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二下学期化学选修五综合练习卷 含答案

2020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二下学期化学选修五综合练习卷 含答案

2020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二下学期化学选修五综合练习卷 含答案
2020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二下学期化学选修五综合练习卷 含答案

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练习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有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关于有机物1-氧杂-2,4-环戊二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互为同系物B.二氯代物有3种

C.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内D.1 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5 mol O2

2.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右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1 mol 分枝酸最多可与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3.化合物(甲) (乙) (丙) 的分子式均为C8H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在空气口燃烧时均产生明亮并带有浓烟的火焰

B.甲、乙、丙中只有甲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等量的甲和乙分别与足量的溴水反应,消耗Br2的量:甲>乙

D.甲、乙、丙的二氯代物数目最少的是丙

4.以下有机物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相应的烯烃,又能氧化生成相应的醛的是()

A.CH3OH B.HOCH2CH(CH3)2C.(CH3)3COH D.CH3CHOHCH2CH3

5.下列有关物质分离和除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B.由于KNO3的溶解度大,故可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中混有的NaCl

C.用分液漏斗、烧杯、蒸馏水,可完成分离Br2和CCl4混合物的实验

D.通入足量饱和NaHCO3溶液中可除去CO2气体中SO2杂质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NaOH溶液和分液的方法可除去溴苯中含有的溴

B.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饱和Na2SO4溶液,有白色不溶物析出,说明Na2SO4能使蛋白质变性

C.用碳酸钠溶液可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D.用乙酸试剂和蒸发的方法可除去乙酸钠中含有碳酸钠

7.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

8.下列关于“最多”,“最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热测定的实验过程中,最少需要测定并记录温度的次数是3次

B.在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中,在实验过程中最少称量4次

C.在某有机物分子中含a个—CH3,n个—CH2—,m个,其余为羟基,则含羟基的个数最多为m?a +2 D.在有机物分子中处于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最多有13个

9.十九大报告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制造强国,2020年我国“PX”产能将达到3496万吨/年。有机物(烃)“PX”的结构模型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X”属于脂环烃

B.“PX”的二氯代物共有7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PX”分子中,最多有12个原子共面

D.“PX”的同系物均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0.核磁共振氢谱能对有机物分子中不同位置的氢原子给出不同的吸收峰(信号),根据吸收峰可以确定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氯甲基甲醚(ClCH2OCH3)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甲所示,两个吸收峰的面积之比为3:2。金刚烷的分子立体结构如图乙所示,它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吸收峰数目与峰面积之比分别为()

图甲图乙

A.5,1:6:2:3:4B.3,1:3:12C.4,1:6:3:6D.2,1:3

11.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熔点:正戊烷>2,2-二甲基戊烷>2,3-二甲基丁烷>丙烷

B.密度:CCl4>CHCl3>苯

C.同质量的物质燃烧耗O2量:乙烷>乙烯>乙炔>甲烷

D.同物质的量物质燃烧耗O2量:环已烷>苯>苯甲酸

1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BrCH2CHBrCH2Br的名称为三溴丙烷

B.甘氨酸和丙氨酸混合物脱水成肽,最多可生成4种二肽

C.萘环()上的一个H 原子被—C4H9取代后的产物共有6 种

D.C3H6和C4H8一定是同系物

13.制备异戊二烯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分子中只有1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B.乙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C.丙分子中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和羟基D.②③两步转化都属于消去反应

14.已知酸性:> H2CO3 >> HCO3?,综合考虑反应物的转化率和原料成本等因素,将转变为的最佳方法是()

A.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B.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C.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足量CO2D.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加入适量H2SO4 15.下列十组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组数是()

①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不一致

②蔗糖是最重要的二糖,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葡萄糖的二倍

③聚乙烯、酚醛树脂、纤维素、涤纶、麦芽糖、胰岛素都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④可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可加热)鉴别乙醇、乙酸和葡萄糖

⑤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的高级脂肪酸

⑥酿酒过程中,葡萄糖水解得到乙醇

⑦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与纤维素也互为同分异构体

⑧甲酸乙酯、麦芽糖、淀粉这四种物质的共同性质是他们既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又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⑨1mol 葡萄糖可与5mol 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A.0组B.1组C.2组D.3组

二、填空题(共55分)

16.有机物A、B、C、D和E的结构简式如下:

A B C D E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的类型:A→B___________;A→D___________。

(2)在A~E五种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所有的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的物质是____。(填序号)

(3)写出由A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D与NaOH溶液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同分异构现象在有机化学中普遍存在,中学阶段常见的同分异构体有三类。①官能团异构;②官能团位置异构;③碳链异构。

(1) 已知分子式为C5H12O的有机物有很多同分异构体,下面给出其中的四种:

A.CH3CH2CH2CH2CH2OH B.CH3OCH2CH2CH2CH3

C.D.

