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载遥控武器站发展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898.30 KB
- 文档页数:5
装甲兵器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一、引言兵器是以非核常规手段杀伤敌有生力量、破坏敌作战设施、保护我方人员及设施的器械,是进行常规战争、反恐、应对突发事件、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
装甲兵器是指各种用于地面突击与反突击作战的集强大火力、快速机动力、综合防护力和信息力于一体的武器系统。
装甲兵器在传统上统称为坦克装甲车辆,以主战坦克为典型代表,包括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装甲侦察车、装甲指挥车、装甲抢救车等。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外延的拓展,装甲兵器还包括地面无人作战装备、两栖装甲作战装备、多栖装甲作战装备、轮步装甲作战装备等。
装甲兵器按照结构形式不同,一般分为重型装甲装备、轻型装甲装备、两栖装甲装备、空降装甲装备和新概念装甲装备。
重型装甲装备以主战坦克为代表,突出优点是其优秀的越野机动能力、强大的火力和重型化的乘载能力,适用于各种复杂的环境和条件下使用;轻型装甲装备以轮式装甲步兵战车为代表,突出优点是公路机动性好,自身具备战略机动能力,全寿命周期经济性好;两栖装甲装备以两栖履带装甲突击车为代表,突出优点是其海上机动性和抗风浪能力,以及对岸强大的突击和占领能力;空降装甲装备以履带式空降战车为代表,突出优点是重量轻、体积小,便于空中投送,战略机动性好;新概念装甲装备以地面无人作战装备为代表,突出优点是恶劣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长时间的值守能力,是有人装备的有效补充。
装甲兵器按结构形式分类见图1。
2014—2015兵器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装甲兵器技术)图1 装甲兵器按结构形式分类综 合 报 告装甲兵器按用途可划分为装甲战斗车辆、装甲指控车辆和装甲保障车辆等。
装甲战斗车辆是地面突击的“先锋战士”,担负打击和消灭敌方坦克、装甲车辆、反坦克及炮兵武器,摧毁敌方构筑的工事和障碍物,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等作战任务,一般包括: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装甲突击车、装甲输送车等;装甲指控车辆是地面突击的“大脑中枢”,负责获取、融合、处理地面战场信息,调动和指挥作战资源,根据不断变化的战场态势,制定和下发作战计划,完成各阶段的作战任务,一般包括装甲侦察车、装甲指挥车、装甲信息车、装甲通信车等;装甲保障车辆是地面突击的“持久增剂”,用于抢修和恢复战场上损毁的车辆,补给作战车辆的弹药、油料,救护战场伤员,保障作战装备持续发挥使用性能和作战效能,一般包括:装甲抢救车、装甲抢修车、装甲补给车、装甲救护车等。
挪威Kongsberg公司“保护者”轻型遥控武器站系统
作者:暂无
来源:《轻兵器》 2015年第12期
“保护者”遥控武器站是挪威Kongsberg公司旗下的拳头产品,其系列产品已经装备超过
17个国家,更是美军陆军快速战斗平台——“斯瑞克”(STRYKER)轮式装甲车上的标准装备。
而“保护者”轻型遥控武器站系统是该公司在“保护者”遥控武器站基础上研制的轻量型遥控
武器站,减轻了系统质量,缩小了整体尺寸,简化了装甲结构,主要用于安装中小口径机枪。
图为安装了M240 7.62mm轻机枪的轻型遥控武器站系统,机枪的左侧是弹链箱,右侧是方向控
制电机,下方是激光测距及观瞄设备。
数据链技术在军用航空通信技术领域应用的现状与发展摘要:作为一种网络系统技术, 军用数据链技术应用了无线网络通信技术以及应用协议, 从而实现了陆基军用数据系统与航空武器平台间的信息共享, 并使军用系统的效能最大化。
本文对数据链技术的发展史、概念、特色、功能加以介绍, 研究了军用数据链技术及其应用的实际情况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数据链;军用数据链;战术数据链;在实践应用阶段, 在航空数据链技术的基础上, 能够及时传输信息并进行信息交换, 并为信息的安全性、军队协同作战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1军用航空数据链的特点与功能所谓的军用数据链指的是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基于相应数据通信规程下,将数据通信与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连接,为军事作战指挥提供实施可靠信息以实现科学作战决策的制定,并实现对武器系统的有效控制,并能够与陆军、海军间实现数据信息的实时交换与共享,进而为提高我国军队协同作战的能力奠定了基础。
