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化作业+标准答案

生化作业+标准答案

生化作业+标准答案
生化作业+标准答案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 蛋白质组成的主要元素有:C、H、O、N、S。

2.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为:氨基酸

3. 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 种,除甘氨酸外均属于L-α-氨基酸。

4. 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形式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卷曲。

5. 根据蛋白质组成成分可分为:单纯蛋白质,结合蛋白质

6. 根据蛋白质形状可分为:纤维状蛋白和球状蛋白

7. 名词解释:肽;寡肽;多肽;肽键;肽单元;结构域;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复性;氨基酸(蛋白质)的等电点

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缩合而形成的化合物。

多肽:十个以内氨基酸相连而成的肽称为寡肽,由更多的氨基酸相连形成的肽。

结构域:大分子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常可分割成一个或数个球状或纤维状的区域,折叠得较为紧密,各行使其功能。

肽键:一分子氨基酸的α-羧基和一分子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酰胺键,即-CO-NH-。

肽单元:肽键不能自由旋转而使涉及肽键的6个原子共处于同一平面

蛋白质变性: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复性:若蛋白质变性程度较轻,去除变性因素后,蛋白质仍可恢复或部分恢复其原有的构象和功能,

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的溶液ph称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8. 判断题:

(1)由8个以内氨基酸相连而成的肽称为寡肽,而更多的氨基酸相连而成的肽称为多肽(×)

(2)组成人体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除甘氨酸外,均属于D-α-氨基酸/ L-β-氨基酸(×)

(3)肌红蛋白是一个只有三级结构的单链蛋白质()

(4)血红蛋白具有两个亚基组成的四级结构()

(5)镰刀型贫血属于蛋白质构象病(×)

(6)人纹状体脊髓变性病、老年痴呆症、亨丁顿舞蹈病、疯牛病属于分子病(×)

9. 简答题:

(1)简述蛋白质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的定义以及维持相应结构的主要化学键。

一级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主要化学键有肽键,有些蛋白质还包括二硫键。

二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即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主要化学键是氢键。

三级结构: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即肽链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其主要靠氨基酸侧链之间的疏水作用力、氢键、范德华力和静电作用来维持(非共价键)。

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亚基之间的结合力主要是疏水作用,其次是氢键和离子键。

(2)试对比“分子病”与“蛋白质构象病”

蛋白质构象病:若蛋白质的折叠发生错误,尽管其一级结构不变,但蛋白质的构象发生改变,仍可影响其功能,严重时可导致疾病发生(疯牛病)。

分子病:分子病由于遗传上的原因而造成的蛋白质分子结构或合成量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一级结构发生了改变(镰刀形贫血症)。

第二章核算的结构与功能

1.核酸的功能为: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

2.依据底物不同,核酸酶可分为专一降解DNA 、专一降解RNA。

3.依据对底物的作用方式不同,核酸酶可分为核酸内切酶、核酸外切酶。

4.tRNA的二级结构呈三叶草形,高级结构呈倒L形。

5.DNA变性的本质是:双链间氢键的断裂。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核苷酸。

核酸可分为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两类。

构成核苷酸的基本组分为:碱基、戊糖、磷酸。

碱基是构成核苷酸的基本组分之一,可分为嘌呤和嘧啶两类,常见的碱基有五种,分别为:A、T、G、U、C。

DNA和RNA链都具有的方向性,其方向为:5’→3’。

DNA的功能为:是生命遗传的物质基础,也是个体生命活动的信息基础。

DNA的二级结构是双螺旋结构,高级结构是超螺旋结构。

6.判断题:

(1)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核糖核苷酸(×)

(2)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为脱氧核糖核苷酸(×)

(3)DNA具有方向性,RNA没有方向性(×)

(4)DNA中的碱基有A、G、C、T,RNA中的碱基有A、G、C、U(×)

(1)各种RNA中,mRNA的含量最小,寿命最短(√)

(2)各种RNA中,tRNA含量最丰富(×)

(3)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有核膜(×)

(4)DNA变性时,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

(5)DNA单链只能与不同种类的DNA单链发生杂交,而不能与RNA

单链发生杂交(√)

(6)核酸是一元酸,酸性较弱(×)

(7)核酸酶的作用位点是核酸分子内的糖苷键(×)

(8)在DNA的解链过程中,含有DNA的溶液在260nm处的吸光度随之增加(√)

7. 名称解释:DNA变性,DNA复性,解链曲线,解链温度,增色效应,减色效应。

DNA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的过程。

DNA复性:当变性条件缓慢地除去后,两条解离的互补链可重新配对,恢复原来的双螺旋结构。

解链曲线:连续加热DNA的过程中以温度相对于A260值作图,所得的曲线。

解链温度:解链过程中,紫外吸光度的变化达到最大变化值的一半时所对应的温度。

增色效应:DNA变性时其溶液OD260增高的现象。

减色效应:DNA复性时,其溶液OD260降低。

8. 简答题:

(1)简述DNA和RNA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DNA与RNA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1)都是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线性大分子(2)都具有方向性:5’→3’不同点:DNA由脱氧核糖组成,碱基为A,T,G,C;RNA由核糖组成,碱基为A,T,G,U。

(2)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两单链反相平行形成右手螺旋双链结构;结构表明形成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组成的亲水性骨架位于双螺旋结构的外侧,疏水的碱基位于内侧。

(3)脱氧核糖、腺嘌呤、磷酸的结构式如下图所示,试用方程式描述脱氧腺苷一磷酸的形成过程。

+= + H2 O

+ = + H2O

(1)试从在RNA中的含量大小、稳定性、结构及功能等方面对比mRNA,tRNA,rRNA。

(2)简述mRNA中5’-帽结构与3’-多聚A尾结构的功能。

mRNA中5’-帽结构与3’-多聚A尾结构的功能:维持mRNA的稳定性;协同mRNA 从细胞核向细胞质转运;翻译起始的调控。

第三章酶

1.酶按其分子组成,可分为:单纯酶、结合酶。

2.结合酶通常包含两部分,分别为蛋白质部分、辅助因子。

3.位于酶活性中心内的必需基团包括结合集团、催化基团。

4.酶一般通过诱导契合作用、邻近效应与定向排列、表面效应与底物形成中间产物。

5. 判断题:

(1)酶的活性中心大多具有亲水性(×)

(2)一定条件下,Km越大,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越大。(×)(3)转换数越大,酶的催化效率越高。(√)

(4)哺乳类动物组织中酶的最适温度多在35℃~40℃之间(√)(5)动物体内多数酶的最适pH接近中性(√)

(6)酶的Km、最适温度、最适pH都是酶的特征性常数(√)6. 名称解释:酶的活性中心,同工酶,酶的最适温度,酶的最适pH

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中能与底物特异地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的具有特定三维结构的区域

同工酶: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酶的最适温度:酶促反应速率最快时反应体系的温度

酶的最适pH:酶催化活性最高时反应体系的pH

8. 简答题:

(1)试对比酶促反应与一般催化剂反应的异同点。

酶和一般催化剂一样,加速反应的作用都是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实现的。酶促反应具有极高的效率酶促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酶促反应的可调节性酶具有不稳定性