根据所含官能团判断,A属于_____类有机化合物,B物质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B、C、D中,与A互为官能团异构的是_______(填代号,下同),互为碳链异构的是______,互为官能团位置异构的是_______。

(2) 分子式为C5H12O 的物质,不能和Na发生反应的结构有_____种

(3) 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含苯环,可水解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____种

18.结构中没有环状的烷烃又名开链烷烃,其分子通式为C n H 2n+2(n 为正整数)。分子中每减少2个碳氢键,同时必然会增加1个碳碳键,则它可能是重键(即形成双键或三键),也可能是连接成环头烃,都称为增加了1个不饱和度(用希腊字母Ω表示,又名“缺氢指数”)。如乙烯和环丙烷的不饱和度为1,苯和苯酚的不饱和度为4。

(1)维生素A 的结构为,维生素A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根据题干信息计算,维生素

A 的不饱和度为__________

(2)推测含碳、氢、氧元素的有机物的不饱和度计算公式为Ω=1+ ______的个数?________________

(3)运用不饱和度的知识确定有机物的结构简式:1 mol 有机物A 完全燃烧时耗氧气9.5 mol ,生成9 mol CO 2与54 g 水,A 分子中含两个六元环,1 mol A 水解消耗2 mol NaOH ,A 的键线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①分子中含有酚羟基,且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碱性条件水解生成两种产物,酸化后分子中均只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19.化合物C 和E 都是医用功能高分子材料,且有相同的元素百分组成,均可由化合物A(C 4H 8O 3)制得,如下图所示,B 和D 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C 4H 6O 2。

(1)写出化学方程式

A→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类型:A→B_________________

(3)A→E 发生的是缩聚反应,即单体分子间脱去小分子而相互结合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则E

的链节是

_________________

20.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步骤:在A 中加入4.4 g 异戊醇、6.0 g 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 ,回流50 min ,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 4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 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 ℃馏分,得乙酸异戊酯 3.9 g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 的名称是________。

(2)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___(填标号)。 A .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B .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C .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

D .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 (4)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蒸馏操作中,仪器试剂的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6)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____。

(7)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30 ℃便开始收集馏分,会使实验的产率偏____(填“高” 或“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练习卷

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有5大题,共55分)

16.共10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空1分)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空1分)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17.共9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空1分)

(2) ______________(2分)

(3) ______________(2分)

18.每空2分,,12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共9分

(1) A→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B→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 ______________(1分)

(3)

______________

(2分)

20.共15分

(1) ______________(1分)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空2分)

(3) ______________(1分)

(4) ______________(2分)

(5) ______________(1分)

(6) ______________(2分)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空2分)

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练习卷

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共有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有5大题,共55分)

16.共10分

(1) 氧化反应;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每空1分)

(2) CE;C (每空1分)

(3) (3分)

(4) (3分)17.共9分

(1) 醇;醚基;B;D;C(每空1分)

(2) 6(2分)

(3) 3(2分)

18.每空2分,,12分

(1) C20H30O;6

×氢原子个数(或氢原子个数的一半)

(2) 碳原子;1

2

(3)

(4)

19.共9分

(1) A→D:;(3分)

B→C:

(3分)

(2) 消去反应(1分)

(3) (2分)

20.共15分

(1) 球形冷凝管(1分)

(2) 洗掉大部分硫酸和乙酸;洗掉碳酸氢钠(每空2分)

(3) D(1分)

(4) 提高醇的转化率(2分)

(5) B(1分)

(6) 60% (2分)

(7) 高;会收集少量未反应的异戊醇(每空2分)

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练习卷

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有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关于有机物1-氧杂-2,4-环戊二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互为同系物B.二氯代物有3种

C.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内D.1 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5 mol O2

2.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右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1 mol 分枝酸最多可与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3.化合物(甲) (乙) (丙) 的分子式均为C8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在空气口燃烧时均产生明亮并带有浓烟的火焰

B.甲、乙、丙中只有甲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等量的甲和乙分别与足量的溴水反应,消耗Br2的量:甲>乙

D.甲、乙、丙的二氯代物数目最少的是丙

4.以下有机物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相应的烯烃,又能氧化生成相应的醛的是()

A.CH3OH B.HOCH2CH(CH3)2C.(CH3)3COH D.CH3CHOHCH2CH3

5.下列有关物质分离和除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B.由于KNO3的溶解度大,故可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中混有的NaCl

C.用分液漏斗、烧杯、蒸馏水,可完成分离Br2和CCl4混合物的实验

D.通入足量饱和NaHCO3溶液中可除去CO2气体中SO2杂质

A.用NaOH溶液和分液的方法可除去溴苯中含有的溴

B.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饱和Na2SO4溶液,有白色不溶物析出,说明Na2SO4能使蛋白质变性

