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统计学院本科生课程建设一览表-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 格式:doc
- 大小:112.00 KB
- 文档页数:8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课程计划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本科课程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计算机系统与应用环境,掌握计算机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计算机科学理论研究以及从事计算机前沿技术研发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逐步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操,遵纪守法,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熟悉掌本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计算机专业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具有研究与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
3.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及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拓展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有合作共事、协同工作的能力和竞争能力;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
4.熟练使用本国语和至少一门外语有效表达、阐述和交流自己的思想。
5. 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锻标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身心健康。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标准学制为4年,修业年限3-6年。
四、最低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最低修满155学分。
其中,通识教育课程最低修满48学分(通识教育必修课程38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最低选修10学分);专业教育课程最低修满84学分(专业教育基础课程24学分,专业教育主干课程41学分,专业教育系列课程最低选修19学分);生涯规划课程最低修满19学分;毕业论文4学分。
符合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颁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证书。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及《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细则》的规定者,授理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本专业课程主要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生涯规划课程构成,具体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请见下表。
2012年2月20日起实施年级2011级2011级2010级2010级时间节次课程名称学分任课教师教室地点容纳人数课程名称学分任课教师教室地点容纳人数课程名称学分任课教师教室地点容纳人数课程名称学分任课教师教室地点容纳人数星期一1.2 普通物理学1 2 包爱东300 数学分析2 6 李晓月郑术蓉301306常微分方程 3 蒋达清337 常微分方程 3 范猛331 3.4 英语 3 英语 3 体育 1 体育 15.6 数学分析2(普通) 6 陶剑307 普通物理学1 2 童艳红301 运筹学 2 曾志军3007.8 概率论基础 3 宋海燕337 概率论基础 3 孙法省300 9.10星期二1.2 高等代数2(普通) 6 张庆成307 普通物理实验(1班) 1 孙迎春3.4 高等代数2 6 陈良云张澜萱301306教师学与教学论 2 教师学与教学论 25.6 体育 1 体育 1 实变函数 4 盛中平337 实变函数 4 王春鹏331 7.8 代数选论 3 魏竹3379.10 军事理论 1 军事理论 111.12 军事理论 1 军事理论 1 毛、邓、三、重要思想 4 毛、邓、三、重要思想 4星期三1.2 高等代数2(普通) 6 张庆成307 数学分析2 6 李晓月郑术蓉301306英语 3 英语 33.4 数学分析2(普通) 6 陶剑307 高等代数2 6 陈良云张澜萱301306普通物理实验(2班) 1 孙迎春5.67.8 普通物理实验(3班) 1 孙迎春9.10 中国近代史纲要 2 中国近代史纲要 2 毛、邓、三、重要思想 4 毛、邓、三、重要思想 4星期四1.2 数学分析2习题课(普通)6 朱文圣307 数学分析2习题课 6李晓月胡果荣301306复变函数 3 柳絮337 复变函数 3 杨唯3313.4 **英语 3 **英语 3 实变函数 4 盛中平337 实变函数 4 王春鹏3315.6 高等代数2习题课陈良云张澜萱301306现代教育技术 1 现代教育技术 17.8 高等代数2习题课(普通)张庆成307 **常微分方程 3 蒋达清337 **常微分方程 3 范猛331 9.10星期五1.2 高等代数2(普通)张庆成307 数学分析2 李晓月郑术蓉301306*复变函数**英语 3 柳絮337 *复变函数**英语 3 杨唯3313.4 数学分析2(普通)陶剑307 高等代数2 陈良云张澜萱301306普通物理实验(4班) 1 孙迎春5.6 *普通物理学 2 包爱东300 *普通物理学 2 童艳红3017.8*代数选论**概率论基础3魏竹宋海燕337 **概率论基础孙法省300合计学分学时备注:“*”为单周上课符号,“**”为双周上课符号。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MAS)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良好的统计学背景,系统掌握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开发的知识与技能,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够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科研教学部门从事统计咨询、数据分析、决策支持和信息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基本要求是: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具有扎实的数学、统计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运用能力;3、具有某一领域的专业背景知识,例如生物医学、经济与金融、教育心理测量等;4、具备必要的数据库知识和软件编程能力,了解数据库结构,具备数据采集、整理、存储、查询、浏览、分析和计算等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5、具有一定的统计分析建模、专业统计软件运用和模型计算结果分析的能力;6、具有独立分析和表述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写作能力),树立合作精神;7、掌握一门外语的实际运用。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年限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非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
四、培养方式1. 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以课程学习和应用技能培养为主,以科学研究为辅。
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培养原则。
2. 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每名研究生指导工作实行“双师制”:一名为学术专业型指导教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负责人;另一名为应用研究型指导教师。
3. 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
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案例学习,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结合具体问题进行思考探索,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聘请实务部门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讲课或开设讲座。
4. 加强实践训练环节。
学校在大型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管理部门建立有实习实践基地,加强对学生实习实践活动的安排,并考核成绩。
