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_(郑君里)_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_(郑君里)_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

第二章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系统的微分方程及其响应

◆系统的微分方程

?描述LTI 系统的输入-输出特性?时域分析法

?从微分方程出发,在时域中研究输入信号通过系统后响应变化规律的方法

?建立微分方程的基本依据

?基尔霍夫定律

?KCL :?KVL :?电压-电流关系-VCR :

∑=0)(t i ∑=0)(t u )

()(d )(1)(d )

(d )(t Ri t u i C t u t

t i L

t u L R t C C L L ===?∞-ττ

)

(

)

(

)

('

2

1

)2

....(

..........

).........

(

)

(

)

(

'

)

(

)

(

d

)

(

d

b

t

g

t

ay

t

y

t

i

L

R

t

i

L

R

t

i

t

i

t

i

t

t

i

R

L

S

L

L

S

L

L

=

+

=

+

=

+

?

程的一般形式

)可以得到一阶微分方

)(

由(

)有

对于图(

输入信号的强迫函数

系统响应变量(输出)

+

-

)

(t

u

s

R

)

(t

u

c

C

+

-

图(a)

+

-

)

(t

i

s

R

)

(t

i

L

L

图(b

)

)1

.....(

).........

(

1

)

(

1

)

(

'

)

(

)

(

d

)

(

d

a

t

u

RC

t

u

RC

t

u

t

u

t

u

t

t

u

RC

S

C

C

S

C

C

=

+

=

+

以列微分方程

)为一个一阶系统,可

图(

t

t

u

C

t

i

t

i

LC

t

i

LC

t

i

L

R

t

i

t

t

i

t

i

C

t

u

t

Ri

t

u

t

t

i

L

t

Ri

t

u

i

C

t

u

t

t

i

L

t

u

t

u

t

u

t

u

t

i

t

i

t

i

C

C

S

L

L

L

t

L

s

C

L

C

L

L

R

t

C

C

L

L

R

C

L

L

S

d

)

(

d

)

(

4

)3

).....(

(

1

)

(

1

)

(

)

(

1

2

)2

........(

..........

d

)]

(

)

(

[

1

)

(

)1

.....(

..........

).........

(

)

(

d

)

(

d

)

(

)

(

)4

........(

..........

..........

d)

(

1

)

(

d

)

(

d

)

(

VCR

)

(

)

(

)

(

KVL

)5

.(

..........

).........

(

)

(

)

(

KCL

'

''

C

=

=

+

+

-

=

-

=

=

=

=

-

=

-

=

?

?

-

-

)式两边求导得到

对(

)并求导一次,整理得

)带入(

将(

联立上式得

以列微分方程

图为一个二阶系统,可

τ

τ

系统激励信号(电压源或电流源)

系统响应变量(输出)

+-

)

(t

u

R

R

)(t

u

L

+

-

+

-

)(t

i

s

)(t

i

L

L

)(t

u

c

C

+

-

)(t

i

C

)

(

)

(

...

)

(

)

(

)

(

)

(

...

)

(

)

(

LT I

n

)

(

)

(

1

)

(

1

)

(

)

(

3

d

)

(

d

)

(

)

(

5

'

1

)1

(

1

)

(

'

1

)1

(

1

)

(

'

'

''

t

f

b

t

f

b

t

f

b

t

f

b

t

y

a

t

y

a

t

y

a

t

y

a

t

i

LC

R

t

i

C

t

u

LC

t

u

L

R

t

u

t

t

u

C

t

i

t

i

m

m

m

m

n

n

n

n

S

S

C

C

C

C

S

L

+

+

+

+

=

+

+

+

+

+

=

+

+

-

=

-

-

-

-

的形式可以写为

系统,其微分方程

因此对于一般的

)式得

代入(

)式得

带入(

经典法求解微分方程

◆设激励信号为e(t),系统响应为r(t),则可以用一高阶的微分方程表示

◆全解=齐次解+特解

?齐次解:满足右端激励e(t)及其各阶导数都为零的齐次方程,即?齐次解的形式是形如函数的线性组合,令,代入上式得:

)

()(...)()()()(...)()()1(1)1(1)(0)1(1)1(1)(0t e E t e E t e E t e E t r C t r C t r C t r C m m m m n n n n ++++=++++----0

)()(...)()()1(1)1(1)(0=++++--t r C t r C t r C t r C n n n n at

Ae at Ae t r =)(0

...1110=++++--at n at n at n at n Ae C Aae C e Aa C e Aa C 由初始条件决定

,,,其中常数的重根部分的齐次解为阶重根则相对于为如果,则齐次解为称为微分方程的特征根,,,个根对应的特征方程

化简得:n i t a i k i n

i t

a i t

a n t

a t

a h n n n n A A A e t A a a e A e

A e

A e

A t r a a a C a C a C a C i n 21k

1

111

21n 2111

10,

)(k )(n 0...121∑∑=-=--=+++==++++)

()()(t r t r t r p h +=

特解的函数形式与激励函数形式有关,见表2-2,将激励代入微分方程右端,比较系数定出特解。

).

(),()(,2)0(',1)0(,

0),()(8)('6)(":t y t u e t f y y t t f t y t y t y t 求系统的完全响应输入信号初始条件程为连续时间系统的动态方已知某二阶线性时不变例-++===>=++t

t h h e K e K t y y y t t y t y t y t y 4221212

)(42:086:,2)0(',1)0(,0),(0)(8)('6)("(1):——齐次解,特征根为特征方程为初始条件的齐次解求齐次方程解+=-=-==++==>=++++αααα

,3161125)(6/11,2/5242)0('1)0()()()()3)

()

(4221312131213

1

4221≥+

-=-===---==++=++=+=---++---t e e e t y K K K K y K K y e

e

K e K t y t y t y t t t t

t

t

p h 强迫响应特解自由响应通解解得求方程的全解

3

/1B )(,)()()()(8)('6)('')2===++-即可求得常数将特解代入原微分方程设方程的特解为的形式由输入的特解求非齐次方程t p p Be t y t f t y t f t y t y t y

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

◆线性动态电路的完全响应

?零输入响应(储能响应,Zero-Input Response: ZIR)

?从观察的初始时刻(例如t =0)起不再施加输入信号(即零输入),仅由该时刻系统本身具有的初始状态引起的响应

?初始状态:反映一个系统在初始时刻的能量状态的量,例如:电系统中,电容和电感在t 时刻的储能分别为

?

一般激励都是从t =0时刻加入,这样系统的响应区间定为

0+≤t≤∞。如果系统在激励信号加入之前瞬间有一组状态定义为

这组状态称为系统的初始状态(简称0-状态),它包含了为计

算未来响应的全部“过去”信息。

?

