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变形和应力的产生及预防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焊接变形是焊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它会影响焊接件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质量。
以下是一些预防焊接变形的措施:
1. 预留反变形量:在设计焊接结构时,可以根据焊接变形的趋势和大小,预留一定的反变形量。
这样在焊接过程中,即使产生了变形,也可以通过预留的反变形量来抵消,从而达到防止或减少焊接变形的目的。
2. 选择合适的焊接顺序:焊接顺序对焊接变形的影响很大。
一般来说,应先焊短焊缝,后焊长焊缝;先焊薄板,后焊厚板;先焊中心,后焊边缘。
3. 采用合理的焊接方法:不同的焊接方法对焊接变形的影响也不同。
例如,电弧焊的变形较小,而气焊和氩弧焊的变形较大。
因此,在选择焊接方法时,应尽量选择变形小的方法。
4. 控制焊接参数:焊接参数(如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对焊接变形的影响也很大。
一般来说,应选择较小的焊接电流和较快的焊接速度,以减少焊接热输入,从而减小焊接变形。
5. 采用预热和后热处理:预热可以减小焊接热输入,从而减小焊接变形;后热处理可以通过改变焊缝和母材的金相组织,来减小焊接变形。
6. 采用工装夹具:通过使用工装夹具,可以固定焊接件的位置和形状,防止焊接过程中的位移和变形。
7. 采用多点对称焊接:通过在焊接件的多个位置同时进行焊接,可以分散焊接应力,从而减小焊接变形。
以上就是预防焊接变形的一些措施,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浅谈焊接变形和应力的分析与处理方法摘要:焊缝是由工件金属和焊芯金属构成的,在焊接过程中是一个局部加热的过程,总是要产生焊接变形和应力,焊接变形和应力直接影响结构的制造质量和使用性能,应力的存在有可能导致产生裂纹,而变形则影响结构的形状和尺寸误差,因此我研究理解焊接变形和应力产生的原因、种类、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以便控制和防止一旦发生过大焊接变形和应力后,能设法减少或消除。
关键词:焊接变形;焊接应力;焊后热处理;接头组织;一、焊接变形和应力产生的原因焊缝是在自然状态下结晶的,属铸造类型组织,它与基本是扎制状态的工件是不相同的,进缝区的金属在焊接热的作用下也会发生组织变化,像经过了一次热处理一样。
在焊接过程中,焊件中产生的随时间而变化的变形和内应力分别称为瞬时变形和焊接瞬时应力,焊后焊件温度冷却至室温时留存于焊件中的变形和应力分别称为焊接残余变形和焊接残余应力。
而焊接接头局部区域的加热和冷却是很不均匀的,局部区域内的各部分金属又处于从液态到塑性状态在到弹性状态的不同状态,并随热源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产生焊接应力和变形的根本原因。
下面我将分析一下焊缝的化学成分和组织。
二、焊缝的化学成分及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焊缝的化学成分可以由焊缝中工件金属、焊芯金属所占的比例他们的成分来定,但是对于用药皮焊条的手工电弧焊,电弧气体和起保护作用的焊渣对焊缝成分有很大影响对焊接质量影响较大的气体有氧化性气体(氧气、二氧化碳)、氮和氢等,它们会烧损合金元素,阻碍焊接过程,产生气孔、夹杂,降低焊缝性能,所以我们要采取措施减少这些气体。
对于解决氧化问题的饿措施可以对于氧化问题突出的金属材料最好采用氩弧焊,焊接一般钢材时可以采用药皮手工电弧焊,此时除电弧气体和溶渣进行保护并注意操作因素外,还要进行脱氧或消除氧化物带来的危害;氮一旦侵入焊缝就很难消除,控制氮的措施主要是选用能严密隔绝空气的焊接方法,手工电弧焊还可以采取控制焊接标准、控制焊丝成分等方法;对于减少接头含氢量的措施是控制焊接区水分、冶金处理、控制焊接标准、焊后脱氢处理等。