基于军用航空数据链下,这一网络系统能够将指挥平台、武器平台以及情报网等进行连接,为实现信息的高效传输与处理奠定了基础,在实际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数据链技术呈现出了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的优势作用,同时,还能够实现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并实现信息格式的一致化转换奠定了基础。
2发展战术数据链的一些关键技术探讨随着技术的发展,需求的牵引,发展航空战术数据链系统,需要攻克多项关键技术。
(1)调制解调:将编码后的二进制信息流以适合于一定信道传输的RF波形方式发送,包括功率上升与发射稳定、同步(粗同步和精同步)、数据、功率下降与接收稳定、传输开销。
调制方式种类有BPSK、QPSK、8PSK、MSK、GMSK和TCM 等,调制方式的选择与系统信道带宽、速率要求和灵敏度都有关系。
(2)编译码:用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一种是要增加传输开销的,如前向纠错、增加冗余和校验等;另一种是不增加传输开销的,如交织、扰码和格雷编码等,但它需要增加处理器的开销。
第4卷第11期2009年11月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 igher Education Edition)Vol14 No111Nov12009军用数据链应用现状及其未来趋势李炎(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安徽蚌埠, 233000)[摘要] 军用数据链技术是指一种采用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和应用协议实现航空武器平台和陆基军用数据系统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军用系统效能的网络系统技术。
本文介绍了数据链技术的发展历史、定义、特点、功能, 分析军用数据链技术及其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关键词] 数据链; 军用数据链; 战术数据链[中图分类号] TN919 [文献标识码] A[作者简介] 李炎(1970—) , 安徽蚌埠人, 本科,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讲师, 研究方向为通信与信息工程。
本文主要针对数据链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定义、特点、功能、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军用数据链概述军用数据链在军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军用数据链在军事上称为军用数据链, 下面从定义、特点这两个方面分析军用数据链。
(一) 军用数据链的定义军用数据链, 在美国称为TAD I L(Tactical Da - ta In2 form a tion L ink) , 在北约称为L ink, 是采用无线电通信装备和数据通信规程, 直接为作战指挥和武器控制系统提供支持、服务的数据通信与计算机控制密切结合的系统。
它不仅能实现机载、陆基和舰载军用数据系统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 而且可构成点对点、一点对多点的数据链路和网状数据链路, 使作战平台的计算机系统组成军用数据传输、交换和信息处理网络, 为指挥员和战斗人员同时提供有关的数据和完整的战场态势信息。
(二) 军用数据链的特点军用数据链是一种面向作战应用的高度具体化的网络系统。
军用无人地面平台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作者:赵阳来源:《商业文化》2011年第05期摘要:軍用无人地面平台是未来战场的核心武器,本文首先介绍了军用无人地面平台的概念和意义,然后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军用地面无人平台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其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军用无人地面平台;作战机器人;无人车中图分类号:DF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310-01一、军用无人地面平台的概念军用无人地面平台又称为军用地面轮式机器人,指无人驾驶的、依靠自身自主导航或者遥控操作运作,装载各种测量仪器或武器系统,能够独立遂行侦察、攻击等各种军事任务的自动地面车辆。
军用无人地面平台是未来陆军的重要力量,是实现战争信息化、无人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装载不同的载荷,可以代替人完成各种各样的作战任务:地面无人平车本身可以执行运输任务;搭载光电装备等,可以执行侦察任务;搭载通信装备,可以完成通信中继的任务;甚至可以通过装载作战武器直接参与地面作战等等。
