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轨道交通线路图(2017年最新)
- 格式:docx
- 大小:449.30 KB
- 文档页数:2
武汉筹划部分颁布2013-2049版武汉轨道交通线网筹划的两个初步筹划,2013年8月28日两套筹划表态市平易近之家.之马矢奏春创作(这是最新版,内含两幅高清原图,下载另存桌面即可)《武汉2049年远景计策成长筹划》【初步计整齐】【初步筹划二】轨道线网计整齐技能指标表线路名称起点止点线路长度(km)底子网1号线径河汉口北 402号线金银潭佛祖岭 373号线文岭三金潭 324号线新汉阳火车站武汉火车站 365号线青山郑店 466号线体育中央吴家山 457号线前川、机场纸坊 858号线盘龙城大桥新区 43机场线金银潭河汉机场 209号线磨山左岭 3910号线常福阳逻 7811号线蔡甸葛店 7012号线武汉火车站武汉火车站 57 13号线金银潭左岭 5614号线走马岭后湖 4315号线武汉火车站阳逻北 2916号线径河龙泉山 6817号线径河豹澥 5718号线阳逻邾城 2619号线阳逻双柳 1620号线青菱金口 2221号线国博中央纱帽 36合计 981为打造“国家分化交通枢纽”示范城市,助力“拔擢国家中央城市”,武汉市开始第三轮轨道交通线网筹划修编,筹划到2049年,建成“一环串三镇,十射联新城”的轨道交通.昨日,两套筹划在市平易近之家表态,广征平易近意.■ 深远意义助力“拔擢国家中央城市”打造“国家分化交通枢纽”第三次修编筹划到2049年近年来,武汉经济社会迟缓成长,轨道交通拔擢也进入了高速成长时期.为拔擢成为国家中央城市,武汉要求进一步强化主城区城市成效,实施“三镇三城”成长计策,周全构建“1+6”城市成长新格局,出力打造“国家分化交通枢纽”示范城市.在此布景下,武汉市国土筹划局会同市发改委、交委、地铁集团等部分,开展了第三轮《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筹划修编》义务.按照《武汉2049年远景计策成长筹划》,到2049年,武汉人口到2020年将达到1150万-1200万,到2030年将达到1300万-1400万,到2049年将达到1600万-1800万.届时,武汉将形成“大临港经济区”、“大临空经济区”、“大车都经济区”、“大光谷经济区”四大财产集群.所以,第三轮修编义务参照以上两大方面展开,将有效避免城市重蹈“摊大饼”的成长模式,引导武汉新城区的成长标的目标,促进城市中止健康成长.筹划的时间结点也是2049年.为了让这一轮筹划尽量完善,武汉市成立了由武汉市交通成长计策研究院、法国赛思达(SYSTRA)、喷鼻香港弘达(MVA)、铁四院、北京城建院等多个单位组成的技能专班,于本年正式启动修编义务.经由5个多月的努力,今朝已经形成初步筹划.另据理解,武汉市已经明确,到2020年建成的轨道交通有11条,辨别是1、2、3、4、5、6、7、8、机场线、11号线东段、11号线西段.■ 交通影响中央城区内所有地铁线被大环线串联此轮线网筹划修编,武汉市国土筹划局交通筹划院提出,拔擢一条地铁环线串起武汉主城区,并供应了两个初步筹划供市平易近参考.一种是“小地铁环线”筹划.该筹划长48千米,环线底子笼盖中间活动区,串起了汉口火车站、武昌火车站、武汉火车站、王家墩CBD、四新城市副中央、沙湖中间文化旅游区等城市重点成效区.另一种是“大地铁环线”筹划.该筹划长达60千米,比“小地铁环线”筹划笼盖范围更大,串起了汉口火车站、古田组团、四新城市副中央、南湖组团、省级行政中央和东湖风景区等城市重点成效区.武汉市国土筹划局交通筹划院专家介绍,地铁环线的主要传染感动是将城市市区各个片区慎密地连在一路,削减市平易近换乘次数,别离换乘客流,缓解换乘压力.六大新城区轨道交通半小时直达市中央在这一轮轨道交通筹划修编中,不但筹划了一条地铁环线,还筹划了其他的轨道交通线路.其他的轨道交通线大部分与地铁环线订交.是以受地铁环线大小的影响,两种初步筹划中的线路总数、线路总长度以及站点总数也响应不合.“小地铁环线”筹划总共有22条线路(详见计整齐),总长度981千米,站定总数567座,个中主城区占495千米,设站365座.“大地铁环线”筹划总共有23条线路(详见筹划二),总长度1009千米,站点总数571座,个中主城区占521千米,设站370座.但是,无论是拔擢“小地铁环线”,照样拔擢“大地铁环线”,武汉都筹划拔擢10条放射性的轨道交通与六大新城组群联系.武汉市国土筹划局交通筹划院专家介绍,这10条放射性轨道交通辨别通往江夏、新洲、黄陂、蔡甸、汉南、器械湖六大新城区.建成后,新城区的居平易近到达主城区只需要半个小时.。
武汉在建11条地铁最新进展情况汇总!2014-05-06 武汉得意生活网自2008年开始,武汉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城市建设期。
从2012年起,武汉每年都将开通一条地铁,到2017年,武汉将建成遍布全城的9条地铁线。
综合整理2014年,武汉同步推进9条轨道交通线建设:确保1号线汉口北延长线、4号线二期建成运营,实现武汉三镇全部开通地铁;加快建设3号线一期、6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开工建设机场线、21号线、27号线。
