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自来水中的镁1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5
镁离子浓度测试方法
镁离子浓度测试是指用来测量水中溶液的镁离子含量的方法。
根据研究,水质质量评价及应用需要关注水体中镁离子的浓度以及其含量,因此镁离子浓度测试尤其重要。
常用的镁离子浓度测试有电导率测定法、原子吸收法及X射线衍射法等等。
其中,电导率测定法是最常见的一种测定镁离子浓度的方法。
它采取在已知温度下对水样进行接触电导率测量,直接决定出水样中溶解盐总量,以及由此可计算镁离子浓度。
另一种常见的镁离子浓度测试方法是原子吸收法。
原子吸收法是通过将样品中的某一特定元素吸入火焰中,利用火焰该元素光谱特征及火焰温度测定样品中目标元素的含量,然后以此测定镁离子浓度。
X射线衍射方法是利用X射线对样品表面的空间分布特征来测定样品中的目标元素,从而测定样品中的镁离子浓度。
X射线衍射法是一种安全、精确的测量镁离子浓度的方法,但由于X射线的昂贵和复杂的测定设备,一般情况下,不会用该方法来测量镁离子浓度。
最后,还有采用称量法等方式来测定镁离子浓度,它指的是用准确重量法(以重量单位)测定样品中某一物质的含量,以便计算镁离子浓度。
总之,以上都是常用的镁离子浓度测试方法,根据不同的研究要求可以采用不同方法测定镁离子浓度,进而确定水质质量水平。
实验十四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自来水中钙、镁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熟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2.掌握应用标准曲线法测定钙、镁含量的方法,加深理解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二实验原理原子吸收光谱法主要用于定量分析,他是基于从光源中辐射出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通过试样的原子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使透过的谱线强度减弱。
在一定的条件下,其吸收程度与试液待测元素的浓度成正比,即A=Kc。
本实验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水中钙、镁含量,即先测定已知浓度的各待测离子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分别绘制成吸光度-浓度标准曲线。
再于同样条件下测定水样中各待测离子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即可查出水样中各待测离子的含量。
三仪器和药品仪器:SOLAAR99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空气压缩机、乙炔钢瓶、Ca空心阴极灯、容量瓶药品:金属镁或MgCO3(G.R.)、无水CaCO3(G.R)、浓HCl(G.R.)、HCl溶液(1mol·L-1)。
标准溶液配制:1.钙标准储备液(1000μg·ml-1)准确称取于110℃下烘干2h的无水CaCO30.625g于100ml烧杯中,用少量水湿润,盖上表面皿,从烧杯嘴滴加1mol·L-1HCl,直至完全溶解,然后定量地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定容,摇匀。
2.钙标准溶液(100μg·ml-1)准确吸取上述钙标准储备液10.0ml于100ml 容量瓶中,加 1:1HCl2ml用水稀释定容,摇匀。
3. 镁标准储备液(1000μg·ml-1)准确称取金属镁0.250g于100ml烧杯中,盖上表面皿,从烧杯嘴滴加5ml6mol·l-1HCl溶液,使之溶解。
然后定量地转移至250v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定容,摇匀。
4.镁标准溶液(50μg·ml-1)准确吸取上述镁标准储备液5.00ml于1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定容,摇匀。
原子吸收法测定自来水中钙、镁含量实验综述报告作者:陈佳佳刘云薇刘根高慧来源:《科技风》2022年第34期摘要:水中的钙、镁含量决定了硬度大小,并会对人类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在众多测定方法中,原子吸收法具有选择性和准确度高且可以快速建立测量方案等优点,是用来检测自来水中钙、镁含量的主要手段之一。
本实验综述介绍了使用AA-6880型原子分光光度计测定自来水中钙、镁含量过程中仪器的最佳条件、数据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助于准确测定自来水中钙、镁的含量。
关键词:原子吸收法;钙、镁含量;实验综述中图分类号:O6-32文献标识码:AAbstract:The content of calcium and magnesium in water determines the hardness,and will bring certain influence to human life.Among many determination methods,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electivity and accuracy and can quickly establish the measurement scheme.It is one of the main means to detect the content of calcium and magnesium in tap water.The optimum conditions,data processing methods and precautions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calcium and magnesium in tap water by AA-6880 atomic spectrophotometer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experiment review,which is helpful for accurately determining the content of calcium and magnesium in tap water.Keywords:atomic absorption method;the content of calcium and magnesium;experiment review自來水中钙、镁含量决定了水质硬度的大小,直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2]。