(2)简述Km与Vmax的含义

Km等于酶促反应速率为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的底物浓度,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之一,Km 越小表示酶对底物亲和力越大;Vmax是酶完全被底物饱和时的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填空题

不可逆性抑制、可逆性抑制。

(2)酶的激活剂依据其対酶的作用类型,可分为:必需激活剂、非必需激活剂。

(3)酶活性的调节方式有两种,分别为结构调节、酶的共价修饰。(4)酶的化学修饰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常见的形式是:去磷酸化、磷酸化。

(5)根据酶催化反应的类型,酶可分为六类:氧化还原酶类

、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和酶类、异构酶类、合成酶类。

(6)酪氨酸酶缺失引起白化病。

(7)酶原激活的实质是形成或暴露出酶的活性中心。

2. 判断题:

(1)不可逆抑制剂与酶共价结合,可逆抑制剂与酶非共价结合(√)(2)抑制剂使酶活性下降的实质是造成了酶变性(×)

(3)酶含量的调节是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快速调节(×)

3. 名称解释:酶的抑制剂,酶的激活剂,酶原,酶原激活

酶的抑制剂:凡能使酶的催化活性下降而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物质。

酶的激活剂:使酶由无活性变为有活性或使酶活性增加的物质

酶原: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只是无活性的酶前体

酶原激活:在一定条件下,酶原向有活性酶转化的过程。

4. 简答题:

(1)试对比三种可逆性抑制作用的区别和动力学特点。

第五章维生素与无机盐

填空题

(1)维生素A 缺乏可引起夜盲症。

(2)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成人软骨病。

(3)维生素E缺乏可引起新生儿轻度溶血性贫血。

(4)维生素K缺乏可引起出血性疾病。

(5)维生素B

1 缺乏可引起脚气病。

(6)维生素PP缺乏可引起癞皮病。

(7)四氢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均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8)铁元素缺乏可引起小细胞低血色性贫血。

(9)铜元素缺乏可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0)碘元素缺乏可引起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

(11)氟元素缺乏可引起骨质疏松,牙釉质受损易碎。(12)铬元素缺乏可导致胰岛素的有效性降低。

(13)维生素A 被称为抗干眼病维生素。

(14)维生素D被称为抗佝偻病维生素。

(15)维生素PP被称为抗癞皮病维生素。

(16)维生素D

2被称为阳光维生素。

(17)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维生素B

6、维生素B12和叶酸有关。

第六章糖代谢

填空题

(1)糖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为生命活动提供碳源和能源。

(2)糖类被消化为单糖后在小肠上段被吸收。

(3)糖的无氧氧化分为酵解途径和乳酸生成两个阶段。

(4)糖无氧氧化的产能方式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5)1 mol葡萄糖经无氧氧化方式,可产生2 mol ATP

(6)糖酵解过程中有三个关键酶,分别为: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 和丙酮酸激酶,其中对调节糖酵解速率最重要的关键酶是6-磷酸果糖激酶-1。

(7)糖无氧氧化的生理意义是:在肌体缺氧情况下快速供能。

2. 判断题

(1)人体内既含有α-糖苷酶又含有β-糖苷酶(×)

(2)人类食物中可被机体分解利用的糖类主要有植物淀粉、动物糖原、纤维素等(×)

3. 简答题

试简述磷酸果糖激酶-1的别构调节剂(激活剂和抑制剂分别有哪些?最强的别构激活剂是?最具特殊性的别构调节剂是?)

答:别构激活剂:AMP; ADP; F-1,6-2P; F-2,6-2P ;别构抑制剂:柠檬酸; A TP(高浓度)2,6-双磷酸果糖是6-磷酸果糖激酶-1最强的变构激活剂;最特殊的别构调节剂是ATP。

填空题

(1)机体内糖分解供能的主要方式为有养氧化。

(2)经过一次三羧酸循环,消耗了一分子乙酰CoA,经过四次脱氢,2次脱羧,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了3个NADH+H+,1个FADH2,2个CO2,1个GTP。

(3)糖有氧氧化的主要产能方式为氧化磷酸化。

(4)1 mol葡萄糖经有氧氧化方式,可净产生30或32mol ATP。

(5)溶血性黄疸,又称蚕豆黄,与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酶缺陷有关。2. 判断题

(1)糖的有氧氧化可抑制糖的无氧氧化(√)

(2)三羧酸循环是可逆过程(×)

(3)与糖的有氧氧化和无氧氧化一样,磷酸戊糖途径也可以为机体供能(×)

生物化学作业--参考答案

1、营养不良的人饮酒,或者剧烈运动后饮酒,常出现低血糖。试分析酒精干预了体内糖代谢的哪些环节?(p141 3题) 答:酒精对于糖代谢途径的影响主要有:肝脏的糖异生与糖原分解反应,也就是来源与去路的影响。 1)研究认为,酒精可以诱导低血糖主要取决于体内糖原储备是否充足,然而在人营养不良 或者剧烈运动后,体内糖原过度消耗,酒精又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饮酒后容易出现低血糖。 2)抑制糖异生: ①酒精的氧化抑制了苹果酸/天冬氨酸转运系统,导致细胞间质中还原当量代谢紊乱,使丙酮酸浓度下降,从而抑制糖异生; ②酒精能影响糖异生关键酶活性-非活性的转换,酶总量,酶合成或降解,从而抑制糖异生,如果糖二磷酸酶-1活性的抑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的表达降低等; 3)影响葡萄糖-6磷酸酶的活性,导致乳酸循环受阻,不利于血糖升高。 4)酒精使胰岛a细胞功能降低,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抑制糖原分解,促进糖酵解,造成低血糖。 5)酒精还会影响小肠对糖分的吸收,从而造成低血糖。 2、列举几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想一想他们为什们有降低血糖的作用?(p141 4题) 答:1)胰岛素 它能增加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糖原的合成抑制糖异生,减少血糖来源,似血糖降低; 2)胰岛素促泌剂 ①磺脲类药物,格列苯脲等,通过刺激胰岛beta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而降低血糖;②格列奈类,如瑞格列奈,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起合成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 3)胰岛素曾敏剂 如噻唑烷二酮类的罗格列酮可以通过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另外如双胍类药,如二甲双胍,它能降低血浆中脂肪酸的浓度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的利用,也能增加非胰岛素依赖的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4)a-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在肠道内竞争性的抑制葡萄糖苷水解酶,降低多糖或蔗糖分解成葡萄糖,抑制小肠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 3、治疗血浆胆固醇异常升高有哪些可能的措施?理论依据是什么?(p174 3题) 答:1)血浆胆固醇异常升高的治疗措施主要:有调整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降脂药物治疗、血浆净化治疗、外科治疗和基因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案则应根据患者的血浆LDL-胆固醇水平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情况而决定。而且,降脂治疗的目标亦取决于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一般而言,危险因素越多,则对其降脂的要求就越高(即目标血脂水平越低)。 2)但是继发型高脂血症的治疗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病,并可适当地结合饮食控制和降脂药物治疗。 A. 控制理想体重。肥胖人群的平均血浆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显著高于同龄的非肥胖者。除了体重指数(BMI)与血脂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外,身体脂肪的分布也与血浆脂蛋白水平关系密切。一般来说,中心型肥胖者更容易发生高脂血症。肥胖者的体重减轻后,血脂

