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公园的环境景观营造——以_珠江公园_、_天河公园_、_广州动物园_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185.18 KB
- 文档页数:3
XXXX大学景观规划与设计课程论文广州市公园的主要特点初探姓名: XXX学号:XXXXXXXXXXX指导教师XXX学院名称XX学院专业名称XX论文提交日期年月日论文答辩日期年月日摘要公园是供人民群众游览、休息、观赏、开展文化娱乐和社交活动、体育活动的优美场所,也是反映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窗口,在城市公共绿地中常居首要地位。
我国的公园类型很多,一般按公园的功能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市、区级综合性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体育公园;纪念性园林;古典园林;带状公园;街旁游园;风景名胜公园;其他专类公园。
广州作为广东省的省会城市,涵盖了我国现行分类里的所有公园。
本文从广州公园的类型及主要特点出发,重点分析植物及建筑小品在广州公园中的应用特点,阐述了不同类型公园的作用及其功能特点。
关键词:公园类型公园特点植物配置建筑小品目录1广州市公园的类型及功能特征 (4)1.1市、区级综合性公园。
(4)1.2儿童公园。
(4)1.3动物园。
(4)1.4植物园。
(4)1.5体育公园。
(5)1.6纪念性园林。
(5)1.7古典园林。
(5)1.8带状公园。
(5)1.9街旁公园。
(5)1.10风景名胜公园。
(5)1.11其他专类公园。
(6)2广州公园的主要特点 (6)2.1总体特点 (6)2.2广州公园的植物配置特点。
(6)2.2.1平面构成特点 (6)2.2.2立面构成特点 (10)2.2.3植物色彩构成特点 (11)2.2.4滨水植物配置特点 (12)2.2.5入口景观植物配置特点 (15)2.2园林建筑小品应用特点 (16)1广州市公园的类型及功能特征我国的公园类型很多,一般按公园的功能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市、区级综合性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体育公园;纪念性园林;古典园林;带状公园;街旁游园;风景名胜公园;其他专类公园。
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城市,涵盖了以上所有类型的公园:1.1市、区级综合性公园。
广州珠江公园园路植物配置的调查与评价作者:刘艳媚王小丽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4年第3期刘艳媚王小丽(东莞市岭南景观及市政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广东东莞523125)摘要:选取广州珠江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按公园分区对园路两旁的植物配置形式,以及公园主要入口、节点、转角、交叉路口等地植物造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植物景观效果进行评价。
关键词:广州公园;珠江公园;园路;植物配置1 目的意义2样地概况2.1研究对象及其概况珠江公园是一个以生态为主题的城市综合性公园。
公园根据不同植物种类及植物的不同生长特性,划分为风景林区、木兰园、桂花园、棕榈园、百花园、园博区、湖滨区、水生植物区、荫生植物区九个各具特色的景区,并模拟自然群落进行植物群体配置。
2.2珠江公园园路系统珠江公园的园路系统为套环式,园路按其性质功能分为三级:①主园路:宽3~5m,由2个自然式环形园路组成,大环园路沟通了东、南、北3个出入口,联系园内各个景区;小环园路沟通西侧出入口及大环园路,使全园的园路系统完整、合理,另外,小环园路又充当了园博区的主路,使园博区成为相对独立的一个园中园。
②次园路:宽2~3m,设在各个景区内,联系各个主要景点,对主园路起辅助作用。
③游憩小路:宽0.6~1.5m,如汀步、步石、踏级、磴道、廊道、桥等。
下文除了对主、次园路、游憩小路的植物配置进行分析,还对公园主要入口、园路节点、转角、交叉路口的植物景观进行研究,务求使本文更完整。
3调查与分析3.1珠江公园主要出入口的植物配置珠江公园一共有东、南、西、北4个出入口,其中北入口与南入口较重要,植物景观较精致,突出公园的亚热带特色,引起人们游览全园的兴致。
北入口为珠江公园主要出入口,小叶榕树阵规整大气,为游人提供遮荫停留的空间。
3个方形种植池种植艳丽的时花,表示对游人的欢迎。
还有一个种植池种植了银海枣、苏铁等植物,展示亚热带风情。
浅谈珠三角地区水景的构成与营造摘要:简单阐述了水体景观在现代园林的作用,介绍了珠三角地区的水体景观主要从运用的目的、表现手段,与其他景观要素配合上的原则方面,本文试从中西方传统的造园理水之法着手,探讨人对于水体景观在视觉与心理上的审美体验,汲取我国传统的风水理论研究的成果,分析一些水景设计的实例,提出一些建议和观点。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水,是自然界生物的生命之源,自古以来就与人的栖居环境息息相关。
在中国,“依山傍水”的仿自然山水庭园一直主导着中国历代园林的设计思想。
中国传统理论对于“水法”也十分重视,“相土尝水”,察水源,观水势。
在风水理论看来,“吉地不可无水”,“未看山时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水景却始终扮演着园林景观的重中之重。
