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错题10月
- 格式:doc
- 大小:244.46 KB
- 文档页数:10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如图是一辆警车。
空车质量为2.72t 。
某次执行任务时警车以108 km/h 的速度沿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行驶时的输出功率为60kW (g 取10 N/kg )。
求:(1)车上警察的总质量为280 kg ,轮胎与路面接触的总面积为1 000 cm 2,车静止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是多少?(2)警车以108 km/h 的速度水平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阻力是多少?(3)若警车发动机的效率为40%,警车以60 kW 的输出功率行驶 10 min ,消耗多少千克的柴油?(柴油的热值取4.0×107 J/kg ) 【答案】(1) 3×105Pa ;(2) 2×103N ;(3)2.25kg 【解析】 【详解】 (1)警车的总质量是280kg 2720kg 3000kg m =+=车静止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力是43000kg 10N/kg 310N F G mg ===⨯=⨯轮胎与路面接触的总面积为221000cm 0.1m S ==车静止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是452310N 310Pa 0.1mF p S ⨯===⨯ (2)警车的速度108km/h 30m/s v ==警车以这个速度水平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阻力是43610W210N 30m/sP f F v ⨯====⨯动(3)警车以60 kW 的输出功率行驶 10 min ,所做的有用功是376010W 1060s 3.610J W =⨯⨯⨯=⨯有根据热机的效率公式可得773.610J910J 40%W Q η⨯===⨯有这些柴油的质量是77910J 2.25kg 4.010J/kgQ m q ⨯===⨯ 答:(1)车静止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是5310Pa ⨯;(2)警车以108 km/h 的速度水平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阻力是3210N ⨯;(3)若警车发动机的效率为40%,警车以60 kW 的输出功率行驶 10 min ,消耗柴油的质量是2.25kg 。
一、初二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根据收集的数据作出如图甲所示的图像:(1)由图像可知,小明同学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
(2)当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的45cm刻度处时,小明应该如何观察烛焰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调皮的明明把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如图乙所示,小明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此时他应该把光屏向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
故答【答案】:(1)10;(2)在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向左观察,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3)远离【解析】(1)由图象可知,u=v=2f=2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2)当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的45cm刻度处时,有图可知此时u=5cm 物体处于1倍焦距以内,故此时应该在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向左观察,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3)近视眼镜是凹透镜,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当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靠近凸透镜时,像会聚在光屏的后方,这样像距会增大,因此在光屏上要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2.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A、B,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2)在玻璃板的同一侧,小明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两个像。
请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___________。
(3)图乙是某组同学用白纸记录的蜡烛和它所成的像的位置关系。
分析图中信息可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_;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____________。
有同学将白纸沿直线MN对折后发现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重合,所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又可表述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____________。
厦门双十中学初中部物理电压电阻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电压电阻易错压轴题(难)1.小红同学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设计与进行实验)(1)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2)闭合开关,排除故障,用电压表在AB间测出L1两端的电压.(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小明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4)测出AC间的电压,得出结论.(交流与评估)(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_.(2)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小灯泡的故障可能是L1______或L2_______.