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旅游资源调查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62 MB
- 文档页数:30
江苏南通发展前景怎样江苏南通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一座发展迅速的城市,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以下我将从经济、交通、教育和旅游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经济方面。
作为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南通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南通是苏北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这里拥有完善的产业体系,涵盖了化工、机械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食品等多个领域。
南通港是中国沿海河口港之一,拥有良好的港口资源,便利的海洋运输条件为南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次是交通方面。
南通位于沪通扬镇江北京经济带的核心区域,交通十分便利。
南通拥有发达的陆路交通和便捷的水路交通。
高速公路网络和铁路网连接南通和周边城市,方便了人员和物资的流动。
此外,南通港也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紧邻沪通铁路和沪通高速公路,便利了南通与国内外的贸易往来。
再次,教育方面。
南通市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南通拥有一大批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机构,包括南通大学、南通师范学院、南通职业大学等,为城市的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南通还致力于发展科技创新,并积极引进各类优秀科技人才,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最后是旅游方面。
南通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天生桥、如皋花木种植基地、淞江湖等。
这些风景名胜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南通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南通还以打造“滨海休闲度假胜地”为目标,不断提升旅游环境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消费。
总的来说,江苏南通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经济发展迅速,交通便利,教育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丰富。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南通将继续成为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吸引更多的人才和项目落地。
南通文旅产业情况汇报
南通市位于江苏省东部,是长江入海口的重要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之一。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南通文旅产业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
本文将对南通文旅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汇报,以便更好地了解南通市文旅产业的发展动态。
首先,南通市的旅游资源丰富。
南通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资源,如如东千年古镇、启东碧水湾、通州古城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同时,南通市还积极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旅游融合发展,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其次,南通市的文化旅游产业不断创新。
南通市加大了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
各类文化旅游活动层出不穷,如文化节庆、艺术展览、民俗活动等,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提升了南通市的文化软实力。
再次,南通市的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为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南通市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不断完善旅游接待设施和旅游交通设施。
同时,南通市还大力发展旅游特色小镇和旅
游度假区,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旅游环境。
最后,南通市的文旅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南通市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加强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推出了一系列融合发展的产品和项目,如文化创意产品、文化旅游线路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选择。