什么是焊接变形?(一)基本类型1. 纵向收缩变形:构件焊后在平行焊缝的方向上尺寸缩短。
2. 横向收缩变形:构件焊后在垂直焊缝的方向上尺寸缩短。
3. 弯曲变形:由于焊缝的布置偏离焊件的形心轴。
4. 角变形:焊后构件的平面围绕焊缝产生的角位移。
5.波浪变形:焊后构件呈波浪形,在焊薄板中出现。
6.错边变形:两焊接热膨胀不一致,所引起的长度或厚度方向上的错边。
(二) 设计措施1. 合理选择焊件尺寸。
焊件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等尺寸对焊接变形有明显的影响。
例如,板的厚度对于角焊缝的角变形影响较大,当厚度达到某一数值(钢约9mm)时角变形最大。
在制造T形或工形焊接梁时,由于焊件细长,以致于焊接区收缩变形引起焊件弯曲变形是一个突出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要精心设计结构尺寸参数(如板厚、板宽、板长和肋板间距等)和焊接参数(如单位线能量等)。
2. 合理选择焊缝尺寸和坡口形式。
焊缝尺寸的大小,不仅关系到焊接工作量,而且还对焊接变形产生较大的影响。
焊缝尺寸大,焊接量也大,填充金属消耗量多,造成焊接变形大。
因此在设计焊缝尺寸时,在保证结构承载能力的条件下,应采用较小的焊缝尺寸。
片面加大焊缝尺寸对减小焊接变形极其不利。
所以对并不承受很大工作应力的焊缝,不必采用大尺寸焊角,只要能满足其强度要求就好。
另外,还要合理设计坡口型式。
例如对接接头要采用角变形为零的最佳X 形坡口尺寸。
对于受力较大的T形接头和十字接头,在保证相同强度的条件下,采用开坡口的焊缝比不开坡口焊缝动载强度高,焊缝金属量少,而且对减小焊接变形也是有利的,尤其对厚板而言,更有意义。
3.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焊缝。
在焊接结构设计中,应该力求使焊缝数量减至最少。
一般在设计中常采用加肋板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刚度,特别是有时为减轻主体结构重量而采用较薄板,势必增加肋板数量,从而大大增加装配和焊接的工作量,其结果是不但不经济,而且焊缝致使焊接变形过大。
所以实践证明合理选择板厚,适当减少肋板,使焊缝减少,即使结构可能稍重,还是比较经济的。
影响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的因素及控制措施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电站管道焊接过程中常见的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产生的主要因素,以及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的控制措施,希望对以后的焊接工作有一些帮助。
关键词:焊接变形,焊接应力,热循环,焊接工艺,控制目前火力发电朝着大容量机组发展,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和达到节能减排的重要目标。
而在火电建设事业中,焊接技术成了一个关键的课题。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焊接产生的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严重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安装进度和使用性能。
增大了电厂运行的安全隐患。
因而,急需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积极采用合理的方法予以控制。
焊接过程实际上是在焊件局部区域加热后又冷却凝固的热循环过程,由于不均匀的温度场,导致焊件不均匀的膨胀和收缩,从而使焊件内部产生焊接应力并引起焊接变形。
焊接应力与变形对接头的性能有着较大影响,使得焊件强度、韧性下降。
