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看云识天气
- 格式:ppt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34
22 《看云识天气》一、教学目标:1.练习快速阅读,归纳课文内容要点。
分析本文写作层次清楚的特点。
2.温习巩固比喻的修辞手法,积存文中比喻,体味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3.分析、把握课文主体部份如何看云识天气的内容和结构层次。
4. 培育学生观看自然的爱好和留意自然现象的适应。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活动:第一课时一、了解文学常识,导入新课。
唐朝诗人刘禹锡《竹枝词》诗中有如此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因其用谐声双关表情达意而显新颖、可喜。
大自然的晴雨天气真的像人的情感那样捉摸不定吗?除天气预报,人们还依照什么识别天气转变呢?是的,还能够通过空中飘浮的云彩,那么到底如何通过云彩预知天气呢?今天,咱们一路学习一篇科普文《看云识天气》从中学习解读天气转变的知识。
(板书文题)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标注各自然段的序号,划出疑难字词,并结合注释和字词典疏解。
峰峦.( luán )匀称..( yún chèn )轻盈.( yíng )崩塌..( bēng tā)弥.漫( mí)一霎.间( shà)征兆:即将显现的迹象。
预兆: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姿态万千: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转变无常:指事物常常转变,没有规律性。
2.朗诵课文,理清思路(1)本文是一篇科普文,要紧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
符合文题,揭露云和天气关系的语句是什么?(2)有关云和天气的关系,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说明的,找出说明说明角度转变的语句。
(3)归结课文的行文思路。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1)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显现什么样的天气。
(2)文章从云的形态、云的光荣两个方面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
第6段的中心句“咱们还能够依照云上的光荣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形”说明说明角度的转变。
(3)全文按总分总结构分为三个部份。
一(1):总说云的姿态与天气的紧密关系。
二(2—6):如何看云识天气。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图们市第六中学廉怀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学习生动说明,理清文本思路。
2、过程与方法:阅读法、点拨法、信息技术整合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走进自然,丰富实践经验。
二、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生动说明,理清文本思路。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视频朗读、平板、互动课堂软件
四、教学过程:
(一)、图片和谚语欣赏、导入课文
(二)、初读文本:思考,云和天气具有怎样的的关系?
解释招牌的含义。
(三)、再读文本1、思考,文中写了那几种云?
理清文本思路,解释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2、思考,那我们如何判断云的形态?
体会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和生动说明的语言特点。
3、视频欣赏,看阴雨天云的形成过程。
(四)、三读文本,还可以根据什么识别天气?云的光彩有哪几种?都有怎样的特点?
(五)、教师小结:我们学到了什么?
(六)、文本仿写,学以致用。
《看云识天气》课型:讲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2)体会本文寓准确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3)理解本文“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形式。
(4)积累有关谚语。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能根据天上的云彩推测天气的阴晴雨雪;(2)培养学生用准确的语言作生动说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1)分析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
(2)感受文章说明语言的特点。
教学难点:区分云彩繁多复杂的形状、种类。
教学方式: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唐代诗人刘禹锡《竹枝词》诗中有这样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因其用谐声双关表情达意而显新颖、可喜。
大自然的晴雨天气真的像人的感情那样捉摸不定吗?除了天气预报,人们还根据什么识别天气变化呢?是的,还可以通过空中飘浮的云彩,那么到底怎样通过云彩预知天气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科普文《看云识天气》从中学习解读天气变化的知识。
(板书文题)二、检查预习情况解释词语:峰峦:山峰和山峦。
预兆: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轻盈:这里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
均匀: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
崩塌:崩裂而倒塌。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征兆:即将出现的迹象。
一霎间: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千姿万态:形容有各种各样的姿势。
变化无常:没有规律的出现新的状况。
三、初读,整体感知:读课文,整体把握:1、从题设疑: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2、梳理结构:(1)你能迅速判断文中哪些段落在具体地介绍根据云的形态和光彩来预测天气情况吗?提示:学习说明文要注意那些概括性强的段落、句子,这种句子一般在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