这9条地铁线路预计都将于2017年前通车,其中轻轨1号线延长线将于今年5月28日试运营,地铁4号线二期预计于今年12月通车。
同时,武汉今年还将启动武汉轨道交通(2013—2020)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初步确定新增5号线、11号线东段(左岭线)和11号线西段(蔡甸线),届时,武汉将有11条地铁在建。
在此小编共整理了武汉在建11条地铁的最新进展,供网友们查阅。
通车时间:2014年5月28日线路:1号线延长线工程起自1号线起点堤角站,至巨龙大道北汉口北站,新增3个站点。
分别为靠黄埔新城、滕子岗、汉口北站。
全长5.72公里。
届时,轨道交通1号线共有29个站点,总长度将增至34公里。
最新消息:4月19日,市城建委介绍,目前,1号线汉口北延长线主体工程已完工,计划5月28日实现试运营。
届时,市民就可以坐轨道交通到汉口北购物了。
通车时间:预计2015年12月开通试运营线路:起于汉阳沌阳大道,止于汉口三金潭,全长约28公里。
设站24座分别为:沌阳大道站、体育中心南站、体育中心北站、三角湖站、汉阳客运站、四新大道站、王家畈站、蔡家湾站、王家湾站、宗关站、双墩站、王家墩中心站、王家墩北站、范湖站、菱角湖路站、香港路站、惠济二路站、赵家条站、罗家庄站、二七路站、兴业路站、后湖大道站、市民之家站、宏图大道站。
特色:武汉第一条穿汉江地铁;宏图大道站可直接换乘机场线;王家墩中心站站台层两侧为双向车道;汉阳客运站地铁站内建停车场。
武汉轻轨一号线武汉轻轨一号线是武汉市的一条重要轨道交通线路,也是武汉市轻轨系统的首条线路。
该线路的建设和运营,对于缓解武汉市交通压力、改善市民出行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线路概况、车站设置、运营情况等方面介绍武汉轻轨一号线。
武汉轻轨一号线建设于20世纪90年代,于2004年正式开始运营。
该线路起点为汉阳火车站,终点站为汉口火车站,全长约37公里,共设有26个车站。
一号线途经武汉市中心重要的商业区、居民区和文化区,连接了武昌、汉阳和汉口三个主要火车站,为市民提供了便利的出行方式。
一号线的车站设置合理,覆盖了沿线重要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和居民区。
其中,汉阳火车站、临空港火车站、武昌火车站和汉口火车站是四大重要换乘站,方便市民换乘不同交通工具。
此外,一号线还经过了武汉市的多个知名景点,如黄鹤楼、长江大桥等,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旅游方式。
武汉轻轨一号线的运营时间长,运力充沛。
一号线的运营时间为早上6点到晚上11点,规划每隔五分钟一班列车,高峰时段可缩短至两到三分钟一班。
这意味着市民不用担心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能够快速、方便地抵达目的地。
同时,一号线的列车数量也相当可观,高峰时段每小时能够达到30列以上,能够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
武汉轻轨一号线的运营安全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一号线配备了国际先进的列车信号控制系统和自动列车操作系统,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精准度。
此外,轻轨线路使用了专业的轨道维护团队,每天都会进行巡视和维护工作,保证线路的顺畅和安全。
除了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武汉轻轨一号线还对于缓解交通压力、改善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轻轨的运行可以取代部分公交车和私家车的使用,减少道路交通的拥堵和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此外,一号线还鼓励市民步行或骑行前往轻轨站,减少私家车的使用,提倡绿色出行,为城市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的来说,武汉轻轨一号线作为武汉市轻轨系统的首条线路,承担着重要的城市交通任务。
该线路的建设和运营,为市民提供了快速、方便的出行方式,减少了交通压力、改善了出行环境。
地铁17、18号线意义重⼤!建成后武汉临空港才能辐射黄陂南部黄陂观察,观察黄陂01前⾔:从现实来讲,由于东西湖区域内有国家级开发区,代表东西湖相对于黄陂可以引进很多⾼新企业,如果黄陂在接下来的10年内仍然没有国家级开发区落地的话,黄陂⼯业就必须依赖临空港开发区的外溢和辐射。
⼩编知道,部分黄陂⼟著⼈对东西湖是多少有些不以为然的,这⼀⽅⾯是作为宗主的⾃尊⼼作怪(东西湖很多⼟地是黄陂划出去的),另⼀⽅⾯也是武汉江北长期各⾃为政的结果。
江夏和光⾕亲密⽆间,希望黄陂和东西湖也能合作发展。