C.用碳酸钠溶液可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D.用乙酸试剂和蒸发的方法可除去乙酸钠中含有碳酸钠

7.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

8.下列关于“最多”,“最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热测定的实验过程中,最少需要测定并记录温度的次数是3次

B.在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中,在实验过程中最少称量4次

C.在某有机物分子中含a个—CH3,n个—CH2—,m个,其余为羟基,则含羟基的个数最多为m?a +2 D.在有机物分子中处于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最多有13个

9.十九大报告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制造强国,2020年我国“PX”产能将达到3496万吨/年。有机物(烃)“PX”的结构模型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X”属于脂环烃

B.“PX”的二氯代物共有7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PX”分子中,最多有12个原子共面

D.“PX”的同系物均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0.核磁共振氢谱能对有机物分子中不同位置的氢原子给出不同的吸收峰(信号),根据吸收峰可以确定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氯甲基甲醚(ClCH2OCH3)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甲所示,两个吸收峰的面积之比为3:2。金刚烷的分子立体结构如图乙所示,它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吸收峰数目与峰面积之比分别为()

图甲图乙

A.5,1:6:2:3:4B.3,1:3:12C.4,1:6:3:6D.2,1:3

A.熔点:正戊烷>2,2-二甲基戊烷>2,3-二甲基丁烷>丙烷

B.密度:CCl4>CHCl3>苯

C.同质量的物质燃烧耗O2量:乙烷>乙烯>乙炔>甲烷

D.同物质的量物质燃烧耗O2量:环已烷>苯>苯甲酸

1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BrCH2CHBrCH2Br的名称为三溴丙烷

B.甘氨酸和丙氨酸混合物脱水成肽,最多可生成4种二肽

C.萘环()上的一个H 原子被—C4H9取代后的产物共有6 种

D.C3H6和C4H8一定是同系物

13.制备异戊二烯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分子中只有1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B.乙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C.丙分子中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和羟基D.②③两步转化都属于消去反应

14.已知酸性:> H2CO3 >> HCO3?,综合考虑反应物的转化率和原料成本等因素,将转变为的最佳方法是()

A.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B.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C.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足量CO2D.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加入适量H2SO4 15.下列十组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组数是()

①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不一致

②蔗糖是最重要的二糖,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葡萄糖的二倍

③聚乙烯、酚醛树脂、纤维素、涤纶、麦芽糖、胰岛素都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④可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可加热)鉴别乙醇、乙酸和葡萄糖

⑤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的高级脂肪酸

⑥酿酒过程中,葡萄糖水解得到乙醇

⑦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与纤维素也互为同分异构体

⑧甲酸乙酯、麦芽糖、淀粉这四种物质的共同性质是他们既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又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⑨1mol 葡萄糖可与5mol 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A.0组B.1组C.2组D.3组

17.(2) 分子式为C5H12O 的物质,不能和Na发生反应的结构有6种

解析:插空法

C5H12O是在C5H12中插入一个O,插入在C—C中为醚,插入在C—H中为醇。符合题

意的为第一种。

C5H12的结构如下:

O插入的位置如下,共6种:

(3) 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含苯环,可水解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3种

解析:符合条件的物质含有苯环,酯基和醛基,结构为邻、间、对位取代三种:

18.(3)运用不饱和度的知识确定有机物的结构简式:1 mol有机物A完全燃烧时耗氧气9.5 mol,生成9 mol CO2

与54 g水,A分子中含两个六元环,1 mol A水解消耗2 mol NaOH,A的键线式为

可能的两种结构

(4)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①分子中含有酚羟基,且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碱性条件水解生成两种产物,酸化后分子中均只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体,5个碳碳双键,

19.化合物C和E都是医用功能高分子材料,且有相同的元素百分组成,均可由化合物A(C4H8O3)制得,如下图所示,B和D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C4H6O2。

解析:A具有酸性则含有羧基。在浓硫酸条件下课脱水,这剩下一个O可能存在于羟基,和羧基发生酯化反应脱水或消去生成碳碳双键而脱水。

A-E分别为:

2020年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八)(含答案)

2020年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 高考适应性考试(八)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3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复兴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传承、创新和引领是中华文明复兴的要义。 复兴的前提是传承,但传承不等于复古。东西方文明兴衰的规律表明,文明复兴的过程必然是文明再造的过程,文明唯有再造,方可复兴。文明的再造是对传统文明扬弃更新的过程,既是对传统文明优秀成分的继承和升华,又须摆脱传统文明糟粕成分的禁锢和束缚。人类历史上,成功的文明复兴都是优化或革新传统文明而结出的甜美果实。中华文明的复兴也不例外。所谓“梦回唐朝”,为再现昔日荣光而回归强大的封建帝国,既不可能也不必要。 没有优秀文明传统的复现也不是复兴。一种文明的复兴不能变成对当下强势文明的简单模仿。舍弃自身文明的优秀传统,复制外来文明,只能让自己成为其他文明的附庸而丧失复兴的可能。虽然理论上很容易明白这个道理,但实践中却极易陷入这一泥潭而不自知。近代