因此将对焊接变形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焊接施工过程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处理,以达到降低或消除焊接变形的目的。
1、影响焊接变形的因素及控制措施1.1焊缝截面积的影响焊缝截面积越大,冷却时收缩引起的塑性变形量越大,焊缝面积对纵向,横向的影响趋势是一致的,而且是主要的影响。
因此,在壁厚相同时,坡口尺寸越大,收缩变形越大。
1.2焊接热输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热输入大时,加热的高温区范围大,冷却速度慢,使接头塑性变形区增大。
1.3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艺参数的影响不同焊接方法引起的收缩量也不同。
当焊件的厚度相同时,单层焊的纵向收缩比多层焊收缩大,这是因为多层焊时,先焊焊道冷却后阻止了后焊焊道的收缩。
焊接工艺参数的影响主要为线能量。
一般规律是,随着线能量的增加,压缩塑性变形区扩大,因而收缩量增大。
1.4接头形式的影响在焊接热输入、焊缝截面积、焊接方法等因素条件相同时,不同的接头形式对纵向、横向变形量有不同的影响。
在电站管道焊接中,接头形式一般是对接接头并且是单面焊双面成型。
焊接变形的原因及控制方法焊接变形是指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结构形状、尺寸和应力的改变。
变形对于焊接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控制措施来减少焊接变形。
1.熔融区的体积收缩:在焊接中,熔融区的温度升高,熔化的金属液体会发生体积收缩。
当焊接过程中发生多次的局部加热和熔化,熔融区收缩现象将会导致焊接件变形。
2.焊接应力:焊接过程中形成的焊接应力是导致焊缝及周边材料变形的重要原因。
焊接引起的应力主要有热应力和残余应力两种。
3.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差异:焊接过程中,不同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和热传导系数的差异也会导致焊件变形。
为了控制焊接变形,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合理设计焊接结构:通过合理设计焊接结构,可以减轻焊接变形产生的程度。
例如,在设计焊接结构时可以采用对称组织,增加长交叉焊缝间的连接来减轻焊接变形。
2.使用焊接工艺参数:调整焊接工艺参数,如焊接速度、焊接电流和电压等,可以减少焊接变形。
例如,在焊接速度控制方面,可以采用逆向焊接、速度波动焊接和脉冲焊接等方法来减少焊接变形。
3.采用预应力:对焊接材料进行预应力处理可以减少焊接变形的产生,常见的方法有热拉伸和压力留置法。
4.使用夹具和支撑物:采用夹具和支撑物对焊接结构进行支撑和固定,可以减少焊接变形的产生。
夹具可以限制材料的收缩和变形,支撑物能够提供必要的支撑力和刚度。
5.控制焊接热输入:通过控制焊接热输入来减少焊接变形。
可以采用分段焊接、小电流多道焊、局部加热等方法来降低焊接区域的温度梯度。
总之,焊接变形是焊接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控制参数的调整,可以有效减少焊接变形的产生,提高焊接结构的质量和可靠性。
浅谈焊接变形和应力的产生及预防
摘要 本文通过对焊件在焊接过程中产生变形和裂纹的原因进行
了分析,讨论如何防止和减少焊件在焊接后的变形和焊接应力,确
保焊件的结构尺寸和物理性能的稳定性。
关键词 焊接应力;焊接变形、焊接顺序、装焊顺序、反变形法、
刚性固定法、预热法、加热“减应区”法。
中图分类号 tg40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16-0104-02
0 引言
焊接技术自1882年出现到如今已广泛应用在国民经济的各种领