八种常用生化实验步骤

实验一基因的PCR扩增技术 一、实验目的与原理简介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体外克隆基因的重要方法,它可在几个小时内使模板分子扩增百万倍以上。因此能用于从微量样品中获得目的基因,同时完成了基因在体外的克隆,是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中极为有用的研究手段。 常规PCR反用于已知DNA序列的扩增,具体可分为三个主要过程:一、变性。通过升高温度使DNA双链模板分子中氢断裂,形成单链DNA分子,温度为94℃,时间1min。二、复性。降低温度使DNA单链分子同引物结合。温度为55℃,时间1min。三、延深。升高温度,在DNA聚合酶最佳活性的条件下在引物3端加入dNTP,实现模板的扩增,温度为72℃,时间2min。同时第一步变性前要在94℃下预变性5分钟,使DNA双链完全解开。经过 25-35个循环之后,在72℃下继续延伸10分钟。 PCR反应包含的七种基本成分: 1)热稳定性DNA聚合酶:Taq DNA聚合酶是最常适用的酶,商品化Taq DNA酶的特异性活性约为80000单位/mg. 2)寡核苷酸引物:寡核苷酸引物的设计是影响PCR扩增反应的效率与特异性的关键因素。 3)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标准的PCR反应体系应包括4种等摩尔浓度的脱氧核苷三磷酸,即dATP、dTTP、dCTP和dGTP。每种dNTP的浓度一般在200-250μl之间,高浓度的dNTP对扩增反应会起抑制作用,可能是dNTP与Mg2+螯合有关。 4)二价阳离子:一般需要Mg2+来激活热稳定的DNA聚合酶,由于dNTP与寡聚核酸结Mg2+合,因而反应体系中阳离子的浓度一般要超过dNTP和引物来源的磷酸盐基团的摩尔浓度。Mg2+的最佳浓度为1.5mmol/L。 5)维持PH值的缓冲液:用Tris-Cl在室温将PCR缓冲液的PH值调至8.3-8.8之间,标准PCR缓冲液浓度在10mmol/L。在72℃温育时,反应体系的温度将下降1个多单位,致使缓冲液的PH值接近7.2。 6)一价阳离子:标准PCR缓冲液内含有50mmol/L的KCl,它对扩增大于500bp长度的DNA是有益的。 7)模板DNA:含有靶序列的模板DNA可以以单链或双链形式加入到PCR混合液中,闭环DNA的及增效率略低于线性DNA。 学习PCR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 了解引物设计的一般要求。 二、材料和试剂 10Х扩增缓冲液 4种dNTP贮存液(20mmol/L,PH 8.0) Tap DNA 聚合酶 5端引物(20μmol/L)及3端引物(20μmol/L) 模板DNA 琼脂糖凝胶 PCR仪(Bio-Rad公司)移液枪(0.5-10μL 5-50μL)枪头微量移液管 一、实验操作 1)按照以下次序,将各成分加到微量离子管内混合: 10Х扩增缓冲液2.5μl M g2+1.5μl 5端引物1μl

生物化学作业题与部分参考答案(17页)

生物化学作业题及答案(一) (绪论、糖类、脂类、蛋白质化学) 填空题: 1、生物化学简单地说就是生命的化学,它是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机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它大体上包括静态生化、动态生化和机能生化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2、生物体内特有的大而复杂的分子叫生物大分子,包括糖、脂肪、蛋白质、酶、核酸等。 3、我国科学工作者于1965 年,首先合成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具有全部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于1972 年,对猪胰岛素空间结构的X光衍射法研究分析率达到了1.8 A 水平。1981 年又胜利完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合成。 4、生物体内的三大营养物质是指糖、脂肪、蛋白质,其中糖是生物体最重要的能源和碳源物质。 5、糖是一类多羟基的醛、酮和它们的缩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而脂类则是指由甘油 和高级脂肪酸所构成的不溶于水而溶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的生物体内的化合物。 6、糖可依据其结构的繁简分为单糖、寡糖和多糖三类,最简单的单糖是甘油醛和二羟丙酮,最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和核糖,大米中含量最多的糖是淀粉。 糖原、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分别加入碘溶液后各产生的颜色是红色、紫色和兰色。 糖原可以在肝脏和肌肉组织中找到。 糖原和支链淀粉都以α—1,6 糖苷键形成分支 10、自然界中最多的有机物是钎维素,此有机物是组成单位是β—D—比喃葡萄糖。 11、动物脂肪的碘价较低,在室温下呈固态。 12、膜的两种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类脂,在所有的生物膜中都有磷脂。 13、饱和脂肪酸的碳原子之间的键都是单键;不饱和脂肪酸碳原子之间则含有双键。 14、在人体内,对新陈代谢、生殖、生长和发育等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叫激素,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叫酶;在细胞膜上起运载作用的蛋白质称为载体;对入侵人体内的病原体具有特殊的抵抗能力的蛋白质是抗体。 15、组成蛋白质的元素主要有C、H、O、N、S 等五种。有些蛋白质还含有P、Fe、I、Zn、Mn、Cu 。 16、假定1克生物样品的含N量为0.01g,则该样品的蛋白质含量为0.0625g 。 17、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主要有20 种,可用“R—CH NH2—COOH ”通式来表示。 18、唯一无光学活性的氨基酸是甘氨酸,它的等电点是5.97 。 19、氨基酸或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没有净的电荷,而且溶解度最低。 20、氨基酸与茚三酮共热生成蓝紫色复合物;而与2?4—二硝基苯酚反应则生成_稳定的2、4—二硝基苯氨基酸黄色物_。 21、维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键是_肽键_和___二硫键__;维系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次级键有_氢键__、_疏水键__、_盐键_、__酯键_、_范特华力_等。 牛胰岛素是由_51个氨基酸构成的,含有_A_链和_B_链,有_3_个二硫键。 23、蛋白质在水中能形成胶体溶液,是因为它的颗粒直径达到了_ 胶体颗粒(即1—100nm)_范围。胶体溶液得以稳定的原因则是因为__胶体颗粒表面形成水膜(水化层)__和_在非等电点的条件下带有同种电荷。 24、蛋白质变性是指_引起蛋白质天然构象的变化,而不涉及肽链断裂的任何过程_;凝固是指_变性后的蛋白质分子相互凝集为固体的现象_;沉淀是指_当蛋白质胶体溶液的稳定因素受到破坏后胶体颗粒聚集下沉的现象_。 25、加入大量中性盐使蛋白质从其溶液中沉淀析出的现象叫_盐析_;调节盐浓度使蛋白质中的几种蛋白质分段析出的现象叫_分段盐析_。 二、选择题(单选): 下面关于氨基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 天然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都是L—a—氨基酸; 甘氨基酸无光学活性; 赖氨酸的侧链含S元素; 组成血红蛋白的氨基酸分子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C )每种氨基酸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每个碳原子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位于同一个碳原子上。 苯丙氨酸的等电点大约是( B ) 3 ; 6; 10; 有5种氨基酸组成的五肽,可能出现的不同的排列次序有(D ) 30种; 90种; 120种。 某氨基酸溶于PH为7的水中,所得的氨基酸溶液的PH值为6。则此氨基酸的PH应该是(C ) 大于6; 等于6; C. 小于6; 下述关于蛋白质a—螺旋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 )每一个螺旋含3.6个氨基酸残基;