(填“短路”或“断路”)(3)小明用步骤3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方法改进后,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面表格中,小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在设计方案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U AB/V U BC/V U AC/V2.4 1.43.8【答案】断开短路断路不能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只做一次实验,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不具普遍性【解析】【分析】【详解】(1)在做电学实验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是断开的;(2)由图示可知,当灯泡L1短路时,电压表短路,示数为0;当灯泡L2断路时,整个电路断开,电压表的示数为0;(3)当采用步骤3的操作时,会使电压表正负接线柱反接,不能测出灯泡L2两端的电压;(4)得出的结论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由于只做了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这样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2.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1)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A.电流表断路B.电压表断路C.R1断路D.R2断路(2)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________不变(选填“R1”或“R2”).(3)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当R1的阻值是2Ω,电流表示数是1.0A,要使电流表示数是0.5A,R1的阻值是________Ω;多次测量后,作出的I-R1图像是图乙中的________.【答案】CR14D【解析】【分析】(1)闭合开关,电流表无示数,可能电路出现断路,电压表有示数,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断路;(2)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应保持电阻不变;(3)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时,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得到R1的阻值;根据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得到I-R1图像。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1.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闭合开关S,当监控区的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图象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A.因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I=U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热敏电阻R1的阻值变小,由串联分压原理可知,R1两端的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由上述分析可知,当电流表示数I变大时,电压表的示数U减小,故A图象错误;BCD.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电压表示数U1=U总−U2=U总−IR2因U总、R2是定值,所以,电压表示数U1与I为一次函数,其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且电流增大时,电压变小,故C图象正确,BD图象错误。
故选C。
【点睛】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题意可知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和R2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进而分析可得图象。
2.如图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为4.5V且保持不变.电阻R1为10Ω,滑动变阻器R2的铭牌上标有“20Ω 1A”的字样,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两个电压表的量程均为0~3V,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条件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定值电阻R1的最大功率为3.6WB.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范围为0.15A~0.45AC.滑动变阻器的最小功率为0.45WD.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取值范围为0Ω~20Ω【答案】C【解析】【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到,这是一个串联电路,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在一起,电压表V1测的是电阻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的是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中电阻两端电压,要求定值电阻R1的最大功率,那么需要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最大,由题意可知,当R1两端的电压是3V时,电压表V1的量程没有超出,流过R1的电流为1113V==0.3A10ΩUIR=此电流大小没有超过电流表的量程,也没有超过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电流,那么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为214.5V3V 1.5VU U U=-=-=这个电压大小也没有超过电压表V2的量程,所以当R1两端的电压是3V时能够保证电路安全,此时定值电阻R1的最大功率为()221113V0.9W10ΩUPR===A错误;B.当电流表的示数最小时,电路中电阻最大,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中电阻最大,即220ΩR=,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为124.5V0.15A10Ω20ΩUIR R===++这个电流大小没有超过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电流,也没有超过电流表的量程,此时R1两端的电压是1R10.15A10Ω 1.5VU IR==⨯=R2两端电压为21R R- 4.5V-1.5V3VU U U===这也没有超过两电压表的量程,所以电路中的电流最小可以为0.15A ; 当电流表的示数最大时,假设0.45A I=,此时R 1两端的电压是1R 10.45A 10Ω 4.5V U IR ==⨯=这个电压大小超过了电压表的量程,所以0.45A I ≠,所以电流表A 的示数变化范围不为0.15A~0.45A ,B 错误;CD .