《分析化学》习题答案(华中师范大学)

21世纪师范类教学用书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参考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 ---课后参考答案汇编 陕西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合编 刘瑞林主编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一章 绪 论 答案:1.仪器分析法灵敏度高。 2.仪器分析法多数选择性较好。 3.仪器分析法分析速度较快,利于批量样品分析。 4.易于使分析工作自动化。 5.相对误差较大。 6.设备复杂、价格昂贵,对仪器工作环境要求较高。 第二章 定性分析 1.解:最底浓度 12005 .01-?=== mL g V m B μρ 610=?G B ρ 466 10520 1010?=== ∴B G ρ 1:G=1:5×104 2.解:检出限量 g V m B μρ510005.0=?=?= 3.答:应选用(2)1mol·L -1HCl 作洗液,因为HCl 含有与氯化物沉淀的共同离子,可以减少洗涤时的溶解损失,又保持一定的酸度条件,避免某些水解盐的沉淀析出,另外HCl 为强电解质避免因洗涤剂而引起胶体现象。 如果用蒸馏水洗涤,则不具备上述条件,使沉淀的溶解损失太大,特别是PbCl 2﹑HNO 3不含共同离子,反而引起盐效应而使沉淀溶解度大,NaCl 则虽具有共同离子,但不具备酸性条件,所以亦不宜采用。 4.解:(1)用NH 4Ac 溶解PbSO 4,而不溶解Hg 2SO 4 。 (2)用氨水溶解Ag 2CrO 4,而不溶解Hg 2CrO 4 。 (3) 用NaOH 溶解PbCrO 4,而不溶解Hg 2CrO 4 。 (4) 用氨水溶解AgCl ,而不溶解PbSO 4 。 (5) 用HNO 3溶解Pb(OH)2,而不溶解AgCl 。 (6) 用氨水溶解AgCl, 而不溶解Hg 2SO 4 。 5.答:(1) H 2O 2+2H + +2e=2H 2O E 0=1.77 V Sn 4++2e=Sn 2+ E o =0.154 V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第二外语不指定参考书目) 《英国文学史》,王松林朱卫红,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美国文学史》,王卓李权文,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英国文学选读新编》及其20世纪卷,陈红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010《美国文学选读新编》及其20世纪卷,罗良功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010《语言学教程》(新版) 胡壮麟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英语词汇学教程》张维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2版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李亚丹,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 《新编大学英译汉教程》华先发邵毅,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第二外语不指定参考书目) 《语言学教程》(新版)胡壮麟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英语词汇学教程》张维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2月第2版 《现代外语教育学》舒白梅,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李亚丹,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 《新编大学英译汉教程》华先发邵毅,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华南师范大学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13