在激励信号加入之后,由于受激励的影响,这组状态从t =0-到t =0+时刻可能发生变换

这组状态为初始条件(简称0+状态)

)()()(t y t y t y zs zi +=)(2

1)( ),(21)(2

2t Li t W t Cu t W L L c c ==

)]

0(),...,

0(),0([)0(1

1d d d d )

(------=r r r r

n n t t k )]

0(),...,0(),0([)0(1

1d d d d )

(++++--=r r r r n n t t

k

?

零状态响应(受激响应,Zero-State Response: ZSR)

?在初始状态为零的条件下,系统由外加输入(激励)信号引起的响应

?一般来说,系统由初始状态引起的ZIR 和由外加激励引起的ZSR 在t =0处可能有两种变化情况:

?响应y(t)在t =0处连续,即y(0+)=y(0-)?在t =0处有跃变,即y(0+)≠y(0-)y(t)a

t

原稳态

新稳态

y(0+)=y(0-)=a

y(t)

a

b

t

原稳态

新稳态

y(0-)=a ,y(0+) =b

求解零状态响应的方法

由一阶方程)()()('t g t ay t y =+)(e )]([e )(e )(e )('e d d t g t y t g t y a t y at at t

at at at ==+即?-

-

=-t

0t

0d )(e )

(e t 0τ

ττg t y a at

积分,得到对上式从)

0(d e )(e

)( ,0)0(0t 0t )(0+--≥==?

-

t g t y y t g a t

at

τττ从而零状态响应以前引起响应,故=,它不可能在时加入,对于因果系统=在设可求解。

均确定时,带入上式即)和系数(函数当系统方程已知,强迫的一般公式任意输入时零状态响应此公式为求解一阶系统a t .

)(g t y zs 得,

将方程两边同乘at e ?-

=--t

00d )(e )0(e

)(e

ττg y t y a t

at

)。(电容两端电压时系统响应),求(励源为),激(电压电路,电容两端有起始设有如图所示的例t u u C C -->--0t t e 0RC 72???

?

------+=-===

=

+

=

+

t -

0t -0t

-01t

-0d d 1d d 11d d

111d d d )(e 1)0(e

)(d )(e 1)0()(e 0)(e d )(e d )]([e )

(e )]([e )

(e )(e )(e

e a )

()()(ττττττ

ττττττ

τ

τ

τe RC u t u e RC

u t u t

u e u t e t u t e t u t u t e t u t u R C t R C

t R C R C

t

R C

R C

R C

R C

t R C

t R C

t R C

t R C

t R C

t

c c c c c RC c RC

c t

RC

c RC

c t RC

RC

c RC c t

=整理得:两边求积分得:即得:

,将方程两边同乘以=达式可知根据微分方程的一般表程为

解:列写系统的微分方+

-

)(t e R

)

0(-c u C

+

-+

-

)

(t u c 零输入响应

零状态响应

);0()1()(,0)0()2( );0()(,0)0()3(;

1)(,0)0()2( ;0)(,4)0()1().(F 5.0C 1R 133≥+==≥======Ω------t V e t u u t V e t u u V t u u t u V u t u t s C t s C s C s C C 应,试求下列情况下的响=,=在图中,设例)0(4)0()(ZIR RC 4)0()0( ,4)0()1().(2)(g 2a ,2a )

(2)(2)(')

()()('211

≥====--=+=+

--++--t V e e u t u V

u u V u t u t t u t u t u t u t u t u t at C C C C C s s C C s RC C RC

C =为电路的放电原理,根据=由电路知识应有零输入响应。无外加输入,其响应为情况下因在初始状态,==故特征根=般表达式知由系统的微分方程的一将元件参数代入方程得为解:列写系统微分方程λ+-

)

(t u s

R

)

(t u c C

+

-

)

0()1(d 2)(1)()2(2022≥-===--

-?

t V e e e

t u V t u t t

t

C s ττ,则在零状态下,有

)0()21()(2)1()()1()()4(323223≥-+-+-=+=------t V e e e e e t u V e t u t t t t t C t s =,由线性叠加性原理的

)0()(2d 2)(ZS R )()3(3202323≥-===---

---?

t V e e e e e

t u V e t u t t t

t

C t

s τττ有

,则因

则有完全响应

,,如初始状态又有外加输入思考:如果系统中既有V e t u V u t s C )1()(4)0( 3--+== V

e e e t u t t t C )214()( 322 零状态响应

零输入响应

----++=决于外加激励的形式

强迫响应:变化规律取应决于系统的特征根的响自由响应:变化规律取V

e e e t t t )214( 322 强迫响应

自由响应

=----++V

e e t t )125( 32

稳态响应

瞬态响应

+

-=--保持为某个稳定函数

稳态响应:响应恒定或的分量的增长响应最终趋于零瞬态响应:随着 t

通式

◆零输入响应由于只有初始状态没有外加激励,所以他没有特解部分,只有齐次解部分,即:◆零状态响应由于有外加激励,所以必然含有特解部分,而初始状态为零初始

条件未必为零,所以零状态响应包含两部分,即:◆所以系统的全响应为:

.

,

)(211

初始条件等于初始状态这里由于是零输入所以由初始条件决定,,,其中常数n n

k t

a zik zi A A A e A t r k ∑==.

)

(B )(211

由初始条件决定,,,其中常数n n k t

a zsk zs A A A t e

A t r k

∑=+=∑∑==++=n

k t a zsk n

k t

a zik t e A e

A t r k k 1

1

)

(B )(

阶跃信号与阶跃响应

◆单位阶跃函数(unit step function)

?该函数在t=0处发生跃变,数值1为阶跃的幅度

??

?><=0

1

00)(t t t u ??

?><=-0

001

)(t t t t t t u t

1

1t

)

()()(τ--=t u t u t G G1(t)

t 0

τ+t0

)

()()(001τ----=t t u t t u t G G(t)

τ

=

+

u(t)

τ

τ

)

(τ--t u 用阶跃表示矩形脉冲(方波信号/窗函数)

信号加窗或取单边

)]

()([)(0t t u t u e t f t

--=-f(t)

t

e

-=

×

τ

)

()(τ--t u t u t 0 t 0

t

0 f(t)

t

e -=

×

)

(t u 0

)

()(t u e t f t -=

◆单位阶跃响应(step response)

?LTI 系统在零状态条件下,由单位阶跃信号u(t)引起的响应,简称阶跃响应,记做s (t )。例2 在下图所示RC 电路中,设输入信号,试求阶跃响应。

解:单位阶跃电压加入后,系统的方程由公式

得V )()(t u t u s =)(t u c

)(1)(1)('t u RC

t u RC t u c

c

=+

)(1

)(,1t u RC

t g RC a ==∴)

0()()(0

+-≥=?