当滑动变阻器R 2的电阻最小时,此时电路中电流最大,R 1两端的电压最大,只能是3V ,由上述可知0.3A I =,R 2两端的电压为2R 1.5V U =,R 2的最小值为2R 2 1.5V5Ω0.3AU R I=== 由上述可知,滑动变阻器R 2的电阻可取20Ω,这也是R 2的最大值,所以滑动变阻器R 2的阻值取值范围为5Ω~20Ω;设电路中的电流为I ,由题意可知道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为()()2222222221212121212-4-4U U U P I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 ⎪++⎝⎭+ 要使电功率P 最小,那么()2122-R R R 要最大,当R 2是5Ω或者20Ω时,()2122-R R R 最大,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最小,大小为0.45W P =,可知,C 正确、D 错误。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1.图甲是某温度报警器的原理图,阻值不计的报警器在电流达到某一值时开始报警,超过10mA 时将损坏;热敏电阻R 1的阻值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0Ω 2A ”,滑动变阻器接人电路的阻值为100Ω时,此报警器在温度为37℃时开始报警。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报警器开始报警时电路电流最小值为4mAB .报警器开始报警时电路的总功率为0.015WC .将P 向左移,可提高该电路开始报警时的温度D .利用此电路,不能将开始报警时的温度设定为42°C【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根据乙图图像可以知道当温度为37℃时,R 1阻值为500Ω,此时电流3V 0.005A 5mA 100Ω500ΩU I R ====+ 故A 错误;B .报警时电路总功率为 3V 0.005A 0.015W P UI ==⨯=故B 正确;C .报警时电流不变,所以总电阻为600Ω不变,当P 向左移时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小,所以R 1将变大,由乙图可知,报警温度将变低,故C 错误;D .当温度为42℃时,R 1为400Ω,所以滑动变阻器阻值为200Ω,可以达到,故D 错误。
故选B 。
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U =10V (恒定不变),R 2=8Ω,闭合开关S 后,V 2表的示数为7V ,把甲电路中的两个电压表换成两个电流表,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 后,A 1表的示数为1.75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电路中V 1表的示数为3VB .乙电路中A 2表的示数为2.25AC .R 1=12ΩD .乙电路中R 3的电流为0.5A【答案】CD【解析】【详解】 A .图甲中R 1、R 2和R 3串联,V 1表的测量电阻R 1和R 2的电压,V 2表的测量电阻R 2和R 3的电压,电源电压U =10V ,闭合开关S 后,V 2表的示数为7V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R 1两端电压为:10V-7V=3VV 1表的示数肯定大于3V ,故A 错误;BCD .图乙中三个电阻并联,电流表A 1测量R 2和R 3中的电流,电流表A 2测量R 1和R 2中的电流,通过R 2的电流:I 2=2U R =10V 8Ω=1.25A 通过R 3的电流:I 3=I A1−I 2=1.75A−1.25A=0.5A故D 正确;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 3的阻值:R 3=3U I =10V 0.5A=20Ω 图甲中,三个电阻串联,电路中的电流:I =V223U R R +=7V 8Ω20Ω+=0.25A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U 1=U −U V2=10V−7V=3V由I =U R可得,R 1的阻值: R 1=1U I =3V 0.25A=12Ω 故C 正确;图乙中三个电阻并联,电流表A 2测量R 1和R 2中的电流,I A2=I′1+I2=1U R +I2=10V12Ω+1.25A=0.83A+1.25A=2.08A故B错误;3.把标有“6V 3W”的小灯泡与最大阻值为100Ω的滑动变阻器连接在电源电压恒为18V 的电路中,各电表选择的量程如图所示,要求闭合开关后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且灯泡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值(灯丝电阻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B.电路的总功率最大值为10.8WC.小灯泡的电功率最小值为0.75WD.滑动变阻器允许调节的范围是24Ω~60Ω【答案】ACD【解析】【分析】分析实物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是串联关系;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的电流(所选量程为0~0.6A),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所选量程为0~15V)。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1.灯泡L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现把灯泡L接入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电路中电源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保持不变B.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C.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减小D.灯泡电阻的改变量小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改变量【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C.灯与R串联,电压表测L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变阻器连入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电路的电流变大,根据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通过灯的电流变大,灯的电压变大,故AC错误;P UIB.由欧姆定律,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即灯的电阻,如下所示,通过灯的电流随电压变大而变大,而且电压的增大量大于电流的增大量,由欧姆定律,灯的电阻变大,即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B错误;D.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故灯泡电阻的增大量小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减小量,即灯泡电阻的改变量小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改变量,D正确。
故选D。
2.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时,电压表和电流表有如图所示的两种接法。
