动了“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项目。
2005年“ISO26000社会责任工作组”成立并开始工作,在全球范围内,组织和经历了一个有多利益相关方参与的社会责任标准化讨论和共识的过程,到现在为止,已经持续了近六年。
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开发流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即国际标准阶段,并形成了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的最终成熟版本(IS)。
2010年9月12日参与ISO26000工作的国家团体成员投票(93%赞成)获得最终通过,也得到ISO社会责任工作组联络组和主席顾问组的赞同支持。
这为ISO26000最终国际标准草案(FDIS)上升为国际标准开辟了道路。
预计“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以下简称ISO26000)将于2010年11月出版。
ISO26000的意义在于,它将企业社会责任(CSR) 推广到任何形式组织的社会责任(SR) ,在全球统一了社会责任的定义,明确了社会责任的原则,确定了践行社会责任的核心主题,并且描述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社会责任融入组织战略和日常活动的方法。
ISO26000系统地总结了社会责任发展的历史,概括了社会责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实践,表达了社会责任的最佳实践和发展趋势。
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标准条款及术语定义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一、范围本国际标准为所有类型组织,不论其规模大小且所处何地,提供下述各项指南:1.1与社会责任相关的概念、术语和定义;1.2社会责任的背景、趋势和特征;1.3与社会责任相关的原则和实践;1.4社会责任的核心主题和议题;1.5在整个组织内融合、实施和促进对社会负责任的行为,并通过政策和实践在其影响范围内融合、实施和促进对社会负责任的行为;1.6利益相关方的识别和参与;1.7就有关社会责任的承诺、绩效和其他信息进行沟通。
二、术语和定义2.1担责acountability组织为其决策和活动,对治理机构、法定机构,甚至包括其利益相关方承担相应的责任的状态。
2.2消费者consumer出于私人目的购买或使用财产、产品或服务的公众的个体成员。
2.3顾客customer出于商业、私人或公共目的购买或使用财产、产品或或服务的组织或公众的个体成员。
2.4尽责审查due diligence组织识别其决策和活动在社会、环境和经济方面的实际和潜在的消极影响的综合性和预防性过程,这一过程贯穿项目或组织活动的整个生命周期,目的在于避免和减轻消极影响。
2.5雇员employee国家法律或实践认定为“雇佣关系”中的个人。
注:雇员是比劳动者(2.27)更为狭义的定义。
2.6环境environment组织运行所处的自然环境,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
注:本文中的环境泛指从组织内部到全球系统。
2.7道德的行为ethcal behaviour符合特定背景所接受的正确或良好行为原则和国际行为规范的行为。
2.8性别平等gender equality平等对待女人和男人。
注:这包括在权力、待遇、义务和机会方面的平等对待,或在某些情况下,尽管存在不同但被视为平等对待。
2.9组织的影响impact of organization给社会、经济或环境(2.6)所带来的积极或消极变化,这种变化全部或部分地来自组织过去与现在的决策和活动。
iso 26000 社会责任的定义
ISO 26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项社会责任标准,于2010年发布。
ISO 26000定义了社会责任(CSR)为组织对其影响和与利益相关方的期望之关注,其目的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促进可持续发展。
该标准强调了组织在社会、环境和经济方面的责任,同时也强调了与其他利益相关方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ISO 26000的定义围绕三个关键概念展开:
1. 社会责任是组织在决策和活动中考虑社会、环境和经济因素的责任,以及对其影响和与利益相关方的期望之关注。
2. 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同时平衡社会、环境和经济因素,以实现现在和将来的可持续性。
3. 利益相关方是受到组织决策和活动影响并对组织有期望的个人或团体,包括但不限于员工、股东、消费者、供应商、社会组织和政府。
通过制定和实施社会责任的策略和措施,组织可以在社会和环境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满足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并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ISO 26000不是一个强制性的认证标准,而
是一项指导性的国际标准,旨在帮助组织认识和履行其社会责任。
iso26000对社会责任的定义ISO 26000对社会责任的定义ISO 26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一项指南,旨在为企业和组织提供实施社会责任的框架。
ISO 26000对社会责任的定义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应承担的道德、法律和环境责任。
它不仅仅是企业在社会中的义务,更是企业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必要条件。
社会责任的三个方面ISO 26000将社会责任分为三个方面:环境、社会和经济责任。
环境责任是指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应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环境资源。
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尊重人权、劳工权利、社区利益和消费者权益。
经济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遵守商业道德、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并为股东和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
社会责任的七项核心主题ISO 26000将社会责任分为七项核心主题,包括组织治理、人权、劳工、环境、公平经营、消费者利益和社区参与。
组织治理是指企业应制定透明的决策机构和流程。
人权是指企业应尊重人权,不歧视任何人。
劳工是指企业应遵守劳工标准,为员工提供公平的工作条件。
环境是指企业应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公平经营是指企业应遵守商业道德、反对贿赂和腐败。
消费者利益是指企业应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和服务。
社区参与是指企业应与当地社区合作,为社区做出贡献。
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者ISO 26000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对股东负责,还需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
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消费者、供应商、当地社区、政府机构、环保组织等。
企业应与利益相关者进行积极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回应。
社会责任的实施ISO 26000提供了一个实施社会责任的框架,包括以下步骤:明确企业的社会责任,确定利益相关者和其需求,制定社会责任政策,实施社会责任计划,监督和改进社会责任实践,公开社会责任报告。
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实施社会责任,不断改进和完善。
总结ISO 26000对社会责任的定义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应承担的道德、法律和环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