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肢体语言的魅力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演讲中的肢体语言调整技巧,塑造自信形象介绍在演讲中,除了言辞表达之外,肢体语言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
适当的肢体语言调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递信息,增强自信形象。
本文将介绍一些演讲中的肢体语言调整技巧,帮助你塑造更加自信的形象。
1. 姿势的调整姿势能够传递自信或者紧张的信息。
在演讲中,站立姿势应该是笔直挺拔、双脚并拢的,这样能够传达出你对演讲的掌控力和自信心。
另外,双手可以自然地放在两侧,或者用手势表达一些重要的内容,但要避免过多的手势,以免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2. 目光交流与听众进行直接的目光交流是演讲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通过与听众进行目光交流,可以增强说话者与听众之间的连结感,同时也表达出自信和诚意。
在演讲中,你可以通过扫视观众,将目光交流与众多听众进行分散、均匀的连接,这样能够在视觉上给人一种自信和专注的感觉。
3. 手势运用适当的手势运用可以增添演讲的生动性和表达的力度。
在演讲中,你可以用手势来强调某个观点或者关键词,这样能够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你的信息。
同时,手势也要注意不要太过夸张,以免给人造作或过度激动的感觉。
4. 身体语言的协调身体语言的协调是演讲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在演讲中,我们可以运用身体语言来配合言辞的表达,这能够增加演讲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例如,当你提到积极的事物时,可以微微倾身向前,这样能够传达出你的积极态度。
而当你提到消极的事物时,可以微微后退,传达出你的谨慎和警惕。
5. 注意身体的放松在演讲中,身心放松是非常重要的。
紧张和焦虑会影响我们的肢体语言,让我们看起来不自信。
因此,在演讲之前,可以进行一些身体放松的练习,如深呼吸、脱掉紧身衣物等,帮助放松身体和心理,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
结论适当调整肢体语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信息,增强自信形象。
通过以上介绍的演讲中的肢体语言调整技巧,希望能够帮助你在演讲中塑造更加自信的形象。
记得要练习和反馈,通过不断地实践和调整,你会越来越自信和出色地进行演讲!。
文化与艺术177作者简介:于可媛(1986— ),女,汉族,黑龙江鸡西人。
主要研究方向:话剧表演。
话剧在进行表演时,需要依靠各种语言技巧的完美融合,比如语言节奏的快慢、情绪的表达以及修辞的应用等。
演员还应该完美融入表演的角色,在此基础上合理运用语言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将话剧的魅力展现出来。
一、话剧表演技巧内容分析作为一名话剧演员,必须在声音、动作、表演、想象和肢体语言等方面有一定的能力,才能在进行话剧表演时将人物的形象完美刻画出来,才能进行一场成功的话剧表演。
戏剧表演作为当前人们喜爱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往往有肢体语言表达和语言表达两种。
其中,肢体语言主要是借助于肢体动作及其动作的结构进行人物内在世界和感情生活外在体现的,对于剧情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和衬托作用,在舞台表现中有着相对较大的冲击力。
二、戏剧表演中肢体语言的基本特点戏剧表演中,肢体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表现方式,其基本特点集中体现在生活化、隐喻化以及镜头化三方面。
(1)就戏剧表演中肢体语言的生活化而言,戏剧表演作为一种生活化的艺术,其表演的艺术不仅是对生活的再现,同时也是超脱于生活的一种全新的艺术形象。
在戏剧表现中,不仅要将雕琢的痕迹加以摒弃,同时还要保证戏剧表现中有生活化的自然流露,进而体现对真实生活的重视度。
(2)就隐喻化而言,戏剧表演中,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是对整个戏剧情节展现的重要环节。
虽然口头语言更能将角色所潜藏的信息直接展现出来,但是这种口头语言的展现往往缺乏相关的生动性和真实性,而肢体语言举手投足之间就能将人们内心真实的隐藏性加以披露,并借助人的肢体语言,对其丰富的情感世界加以表达,对整个舞台的戏剧表演有着一定的渲染作用。
最后就戏剧表演中肢体语言的镜头化而言,戏剧表演中观众借助于镜头对人物的形象加以欣赏,在借助摄影技巧的同时,更能将人物细微的表演直观地展现出来,进而表达出丰富的戏剧内涵。
三、如何开掘戏剧表演中的肢体语言戏剧表演中肢体语言作为一种潜在形式的语言,不仅是人们传情达意的一种重要形式,同时其也有着一定的创造性和表现力,对于整个戏剧表演风格的实现有着一定的确定性。
浅谈二人转艺术的表演手段二人转作为中国传统的相声表演形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
二人转艺术是中国民间的一种幽默艺术形式,它以幽默的语言和生动的表演形式,传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风俗。
二人转是一种纯粹的表演形式,它运用了多种手段来吸引观众,并通过表演者之间的默契配合来达到艺术的高度。