-

t d e g e

t y t

at

at

ττV

)()1()(1)()(0

t u e

d e t u RC

e

t u t s RC

t t

RC

RC

t

c ---===?

ττ

+

-)

(t u s R )

(t u c C

+-

一般地,若一阶系统在u(t)作用下其方程为

则阶跃响应由公式

)()1()(t u e a

b t s at

--=)

()()('t bu t ay t y =+)

0()()(0

+-≥=?

-

t d e g e

t y t

at

at

ττ

冲激信号与冲击响应

◆1930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P. M. Dirac )在研究电子力学中首先提出。可以描述钉子一瞬间受到极大作用力地过程,物体碰撞时候受到地瞬间地冲击力,在极短的时间内给电容以极大电流充电的情况等等。◆持续时间无穷小,瞬间幅度无穷大,涵盖面积恒为1的一种理想信号,记做,其定义为

)(t δ)

0t )((1

)(1

)(00有意义=只在或t dt t dt t δδδ ??+

-

+∞

-==??

?≠=∞=0)(t

00)(t

)(t δ0)(t δt

机械原理课后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

机械原理作业 第一章结构分析作业 1.2 解: F = 3n-2P L-P H = 3×3-2×4-1= 0 该机构不能运动,修改方案如下图: 1.2 解: (a)F = 3n-2P L-P H = 3×4-2×5-1= 1 A点为复合铰链。(b)F = 3n-2P L-P H = 3×5-2×6-2= 1 B、E两点为局部自由度, F、C两点各有一处为虚约束。

(c)F = 3n-2P L-P H = 3×5-2×7-0= 1 FIJKLM为虚约束。1.3 解: F = 3n-2P L-P H = 3×7-2×10-0= 1 1)以构件2为原动件,则结构由8-7、6-5、4-3三个Ⅱ级杆组组成,故机构为Ⅱ级机构(图a)。 2)以构件4为原动件,则结构由8-7、6-5、2-3三个Ⅱ级杆组组成,故机构为Ⅱ级机构(图b)。 3)以构件8为原动件,则结构由2-3-4-5一个Ⅲ级杆组和6-7一个Ⅱ级杆组组成,故机构为Ⅲ级机构(图c)。 (a) (b) (c)

第二章 运动分析作业 2.1 解:机构的瞬心如图所示。 2.2 解:取mm mm l /5=μ作机构位置图如下图所示。 1.求D 点的速度V D 13P D V V =

而 25241314==P P AE V V E D ,所以 s mm V V E D /14425241502524=?== 2. 求ω1 s r a d l V AE E /25.11201501===ω 3. 求ω2 因 98382412141212==P P P P ωω ,所以s rad /46.0983825.1983812=?==ωω 4. 求C 点的速度V C s mm C P V l C /2.10154446.0242=??=??=μω 2.3 解:取mm mm l /1=μ作机构位置图如下图a 所示。 1. 求B 2点的速度V B2 V B2 =ω1×L AB =10×30= 300 mm/s 2.求B 3点的速度V B3 V B3 = V B2 + V B3B2 大小 ? ω1×L AB ? 方向 ⊥BC ⊥AB ∥BC 取mm s mm v /10=μ作速度多边形如下图b 所示,由图量得: mm pb 223= ,所以 s mm pb V v B /270102733=?=?=μ 由图a 量得:BC=123 mm , 则 mm BC l l BC 1231123=?=?=μ 3. 求D 点和E 点的速度V D 、V E 利用速度影像在速度多边形,过p 点作⊥CE ,过b 3点作⊥BE ,得到e 点;过e 点作⊥pb 3,得到d 点 , 由图量得: mm pd 15=,mm pe 17=, 所以 s mm pd V v D /1501015=?=?=μ , s mm pe V v E /1701017=?=?=μ;

(精品)信号与系统课后习题与解答第一章

1-1 分别判断图1-1所示各波形是连续时间信号还是离散时间信号,若是离散时间信号是否为数字信号? 图1-1 图1-2

解 信号分类如下: ??? ?? ? ????--???--))(散(例见图数字:幅值、时间均离))(连续(例见图抽样:时间离散,幅值离散))(连续(例见图量化:幅值离散,时间))(续(例见图模拟:幅值、时间均连连续信号d 21c 21b 21a 21图1-1所示信号分别为 (a )连续信号(模拟信号); (b )连续(量化)信号; (c )离散信号,数字信号; (d )离散信号; (e )离散信号,数字信号; (f )离散信号,数字信号。 1-2 分别判断下列各函数式属于何种信号?(重复1-1题所示问) (1))sin(t e at ω-; (2)nT e -; (3))cos(πn ; (4)为任意值)(00)sin(ωωn ; (5)2 21??? ??。 解 由1-1题的分析可知: (1)连续信号; (2)离散信号; (3)离散信号,数字信号; (4)离散信号; (5)离散信号。 1-3 分别求下列各周期信号的周期T : (1))30t (cos )10t (cos -; (2)j10t e ; (3)2)]8t (5sin [; (4)[]为整数)(n )T nT t (u )nT t (u )1(0 n n ∑∞ =-----。 解 判断一个包含有多个不同频率分量的复合信号是否为一个周期信号,需要考察各 分量信号的周期是否存在公倍数,若存在,则该复合信号的周期极为此公倍数;若不存在,则该复合信号为非周期信号。 (1)对于分量cos (10t )其周期5T 1π=;对于分量cos (30t ),其周期15 T 2π=。由于 5π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人力资源课后习题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课后习题答案发布1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对照西方工业化国家现代管理演进的过程,你认为我国企业管理的发展是否也会遵循同一规律?为什么? (1)我国企业管理的发展不会再把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现代管理演进的过程再走一遍,一方面由我国的具体的国情的决定的,我国的企业管理演进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不同于西方社会的发展历程,另一方面,由当今经济的发展的阶段决定的。正如我国的社会发展阶段不会经过如同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一样一个道理。 (2)西方国家现代管理的演进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的东西,结合中国的国情,加以应用。 (3)管理的发展规律是有共性的,同样适用用于中国的企业,中国企业应当抓住管理的发展规律,发现和发展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理论和模式。 2.当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症结在哪里?出路在何方?学完本章,对你有什么启迪? (1)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症结不在于具体的部门设置,不在于具体的管理体制,不在于具体的管理方法,不在于对于管理理念的理解,不在于员工的能力,这些我们都可以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观念问题,二是执行问题。这两个方面是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症结。观念问题并不是代表你知道这个观念,而是这个观念能否成为你的习惯,成为中国企业的习惯。

