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鉴赏七大考查类型的答题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高考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技能方法对于高中语文来说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诗歌鉴赏题,诗歌鉴赏在高考中也是必考的一个题型。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技能,期望对您有所帮助!高考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技能1、鉴赏高中古诗作品里的形象诗中的主人公形象、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中所描写的景与物。
2、鉴赏古诗的语言准确知道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义义、暗示意义,准确知道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画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成效等。
3、鉴赏高中诗歌作品的各类表达技能①修辞:如,比喻、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对照、反语、反复等。
②表现手法:如,虚实相生、借景抒情、情形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衬托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消息结合、以动写静、渲染、象征、用典、赋比兴等。
4、评判高中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或观点态度:评判是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或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简评。
简析诗歌的思想意义、人生意义以及作者的生活乐趣、审美乐趣、价值观念等等。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能规律(一)掌控思想内容的一样方法(写什么内容,抒什么感情)1、审标题,搜取信息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些诗歌题目就交待了很多信息。
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题目交待了内容(送别)、时间、对象;张籍的《秋思》,题目点名了感情基调;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题目暗示了内容。
幽:深远,偏僻,隐藏的,不公布的。
这些都能帮助考生答题。
2、看作者,知人论世高考大都选名家作品,这些作家,都有自己特殊的人生经历,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作品风格,或豪爽,或沉郁,或清丽,或哀婉。
知其人,晓其风格,对其作品的知道也就容易很多。
读苏轼的“大江东去”,自然要知道其“豪爽语”,读李清照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自然不会说它“直抒胸臆”,由于作者属婉约派,特点是曲折委婉、含蓄模糊而又寓意隽永、细腻缠绵。
3、品局部,抓住关键高考题常常从关键词语(诗眼)动身,提摄全篇,这其实正好是读诗的一个突破口。
高考语文古诗文赏析题答题技巧范文【篇一】高考语文古诗文赏析题答题技巧一、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二、分析技巧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4、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分析语言特色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4、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四、炼字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的答题技巧有哪些_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答
题技巧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很多同学都觉得诗词鉴赏很难,总是猜不透作者的心,导致答题时总是跑偏,得不到分数,下面小编带你看一下语文古诗词鉴赏待敌该怎么回答才能得到高分,仅供参考!
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形象画面: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形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景物有什么特点? 意象意境:诗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或直接点明某意象,要求简要赏析。
情感蕴含: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情趣(思想感情有何变化)?或分析诗句蕴含了作者何种心情? 主旨: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主旨是什么)?或就主旨句、关键词语发问。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答题步骤
: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感谢您的阅读!。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表达技巧四大方面:一、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二、表现手法:想象、象征、渲染烘托(衬托) 白描对比、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欲扬先抑等三、修辞手法:对比、拟人、夸张比喻(比兴) 夸张借代四、行文结构:过渡铺垫(伏笔)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一、诗歌的表达技巧往往表现在三大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1、表达方式是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常见的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其中抒情表现得尤其突出,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常见的有即景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
即景抒情是指遇到眼前的景物或场景油然而生感慨。
借景抒情顾名思义就是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
寓情于景就是把感情融入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
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2、表现手法又叫艺术手法,是指诗歌的章法和技巧,①渲染。
渲染就是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
②衬托。
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借描绘别的事物以突出主要对象。
可以是人烘托人,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是喜景衬喜情,哀景衬哀情。
“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诗人的高妙之处就是把情融入景中,通过景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做到情景的交融。
或喜景衬哀情。
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
③含蓄。
含蓄顾名思义,不直说、不明说,委婉曲折地表达主观感情。
④用典。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
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人物事迹、学习资料、教学资源、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haracter stories, learning materials, teaching resource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是什么面对课外古诗鉴赏考题,学生首先在心理上主产生惧怕。
古诗词鉴赏题十大规律及答题模板诗歌鉴赏要从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鉴别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古诗词鉴赏题十大规律及答题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古诗词鉴赏题十大规律和答题模板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
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
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
“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
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
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关于古诗词的鉴赏题及答题方法关于古诗词的鉴赏题及答题方法古诗词鉴赏题有多种类型,各种类型的题目又有各自具体的解题方法和答题程式。
一、炼字、炼句型1、炼字型【提问方式】①诗词文本中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②诗中某字用得极为传神,请作具体分析,或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③某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请说明理由。