生化实验报告资料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姓名:吴瑞 学号: 3120016004 专业年级: 2012级临床医学(妇幼保健) 组别:第四实验室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一、实验室规则 1.实验前应认真预习实验指导,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写出预实验报告。 2.进入实验室必须穿白大衣。严格遵守实验课纪律,不得无故迟到或早退。不得高声说话。严禁拿实验器具开玩笑。实验室内禁止吸烟、用餐。 3.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自己不能解决或决定的问题,切勿盲目处理,应及时请教指导老师。 4.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凡不熟悉操作方法的仪器不得随意动用,对贵重的精密仪器必须先熟知使用方法,才能开始使用;仪器发生故障,应立即关闭电源并报告老师,不得擅自拆修。 5.取用试剂时必须“随开随盖”,“盖随瓶走”,即用毕立即盖好放回原处,切忌“张冠李戴”,避免污染。 6.爱护公物,节约水、电、试剂,遵守损坏仪器报告、登记、赔偿制度。 7.注意水、电、试剂的使用安全。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时应远离火源。用试管加热时,管口不准对人。严防强酸强碱及有毒物质吸入口内或溅到别人身上。任何时候不得将强酸、强碱、高温、有毒物质抛洒在实验台上。 8.废纸及其它固体废物严禁倒入水槽,应倒到垃圾桶内。废弃液体如为强酸强碱,必须事先用水稀释,方可倒入水槽内,并放水冲走。 9.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实记录实验结果,仔细分析,做出客观结论。实验失败,须认真查找原因,而不能任意涂改实验结果。实验完毕,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按时上交。 10.实验完毕,个人应将试剂、仪器器材摆放整齐,用过的玻璃器皿应刷洗干净归置好,方可离开实验室。值日生则要认真负责整个实验室的清洁和整理,保持实验整洁卫生。离开实验室前检查电源、水源和门窗的安全等,并严格执行值日生登记制度。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糖类的性质实验 (一)糖类的颜色反应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应的原理。 2、学习应用糖的颜色反应鉴别糖类的方法。 二、颜色反应 (一)α-萘酚反应 1、原理糖在浓无机酸(硫酸、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后 者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因为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2、器材 试管及试管架,滴管 3、试剂 莫氏试剂:5%α-萘酚的酒精溶液1500mL.称取α-萘酚5g,溶于95%酒精中,总体积达100 mL,贮于棕色瓶内。用前配制。 1%葡萄糖溶液100 mL 1%果糖溶液100 mL 1%蔗糖溶液100 mL 1%淀粉溶液100 mL %糠醛溶液100 mL 浓硫酸 500 mL 4、实验操作 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糠醛溶液各1 mL。再向5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莫氏试剂,充分混合。倾斜试管,小心地沿试管壁加入浓硫酸1 mL,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 观察记录各管颜色。 (二)间苯二酚反应 1、原理 在酸作用下,酮醣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二酚作用生成红色物质。此反应是酮醣的特异反应。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色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高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实验条件下蔗醣有可能水解而呈阳性反应。 2、器材 试管及试管架,滴管 3、试剂 塞氏试剂:%间苯二酚-盐酸溶液1000 mL,称取间苯二酚0.05 g溶于30 mL 浓盐酸中,再用蒸馏水稀至1000 mL。 1%葡萄糖溶液100 mL 1%果糖溶液100 mL 1%蔗糖溶液100 mL 4、实验操作

生物化学作业及答案

蛋白质化学(答案) 一、填空题 1、天冬氨酸得pK1(α-COOH) = 2、09,pK2(α-NH2) = 9、82,pK R(R-基团) = 3、86,其pI值就是2、98 。 2、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产生黄色物质,而其她α-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产生蓝紫色物质。 3、氨基酸序列自动分析仪就是根据Edman 反应原理设计得,该反应利用试剂PITC与肽链上得氨 基酸反应。 4、英国化学家Sanger用试剂2,4-二硝基氟苯首次测定了牛胰岛素得一级结构,并于1958年 获诺贝尔化学奖。 5、通常可以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得含量,这就是因为蛋白质分子中得Phe 、Tyr 与Trp 三种氨基酸有紫外吸收得能力。 6、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净电荷为0 ,在电场中应不运动。 7、维持蛋白质得一级结构得化学键有肽键与二硫键;维持二级结构靠氢键;维系 蛋白质三四级结构得主要作用力就是次级键,其中以疏水作用力最重要。 8、球状蛋白分子中,一般疏水(非极)性氨基酸侧链位于分子内部,亲水(极)性氨基 酸侧链位于分子表面。 9、蛋白质几乎参与所有得生命活动过程,如胶原蛋白就就是皮肤中得结构蛋白,血红蛋白负责在血 液中__运输_氧气与CO2,免疫反应产生得抗体对脊椎动物具有重要得__保护_作用。 10、一个IgG分子由 2 条轻链与 2 条重链组成,不同得链之间通过二硫键连接,每条链都具 有可变区与恒定区。 11、肌红蛋白具有 1 条多肽链,其最高级结构为三级结构,血红蛋白具有 4 条多肽链,其最高 级结构为四级结构。 12、将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得α链、β链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它们得结构相似,如70%得氨基酸在二级结 构上形成α-螺旋,每条链均含有一个血红素辅基,用以运输氧气。 13、现有分子量分别为12000(A),21000(B),30000(C)三种蛋白质,将它们得混合物进行凝胶过滤 柱层析,最先流出柱子得就是 C 蛋白,若进行SDS-PAGE,则最靠近胶底端得条带就是 A 蛋白。 二、选择题 1、下列氨基酸中除 a 外,都就是极性氨基酸。 a、 Leu b、Cys c、 Asp d、Ser 2、下列因素中,不影响α-螺旋形成得就是 d 、 a、碱性氨基酸相近排列 b、酸性氨基酸相近排列 c、脯氨酸得存在 d、丙氨酸得存在

生化实验报告模版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姓名:郭玥 学号: 3120100021 专业年级: 2012级护理本科 组别:第8实验室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报告第一部分(预习报告内容):①实验原理、②实验材料(包括实验样品、主要试剂、主要仪器与器材)、③实验步骤(包括实验流程、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评分(满分30分):XX】 实验目的:1、掌握盐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凝胶层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3、掌握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4、掌握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5、了解柱层析技术 实验原理:1、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是研究蛋白质化学及其生物学功能的重要手段。 2、不同蛋白质的分子量、溶解度及等电点等都有所不同。利用这些性质的差别, 可分离纯化各种蛋白质。 3、盐析法:盐析法是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无机盐至一定浓度或达饱和状态,可 使蛋白质在水中溶解度降低,从而分离出来。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中性盐后,由 于中性盐与水分子的亲和力大于蛋白质,致使蛋白质分子周围的水化膜减弱乃 至消失。中性盐加入蛋白质溶液后由于离子强度发生改变,蛋白质表面的电荷 大量被中和,更加导致蛋白质溶解度降低,蛋白质分子之间聚集而沉淀。