关于这两种接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图适合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误差会减小B .乙图适合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误差会减小C .若考虑甲图电流表本身的电阻,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D .若考虑乙图电压表本身的电阻,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 .由图甲所示电路图可知,电流表采用内接法,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所测电压偏大,试验误差是由电流表的分压造成的,当待测电阻阻值远大于电流量表内阻时,即甲图适合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误差会减小,故A 正确;B .由图乙所示电路图可知,电流表采用外接法,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所测电流偏大,实验误差来源于电压表分流,当电压表内阻远大于待测定值阻值时,即乙图适合测量阻值较小的电阻,误差会减小,故B 错误;C .甲电路是安培表内接法,如果不考虑操作的偶然误差,按甲、乙两种电路进行实验,甲图中电压表两侧的电压是待测电阻上的电压与电流表上的电压的和,所以甲图中电阻测量值R A RU U U R R R+=>甲 即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大,故C 错误;D .乙电路是安培表外接法,流过电流表的电流是待测电阻上的电流与电压表上电流的和,所以乙图中电阻测量值R V RU UR I I I =<+乙即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故D 错误。
海口市2020高考物理易错100题实验题一、实验题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装置,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测出滑块(含滑轮)质量M=240 g,并安装好实验装置;②适当垫高长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滑块不挂轻绳,挂上纸带,轻推滑块使滑块沿长木板匀速运动;③轻绳通过轨道末端的滑轮和滑块上的滑轮,一端挂在力传感器上,另一端挂质量为m=100 g的钩码,两轻绳与木板平行;④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滑块,打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相邻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0.1 s,并记录力传感器示数F=0.39 N。
回答下列问题:(1)滑块从B运动到D的过程中,合力对滑块所做的功W=__________J,滑块动能的增量_________J;(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2)多次实验发现合力对滑块所做的功W总略大于滑块动能的增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选项前面字母)。
A.没有满足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质量B.平衡摩擦力过度C.滑轮摩擦影响(3)利用该实验装置还可以完成的物理实验有: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足够长,始终以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行。
初速度大小为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水平面上的A点向左运动,经B点滑上传送带,已知A、B两点的距离,物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物块与水平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不考虑物块由水平面滑上传送带的能量损失。
求:(1)物块向左运动第一次到达B点时的速度(2)物块经过B点后继续向左运动,在传送带上离B点的最远距离(3)详细描述物块在从传送带上距B点最远处返回B点的过程中的运动特点。
3.用螺旋测微器得片状金属工件的厚度为___ mm,用多用电表电阻挡“×10”测量某电阻时读数为____ Ω.4.小海同学新买了一节干电池,为了测出这节干电池的内阻和电动势,从实验室借来的实验器材、连接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图(图中的定值电阻为1)。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1.如图是一款外出购物好帮手电子秤,它的工作原理如图甲,其中E为干电池;电子秤示数表盘由电流表A改装而成;R是一根长为6cm阻值为15Ω的均匀电阻丝,滑片在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6A;在b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15A.C是一根弹簧,其所受压力F与压缩量△L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挂钩的重力不计,g取10N/㎏,不称重物时滑片P刚好在电阻丝的a端,所称物重最大时P在b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子秤中R0阻值为0.5ΩB.闭合开关,不称重物时电阻R0两端电压为6VC.电子称工作时电路中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范围是0.1125W~1.8WD.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3A时,电子称称重示数为4kg【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滑片在a端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电路中的电流I a=0.6A,由I=可得,电源的电压:U=I a R0=0.6A×R0,滑片在b端时,R与R0串联,电路中的电流I b=0.15A,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U=I b(R+R0)=0.15A×(15Ω+R0),因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0.6A×R0=0.15A×(15Ω+R0),解得:R0=5Ω,A错误;则电源电压U=I a R0=0.6A×5Ω=3V,所以,不称量重物时R0两端的电压为3V,B错误;当滑片在a端时,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最大,则P最大=I a2R0=(0.6A)2×5Ω=1.8W,在b端时,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最小,则P最小=I b2R0=(0.15A)2×5Ω=0.1125W,所以,电子称工作时电路中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范围是0.1125W~1.8W,C正确;当电路中的电流为O.3A 处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R 总===10Ω,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 R′=R 总﹣R 0=10Ω﹣5Ω=5Ω, 由题意可知,此时弹簧的压缩量: L=×5Ω=2cm ,由图象可知,此时弹簧所受压力为20N ,即G=F=20N , 由G=mg 可得,物体的质量: m===2kg ,故D 错误. 