自古以来受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在传统的住宅或建筑群、园林苑囿中,水体景观与整体环境总是相互辉映,共同构成我国古代灿烂辉煌的建筑文化。
一、水体景观的作用1.构成景观。
中西方对于理水有多种手法,利用台地形成叠水,或形成瀑布,让动态的流水来活跃环境,或与雕塑配合,让喷泉、水池相映成趣;或积水成池,让平静如镜的水面倒映着四周优美的景致与建筑物。
从古至今,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水体处理具有独特的环境效应,或盖、或淋、或喷、或泻、或漫、或流、或滴、或注,因形、因势、因声、因色,既可活跃空间气氛,增加空间的连贯性和趣味性,又可利用水体倒影、光影变幻,产生独特的景观效果。
从城市广场中的喷泉、水幕、涌滩,庭院中的池塘、壁泉、落水坡,直至结合楼梯、扶梯而设计的梯角水景,无不以水为主题,活跃气氛,增加情趣,引发无穷无尽的诗情画息。
2.扩大空间感,改善小气候,改善环境。
净化空气,控制噪音,增加空气湿度、负离子浓度,降温作用明显。
以中国古典家园林如苏州网狮园、上海豫园、无锡寄畅园为代表,运用框景、对景等多数手法,造园多以山石、水体为主体,人工堆砌的假山与主体建筑在一定距离和视角范围内遥遥相对,中间水面成为两者之间的纽带,扩大空间,改善小气候,亭、廊、轩、榭点缀其间,“虚实结合,疏密得宜”,“宽处可以走马,密处难以藏针”。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探讨摘要: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驾起了一座人与自然联系的桥梁,是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城市公园景观建设快速发展,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营造具有亲和力和特色的环境景观,已成为一项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任务。
本文结合珠江新城核心区景观设计探讨了城市公园景观结构与空间布局关系、公园设计与规划方面的研究、地域文化与城市历史等,更好的促进城市公园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规划珠江新城核心区Abstract: urban park as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driving up a bridge between the man and nature, and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development of urban civilization. With the economy, society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ity park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rapid development,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the urban environment problem increasingly, how to improve the city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build have affin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vironment landscape, has become a related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urgent task. Combining with the area of the pearl river new town landscape design probes into the city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spatial layout park relationship, park design and planning research and regional culture and city history and so on,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park.Key words: the city park landscape planning area of the pearl river new town前言城市公园是随着近代城市的发展而兴起的,是城市中的“绿洲”和环境优美的游憩空间。
园林景观艺术分析——天河公园粤晖园分析园林092 *** ***粤晖园是“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荣获室外庭园“最佳展出奖”。
粤晖园的设计,紧扣园艺博览会“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的主题,极具岭南特色,清雅晖盈,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庭园建筑和园艺精品,向世人展示了作为中国园林三大流派之一的岭南园林艺术的风采。
从其艺术特点来看,该园不仅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园林的艺术特点,也体现了中西园林结合的特点。