4、离子交换层析:离子交换层析是指流动相中的离子和固定相上的离子进行可逆 的交换,利用化合物的电荷性质及电荷量不同进行分离。 5、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原理:血清中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一般都低于pH7.4。 它们在pH8.6的缓冲液中均解离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由于血清中 各种蛋白质分子大小、形状及所带的电荷量不同,因而在醋酸纤维素薄膜上电 泳的速度也不同。因此可以将它们分离为清蛋白(Albumin)、α1-球蛋白、α 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5条区带。 实验材料:人混合血清葡聚糖凝胶(G-25)层析柱 DEAE纤维离子交换层析柱饱和硫酸铵溶液 醋酸铵缓冲溶液 20%磺基水杨酸 1%BaCl 溶液氨基黑染色液 2 漂洗液 pH8.6巴比妥缓冲溶液 电泳仪、电泳槽 实验流程:盐析(粗分离)→葡聚糖凝胶层析(脱盐)→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纯化)→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纯度鉴定) 实验步骤: (一)盐析+凝胶柱层析除盐:

生物化学作业二

生物化学作业(二) 第九章-第十一章,第十九章 一、名词解释 1.生物氧化 2.呼吸链 3.底物水平磷酸化 4.氧化磷酸化 5.糖酵解 6.糖异生 7.乳酸循环 8血糖 9.胰岛素 10.脂肪动员 11.酮体 12.血浆脂蛋白 13.载脂蛋白 14.氮平衡 15.必需氨基酸 16.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17.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18.联合脱氨基作用 19.一碳单位 20.生物转化 21.胆色素 22.初级胆汁酸 23.次级胆汁酸 二、问答题 1.简述呼吸链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2.简述体内两条重要呼吸链的名称及生物学意义 3.简述甘油-3-磷酸穿梭的生理意义 4.简述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的生理意义 5.简述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 6.简述糖原合成途径的特点 7.简述肝糖原分解和肌糖原分解的差异。 8.简述糖酵解的特点和生理意义 9.请叙述三羧酸循环的总结过和特点 10.简述糖的有氧氧化的过程、总结果和生理意义11.简述戊糖磷酸途径的生理意义 12.简述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13.简述乳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14.简述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以及肝脏调节血糖的方式15.简述胰岛素调节血糖的效应机制

16.影响脂肪动员的因素有哪些? 17.简述脂肪酸、三酰甘油、胆固醇及胆固醇酯在血浆中的主要运输形式 18.论述脂肪酸氧化的过程及β-氧化的步骤 19.以16C脂肪酸为例,计算其彻底氧化的总结果。 20.论述酮体代谢的特点及生理意义 21.简述胆固醇在机体内能转化为哪些物质。 22.根据超速离心法分类,血浆脂蛋白的类型有哪些?并分别阐明其功能 23.简述联合脱氨基作用的生理意义 24.简述ALT、AST的临床意义 25.简述血氨的来源与去路 26.简述氨在血液中的转运形式 27.简述鸟氨酸循环的总结果和意义 28.简述一碳单位代谢的生理意义 29.简述胆色素在肝细胞中的代谢过程 30.区别三种黄疸变化特征 31.简述生物转化的作用 32.简述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及其生理意义

生物化学实验内容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适用专业:本科临床学专业 课程总学时:实验学时:32 实验指导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程 开课实验室名称:生化实验室 一、目的和任务 生物化学是一门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实验性较强的基础医学课程.随着医学的发展,该学科已渗透到医学的各个领域。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各个领域和医学实验的研究工作。生物化学实验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理论教学既有联系,又是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系统。我们根据国家教委对医学生物化学课程基本技能的要求,开设了大分子物质的常用定量分析法、酶活性分析、电泳法、层析技术、离心技术及临床生化,使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有一个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科学思维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基本要求 1.通过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和观察来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理论课内容的理解。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各种现象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能力。 3.通过对各类实验的操作和总结,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4.进行本学科的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各种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的操作。 三、考试方法及成绩评定方法 四、说明 实验教材及参考书: 1.揭克敏主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程(第2版)。科学出版社,2010 参考资料: 1..袁道强主编:生物化学实验(第1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五、实验项目数据表

2)要求:0:必修1选修 3)类型:0:演示1:验证2:综合3:设计 4)每组人数:指教学实验项目中一次实验在每套仪器设备上完成实验项目的人数。 六、各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实验一蛋白质的沉淀反应 【预习要求】 预习四个小实验的具体实验原理和操作内容。 【实验目的】 1. 加深对蛋白质胶体溶液稳定因素的认识; 2. 了解沉淀蛋白质的几种方法及其实用意义。 【实验内容】 (一)蛋白质的盐折 1. 原理 大量中性盐类如硫酸铵((NH4)2SO4)、硫酸钠(Na2SO4)和氯化钠(NaCl)等加入到蛋白质溶液后,可引起蛋白质颗粒因失去水化膜和电荷而沉淀。各种蛋白质分子的颗粒大小和电荷数量不同,用不同浓度中性盐可使各种蛋白质分段沉淀。例如血清中的球蛋白可在半饱和硫酸铵溶液中沉淀。当硫酸铵浓度达到饱和时血清中的白蛋白使沉淀下来。盐析沉淀蛋白质时能保持蛋白质不变性,加水稀释降低盐浓度,能使沉淀的蛋白质重新溶解,并保持其生物活性。因此,利用盐析法可达到分离提纯蛋白质的目的。 2. 操作步骤 ①取小试管1支、加入5%鸡蛋清溶液20滴,饱和硫酸铵溶液20滴,充分摇匀后静置5min,记录结果。

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参考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植物生理生化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蛋白质一级结构:多肽链中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 2.简单蛋白:水解时只有氨基酸的蛋白质。 3.结合蛋白:水解时不仅产生氨基酸还产生其他化合物,即结合蛋白质由蛋白质和非蛋白质部分组成,非蛋白质部分成为附因子。 4.盐析: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大量中性盐使蛋白质沉淀析出的现象。 5.天然蛋白质受到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影响,使其分子内部原有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时,生物理化性质改变,生物活性丧失,但并未导致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变化,该过程称为蛋白质变性。 二、填空题 1.零负正 2.两条或两条以上三级 3. a -螺旋、B -折叠、B -转角 4 .碱基磷酸戊糖 5.超螺旋 三、单项选择题 1. D 2.D 3. B 4.C 四、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AD 五、简答题 1. 简述RNA的种类及功能。 答:RNA:包括mRNA信使RNA蛋白质合成的模版。 tRNA:转运RNA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运转氨基酸的。 rRNA:核糖体RNA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2. 简述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及其类型。 答: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多肽链本身折叠、盘绕而形成的局部空间结构或结构单元。如a 螺旋、B -折叠、B -转角、自由回转等。 3 .比较DNA和RNAE学组成和结构的主要区别。 (1)构成DNA的碱基为A T、G C;而RNA的碱基为A U、C、G;

