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六年天津职工因病或非因工伤残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6
天津市城镇职工大额医疗费救助办法一、引言城镇职工大额医疗费是指城镇职工在患有重大疾病或遭受重大伤残后,经医疗机构评估,需要支付较高医疗费用的情况。
为了保障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减轻他们的负担,天津市制定了城镇职工大额医疗费救助办法。
二、救助范围1.关于大额医疗费救助的对象,适用于在天津市行政区域内参保的城镇职工,包括本市户籍居民,外来务工人员等,具体人员范围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2.救助标准:根据救助对象经济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医疗费用情况,实行分类救助标准。
救助资金由城镇社会保险基金负责支付。
三、救助申请与审批流程1.救助申请2.材料审核劳动保障部门将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确保申请人符合救助条件。
3.审批程序符合救助条件的申请人需要在工伤职工医疗救助社会保险管理部门进行审批。
经审核通过后,劳动保障部门将向医疗机构发放救助证明,确保申请人享受到相应的救助政策。
1.资金支付依据根据救助对象的经济状况和医疗费用情况,救助救助标准由劳动保障部门确定,根据不同等级,决定救助金额。
2.资金支付方式资金支付将直接支付给医疗机构,确保患者的大额医疗费用得到及时补偿,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
五、救助管理与监督1.救助管理城镇社会保险基金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资金管理与监督,确保救助资金的安全运行。
2.救助监督建立相关监督机制,通过定期抽查和检查,确保救助资金的合理使用,避免救助资金的浪费和滥用。
3.申诉机制建立合理的申诉机制,确保有关救助决策的公正和透明。
六、宣传与培训为了使更多的城镇职工了解到大额医疗费救助政策,天津市将积极宣传政策管滇,包括制作宣传资料、组织法制宣教和开展培训活动等。
七、总结天津市城镇职工大额医疗费救助办法的实施,为城镇职工在遭遇重大疾病或伤残时提供了保障。
通过救助资金的支付,减轻了城镇职工的负担,增强了他们对大额医疗费支付的信心,为城镇职工的健康保驾护航。
但是,为了确保救助政策有效落地,需要加强对救助对象的甄别,加强对资金的监管,确保救助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2016工伤鉴定标准和赔偿办法2016工伤赔偿最新标准(一)医疗费1、要求: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第3款。
3、备注: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不是必须到签有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治疗。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1、标准:由各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2、要求:住院期间。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第4款。
(三)交通费、食宿费1、标准:由各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2、要求:医疗机构出具诊断证明,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第4款。
(四)康复治疗费1、标准: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第6款。
3、备注:依地方规定,康复治疗需经办机构组织专家评定。
(五)辅助器具费1、标准:各省、直辖市工伤辅助器具限额标准。
2、要求: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1条。
(六) 停工留薪1、标准: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要求: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
4、备注:停工留薪期根据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和各地的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确定,但确定的部门和程序,依地方规定。
(七)护理费1、标准:(1)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2)评定伤残后需要护理的,完全生活不能自理,按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
天津发生工伤怎么赔偿天津发生工伤怎么赔偿工伤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受到事故、职业病等因素造成的伤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对于天津发生的工伤事故,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赔偿。
一、立案受伤者或其家属在发生工伤后,应及时向所在单位或劳动关系所在地派出所报案,并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申请立案。
在报案时,需要提供受伤者的身份证明、工伤证明、医疗证明等必要材料。
二、评定根据受伤者的报案情况和提供的证明材料,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将进行核实和评估。
评定的要素包括工伤种类、工伤程度、伤残程度等。
根据评定结果,确定受伤者应享受的各项待遇。
三、医疗费用赔偿受伤者的工伤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根据受伤程度和医疗费用的实际情况,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核算和赔偿。
四、伤残赔偿金如果经评定,受伤者被认定为伤残,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将根据伤残程度和身份信息,支付相应的伤残赔偿金。
赔偿标准根据国家规定进行统一,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赔付。
五、一次性待遇对于工伤的特殊情况,如因工死亡、重大伤害等,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还将提供一次性待遇。