粤晖园被环抱于绿荫之中,占地仅3000平方米左右,整个园子却划分为八景,分别是——六月船歌、壁石垂缨、花岛椰影、幽谷跳泉、葵潭琴韵、情溢珠江、画舫枕碧、南粤胜景,沿袭了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园中有园的艺术手法,景与景之间虽然相对独立,各具内涵,却由园路等产生联系,均以园林与自然的关系或地域文化的内涵来点题组景,统一成为一个整体。
由于全园原地形呈西北高、东南低的态势,高差约1.5米,而土壤又是较为贫瘠的红壤土,没有植被,粤晖园采用“巧于因借”的方法成功解决了园中不利的条件。
在设计上,以自然山水庭院为骨架,全园布局以“画舫枕碧“(即水池和船厅)为构图中心,其他各景点呈辐射状沿周边布置,通过园路的铺装以及小型广场、曲桥的组合引导,逐步展开了“步移景换”的游览空间。
全园通过理水、建筑、植物配置、雕塑诗文造园手法,从各个方面深化了造园意境,使韵律感和节奏敢教好地体现出来,让游人的感官得到美的享受,也是游人回味无穷。
植物造景上主要运用广东本土的亚热带花木(如棕榈科的蒲葵,芭蕉科的芭蕉,姜科的艳山姜等)造景,巧用地形高差凿池叠山,辅以高低错落的水体景。
以下采用园路作为引导对粤晖园各景区做具体分析。
粤晖园入口朝东,入口处以一黄蜡石作点景,置于灌木丛中。
在设计上有意加宽了入口处的范围,既避免游客在进入园中时由于人数较多或者驻足观景时阻塞到进入院内的道路,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可以驻足观景小型广场,达到对景的效果(本来在地形上处理了较为高出的地方置石已达到对景作用,但是由于植物的生长以及管理不佳,对景的主要景物已经没有办法突出了。
浅谈广州城市绿色景观系统的构筑一、城市绿色景观系统的构成要素城市景观的构成要素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反映城市生态和自然环境条件的自然要素,主要有地形、水体、绿色植物及其它不确定的自然因素;第二类是人工要素,主要指城市的设施和建筑物;第三类是社会要素,指影响城市景观的一种无形的因素,包括人对景观的感知体现和人对景观环境的改造等。
本文研究的城市绿色景观主要指第一类自然要素和第二类人工要素中的绿色开敞空间,如公园、广场、滨水区等。
城市绿色景观系统即指城市中的自然生态景观和以绿色开敞空间为主的人工景观共同构成的景观生态系统。
在当今城市环境恶化和城市特色贫乏的背景下,通过对城市绿色景观进行系统分析和构筑,来体现城市自然和人工的融合和“以人为本”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二、城市绿色景观系统设计的相关理论及实践1、我国古代的“风水”学说这里暂不讨论“风水”学说的科学和迷信,只用来说明古代城市选地和建筑空间营造方面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巧妙结合。
典型的城市风水格局是城市背靠山,前临水,两侧是又有山脉环绕(青龙、白虎)的相对封闭而又完整的空间环境,其实质是强调城市选址和自然环境要素的融合,它所形成的绿色景观系统是完整而连续的系统。
2、西方城市十九世纪末的公园运动,随着工业化大生产导致的人口剧增和环境恶化,在十九世纪末,西方城市已开始通过建造城市公园等城市绿色景观系统来解决城市环境问题。
早在奥斯曼进行巴黎改建的时候,在大刀阔斧改建巴黎城区的同时,也开辟了供市民使用的绿色空间;纽约的中央公园也是在此背景下建造的。
通过建造城市公园来构筑城市绿色景观系统最成功的例子是1880年,美国设计师奥姆斯特(Oimsed)设计的波士顿公园体系,该公园体系突破了美国城市方格网络网格局的限制,以河流、泥滩、荒草地所限定的自然空间为定界依据,利用200—1500英尺宽的带状绿化,将数个公园连成一体,在波士顿中心地区形成了优美、环境宜人的公园体系(ParkSystem),被人称为波士顿的“蓝宝石项链”。
浅谈广州城市绿色景观系统的构筑第一篇:浅谈广州城市绿色景观系统的构筑浅谈广州城市绿色景观系统的构筑一、城市绿色景观系统的构成要素城市景观的构成要素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反映城市生态和自然环境条件的自然要素,主要有地形、水体、绿色植物及其它不确定的自然因素;第二类是人工要素,主要指城市的设施和建筑物;第三类是社会要素,指影响城市景观的一种无形的因素,包括人对景观的感知体现和人对景观环境的改造等。
本文研究的城市绿色景观主要指第一类自然要素和第二类人工要素中的绿色开敞空间,如公园、广场、滨水区等。
城市绿色景观系统即指城市中的自然生态景观和以绿色开敞空间为主的人工景观共同构成的景观生态系统。
在当今城市环境恶化和城市特色贫乏的背景下,通过对城市绿色景观进行系统分析和构筑,来体现城市自然与人工的融合和“以人为本”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二、城市绿色景观系统设计的相关理论及实践1、我国古代的“风水”学说这里暂不讨论“风水”学说的科学和迷信,只用来说明古代城市选地和建筑空间营造方面与自然环境因素的巧妙结合。
典型的城市风水格局是城市背靠山,前临水,两侧是又有山脉环绕(青龙、白虎)的相对封闭而又完整的空间环境,其实质是强调城市选址与自然环境要素的融合,它所形成的绿色景观系统是完整而连续的系统。
2、西方城市十九世纪末的公园运动,随着工业化大生产导致的人口剧增和环境恶化,在十九世纪末,西方城市已开始通过建造城市公园等城市绿色景观系统来解决城市环境问题。
早在奥斯曼进行巴黎改建的时候,在大刀阔斧改建巴黎城区的同时,也开辟了供市民使用的绿色空间;纽约的中央公园也是在此背景下建造的。
通过建造城市公园来构筑城市绿色景观系统最成功的例子是1880年,美国设计师奥姆斯特(Oimsed)设计的波士顿公园体系,该公园体系突破了美国城市方格网络网格局的限制,以河流、泥滩、荒草地所限定的自然空间为定界依据,利用 200—1500英尺宽的带状绿化,将数个公园连成一体,在波士顿中心地区形成了优美、环境宜人的公园体系(Park System),被人称为波士顿的“蓝宝石项链”。