综上所述,南通市文旅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旅游资源丰富、文化旅游产业不断创新、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旅融合发展成果丰硕。
南通市将继续加大对文旅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南通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书调查目的:通过这次的旅游资源调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对旅游行业的资源开发、产品设计、服务与管理工作有较实际、深刻的感性认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提高观察、调研、分析、评价、规划设计以及归纳写作等诸多方面的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能经由思考和凝练,形成毕业论文的研究主题和范围,为论文开题做好准备;能增强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拓宽视野,更好更快地适应旅游行业的需求,为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调查要求:⑴要求学生认知各类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阐述其在地域空间的分布位置、变化规律、数量、特色、特点、类型组合匹配、组成结构和功能价值等,并对其进行评价。
⑵以花溪公园旅游资源为基础,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景点设计,形成内容丰富的旅游路线,以期能有效地发挥旅游资源的潜力和价值,塑造高原明珠——花溪公园的特色空间形象,为其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使花溪公园独特的喀什特地形地貌得到全方位的绽放。
⑶收集、熟悉、了解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9)标准。
⑷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
⑸保证成果质量,强调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并尽量做到内容简洁和量化。
1、花溪公园概况花溪公园坐落于贵阳市南郊的花溪区,花溪区北临南明区、乌当区,东与龙里县相邻,南接长顺县、惠水县,西与清镇市、平坝县接壤,全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土地总面积957.6平方公里。
花溪是一个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海拔1100米,气候温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花溪公园,位于贵阳市南郊17公里花溪区内,建于1937年,占地800余亩,是贵州著名的旅游胜地,它融真山真水、田园景色、民族风情为一体,是贵州三颗“高原明珠”之一。
公园内形成了主要以地貌景观、水文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的特色城市休闲旅游地带。
不但是附近的居民优良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是花溪区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南通地名中的盐文化信息及旅游功能分析南通地处江苏省东部,东临黄海,南亚洲大陆,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风景秀丽的城市。
其中,盐文化是南通独特的文化现象之一,成为南通地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分析南通地名中的盐文化信息,探讨其旅游功能。
一、南通地名中盐文化的几种体现形式1、海盐镇海盐镇位于南通市海安县西南部,是中国公认的名盐区,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其深厚的盐文化得以延续至今,在海盐镇一带的盐场遗址、盐业博物馆等地方,让游客了解到盐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盐城市盐城市地处地处江苏省东北部,是江苏省的一个淮河上游地区,号称“中国盐都”、是一个盐业文化城市。
盐城市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如东天目湖、滨海度假区、东台奇石等等,都可以进行深度游览。
旅游区内也有很多历史遗迹,可以品尝到当地特产的盐水鸭、盐水鸡以及盐焗海鲜等等,让游客深入了解盐文化的深厚底蕴。
3、盐津镇盐津镇位于江苏省海安县佳山镇,是南通地名中另一个独特的盐文化体现。
相传在南通市东南部的盘山地区曾经有一位吕姓巫师,他用自己的魔法为地方盐神带去好水好盐,从此便开创了当地的盐产业。
盐津镇作为南通地名的代表之一,在当地的盐业发展历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二、南通地名中盐文化的旅游功能分析1、增强当地的文化内涵南通地名中的盐文化可以通过旅游活动得以更好地传承、发扬。
在旅游活动中,游客可以了解到盐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变迁,对当地的盐文化有着更深入的了解。
能够增强当地的文化内涵,激发更多人对南通地名中盐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2、推广本地特色产品盐文化的发展史和文化底蕴是丰富多彩的,在旅游活动中,当地商家可以充分地发掘当地的盐文化资产,推广本地特色产品。
比如海盐镇的盐产业,可以让游客品尝当地特色的盐水鸭、盐水鸡等等;盐城市的盐产业,则有着完善的盐业文化产品供游客选购;而盐津镇则可以推出有盐津特色的文化纪念品等等。
既可以帮助当地商家增加销量,又可以让游客感受到南通地名中盐文化的深厚历史和人文魅力。