一次性待遇的金额根据受伤情况和伤残程度的评定结果确定,以满足受伤者或其家属的经济需求。
六、职业病赔偿如果受伤者罹患职业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将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职业病赔偿。
赔偿的种类包括医疗费用、工亡赔偿金、丧葬费等。
以上是关于天津发生工伤的赔偿程序和方式的简要介绍。
但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赔偿金额和待遇标准根据国家和地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受伤者或其家属在申请工伤保险赔偿时,应仔细了解相关法律和规定,并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以获得更准确的赔偿信息。
天津市职工工伤等级
天津市职工工伤等级主要分为五个等级:一级工伤、二级工伤、三级工伤、四级工伤和五级工伤。
一级工伤是指职工因工作原因导致致残、职工死亡等情况,经医疗鉴定或者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鉴定为一级伤残或逝世的。
二级工伤是指职工因工作原因导致重度伤残,经医疗鉴定或者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鉴定为二级伤残的。
三级工伤是指职工因工作原因导致中度伤残,经医疗鉴定或者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鉴定为三级伤残的。
四级工伤是指职工因工作原因导致轻度伤残,经医疗鉴定或者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鉴定为四级伤残的。
五级工伤是指职工因工作原因导致病情恶化或导致职工死亡等情况,但未达到一至四级伤残或逝世的。
根据《天津市职工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工伤等级的确定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职工工伤医疗机构出具的伤残鉴定或逝世证明进行认定。
同时,根据工伤等级的不同,职工可以享受不同的工伤待遇。
在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时,一级工伤的职工可以获得最高的赔偿金额和优待待遇,而五级工伤的职工则相对较低。
此外,根据工伤等级的高低,职工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获得不同形式的经
济补偿、康复医疗等服务。
总之,天津市职工工伤等级的区分主要是根据工伤程度的不同来确定的。
不同等级的工伤有不同的治疗和赔偿方式,以保障职工的权益。
天津市工伤保险规定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因工受到伤害或者罹患职业病,在规定的范围内依法享受医疗、康复、伤残、生活补助、丧葬补助等一揽子社会保险待遇的一种保险制度。
天津市工伤保险作为全国工伤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天津市的劳动者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天津市工伤保险的规定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参保范围:天津市工伤保险适用于在天津地区从事劳动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和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居民自主创业人员。
二、参保义务: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其雇员依法办理工伤保险。
劳动者应当主动参加工伤保险,并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
三、保险待遇:工伤保险包括医疗费、工伤医疗期内的生活费补助、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救助金等待遇。
其中,伤残津贴按工伤保险职工伤残鉴定等级、扣除伤残等级低于3级的还贫困伤残职工的生活水平确定,并参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
四、工伤认定与赔偿:天津市工伤保险对工伤的认定十分重要。
工伤认定由就医地社保部门根据劳动者提供的相关证据进行认定,根据工伤情况进行工伤赔偿。
赔偿的范围包括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丧葬补助金等。
五、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缴纳。
缴费比例由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
六、保险基金:天津市建立了工伤保险基金,用于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基金主要由缴费人员的工伤保险费和财政补助等构成,由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管理和监督。
七、管理与监督: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工伤保险的管理与监督工作,包括工伤认定、赔偿、监督检查等。
劳动者在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过程中,可以依法提出申诉或者投诉。
总的来说,天津市工伤保险规定了参保范围、参保义务、保险待遇、工伤认定与赔偿、保险费、保险基金以及管理与监督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通过建立健全的工伤保险制度,大大增加了劳动者的安全保障,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天津市工伤保险若干规定第一条为了完善工伤保险制度,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工作人员、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职工均有依照本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第三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全市的工伤保险综合管理工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负责工伤保险费的征收工作。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负责参保登记、待遇支付、基金管理、工伤保险服务机构协议管理等工作。