军用无人地面平台不仅能代替有人装备完成作战任务,减少部队伤亡,还能明显增强部队的作战能力。
以美、俄、英、法、德等国家为代表的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军用机器人研制和发展规划。
2004年美国陆军装备无人地面车辆仅163辆,2005年增为1800辆,2006年猛增到4000辆,2007年又增加到约6000辆。
美军预计到2015年将陆军车辆中的三分之一改为无人车,2030年无人车数量将达到地面车辆总数的一半。
二、国外地面无人平台的发展与现状国外军用地面无人平台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20世纪80 年代以前,由于硬件技术的限制以及计算机、图形处理、数据融合等关键技术的不足,地面无人作战平台的发展重点为遥控地面无人作战平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自主车辆技术及其他相关技术突破性的进展,地面无人作战平台得以进一步发展,出现各种自主和半自主平台。
由于定位导航设备、障碍识别传感器、计算控制处理器等关键部件性能的限制,80年代研制的自主车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主行驶,但行驶速度低,环境适应性差。
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趋势精确制导武器是在常规武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化武器, 现已成为信息化局部战争中物理杀伤的主要手段,并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是指是具有精确的制导系统, 以获得极高的命中精度、反应敏捷的控制系统和识别目标并摧毁目标的能力, 具有抗干扰能力、造价廉、能够大批量生产和装备部队、且使用和维护简便的新式武器。
它包括各种精确制导导弹、炸弹、炮弹、巡航导弹和远程遥控无人驾驶飞行器等, 主要是战术导弹精确制导武器大多数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后发展起来的,而精确制导武器这个术语起源于七十年代中期,如今已为各国军界所认同和通用。
很多国家都明确地把精确制导武器列为常规武器发展的重点。
精确制导武器采用的制导技术很多,通常有寻的制导、遥控制导、地图匹配制导、惯性制导和精确定位等技术。
一、通用化对一种导弹进行改进,使其适应其他各种作战任务需要。
当前通用化的渠道至少有3种:将精确制导某个分子系统改装成按模块化制导,如美“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 T A C M S)为攻击不同目标,可以携带反装甲、攻击硬目标、反跑道弹头、地雷、反软目标弹药等几种弹头中的任何一种;将一种导弹经过改造满足另一种作战任务要求。
如美“麻雀”空空导弹,经过加装高度表,改造弹翼,重新设计发射装置,就成了“海麻雀”航空导弹;同一种导弹经改进后可由不同平台搭载,但仍完成同一种任务。
例如“飞鱼”导弹和“战斧”巡航导弹均可航载,也可以由潜艇发射。
目前,大批导弹经改进后,战斗力水平均产生了新的飞跃。
二、精确化精确管理效益倍增如今,军事强国数字化部队建设进程显著加快,精确化管理地位也随之提升。
现代物流管理以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为基础,通过“信息流”实施全程跟踪,可以实现高效决策和精确管控。
以信息融合技术为支撑,使得集成化人—机系统实现精确化运行与管控成为现实。
据悉,外军最新研制出联合全资产可视系统,可对作战人员、装备及补给品等实施全程自动跟踪、查询显示与调控。
军事航天技术的发展态势摘要:从苏联在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到现在的50多年中,航天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世界各国累计发射5300多颗人造卫星。
在这些航天器中,军用卫星占三分之二,它们在军事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军用卫星的发展,使得传统的海、陆、空三维战场演变成陆、海、空、天和电的五维战场,短短的50多年,航天技术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在这发展期间,军事航天技术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防和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未来的军事航天技术发展是世界各国探讨的新课题。
关键词:航天技术航天器军事发展技术内涵:所谓军事航天技术,就是航天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其具体成果就是各种军用航天器。
首先我们来看看军用航天器的分类:它包括:(一)运载系统;(二)载人航天系统;(三)军用卫星系统;(四)空间武器系统(一)运载系统是指能把军用航天器、宇航员或物资等有效载荷从地面送到太空预定轨道或能将有效载荷带回地面的运输系统。