“南通矿产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特色农产品、旅游资源、特色民俗资源的开发现状及潜力评估”社会实践报告南通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南与上海、苏州隔江相望,西于泰州市接壤,北与盐城市接壤,南通除狼山低丘群外,都为海拔五、六米以下的平原,平均海拔为四米左右。
在中国的版图上,处于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型结构交汇点和长江三角洲洲头的城市只有两个,一个是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另一个就是与其一衣带水、处于长江北岸的南通。
南通“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隔江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上海及苏南地区相望,北接广袤的苏北大平原,通过铁路与欧亚大陆桥相连;从长江口出海可通达中国沿海和世界各港;溯江而上,可通苏、皖、赣、鄂、湘、川六省及云、贵、陕、豫等地。
苏通长江大桥建成以后,已使南通进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
南通面临海外和内陆两大经济辐射扇面,素有“江海明珠”、“扬子第一窗口”之美誉。
而这次的选题我们就悬着的南通各类资源的调查,相信这会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这座城市。
矿产资源:南通市已发现的矿产有12种、其中能源矿产4种、金属矿产2种、非金属矿产4种、水气矿产2种。
按照开采利用经济效益,矿石储藏量,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将其分为优势矿产、潜在优势矿产和一般矿产三类。
1、优势矿产:主要有砖瓦粘土、地下水、矿泉水三种。
(1)砖瓦粘土。
江河淤泥量大面广,资源丰富,为一种非传统矿产资源。
(2)地下水。
区内地下水主要是松散岩类孔隙水,包括潜水和第Ⅰ、Ⅱ、Ⅲ、Ⅳ承压水。
潜水分布广泛。
(3)矿泉水。
区内的饮用天然矿泉水,均属锶—偏硅酸复合型矿泉水。
区内评价10处,现在生产的饮用天然矿泉水只海门三厂、海安丁所、启东新安三家。
2、潜在优势矿产:主要有铁矿、石油(天然气)地热(温泉)等。
(1)铁矿。
位于海门王浩、正余境内。
含矿带厚30—170米,分三个矿段,共有矿体33个。
属一中型铁矿床,储量1416.7万吨,全铁平均品位35%。
(2)石油。
境内及海域寻找油气是有潜力的,海安苏88井月产油13米3左右,是有希望的油气聚集区。
13EXPERIENCE经 验区域治理关于南通盐文化地名价值与旅游功能的研究与分析*窦立毅1,韩海龙21.南通市旅游协会;2.南通科技职业学院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已经不再渐渐局限于物质的文化旅游,更多地将眼光放在了精神层面的旅游,南通的盐文化旅游就吸引了许多人来观赏。
在盐文化这一方面,南通有着浓郁的文化特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再结合它特有的文化地名,能够给游客提供出多个角度去了解探索该地的旅游特色,能够加深对该地的了解,增加游客对目的地的渴望值与期待值,能够让游客自发地融入本地的文化,体会到多种文化的交融与优质文化的冲击。
本文将以南通的盐文化为例,研究南通盐文化地名价值与旅游功能。
一、南通盐业史中的地名文化史(1)南通盐业运销设施中的地名遗存。
南通地区自古以来就有着得天独厚的渔盐条件,曾经是著名的海盐生产地,从古代开始就与盐有着密切的联系。
流传至今的许多地名都与盐相关,场、灶、总都是盐业编制的遗存。
就比如:场就是亭场,是制盐的生产场所;总是盐场内的生产区域名,与现在的村差不多的等级;灶是最低级的组织,原来是燃火烧盐的设备,后来变成了基层的组织。
(2)南通盐业堤坝设施中的地名遗存。
根据调查显示:从南通地名的形成与变迁来看,有的地方传承了历史,比如我们现在常见的灶、墩等;有的是记载了地方名人,比如范公堤、马家府、将军巷等一系列遗址。
南通的许多地名都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字里行间体现了南通先民的智慧与高尚情操,也反映出江海儿女的开拓进取精神与敢于创新的文化品格。
(3)南通盐业监管及生产部门中的地名遗存。
在现在的社会中,曾经保留着历史上众多盐业监管与生产部门的遗址,随着时间地推移,这些历史遗存并没有随之褪色,相反,在现在的社会中依然熠熠生辉。
壩:是在检验运输过程中的监管机构,在光绪的《两淮盐法志》中有记载,“旧时淮南引盐,自场达扬设专官于壩,司其掣挚”,所以又被称为坝。
闸:是与坝相似地存在,是为了检验食盐的行销而设置的,只有检验过合格才能过闸放行。
南通如东地区宗教文化旅游资源调查分析国清寺位于如东县城掘港的西南,始建于唐朝,至今己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今天就请随着记者的摄像机镜头来感受这座千年古刹的风姿。
是庙就少不了烧香拜佛的,国清寺也不例外。
每天,寺内总是有不少人或为先辈做佛法事,或祈求佛祖保佑。
国清寺的历史与如东掘港的成陆几乎相等。
唐朝初年,一道捍海围堤把掘港与海滩分开,国清寺便带着人们对太平盛世的期盼应运而建。
掘港国清寺是在唐朝宗宪年代建起来的,来建的和尚名叫行满,是天台山国清寺的第十年祖师,所以掘港的国清寺和天台山的国清寺是一个名字,原来的结构方式也是一个模式.行满法师在建筑佛寺时,曾有"寺若成,国即清"之说,然而,这座在历史长河中跌宕起伏千年的古刹,并没有象行满法师所期望的清净太平。
从唐到宋元,国清寺饱受战火之乱,至明清虽然多次重修,但仍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夷为平地。
现在的国清寺是从1991年由如东县、南通市两级政府批准,准予落实宗教政策开始筹建,到现在己有15年了。
国清大殿内供奉的是三世佛:释家牟尼居中,右尊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左尊为东方琉璃世界的琉璃光佛。
药师佛救死扶伤,阿弥陀佛接引众生,与其它寺院中释家牟尼两侧侍者是阿难和迦叶有所不同。
国清寺最珍贵的当属念佛堂供奉的白玉千手观音。
这尊缅甸国赠送的玉观音由一块整体的缅甸玉石雕刻而成,玉质细腻,高三点八米,重四吨。
这样造型的玉观音在全国也是罕见的。
睡下来的释家牟尼佛、卧佛那种玉佛很多,象国清寺这种千手观音玉佛,是唯独少见的,可以说在全国国清寺是第一尊。