本文将简要介绍二人转的表演手段,探讨它的独特魅力和艺术魅力。
一、语言幽默语言是二人转的灵魂,也是二人转表演手段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二人转的表演者通过言语来表达角色的性格和情感,语言的运用直接影响着整个节目的效果。
在表达方式上,二人转常常运用对联、打油诗、顺口溜、谚语等幽默的语言成分,通过言语上的反复和变化来制造笑料,从而引起观众的笑声。
经典的“拔树寻根”的对联,以及具有乐趣的对答,都成为了二人转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对联则可以让观众在笑声中体会到语言的美感,也会给观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二人转也常常运用夸张、颠倒、夹枪带棒等手法来渲染气氛,使得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而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二人转表演者经常会运用夸张的手法,通过声音、语气、神态等多方面的表达来渲染角色的性格和情感,从而使角色更加生动形象。
从而促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让观众们在欢笑中感受到戏剧的魅力。
二、肢体语言在二人转表演中,肢体语言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人转表演者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增加舞台效果,提高表演的趣味性,使整个节目更加生动有趣。
在表演中,二人转常常运用手势、眼神、肢体动作等来突出角色的形象,增加角色的情感表达。
表演者可以通过手势和眼神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感受,通过肢体动作来传达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使整个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还会根据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来运用不同的肢体语言,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
当角色感到高兴时,表演者可以通过舞蹈、欢呼、挥舞双手等方式来表达角色内心的喜悦;而当角色感到悲伤时,表演者可以通过手指捂面、低头叹息等方式来表达角色内心的忧伤。
演讲中的身体语言如何利用肢体表达增强演讲效果演讲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除了言辞之外,身体语言在演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肢体表达,演讲者能够传达出更加生动、自信和有力的信息,从而有效地增强演讲效果。
本文将探讨演讲中如何利用肢体表达来提升演讲效果。
一、姿势与姿态的重要性演讲者的姿势与姿态是演讲时的第一印象,也是观众对演讲者形象的一种评价。
一个笔直、自信的站姿能够展现演讲者的自信和权威感,给观众带来积极的影响。
此外,演讲者的手势也是传达信息的重要方式,适当的手势能够增强演讲语言的表现力,使观众更好地理解演讲者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二、面部表情的运用面部表情是与观众进行直接接触的重要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演讲者要学会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包括微笑、眉毛的抬起、眼神的注视等,通过表情的变化,传递自己内心情感的真实性和强烈性。
适时地运用面部表情,能够增强观众对演讲内容的关注度和理解度。
三、身体姿势的运用演讲者可以通过身体姿势的变化,来突出演讲的重点和表达的情感。
例如,演讲者可以选择走动或停留在舞台的不同位置,通过身体在空间中的移动,来吸引观众的目光,同时展现出自己的激情和自信。
此外,身体的动作和姿势的变化,也可以用来强调演讲中的重要观点和论据,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演讲内容。
四、声音与姿势的协调在演讲中,演讲者的声音与姿势需要协调一致,才能更好地传递信息和感染观众。
例如,在强调某个重要观点时,演讲者可以通过加大声音的音量和提高音调的高低来强调其重要性,同时配合相应的手势和身体姿势,以增强表达效果。
声音和姿势的协调运用,能够使演讲者的语言与身体表达产生更好的互动效果,从而更好地引导观众的关注和理解。
五、与观众的眼神交流与观众进行眼神交流是演讲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通过目光的交流,演讲者能够与观众建立更直接、更亲密的沟通联系,加深演讲的互动性和吸引力。
演讲者应该时刻保持目光的活跃性,保持与观众的眼神交流,同时注意观众的反馈,根据观众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节奏,以促进演讲效果的最大化。
演讲中的身体语言与个人形象展示引言在演讲中,除了语言表达和内容的准备外,身体语言和个人形象的展示也是非常重要的。
身体语言是通过肢体动作、姿势、表情以及眼神交流来传递信息和情感的一种方式。
而个人形象则是指个人的仪表仪态、着装和气质。
因此,一个合理利用身体语言和良好个人形象的演讲者,能够更加有效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增强自信心,提升演讲的影响力。