浅谈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规划摘要:城市公园简称公园,不同于国家公园和森林公园,属于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
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经营,供公众游憩、观赏、娱乐,同时是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科普教育的场地,具有改善城市生态、防灾减灾、美化城市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规划城市公园(Urban Parks)和公园系统的演进,是此时城市发展上的重要的规划观念。
芝加哥的滨河绿地是全国最早也是开发最完整的城市公园系统之一,它不仅将城市中心和新郊区及偏僻的园地连接起来,还以街车(streetcar)路线和排洪系统将公园、公园道(parkways)结合为一体。
我国城市公园一般分为综合性公园、专类型和专题性公园和花园。
城市公园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经常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
城市公园是城市文明和繁荣的象征,一个功能齐全而独具特色的休闲文化公园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进步水平和对人的需求的满足程度。
总之,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很多情况下人们甚至会以一个城市公园数量的多少来作为该城市生态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城市公园的设计理念现代公园与早期公园的设计理念不同。
早期公园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视觉效果需求,或者是为了满足达官贵族的奢华享乐而建造的,抑或是统治阶级、富有阶层为了家族显赫等等许多的因素。
因此,公园强调的是美化和造景,常常会有假山石堆叠成各式景致,修剪得精巧别致的亭台楼阁,修剪得很完美的植物,在再加上一池碧水,半遮半隐,借景,对景,曲径通幽,使人在其中的确感到惬意、放松。
历史上国内外这样的景园不在少数,有私家的,有皇家的,有寺观的。
如拙政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人们对城市公园的使用不同于城市广场。
对城市广场的使用可以使有目的或无目的的,或者是多目的的,可能是短时的、随意的;对公园的需求则是有目的的。
目标十分清楚:一是表达对大自然的向往;二是与人交往的需求。
浅析城市动物园的景观升级必要性--由广州动物园升级改造工程看城市动物园建设王奇【摘要】现代动物园更加强调动物生活环境的生态自然性,把动物放在第一位,尊重动物的本身的生活习性和心理需求,力求展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本来面貌,向人们传达关于动物的自然信息。
【期刊名称】《低碳世界》【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3页(P19-21)【关键词】城市动物园;城市生态环境;科普教育基地;休憩空间;社会效益【作者】王奇【作者单位】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6.5广州动物园是集动物保护、动物展览、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动物保护和展览中心,也是国内展览动物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城市动物园之一。
广州动物园经40余年的发展,作为国内三大城市动物园之一,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已成为广州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但目前动物园的笼舍建设仍处于较陈旧保守的阶段,尽快寻求改变与突破是摆在建设者面前的必由之路。
拟升级改造的广州动物园位于广州市中心地带,南面紧邻市区主干道环市东路,北面为先烈中路,东侧为内环路高架,地铁五号线动物园站紧邻南广场,交通十分便利,园区占地面积近42hm2,园内树木葱茏,花繁草茂,生机盎然,掩映于红花绿叶之中,极具岭南园林特色,如图1。
以广州动物园为代表,城市动物园具有五大功能: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科学研究、自然保护、生态园林。
2.1 休闲娱乐广州动物园是提供市民和游客闲暇游憩的场所。
现如今人们来动物园更希望通过交流和参与的方式来获得娱乐的要求。
2.2 科普教育城市动物园利用园内资源,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游客进行宣传教育,普及动物科学知识,使游人认识动物,了解世界的动物分布,以及本土丰富的动物资源等等,引导游客和青少年关爱自然、保护动物、提高文明素质。
2.3 科学研究广州动物园提供研究动物的饲养、繁殖、营养、疾病防治、风土驯化等多个方面的功能。