01.语言学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40日语(自)或242法语(自)或243德语(自)③709英语写作与翻译④809基础英语 一、基础英语(含阅读理解、成段改错、完形填空、英美概况);英语写作与翻译(翻译部分含英译汉和汉译英)。二、复试科目:笔试:报01方向的考语言学基本知识,报02方向的考英美文学基本知识,报03方向的考翻译理论;面试:听力,专业面试,二外口试。本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本专业招生总人数中拟接收6名推免生。 02.英美文学 03.翻译理论与实践 初试参考书: 01.朱永涛王立礼编.《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5 03.孙辉主编.《简明法语教程》(上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复试参考书: 01.胡壮麟主编.《语言学教程》(英文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006 02.吴伟仁编.《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第一、二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最新分析化学》第七章习题答案(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 1.条件电位和标准电位有什么不同?影响电位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答:标准电极电位E′是指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通常为25℃)半反应中各物质都处于标准状态,即离子、分子的浓度(严格讲应该是活度)都是1mol/l(或其比值为1)(如反应中有气体物质,则其分压等于1.013×105Pa,固体物质的活度为1)时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位。 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E0f)是当半反应中氧化型和还原型的浓度都为1或浓度比为,并且溶液中其它组分的浓度都已确知时,该电对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电位(且校正了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后的实际电极电位,它在条件不变时为一常数)。由上可知,显然条件电位是考虑了外界的各种影响,进行了校正。而标准电极电位则没有校正外界的各种外界的各种因素。 影响条件电位的外界因素有以下3个方面; (1)配位效应; (2)沉淀效应; (3)酸浓度。 2.是否平衡常数大的氧化还原反应就能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中?为什么? 答:一般讲,两电对的标准电位大于0.4V(K>106),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于滴定分析。 实际上,当外界条件(例如介质浓度变化、酸度等)改变时,电对的标准电位是要改变的,因此,只要能创造一个适当的外界条件,使两电对的电极电位超过0.4V ,那么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也能应用于滴定分析。但是并不是平衡常数大的氧化还原反应都能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中。因为有的反应K虽然很大,但反应速度太慢,亦不符合滴定分析的要求。 3.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反应物的浓度;2)温度;3)催化反应和诱导反应。 4.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有哪几类?这些方法的基本反应是什么? 答:1)高锰酸钾法.2MnO4+5H2O2+6H+==2Mn2++5O2↑+8H2O. MnO2+H2C2O4+2H+==Mn2++2CO2+2H2O 2) 重铬酸甲法. Cr2O72-+14H++Fe2+===2Cr3++Fe3++7H2O CH3OH+Cr2O72-+8H+===CO2↑+2Cr3++6H2O 3)碘量法3I2+6HO-===IO3-+3H2O, 2S2O32-+I2===2I-+S4O62 Cr2O72-+6I-+14H+===3I2+3Cr3++7H2O 5.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反应具备什么条件? 答: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反应,必须具备以下几个主要条件: (1)反应平衡常数必须大于106,即△E>0.4V。 (2)反应迅速,且没有副反应发生,反应要完全,且有一定的计量关系。 (3)参加反应的物质必须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或能与还原剂或氧化剂生成沉淀的物质。 (4)应有适当的指示剂确定终点。 6.化学计量点在滴定曲线上的位置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电子转移数有什么关系? 答:氧化还原滴定曲线中突跃范围的长短和氧化剂与还原剂两电对的条件电位(或标准电位)相差的大小有关。电位差△E较大,突跃较长,一般讲,两个电对的条件电位或标准电位之差大于0.20V时,突跃范围才明显,才有可能进行滴定,△E值大于0.40V时,可选用氧化还原指示剂(当然也可以用电位法)指示滴定终点。 当氧化剂和还原剂两个半电池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相等,即n1=n2时,则化学计量点的位

微波诱导催化

铁和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波诱导催化氧化罗丹明B 李武客,张礼知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武汉,430079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2. 探讨铁和碳纳米复合材料微波诱导催化氧化罗丹明B 水溶液的机理及宏观反 应动力学行为; 3. 初步掌握催化剂的表征及催化性能评价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原理 微波(MW)是指波长在1 mm~1 m 、频率在300~300 000 MHz 范围内的电磁波。微波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最初应用于通讯领域。1967年,N .H .Willians 报道了用微波加快化学反应的试验结果,将微波技术引入化学,并逐渐形成了微波化学新领域。微波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将微波技术用于治理环境污染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的研究领域,因其快速、高效和无二次污染等特点而倍受环境研究者的青睐。常用频率2450 MHz 。 在液体中,微波能使极性分子高速旋转,产生热效应,其相互关系如下: p e C E f t T ρεεπ2 ''ff 02=?? (1) 式中:T 是温度;t 是时间;f 是微波频率;ε0是真空介电常数;''ff e ε是复介电常数的虚部;E 是电场强度;ρ是密度;C p 是热容。 许多磁性物质如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活性炭等对微波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常作为诱导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众多学者认为微波诱导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是将高强度短脉冲微波辐射聚集到含有某种“敏化剂”(如铁磁金属)的固体催化剂床表面上,使某些表面点位与微波能强烈的相互作用,微波能将被转变成热能,从而使某些表面点位选择性地被迅速加热到很高的温度(例如很容易超过1200 ℃),诱导产生高能电子辐射、臭氧氧化、紫外光解和非平衡态等离子体等多种反应,可以形成活性氧化物质,从而使有机物直接分解或将大分子有机物转

分析化学下册(华中师大-第四版)-高教社

第一章 绪论 1. 解释下列名词: (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2)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3)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 答:(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光、电、热、磁等)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这类方法一般需要特殊的仪器,又称为仪器分析法;化学分析是以物质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2)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标准曲线是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与仪器响应信号的关系曲线;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所对应的被测物质浓度(或含量)的范围称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 (3)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物质单位浓度或单位质量的变化引起响应信号值变化的程度,称为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是指使用同一方法,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测定所得测定结果的一致程度;试样含量的测定值与试样含量的真实值(或标准值)相符合的程度称为准确度;某一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可以检出被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质量,称为这种方法对该物质的检出限。 2. 对试样中某一成分进行5次测定,所得测定结果(单位μg ?mL -1)分别为 0.36,0.38, 0.35,0.37,0.39。 (1) 计算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 (2) 如果试样中该成分的真实含量是0.38 μg ?mL -1,试计算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 解:(1)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37.05 39 .037.035.038.036.0=++++= x μg ?mL -1 标准偏差 1 222221 20158.01 5)37.039.0()37.037.0()37.035.0()37.038.0()37.036.0(1 )(-=?=--+-+-+-+-= --= ∑ mL g n x x s n i i μ

