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安全管理文件-登高作业10不登高_0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3
高处作业安全知识
凡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其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
根据化工企业的特点,对于虽在2米以下,但在作业地段坡度大于45度的斜坡下面或附近有可致伤害因素,亦视为高处作业。
坠落高度基准面:从作业位置到最低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
异温高处作业:在高温或低温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
高温是指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2C及以上时的温度。
低温是指作业地点的气温低于5C。
带电高处作业:作业人员在电力生产和供.用电设备的维修中采取地(零)电位或等(同)电位作业方式,接近或接触带电设备和线路进行的高处作业。
登高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登高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登高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为确保登高作业安全,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规定,结合矿井实际,制定本管理规定一、登高作业基本要求(一)凡距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高处作业的为登高作业。
(二)使用梯子前须仔细检查,保证其完整、坚固,不确档、无损坏。
(三)严禁两人同时在一个梯子上工作,登高2米以上须至少2人操作,一人登高,一人监护,严禁单岗作业。
(四)高处作业前,必须对有关防护实施及个人安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不得在存有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强令或强行冒险作业。
(五)因施工需要,施工高度超过2米,施工周期较长,必须搭设工作平台。
(六)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要定期体检。
凡经医师诊断为高血压、贫血、心脏病、癫痫以及其他不适宜高处作业人员,严禁登高作业。
(七)登高作业超过2米必须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及帽带,衣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带钉和易滑的鞋。
(八)登高作业时禁止超过梯子的最大承重量,攀登时,人要面向梯子,双手抓牢,身体重心保持在两梯柱中央。
(九)登高作业时下方的人员应注意自己站位,避开上方物体坠落处。
(十)安全带必须系挂在施工作业处上方的固定构件上,不得系挂在有尖锐棱角的部位。
安全带应高挂低用,不得采用低于腰部水平的系挂方法。
严禁用绳子捆在腰部代替安全带。
(十一)使用梯子登高作业时,梯子不得缺档,不得垫高使用,如需接长使用,应有可靠的连接措施,且接头不得超过一处。
梯子横档间接为30mm为宜。
使用时上端要固定牢靠,下端应有防滑措施。
脚手架或作业平台上禁止使用梯子登高作业。
(十二)单面梯工作时角度以60-70度为宜;人字梯上部夹角以30度~40度为宜。
使用时第一档或第三档之间应设置拉撑。
梯脚必须采取防滑措施。
禁止两人同时在梯子上作业。
在通道处使用梯子时,应有人监护或设置围栏。
(十三)登高作业所用的工具和材料,应放在工具袋内或用绳索帮牢,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上下传递物件时,禁止抛掷。
登高作业管理制度2018一、前言为了确保高空工作的安全和高效进行,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操作技能,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司特制定本登高作业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从事登高作业的人员,并且要求所有从事登高作业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二、登高作业的定义登高作业是指在高处进行工作,比如爬楼梯、梯子、脚手架等高处设备进行维修、安装、清洁等工作。
该类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不正确操作,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三、登高作业的风险1. 高处作业可能导致人员摔落伤害;2. 高处设备不稳定可能导致设备倒塌伤害;3. 不正确使用安全装备可能导致安全事故;4.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高处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工作安全。
四、登高作业的管理制度1. 员工的选拔培训公司在招聘员工时,需要对具有高处作业经验的员工进行选拔,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保证其具有足够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2. 工作前的准备在进行高空作业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检查设备的稳定性、安全性,确认安全绳吊索的牢固性,保证所用工具的完好无损等。
3. 安全装备的使用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配备安全带、安全绳、安全帽等必要的安全装备,员工必须正确佩戴,并确保安全装备的良好状态,如有损坏或磨损应及时更换。