下⽂主要是探讨地铁17和18号线是如何连通东西湖和黄陂南部的。
02有粉丝问⼩编,黄陂南部离国家级的武汉临空港开发区这么近,黄陂能不能像江夏承接光⾕的外溢和辐射⼀样得到发展呢?⼩编的答案是肯定的,从武汉市对东西湖和盘龙城两地的道路和地铁规划就可以看出来,武汉市希望这两个地区能⽆缝连接的,且由于东西湖⼟地有限,开发区的供应链必然向黄陂延伸。
但这个辐射带动效果不会显⽰的那么快,⼩编估计5年后才会看到国家⽹安基地的产业链在黄陂南部落地的情形,原因在于,第⼀临空港才成⽴⼏年,⾃⾝内部都没发展完全,第⼆,临空港引进的企业多为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多是⼀个封闭的体系,⾃然其供应链就没有那么长。
由于黄陂区域内没有国家级开发区,现阶段是搞不来⾼新科技和⼤企业,也就代表黄陂区域内⾼薪机会不是很多,部分黄陂⼈需要跨过府河到有国家级开发区的东西湖上班(和江夏⼈到光⾕上班⼀个意思),过去,黄陂和东西湖之间虽然有绕城⾼速和盘龙⼤桥相通,但绕城⾼速要钱,⾛盘龙⼤道转⾦银潭⼤道⼜太堵,现状来看,黄陂和临空港开发区之间的联系是远远弱于江夏和光⾕之间的联系的。
03连接东西湖和黄陂南部主要有两条规划的地铁线路,17和18号线。
在具体谈这两条线路之前,⼩编需要澄清⼀个概念,那就是国家级武汉临空港开发区⾯积是很⼩的,只有20平⽅公⾥,东西湖区虽然和临空港开发区是“两个牌⼦⼀套⼈马”,但两者的管辖范围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附件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一、线网规划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远景(2049年)线网总长约1100公里,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导、与土地集约开发相协调,多元复合、衔接高效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实现“60/60客运目标”,即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60%、轨道出行占公共交通出行的60%。
二、建设规划(一)建设方案建设12号线、6号线二期、8号线三期、11号线三期(武昌段首开段、新汉阳火车站段和葛店段)、7号线北延线、16号线、19号线、新港线项目,总长198.4公里,其中:地铁项目4个(含延伸线)、总长81.7公里;市域快线项目4个、总长116.7公里。
到2024年,形成14条线路运营、总长606公里的轨道网。
12号线工程自武昌火车站至武昌火车站(环线),线路长59.9公里,设车站37座,投资583.87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6年。
6号线二期工程自金银湖至富民南路,线路长7公里,设车站5座,投资45.58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3年。
8号线三期工程自野芷湖至黄家湖,线路长4.9公里,设车站2座,投资25.97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2年。
11号线三期工程分为三段实施,其中武昌段首开段自武昌火车站至白沙洲,线路长4公里,设车站2座,投资79.89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6年;新汉阳火车站段自黄金口至新汉阳火车站,线路长2.2公里,设车站2座,投资39.01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6年;葛店段自左岭至葛店南,线路长3.7公里,设车站1座,投资16.25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2年。
7号线北延线工程(前川线)自马池路至黄陂广场,线路长33.6公里,设车站9座,投资175.59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5年。
16号线工程自国博中心至周家河,线路长32.3公里,设车站12座,投资154.2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3年。
19号线工程自武汉火车站至高新二路,线路长20.6公里,设车站6座,投资171.9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4年。
史上最全全国41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览(附规划图)导读史上最全轨道交通规划,全国41个城市尽情浏览,新规划的城市-绍兴,芜湖,⽼牌城市北京、上海、⼴州、深圳,接下来轨道交通的发展规划是什么?由于本⽂内容均整理⾃⽹络、发改委及地铁公司官⽅⽹站,如有数据纰漏,欢迎指正!华东地区1上海在新⼀轮轨道交通线⽹规划(2015—2040)中,上海将规划1000公⾥市郊铁路(包括国家⼤铁路)、1000公⾥城市轨道交通、1000公⾥中运量公交系统(包括有轨电车、BRT等),形成效率和运量并重的客运交通⾛廊。