华中师范大学办学特色介绍

华中师范大学办学特色介绍 办学特色之一 践行博雅教育理念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历经百年和谐传承,凝炼博雅教育理念 我校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融汇了学校前身华中大学、中华大学和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等高等院校的多元文化传统,积累了建国后举办综合性师范大学的办学经验,凝聚和践行一系列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其核心就是“博雅”,其本质在于肯定人文价值,强调以人为本,通过培育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提升人格境界,激发人文关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将成才与成人结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它不仅体现了我校底蕴深厚的文化教育与学术研究传统,而且要求师生具有广博的知识,包括人文、科学两种文化的知识,还要有博大的胸怀志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雅的气质风貌。 在博雅教育理念指导下,我校坚持并践行正确的人才质量观,其内涵包括:素质教育质量观,力求从整体上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结构,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创新教育质量观,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着力解决师范大学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特色教育质量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其个性的发展,并以个性的发展带动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本科教育是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我校在融汇通识教育、学科和专业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养成,使学生具备“博雅”教育的文化底蕴及不断创新发展的能力。 二、发扬人文学科优势,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我校的博雅教育依托人文学科优势,并重人文、科学教育而展开,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师资、学科建设及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等方面。 1.名师辈出文理并重,弘扬博雅教育传统 在学校百余年办学历程中,涌现出一批批杰出的教师和校友,其中不乏学贯中西的大师级学者。如国学大师黄侃、熊十力,哲学大师冯友

003-华中师范大学-05-万坚-“四维三全两类一核心”的高等师范院校化学类专业深度改革研究与实践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 推荐学校(盖章):华中师范大学 成果科类:理学 申报等次:一等奖 成果名称:“四维三全两类一核心”的高等师范院校化学类专业深度改革研究与实践 完成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成果主要完成人:万坚、张文华、涂海洋、邓阳、郭能、张礼知、吴正舜、李永健 姓名 专业技 术职称 所在单位 近三年年均教 学工作量 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 万坚 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 415 全面负责项目设计、论证、理论与实践研究与总结 张文华 副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 457 协助完成项目设计、论证、理论与实践研究,负责“数字化卓越化学教师”人才培养工作 涂海洋 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 474 协助完成项目设计、论证、理论与实践研究,负责“化学英才实验班”人才培养、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作 邓阳 讲师 华中师范大学 380 协助完成项目设计、论证、理论与实践研究,负责“化学(师范类)”人才培养工作 郭能 六级职 员 华中师范大学 平均工作量 协助完成项目设计、论证、理论与实践研究,负责教 学运行管理 张礼知 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 412 协助完成项目设计、论证、理论与实践研究,负责“化学-物理学/生物学”人才培养工作 吴正舜 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 480 协助完成项目设计、论证、理论与实践研究,负责“应用化学”人才培养工作 李永健 副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 406 协助完成项目设计、论证、理论与实践研究,负责主干课程建设 一、成果主要创新点 (1)维度创新。从“人才培养整体格局、课程体系与内容、课程教学过程、本科教学运行与管理”四个维度开展系统的化学类专业深度改革,理论基础扎实,实践体系完整,既探索了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又建立了扎实的机制和规范。 (2)深度创新。“全方位”突出了各教育要素及其协同作用机制的重要性。“全覆盖”凸显了“全员教育”与“全人关怀”,保证全体师生都能受益和发展。“全过程”确保了改革能关注各个环节,实现立德树人、教学有道、管理规范。 (3)对象创新。各培养方案保证了各类学生都能全面发展与未来职业有关的关键素养,并能根据学习兴趣实现个性发展。分类、进阶式的培养格局凸显了教师教育办学优势和特色,保证了各类专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4)思路创新。首次提出的“高师化学类专业核心素养框架”从体系和要素上都具有极高创新性,将其应用到人才培养全程也属先例。该框架严谨、全面,又不失灵活性,在课程体系建设、深度教学策略探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 为了进一步凸显师范类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提高中学教师教育培养质量,同时兼顾非师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满足应用型、交叉复合型到拔尖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化培养需求,本成果:(1)构建了高师化学类专业“两大类五方向”的培养格局(图1),设置了U2S(University to School/Society)和U2R(University to Research)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使得同一类专业内部实现了U2S 到U2R的进阶,全面、有效地提升了两类人才培养质量。 图1 基于调研国内外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专家研讨论证,提出了高师化学类专业共同核心素养框架(图2)和各方向侧重或进一步升华核心素养框架(图3)。

