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 884-2012《生物有机肥》
- 格式:docx
- 大小:21.43 KB
- 文档页数:4
生物有机肥标准2012生物有机肥是指以动植物残体、粪便、农作物秸秆、菌渣、藻类、微生物发酵等为原料,通过发酵、腐熟等过程,制成的有机肥料。
生物有机肥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规范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和使用,2012年国家颁布了《生物有机肥标准》,对生物有机肥的原料、生产工艺、质量指标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首先,生物有机肥的原料应当符合国家环保要求,不得含有重金属、有害微生物等有害物质。
生物有机肥的原料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菌渣、藻类等。
这些原料应当来源清晰,不得含有污染物。
同时,生物有机肥的原料应当进行堆肥、发酵等处理,确保其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其次,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应当符合国家标准。
生产过程中应当进行科学合理的发酵、腐熟等处理,确保有机质的充分分解和成熟。
生产过程中应当加入适量的微生物菌剂,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提高肥料的养分含量和利用率。
此外,生产过程中应当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生产的有机肥符合国家标准的质量指标。
生物有机肥标准2012还对生物有机肥的质量指标进行了具体规定。
生物有机肥应当含有一定的有机质、养分和微生物菌群。
有机质是生物有机肥的主要成分,对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起着重要作用。
养分含量是衡量生物有机肥肥效的重要指标,包括氮、磷、钾等养分的含量。
微生物菌群是生物有机肥的特色之一,对土壤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植物生长有着重要作用。
生物有机肥的质量指标直接关系到肥料的使用效果,因此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总的来说,生物有机肥标准2012的颁布,为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和使用提供了明确的规范。
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农民朋友在使用生物有机肥时,应当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使用,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有机肥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肥料,必将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生物有机肥是指采用植物、动物残体和(或)植物、动物残体与微生物共同发酵成的,主要含有植物养分和微生物的肥料。
它主要通过改善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来提升产量,同时也有助于环境保护。
中国的生物有机肥国家标准,可以参考的具体标准文档通常是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例如:
- **NY 884-2012**《有机肥料》
- **GB 20287-2006**《农用微生物菌剂》
上述标准一般会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范围**: 描述标准适用的产品种类和领域。
2. **术语和定义**: 对生产生物有机肥中会用到的专业术语进行解释。
3. **产品分类**: 根据不同的特性和作用对肥料进行分类。
4. **技术要求**: 生产有机肥料的原材料要求、微生物含量、有机质含量、营养成分、水分、pH值等技术指标。
5. **试验方法**: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对肥料中各种物质的含量进行检测的标准方法。
6. **标记、包装、运输和储存**: 对产品的包装、标签标记、
运输和储存条件的规定。
7. **质量控制**: 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控制的总体要求。
由于政策和技术的进步,标准可能会发生变化,请查阅最新的国家标准或访问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官方网站以获取最新的信息。
同时,由于国家标准具有法律效力,生产者和销售者应遵循相关国家标准来确保产品质量和合法性。
如果您需要最新的详细标准文档内容,通常需要付费购买标准文档或通过政府部门的相关服务来获取。
NY 884《生物有机肥》(一)原《生物有机肥》(NY 884)经修订后,6月6日农业部公告第1783号颁布新的版本:NY 884《生物有机肥》,并从9月1日起实施,敬请各有关生产企业及时更换产品登记证,以及更新产品标签、包装等事宜。
为了便于各有关生产企业了解、掌握和按照新版本《生物有机肥》(NY 884)的有关内容,现将修订后的《生物有机肥》(NY 884)文本上传,谨供参考。
有关《生物有机肥》(NY884)的具体条文内容请参见的正式文本。
前言本按照GB/T 1.1的要求起草。
本代替NY 884—《生物有机肥》,与NY 884—相比修改主要内容:——修改了有机质的质量分数;——修改了颗粒产品的水分质量分数;——修改了产品中砷(As)、镉(Cd)、铅(Pb)、铬(Cr)、汞(Hg)限量指标。
本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起草单位: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本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NY 884—。
生物有机肥1范围本规定了生物有机肥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
本适用于生物有机肥。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19524.1—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GB/T 19524.2—肥料中蛔虫卵死亡率的测定NY/T 1978—肥料汞、砷、镉、铅、铬含量的测定NY 525—有机肥料NY/T 798—复合微生物肥料NY 1109—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HG/T 2843—1997 化肥产品化学分析常用滴定溶液、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生物有机肥 microbial organic fertilizers在产品库中抽样,采用随机法抽取。