课程计划3、师资队伍,主讲专家介绍史宁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兼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会成员,全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概率统计学会副理事长、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审定组组长,中小学数学教材审定组组长。
高夯(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吉林省数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师数学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
郭建华(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中国概率统计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数学会常务理事兼数学会秘书长,长春市数学会副理事长。
马云鹏(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科学学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学会课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
王晓辉(教授):数学教育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高师数学教育研究会理事,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
孔凡哲(教授、博士):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担任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曾连续多年受聘于教育部考试中心,担任全国高考命题专家组成员,参加全国普通高考数学命题、全国成人高考数学命题工作;全国高师数学教育研究会理事;担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新世纪版7-9年级)分册主编。
兼任多家专业报刊名誉主编、顾问、编委等职。
韩继伟(副教授,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数学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于海洋(特级教师)吉林省实验中学数学组组长,高考命题专家,国家级骨干教师李晓松(高级教师)东北师范大学中学数学组组长,高考命题专家,国家级骨干教师五、培训组织与管理本次培训时间紧、人数多、任务中,为确保本次教师培训有序、有效,数学与统计学院成立领导工作组,具体负责研修的组织、协调及后勤工作,指导学科研修课程设置、课程讲授和研讨。
---------------------------------------------------------------最新资料推荐------------------------------------------------------數學與統計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課程教學大綱丟番圖方程(試行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丢番图方程(试行草案)(( 2008 年年 8 月试行)一、说明(一)课程性质《丢番图方程》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可在四年级开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数论课内容的基础上,以丢番图方程中的典型问题和方法为主线,作进一步深入讨论的课程.(二)教学目的通过相应的讲授及训练,旨在拓宽基础,加深理解,使学生能够理解基本概念,掌握主要的基本结论,掌握丢番图方程的基本解法及一些常用的技巧.(三)教学内容以丢番图方程的核心内容为主,把丢番图方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成专题作较系统地总结,必要时,对某些现代结果作概括地介绍.(四)教学时数及学分 16 学时,学分:1 分.二、本文一引言(2 学时) [[[教教教学学学要要要点点点]]] 介绍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教教教学学学内内内容容容]]] 1、数论的特点 2、丢番图方程及其主要成就 3、解丢番图方程的困难性 4、丢番图方程的内容和求解原则二解丢番图方程的初等方法(2 学时) [[[教教教学学学要要要点点点]]] 介绍解丢番图方程的常用初等方法,包括简单同余法、分解因子法、无穷递降法、比较素数幂法、二次剩余法、Pell 方程法和递推序列法. [[[教教教学学学内内内容容容]]] 1、简单同余法 2、分解因子法 3、无穷递降1/ 5法 4、比较素数幂法 5、二次剩余法 6、Pell 方程法 7、递推序列法 8、其他的一些初等方法三解丢番图方程的高等方法(2 学时) [[[教教教学学学要要要点点点]]] 介绍解丢番图方程的高等方法,包括代数数论方法、p-adic 方法和丢番图逼近方法等,这些方法大大丰富了数论的内容。
数学与信息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掌握数学科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能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若干实际数学问题,能在中等学校进行数学教学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二) 专业培养规格和要求本专业学生,应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严格的数学思维训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运用手段,并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培养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和数学教育研究、数学科学研究、数学实际应用等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其中包括数学建模、数学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等基本能力;2.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程序编写,掌握数学软件开发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够对教学软件进行简单的二次开发;3.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以及数学教学理论;4.了解近代数学的发展概貌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了解数学科学的若干最新发展,数学教学领域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学习文理渗透的课程,获得广泛的人文和科学修养;5.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7.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本学科和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一定的听、说、读、译的能力。
(三) 专业人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发展要求表1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人才知识、素质和能力发展细目表附图1: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知识、素质、能力结构图(四) 主干学科:数学(五) 专业主要课程数学分析、几何学、代数学、物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分方程、函数论、离散数学、数学史、数值方法与计算机技术、数学模型、数学实验、教育学与心理学基础、数学教学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硕 士 研 究 生 课 程 表
2011学年 春季学期
自2011年2月28日起实施
教 育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学位类别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学分 教室 星 期 一 1-3 2010学历硕士、
学科教学(数学)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李清 3 104 9-11 2010学历硕士、
学科教学(数学) 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韩继伟 3 104 星 期 二
星 期 三
1-2 2010学历硕士、
学科教学(数学) 微格教学
李淑文 2 老数学楼231
星 期 四
1-2 2010学历硕士、
学科教学(数学)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
郑术蓉 2 105 3-4 2010学历硕士、
学科教学(数学) 微格教学
秦德生 2 老数学楼231 5-6 2010学历硕士、
学科教学(数学) 微格教学
郭民 2 老数学楼231 星 期 五
1-2 2010学历硕士、
学科教学(数学) 数学教育心理学
李淑文 2 105
注:每周一、三、五下午可选研究生院公共课,具体公共课安排请见研究
生院网站通知。
2010年12月制定
年
级
项
目
节
星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