执行的问题并不是代表你不具备这个能力,相反你恰恰具备这种能力,但是你没有去执行。中国的很多企业配备了相应的适合的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但是在执行上出了问题。 (2)关于路在何方,主要是解决观念和执行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解决要齐头并进,在观念的指导下推进执行,在执行的磨练下培养观念。执行的关键在于要注意细节,观念的关键不在于灌输而在于引导。第二章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1.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有什么关系? (1)人力资源战略必须服从企业战略,企业战略的是长远的规划,所以人力资源战略必须长远规划。 (2)企业的发展战略有很多类型,所以人力资源战略必须根据不同的企业战略类型来相应的指定,而不能与企业战略背道而驰。 (3)正确的恰当的人力资源战略制定,可以在人力资源的这个层面上,使企业战略得到有效的执行。 (4)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力资源战略相对于企业战略应当是一个超前的战略,它是企业战略的先行战略,是急先锋;从另一个意义上讲,它又是一个滞后的战略,它要根据企业战略进展情况,不断的调整。打个比方说是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是好像是一场长期战争中的元帅和前锋将军的关系。 2.企业常用的人力规划方法和技术有哪些?如何运用? (1)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主观判断法、定量分析预测法。 (2)人力资源供给的预测:人员替代法、马尔可夫分析法。

(完整word版)《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 通信工程教研室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研室 课内学时:54学时 学分:3 课程性质:学科平台课程 开课学期:3 课程代码:181205 考核方式:闭卷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开课单位:通信工程专业教研室,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研室 一、课程概述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各专业的学科平台课程,该课程的基本任务在于学习信号与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信号的属性、描述、频谱、带宽等概念以及信号的基本运算方法;包括系统的属性、分类、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等概念以及系统的时域分析、傅里叶分析和复频域分析的方法;包括频域分析在采样定理、调制解调、时分复用、频分复用等方面的应用等。使学生掌握从事信号及信息处理与系统分析工作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1、要求对信号的属性、描述、分类、变换、取样、调制等内容有深刻的理解,重点掌握冲击信号、阶跃信号的定义、性质及和其它信号的运算规则;重点掌握信号的频谱、带宽等概念。 2、掌握信号的基本运算方法,重点掌握卷积运算、正交分解、傅里叶级数展开方法、傅里叶变换及逆变换的运算、拉普拉斯变换及逆变换的运算等。 3、对系统的属性、分类、描述等概念有深刻的理解,重点掌握线性非时变系统的性质,系统的电路、微分方程、框图、流图等描述方法;重点掌握系统的冲击响应、系统函数、幅频特性以及相频特性等概念。 4、对系统的各种分析方法有深刻的理解,重点掌握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重点掌握频域分析方法在采样定理、调制解调、时分复用、频分复用、电路分析、滤波器设计、系统稳定性判定等实际方面的应用。 5、了解信号与系统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及新进展,尤其是时频分析、窗口傅里叶变换以及小波变换的基本概念,适应这一领域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1)要点: (1)信号的定义及属性; (2)信号的描述方法; (3)信号的基本分类方法; (4)几种重要的典型信号的特性; (5)信号的基本运算、分解和变换方法; (6)系统的描述、性质、及分类 (7)线性非时变系统的概念及性质。 2)考核目标: 熟悉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熟悉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描述及分类方法,掌握冲击信号及线性

【物理化学上册完整习题答案】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气体pVT 性质 1-1物质的体膨胀系数V α与等温压缩系数T κ的定义如下: 1 1T T p V p V V T V V ???? ????-=??? ????= κα 试导出理想气体的V α、T κ与压力、温度的关系? 解:对于理想气体,pV=nRT 111 )/(11-=?=?=??? ????=??? ????= T T V V p nR V T p nRT V T V V p p V α 1211 )/(11-=?=?=???? ????-=???? ????- =p p V V p nRT V p p nRT V p V V T T T κ 1-2 气柜内有121.6kPa 、27℃的氯乙烯(C 2H 3Cl )气体300m 3,若以每小时90kg 的流量输往使用车间,试问贮存的气体能用多少小时? 解:设氯乙烯为理想气体,气柜内氯乙烯的物质的量为 mol RT pV n 623.1461815 .300314.8300 106.1213=???== 每小时90kg 的流量折合p 摩尔数为 13 3153.144145 .621090109032-?=?=?=h mol M v Cl H C n/v=(14618.623÷1441.153)=10.144小时 1-3 0℃、101.325kPa 的条件常称为气体的标准状况。试求甲烷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 解:33 714.015 .273314.81016101325444 --?=???=?=?=m kg M RT p M V n CH CH CH ρ 1-4 一抽成真空的球形容器,质量为25.0000g 。充以4℃水之后,总质量为125.0000g 。若改用充以25℃、13.33kPa 的某碳氢化合物气体,则总质量为25.0163g 。试估算该气体的摩尔质量。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案

《信号与系统》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信号与系统》 使用教材:《Signals & Systems》(2nd Edtion), Alan V. Oppenhei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4月 教学拓展资源:参考书目有《信号与系统》(第二版)上、下册,郑君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吴大正,高等教育出版社;《信号与系统》,ALANV.OPPENHEIM(刘树棠译),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信号与线性系统》,管致中等,高等教育出版社。《信号与系统》校级主干课资源库。 二、课程教学目的 《信号与系统》是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联系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一个重要桥梁。授课对象面向电子信息类的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三个本科专业。该课程研究确定性信号经线性时不变系统传输与处理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分析方法,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逻辑性,教学内容较抽象,数学运用得很多。同时,这门课程以通信和控制工程为主要应用背景,具有明显的物理意义和工程背景,具有数学分析物理化,物理现象数学化的特征。该课程与许多专业课,如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高频电路、图象处理等课程有很强的联系,其理论已广泛应用到电子、通信、信号处理和自动控制等各个学科领域,并且直接与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相衔接。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础理论,掌握确定性信号经线性时不变系统传输与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包括信号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各种描述方法、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有关系统的稳定性、频响、因果性等工程应用中的一些重要结论等。通过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学生应能掌握如何建立信号与系统的数学模型,如何经适当的分析方法求解,并将分析结果与物理概念相结合,对所得的结果给出物理解释和赋予物理意义。该课程的学习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为今后能够独立地分析与解决信息领域内的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学习方法指导 1