故选C .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U =10V (恒定不变),R 2=8Ω,闭合开关S 后,V 2表的示数为7V ,把甲电路中的两个电压表换成两个电流表,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 后,A 1表的示数为1.75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电路中V 1表的示数为3VB .乙电路中A 2表的示数为2.25AC .R 1=12ΩD .乙电路中R 3的电流为0.5A【答案】CD 【解析】 【详解】A .图甲中R 1、R 2和R 3串联,V 1表的测量电阻R 1和R 2的电压,V 2表的测量电阻R 2和R 3的电压,电源电压U =10V ,闭合开关S 后,V 2表的示数为7V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R 1两端电压为:10V-7V=3VV 1表的示数肯定大于3V ,故A 错误;BCD .图乙中三个电阻并联,电流表A 1测量R 2和R 3中的电流,电流表A 2测量R 1和R 2中的电流,通过R 2的电流:I 2=2U R =10V 8Ω=1.25A 通过R 3的电流:I 3=I A1−I 2=1.75A−1.25A=0.5A故D 正确;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 3的阻值:R 3=3U I =10V 0.5A=20Ω 图甲中,三个电阻串联,电路中的电流:I =V223U R R +=7V8Ω20Ω+=0.25A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U 1=U −U V2=10V−7V=3V由I =UR可得,R 1的阻值: R 1=1U I =3V 0.25A=12Ω 故C 正确;图乙中三个电阻并联,电流表A 2测量R 1和R 2中的电流,I A2=I ′1+I 2=1U R +I 2=10V 12Ω+1.25A=0.83A+1.25A=2.08A 故B 错误;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P 置于中点,a 为电流表或电压表。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的实际应用问题1.图甲是模拟调光灯。
电源电压为4V ,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电流随电压变化的I-U 图像如图乙所示,小灯泡两端电压达到0.4V 时“刚亮”,铅笔芯长15cm 、阻值为 30Ω,其阻值与长度成正比。
回形针 A 固定在铅笔芯右端,回形针 P 可以在铅笔芯上自由滑动。
该调光灯在使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闭合开关,移动P 不能连续调光B .闭合开关,P 滑到距A 点10cm 处,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0.15WC .在距A 点 2.5cm 处做标记,可以提醒P 向 A 滑过此处,小灯泡将不安全D .小灯泡工作时,从“刚亮”到正常发光,实际功率变化范围为0.064W~0.75W【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当铅笔芯电阻全部接入电路中时,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其各处 的电流相等,所以由U I R=可知,电源电压为 L L P U U I R =+即L L 4.0V 30U I =+⨯Ω由图乙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U = 0.4V ,通过灯泡的电流I L = 0.12A 时符合,此时小灯泡两端电压达到0.4V “刚亮”,所以,闭合开关,移动P 能连续调光,故A 错误; B .因铅笔芯长15cm 、阻值为30N ,其阻值与长度成正比,所以,P 滑到距A 点10cm 处,接入电路中的电阻'P 30Ω10cm 2015cmR =⨯=Ω 则电源的电压L L P U U I R '''=+ 即L 'L 4.0V 20U I '=+⨯Ω由图象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L =8V U ',通过灯泡的电流'L =0.16A I 时符合,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L L L 0.8V 0.16A=0.128W P U I ''==⨯ 故B 错误;C .P 滑到距A 点2.5cm 处,接入电路中的电阻P 30 2.5cm 515cmR ''Ω=⨯=Ω 则电源的电压L L P U U I R ''''''=+ 即L L 4.0V 5U I ''''=+⨯Ω由图象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U "= 2.5V ,通过灯泡的电流I "= 0.3A 时符合,此时灯泡正常发光, 所以,在距A 点2.5cm 处做标记,可以提醒P 向A 滑过此处,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超过额定电压将不安全,故C 正确;D .小灯泡“刚亮”时的实际功率L L L 0.4V 0.12A=0.048W P U I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实际功率L L L 2.5V 0.3A=0.75W P U I ''''''==⨯所以,小灯泡工作时,从“刚亮’到正常发光,实际功率变化范围为0.048W~0.75W ,故D 错误。
物理10月错题 P54【变式1】如图2-8-7所示的欧姆表刻度盘中,未使用时指针指A,两表笔短接时指针指B.如果欧姆表的总内阻为24 Ω,C是AB的中点,D是AC的中点,则C、D两点的刻度分别为____ Ω、____ Ω.
解析:欧姆表左侧A为“∞”,右侧B为“0”,当外侧电阻为零即调零时,表头为满偏电流,指针指“0”,有Ig=,若指针指中间,则I=x,Rx=R内,所以C点刻度应为24 Ω;指针指D时,I=,Rx=3R内=72 Ω. 【变式2】某位同学用多用表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有R×1、R×10、R×100三挡,他用R×10挡测量电阻时,发现电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很大,于是他进行了如下的操作,完成了实验:
A.将电表选择开关旋到R×100挡 B.用电表的两支表笔接触电阻的两端,从电表指针的偏转进行正确的读数 C.将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请指出该同学测量步骤中的错误和疏漏之处:____________ A中应选R×1挡,选挡后要调零;测量后要将选择开关旋到“OFF”挡或交流电压最高挡
P55.4.有一个多用电表,其欧姆挡的四个量程分别为:“×1”“×10”“×100”“×1 k”,某同学把选择开关旋到“×100”挡测量一未知电阻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很大,为了减小误差,它应该( )
A.换用“×1 k”挡,不必重新调整调零旋钮 B.换用“×10”挡,不必重新调整调零旋钮 C.换用“×1 k”挡,必须重新调整调零旋钮 D.换用“×10”挡,必须重新调整调零旋钮 解析:某同学把选择开关旋到“×100”挡测量一未知电阻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很大,即读数较小,所选量程较大,应换用较小挡位,所以A、C错.而换挡时必须重新调零,所以B错,D对. 物理10月错题 答案:D P69黄皮 6.磁体与磁体间、磁体与电流间、电流与电流间相互作用的示意图,以下正确的是( )
A. B.电流
C. D.电流
解析:磁体与磁体间、磁体与电流间、电流与电流间相互作用都是经过磁场来传递的.
