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提取脂肪组织老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1
实验报告肝脂肪变性
实验目的:观察饮食中脂肪过量对小鼠肝脏的影响,探究肝脂肪变性的发生机制。
实验方法:
1. 实验组选用6只雄性C57BL6小鼠,将其放置于高脂饮食环境中(脂肪含量为60%)。
3. 将两组小鼠在不同环境下饲养4周,期间每周测量其体重和食物摄入量。
4. 实验结束后,取出小鼠的肝脏组织,用HE染色法对其进行病理学分析。
实验结果:
1. 实验组的小鼠肝脏组织显示出脂肪细胞的增生和肝细胞内脂肪的过度积累,表现为肝脏发生了明显的肝脂肪变性。
2. 对照组的小鼠肝脏组织则没有出现肝脂肪变性的现象。
3. 实验组小鼠的体重和食物摄入量较对照组小鼠增加。
实验结论:饮食中脂肪过量会导致小鼠肝脏发生肝脂肪变性,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脂肪的过度积累和肝细胞代谢紊乱有关。
这一结论对于预防和治疗肝脏疾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文章编号:2095-4344(2019)19-03056-063056 www.CRTER.org·研究原著·任志超,男,1986年生,河南省息县人,汉族,2012年郑州大学毕业,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运动人体科学研究。
文献标识码:B稿件接受:2019-01-28Ren Zhichao, Master, Lecturer, Department of Public Education, Xin Lian College,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Zhengzhou 451400, Henan Province, China有氧耐力训练高脂诱导肥胖模型小鼠白色脂肪组织和 血浆PPAR γ的水平变化任志超(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公共教学部,河南省郑州市 451400)DOI:10.3969/j.issn.2095-4344.1251 ORCID: 0000-0001-6630-3598(任志超)文章快速阅读:文题释义: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 ,PPAR γ):是重要的指标分子。
PPAR γ于1990年被发现,属于核内激素受体超家族,其表达范围较广,在脂肪细胞、巨噬细胞、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均有表达,PPAR γ在脂肪细胞的生成分化、糖脂代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并且研究发现PPAR γ是脂肪分化调控的关键因子,其他转录调控因子必须在PPAR γ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
白色脂肪(white adipose):是人体内脂肪组织的一种,和褐色脂肪相对应,主要功能就是把多余的脂肪存储在体内,最新研究表明受基因控制,可以抑制白色脂肪的形成,从而治疗肥胖症。
脂肪组织切片制备方法的改进徐玉环;徐艳峰;刘颖;黄澜;于品;韩云林;李彦红;赵文杰;邓巍【摘要】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method of paraffin section and frozen section of adipose tissues .Methods The adipose tissues were collected and quickly placed in 10% neutral formaldehyde .Sections were prepared by setting different dehydration procedures . The slices were observed under microscope after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 The expression of PPARγand ITLN1 in adipose tissues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For frozen sectioning , the adipose tissues were collected and quickly placed in 10%neutral formaldehyde or Calcium formaldehyde , After embedded by OCT, put in -80℃ refrigerator for at least 30 minutes.Setting the temperature of frozen section cabinet to -20℃ and the temperature of sample to -30℃.Results Following the improved methods , the slices of adipose tissues were better than before .The structural integrity and consistency of adipose tissues were preserved well , the staining was distinct , and the improved methods had no effect on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frozen sectioning had greatly improved the slice quality , the adipose tissues showed complete structure and good morphology .Conclusions The improved methods can be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different experimental animals , which provide a powerful condition for the study of adipose tissues .%目的探讨脂肪组织石蜡切片及冰冻切片方法的改进.方法取脂肪组织迅速固定于10%中性福尔马林中,设置不同的脱水程序制备石蜡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法观察PPARγ和ITLN1的表达.取脂肪组织迅速固定于甲醛钙或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中24 h以上,OCT包埋,置于-80℃冰箱至少30 min,设置冰冻切片机箱体温度-20℃,样品头温度-30℃,切片后HE染色.结果用改进方法制备的脂肪组织石蜡切片,切面平整,无皱褶,无裂隙,脂肪细胞结构完整,染色清晰,且对免疫组化结果无影响;冰冻切片的改进提高了切片质量,结构完整,形态好,染色清晰.结论改进的脂肪组织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均可成功应用于不同实验动物,为脂肪组织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条件.