古寺还是中日友好的见证。
唐开成年间,日本高僧圆仁随第13批遣唐使西渡求法,来到掘港国清寺,住宿寺内半月有余。
圆仁后来所写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对掘港国清寺有详细记述。
在世界旅游文化宝库里,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与我国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被列为"世界三大旅行游记"。
南通附近适合晚上玩的地方一、南通旅游概况1.1 南通介绍南通位于江苏省东部,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秀丽的自然风光,被誉为“太湖明珠”。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南通有着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遗迹。
而晚上,南通也有很多适合游玩的地方。
1.2 南通旅游交通南通交通十分便捷,有多种方式可以前往。
可以选择乘坐飞机、火车、汽车或者轮船,都可以到达南通。
南通交通枢纽完善,方便游客在南通及周边地区的出行。
二、适合晚上玩的地方2.1 南通滨江大道南通滨江大道是南通最著名的观光景点之一,尤其在晚上更是璀璨夺目。
滨江大道位于南通市中心,濒临长江,是一个行车和散步的理想地点。
晚上,滨江大道的灯光璀璨,美不胜收。
沿着滨江大道散步,可以欣赏到长江的壮丽景色,感受到江边的清凉微风。
此外,滨江大道周围还有很多餐馆、商店和咖啡厅,可以在晚上悠闲地享用美食和购物。
2.2 老街区南通老街区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街区,晚上游览老街区,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历史氛围。
老街区内有很多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商铺,其中一些商铺甚至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
晚上散步在老街区的小巷中,可以欣赏到古老建筑的独特魅力。
此外,老街区还有很多传统小吃和手工艺品店,游客可以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和购买纪念品。
2.3 南通夜市夜市是南通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夜市里逛逛是一种很有趣的体验。
南通夜市通常从傍晚开始,持续到深夜。
夜市上摆满了各种小吃摊位和特色商品,游客可以品尝到各种美食和购买到各种纪念品。
而且夜市还会有一些表演和游戏活动,游客可以参与其中,增加娱乐性和互动性。
南通夜市汇集了南通当地的特色和文化,是一个了解当地人民生活的好地方。
2.4 南通水上乐园南通水上乐园是一个长江上的娱乐胜地,晚上更是灯光璀璨,别有一番风味。
水上乐园内有各种水上游乐设施和游泳池,游客可以在夏天晚上享受到游泳和水上娱乐的乐趣。
夜晚的水上乐园灯光明亮,景色迷人,给人一种奇幻的感觉。
南通市沿海资源评价南通沿海海岸线长约220公里,海岸带面积1.32万平方公里,沿海滩涂21万公顷,是各类资源的集中区,具有巨大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沿海资源概况(一)滩涂资源南通市海岸带面积13240平方公里,其中:潮上带面积近30万亩,潮间带270万亩,潮下带400万亩。
另在长江入海口有永隆沙、兴隆沙两岛屿,面积30.3平方公里。
到2004年末,全市在沿海地区先后围垦二十多次,围垦海涂56.4万亩,相当于全市沿海地区总面积的24%左右。
(二)港口资源江苏岸外发育着世界上极为罕见的辐射沙洲,以南通市老坝港附近为中心,形似指状向四周辐射伸向外海。
地貌形态上沙洲与水道相间,以“脊”、“槽”结构为单元。
南通市如东岸外黄沙洋、烂沙洋和启东岸外的小庙弘水道,向西深入较多,水深大,两侧有沙洲掩护,形成一个较隐蔽和较为稳定的深水通道,是建设深水港口的理想位置。
1、洋口港:位于辐射沙洲中的最大一条主潮汐通道——烂沙洋水道,该水道其宽为2.2公里以上,一般水深17米以上,该通道西端深入沙洲,形成了水深20米以上、面积约10平方公里的深水区。
无需疏浚即可满足10万吨级船舶进港,适当疏浚可满足20万吨船舶进港要求,是我省沿海唯一可建10-20万吨深水大港的理想港址。
2008年,洋口港初步通航,我市港口由江河时代跨入江海时代,结束了我市只有江港没有海港的历史,港口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2、吕四港:利用辐射沙洲南部最大的一条潮汐通道——小庙弘水道,该水道不需疏浚能满足5万吨级的船舶每天可乘潮进港,稍加疏浚10万吨级船舶可通航。
经过研究表明,吕四港可建万吨级深水泊位100多个,其中5万吨级泊位约40个,10万吨级泊位20多个。
其中,大洋港区可兴建港口电厂、大型煤码头、第四代大型集装箱及散货商业港。
在蒿枝港区,可建大型冶金及金属加工企业。
在连兴港区可兴建石油化工基地,其外海可建30万吨级以上的原油中转单点系泊工程。
(三)风力资源南通沿海地区风能特别丰富,是江苏省主要风能资源集中区,全市沿海风力资源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风能资源丰富,全市沿海70米高实测数据表明,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356~389W/平方米,平均风速为7.2m/s,风速、风能等值线与海岸线基本平行;二是风向比较稳定,秋冬季节盛行北风和东北风,春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全年以北风、东北风和东南风为主,很有规律性;三是日风速为白天风速大,风功率密度高,发电量多,夜晚相对较小,与用电负荷曲线有较好的吻合性;四是沿海地势平坦,是开发风电场的理想场址,因此南通市沿海地区也是江苏省风电场的发展重点。
南通旅游市场环境分析一、南通旅游资源概况南通市滨江临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由长江北岸古沙嘴不断发育、合并若干沙洲而成,属长江下游冲击平原,与上海、苏南隔江相望。
现辖四市二县三区:通州市、海门市、启东市、如皋市,海安县、如东县,崇川区、港闸区、经济技术开发区。