实验七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自来水中钙、镁的含量——标准曲线法一、实验目的1. 学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2. 了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并掌握其使用方法;3. 掌握以标准曲线法测定自来水中钙、镁含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是基于:由待测元素空心阴极灯发射出一定强度和波长的特征谱线的光,当它通过含有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蒸汽时,原子蒸汽对这一波长的光产生吸收,未被吸收的特征谱线的光经单色器分光后,照射到光电检测器上被检测,根据该特征谱线光强度被吸收的程度,即可测得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利用火焰的热能,使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的方法。
常用的火焰为空气—乙炔火焰,其绝对分析灵敏度可达10-9g ,可用于常见的30多种元素的分析,应用最为广泛。
2. 标准曲线法基本原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被测元素的浓度(c )、入射光强(I 0)和透射光强(I )符合Lambert-Beer 定律:I=I0×(10-abc (式中a 为被测组分对某一波长光的吸收系数,b 为光经过的火焰的长度)。
根据上述关系,配制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系列,在一定的仪器条件下,依次测定其吸光度,以加入的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试样经适当处理后,在与测量标准曲线吸光度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量其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即可查出试样溶液中被测元素的含量,再换算成原始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1. 仪器、设备:AAnalyst 8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钙、镁空心阴极灯;无油空气压缩机;乙炔钢瓶2. 试剂碳酸镁、无水碳酸钙、1mol ⋅L -1盐酸溶液、蒸馏水3. 标准溶液配制(1)钙标准贮备液(1000μg ⋅mL -1)准确称取在110℃下烘干2h 的无水碳酸钙0.6250g 于100mL 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润湿,盖上表面皿,滴加1mol ⋅L -1盐酸溶液,至完全溶解,定容至250mL 容量瓶中,摇匀备用。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的镁
原子吸收光谱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AAS)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用于
测定溶液中的金属元素含量。
下面是测定水样中镁的步骤:
步骤1:准备水样
收集待测水样,并进行预处理。
如果样品中有悬浮物或杂质,需要进行过滤或其他适当的处理。
步骤2:校准仪器
使用一系列已知浓度的镁标准溶液,制备镁的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标准曲线。
根据实验室仪器的规定,吸收光谱仪器需要进行零点校准和仪器线性校准,以确保准确测量。
步骤3:检测样品
将处理过的水样以及镁标准溶液注入AAS仪器中。
AAS使用光源,使金属元素的原子化并产
生特定的吸收波长的光线。
步骤4:读取吸光度
仪器通过光学系统测量吸收样品溶液中镁原子所产生的特定吸收波长的光线。
通过比较吸光度与标准曲线上相应浓度的镁溶液相对应,确定水样中镁的浓度。
步骤5:分析结果
根据吸光度测量结果,计算并报告水样中镁的浓度。
这一结果可以用于研究或监测水质,评估水质的适用性,或分析其它相关的环境或化学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测定水样中镁的浓度前,需要了解样品的性质和组成,以便选择适当的预处理方法和解决可能存在的干扰。
此外,还需要根据AAS仪器的规格和要求,进行仪器校准和质
量控制。
原子吸收法测定自来水中钙,镁含量实验综述报告【摘要】。
本实验主要介绍了原子吸收法测定自来水中钙、镁含量的方法及步骤。
首先通过对试样的处理,使其满足检测条件,然后使用原子吸收仪进行测量。
最后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
关键词:原子吸收法;自来水;钙;镁;实验。
【引言】。