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英语学习系统Level答案全

U n i t 1 1.gceafdhb 2.(1)1(2)1(3)2(4)1 3.(1)It’sgoodtomeetyou (2)Nicetomeetyou (3)we’vemet (4)Hi 4.无解,随便选一个就66分,再选其它选项只减不加 5.Part1TTFFTPart2FNTNN 6.21213 7.(1)there;Who;guy;telling (2)going;wish;want (3)handsome;talk;introduce;like (4)met;think

(5)Where;December;party (6)Sam;him;brokeup;really 9.(1)ages (3)pleasure;hesitating (5)revelant (6)opportunity 11.(2)structure (3)define (5)Absolutely Unit2 1.(1)honest;sincere;dependable (2)outgoing;friendly;shy (3)easygoing;mature;kindhearted (4)assertive;cheerful;critical

2.dad;brother;boss Boyfriend;coworker;roommate 3.②④;①③;②③ ①②;②③;②④ 4.②①①①①① 5.(1)theneatest;overtheweekend;helike;handsome (2)anicecar;Notespecially;workoutalot;anicesmile (3)likeabouthim;morethanthat;sensitive (4)Howcanyoutell;reallyromanticmovie;thisreallysadpart (5)hejustcried;trytohideit;sweet;youlikethat 7.(1)hang (2)easygoing (3)encounter (4)energetic

信号与系统书籍

推荐信号与系统、信号处理书籍 来自: 海若(南京) 2008-03-21创建 2008-03-21更新 转自https://www.doczj.com/doc/a014969194.html, 作者: xuefei (半粒电子@学飞) 站内: SP 标题: 推荐信号与系统、信号处理书籍的个人看法 时间: Mon Jun 23 18:27:46 2003 1、《Linear Systems and Signals》——https://www.doczj.com/doc/a014969194.html,thi 这本书个人觉得很不错,是一本线性系统和信号的入门好书。可以适用于通信、电路、控制等专业。 虽说是入门的好书,但是本书的编排是内容由浅入深,讲述可是深入浅出。我通读全书后,觉得深有体会,看这本书就像在看小说一般,对于一个话题的介绍,往往从其历史发展说起,让你知道其来龙去脉。不像国内的书,一上来就是定理、定律。同时,书中每讲完一个知识点,都会有适当的例题让你加深理解。 本书给我的一种感觉就是,作者将一种菜吃透了,消化了,而且掌握了作者这种菜的方法,然后把这种做法告诉你,然你自己去做菜,做出来的菜可能不一样,但是方法你是掌握了。最根本的你掌握了,做什么菜是你自己的发挥了。不像国内的教科书,就要你做出一样的菜才是学会了做菜。 这本书讲述了线性系统的一般原理,信号的分析处理,例Fourier变换、Laplace 变换、z变换、Hilbert变换等等。从连续信号说到离散信号,总之是一气呵成,中间似乎看不出什么突变。 对于初学者,这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对于深入者,这又是一本极好的参考书。 极力推荐。实话说,Lathi的书每看一回都会有新的感觉,常看常新。 2、《Fundamentals of Statistical Signal Processing, Volume I: Estimation Theory》——Steven M. Kay 3、《Fundamentals of Statistical Signal Processing, Volume II: Detection Theory》——Steven M. Kay 这两本书是Kay的成名作。我只读过第一卷,因为图书馆只有第一卷:p 这两本书比Van Trees的书成书要晚,所以内容比较新。作者的作风很严谨,书中的推导极其严密。不失为一位严谨的学者的作风!虽说推导严密,但是本书 也不只是单纯讲数学的,与工程应用也很贴近。这就是本书的特点。 这两册书是统计信号之集大成者。有志于这个领域的,此书必备。 4、《Modern Spectral Estim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Steven M. Kay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人力资源课后习题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课后习题答案发布1 况、行业内的人力规划情况。 第三章职务分析与职务描述 1.职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有哪些主要的用途? (1)使整个企业有明确的职责和工作范围,确保所有的工作职责都落实到人头。 (2)招聘、选拔使用所需的人员。这些与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有关的信息实际上决定了你需要招募和雇佣什么样的人来从事此种工作。 (3)制定职工的培训、发展规划。 (4)设计出合理的工资、奖酬、福利政策的制度。 (5)制定考核标准,正确开展绩效评估工作。 (6)设计、制定企业的组织结构。 (7)制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 2.职务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利弊? (1)访谈法 访谈法可能是最广泛用于确定工作任务和责任为目的的工作分析方法,它的广泛应用程度正是其优点的最好表现之一。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与工作的承担者进行面谈,还可以发现一些在其它情况下不可能了解到的工作活动和行为;此外面谈还为组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来向大家解释职务分析的必要性及功能。访谈者还能使被访谈者有机会释放因受到挫折而带来的不满,讲出一些通常情况下可能不太会被管理人员重视的看法。最后,访谈法还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却十分迅速的信息收集方法。 它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收集上来的信息有可能是被扭曲的。这种信息的扭曲可能是由于访谈者在无意中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被访谈者有意制造的。由于工作分析经常被作为改变工资率的依据,因此,雇员有时会将工作的分析看成是工作绩效评价,并且认为这种“工作绩效评价”会影响到他们所获得的工资(事实上常常如此)。因此,他们就很自然的会夸大某些职责,同时也人为的弱化某些职责。所以,如果相通过访谈法搜集到有效的工作分析信息,可能有经历一个相当辛苦的过程。 (2)观察法 只适合于一些变化少而动作性强的工作,有局限性,再者即使是动作性强,观察法亦不能带来重要的资料(如显示工作的重要性)。因此观察法宜与其它方法一起用。 (3)问卷调查法 当职务分析牵扯到分布较广的大量员工时,问卷法是最有效率的方法。对于员工来说是简单易用的方法。问卷法可以系统的获取员工的职务信息,并且具有相当的科学性。但是此法的时间周期较长,并且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4)功能性职务分析法(FJA) FJA结果主要用于职务描述,此外还可以为建立职务操作标准提供基础,以及应用于职务设计等很多方面。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某一职务的全面系统有效的信息,并且实用性极强,但操作难度较大。 (5)资料分析法 此法可以根据历史资料有效考察某一职务要求,可以降低职务分析的成本,可信性较强,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变化,某一职务要求可能也会发生变化,另外,原来的资料不免也会有偏差,这样基于资料的分析也是不正确。 (6)关键事件记录法 此法操作简单,并且容易执行,但是随机性较大,个性化较强,过于具体,反而无法抽象到