⾄2025年上海将新增规划再建设9条轨道交通线路。
据了解,此次公⽰的9条线路并⾮都是地铁,还包括了连接上海两⼤机场的的城际铁路快线,以及中运量轨道线路等多种模式。
据悉,到2025年为⽌,上海将拥有包括地铁、城际铁路、机场快线、磁浮线等多种模式的轨交线路,共计39条,总长约1050公⾥。
2杭州2013年6⽉20⽇,《杭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期建设规划(2013-2019)》获国家发改委批复。
根据批复,在⼀期⼯程长约84公⾥线路的基础上,2013-2019年间,杭州市将建设2号线⼆期、4号线⼀期、5号线⼀期和6号线⼀期⼯程共计106.6公⾥的地铁线路,2019年杭州将形成总长约190公⾥的轨道交通⽹络。
3宁波宁波市轨道交通线⽹规划以三江⽚为核⼼,跨三江(甬江、姚江、奉化江),连三⽚(三江⽚、镇海⽚、北仑⽚),沿三轴(商业轴、⽔轴、公建轴)形成三主三辅6条线、放射状的轨道交通线⽹。
线⽹全长247.5 km,共设换乘站20座。
线⽹规划同时还预留了向市域⽅向延伸的条件。
规划线⽹建成后,对缓解城市交通⽭盾、⽅便居民出⾏、引导城市按规划⽅向拓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城市综合竞争⼒都将发挥重要作⽤。
4温州推荐线⽹由6条线组成,线路总长361.8km,设站128座,其中换乘站14座。
推荐线⽹中市域线4条,线路长269.3km;市区线2条,线路长92.5km。
2017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统计与分析田时沫;鲁放;杨珂;刘宇;雷丽霞;李若怡;张红健;杨瑞霞【摘要】Urban rail lines have been built in 33 cities of China by the end of 2017,totaling 4,706 km.The number of newly built lines reaches 32 with a total length of 874 km.Statistics on urban rail line name and length,etc.are given.The statistical standards and special conditions are also interpreted.The number and length of the operating transit lines in each city are sorted and ranked.Among the cities,Beijing ranks the first with 22 operating lines and Shanghai ranks the first with a total operating length of 676km.It is predicted that the total operation distance would approach 6000km and the number of operational cities would be 36 by the end of 2018.%截至2017年底,中国内地共有33座城市拥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4 706 km,运营线路161条,其中新增运营线路32条(段),新增运营里程874 km.统计运营线路的名称、里程等情况,并对统计口径和特别情况予以说明(本文中的统计数字没有包含由国家铁路部门管理的324 km市域快轨线路).给出2017年中国各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数量和里程排序.并对我国轨道交通总体发展情况做了简要分析.北京以22条线位居运营线路数量首位,上海以676 km位居运营总里程首位.预测到2018年底,运营总里程将接近6 000 km,运营城市数量达到36座.【期刊名称】《都市快轨交通》【年(卷),期】2018(031)001【总页数】5页(P16-20)【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统计【作者】田时沫;鲁放;杨珂;刘宇;雷丽霞;李若怡;张红健;杨瑞霞【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68;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1.1;G353.1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速度和规模已经世界领先,已有数十座城市建成或正在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