答案:ABD P69黄皮 7.如图所示,甲、乙之间用两根导线连成一直流回路,图中的磁针在电路
接通时N极向读者偏转,将电压表正负接线柱分别接在A、B两点,则电压表正常工作,由此可以判断电源在________中.(选填“甲”或“乙”) 答案:甲 解析:由在接通电路时N极向读者偏转,可知在A点电流向右,B点电流向左;根据将电压表正负接线柱分别接在A、B两点,电压表正常工作,可以判定A点电势高,B点电势低.电源电流从正极流出,从负极流入,故电源在甲中.
P69黄皮 8.(2011·潍坊高二检测)如图所示是一种利用电磁原理制作的充气泵的结
构示意图。其工作原理类似于打点计时器,当电磁铁通入电流时,可吸引或排斥上部的小磁铁,从而带动弹性金属片对橡皮碗下面的气室施加力的作用,达到对外充气的效果。请回答以下问题: 物理10月错题 (1)当电流从电磁铁的接线柱a流入时,发现吸引小磁铁向下运动,则电磁铁的上端为________极,小磁铁的下端为________极。 (2)你认为这种充气泵是利用直流电好,还是利用交流电好? 答案:________。 (3)缠绕电磁铁用的铁芯可分为硬磁性材料和软磁性材料。硬磁性材料在磁场撤去后还会有很强的磁性,而软磁性材料在磁场撤去后就没有明显的磁性了。你认为这种铁芯最好用________材料制作。 答案:(1)S N (2)交流电 (3)软磁性 解析:(1)由安培定则可以判断出电磁铁上端为S极,小磁铁下端为N极。 (2)如果用直流电,小磁铁要么被吸引不放,要么被排斥远离,无法进行连续的充气,故用交流电好。
(3)因为需要连续充气,所以应该用软磁性材料制作。 P69黄皮 课堂效果检测 1.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到磁体的S极终止 B.自由转动的小磁针放在通电螺线管内部,其N极指向螺线管的北极 C.磁感线的方向就是磁场的方向 D.两条磁感线的空隙处不存在磁场
解析:磁感线是描述磁场分布而假想的;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强弱,磁感线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是闭合曲线,磁体外部磁感线是从N极到S极,而内部是从S极到N极; 解:A、磁感线分布特点: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发进入S极,在磁体内部从S极指向N极.故A错误. B、螺线管内部磁感线由S极指向N极,而小磁针的N极静止时指向表示磁场方向,故其N极指向螺线管的北极,故B正确; C、磁感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的方向,磁感线可能是曲线,故C错误; D、磁场中任意一点的磁感应强度都不为零,可以用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但是不可能将没一点都画出磁感线,否则与不画没区别,故D错误; 故选B.