目前可利用的军事航天运输系统主要有:一次性使用运输火箭;可重复使用航天飞机。
(二)载人航天系统;1、宙飞船2、空间站3、航天飞机4、空天飞机(三)军用卫星系统军用卫星系统包括:侦察卫星、通信卫星、测地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1.侦察卫星是指装有光电遥感器、雷达或无线电接收机等侦察设备,用于或取敌人军事信息的人造地球卫星。
2.军事通信卫星是指以为军事服务为目的而设计的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是六十年代初才问世的一门新兴技术,是空间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它象悬挂在高空的微波中继站和接力站,接收从地面或其它卫星发来的无线电信号,经转发器放大后,再以另一频率发回地面另一地方或其它卫星上。
3.气象卫星是专门用于对地球和大气层进行天气变化观测的卫星。
它相当于一个无人高空气象站。
它与以往的地面观测方法相比,具有全球性、预先性和准确性。
气象卫星起源于侦察卫星,基本原理类似于照相侦察卫星。
不同的是它观察的对象是云、气、雾、雨、风、浪、潮、温。
总第265期舰船电子工程Vol. 36 No. 7 2016年第 7 期Ship Electronic Engineering 27无人机装备技术的发展与分析王振成(海军装备部西安军事代表局西安710054)摘要无人驾驶飞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
文章概述了无人机的特点、功能、关键技术和装备概况,最后论述了无人机装备技术的发展动向与分析。
关键词无人机;装备技术;分析中图分类号TN97 DOI:10. 3969/j. issa 1672-9730. 2016. 07. 007Development and Analysis of UAV Equipment TechnologyWANG Zhencheng(Xi’an Military Agent’s Bureau of Naval Armament Department, Xi’an 710054)Abstract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is unmanned aircraft which uses radio control equipment and control equipment for the control.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functions, key technologies and equipment of UAV, and finall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analysis of UAV equipment technology.Key Words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equipment technology, analysisClass Number TN97i引言目前,各国对无人机的研制和开发极其重视,其担负的任务也从战场侦察和监视扩展到海域巡 逻、反潜战、x#见(地)攻击、电子干扰、通信截听、目标精确定位、中继通信等领域,甚至扩展到战区空 中导弹防御、心理战和网络中心战领域。
人工智能战争中的智能兵器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智能兵器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一项重要应用,为现代战争的进行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战争中的智能兵器,并分析其优势、挑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智能兵器的定义与分类智能兵器,顾名思义,是指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赋予武器装备自主决策能力或增强其作战效能的一类兵器。
根据其功能与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智能兵器分为三类:自主导航打击型、情报侦查型和战场支援型。
自主导航打击型智能兵器主要包括无人机、导弹系统等。
通过搭载高度智能化的导航系统和打击装备,自主导航打击型智能兵器能够完成高精度的定位和打击任务,大大提高了军事打击的效能。
情报侦查型智能兵器主要包括侦察机、侦察舰等。
这类智能兵器通过搭载先进的传感器和数据处理系统,能够高效地获取各类情报信息,并为军事指挥决策提供实时的情报支持。
战场支援型智能兵器主要包括无人运输车、抢救机器人等。
这类智能兵器主要用于提供物资运输、人员救援以及前线工程等方面的支援,有效提高作战效率并减少战争伤亡。
二、智能兵器的优势智能兵器相较于传统装备,具有如下几个明显优势。
首先,智能兵器具备高度的自主性和作战灵活性。