生物有机肥国家标准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生物有机肥国家标准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微生物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俊、沈德龙、姜昕、陈慧君、关大伟、曹凤明、李力。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物有机肥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藏。
本标准适用于生物有机肥。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8170—1987数值修约规则GB 18877—2002有机-无机复混肥料GB ××××—2004农用微生物菌剂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述方法和判定方法GB/T ××××—2004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GB/T ××××—2004肥料中蛔虫卵死亡率的测定NY 525—2002有机肥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生物有机肥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
4要求菌种使用的微生物菌种应安全、有效,有明确来源和种名。
外观(感官):粉剂产品应松散、无恶臭味;颗粒产品应无明显机械杂质、大小均匀、无腐败味。
技术指标生物有机肥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生物有机肥产品技术要求生物有机肥产品中As、Cd、Pb、Cr、Hg含量指标应符合GB ××××—2004《农用微生物菌剂》中5.3.2的规定。
NY 884-2012《生物有机肥》已颁布原《生物有机肥》(NY 884-2004)经修订后,2012年6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783号颁布新的版本:NY 884-2012《生物有机肥》,并从2012年9月1日起实施,敬请各有关生产企业及时更换产品登记证,以及更新产品标签、包装等事宜。
为了便于各有关生产企业了解、掌握和按照新版本《生物有机肥》(NY 884-2012)的有关内容,现将修订后的《生物有机肥》(NY 884-2012)文本上传,谨供参考。
有关《生物有机肥》(NY884-2012)的具体条文内容请参见标准的正式文本。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的要求起草。
本标准代替NY 884—2004《生物有机肥》,与NY 884—2004相比修改主要内容:——修改了有机质的质量分数;——修改了颗粒产品的水分质量分数;——修改了产品中砷(As)、镉(Cd)、铅(Pb)、铬(Cr)、汞(Hg)限量指标。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NY 884—2004。
生物有机肥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物有机肥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生物有机肥。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19524.1—2004 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GB/T 19524.2—2004 肥料中蛔虫卵死亡率的测定NY/T 1978—2010 肥料汞、砷、镉、铅、铬含量的测定NY 525—2012 有机肥料NY/T 798—2004 复合微生物肥料NY 1109—2006 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HG/T 2843—1997 化肥产品化学分析常用标准滴定溶液、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ny884标准生物有机肥NY884标准生物有机肥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有机肥料。
它是由多种有机物质经过发酵、堆肥等特殊处理工艺制成的,具有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等多种优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NY884标准生物有机肥的组成、制作过程和使用效果。
1.动物粪便:包括鸡粪、牛粪、猪粪等。
动物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是生物有机肥的主要原料之一。
2.植物秸秆:包括稻草、麦草、玉米秸秆等。
植物秸秆富含碳,可以提高有机肥的含碳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水分保持能力。
3.菌类菌丝体:包括木屑菌、草花菌、漆树菌等。
菌类菌丝体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提高有机肥对植物的营养效果。
4.海藻:包括紫菜、海带、裙带菜等。
海藻富含钾、钙、碘等元素,可以在有机肥中增加微量元素的含量,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和品质。
NY884标准生物有机肥的制作过程包括堆积发酵、生物转化和成熟处理三个阶段。
具体流程如下:1.堆积发酵阶段:将动物粪便、植物秸秆、海藻等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形成堆肥堆,每天反复翻动以保持通气性。
2.生物转化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堆肥发酵,原料中的有机物质开始被微生物分解,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在这个阶段中,需要对堆料进行多次翻动,以保证有机物质被均匀分解。
3.成熟处理阶段:当有机物质分解到一定程度时,堆肥堆会变得比较稳定,温度也会逐渐降低。
此时,可以将堆肥堆进行筛选、分装和贴标签等处理,制成标准的生物有机肥。
NY884标准生物有机肥的使用效果非常显著。
它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具体效果如下:1.提高土壤肥力:NY884标准生物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可以为植物提供所需的氮、磷、钾等营养成分,提高土壤肥力。
2.改善土壤结构:NY884标准生物有机肥中含有适当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土壤通气性和保水能力,改善土壤结构。