P70黄皮 课堂效果检测 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形状,外表颜色都相同的铁棒,一根有磁性,一根没有磁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能吸住乙,甲有磁性 B.甲能吸住乙,乙有磁性 物理10月错题 C.甲吸不住乙;乙有磁性 D.甲吸不住乙;甲有磁性
如图,把甲的一端靠近乙的中间,如果吸引,甲有磁性,乙无磁性.如果不吸引,甲无磁性,乙有磁性. 故选A、C. 5、地球具有磁场,宇宙中的许多天体也有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的潮汐现象与地磁场有关 B、 太阳表面的黑子、耀斑和太阳风与太阳磁场有关 C、 通过观察月球磁场和月岩磁性推断,月球内部全部是液态物质 D、 对火星观察显示,指南针不能在火星上工作 【解析】地球周围存在磁场,但地球上的潮汐现象是由地球的自转引起的。宇宙中的许多天体都有磁场,一些物理现象是由磁场引起的。但不像地球一样有一个全球性的磁场。 6.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几百只训练有素的信鸽分成两组,在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缚一块小磁铁而在另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缚一块大小相同的铜块,然后把它们带到一定距离的地方放飞,结果大部分缚铜块的信鸽飞回到鸽舍,而缚着磁铁的信鸽却全部飞散了,由此可见,信鸽辨别方向是靠信鸽 A.对地形地貌有极强的记忆力 B.能发射并接收某种超声波 C.能发射并接收某种次声波 D.体内有某种磁性物质,它能借助地磁场辨别方向 分析:解答本题需要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探究信鸽辨靠什么别方向时,找到相同因素和不同因素,找出不同因素对信鸽辨别方向的影响情况,即可得出结论. 解析:由题意知,两组信鸽所不同的仅是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缚一块小磁铁而在另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缚一块大小相同的铜块,结果大部分缚铜块的信鸽飞回到鸽舍,而缚着磁铁的信鸽却全部飞散了,由此可见,小磁铁产生的磁场干扰了信鸽的飞行方向.这说明鸽子体内有某种磁性物质,它能借助地磁场辨别方向. 故答案为:D.
如图15-11-3所示,当给圆环中通电时,与其共面且在正下方的小磁针S极转向读者.则圆环中的电流方向是___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圆环中小磁针的________极转向读者. 物理10月错题 逆时针 N 解析: 根据安培定则:由下方小磁针转向可以判定圆环中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进而可判定环中小磁针N极转向读者.
9.如图所示是汽车启动原理的电路图。汽车启动时,需将钥匙插入仪表板上的钥匙孔,相当于闭合开关。根据电路图,你能说明汽车钥匙是怎样控制电动机M的吗?
答题要点:(1)钥匙转动、闭合开关,电磁铁产生磁性,衔铁被吸下、触点接触; (2)电动机电路闭合,电动机工作. 注意:电动机工作时电压较高,所以使用的电池增多. 1.用安培提出的分子电流假说可以解释下列哪些现象( ) A.永久磁铁的磁场 B.直线电流的磁场 C.环形电流的磁场 D.软铁棒被磁化的现象 物理10月错题 答案:AD 解析:分子电流假说是安培为解释磁体的磁现象而提出的,所以选项AD是正确的.而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是由其内部自由电荷定向移动而产生的宏观电流产生的.分子电流和宏观电流虽然都是运动电荷引起的,但产生的原因是不同的.故正确答案为AD.
2.下列所说的情况中,可能的是( ) A.一环形电流产生的磁场,环内的磁感线与环外的磁感线数目相等 B.电流产生的磁场比磁极产生的磁场强 C.磁感线在空间某处中断 D.某两处的磁感线疏密一样 解析:由于磁感线是闭合的,所以环形电流的环内与环外的磁感线数目应该是相等的;电流产生的磁场和磁极产生的磁场大小没有必然联系,电流产生的磁场有可能比磁极产生的磁场强;但磁感线是闭合的,它不可能在空间某处中断;磁感线疏密程度相同说明磁场强度大小相等,这也是有可能的。 答案:ABD 3.(2012·南开区模拟)如图所示为磁场、磁场作用力演示仪中的赫姆霍兹线圈,当在线圈中心处挂上一个小磁针,且与线圈在同一平面内,则当赫姆霍兹线圈中通以如图所示方向的电流时( ) A.小磁针N极向里转 B.小磁针N极向外转 C.小磁针在纸面内向左摆动 D.小磁针在纸面内向右摆动 【解析】选A.根据安培定则,线圈中电流产生的磁场磁感线方向垂直于纸面由外向里,而N极受力方向和磁感线方向相同,故A正确.
4.如图所示是云层之间闪电的模拟图,图中A、B是位于南、北方向带有电荷的两块阴雨云,在放电的过程中,在两云的尖端之间形成了一个放电通道,发现位于通道正上方的小磁针N极转向纸里,S极转向纸外,则关于A、B带电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