(2)构成DNA的戊糖是B -D-2-脱氧核糖;而构成RNA的戊糖为B -D-核糖。 (3)DNA 的结构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聚核苷酸链形成的双螺旋结构;而RNA 的结构以单链为主,只 是在单链中局部可形成双链结构。 第二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叫米氏常数。 2.只有一条多肽链的酶叫单体酶。3.由几个或多个亚基组成的酶。 4.与酶蛋白结合较松驰的辅因子。5.与酶蛋白结合牢固的辅因子。 二、填空题 1.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立体专一性2 .酶蛋白辅因子 三、单项选择题 1.B 2 .C 3 .D 四、多项选择题 1.A B C 2 .D EK 五、简答题1.酶不同于其他催化剂的特点有哪些?答:酶所催化的反应条件都很温和(常温、常压下); 酶催化据有高效性; 酶催化具有专一性;酶的催化活性可控制。 六、论述题1.论述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答: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影响;抑制剂影响(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不可逆抑制); 激活剂影响。 第三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相邻活细胞的原生质借助胞间连丝联成的一个整体,也叫内部空间。2.胞间层、细胞壁、细胞间隙 也连成一体,也叫外部空间(自由空间或无阻空间)。 3.指由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及质膜所组成连续的膜系统。 4.指由单层膜包裹的小颗粒,内含有几十种酸性水解酶类。根据是否含有底物可分为初级溶酶体和次级溶酶体。 5.细胞质中存在的纤维状无膜结构的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它们都由蛋白质组成,并相互联结成 主体的网络,对细胞起支持作用,所以叫细胞骨架,也叫微粱系统。 、填空题 1 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 2 .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 3 .运输囊泡扁平囊泡分泌囊泡 4 .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 5 .蛋白质 6 .微管微丝中间纤维 7 .液泡叶绿体细胞壁 8 .不饱合脂肪酸 9 .水膜电荷 三、单项选择题 1.C 2 .D 四、多项选择题 1.ABD 2 .ABCD 3.ABC 4.BD 五、论述题

实验1-常规生化实验仪器的使用及基本操作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实验安全与实验基本操作 2实验室安全规则 3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1995年9月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大四学生梁同学因吸入别的同学泼洒的酸 酐而不治身亡。 ●1997年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访问学者因未按规定使用通风橱造成他人肺部 伤害而永不被香港各大学录用。 4推行实验室安全规则的目的 1.为了达到研究所研究学习安全之目的。 2.为了满足人性安全感的基本需要。 3.为了人性的尊严─生命是无价的。 4.减少工作中产生灾害,确保全教职工和学生之安全及健康。 5. 保护大家共同的环境。 5安全事故原因分类分析 天灾 占2% 凡不知、不顾、不理、不能、粗心、迟钝、疲劳、失检、情绪各种内在外在的行为 不安全行为 人为因素 占98% 工作场所中,工作环境、设备设施对人所产生之危险因素 不安全环境 6专业性实验室安全工作守则 ●化学药品的操作 ●放射性物质(另有专门培训) ●废料处理 ●紫外线的接触 ●化学药品溢泼的处理 7实验室常用化学试剂的使用安全 8二甲苯 ●无色液体,有芳香气味,易挥发。用来制造、染料、塑料和药物。属低毒类, 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有麻醉作用。神经系统会受损害,还会使肾和肝受时性损伤。

●眼毒性:蒸气会刺激眼睛,液体导致严重刺激,发红肿胀和灼伤。通常影响 是暂时性的。皮肤毒性:产生灼伤感、干燥。可以用微温的缓慢流水冲洗至少20分钟,用无摩擦性的肥皂从皮肤上洗去二甲苯。 ●易燃,有爆炸危险。属于甲类防火危险物质。用二氧化碳或干粉或泡沫灭火 剂,不宜用水。 9三氯甲烷 ●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有特殊的香甜气味。沸点:61.2℃,医药上用作麻醉 剂。也用作萃取剂和溶剂。 ●有很强的麻醉作用,在光的作用下,能被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氯化氢和剧毒 的光气。通常加入1—2%乙醇,使生成的光气与乙醇作用而生成碳酸乙酯,以消除其毒性。 ●吸入高浓度蒸汽时,开始刺激眼、口腔、鼻孔粘摸,发生流泪、感觉麻醉、 呕吐、痉挛、直到昏睡、不省人事。 ●在空气、水分和光的作用下,酸度增加,因而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性 10乙醚 ●透明、无色、易挥发有芳香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沸点:34.6℃;对人体有麻 醉性能。当吸入含量为3.5%时,30~40分钟就可失去知觉。 ●人体过量吸入,会引起严重的急性中毒。呼气中带醚味,并出现呕吐、出汗、 喷嚏、咳嗽、头痛、记忆力减退、无力、兴奋。 ●微溶于水,易溶于盐酸,能与醇、醚、石油醚、苯、氯仿等有机溶剂混溶。 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低温库房内,库温最好控制在25℃以下。远离热源、火种,避免阳光直射。 ●本品易燃。与强氧化剂反应能起火爆炸。在空气中与氧长期接触或受光照会 生成不稳定的过氧化物,受热能自行着火爆炸。着火时,可用干粉、泡沫、二氧化碳、沙土灭火。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11乙醇 ●无色有酒味,易挥发的澄清液体。沸点78.5℃:用于溶剂、清洗剂、分析 试剂等。属微毒类,对眼睛黏膜有轻微刺激作用。 ●乙醇可使皮肤发干,长期受大剂量作用时,可使神经系统、消化器官等发生 严重的器质性疾病。 ●易燃,手热或遇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燃烧时,发出兰色火焰。蒸气能与空 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的危险。着火时,用二氧化碳、雾状水、干粉、1211或抗泡沫灭火。用水冷却火场中的容器,驱散蒸气,赶出溢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为不燃性混合物

生化作业

1.有四种氨基酸,其解离常数分别为: 氨基酸pK1(α-COOH) pK2(α-NH3+) pK3(R) Cys 1.71 8.33 10.78 Glu 2.19 9.67 4.25 Arg 2.17 9.04 12.48 T yr 2.20 9.11 10.07 问:⑴四种氨基酸的等电点分别是多少? ⑵四种氨基酸在pH=7的电场中各向哪个方向移动? 2.一种氨基酸的可解离基团可以带电或中性状态存在,这取决于它的pK值和溶液的pH。已知: pK(α-COOH)=1.82; pK(α-NH3+)=9.17; pK3(R)=6.0 (a)组氨酸有3种可解离基团,写出相应于每个pK 值的3种解离状态的平衡方程式。每种解离状态下的组氨酸分子的净电荷是多少? (b)在pH1、4、8和12时,组氨酸的净电荷分别是多少?将每一pH下的组氨酸置于电场中,它们将向阴极还是阳极迁移?