总人口789万,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
旅游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独特的地理环境,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使南通市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人文环境。
1.江海自然资源南通是著名的花园城市,濠河静静地环抱着老城区的中心,在她的两岸,有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博物馆、图书馆和师范学校等,现代化城市景致与历史文化建筑巧妙结合,衬托出南通市浓郁的文化底蕴。
以此形成了南通濠河历史文化保护区。
在市区长江之畔,有全国佛教八小名山狼山以及军山、剑山、马鞍山、黄泥山沿江拱形排列组成的狼山风景名胜区。
在海安县,有青墩遗址和新四军七战七捷纪念馆,海安县被称为中华花鼓龙舞之乡。
在如皋市,有苏北名园水绘园、绿园、定惠寺等旅游景点。
在如东县,有海边滩涂的“海上迪斯科——踩文蛤”和“空中交响乐——放风筝之旅”等特色旅游项目。
在通州市,有戏剧古镇石港镇和生态休闲农庄。
在海门市,有海上奇礁砺蚜山和中国最大的家纺城——叠石桥。
在启东市,有中国四大渔港之一吕四渔港,有万里长江入海口——圆陀角,远看水天一色,近看江水海水泾渭分明,自然风光尤为独特。
2.历史人文资源南通市历代人文荟萃,明贤辈出。
范仲淹、王安石、文天祥等文学家在南通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和轶闻逸事。
三国名臣吕岱、明代名医陈实功、扬州八怪之一李方膺、清末状元张謇等历史名人均为南通籍人士。
特别是100多年前的清末状元张謇在兴办实业的同时,还创造性地开展了城市建设,以南通城区为主体,构建了“一城三镇、城乡相间”的独特城市格局,把世界近代城市物质、精神文明的诸多要素包容其中,被誉为“中国一个理想的文化城市”。
从世界范围看,“一城三镇”格局的近代南通城,比近代城市规划先驱者英国霍华德“田园城市”理念的提出还早。
发展南通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突出品牌特色作者:周丹来源:《现代企业》2013年第09期江苏省南通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内涵深厚、文化价值丰富,极具特色。
南通自古有“崇川福地”的美誉,灿烂的江海文明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海安青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南北朝时期南通一带已逐渐成陆,时称“胡逗洲”。
五代后周显德5年(公元958年)建城,始称通州,明清时期的南通已成为“江海门户”的中心。
近代张謇先生在这里办实业、兴教育,开风气之先,更是实现了南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惊世崛起。
一、南通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特色分析1.底蕴深厚之城。
南通历史文化资源众多,目前拥有9个11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从整个市域来看,文物保护单位主要集中分布在海安—如皋—南通市区一线。
如皋又称中国花木盆景之都,世界长寿养生福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水绘园,为古代园林“徽派风格的海内孤本”,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安历史悠久,1973年海安县青墩遗址的发现使江海地区的农耕文明历史追溯到5000多年前,海安青墩遗址的发现,对于探索长江南北新石器时代诸文化关系意义重大。
海门、启东也拥有一定的的历史文化遗存,清末状元、教育实业家张謇、王个簃、卞之琳等名人,都在这里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存,体现了沿江沿海的人文特色。
南通城是近代中国最早由国人独立经营、全面规划、城市功能协调发展的城市。
张謇在南通的城市建设中,不仅仅规划了一城三镇,在空间上从一城三镇走向整个通海地区,带动了两淮盐垦区发展,从而构成田园式的城市格局。
也正因为如此,吴良镛院士经考证后才断言:“张謇先生经营南通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这是对近代南通城市建设成就科学的概括。
2.灵山秀水之城。
南通以其“山水相依”、“城河相拥”的格局形成独特的山水城市景观。
城在北,山在南,相映成趣。
南郊五山(狼山、军山、剑山、马鞍山、黄泥山)是江苏六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其中狼山列我国佛教八小名山之首,雄峙江边,气吞吴越。
南通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游客满意度实证调查研究2.南通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南通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一座典型的“水乡古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南通市加大了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和力度。
据了解,南通市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设施完善:南通市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如加强对景区、公园、码头等公共设施的改善和提升,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利的旅游环境。
(2)服务水平提升:南通市加强了对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了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服务。