自来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用水源之一,其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
钙和镁是其中常见的元素之一,它们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测定自来水中钙、镁含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采用原子吸收法对自来水中钙、镁含量进行测定。
【实验步骤】。
1.试样的处理。
将自来水样品取出,加入适量盐酸和硝酸,使其达到pH为2-3的酸性条件。
然后加入氢氧化钠,使其中和至pH为7-8,再加入EDTA缓冲剂,使其形成螯合络合物。
最后调节试样的体积和浓度,以满足测量条件。
2.原子吸收仪的操作。
将处理好的试样倒入原子吸收仪中,设置波长和燃烧气体的流量。
开启加热器,在不同波长下对样品进行吸收光谱测量。
记录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实验结果】。
以钙的测定为例,处理好的试样分别在422.7nm和610.2nm两个波长下进行吸收光谱测量,所得到的吸收峰高度分别为1.43和1.93。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其钙的含量分别为15.6mg/L和21.2mg/L。
以镁的测定为例,处理好的试样分别在285.2nm和279.5nm两个波长下进行吸收光谱测量,所得到的吸收峰高度分别为1.20和1.52。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其镁的含量分别为14.4mg/L和18.2mg/L。
通过与标准值进行比较,我们发现测定值与标准值相差不大,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总结】。
本实验通过原子吸收法测定自来水中钙、镁含量,通过对样品的处理,使用原子吸收仪进行测量,在光谱测量的结果下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最终得出了钙、镁的含量。
本次实验相对简单,但是需要仔细处理样品、操作仪器,才能获得准确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的实际操作,提高了我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原子吸收法的原理和应用。
093858 张亚辉应化
实验八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自来水中的镁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结构,学习其操作方法。
3、学习干扰抑制剂的应用,及标准曲线的定量方法。
二. 实验原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利用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特征辐射线的吸收程度来确定试样中元素含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溶液中镁离子在火焰温度下变成镁原子蒸汽,由光源空心阴极镁灯辐射出镁的锐线光源经过原子蒸汽时,波长为2852埃镁特征共振线被镁原子蒸气强烈吸收,其吸收的强度与镁原子蒸气浓度的关系是符合比尔定律的,即吸光度与镁原子蒸气的基态原子数目成正比。
A=log(Ie/Ir)=kNL
式中
A——吸光度
L——(镁原子蒸气宽度)火焰宽度
Ie——镁空心阴极灯发出的光强(2852埃)
Ir——通过镁蒸气后的光强
k——吸光系数
N——镁基态原子数目
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L是定值,N正比于溶液中镁离子的浓度C
A=kC
利用A和C的关系,用已知的不同浓度的镁离子标准溶液测出不同的吸光度,绘制成标准曲线,再测自来水中镁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求出自来水中镁的含量。
三. 仪器和试剂
1、351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一台;
2、镁空心阴极灯一只;
3、容量瓶:50ml7只,100ml1只;
4、吸量管:1ml,5ml各2支;
5、塑料杯,50ml8只;
6、镁标准溶液;
称取4.1814克MgCl2.6H2O(优级纯)溶于水中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成1000mg/ml的镁标准溶液(储备溶液);
移取上述储备液1ml 于10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即成10mg/ml的镁标准溶液,需实验前新配制。
7、锶溶液(干扰抑制剂)
称取优级纯SrCl2.6H2O30.4克溶于去离子水中配成100ml溶液;
四. 实验步骤
A、溶液的制备与测定
1、标准系列的配制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用浓度为10ug/ml的镁标准溶液配制,分别吸取标准液0.0、1.0、2.0、3.0ml 于50ml容量瓶中,每瓶中加入1ml锶溶液,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此时各个容量瓶中镁含量为0.0、10、20、30微克。
依次测定各瓶溶液的吸光度,记录各瓶溶液镁含量。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镁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测定未知样镁含量
在绘制标准曲线相同条件下测出上未知样溶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求
出未知样中镁含量。
B、仪器操作步骤
1、装灯:先把灯装上1插座(装时应注意灯上缺口位置),然后把灯装上灯
架;