3.胃液(pH=1.5)的胃蛋白酶的等电点约为1,远比其它蛋白质低。试问等电点如此低的胃蛋白酶必须存在有大量的什么样的官能团?什么样的氨基酸才能提供这样的基团? 4.利用阳离子交换层析分离下列每一对氨基酸,哪一种氨基酸首先被pH7缓冲液从离子交换柱上洗脱出来。 (a)Asp和Lys(b)Arg和Met 5.下列试剂和酶常用于蛋白质化学的研究中: CNBr 异硫氰酸苯酯丹黄酰氯脲6mol/LHCl β-巯基乙醇水合茚三酮过甲酸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 其中哪一个最适合完成以下各项任务? (a)测定小肽的氨基酸序列。 (b)鉴定肽的氨基末端残基。 (c)不含二硫键的蛋白质的可逆变性。若有二硫键存在时还需加什么试剂? (d)在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羧基侧水解肽键。 (e)在蛋氨酸残基羧基侧水解肽键。 (f)在赖氨酸和精氨酸残基侧水解肽键。

生化重点作业

1.比较胆汁酸与胆红素肠肝循环的异同点。 2.何谓生物转化作用?有何生理意义? 3.何谓胆汁酸的肠肝循环?有何生理意义? 4.胆固醇与胆汁酸之间的代谢关系是什么? 1.讨论核苷酸在体内的主要生理功能。 2.讨论PRPP(磷酸核糖焦磷酸)在核苷酸代谢中的重要性。 3.试从合成原料、合成程序、反馈调节等方面比较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异同点。 4.试讨论各类核苷酸抗代谢物的作用原理。 5.体内的脱氧核糖核苷酸是如何生成的? 1.简述三羧酸循环的要点及生理意义。 2.试述丙氨酸异生为葡萄糖的主要反应过程及其酶。 3.试述乳酸异生为葡萄糖的主要反应过程及其酶。 4.简述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5.糖异生过程是否为糖酵解的逆反应?为什么? 6.简述乳酸循环形成的原因及其生理意义。 7.简述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1.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有何异同? 2.请举例说明酶的三种特异性。 3.酶可逆性抑制作用类型有哪些,请阐述各种类型的特点。 4.磺胺类药物抗菌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5.说明酶原与酶原激活的意义。 6.什么叫同工酶?同工酶有何临床意义? 1.次级胆汁酸 2.未结合胆红素 3.生物转化作用 1.半保留复制 2.复制叉 3.冈崎片段 4.领头链和随从链 5.逆转录 6.半不连续复制 7.端粒 8.DNA突变 1.不对称转录(asymmetric transcription) 2.有意义链(sense strand) 3.核心酶(core enzyme) 4.结构基因(structural gene) 5.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 6.非依赖Rho的转录终止 7.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 8.启动子(promoter) 9.增强子(enhancer) 10.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s 1.non protein nitrogen(N PN) 2.acute phase protein 3.血清酶 4.2,3-BPG旁路 5.凝血因子 1.生物氧化 2.呼吸链 3.氧化磷酸化 4.P/O比值 5.底物水平磷酸化 判断题1.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即是肝脏的解毒作用。 2.肝脏将氨转变成尿素,消除了氨的毒性,这是肝脏的生物转化过程。 3.胆色素包括了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胆素以及血红素。 4.肝细胞性黄疸会造成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浓度的升高。 5.某些磺胺类药物、镇痛药以及抗炎药物会加剧黄疸的产生。 6.经过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后,物质的水溶性增大、极性降低,同时毒性也失去。 7. 7α-羟化酶是胆汁酸生成过程中的关键性的调节酶,其活性受到胆固醇含量的影响。8.胆石的形成和胆汁酸的分泌量密切相关。多选1.多肽链生物合成体系的成分包括 A、核蛋白体 B、DNA双螺旋 C、转位酶 D、连接酶 E、mRNA 2.遗传密码的特性包括 A、起始密码为AGU B、终止密码有UAA、UAG

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一、玻璃仪器的使用及清洁 (一)玻璃仪器的洗涤及干燥 1、一般仪器:烧杯、试管、离心管等普通玻璃仪器,可直接用毛刷蘸餐洗净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冲洗,直至容器内不挂水珠即可。最后用少量蒸馏水冲洗内壁2-3次,倒置晾干即可。 2、容量分析仪器:容量瓶、滴定管及吸管等容量仪器,用后用自来水多次冲洗,如能清洁(壁不挂水珠),再用蒸馏水少量冲洗2~3次晾干即可备用。若仍不干净附有油污等,则须于干后放入铬酸洗液内浸泡数小时,然后倒净(或捞出)洗液,用自来水充分冲洗至水不显黄色后再冲几次,最后用少量蒸馏水冲洗2~3次晾干备用。 在做酶学实验时,对仪器的清洁要求更高,因如有极微量的污物(如重金属离子)即可导致整个实验失败。因此,必要时仪器经上述方法洗涤后,还需用稀盐酸或稀硝酸洗涤,以除去铬及其它金属离子,然后再用自来水、蒸馏水冲洗。生化实验室常用的洗液有以下几种:(1)铬酸洗液:为最常用的洗液,由重铬酸钾、粗硫酸及水配制而成,去污力强,清洗效果好。其配制方法有多种,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常用的配方如下表。 重铬酸钾(g)100 60 100 水(ml)750 300 200 粗硫酸(ml)250 460 800 清洁性能较弱较强(常用)最强 配制方法为:先将重铬酸钾溶于水,再慢慢加入浓硫酸。因配制过程产生大量热,容器需放入冷水中,边加硫酸边搅动混合。由于产热量很大,使用玻璃容器有破裂的危险,所以最好用耐高温的陶瓷或耐酸的搪瓷容器。洗液可多次反复使用,如效力变弱,可加入少量重铬酸钾及浓硫酸继续使用,但如果变为绿色,则不宜再用。 (2)10%尿素液:为蛋白质良好溶剂,帮适用于洗涤盛血的容器。 (3)草酸盐液:用于清洗过锰酸钾的痕迹。 (4)硝酸液:用1:1的硝酸水溶液,用于清洗CO2测定器及微量滴定管。 (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液:5~10%的EDTA-Na2液可用于洗涤器皿内无机盐类。 玻璃仪器的干燥方法可根据不同仪器的种类而定。一般地说洗净后的玻璃仪器,如不急用应倒放在晾架上令其自然干燥。若有急用可放在烘烤箱中烤干,但容量玻璃仪器,如容量瓶、吸量管、滴定管以及烧结、结构复杂的玻璃仪器等,严禁烘烤。此类仪器,如急用可采用水泵抽气法干燥。 (二)常用玻璃仪器的使用 1、吸量管:吸量管是用来测量一定容积的液体,并把它从一个器皿转移至另一个器皿中的量器。常用的吸量管有以下几种: (1)刻度吸量管:刻度吸量管是多刻度吸量管,有0.1、0.2、0.5、1.0、2.0、5.0、10.0毫升等规格。吸量管刻度所标的数字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使用之前应仔细分辨。实验室所用之刻度吸管多属于刻度到尖端的吸管,所以要吹出尖端留存的液体。 (2)奥氏吸管:在量取粘度较大的液体如血液、血清等时,应当使用奥氏吸管。这种吸管也是单标的,并且在其下端有一个膨大部分。所以液体与吸管表面接触面积较小,当量取血液时,较他种吸管准确。奥氏吸管的容量包括遗留在尖端的液体,故在缓缓使液体流出后,再停留数秒钟,吹出最后一滴。在学生实验中常用的有1、2、5毫升等规格。