华中师范大学关于学生转专业的通知

关于做好2012年学生 转专业相关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 根据《华中师范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打通培养后分流选择专业及跨学科专业门类转专业管理办法》(华师行教字〔2004〕191号)和《华中师范大学完善和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实施方案》(华师行字〔2012〕130号)),学校决定启动本年度学生转专业工作,现将此项工作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报名范围和条件 1.报名学生范围 华中师范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2011级非师范类专业学生和2012级学生。 2.专业选择范围 (1)2011级非师范类专业学生只能在非师范类专业中选择报考专业。2011级报考学生经考核批准转专业后,学籍编入2012级。 (2)2012级非师范类专业学生申请转入免费师范专业学习,所选专业原则上为所在学院的免费师范专业,并需与学生本人生源所在省份教育主管部门协商、获得同意并签署就业协议,方可转换专业;学校退还其已交纳的学费和住宿费,补发相应的生活补贴。(目前已获知,海南、天津、山东确定不接受增加免费师

范生) (3)2012级师范类专业学生申请转入其他师范专业学习,也需与学生本人生源所在省份教育主管部门协商、获得同意并更改就业协议,方可转换专业。 (4)2012级师范类专业学生退出,申请转入非师范专业学习,也需与学生本人生源所在省份教育主管部门协商、获得同意并撤销就业协议,方可转换专业;并按相应的标准向学校补交学费和住宿费,退还生活补贴。 (5)自主招生小语种保送生的学生仅限于日语、俄语、法语、韩国语几个专业之间互转。 3.免费师范生转入、退出规定 免费师范生退出、进入及转专业等有关情况,可参见相关文件精神(华师行字〔2012〕230号)。 师范专业学生若在校学习年限超过四年,则超过年限期间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住宿费等相关费用。 二、报名工作 1.网上申请 符合上述条件的学生登陆:https://www.doczj.com/doc/9f9893681.html,/zyybm/index.asp报名,并到学院交报名费50元确认报名。学生填报申请表时可以填报两个拟转入的专业考试科目,具体专业可参见《跨学科专业门类各专业拟接

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新高考联盟2017届高三2月教学质量测评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新高考联盟2017届高三2月教学质量测评 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生命活动中能量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有氧和无氧条件下葡萄糖生物氧化都能产生ATP B.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过程都直接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C.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产生的ATP都能直接用于主动运输 D.加热和加酶能加速反应进行的机理都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2.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有关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内产生C02的过程只在线粒体中进行 B.人体内产生的CO2可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加深 C.人体内细胞呼吸产生CO2的过程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D.呼吸产生的CO2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 3.某科研人员将蚕豆根尖(染色体数2n)放置于3H-胸腺嘧啶的介质中生长8小时(小于1个细胞周期),用放射自显影检测根尖染色体的放射性分布如图甲所示。然后转移至含秋水仙素的正常介质中,再次培养至有丝分裂中期,检测染色体的标记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分裂 B.依据甲乙可推断根尖细胞DNA的复制符合半保留复制 C.图乙对应的细胞分裂结束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有一半被标记 D.若某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为4n则可以确定发生2次DNA复制 4.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描述的是 A.催化DNA复制与RNA复制过程的酶不同 B.转录与逆转录过程所需要的核苷酸种类不同 C.RNA复制与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同 D.同一个体分裂细胞与分化细胞中转录的基因不完全相同 5.如图所示是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21-2022届高三物理能力测试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20届高三物理能力测试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 1.已知光速为3 × 108 m/s 电子的质量为9.1 × 10?31 kg ,中子的质量为1.67 ×10?27 kg,质子的质量为1.67 × 10?27 kg。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静止氢原子从n =4 跃迁到 n =1 时,氢原子的反冲速度是多少?() A. 4.07 m/s B. 0.407 m/s C. 407 m/s D. 40.7 m/s 【答案】A 【解析】 【详解】氢原子从n =4 跃迁到n =1 时放出光子的能量为 41 (0.85)(13.6)12.75eV E E E =-=---= 光子的动量 h p λ = 光子的能量 hc E λ = 可得 E p c =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 H H p m v = 可得 1 827 9 310 12.75 1.610 m/s 4.07m/s 1.67 10 H H H p E v m cm- - ?? ==== ??? 故选A。 2.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在一个足够大的水平力F作用下开始运动,经过一段时间t撤去拉力,物体继续滑行直至停止,运动总位移s。如果仅改变F的大小,作用时间不