公安、财政、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卫生健康、应急、市场监管、医保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工伤保险相关工作。
第四条与工伤保险相关的部门应当就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第五条本市工伤保险基金实行全市统筹。
工伤保险基金由下列各项构成:(一)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二)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三)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第六条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和主要生产经营业务等情况,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用人单位适用的行业差别费率。
经办机构会同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事故伤害和职业病危害程度等情况,适用所属行业内相应的费率档次,确定用人单位年度工伤保险缴费费率,并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浮动费率每一至三年确定一次。
第七条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天津市工伤赔偿标准
天津市工伤赔偿标准是根据工伤事故或职业病造成的损失程度来确定的。
具体的赔偿标准如下:
医疗费:工伤职工因治疗工伤导致伤情加重或复发,需要再次治疗的,可以向用人单位或工伤保险基金申请医疗费用报销。
工伤津贴:工伤职工因工作原因导致伤残的,可以获得工伤津贴,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等。
工伤就业补助金:对于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至十级伤残的职工,用人单位应当为其提供就业补助金。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工伤职工因工作原因造成伤残的,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工伤职工本人工资的十个月至十二个月。
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对于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至十级伤残的职工,用人单位应当为其提供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标准为工伤职工本人工资的六个月至十二个月。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标准仅为参考,具体的赔偿标准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计算。
建议工伤职工及其家属及时咨询相关法律专业人士,以确定具体的赔偿标准和方式。
天津工伤赔偿标准根据伤残等级来确定,具体如下:
1.一级至四级伤残:
●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
●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
●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
●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
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2.五级至六级伤残:
●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
●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
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
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工伤职工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终止劳动(人事)关系时,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按金额的80%支付,不足四年的按60%支付,不足三年的按40%支付,不足二年的按20%支付,不足一年的按10%支付。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赔偿金额可能会因具体情况而异,建议您咨询当地的劳动保障部门或法律顾问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1
2017年职工因病或非因工伤残
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须知
为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方便职工办理因病或非因工伤
残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以下简称病退鉴定),现将有关事项
告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截至2018年3月31日,男性年龄满50周岁、女性年龄
满45周岁的职工;参加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
年限满15年;因病或非因工伤残后,医疗期满或医疗终结,能
够提供完整的住院病历,本人自愿,可申请病退鉴定。
二、申报病种和病情程度
1.神经系统疾病:
(1)脑梗塞后两肢或三肢瘫肌力3级以下;
(2)脑出血后两肢或三肢瘫肌力3级以下;
(3)有脑出血、脑梗塞、脑瘤、血管畸形、代谢中毒病史,
继发癫痫伴神经功能缺失(须提供确诊原发病的CT或CR、脑
电图);
(4)脱髓鞘病造成两肢瘫(含两肢以上)肌力3级以下;
(5)帕金森病造成肢体肌张力增高、共济失调、机体不自
主运动;
(6)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7)脑肿瘤不能进行彻底治疗,遗有严重后遗症(如癫痫、
偏瘫、截瘫等)者。
2.呼吸系统疾病: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发呼吸衰竭;
(2)肺源性心脏病;
2
(3)一侧全肺切除并胸廓改形术伴发呼吸衰竭;
(4)双肺叶切除伴发呼吸衰竭;
(5)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伴发呼吸衰竭。