884有机肥执行标准884有机肥是一种天然的肥料,由生物质和动植物残体等天然原料经过堆肥、发酵等工艺制成,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保证884有机肥的质量和安全性,国家对其执行了一系列标准。
首先,884有机肥的生产应符合国家的《有机肥料质量安全标准》。
这个标准规定了有机肥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微生物质量、重金属含量、放射性污染等指标的限制要求。
其中,微生物质量指标包括有机肥中有益微生物数量、细菌和真菌数量等,要求无病原菌、无害虫、无对人畜禽危害的昆虫和微生物。
重金属含量指标要求有机肥中的铅(Pb)、镉(Cd)、汞(Hg)和铬(Cr)等重金属含量不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值,以保证不会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产生影响。
放射性污染指标要求有机肥中放射性元素的含量不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值,以保证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其次,884有机肥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的《有机肥使用技术规程》。
这个规程要求在使用有机肥前,应先检测其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确保其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和安全标准。
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施肥量,避免重复施肥或者过量施肥,从而避免对土壤质量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施肥前应选择适当的时间和方式,将有机肥均匀撒在作物根部,避免浪费和损失。
最后,关于对884有机肥产品的检测和监管,国家还颁布了其他一些标准和规定。
例如,国家规定了对有机肥料的质检标准,包括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检测限量等。
同时,还对生产企业进行了认证和监督,要求其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遵守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884有机肥的质量和安全性,在生产、使用、检测和监管等方面,国家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定。
只有在严格执行这些标准和规定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利用有机肥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有机肥生产标准8841. 引言有机肥是指由动物、植物及其他有机物质经过一定的处理过程而制成的一种可以提供植物所需要养分的肥料。
为了保障有机肥的质量和安全,国家制定了《有机肥生产标准884》(以下简称《标准》)。
《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有机肥的生产过程,确保其质量符合安全环保要求,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详细描述《标准》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包括标准的制定、执行和效果等。
2. 标准制定《标准》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制定的。
制定标准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2.1 起草计划制定《标准》的前期工作是由行业专家和相关机构共同制定起草计划。
起草计划包括标准的范围、目的、主要任务和工作计划等内容。
2.2 征求意见起草计划确定后,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这样可以广泛听取各方面的观点和建议,确保标准的制定具有科学性、公正性和合理性。
2.3 制定草案根据起草计划和征求意见的结果,行业专家和相关机构制定《标准》的草案。
草案将对有机肥的原料、生产工艺、质量指标等进行详细规定。
2.4 内部审查制定草案后,需要进行内部审查。
这一步骤主要由行业专家和相关机构负责,对草案进行审查和修改,确保其科学性和可行性。
2.5 外部评审通过内部审查后,将组织外部评审。
外部评审将邀请行业相关的专家和机构参与,对草案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2.6 正式发布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最终确定的《标准》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
标准发布后,即正式成为有机肥生产过程中的指导性文件。
3. 标准执行《标准》的执行是保障有机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具体执行分为以下几个方面:3.1 企业自查《标准》的实施要求有机肥生产企业进行自查。
企业应通过检查自身的生产设备、原料管理、生产工艺等,确保符合《标准》的要求。
3.2 监督检查国家相关机构将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检查主要包括有机肥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产品使用等方面,以确保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
微生物肥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1 抽样方法
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被抽样生产者、销售者的待销产品中抽取。
随机数一般可使用随机数表等方法产生。
每批次样品取样1000g,500g作为检验样品,另500g作为备用样品。
2 检验依据
表1生物有机肥检验项目
表2农用微生物菌剂检验项目
3 判定规则
3.1依据标准
NY 884-2012 生物有机肥
GB 20287-2006 农用微生物菌剂
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
3.2判定原则
经检验,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未发现不合格;生物有机肥及农用微生物菌剂在产品的pH、水分检测项目中有一项不符合要求,而其他各项指标符合标准要求时,判定为未发现不合格。