域,对焊接技术的研究也是日新月异。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如何
防止和减少焊件的变形和焊接应力。
1 产生变形和裂纹的原因
热胀冷缩是自然规律。金属在受热后就要膨胀,冷却时体积缩小,
不同金属或合金都有不同的线膨胀系数和收缩率。焊件在焊接加热
时的膨胀和焊后冷却的收缩大小,取决于不同金属的线膨胀系数和
温度的高低,以及不同金属的收缩率。它是影响焊件变形的裂纹的
一个因素,但主要的是在焊接过程中焊件温度分布的不均匀而产生
的内应力形成变形和破裂。尤其是在焊接过程中,焊件部位形成熔
池的焊缝金属和过热区与焊件其它部位温度相差悬殊。在焊接加热
时,高温金属的膨胀,受到周围低温金属的压缩应力的作用,而在冷
却的过程中高温金属收缩受到低温金属的牵制,又产生了拉应力致
使塑形金属焊件变形,脆性金属焊件破裂的主要原因。
2 焊接应力与变形的关系
在焊接过程中,焊件受到电弧不均匀的加热,受热区域的金属膨
胀程度也不同,此时产生的内应力及变形是暂时的,而焊接完毕待
焊件冷却后,剩余的内应力及变形就称为残余应力与变形,简称焊
件应力与变形。
1)焊接应力根据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可分3种:
(1)单向应力(如图1-1)。焊接薄板的对接焊缝及在焊件表面上堆
焊时,焊件存在的应力是单方向的。
(2)双向应力。在焊接较厚板时,焊件存在的应力虽不同向,但均
在一个平面内,即是双向的。
(3)三向应力:当焊接厚大焊件或在三个方面焊缝的交叉处,三向
应力都存在。单向应力对焊件的强度影响较小,而焊缝中存在的双
向应力和三向应力对焊件的强度及冲击值都有很大的影响。
2)焊接变形。焊接变形的种类很多,根据焊接变形对结构的影响
可分为整体变形和局部变形。整体变形包括纵向缩短、横向缩短、
弯曲变形及扭曲变形。局部变形包括角度变形、波浪变形。
在焊接结构中,焊接应力和变形往往是同时存在的,又是相互制
约的,要求的焊接结构既不存较大的残余变形,又不允许有大的焊
接应力的存在。
3 防止和减少焊接结构变形
3.1 选择合理的装焊顺序和焊接顺序
装焊顺序和焊接顺序对焊接结构变形的影响以工字钢焊接为例,
如图(4-4)
图(4-4)
图(4-4)是所示工字梁结构简图。如果按图(4-4d)所示边装边焊
的方法,由于焊t字接头时焊缝1、2都处在x-x的下侧,就会造成
整个结构长度方向发生上拱,当再装上1块上盖板后,在焊接3、4
缝时的整个工字梁的钢性增大,所以变形仍由1、2焊缝引起上拱。
如果按图4-4c所示总装后焊接的方法,由于焊缝1、2和3、4在焊
接的刚性基本上相互抵消,最后工字梁将保持平直的状态。
3.2 反变形法
对于厚度较小的板件,焊接时通常采用反变形法。反变形法就是
在焊前先将工件与焊接变形相反的方向进行人为的变形。如图(5-5)
以厚度8~12mm的钢板v形坡口单面对接焊为例
可以看出,图(5-5a)图中没有用反变形法的两块钢板焊接口两接
钢板形成角度为a的变形。而如图b所示将其变形的变形角提前反
向预留,则在焊后达到两块钢板平整的效果。
此种方法对角度a的预留量要根据板厚的尺寸相应制定。
3.3 刚性固定法
刚性固定法又称抑制法。这种方法就是根据焊件的结构、变形部
位及方向用夹具等强制固定的方法来防止焊件的变形。这种方法对
于焊接2mm以下厚度的薄板长焊缝非常有效。但注意的是 ,刚性固
定法虽然能显著减少变形,但却阻碍焊件的自由收缩,焊后将在结
构中出现较大的焊接应力。所以对易淬火变得硬脆的中碳钢及铸铁
焊件不易采用。
4 减少焊接应力的方法
焊接应力往往使焊件的许用应力降低,疲劳程度下降,故防止或
减小焊接应力在焊接工艺中极为重要。上面提到的合理选择装焊和
焊接顺序虽能减少一部分焊接应力,但对于一些焊件我们还得采用
其他的方法来尽量消除其焊接应力。在这里我着重讨论预热法和加
热“减应区”法。
1)预热法。这种方法是对焊件整体进行加热,一般加热到
150~350℃,其目的是减少焊接区和结构总体尽可能的均匀冷却,从
而减少内应力。这种方法对小型的脆性易裂的材料尤为适用。但预
热温度值应视金属材料、结构刚性、散热情况的不同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