生化作业

仅供参考 生化作业 名词解释: 1、蛋白质的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各个亚基的空间排布以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称为蛋 白质的四级结构 2、蛋白质等电点: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 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P30 3、DNA变性:某些理化因素(温度、pH、离子强度等)会导致DNA双链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链发生断 裂,使双链DNA解离为单链。这种现象称为DNA变性。P60 4、酶的活性中心:这些必需基团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很远,但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成具有特定 空间结构的区域,能和底物特异的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这一区域称为…P66 5、糖酵解:在机体缺氧的条件下,葡萄糖经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丙酮酸进而还原生成乳酸的过程。 6、糖有氧氧化: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称为糖的有氧 氧化 7、必需脂酸:人体(或其它脊椎动物)必不可少,而机体内又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补充的脂 酸,称必需脂酸。 8、酮体:乙酰乙酸、B-羟丁酸、丙酮三者总称为酮体。是脂酸在肝细胞分解氧气化时产生的特有中间代 谢物。 9、氧化磷酸化:由代谢脱下的氢,经线粒体氧化呼吸链电子传递释放能量,偶联驱动ADP磷酸化生成ATP 过程P167 10、必需氨基酸:人体(或其它脊椎动物)必不可少,而机体内又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补充的 氨基酸,称必需氨基酸。 11、一碳单位:是指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称为一碳单位P197 12、变构调节:内源、外源性小分子化合物作为变构效应剂可与酶蛋白分子活化中心以外的某一部位特异 结合,引起酶蛋白分子构象变化、从而改变酶的活性。这种调节成为…P227 13、半保留复制:子代细胞的DNA,一股单链从亲代完整地接受过来,另一股单链则完全重新合成,两个 子细胞的DNA都和亲代DNA碱基序列一致,这种复制方式称为…. P238 14、不对称逆转录:在庞大基因组中,按细胞不同的发育时序、生存条件和生理需要,只有少部分的基因 发生转录,转录的这种选择性称为….. P267 15、密码子:在mRNA的开放阅读框架区,以第3个相邻的核苷酸为一组,代表一种氨基酸或其他信息, 这种存在于mRNA的开放阅读框架区的三联体形式的核苷酸序列称为密码子。 16、顺式作用元件:就是指可影响自身基因表达活性的DNA序列。顺式作用元件通常是非编码序列,但 是并非都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分为启动子、增强子及沉默子等。 17、第二信使:指肽类激素等第一信使不能透过细胞膜,其信号通过质膜受体介导,激活细胞内产生传递 信号的小分子。如CAMP、CGMP等。P370 18、生物转化:机体在排出这些非营养物质之前,需对它们进行代谢转变,使其水溶性提高,极性增强, 易于通过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这一过程称为…. P412 问答题: 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基结构特征是什么? 答: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氨基酸有300余种,但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仅有20种,且均属L—a—氨基酸(除甘氨酸外)。 2、什么是蛋白质变性?变性的本质是什么?变性与沉淀的关系如何? 答:蛋白质变性是指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即有序的空间结构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称为蛋白质变性。其本

生物化学知识点梳理

生化知识点梳理 蛋白质水解 (1)酸水解:破坏色胺酸,但不会引起消旋,得到的是L-氨基酸。(2)碱水解:容易引起消旋,得到无旋光性的氨基酸混合物。 (3)酶水解:不产生消旋,不破坏氨基酸,但水解不彻底,得到的是蛋白质片断。(P16) 酸性氨基酸:Asp(天冬氨酸)、Glu(谷氨酸) 碱性氨基酸:Lys(赖氨酸)、Arg(精氨酸)、His(组氨酸) 极性非解离氨基酸:Gly(甘氨酸)、Ser(丝氨酸)、Thr(苏氨酸)、Cys(半胱氨酸),Tyr(酪氨酸)、Asn(天冬酰胺)、Gln(谷氨酰胺) 非极性氨基酸:Ala(丙氨酸)、V al(缬氨酸)、Leu(亮氨酸)、Ile(异亮氨酸)、Pro(脯氨酸)、Phe(苯丙氨酸)、Trp(色氨酸)、Met(甲硫氨酸) 氨基酸的等电点调整环境的pH,可以使氨基酸所带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相等,这时氨基酸所带的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既不向阳极也不向阴极移动,这时的环境pH称为氨基酸的等电点(pI)。 酸性氨基酸:pI= 1/2×(pK1+pKR) 碱性氨基酸:pI=1/2×(pK2+pKR) 中性氨基酸:pI= 1/2×(pK1+pK2) 当环境的pH比氨基酸的等电点大,氨基酸处于碱性环境中,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当环境的pH比氨基酸的等电点小,氨基酸处于酸性环境中,带正电荷,在电场中向负极移动。 除了甘氨酸外,所有的蛋白质氨基酸的α-碳都是手性碳,都有旋光异构体,但组成蛋白质的都是L-构型。带有苯环氨基酸(色氨酸)在紫外区280nm波长由最大吸收 蛋白质的等离子点:当蛋白质在某一pH环境中,酸性基团所带的正电荷预见性基团所带的负电荷相等。蛋白质的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既不向阳极也不向阴极移动。这是环境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盐溶:低浓度的中性盐可以促进蛋白质的溶解。 盐析:加入高浓度的中性盐可以有效的破坏蛋白质颗粒的水化层,同时又中和了蛋白质分子电荷,从而使蛋白质沉淀下来。 分段盐析:不同蛋白质对盐浓度要求不同,因此通过不同的盐浓度可以将不同种蛋白质沉淀出来。 变性的本质:破坏非共价键(次级键)和二硫键,不改变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多肽链在一级结构的基础上借助氢键等次级键叠成有规则的空间结构。组成了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等二级结构构象单元。α-螺旋α-螺旋一圈有3.6个氨基酸,沿着螺旋轴上升0.54nm,每一个氨基酸残基上升0.15nm,螺旋的直径为2nm。当有脯氨酸存在时,由于氨基上没有多余的氢形成氢键,所以不能形成α-螺旋。 β-折叠是一种相当伸展的肽链结构,由两条或多条多肽链侧向聚集形成的锯齿状结构。有同向平行式和反向平行式两种。以反向平行比较稳定。 β-转角广泛存在于球状蛋白中,是由于多肽链中第n个残基羰基和第n+3个氨基酸残基的氨基形成氢键,使得多肽链急剧扭转走向而致 超二级结构:指多肽链上若干个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彼此相互作用,进一步组成有规则的结构组合体(p63 )。主要有α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