检验项目中任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不合格。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高于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标准要求时,应按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按照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或包含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推荐性标准要求时,应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缺少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按照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缺少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推荐性标准要求时,该项目不参与判定。
生物有机肥修订国标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NY884-2012《生物有机肥》已颁布原《生物有机肥》(NY884-2004)经修订后,2012年6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783号颁布新的版本:NY884-2012《生物有机肥》,并从2012年9月1日起实施,敬请各有关生产企业及时更换产品登记证,以及更新产品标签、包装等事宜。
为了便于各有关生产企业了解、掌握和按照新版本《生物有机肥》(NY884-2012)的有关内容,现将修订后的《生物有机肥》(NY884-2012)文本上传,谨供参考。
有关《生物有机肥》(NY884-2012)的具体条文内容请参见标准的正式文本。
前言本标准按照GB/的要求起草。
本标准代替NY884—2004《生物有机肥》,与NY884—2004相比修改主要内容:——修改了有机质的质量分数;——修改了颗粒产品的水分质量分数;——修改了产品中砷(As)、镉(Cd)、铅(Pb)、铬(Cr)、汞(Hg)限量指标。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NY884—2004。
生物有机肥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物有机肥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生物有机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2004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GB/—2004肥料中蛔虫卵死亡率的测定NY/T1978—2010肥料汞、砷、镉、铅、铬含量的测定NY525—2012有机肥料NY/T798—2004复合微生物肥料NY1109—2006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HG/T2843—1997化肥产品化学分析常用标准滴定溶液、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生物有机肥工厂化生产技术生物有机肥作为一种微生物肥料,需要符合国家标准NY884-2012.简言之,就是在有机肥的基础上添加了生物功能菌,使肥料中的活菌,比如,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胶东样芽孢杆菌等,每克的含量达到2000万以上即可。
一、生产原料生物有机肥生产的原料主要有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农业有机废弃物。
也可用泥炭、肥土等作原料。
二、菌种用于生物有机肥生产的菌种,首先必须具备对固体有机物发酵的性能,即能通过发酵作用使有机废物腐熟、除臭和干燥。
目前用于固体有机物发酵的菌种有:丝状真菌(Fial mentous Fungi)、担子菌(Bsidiomycetes)、酵母菌(Yeasts)、放线菌(Actinomycetes),也可采用光合作用细菌与上述的一些菌种制成发酵剂,用于固体有机废弃物的发酵。
在实际生产中常采用复合微生物发酵剂,包括:适用于原料降解腐熟去臭的菌、纤维分解菌、半纤维分解菌,尤其是木质素分解菌以及高温发酵菌等,固氮微生物、解磷微生物以及芽孢杆菌。
三、配料技术配料因原料来源、发酵方法、微生物种类和设备的不同而各有差异。
配料的一般原则是:在总物料中的有机质含量应高于30%,最好在50%~70%;碳氮比为(30~35):1,腐熟后达到(15~20):1;pH值为6~7.5;水分含量控制在50%左右为宜,但加菌发酵时水分含量可调节到50%~70%。
具体配方因有机物料成分来源而定。
四、发酵腐熟方法有机物料发酵腐熟的方法及其效果与所采用的发酵工艺和设备紧密相关,一般包括以下3种1、平地堆置发解法。
在发酵棚中将调配好的原料堆成宽2m,高1.5m的长堆,视温度进行翻堆。
2、发酵槽发酵法。
一般发排槽内长6~10m、宽6m,高2m,若干个发酵槽排列组合,置于封间或半封闭的发酵房中,每槽底部埋设1.5mm的通气管,物料填入后用高压送风机定时强制通风,以保持槽内通气良好,促进好气微生物迅速繁殖,使用铲装车专用工具定期翻堆,每3天翻堆一次,经过25~30d发酵,温度由最高时的70~80℃逐步下降至稳定,即已腐熟。
NY 884-2012《生物有机肥》已颁布原《生物有机肥》(NY 884-2004)经修订后,2012年6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783号颁布新的版本:NY 884-2012《生物有机肥》,并从2012年9月1日起实施,敬请各有关生产企业及时更换产品登记证,以及更新产品标签、包装等事宜。
为了便于各有关生产企业了解、掌握和按照新版本《生物有机肥》(NY 884-2012)的有关内容,现将修订后的《生物有机肥》(NY 884-2012)文本上传,谨供参考。
有关《生物有机肥》(NY884-2012)的具体条文内容请参见标准的正式文本。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的要求起草。
本标准代替NY 884—2004《生物有机肥》,与NY 884—2004相比修改主要内容:——修改了有机质的质量分数;——修改了颗粒产品的水分质量分数;——修改了产品中砷(As)、镉(Cd)、铅(Pb)、铬(Cr)、汞(Hg)限量指标。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NY 884—2004。
生物有机肥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物有机肥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生物有机肥。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19524.1—2004 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GB/T 19524.2—2004 肥料中蛔虫卵死亡率的测定NY/T 1978—2010 肥料汞、砷、镉、铅、铬含量的测定NY 525—2012 有机肥料NY/T 798—2004 复合微生物肥料NY 1109—2006 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HG/T 2843—1997 化肥产品化学分析常用标准滴定溶液、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NY 884-2012《生物有机肥》已颁布