(完整)高教出版社:书稿编写规范.docx

高教出版社书稿编写规范 1.书稿应依次包含以下内容: 内封( 1 页),包含:书名,主编(副主编),出版社名称(排在该页下方居中)内容提要( 1 页) 前言 目录 正文(含文字和图片,注意:正文中所有出现的图和表的编号必须在文字里提及)参考文献 以上内容应从内封开始顺序编号,即内封页码为“ 1”,依次往下编,直至参考文献 结束。 另外,需要单独提供一份图稿,即将正文中所有的图(含图号、图题和图注)按顺 序提出来,单独做成一个 word 文件,提交给出版社。 2.全书正文体例统一如下: 第一章xxxxxx 第一节xxxxxx 一、 xxxxxx (一) xxxxxx 1. xxxxxx (1)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 xxxxxx :① xxxxxxxxxxxxxxxxxx;②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③x xxxxxxxxxxx 。 注意:段落开头均应缩进 2 字;正文文字采用小四号宋体, 1.5 倍行距,以便编辑审读加工和设计人员进行版式设计时批注。 3.图题与图注的格式如下: 图 1-1×××××× 1.×××; 2.×××; 3.×××

或 (a)(b) 图 1-1×××××× ( a)×××;( b)××× 4.公式的表示: 公式居中,编号靠右排,要对公式中的各参数符号进行说明。例如: y=a+bx(1-1 )式中: y—— xxxxxx ,单位符号; x—— xxxxxx ,单位符号; a—— xxxxxx ,单位符号; b—— xxxxxx ,单位符号。 5.符号的表示: 波浪线、一字线与半字线:表示数值范围时,用波浪线,如2~5 m(注意数字与单位符号之间空1/4 字);表示时间起止,用一字线,如1990—1995 年;表示仪器型号,用半字线,如 JP-233型。 正斜体、上下标:单位符号、函数符号(如 sin、cos,max,min,ln、求导符号 d 等)用正体;一般参数符号(变量符号)用斜体,但圆周率符号π、自然对数底 e 以及一些缩写(如 BOD、COD 等)用正体。有下标时,如果下标为确定的数字或说明性的字母(如 1、2,表示平均的 m,表示出、入的 out、 in),则下标排正体;如果下标为变量,(如不确定数值的 i,j ,n,m 等),则下标为斜体。一些大写字母组合(英文缩写)表示的量(如 BOD 、COD 等),表示为正体。图形中表示点、线、面的字母用斜体表示。 单位的表示:具体数值后面的单位用符号表示,概数后面的单位则用文字叙述。 3 6.一些规范提法和表示: 不规范表示规范表示备注 × 10-6(气体体积分数) ppm mg/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浓度) mg/kg (质量分数)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A0303051 总学时:64 理论学时:64 实验学时:0 学分:4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 先修课程:电路,高等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线性代数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信号与系统》是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它的任务是研究信号和线性非时变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要求掌握最基本的信号变换理论,并掌握线性非时变系统的分析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理解信号的函数表示与系统分析方法,掌握连续时间系统和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和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以及状态方程与状态变量分析法等相关内容。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加深对信号与线性非时变系统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实验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学时分配 教学章节理论实践 第一章:信号与系统导论6 第二章: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8 第三章: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18 第四章: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10 第五章: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析8 第六章: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6 第七章: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8 总计64 三、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信号与系统导论(6学时) 1.教学内容 (1)历史的回顾,应用领域,信号的概念 (2)系统的概念,常用的基本信号 (3)信号的简单处理,单位冲激函数 2.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信号的描述、阶跃信号与冲激信号;信号的运算;线性时不变系统判据;系统定义 教学难点:信号及其分类,信号分析与处理,系统分析 3.课程教学要求

信号与系统教材

信号与系统教材 全力推荐两本书,是我自己经过很多次比较,选出来用了两个月以上的书。我是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本科生,也是一个书痴,自己的最爱的学习方法就是去图书馆找很多书,然后比较、阅读。这是我们用的教材。编写教材的是个非常非常非常牛的教授——熊庆旭。是我的这门课讲师,但我冲着他的牛,而不是冲着是我的老师而解释:第一个非常是因为,他在该领域几乎是权威中的权威。一个务实的、有真才实学的、牵头或参与国家专项、教育部、北京市教学与科研专项的教授。第二个非常是因为,他讲授这门课已经二三十年了,用他自己的话说,他1997年来到北航开始教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的时候,就把当时图书馆的所有信号与系统教材找出来,把所有的习题全部做了一遍。第三个非常是因为,我听过他的课。他对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的理解可以说已经达到了通透的大彻大悟,从宏观的为什么学习、怎样学习这门课,到具体到每一个概念背后的原理、在学科体系中的定位、用精确的话和大白话都给你说的清清楚楚。例子在文末。这本书是他主编的。体系逻辑非常清晰,使用感非常好,没有非常艰涩复杂的习题,一切按照清楚简练为原则。该说的说透,不该说的不说。是一本对初学者非常友好的书。当然也有缺点,缺点在于由于例题的量不够,导致在举一反三的能力还是需要额外做题来培养。也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推荐第二本书。第一本书有47万字,这本书有88万字。是典型的大部头教材。必须说信号与系统这和科目非常能体现大学工科专业课的特点——体系严密、工程性强。确实需要一本例子多的教

材来帮助建立解题能力。这本书做得非常好,有四点。一、每一个小小节(不能再细分的完整章节)都有三道左右的例题,仔细做就会发现,这几道例题覆盖的点,或者说切入的角度不一样,非常有助于解决不同类型的题目。二、图非常多而且清晰。要学这门课的人都应该清楚各类信号的分析图有多么重要。这本书毫不吝惜图片的使用。三、提供了Matlab的完整代码,几乎是手把手教你如何在ml上分析信号。当然这并不是主要篇目。只是在每大章最后才有一个小节来教学。私以为这非常好。

