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理
急性胰腺炎的病理变化,一般分为两型 一.水肿型(亦称间质型)肉眼见胰腺肿大, 质地结实,病变累及部分或整个胰腺,胰 腺周围有少量脂肪坏死. 二.出血坏死型 肉眼可见胰腺有灰白色 或黄色斑块状脂肪坏死灶,如出血严重则 胰腺呈黑色,并有新鲜出血区,脂肪坏死 可累及周围组织,如肠系膜和后腹膜,称 为钙皂斑.
四.血清脂肪酶测定 血清脂肪酶常在起病后24-72小时开 始上升,持续7-10天,对病后就诊较晚的 急性胰腺炎患者有诊断价值,且特异性也 较高. 五.血清正铁血白蛋白 在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常为阳性,有助 于判断急性胰腺炎的预后,但亦有部分出 血坏死型患者本试验阴性.
六.生化检查
暂时性血糖升高常见,可能与胰岛素释放 减少和胰高血糖素释放增加有关.持久的 空腹血糖高于10mmol/L反映胰腺坏死, 提示预后不良.高胆红素血症可见于少数 患者,多于发病后4-7天恢复正常.血清 AST,LDH可增加.暂时性低钙血症常见于重 症急性胰腺炎,低血钙程度与临床严重程度 平行,若血钙低于1.5 mmol/L以下提示预 后不良.血清白蛋白降低,病死率高.
外科治疗
手术适应证有:①诊断未明确而腹腔脏器穿 孔或肠坏死者;②黄疸加深需解除胆道或壶 腹梗阻者;③腹膜炎经抗生素治疗无好转者; ④并发胰腺脓肿或假性囊肿者.
预后
急性胰腺炎的病程经过及预后取决于病变 程度以及有无并发症.轻症常在一周内恢复, 不留后遗症.重症病情凶险.预后差,病死率在 20%~40%.经积极抢幸免于死者,多遗留不 同程度的胰功能不全,极少数演变为慢性胰 腺炎.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大.低血压. 低白蛋白.低氧血症.低血钙等因素. 预防 积极治疗胆道疾病,戒酒及避免暴饮 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