【期刊名称】《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年(卷),期】2017(027)001【总页数】6页(P79-84)【关键词】脂肪组织;石蜡切片;冰冻切片【作者】徐玉环;徐艳峰;刘颖;黄澜;于品;韩云林;李彦红;赵文杰;邓巍【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新发再发传染病动物模型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新发再发传染病动物模型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新发再发传染病动物模型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新发再发传染病动物模型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新发再发传染病动物模型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新发再发传染病动物模型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新发再发传染病动物模型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新发再发传染病动物模型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新发再发传染病动物模型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2脂肪组织包括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和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 BAT)。
酵母提取物对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试验方案酵母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测定概述:自由基是指是机体代谢的正常产物,在体内有很强的氧化反应能力,可以在细胞代谢的过程中不断地产生。
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自由基是衰老的决定因素。
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自由基中轻自由基的作用最强,进攻性也最强,几乎可以和所有的生物分子、有机物或无机物发生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
超氧阴离子不仅自身具有毒性,而且可以通过其他反应产生更多的氧自由基,进一步对生物体产生损伤作用。
试验拟采用DPPH自由基体系、超氧阴离子(O2-)自由基体系、羟自由基(HO-)体系以及还原力测定体系评价酵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试验方法1)DPPH 自由基清除试验DPPH储备液配制:精密称取19.7 mg DPPH溶解于25 mL甲醇中,再吸取2.5 mL溶液,以甲醇补足体积至25 mL,得到200 µM DPPH母液,暗处保存备用。
药品及对照品储备液配制:酵母提取物采用甲醇溶解,得到终浓度为1 mM的母液。
再将母液加甲醇稀释至一定浓度梯度,加3 mL于比色管中(对照组加入3 mL甲醇或水),再加入1 mL DPPH母液,剧烈震荡后,与暗处保存30 min,以甲醇做空白,测其517 nm吸光值。
以Vc作为阳性对照,各组反应平行测定三次,DPPH自由基清除率按照下面公式计算:×100DPPH自由基清除率(%)=A0−A1A0式中A0代表对照组的吸光值;A1代表加药组的吸光值。
2)超氧阴离子(O2-)自由基清除试验采用NADH-PMS方法评估酵母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试管中依次加入1 mL NBT (81µM)溶液,1 mL NADH (468µM )溶液,1 mL不同浓度的待测溶液,0.4 mL PMS (88µM)溶液,充分混匀,静置5 min,在560 nm处测其吸光值。
用水代替待测溶液做阴性对照,水代替PMS做本底组对照,Vc做阳性对照。
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分析刘寿生;雷俊霞;黎阳;项鹏;周敦华【摘要】[Objective]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way for isolation and expansion of mouse adipose-derived stromal cells (ADSC), and to observe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ouse ADSC. [Methods] ADSC were obtained from adipose of BALB/C mouse, isolated and purified in vitro to determine cell morphology, immunophenotype, differentiation potentiality, clone formation ability, growth kinetics and immunoloregul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inhibition test; T lymphocytes (1 ?105) were cultured in the presence of ConA (ConA was 20 μg/mL), and ADSC of different number interacted with activated T lymphocytes respectively. Experiment was divided into 8 groups by the different number of ADSC: A group as positive control (ConA+T lymphocytes), B group (ADSC 1× 103+ConA+T lymphocytes), C group (ADSC× 1 04+ConA+T lymphocytes), D group (ADSC 2 × 104+ConA+T lymphocytes), E group as negative control (T lymphocytes), F group (ADSC1 ×103), G group (ADSC1 × 104), H group (ADSC 2 × 104), F, G, H were reference groups. The ability of T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was measured by cck-8 method. [Results] ADSC showed plastic-adherent, fibroblastic-like morphologic characteristics, cell proliferation was inadequate and cell morphology changed to flat, enlarged shapes with the passage increasing. ADSC at passage 3 highly expressed CD29 and CD44, moderately expressed Sca-1, weakly expressed CD34, CD45, and CDllb.Three passaged ADSC could be induced to differentiate into osteoblasts and adipocytes, and had strong ability to shape colony forming unit-fibroblasts (CFU-Fs). Doubling time of three,five, and eight passaged ADSC was (22 ?3)h, (24 ?3)h, and (30 ?3)h, respectively. The proliferation rate after passage 5 slowed down gradually. ADSC could suppress T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the inhibition ratios of B, C, and D group were 20. 