身体语言的重要性身体语言在演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传达信息和情感,增强演讲的说服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身体语言技巧,可以提高演讲的效果:肢体动作肢体动作是身体语言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演讲者可以通过适当的手势和动作来增加表达的力度和可视性。
例如,当演讲者想要强调某一点时,可以用手指指向特定的位置;当想要表示自信或肯定时,可以用大而自然的手势。
然而,应当注意不要过度使用肢体动作,以免分散听众的注意力。
合理运用肢体动作能够使演讲更生动有趣,增加与听众的互动。
姿势与站姿姿势和站姿对演讲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个自信、稳定的姿势可以给听众留下良好的形象印象。
演讲者应尽量站直,双脚平行,肩膀放松,保持平稳的站姿。
此外,面对听众,保持眼神交流也很重要,可以增加演讲的亲和力和说服力。
表情与眼神表情和眼神交流也是身体语言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演讲者应该注重面部表情的自然和准确,要根据演讲的内容和情感变化而调整表情。
此外,适时与听众进行眼神交流,能够让听众感受到被重视和理解的程度,增强演讲的互动性和吸引力。
个人形象的展示个人形象在演讲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一个良好的个人形象可以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增强演讲的影响力。
以下是一些关于个人形象的建议:仪表仪态仪表仪态是指一个人的外表形象和举止。
在演讲中,一个整洁、干净的外表能够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服装应选择得体、得当,并与演讲内容和场合相匹配。
此外,姿态和动作也应显得自然、大方,不要显得紧张或过于放松。
着装着装也是个人形象的一部分。
浅谈演员的肢体语言塑造在戏剧表演中的运用作者:左夫来源:《艺术评鉴》2022年第19期摘要:戏剧舞台表演的魅力在于演员对自己肢体的把控,恰当的肢体语言能够将作品的情感完美地表达出来。
此外,演员在表演中适当运用肢体语言进行表达,还可以将作品的内涵情感更好地表达出来。
因此,在戏剧舞台表演中要想取得更好的舞台效果,就应该将无声语言即肢体运用和有声语言即语言表达巧妙地结合起来。
本文将围绕戏剧舞台表演中的肢体运用情况,探讨该如何将其有效地渗透入舞台表演中,以达到展现更具魅力的舞台表演的效果。
关键词:演员肢体语言戏剧表演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19-0169-04一般来说,演员塑造人物的方式有两種:一是理解人物,二是用肢体来表达人物。
肢体表达人物,就是用肢体表达来表演人物,即理解人物内心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使表演者可以通过肢体表达在表演中完美地展现该角色,从而达到感动观众的效果。
利用肢体表达是体现人物形象的最佳方式之一。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和情绪下会表现出不同的肢体表达方式,因此,演员可以使用肢体表达来塑造角色。
在不同的情境下,人们会有不同的肢体语言,而当生活中有类似的情况时,人们又可能会使用同一个肢体动作。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兴奋、快乐时,人们会鼓掌、哈哈大笑,甚至会手舞足蹈;当悲伤时,人们会流眼泪;当生气时,人们会用力地攥紧拳头。
这些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也是最基础的肢体语言,可以使复杂的交流变得更加易于理解。
一、肢体表达在戏剧表演中的优势(一)肢体表达交际性很强肢体表达是人们通过肢体运动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
肢体摆成不同的姿势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所以其传递的信息也是丰富多变的。
肢体表达可以增强戏剧表演中的交际性效果,现实社会中的很多约定俗成的肢体语言意义是人们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
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而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历史文化会形成不同的社会情境,所以身处不同社会情境中的人,在运用肢体表达、传递信息的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获奖感言之有效运用肢体语言的技巧在此,我要衷心感谢评委和各位领导对我的支持和肯定。
能够获得这个奖项对我来说是一份巨大的荣誉,更是对我努力的肯定。
在今天的获奖感言中,我想分享一下我认为的有效运用肢体语言的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首先,肢体语言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演讲或表达的过程中,肢体语言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传递了许多信息,能够让观众产生更深的共鸣和理解。
因此,我们要认识到肢体语言的力量,并学会运用它。
其次,姿态和表情是肢体语言的核心要素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正确的姿态和表情来增强自信和亲和力。