原《生物有机肥》(NY 884-2004)经修订后,2012年6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783
号颁布新的版本:NY 884-2012《生物有机肥》,并从2012年9月1日起实施,敬请各有关生产企业
及时更换产品登记证,以及更新产品标签、包装等事宜。
为了便于各有关生产企业了解、掌握和按照新版本《生物有机肥》(NY 884-2012)的有关内容,现
将修订后的《生物有机肥》(NY 884-2012)文本上传,谨供参考。有关《生物有机肥》(NY884-2012)
的具体条文 内容请参见标准的正式文本。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的要求起草。
本标准代替NY 884—2004《生物有机肥》,与NY 884—2004相比修改主要内容:
——修改了有机质的质量分数;
——修改了颗粒产品的水分质量分数;
——修改了产品中砷(As)、镉(Cd)、铅(Pb)、铬(Cr)、汞(Hg)限量指标。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
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NY 884—2004。
生物有机肥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物有机肥的要求、检验方法、 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生物有机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9524.1—2004 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GB/T 19524.2—2004 肥料中蛔虫卵死亡率的测定
NY/T 1978—2010 肥料 汞、砷、镉、铅、铬含量的测定
NY 525—2012 有机肥料
NY/T 798—2004 复合微生物肥料
NY 1109—2006 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
HG/T 2843—1997 化肥产品化学分析常用标准滴定溶液、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生物有机肥 microbial organic fertilizers
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
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
4 要求
4.1 菌种
使用的微生物菌种应安全、有效,有明确来源和种名。菌株安全性应符合NY 1109—2006的规定。
4.2外观(感官):粉剂产品应松散、无恶臭味;颗粒产品应无明显机械杂质、大小均匀、无腐败味。
4.3技术指标
生物有机肥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产品剂型包括粉剂和颗粒两种。
表1 生物有机肥产品技术指标要求
项 目 技术指标
有效活菌数(cfu) ,亿/g ≥ 0.20
有机质(以干基计),% ≥
40.0
水分,% ≤
30.0
pH值
5.5~8.5
粪大肠菌群数,个/g ≤ 100
蛔虫卵死亡率,% ≥ 95
有效期,月 ≥ 6
4.4 生物有机肥产品中5种重金属限量指标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生物有机肥产品5种重金属限量技术要求 单位:mg/kg
项 目 限量指标
总砷(As)(以干基计)
≤15
总镉(Cd)(以干基计)
≤3
总铅(Pb)(以干基计)
≤50
总铬(Cr)(以干基计)
≤150
总汞(Hg)(以干基计)
≤2
5 抽样方法
对每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抽样过程应避免杂菌污染。
5.1 抽样工具
抽样前预先备好无菌塑料袋(瓶)、金属勺、剪刀、抽样器、封样袋、封条等工具。
5.2 抽样方法和数量
在产品库中抽样,采用随机法抽取。
抽样以袋为单位,随机抽取5~10袋。在无菌条件下,从每袋中取样300~500g,然后将所有样品
混匀,按四分法分装3份,每份不少于500g。
6 试验方法
本标准所用试剂、水和溶液的配制,在未注明规格和配制方法时,均应按HG/T 2843-1997的规定。
6.1 外观
用目测法测定:取少量样品放在白色搪瓷盘(或白色塑料调色板)中,仔细观察样品的颜色、形
状和质地,辨别气味,应符合4.2的规定。
6.2 有效活菌数测定
应符合NY/T 798—2004中5.3.2的规定。
6.3 有机质的测定
应符合NY 525—2012中5.2的规定。
6.4 水
6.5 分测定
应符合NY/T 798—2004中5.3.5的规定。
6.6 pH值测定
应符合NY/T 798—2004中5.3.7的规定。
6.7 粪大肠菌群数的测定
应符合GB/T 19524.1—2004的规定。
6.8 蛔虫卵死亡率的测定
应符合GB/T 19524.2—2004的规定。
6.9 As、Cd、Pb、Cr、Hg的测定
应符合NY/T 1978-2010中的规定。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7.1.1 出厂检验(交收检验)
产品出厂时,应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按表1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并签发质量合格证的产品方
可出厂。出厂检验时不检有效期。
7.1.2 型式检验(例行检验)
一般情况下,一个季度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鉴定;
b) 产品的工艺、材料等有较大更改与变化;
c)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d)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进行抽查。
7.2 判定规则
7.2.1 本标准中质量指标合格判断,采用GB/T 8170—2008的规定。
7.2.1具下列任何一条款者,均为合格产品
a) 产品全部技术指标都符合标准要求;
b) 在产品的外观、pH值、水分检测项目中,有1项不符合标准要求,而产品其它各项指标符合
标准要求。
7.2.2具下列任何一条款者,均为不合格产品
a) 产品中有效活菌数不符合标准要求;
b) 有机质含量不符合标准要求;
c) 粪大肠菌群数不符合标准要求;
d) 蛔虫卵死亡率不符合标准要求;
e) As、Cd、Pb、Cr、Hg中任一含量不符合标准要求;
f) 产品的外观、pH值、水分检测项目中,有2项以上不符合标准要求。
8 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
生物有机肥的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应符合NY/T 798—2004中第7章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