3.心血管系统疾病:
(1)心脏搭桥术后;
(2)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经冠脉造影确定有两支或两
支以上血管堵塞≥75%,心功能Ⅲ级以上;
(3)急性心肌梗塞后心功能Ⅲ级以上;
(4)心脏瓣膜病伴心功能Ⅲ级以上;
(5)心肌疾病(肥厚、扩张、限制)伴心功能Ⅲ级以上。
4.血液病:
(1)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25×109/升)伴出
血;
(2)血友病甲Ⅷ:C≤1%,反复血肿,关节畸形;
(3)白血病(参照恶性肿瘤鉴定标准);
(4)恶性组织细胞病;
(5)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
5.胃肠系统疾病:
(1)全胃切除术;
(2)全结肠切除术;
(3)小肠切除3/4。
6.重度肝功能损害:
失代偿期肝硬化:血浆白蛋白<30g/L,胆红素>50μmol/L,
凝血酶原时间较正常延长>6秒;临床表现脾亢、消化道大出
血、顽固性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
7.不可逆转的慢性肾功能衰竭:
3
肾功能衰竭(肾透析)肌酐清除率<20ml/min,血尿素
氮>17.85mmol/L,血肌酐>442μmol/L;临床表现贫血、代谢性
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
8.内分泌疾病及相关免疫系统疾病:
(1)甲状腺功能亢进伴甲亢性心脏病;
(2)糖尿病合并双眼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3)糖尿病合并下肢坏疽致截肢;
(4)硬皮病、红斑狼疮伴发严重合并症(参照心、脑、肾、
肺、肝系统鉴定标准)。
9.骨病:
(1)脊髓型颈椎病伴双肢肌力3级以下;
(2)重度腰椎管狭窄术后伴双下肢肌力3级以下;
(3)强直性脊柱炎晚期(须达到
实验室特异性指征:HLA-B27
阳性,X光片:脊椎关节骨性融合呈“竹节”样改变、生理弯曲消失,
全部脊柱曲伸、旋转功能严重障碍,活动范围丧失>50%伴髋关节强
直
);
(4)类风湿关节重度畸形;
(5)股骨头坏死Ⅲ期以上。
10.眼病:
(1)高度近视并视网膜脱落;
(2)青光眼近绝对期;
(3)白内障手术治疗后仍伴有视神经功能障碍;
(4)眼底病。
以上病种须达到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2或视
野半径≤20度;双眼矫正视力<0.1或视野半径≤20度。
11.精神病:
(1)慢性器质性精神障碍,经系统治疗2年以上,有系统
4
住院治疗史,仍不能恢复正常,持续或经常出现的妄想和幻觉,
持续或经常出现的情绪不稳定及不能自控的冲动攻击行为,并
严重影响职业功能者;
(2)痴呆,中度智能减退,智商<49;精神发育迟滞伴发
精神障碍;
(3)精神分裂症,经系统治疗3年以上,有住院治疗史,
仍不能恢复正常者;
(4)偏执性精神障碍,妄想牢固持续,持续5年以上仍不
能缓解,严重影响职业功能,现仍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者;
(5)难治性的情感障碍,躁狂发作、双相障碍、抑郁发作,
经系统治疗3年
以上,有两次住院治疗史,每次住院时间2个月以上
仍不能恢复正常,严重影响职业功能者;
(6)难治性强迫障碍,系统治疗3年以上,
有两次住院治疗
史,每次住院时间3个月以上
仍不能恢复正常,严重影响职业功能
者。
12.各种恶性肿瘤(含血液肿瘤):病理确诊后,经综合治
疗(如:放疗、化疗)无效或有复发、转移病灶。
三、申报材料及要求
1、申请书。申请书为统一格式,申请人应仔细阅读并如实
填写,本人签名,本人无法签名的,由监护人代签并注明。
2、居民身份证复印件(两张)。
3、始发及近期住院病历复印件。提供本市二级以上医院住
院病历,包括:首页、住出院记录、手术记录、病理报告及各
种辅助检查报告等,住院病历复印件盖医院病案室章。
4、《介绍信-诊断证明书》原件。申请人持统一格式《介绍
信-诊断证明书》到住院医院复印住院病历和开具诊断证明书。
诊断证明书由副主任以上医师对申请人现病情程度进行检查后
开具。诊断内容须和住院病历诊断内容、申报疾病一致,《介绍
5
信-诊断证明书》盖医院诊断证明专用章。
5、医疗费用票据复印件。本市二级以上医院住院及系统门
诊所产生的治疗票据。
四、工作流程
1、申请人应详细阅读本《须知》,符合以上申报条件和标
准的,可向用人单位或存档机构提出病退鉴定申请。
2、用人单位或存档机构对申请人的身体状况、病史资料、
参保缴费等情况进行核实,符合鉴定申报范围的,应及时办理
相关手续并进行申报前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的,在规定时间
内向参保所在区劳鉴办申报。对不符合鉴定申报范围的,退回
申请人并告知原因和依据。
3、区劳鉴办组织相关专业人员依据病退鉴定标准对申报材
料进行审核,对病历资料所反映病情程度符合鉴定标准的,予
以受理并进行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的,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市
劳鉴办。对不予受理的申报材料及时退回用人单位或存档机构,
并注明不予受理的理由和依据。
4、市劳鉴办收到各区上报材料后,按病种组织相关鉴定专
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向相关医疗机构核实病历信息。 并
根据鉴定专家审核及医疗机构核实情况,及时安排申请人医学
检查和鉴定工作。
5、市劳鉴办对鉴定结论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名单进
行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的,发布鉴定结论。
五、注意事项
6
1、申请人到就诊医院复印住院病历和开具诊断证明书,须
在全市病退鉴定工作启动以后,持统一格式的《介绍信-诊断证
明书》到就诊医院办理。
2、申请人提供虚假病史资料,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现场鉴定
的,无故不参加或拒绝参加市劳鉴办统一安排的医学检查,威
胁鉴定专家和工作人员的,市劳鉴办有权终止或取消其鉴定。
3、单纯性糖尿病、高血压、小儿麻痹症、先天性聋哑、酒
精依赖综合症等疾病不作为申报依据,脑血管意外和骨科术后
患者,须经半年以上康复治疗后可申请病退鉴定。
4、申报精神病类病种,住院病历、诊断证明限我市安定医
院、安康医院、安宁医院。
5、申请人为恶性肿瘤经综合治疗无效复发转移或植物状态
持续等各种高危病情,可在本年度鉴定工作启动后至11月20日
内,每月申报一次,市劳鉴办优先安排医学检查和鉴定。
6、鉴定部门只收取与鉴定有关的病历复印件,收取的病历
复印件不再退回。申报材料纸张大小统一使用A4纸。
六、上报时间
凡有办理病退的单位(含集体园及校办企业)请务必于3
月28日前通知人事科沙老师,过时不再补办。
河北区教育局人事科
2017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