比如,站立时保持笔直的身姿,挺起胸膛,这能传递出自信和积极的形象。
同时,微笑和眼神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
微笑可以打破隔阂,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而眼神交流可以增强沟通的效果,让观众更加专注和投入。
另外,手势和动作也是有效运用肢体语言的技巧之一。
适当的手势和动作可以增强演讲的表现力,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手势和动作要有节制,它们应该与演讲内容相呼应,而不是仅仅为了增加视觉效果而存在。
合理运用手势和动作,可以起到画龙点睛、印象深刻的作用。
除了姿态、表情、手势和动作,合理运用身体在空间中的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肢体语言技巧。
我们可以通过移动来改变观众的焦点和注意力,使演讲更具有变化和互动性。
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移动要有目的和节奏,过多的移动可能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造成信息传达的混乱。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语速、音调和停顿等方法来运用肢体语言。
语速的快慢、音调的高低和停顿的长短,都会对演讲产生影响。
用适当的语速和音调,可以控制整个演讲的节奏和情绪,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同时,合理运用停顿可以表达思考、强调重点或创造悬念,进一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最后,要不断实践和反思。
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能力。
在表达时要有自信,不害怕犯错。
同时,每次结束后都要仔细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表达技巧。
浅谈演员如何利用肢体语言来塑造角色摘要演员塑造人物的方法,总的来说起来就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理解人物形象,第二个是用肢体语言体现人物。
肢体语言体现人物,就是用肢体语言把人物表演出来,也就是利用足以深刻表现人物内在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加上有能力在各种演出中完美地表现这个角色,从而达到让观众感动的效果。
利用肢体语言表演就是最能体现人物形象的方法之一,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景下,在不同的情绪下所表现出来的肢体语言是各种各样的。
所以,演员可以利用肢体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
比如从肢体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人物情绪、人物经历等。
至于如何通过肢体语言来塑造角色,演员可以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深刻理解与真实体验,从形似到神行统一的结合。
关键字:肢体语言;角色塑造;人物心理目录绪论 (1)1.1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1.2选题背景 (1)1.3选题的研究现状 (2)第一章肢体表现力的范畴 (2)第二章肢体语言对角色塑造的探索 (3)2.1 肢体语言在角色塑造中的重要地位 (3)2.1.1 肢体语言的作用 (3)2.2 表演中肢体语言的控制方法 (3)2.2.1 控制在肢体语言中的重要性 (3)2.2.2 表演中肢体语言的内外部控制 (4)2.3 肢体语言对角色的塑造 (5)2.3.1 肢体语言从人物年龄方面对角色进行塑造 (5)2.3.2 肢体语言从人物性格方面对角色进行塑造 (6)2.3.3 肢体语言从人物的经历等方面对角色进行塑造 (6)第三章肢体语言如何表现角色 (8)3.1 肢体语言三方面表现角色 (8)3.1.1肢体语言根据剧情的发展来表现角色 (8)3.1.2肢体语言根据演员的内心变化来表现角色 (9)3.2演员如何运用肢体语言 (9)第四章结论 (11)致谢 (12)参考文献 (13)绪论1.1选题的目的及意义如果演员要在表演中成功的塑造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那么演员在肢体语言的表现上就要掌握一个度,过于夸张的肢体语言会让人们感觉不真实。
浅谈教师的肢体语言一、微笑伟大的文学家雨果曾说过:“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
”的确,微笑是人类最甜美、最动人的表情。
我们在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时,微笑的驱动力常常会比惩罚的更强烈。
请看下面两个故事:故事1:某学校举行一次作文竞赛,竞赛题目是《老师笑了》。
赛后老师们在批改作文时经常看到这样的句子:“一年来,我很少见他笑……”“我多么渴望老师对我微笑啊,可我从未见他笑……”“我们的老师不苟言笑,总是板着冷峻的面孔,就像冬天冰冷的霜雪,我们这些小嫩苗也被冻得面容麻木了!”故事2:这段时间,一位老师的心情一直不太好,总是唉声叹气,一改往日的谈笑风生。
一次课外活动,该老师心烦意乱地坐在办公桌前批改作业,她无精打采地翻开一位学生的作业本,却意外地发现里面的纸条上端端正正地写着:“老师,已经好几天不见您的微笑了,是我们惹您生气了吗?看着您愁眉不展的样子,我们也没心思听课了。