④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个字?请赏析。
【分析】答炼字型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看,应放回句中,特别留心该字在句中是否活用,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等来分析。
【答题程式】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展开联想想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后明确形象,再现景象、情景。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等。
④末尾最好点名:所以这个字用得极为传神。
【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参考答案: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2、炼句型【提问方式】①这句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原因是什么?②如何理解画线的千古名句?③你从这名句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④这句诗现在被赋予什么新的含义?⑤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说明理由。
【分析】这类题主要考查对诗词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时通常要结合诗词的创作背景以及主题思想。
【答题程式】①指出修辞手法;②分析句子的含义或引申义;③点明“表达……感情”、“抒发了……情趣”、“表达了……志向”或“渲染了……环境”等。
【示例】清平乐·独宿俘山王氏庵宋·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二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简要赏析“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这两句的妙处。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及套路模板(一)把握思想内容的一般方法( 写什么内容,抒什么感情)1 、审标题,搜取信息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些诗歌题目就交待了很多信息。
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题目交待了内容(送别)、时间、对象;张籍的《秋思》,题目点名了感情基调;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题目暗示了内容。
幽:深远,僻静,隐蔽的,不公开的。
这些都能帮助考生答题。
2 、看作者,知人论世高考大都选名家作品,这些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作品风格,或豪放,或沉郁,或清丽,或哀婉。
知其人,晓其风格,对其作品的理解也就容易得多。
读苏轼的“大江东去”,自然要理解其“豪放语”,读李清照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自然不会说它“直抒胸臆”,因为作者属婉约派,特点是曲折委婉、含蓄隐约而又寓意隽永、细腻缠绵。
3 、品局部,抓住关键高考题往往从关键词语(诗眼)出发,提摄全篇,这其实正好是读诗的一个突破口。
上文已谈及,此不赘述。
4、看注释,破解难点高考试卷为了降低试题难度,命题者往往有意识的在诗歌后面给出一些注释。
一方面是对文中的难点进行解释,一方面对诗歌所涉及的历史环境进行必要的说明。
对这些内容,学生们在做题时,必须给以足够的重视,因为这往往是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关键。
5 、抓整体,全面参照一抓全文意象情感(上文已谈)。
二抓尾联末句。
在前文叙事写景的基础上,最后抒情议论,画龙点睛,这是中国诗歌的一大特色。
尾句(联 )通常担负着表情达意的作用,如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最后一联,明显地透露出了作者对贾生的同情和对孝文帝的讽刺。
三抓诗后及题干中的补注和交代,往往可以了解其写作背景、写作目的及某些词语的含义。
(二)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一般方法(怎样写的 )第一,了解常用修辞方法的作用。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高考古诗鉴赏题的十二种答题模式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一般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环境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清新明丽、雄浑壮阔、悲壮慷慨、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解答分析: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常见错误:学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两点:一是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二是学生往往着重于“思于境偕、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而忽落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应多从诗人的生平、抱负或标题来思考,避免出错。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练习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高考古诗鉴赏七大考查类型的答题技巧
编制:林佳伟 顾问:隋艳秋
(一)考查形象方面
一般提问: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变式提问:有人认为塑造了这样的形象,有人认为塑造了那样的形象,谈谈你的看法。
答题步骤:1.谈出个人观点概括形象特点。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形象的典型性或代表意
义。4.对表现主题和作者情感的作用。
答题套路:这首诗塑造了一个( )的形象,这可以从( )句中看出,这句通过( )
的描写展示出来;(这个形象)是( )的代表,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 )的社会
现实,传达出诗人( )的情感。
(二)考查情感方面
一般提问: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变式提问: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请说出理由。
答题步骤:1.表述自己的观点(明确)。2.用原诗句证明此观点(具体)。
答题套路:我认为( ),原因是( )(从原诗中找到理由并分条陈述)。
(三)考查语言方面
1.炼字型
一般提问:这首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变式提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1.指出该字。2.解释该字含义(表层、深层)。3.描述该字所在诗句的景象。4.揭
示作者传达的深层情感。5.评价表达效果(突出了……作用)
答题套路: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
达了作者( )的情感。
2.一词领全诗型
一般提问: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答题步骤:1.该词对表达情感、突出主旨的作用(内容上)2.该词在结构上、表达效果上的
作用(形式上)。3.分析语言特色。
一般提问: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变式提问:情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1.点明语言特色。(明确、简练)2.结合相关诗句分析。(具体)3.分析表现了作
者怎样的情感。(具体)
答题套路: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 ),如( ),这种风格很好地表达了作者( )的
情感。
小结:考查语言——解说表层含义:字面意义①
表现景象②
分析深层含义:表达情感③
突出主旨④
评价形式作用:表达效果⑤
答题时依序答出,避免遗漏;依据诗作具体情况适当减少项目,不牵强附会,强加于诗。
(四)考查意境方面
一般提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的画面。2.概括氛围特点。(准确)3.分析思想感情。(具体)
答题套路: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
( )的情感(心情、心境)。
(五)考查内容情感方面
一般提问: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变式提问: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请说出理由。
答题步骤:1.表述自己的观点。(明确)2.用原诗句证明此观点。(具体)
答题套路:我认为( ),原因是( )(从原诗中找到理由并分条陈述)。
(六)考查技巧方面
一般提问: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变式提问: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1.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具体诗句,加以阐释。3.分析表达效果,即这种手
法是如何有效地传达诗人感情的。
答题套路:这首诗用了( )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修辞手法),如( ),从而突出了
(强调了,更有效地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七)考查诗歌的对比方面
一般提问:对两首诗或词进行形象、内容与主题、方法等方面的对比;也有与学过的课文诗
句的对比。
变式提问:请说出两首诗词在某方面的相同点火不同点。
答题套路:1.明确问题的角度或找出相关的比较点。2.结合原诗中具体语句分别进行分析,
分条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