高等教育出版社书籍介绍

高等教育出版社书籍介绍 作者:暂无 来源:《师资建设·理论与政策版》 2010年第1期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祖 国的前途命运。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核心要素,是教育改革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2009年 9月教育部审批了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负责实施的“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非学历培训课程资源项目”。教育部要求该项 目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水平为宗旨,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以推动教师终身学习为目的,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精心组织开发一批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教师自主学习和发展,对教 师实际教学具有较强指导意义的远程非学历教师培训优质课程资源。 项目首批出版了20余种基础教育教师培训教材。这些教材涵盖了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涉及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学、艺术、体育等学科。除文本教材外,还附有辅学光盘,以及对应 的网络课程。教材的创作者注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广大教师的实际需要,针对一线教师关注的热点和教学工作中急 需解决的难点,立足校本研修实践,强调问题解决,采用专题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将话题紧紧聚焦在新课程实施 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从这些教材的书名中您就能感受到它们所聚焦的视点,如《幼儿园教学模式与案例研究》、《现代幼儿教育观念及实践》、《小学科学案例研究》、《语文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学英语学习策略 与教学》、《初中科学课程学法指导》、《物理探究课教学设计与实践》、《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设计及教学案例研究》、《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创新生物教学方式》、《地理活动与地理教学》、《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疑难问题解析》、《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学校唱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开发与案例研究》等。 如华中师范大学鲁子问教授主编的《小学英语活动设计与教学》一书中,在谈到小学英语语言学习活动设计时, 就涉及到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学习策略等各种学习活动的具体设计方法。在谈到语言运用任务的活动设计时, 分别就听说读写及综合运用问题进行了解剖。在谈到英语兴趣活动设计时,不仅介绍了原理和方法,还提供了大量鲜 活的充满创新思想的实际教学活动设计案例。这种就具体问题而在操作层面解决问题的撰写视角,会使您感到读后就 能运用,就会对自己解决教学实践方面的问题有直接的启发。例如他谈到:传统听力教学过高地要求了学生对听力材 料的记忆,老师放磁带,学生听后做练习,老师核对答案,学生听得被动,产生厌倦甚至恐惧心理。因此,听的学习 活动应将学生放在真实生活环境里,让学生有语境有意义地听。例如,对小学三四年级学生来说,做做“动物园搬家”游戏,让“园长”给动物们分配新的笼舍,相信没有学生会不投入地学习。还有,让五六年级的学生帮助警察抓肇事车辆。 相信,当“警察”紧锁眉头紧张地记录和思索分析着“证人”对当时情景的回忆时,他们已全然忘记下课的铃声都响过半天了。当然,女孩子们或许更喜欢“招聘餐馆招待服务生”的游戏。 华中师范大学周东明教授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案例》-书中更是用鲜活的实例为您解读了怎样使学生学习到生 活中的数学。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通过森林公园夏令营中老师分西瓜来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注意,继而通过分 月饼再深化问题的本质,使学生认识到有的时候,所分的东西是不能用1和2、3、4这些整数来表示的,必须需要有 新的办法来表示,于是学生终于理解了为什么需要有分数。再如,在讲到“小数点的移位”时,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宇航员圆满完成任务开始返航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故障。原来检查员疏忽了一个数据的小数点。在人生最后两个小 时里,勇敢的宇航员面对即将远离地球而消失并没有悲伤,在最后与女儿诀别时,他叮嘱亲爱的女儿和全世界的小朋友,一定要认真对待学习中的每一个数,每一个小数点。 北京师范大学的綦春霞教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一书中将话题的焦点紧紧锁定在诸如教学情景的创设、 课堂教学问题的设定、教学的组织形式、练习题的设计等这些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产生困惑最多的教学环节。如在“教学 情景创设”的讨论中,她特别赞扬了一位老师所做的创新,原因是这位老师有感于在进行《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序数对”概念的学习时,书中建议的“国庆大典翻花方阵”的例子不是所有学生都十分熟悉的,于是自己创设了一个在班里座位上 找朋友的游戏。即通过不断增设条件,最终确定出朋友的座位。綦教授认为他注重了以学生的视角选取现实情景的教 学原则。在谈到“课堂提问的误区”时,綦教授所提出的“语言不够准确、对象梯度不够、提问密度过大、难度控制不当” 四大误区都是指向操作层面的。在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时,通过“转盘游戏中的概率统计”、“100万有多大”、“造一 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等任务探讨了合作的技巧。 北京师范大学的郭玉英教授在《物理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一书中以独特的视角提出了学生的头脑是空的吗?学 生是如何学习物理的?什么是教学案例?什么是教学设计?探究教学的实质是什么?等本源性问题。她提到的国内外 关于中学生物理前认知的研究结果使我们如梦初醒,纠正了我们许多对学生认识的想当然的误区。使我们认识到在学

信号与系统课程标准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课程性质:《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主干课程,是该专业的必修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安排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实施。该课程与本科生的许多专业课(例如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电路、图象处理、微波技术等)有很强的联系,是研究各类电子系统共性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它具有科学方法论的鲜明特点,研究的问题带有普遍性,对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的任务是研究信号和线性非时变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要求掌握最基本的信号变换理论,并掌握线性非时变系统的分析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课程目标: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建立起有关“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通信、信息处理等方面有关研究工作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通过一定数量的习题练习加深对各种分析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要求:信号与系统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信号与线性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法,为后续课的学习及从事实际的科研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关注基本知识与方法的应用,积极参与信号与系统实践课程,课后要做一些相关练习和讨论。 第二部分:关于教材与学习参考书的建议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吴大正等编著的《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4版)。该教材入选“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发行数万册,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比较全面系统的高校信号与系统教材。很多高校以该教材建设精品课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课程内容,建议同学可以进一步阅读以下几本重要的参考书: 1、郑君里:《信号与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 2、管致中:《信号与线性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 3、刘泉主编:《信号与系统题解》,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4、梁虹主编:《信号与系统分析及MATLAB实现》,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5、张小虹编著:《信号与系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信号与系统 1.基本内容: 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的概念;连续时间系统和离散时间系统的概念;信号的基本运算;卷积的计算。 2.基本要求:

市场营销学重点-高等教育出版社

市场营销重点总结 市场营销及市场营销学 重点: 市场营销的定义: 通过创造和交换产品及价值,从而使个人或群体满足欲望和需要的社会过程和管理过程。 供应者(卖方)构成行业,购买者构成市场。 消费者市场、生产者市场、中间商市场和政府市场。 市场=人群+购买意向+购买能力 第二章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贯彻 重点: A、五种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思想 B、市场营销管理的本质及需求管理 C、顾客价值的构成 一、营销管理哲学概念 营销管理哲学是知道企业营销管理的一种理念、其核心是正确处理企业、顾客、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五种市场营销哲学及其核心思想: 企业利润——顾客欲望满足——社会整体利益 P30 市场营销管理的本质: 市场营销管理的本质是需求管理。 8种需求及企业相应的营销管理方法:P28 (1)负需求 含义:指绝大多数人对某个产品感到厌恶,甚至愿意出钱回避它的一种需求状况。 营销管理的任务:分析原因,改变市场营销策略 (2)无需求 含义:指目标市场对某种产品毫无兴趣或漠不关心的一种需求状况 营销管理的任务:分析原因;刺激市场营销。 (3)潜伏需求 含义:是指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某物有强烈的需求,而现有产品或服务又无法使之满足的一种需求状况。 营销管理的任务:开发市场营销。 (4)下降需求 含义:指市场对一个或几个产品需求呈下降趋势的一种需求状况。 营销管理的任务:重振市场营销 (5)不规则需求 含义:指市场对某些产品的需求在不同季节、不同日期、同一天的不同钟点呈现出很大波动的状况 营销管理的任务:协调市场营销 (6)充分需求 含义:指产品的需求水平和时间与预期相一致的需求状况,是企业最理想的一种需求状况。营销管理的任务:维持市场营销