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景观营造摘要:对于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营造在目前城市化创建当中变得越来越受关注,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环境的质量,对于提高空气质量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很大的意义。
园林是景观营造当中的主要材料。
目前在城市园林绿化上有很多突出性的问题,比如在景观营造上由于民风民俗等现象比较普遍,比较盲目地大规模使用苗木等以及对有关虫害问题没有进行有关注等都是现在城市园林绿化当中景观营造所出现的问题。
本文笔者提出了有关问题,然后对于这些问题采取了一定的方案,这对中国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景观营造有很大的价值。
关键字:盲目追求;植物多样性;处罚力度一.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营造的背景。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趋完善,党中央强调创建环保型城市,目前,城市园林绿化当中的景观营造问题仍然是城市化建设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中国的园林绿化景观营造主要是受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从帝王时代到明清时代,我们中国人对于园林绿化中的景观营造有了比较独特的见解,在水平上也有很高的造诣。
二. 我国园林绿化景观营造中存在的问题最近几年,由于受到住房政策的影响,中国对于居住环境的景观营造提出了要求。
根据最近几年来中国的城市建设实际情况,某些景观营造与理念相违背,有些现象甚至是违背规范的,某些与国家的相关政策相违背。
这些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上面:(一)对大规格乔木的大量使用大规格乔木的生长周期比较长,从树苗到长成大树需要很长时间。
中国在园林选材的时候,由于对树种的生长周期不是很了解,就会造成大量资源的损失。
而且乔木的成活率比较低,乔木的苗木就有不可生长的特点,所以如果将乔木进行移植处理的话,会将它的根以及茎损坏,这对于整个生态平衡来讲也是一种打击。
(二)盲目追求景观效果国家虽然提出要加快城市化进程,但是有关园林绿化景观营造从事人员没有考虑到景观营造是需要适当节制的,物极必反,他们一味地认为达到景观营造最好的方式就是大量植树。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的营造方法探究发布时间:2021-07-08T10:40:57.04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作者:林辉珠[导读] 摘要:在当前城市化建设进程快速推进过程中,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也逐步开展,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针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的水景营造方法开展了相关研究。
恒大童世界集团有限公司 510000摘要:在当前城市化建设进程快速推进过程中,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也逐步开展,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针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的水景营造方法开展了相关研究。
了解城市景观园林中水景的营造方法和现实意义,同时彰显各项营造方法的现实作用,确保各项方法在城市景观园林水景设计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水景;营造方法引言在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工作中,最为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园林景观营造方法,而水景作为现代化园林景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有效融合人文历史与自然环境,并且可以将城市环境风貌、保护内涵充分展现出来。
另外,随着当前科学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园林景观水景设计领域也需要紧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应用一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将更多生态效益赋予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借此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水景营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意义1.1柔化环境增加美感水景对于人们来讲不仅可以带来动感的体验,还能对整个空间环境进行柔化处理。
水在阳光照射下,流动的同时也会带来光影的变化,首先,能够使得整个空间氛围活跃起来,其次,充分联系了水景的硬质和软质,可以实现自然过渡的效果,借此丰富空间形态和观赏者感受。
以我国广东省珠海市的石溪公园为例,在城市园林水景设计中采用了多种设计手法并结合了多种元素,比如近处采景、远处取势等,充分利用了近岸、远山、河流、坡石等多种自然景观,与水景进行了串联,从而在景观空间中构成了优美的景色。