同学们都期盼着您从前的笑容。
”其实这两个故事也会不经意地发生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很少意识到老师的微笑对孩子们是那么不可缺少!他们的内心纯洁得就像晶莹剔透的美玉,他们喜欢笑,也希望周围的人们尤其是老师给他们报以微笑。
只要我们稍稍推敲故事1中孩子们写的作文,我们便能感受到他们内心强烈的渴望和笔下无声的埋怨,他们渴求老师的笑容却无奈老师连微笑都那么吝啬。
而故事2中的老师仅仅因为一时的心烦而忘记了微笑,却意外地受到了学生的关注,他们由看到老师脸上的愁容而怀疑自己是否惹老师生气了,由听到老师嘴边的叹息感到自己的学习也没劲了。
这是多么可贵的“微笑效应”!我想,是微笑在他们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相通、彼此信赖的桥梁,是微笑让孩子们受到老师人格魅力与博大胸怀的熏陶和感染。
二、侧首全国著名小学教育家斯霞老师生前有这么一张出色的照片,照片上的画面是:斯霞老师站在黑板前,脸上挂着慈母般温和亲切的笑容,头微微侧向一边,听着学生的回答。
这张照片曾被许多教育报刊、书籍广为刊用,这就为我们教师如何面对学生进行肢体语言的沟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要服装表演特征是运用接近生活的动作和语言来体现服装的魅力。
表演是特点,模特是创造者,自己的身体和声音是创造工具,运用肢体动作语言手来体现服装自身的艺术魅力。
因此,模特在服装表演中的肢体语言的状态应是既有艺术创作性的感受、体验又有高度的自我控制的能力。
关键词:肢体语言服装表演模特AbstractThe fashion show features the use of living close to the action and language to reflect the clothing charm.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model is the creator, their bodies and voices to create tools, use body language to reflect the clothing own artistic charm. Therefore, model in a fashion show in the body language of the state should be both artistic and creative experience, experience and a high degree of self-control ability.Key words: body language performance models目录摘要 ................................................................................................................................................... I 目录 ................................................................................................................................................ III 前言 .. (1)一、肢体语言的概念 (2)(一)肢体语言的定义 (2)(二)肢体语言的作用 (2)二、服装表演中肢体语言的表现 (2)(一)服装表演时肢体语言的静态表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手脑并用
——浅谈肢体语言的魅力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论中有这样一条,手脑并用,我觉得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课堂教学中除了用脑,如果再加上动手,通过动手来辅之以教学,不但问题能得以更顺利的解决,同时能把学生的潜能更淋漓得发挥出来,在实际中解决问题。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派得上用场的是他们的嘴——用来提问和回答;耳朵——用来听取课堂内容;眼睛——用来看书;脑子——用来思考;还有手——用来写字。
其它的属于次要。
但是我认为除了上述所讲的之外。
人的四肢和身体在课堂教学中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量,虽然语文属于文科,一般归类于文质彬彬类,无须像体育课那样手足齐用,但是细细想来,古人对人才的尚且评价是文韬武略,更何况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更应如此。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如果能再适当发挥一下学生肢体语言的魅力,动静结合,相信它将是一堂充满活力,更加出彩的课。
作为一名低年级的语文老师,我想在教学中如果利用陶行知先生的手脑并用理论,再加以切合实际的改善,在语文教学中发挥肢体语言的魅力,学生将会学得更加兴趣盎然,更加自信。
下面我就浅谈一下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点心得。
一、学拼音
作为一名刚入幼儿园出来的小朋友,当他背上书包进入小学时,学习对于他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如何来保持、增加他对学习的渴望、兴趣,在学习拼音阶段就应使他们学得扎实学得有趣。