78%, 47. 94%, and 60.70%, respectively, which was similar to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 [Conclusion] ADSC can be isolated and expanded effectively by using adherent culture, they possess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addition, they are easier to be purified and their proliferation rate is faster compared with BMSC,so ADSC may be a good multipotential cell candidate for the future cell replacement therapy.%[目的]建立一种有效的分离、培养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的方法,从而为小鼠间充质干细胞(MSC)的来源提供更广阔的选择,以利于MSC在小鼠模型中的研究.[方法]体外分离、纯化BALB/C小鼠ADSC,进行细胞形态、表面标志、成脂及成骨分化潜能鉴定、克隆形成能力、生长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并通过淋巴细胞增殖抑制试验研究其免疫调节特性:用终浓度为20μg/mL的ConA作用于T淋巴细胞(1×105个),以不同数量的ADSC分别与活化T淋巴细胞作用,根据ADSC数量不同实验分为A组(ConA+T细胞)、B组(ADSC 1×103/孔+ConA+T细胞)、C组(ADSC 1×104/孔+ConA+T细胞)、D组(ADSC 2×104/孔+ConA+T细胞),同时E组(单纯T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F组(ADSC 1×103孔)、G组(ADSC 1×104/孔 )、H组(ADSC 2×104/孔)作为参照组.用CCK-8法检测作用前后T细胞功能.[结果]ADSC镜下形态呈贴壁、梭型,且随着代数的增加,细胞逐渐增大;第3代ADSC高表达CD29和CD44,中表达Sca-1,低表达或不表达CD34、CD45、CD1 1b;第3代ADSC可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第3代ADSC有很强的集落形成能力;第3代ADSC倍增时间为(22±3)h,第5代ADSC 倍增时间为(24±3)h,第8代ADSC倍增时间为(30±3)h,第5代后的ADSC增殖速度随着代数的增加逐渐减慢;ADSC可以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B、C、D组的抑制率分别为20.78%、47.94%、60.70%,抑制能力和骨髓间充质于细胞(BMSC)相似.[结论]通过贴壁培养可以从小鼠脂肪中分离培养出高纯度ADSC,该方法效率高,培养出的ADSC具有BMSC的一般特性,且与BMSC相比更易纯化,具有更快的增殖速度,有望作为小鼠MSC的有效来源.【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年(卷),期】2012(033)003【总页数】6页(P299-304)【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小鼠;骨髓;脂肪组织;免疫调节【作者】刘寿生;雷俊霞;黎阳;项鹏;周敦华【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广东广州510120;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广东广州510120;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广东广州510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5;R329.4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最初是在骨髓中分离出来的,但后来在脂肪组织、肌肉组织、牙根、胎盘、羊水及脐带血中均分离出MSC[1]。
脂肪的制备脂肪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
它在生物体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那么,脂肪是如何制备的呢?脂肪的制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
我们来看动物脂肪的制备。
动物脂肪主要来自于动物体内的脂肪组织。
在屠宰过程中,人们会将动物的脂肪组织剥离出来,经过清洗和加工处理,使其达到标准的卫生要求。
然后,将脂肪组织加热熔化,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水分,并进行分离和过滤,最终得到纯净的动物脂肪。
接下来,我们来看植物脂肪的制备。
植物脂肪主要来自于植物种子中的油脂。
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种子会积累大量的脂肪,如花生、豆类、油菜籽等。
人们会将这些植物种子进行研磨和压榨,提取出其中的植物油。
然后,通过沉淀、脱酸、脱臭等一系列工艺处理,使植物油达到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最终得到植物脂肪。
脂肪的制备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工艺条件和操作规范,以确保制得的脂肪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此外,为了满足不同用途的需求,人们还会对脂肪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改性,如水解、氢化、酯化等,以获得特定的脂肪产品。
脂肪在食品工业、制药工业、化妆品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为食品提供了丰富的口感和营养,还可以作为药物的载体和辅料,以及制造化妆品的原料。
此外,脂肪还可以作为能源的存储物质,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代谢和调节作用。
脂肪的制备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处理和加工。
通过科学的工艺和技术手段,我们可以获得高质量的脂肪产品,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
脂肪的制备不仅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门艺术,需要工匠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来完善和创新。
脂肪提取器提取原理
脂肪提取器是一种用于从生物样品中提取脂肪的设备,广泛应
用于食品、生物医药、环境监测等领域。
其提取原理主要包括物理