(3)信息化建设推进:南通市加大了对旅游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建设了旅游信息中心和旅游服务热线等平台,方便游客获取旅游信息和咨询服务。
3.南通市游客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满意度调查为了更好地了解南通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以及游客的满意度,本研究进行了一项实证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集了来自南通市不同景区的300份有效问卷数据。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游客对南通市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持有较高的满意度,其中满意度超过80%的游客占比高达70%以上。
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项目 | 非常满意% | 比较满意% | 不太满意% | 不满意% || --------------------- | ---------- | ---------- | ---------- | -------- || 基础设施完善 | 65 | 30 | 4 | 1 || 服务水平提升 | 59 | 33 | 6 | 2 || 信息化建设推进 | 72 | 25 | 2 | 1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游客对南通市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表示满意,其中对基础设施完善和信息化建设推进的满意度更是高达90%以上,显示出南通市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南通市市民旅游资源调查表本问卷由南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制,旨在更好地了解南通市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潜力,以及大众对此的印象或感受,请大家配合一下,谢谢!1.您的性别()A.男B.女2.您的年龄()A.20及以下B.21-30C.31-40D.41-50E.51-60F.61及以上3.您的家庭月收入()A.1000及以下B.1000-2000C.2000-3000D.3000-4000E.4000-5000F.5000以上4.您每年在南通市旅游的花费有多少()A.500及以下B.500-1000C.1000-2000D.2000及上5.在您印象或心目中,南通市的象征,或者说最能代表南通的是什么()A南通和中国近代第一乡B.陈若琳,黄旭等体育明星C.苏通大桥D.罗莱家纺E.应试教育强悍F.长寿之乡6.下列南通获得的称号中,您知道哪些(可多选)()A.中国近代第一城B.国家历史文化名城C.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D.全国卫生城市E.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F.国家园林城市7.下面这些典型的南通旅游景点中,您去过哪些(可多选)()A.濠河风景区B.狼山风景区C.南通海底世界D.如皋徽派园林孤本--水绘园E.启东圆陀角风景区F.以上都没有8.您认为您去过的这些景点中,哪些地方是值得去的(可多选)()A.濠河风景区B.狼山风景区C.南通海底世界D.如皋徽派园林孤本--水绘园E.启东圆陀角风景区F.以上都没有9.您有向周围的宣传或介绍这些景点吗()A.有B.没有10.您认为南通之所以有现在这样的旅游资源形象,优势有哪些(可多选)()A.近代第一城等美誉B.港洽会等活动的召开C.长三角的地理优势D.文化,影视,体育方面的明人E.历史人文F.自然风光资源11.您觉得南通现在最需要对外宣传的是哪方面()A.历史文化B.自然资源C.投资环境D.地理位置E.特产小吃F.其他方面关于南通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潜力的调查报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111班1113022023胡楠1113022024朱海庆1113022025彭昀磊1113022026张大成1113022028葛成思。
调研报告南通调研报告:南通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一、调研目的近年来,南通市旅游业快速发展,成为江苏省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南通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面向南通市民和游客,旨在了解他们对南通旅游发展的认知、满意度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望。
实地考察主要包括南通市的重点旅游景点、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等。
三、南通旅游发展现状1.旅游资源丰富:南通市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如沿江风光、历史遗迹、独特的农耕文化等。
这些资源为南通市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2.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南通市拥有完备的旅游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酒店、餐饮、购物等方面。
游客们在南通旅游过程中能够得到良好的服务体验。
3.旅游产业发展迅猛:南通市近年来将旅游业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产业发展迅速。
不仅旅游景点的数量增加了,还涌现出一大批具有特色的旅游企业。
4.旅游品牌影响力提升:南通市通过打造旅游品牌,提升了自身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影响力。