电子书稿-首页-高等教育出版社门户网站

电子书稿 为了使您的书稿能够较快和较好地进入我们的生产程序,我们一般都要求著译者尽量使用Word或Latex 两种软件写作,提交电子文件书稿。用电子形式写作时,除了要符合一般书稿的写作要求外,还有以下的注意事项,对用Latex软件的可下载格式文件。 使用Word软件写稿的注意事项: ·注意全稿体例的一致性,包括: 各级标题(如篇、章、节、一、(一)、1、(1)、1)、i、a,以及固定型标题,如定理、定义、例、证明、解等)的字型字号; 正文的字型字号(如中文的黑体、楷体;习题的小号字体); 表型,表题的字型字号; 公式、表、图的序号等。 ·请按照写作要求中的外文字符,使用准确的外文字符,并保持全书使用外文字符的一致性。 使用Latex软件的著译者 可从这里下载为您准备的格式文件。 手写书稿 手写书稿有以下书写方面的要求: ·书稿的誊写字迹端正、笔画清楚;要用规范的简化字,不要用繁体字、异体字;并使用统一的稿纸,我社备有专用稿纸,作者可向有关学科编辑索取。 ·要求排黑体、楷体、小号、加着重点的中文字,应在相应的汉字下加记号(比如:黑线、波线、双线

等),并在稿旁用铅笔说明记号表示的意义(比如:加黑线处去线排黑体,加波线处去线排楷体等)。要求排黑体或正体的外文字母,应在相应的字母加记号(比如:黑线、双线等),并 在稿旁用铅笔说明记号表示的意义(比如:加黑线处排正体,加双线处排正黑体等)。 ·外文字母要用印刷体书写,对于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如a-α,B-β,r-γ、v-ν,n-η,w-ω, x-χ,p-ρ,e-θ、o-0(数零),u-μ,k-κ,t-τ等, 大小写形状相似的外文字母,如 英文字母的S- s,C- c,K -k,O- o,P -p,Y- y,Z- z等, 俄文字母的Б-б,В-в,Г-г,Д-д,Ж-ж,И-и,К-к,Л-л,М-м,Н-н,О-о,П-п,Р-р,С-с,Ф-ф,Х-х,Ц-ц,Щ-щ,Э-э,Ю-ю,Я-я 应注意书写清楚。必要时可用铅笔在字旁注明"大拉""小拉""希文""大""小"等字样。 ·字符的上下角标(如上角、下角、上上角、下下角、上下角、下上角等)要书写得明显,不致引起歧义。必要时可用铅笔在字下注明"下角""下下角"等字样,或给出特别标注。 相关下载:标点符号数字的用法量和单位专业名词外文字符 人名、地名插图、表格参考文献索引 交稿须知 一、交稿要做到“齐”“清”“定”。 书稿的“齐”是指交稿时应包括以下内容: 1.内封——文字包括丛书名(如有)、书名(副标题)、著译者姓名(注意次序),也可包括编著方式(如编、著、编著、主编等) 2.前言(可加非作者所写的序言) 3.目录——一般列出章、节、小节(有些书需要提供英文目录) 4.正文——请检查有无漏页、重页 5.参考文献(可列在正文后,也可列在每章后) 6.索引 7.图稿——除在书稿相应位置绘制或贴上图样外,还必须提供一份完整的供描图(或制版)用的图稿。对于电子文稿的插图,要提供每幅图单独的电子文件(WORD格式的图必须是TIFF, JPEG,GIF 或Psd文件;TEX格式的图必须是ps文件)。 书稿的“清”是指书稿稿面整齐、清洁,手写稿要写在高教社提供的稿纸上。 书稿的“定”是指交稿后一般不允许著译者再改动书稿,特别是章节的修改。

高等代数__课后答案__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代数习题答案(一至四章) 第一章 多项式 习题解答 1、(1)由带余除法,得17(),39q x x =-262 ()99 r x =-- (2)2 ()1q x x x =+-,()57r x x =-+ 2、(1)2100p m q m ?++=?-=? , (2)由22 (2)010m p m q p m ?--=? ?+--=??得01m p q =??=+?或212 q p m =??+=?。 3、(1)4 3 2 ()261339109,q x x x x x =-+-+()327r x =- (2)q (x )=22(52)x ix i --+,()98r x i =-- 4、(1)有综合除法:2 3 4 5 ()15(1)10(1)10(1)5(1)(1)f x x x x x x =+-+-+-+-+- (2)2 3 4 ()1124(2)22(2)8(2)(2)f x x x x x =-+++-+++ (3)2 3 4 ()24(75)5()(1)()2()()f x i x i i x i i x i x i =+-++--+-+++ 5、(1)x+1 (2)1 (3)2 1x -- 6、(1)u (x )=-x-1 ,v (x )=x+2 (2)11()33u x x =-+,222 ()133 v x x x =-- (3)u (x )=-x-1, 3 2 ()32v x x x x =+-- 7、02u t =?? =?或2 3 u t =-??=? 8、思路:根具定义证明 证:易见d (x )是f (x )与g (x )的公因式。另设()x ?是f (x )与g (x )的任意公因式,下证()()x d x ?。 由于d (x )是f (x )与g (x )的一个组合,这就是说存在多项式s (x )与t (x ),使 d (x )=s (x )f (x )+t (x )g (x )。从而()()x f x ?,()()x g x ?,可得()()x d x ?。即证。 9、证:因为存在多项式u (x ),v (x )使(f (x ),g (x ))=u (x )f (x )+v (x )g (x ),所以 (f (x ),g (x ))h (x )= u (x )f (x )h (x )+v (x )g (x )h (x ),上式说明(f (x ),g (x ))h (x )是f (x )h (x )与g (x )h (x )的一个组合。 另一方面,由((),())()f x g x f x 知((),())()()()f x g x h x f x h x 。同理可得 ((),())()()()f x g x h x g x h x 从而((),())()f x g x h x 是()()f x h x 与()()g x h x 的一个最大公因式,又 因为((),())()f x g x h x 的首相系数为1,所以(()(),())()((),())()f x h x g x h x f x g x h x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