搭载人工智能技术的兵器装备能够根据战场环境和任务需求,自主制定作战方案和决策,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这使得它们在战场上更具威慑力和实战效能。
其次,智能兵器具备高精度和远程打击能力。
通过先进的导航系统和打击装备,智能兵器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定位、打击和摧毁目标。
同时,由于搭载了高效的通信系统,智能兵器能够实现远程遥控和指挥,使得作战范围更广,攻击更准确。
另外,智能兵器具备高效的情报处理和战场监测能力。
智能兵器通过搭载先进的传感器和数据处理系统,能够实时获得战场情报,并进行快速的数据分析与判断。
这使得军事指挥官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战场态势,做出更明智的指挥决策。
三、智能兵器面临的挑战尽管智能兵器具备诸多优势,但其发展与应用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总第195期2010年第9期舰船电子工程Ship Electr onic EngineeringV o l.30No.931激光武器的最新发展技术*柳志忠(海军驻葫芦岛431厂军事代表室 葫芦岛 125004)摘 要 激光武器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文章介绍了激光武器的发展历程以及装备的研制、改进情况,指出了在现代战争中发展激光武器的优势和重要性,重点探讨了几种激光武器的性能及其特点,最后论述了激光武器的发展动向与分析。
关键词 激光武器;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 T N97Latest Development of Laser WeaponL iu Z hizhong(M ilit ary R epr esentativ e Office o f Nav y in H uludao431Facto ry,H uludao 125004)A bstract T he laser weapons play mo re and mo re roles in the war to day.T he pro cess of development of the laser w eap o ns in the equipment in some count ries and it s modification ar e descr ibed.T he t echnique perfo rmance and propert ies of sever al air bo rne laser w eapo ns seekers are analy zed,and development tr end and analy sis of the laser weapons a re discussed.Key Words laser weapons,develo pment tr endClass Nu mber T N971 引言激光武器作为致命武器可打击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和近程弹道导弹,作为非致命武器可使各种地面雷达、武器装备上的传感器、通信天线和电缆失效。
信息战装备信息战装备是由电子战装备不断发展而来的最为广泛的装备,其代表性装备除了传统意义的电子战装备之外,还包括以计算机病毒武器为主的网络战武器。
电子战装备计算机网络战武器一、电子战装备(一)电子战装备的现状现代电子战,对抗领域进一步扩大,相继出现了无线电引信对抗、无线电遥测遥控对抗、红外对抗、可见光对抗、激光对抗、水声对抗等,这些电子战的作战领域几乎覆盖了整个电磁波频谱,电子战也就成为敌对双方争夺电磁频谱控制权的斗争。
1、电子侦察装备的现状(1)通信侦察装备和机载雷达告警系统目前世界各国现役的通信侦察装备的工作频率基本上覆盖了无线电通信的大部分频段,可同时侦测相邻的几十个信道,有的达80个信道,转换速度快,测频精度高; 当前对飞机最有威胁的雷达主要有两大类搜索监视雷达。
这类雷达一照射到飞机上,意味着该飞机已被发现了;跟踪雷达。
敌方的这类雷达一照射到飞机上,意味着它的高技术兵器马上就要发起攻击了。
(2)电子侦察平台各军事强国已形成多高度、全方位、大纵深、立体化的电子侦察网络。
▪电子侦察卫星主要用于侦察敌方雷达的位置、使用频率等参数,为战略轰炸机、弹道导弹突防和实施电子干扰提供数据;还用于探测敌方军用电台和发信设施的位置、调制方式等参数,以便窃听、干扰和破坏。
▪电子侦察飞机目前在役的有两类:有人驾驶电子侦察机,无人驾驶电子侦察机。
▪地面侦听站是现代战争广泛采用的一种侦察手段。
目前,美国在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几个国家就设有地面侦听站,日夜监听俄罗斯、古巴、伊拉克、朝鲜以及我国的雷达与通信等军事电子情报。
▪电子侦察船和侦察潜艇有时伪装成商船、科学考察船等,在世界各个海域进行间谍活动,收集电子情报。
地面侦听站美国RC-135V电子侦察飞机2、电子进攻装备的现状(1)通信干扰装备和雷达干扰装备地面干扰系统如美国的AN/MLQ-4车载通信干扰系统,机动性好,能快速展开和撤收,能间断或连续的监视和干扰敌方的甚高频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