4. 高处作业的规范员工在高处作业时,必须遵守相关规范,如不得私自增加高处设备的高度,不得随意调整设备结构等,严禁违规操作。
5. 紧急情况的处理如果在高处作业中出现紧急情况,员工必须立即停止工作,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自己的安全,如利用安全绳下降等,同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6. 作业后的清理高处作业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现场,归还使用过的工具和安全装备,确保工具和设备的完好无损,做好安全记录。
五、登高作业的考核与奖惩公司将定期对员工进行高处作业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的考核,对考核合格者进行奖励,对考核不合格者进行警告、培训或处罚,并记录在档案中,以备查证。
六、登高作业的监督与检查公司将建立专门的高处作业监督与检查组,负责对公司内部所有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和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监督,确保高处作业的安全进行。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人民群众对住房的需求与城市土地供应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高层建筑具有中上层部位视线开阔,采光通风良好,建筑立面效果时尚,富于时代感和都市感,高容积率,节约土地资源等优点,因此在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呈逐年增多趋势。
但高层建筑在给城市带来繁华的同时也带来了施工安全管理的诸多问题。
施工生产是建筑施工的生命线,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杜绝施工安全事故发生,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及《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于促进建筑业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基本走上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轨道,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安全管理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大大减少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但是,建筑业属于事故发生率较高的行业,有着高处作业多、露天作业多、立体交叉作业多、临时员工多等施工特点。
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固有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是个危险性大、突发性强、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生产过程。
l、当前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弊病。
登杆作业安全要领
2.新立电杆回填土应夯实。
3.冲刷、起土、上拔和导线、拉线松弛的电杆应采取安全措施。
4.木电杆根部腐朽不得超过根径的20%以上。
5.杆塔脚钉应完整、牢固。
6.登杆工具、安全腰带应完好合格。
7.使用梯子时要有人扶持和绑牢。
杆上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1.工作人员必须系好安全腰带。
作业时安全腰带应系在电杆或牢固的构架上。
2.转角杆不宜从内角侧上下电杆。
正在紧线时不应从紧线侧上下电杆。
3.检查横担腐朽、锈蚀情况,严禁攀登腐朽、锈蚀超限的横担。
登高作业安全制度范文登高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患有高血压,严重心脏病,精神病,癫痫病,深度近视(____度以上)的人员以及经医生检查,认为不适宜高空作业的人员,一律不准登高作业,“十不登”制度。
即:1、患有心脏病,精神病,癫痫病,深度近视等症不登高。
2、迷雾、大雪、雷或六级以上大风不登高。
3、没有安全帽,安全带不登高。
4、夜间没有足够照明不登高。
5、饮酒,精神不振或经医生证明不宜登高的不登高。
6、脚手架,脚手板,梯子没有防滑或不牢固不登高。
7、穿了硬底皮鞋或携带笨重工具不登高。
8、高楼顶部没有固定防滑措施不登高。
9、设备和构件之间没有安全板,高压线旁没有遮拦不登高。
10、石棉瓦,油毡屋面上无脚手架不登高。
登高作业安全制度范文(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保障登高作业人员的安全,制定本安全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登高作业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行业标准,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登高作业活动。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登高作业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维修、安装、检测、调试等工作。
第二章组织和责任第三条组织机构本单位设立登高作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监督和协调本单位的登高作业安全工作。
第四条责任分工1. 登高作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本单位的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和教育,指导和检查各部门、各岗位的登高作业安全工作。