在教学声母时,声母的读音是轻又短,所以我就用节奏练习来吸引学生,用上手,边用手指轻轻地敲课桌,让学生感受到读声母的特点,然后边敲边念;也可以把声母编成一组组,如g n h b d p t f z s c,让学生一边念,一边轻轻地拍手,这样就不会觉得太单调。
如果是一节40分钟的课,这些一年级的学生可能上到一半,有些就已经坐不住了,开始讲话的或新式坐法的(一只脚坐在屁股上)或站起来弄弄人家亦或做自己的小私事,继续上下去可能学生的注意已不在此,课堂效果也不是最理想。
这时如果我们来个2、3分钟的音乐,让学生跟着老师做做形体操,抖抖手呀,抖抖脚呀,伸伸腰啊……相信学生一定会十分高兴,这时你不但让学生
得到了身心锻炼的机会,同时把他们的注意力又吸引过来,而且接下去的课他们又将怀着愉悦的心情来上,得到的效果是事半功倍,比你扯开嗓子喊来得更有效。
二、学写字
对于刚开始学写字的学生,老师不但要教他怎么写,更重要的是教他怎样写好,即抓质。
一笔一画都应严格要求,做到眼到手到,即眼睛看到这个字的这一笔在田字格中哪个位置,那么写的时候就应写到哪到哪个位置。
对于新授生字我们一般所采取的是让学生口头表达一下它的笔须,那么这时加上手,让学生边说边书空,则手脑交用,记得会更牢,同时我们也可让他们写在手心或写在桌上等来加深对字的记忆。
三、学习“说话和写话”
一年级的听话说话课《吹泡泡》,要求学生能把吹的泡泡形状大小、颜色等讲清楚,如果这时我们光靠看书的插图,学生只能停留于表面,而不能切实感受到。
因此在教学时,我就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单位动动手,动动嘴,自己吹说得也是千篇一律,亲自观察一下,在讲泡泡的形状时,学生根据自己看到的各抒已见,有的说像冰糖葫芦,有的说像气球,有的说像葫芦,有的说像灯笼……,这堂课通过做小实验的方法,课堂气氛热烈,连平时不爱说话的也争得举手发言。
同样在上二年级说话写话《小花狗看门》时,我让学生通过演的形式来表达,让他们戴上头饰扮演小花狗蚕宝宝、鸽子,让他们感受一下当时的情况,特别是最后一幅图小花狗最后回到主人家门口它是怎样看门的,通过请学生来表演,让学生仔细观察从而民言,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年级另外一课《小猫和圆》,它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讲讲小猫和圆之间会发生些什么事,这时我就请学生通过演来讲清楚。
特别是小猫和气球之间,为了让学生能更清楚地把小猫的动作讲清楚,请学生试着做做小猫将会做的动作,这时诸如“碰、拍、抓”等词语都应运而生了,不必挖空心思想了。
四、理解词语
在教学中,对于一些学生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词语,这时请他们用肢体语言来表达不但简单易懂,而且十分形象。
如二年级的《春天在哪里》这一课中要求理解“微微吹动”,学生可能表达不清,这时你只需用手轻轻地来回摆动一下,他们就能理解,同样在教学《三条小鱼》这篇课文时“扑闪”这个词语学生用评议表达得不是很准确,这时老
师如果用眼睛眨两下,他们跟着学,就理解你的意思了。
还有《一粒种子》这一课中的“挺一挺”,只需用动作来表达,学生就能理解。
五、朗读课文
在学课文时,我们注重的是理解,这时用上肢体语言就更能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意思,同时又能得到美好的享受。
如一年级的学的短文《宇宙大飞船》这一课,让学生在学完之后,通过演一演,来体会小宇航员的乐趣,同时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荷花村》一课的教学要求不但要让学生体会到祖国山河的美,激发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同时要求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边读,边做动作,把荷花、西瓜等景物用动作表达出来,同时配以抒情的音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动手做实验
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是课堂教学的基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归根到底,学习是学生内部的活动,是谁也无法代替的。
语文教学过程应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多鼓励他们动脑、动手,适时地把“钥匙”——自学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执钥匙,去打开语文知识的大门。
改变一直以来“牵着鼻子走”的教学旧思想,让学生能以轻松自主的心理来学习知识,获取知识。
如在教学《坐井观天》时,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问题,让学生们动手做个一实验。
先要求他们拿出一张纸,把纸卷成圆筒状,然后透过圆筒孔看天花板,说说平时看到的天花板与从卷纸筒看到的天花板有什么不同,学生便能回答从纸筒看到的天花板比原来的天花板要小。
这样让学生动手做一个小实验,不但为每个孩子创造了参与的空间,弄清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这一疑难问题。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培养了思维能力。
语文是一门艺术,而游戏、表演等形式也是一种艺术,它们之间是息息相通的,学生对于只是一味地听、说总会感到乏味、单调,但在这其中加进一些调料,就成了一道貌岸然更加可口的菜肴,学生会更爱吃,。
肢体语言在教学中有着无穷的魅力,用得好,你将会品尝到它的乐趣,同时会给你和你的学生带来很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