1.2丰富园林生态环境水本身具有多种作用,比如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环境、改善小环境气候、调节温度等。
202212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日益加快,城市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流向城市,导致城市人口迅速上升,而人们物质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但是城市土地资源有限,人口密集使得城市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以及学习的节奏加快,面临着较大的压力。营造公园景观,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而且为忙碌的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赏景的场所。基于此,分析了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并给予了建议,仅供参考。1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的意义1.1景观意义城市发展中,绿色环保成为重点,与当前国家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契合。在城市中公园植物景观发挥作用,以自然界的植物柔化钢筋水泥的建筑,增添城市活力。当前,我国有很多城市以植物著称,例如“桂花之乡———咸阳”“牡丹之都———洛阳”等。打造植物名城,树立城市良好的景观形象,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城市知名度,另一方面便于人们记忆,通过简单的植物便能充分了解这个城市景观营造特点。同时,一些城市通过种植植物,为形象增光添彩,如武汉,每年春天樱花盛开;北京香山在秋天到来时,遍地的红色枫叶使人印象深刻。1.2生态意义在城市建设中,公园被称为城市绿肺。公园绿地占地面积达70%以上,对于整个城市而言,不仅增色,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生态平衡。公园中的绿色植物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以及有毒气体、粉尘等,使城市空气保持新鲜。植物具有蒸腾功能,可较好地调节城市气温、湿度,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公园为人们提供了乘凉避暑的空间。由此可见,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城市公园植物景观发挥的作用非常大。1.3社会意义在城市居民生活中,公园是非常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快节奏的生活使居民身心疲惫,营造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能为其提供一个放松自我的空间。在公园里,人们可以欣赏自然景观,参加各种体育锻炼活动、文化娱乐项目,陶冶情操的同时,提高了城市人文素养。2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营造案例2.1水体植物景观在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营造中,水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在我国很多城市公园设计中,都会将水融入其中,特别是古典园林。多种多样的水体大都以植物为载体,一方面可以使景观内容更加丰富,另一方面将水与旁边的植物结合,一静一动,十分融洽。水中有植物的倒影,植物在水的映照下越发显得青翠,姿态和色彩都呈现出一种美感,既是植物之美,又是水体之美,植物倒影分割了水面空间,层次感更加鲜明。最具代表性的是大观园内的池塘,以及颐和园谐趣园爬山廊边的池塘(见图1)。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浅谈城市公园的环境景观营造——以"珠江公园"、"天河公园
"、"广州动物园"为例
作者:陈燕彤
作者单位:广州动物园,广州,510070
刊名:
绿色大世界·绿色科技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REEN GREAT WORLD
年,卷(期):2009(2)
1.参考珠江公园、天河公园、广州动物园的相关资料
2.文玉"大地艺术"与当代景园设计[期刊论文]-规划师 1999(03)
3.贾建中城市绿地规划设计 2001
1.于延军浅议动物园自然生态型展区设计[期刊论文]-河北林业科技2010(4)
2.《国际木业》编辑部象征"友谊"及"绿色"的珠江公园木结构园林建筑及景观小品竣工并对外开放[期刊论文]-国际木业2008,38(5)
3.刘育文.Liu Yuwen广州动物园生态完善建设规划思路与分析[期刊论文]-广东园林2005,31(5)
4.尹秀花.YIN Xiu-hua浅谈城市动物园的园林绿化[期刊论文]-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8)
5.王学动物园选址的研究[学位论文]2007
本文链接:/Periodical_lsdsj200902013.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