提取和化学提取两种方式。
物理提取是指利用物理手段将脂肪从样品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常用的物理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超声波提取和膜分离等。
溶剂
提取是最常见的物理提取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将样品
中的脂肪溶解出来,然后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脂肪。
超声波提
取利用超声波的作用,破碎细胞壁,促进溶剂对脂肪的渗透,提高
提取效率。
膜分离则是利用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将脂肪与其他成分
分离。
化学提取是指利用化学试剂将脂肪从样品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常用的化学提取方法包括酸碱水解、酶解和脂肪酸甲酯化等。
酸碱
水解是将样品与酸碱试剂反应,使脂肪与其他成分分离。
酶解则是
利用酶的特异性作用,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脂肪酸甲酯化
是将脂肪酸与甲醇反应,生成脂肪酸甲酯,然后通过蒸馏提取脂肪。
脂肪提取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上述物理或化学提取方法,将样
品中的脂肪分离出来,然后通过适当的处理手段,得到纯净的脂肪样品。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样品的特性和提取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和设备,以达到最佳的提取效果。
总的来说,脂肪提取器的提取原理是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将样品中的脂肪分离出来,为后续的分析和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样品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脂肪提取器的提取原理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为各个领域的研究和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第10卷 第11期 2008 年 11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0No. 11Nov .,2008脂肪组织不仅是机体的能量储存库,还是体内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它所分泌的激素和细胞因子, 通过内分泌、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各组织器官, 发挥着既广泛又重要的生物学作用[1]。
芳香化酶是一种催化雄激素转变为雌激素的关键酶和限速酶,在许多组织细胞中表达, 包括卵巢颗粒细胞、黄体、脑组织(包括下丘脑和海马)、乳腺、骨骼的成骨细胞和腹部、股、臀部的脂肪组织[2]。
脂肪组织中的芳香化酶主要在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即前脂肪细胞)中合成[3],如果芳香化酶mRNA过度表达可导致局部雌激素水平增高,改变体脂分布,内脏脂肪沉积[4]。
为了研究补肾中药对脂肪组织中前脂肪细胞芳香化酶表达的影响,笔者以灌服补肾中药11周的大鼠肠系膜脂肪组织作为材料,却未能提取出高质量的总RNA进行下一步实验,将实验方法和失败原因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材料 处死大鼠后,立即取肠系膜脂肪1g装入冻存管,液氮保存;脂肪组织总RNA提取当天,另取大鼠新鲜皮下脂肪、肠系膜脂肪和卵巢作为对照。
1.2主要试剂及仪器Trizol( Takara, Lot: B201A)、RT-PCR试剂盒(Takara, Lot: BK3101)、rat aromatase primer(上海申能博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无水乙醇、三氯甲烷、异丙醇;PBS、EDTA、TAE、焦碳酸二乙酯(diethylpyrocarbonarate,DEPC)处理水、琼脂糖凝胶均新鲜配置。
高速冷冻离心机(BECKMAN Allegra 64R)、微量匀浆机(KONTES 749540-0000)、台式离心机(eppendorf 5415D)、恒温烤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DHG-9053A)、紫外分光光度计(Beckman DU640)、电泳仪(BIORAD PAC 200)。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高脂饮食对小鼠肝脏的影响,观察肝脂肪样变的发展过程及其病理机制,探讨肝脂肪变性的影响因素和可能的防治方法。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健康雄性小鼠,体重20-25克。
2. 实验材料:高脂饲料、普通饲料、肝素、乙醇、生理盐水等。
3. 实验仪器:显微镜、离心机、电子天平、低温冰箱、高速低温离心机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2. 饲养方法:实验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
3. 实验周期:实验周期为8周。
4. 样本采集:实验结束后,每组随机取5只小鼠,禁食12小时后,用肝素抗凝静脉取血,分离血清;同时取肝脏组织,固定于10%甲醛溶液中。
5. 肝脏组织学观察: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
6. 生化指标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
四、实验结果1. 肝脏组织学观察:实验组小鼠肝脏组织呈脂肪样变性,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肝细胞内可见大量脂滴;对照组小鼠肝脏组织学无明显变化。
2. 生化指标检测:实验组小鼠血清TG、TC、LDL-C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五、讨论与分析1. 肝脂肪样变是高脂饮食引起的一种肝脏病变,其病理机制可能与脂质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
2. 本实验结果显示,高脂饮食可导致小鼠肝脏发生脂肪样变性,这与相关研究报道一致。
3. 肝脏脂肪样变可引起肝脏功能异常,如肝细胞损伤、炎症反应等,进而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
4. 针对肝脏脂肪样变,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控制体重等,以降低肝脏脂肪样变的发生率。
六、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高脂饮食可导致小鼠肝脏发生脂肪样变,与脂质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
为预防肝脏脂肪样变,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降低肝脏脂肪样变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