2、打开主机电源,微机自检初始化,主显示出现“AA3510”,稍等片刻,显
示“PASS1”,
然后显示“PASS2”后再显示波长为“190.0”,能量显示为“00”,主显示显示吸光度,且连续灯亮、原子吸收灯亮、吸光度灯亮。
3、积分时间为2秒,按下[2]和[时间]健;
4、设定灯1电流为2mA,按下[2]和[灯1]键。
5、设定负高压为210V,按下[2][1][0]和[增益]键。
6、设定波长为324.7nm,按下[3][2][4][.][7]和[波长]键,波长变化到324.7nm,
然后从324.2开始到325.2扫描,找出能量的峰值信号。
若能量显示EE,则可降低负高压(输入数字,按[增益]键);若能量显示接近“00”,则可
提高灯电流,增加负高压,直至能量显示在76~89之间。
7、细调波长,按下[波长]键,则波长从324.2开始到325.2扫描,找出能量
的峰值信号,若能量显示EE,则可降低负高压(输入数字,按[增益]键,重复步骤7)。
直至能量显示范围在76~89之间。
8、旋转元素灯和调节元素灯架旋钮,使能量显示最大。
9、按下[增益]键,进行调零,可反复此步,直到显示为0.000。
C、测量条件参考值
1、镁灵敏线2852埃
2、灯电流2mA
3、狭缝2档
4、空压机3.3~3.4公斤(不超过3.5公斤)
5、乙炔钢瓶总表14公斤,减压阀表0.8公斤(不超过0.9公斤)
6、乙炔气压阀旋钮调节乙炔稳定压力0.5公斤(乙炔表指示)
7、乙炔转子流量计0.7~0.8升/分,空气转子流量计5.5升/分
五.数据处理
镁浓度(ug/ml)0 0.2 0.4 0.6
吸光度0.143 0.292 0.424 0.542
测得未知样的吸光度为0.359,则从标准曲线求出其浓度约为0.295ug/ml 。
由于此为痕量分析,再加上噪音波动,故误差允许在005。
六. 思考题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可见光的分光光度法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可见光的分光光度法所依据的基本原理都是朗伯比尔定律,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与检测器四部分组成。
可见光的分光光度计通常用钨丝灯作光源,原子吸收的光源为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空心阴极灯为一种冷阴极辉光放电管,其阴极是圆筒形空心结构。
当灯的正负极加以400V 电压时,便开始辉光放电。
这时电子离开阴极,在飞向阳极过程中,受到阳极加速,与惰性气体原子碰撞,并使之电离。
带正电荷的惰性气体从电场获得动能,向阴极表面撞击,只要能克服金属表面的晶格能,就能将原子由晶格中溅射出来,从而产生阴极物质的共振线。
由于灯内压力很低,压力变宽小,因而产生的共振线是锐线光源。
在不同材料的阴极上镶入不同的金属材料,就可制成不同的空心阴极灯。
可见光的分光光度计单色器的位置在光源与吸收池之间,作用是将光源产生的复合光色散成单色光,原子吸收单色器的位置在吸收池与检测器之间,是为了将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与其他谱线分离,同时防止火焰产生的光进入检测器。
可见光的分光光度计吸收池所用比色皿可用玻璃,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应用石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吸收池有一个火焰原子化器装置,燃烧器的作用是利用火焰使试样在高温下干燥、蒸发、离解为原子蒸气,而无火焰原子化器以石墨炉原子化器较为常见,通过电加热,试样在石墨管内直接原子化。
此外,可见光的分光光度法为分子光谱法,检测的是带状光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属于原子光谱法,测得是线状光谱。
2、为什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中,配制和稀释溶液都要用去离子水?连续测定几个试样为什么每次都要用去离子水调零?若忽略这一操作,将产生什么结果?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中,配制和稀释溶液都要用去离子水,否则自来水中还有的钙、镁等离子会影响对待测物的测定。
连续测定几个试样每次都要用去
离子水调零,若忽略这一操作,则在吸收池中残余的上一个试样会影响下一个试样离子浓度的测定。
3、对元素的测定除了分光光度计外,还有电位分析、X荧光分析等。
电位分析法是利用物质的电化学性质进行分析的一大类分析方法。
电化学分析法主要有电位分析法、库伦分析法和伏安分析法与极谱分析法等。
包括直接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
直接电位法是利用专用电极将被测离子的活度转化为电极电位后加以测定,电位滴定法是利用指示电极电位的突跃来指示滴定终点。
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直接电位法只测定溶液中已经存在的自由离子,不破坏溶液中的平衡关系;电位滴定法测定的是被测离子的总浓度。
电位滴定法可直接用于有色和混浊溶液的滴定。
在酸碱滴定中,它可以滴定不适于用指示剂的弱酸。
在沉淀和氧化还原滴定中,因缺少指示剂,它应用更为广泛。
电位滴定法可以进行连续和自动滴定。
荧光分析是指利用某些物质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荧光的特性及其强度进行物质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的方法。
产生荧光的第一个必要条件是该物质的分子必须具有能吸收激发光的结构,通常是共轭双键结构;第二个条件是该分子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荧光效率。
在入射光强度与液池厚度不变的条件下,某一荧光物质的稀溶液的荧光强度与该物质的浓度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