2. 各部门负责制定本部门的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3. 登高作业人员负责遵守本制度,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第三章登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第五条安全教育的内容1. 登高作业人员应接受登高作业安全教育,了解登高作业的危险性和安全措施。
2. 登高作业人员应接受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培训,熟悉作业现场环境,掌握作业方法和操作技能。
3. 登高作业人员应了解应急救援措施和操作程序,能够应对紧急情况。
安全生产管理领域十不准一、个人作业“十不站”1、严禁在运行吊物下、起重吊臂作业半径下站人;2、严禁在设备运行、禁止区域或移动轨迹范围内站人;3、严禁在高处临边、孔洞等区域无安全措施前提下站人;4、严禁在易发生有毒有害介质泄漏、易燃易爆生产区域内无安全措施与专人陪同前提下站人;5、严禁在热态熔融(喷溅)区域、红钢运行(高温辐射)区域以及电离辐射区域附近站人;6、严禁在拆卸阀门、管道、设备结构等情况下,处于压力、势能释放的正面区域站人;7、严禁在移动设备或装置、吊装件或移动车辆站人;8、严禁在无监护的立体交叉作业区域或动火作业区域下方站人;9、严禁在高压电气柜或变电区域无安全措施前提下站人;10、严禁在大型设备拆装、建筑爆破、环境不明、生产通道等区域未经许可站人。
二、叉车作业“十不铲”1、移动及球形物体未固定牢靠,不铲;2、铲齿上升到极限,不铲;3、物品埋在地上,不铲;4、物品超重,超宽,不铲;5、铲齿上站人,不铲;6、料箱料架大小不一,不铲;7、任何带电物体,不铲;8、铲脚没有到位,不铲;9、作业人员未离开铲车5米之外,不铲;10、铲车上坐人(教练车除外),不铲。
三、电焊气割“十不干”1、无特种作业操作证,不焊割。
2、雨天、露天作业无可靠安全措施,不焊割。
3、装过易燃、易爆及有害物品的容器,未进行彻底清洗、未进行可燃浓度检测,不焊割。
4、在容器内工作无12伏低压照明和通风不良,不焊割。
5、设备内无断电,设备未卸压,不焊割。
6、作业区周围有易燃易爆物品未消除干净,不焊割。
7、焊体性质不清、火星飞向不明,不焊割。
8、设备安全附件不全或失效,不焊割。
9、锅炉、容器等设备内无专人监护、无防护措施,不焊割。
10、禁火区内未采取安全措施、未办理动火手续,不焊割。
四、起重作业“十不吊”1、指挥信号不明或乱指挥不吊;2、超负荷不吊;3、工件紧固不牢不吊;4、吊物上面有人不吊;5、安全装置不灵不吊;6、工件埋在地下不吊;7、光线隐暗看不清不吊;8、斜拉工件不吊;9、棱角物件没有措施不吊;10、吊物过重不吊。
登高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登高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为了保障登高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登高作业工作的顺利进行,所有参与登高作业的人员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一、登高作业人员必须接受相应的安全培训,并持有效证件方可参与作业。
二、登高作业前,必须检查所使用的登高设备的完好性,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和维护。
三、登高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
四、登高作业人员必须遵守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流程,不得越过安全手把、护栏或登高设备。
五、在登高过程中,严禁进行与作业无关的其他活动,禁止喧哗、追逐或打闹。
六、严禁登高设备的超负荷使用,必须按照规定的负荷上限进行作业。
七、登高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岗前培训和考核,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不得擅自进行登高作业。
八、在登高作业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戒线,以确保周围人员的安全。
九、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如大风、暴雨等,必须立即停止登高作业,并按规定处理好登高设备。
十、每次登高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包括对登高设备、作业环境和所需工具的检查。
十一、登高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指挥人员的要求进行作业,不得擅自逾越或违反指令。
十二、登高作业人员必须随时保持通讯畅通,与指挥人员保持联系,并及时报告作业进展。
十三、作为指挥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负责现场的安全管理和指挥。
以上是登高作业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定,希望所有参与登高作业的人员都能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确保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
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登高作业的监管,进行定期检查和培训,提高登高作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登高作业10不登高
企业职工从事登高作业,要从三个方面加强管理,一是建立登高审批
制度,二是建立登高用具管理制度,三是建立登高作业人员安全操作
制度。
10不登高即是指:
1.患有登高禁忌症者,如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等的工
人不登高。
2.未按规定办理高处作业审批手续的不登高。
3.没有戴安全帽、系安全带,不扎紧裤管和无人监护不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