例如南通水上世界、海陀山旅游区等成为知名的旅游品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四、问题分析1.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尽管南通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目前尚未开发利用完全,有些旅游景点尚未开放或者开放时间不长。
2.旅游体验提升有待加强:南通市在提供旅游基础设施方面做得不错,但在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方面还有待加强,如旅游景点导览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3.旅游宣传推广不足:尽管南通市旅游业发展迅速,但在宣传推广方面存在不足。
很多游客对南通的了解仍然有限,需要加强宣传推广力度。
五、未来发展趋势1.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南通市应积极推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大对一些独特而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的保护和开发力度。
如对沿江风光、乡村旅游等进行深度开发,以提供更多种类的旅游产品。
2.优化旅游体验:南通市应加大对旅游服务设施的改善和提升,提供更好的导览设施、餐饮住宿等服务,提升游客旅游体验。
南通博物馆资源旅游开发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
而文化旅游则具有独特的魅力,可以在旅游中传承文化、展示历史。
南通博物馆作为南通市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良好的管理水平,但在旅游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南通博物馆资源旅游的开发与利用进行研究,探索如何以文化旅游为核心,对南通博物馆进行品牌化和市场化的实践探索,进一步提高南通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促进南通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研究问题与目标(一)研究问题1、南通博物馆的旅游资源状况如何?2、南通博物馆的品牌化开发现状如何?3、如何提升南通博物馆的文化旅游吸引力?4、如何打造南通博物馆的品牌形象?(二)研究目标1、了解南通博物馆的旅游资源状况。
2、分析南通博物馆的品牌化开发现状,找出问题。
3、探索如何提升南通博物馆的文化旅游吸引力。
4、提出打造南通博物馆品牌形象的策略。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是实证研究方法,通过调研、案例分析、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
具体研究步骤如下:1、资料收集。
通过查阅文献、南通博物馆的官方网站、调查问卷等,收集南通博物馆的历史文化资源、旅游业发展现状等相关资料。
2、调研分析。
通过实地调研南通博物馆,了解其旅游业发展的情况,收集旅游者对南通博物馆的评价和意见。
3、案例分析。
调研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比如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以及在其他城市的同类博物馆如何开发和利用文化旅游资源,从而得出对南通博物馆开发的策略建议。
4、专家访谈。
与南通博物馆的管理人员、文化旅游专家等进行深度访谈,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和建议。
四、研究内容(一)南通博物馆旅游资源状况的调研分析1、南通博物馆展品的种类、数量和质量。
2、南通博物馆的展览陈列和信息呈现的形式和质量。
3、南通博物馆的服务水平和旅游配套设施。
(二)南通博物馆品牌化开发现状分析1、南通博物馆品牌的意义和定位。
南通调研报告
《南通调研报告》
南通是一座位于江苏省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优越的区位优势。
为了更好地了解南通市的发展现状和需求,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希望为南通市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意见。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南通市的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基础雄厚,拥有一大批重要企业和产业。
尤其是南通市在汽车制造、纺织、化工等行业发展迅猛,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产业基地之一。
与此同时,南通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水上森林公园、如皋荷兰花海等,吸引了大量游客。
然而,我们也发现南通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城市交通拥堵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居民收入水平整体偏低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南通市政府应该加大对城市交通建设的投入,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减少工业企业的污染排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总的来说,南通市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相信,随着南通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南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