变,总位移s也会变化,则s与F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当拉力F小于最大静摩擦力,物体的位移为零;当F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μmg=ma1 物体在足够大的水平力F作用下的加速度 a1= F g m μ - 撤去拉力后,物体的速度 1 Ft v a t gt m μ ==- 撤去拉力后,物体的加速度 2 a g μ = 物体继续滑行直至停止,运动的时间 2 2 Ft gt v Ft m t t a g mg μ μμ - '===- 物体运动的总位移 ()22 2 2 11 + 2222244 v Ft Ft Ft Ft t t s t t gt t t gt F F m mg m mg m g m μμ μμμ ???? ???? ' ==-+-=-=- ? ? ? ? ???? ???? 可见,作用时间t不变,s﹣F是一元二次函数,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新高考联盟2018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英语试卷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Where to Dine on a Budget With Kids in London? Where to dine on a budget with kids? These four London restaurants are as welcoming as they are wallet-friendly. ◆Barbican Kitchen at the Barbican Centre Europe’s largest multi-arts venue is home to cinemas, a theatre, a concert hall and galleries so there are plenty of ways for families to work up an appetite before refueling at the Barbican Kitchen. This ground floor restaurant serves a range of light bites, hot sandwiches and handmade pizzas and children under 12 eat free with every adult ordering a main meal. ◆Sticky Fingers, Kensington Sticky Fingers in Kensington is a rock n’roll restaurant that serves classic American dishes. The kid’s menu(for under 128)is just £ 7.95 for a meal, a drink and a dessert and if you visit on a Monday you can take advantage of the “Monday Madness” promotion for up to 50% off all main courses for adults. Don’t leave without exploring the Rolling Stones souvenirs including gold discs, guitars and photos of the band. ◆Jamie’s Italina, Various Locations Top British chef, Jamie Oliver knows a thing or two about catering for children. There are often “kids cat free” promotions running during school holidays but the regular kids menu is only £6.50 for a main dish, a salad and a drink. Activity packs are available for kids and the 2-course lunch deal for grown-ups is a bargain at £11.95. ◆Vauxhall City Farm Café Combine a day with the animals and lunch with the family at Vauxhall City Farm, a community space home to horse, pigs, goats and camels, Enjoy lunch at the Old Dairy Caféwhich serves affordable sandwiches, soups, salads, cakes and dishes from a weekly specials menu. Half portions of everything are available for kids for around £2. 21.What are you expected to do before eating at Barbican Kitchen? A. Eat light food. B. Order a main meal. C. Enjoy art and entertainments. 22. Which restaurant can attract music fans?

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新高考联盟)2017届高三5月教学质量测评理综生物试题

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新高考联盟)2017届高三5月教学质量测评理综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质壁分离实验和细胞吸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A.菠菜叶肉细胞呈绿色可以作为观察质壁分离的材料 B.洋葱内表皮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故不能用作观察材料 C.植物细胞都具有原生质层故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D.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故不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2.研究发现:人体红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能协助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而小肠上皮细胞肠腔面上存在特定的载体,可以逆浓度梯度从肠腔吸收葡萄糖,当细胞内葡萄糖浓度高时,小肠上皮细胞基底面又可以顺浓度梯度将葡萄糖转运到血液中。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可能不同 B.同一细胞在不同条件下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可能不同 C.红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都体现了选择性 D.红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都会伴随ATP的水解 3.下列有关胰岛素对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多引起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减慢 B.胰岛素由胰岛细胞分泌后只运输到肝细胞发挥作用 C.垂体分泌促胰岛素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属于分级调节 D.胰岛素作用的结果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属于反馈调节 4.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比较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种变异都发生在基因的内部 B.两种变异的结果都导致基因数目的改变 C.两种变异都是可遗传的变异且可能传给后代 D.两种变异都可以发生在除病毒以外的所有生物 5.HIV是艾滋病的病原体,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HIV侵入人体时,吞噬细胞能对其进行摄取和处理 B.控制艾滋病的有效措施主要是切断HIV的传播途径 C.机体对HIV感染的免疫应答只有细胞免疫没有体液免疫

湖北省华中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联合测评理综生物

华中师大附中2020高三教学质量联合测评 理生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Li 3 B11 C 12 N 14 O16 Na 23 P 31 Fe 56 Pt 20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及其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变性的蛋白质、DNA在环境条件改变时活性都不能恢复 B.人体不同细胞内的DNA和RNA都是相同的 C.神经元兴奋前后细胞内的Na+浓度都低于组织液的Na+浓度 D.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都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2.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可以达成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 A 用苏丹Ⅲ染色后,再用酒精洗去浮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 B 用15N、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蛋白质和DNA 探究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C 用酸性染料使染色体着色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D 选取多个患者家系进行统计、计算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 3.将洋葱鳞茎从土壤中拔出,立即取其鳞片叶表皮置于0.3 g·mL-1的蔗糖溶液中,待细胞形态不再发生变化,将该表皮从蔗糖溶液中取出并置于清水中,当细胞形态再次不发生变化时,则 A.细胞中的含水量与实验开始时相等 B.细胞液中蔗糖浓度较实验开始时高 C.细胞壁对原生质层的“挤压”达到最大程度 D.细胞液渗透压消失,细胞不再吸水 4.如图是某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其中有一条染色体发生了变异(图中字母表示基因,竖线标明相应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已知该个体能够正常产生后代,则该个体 A.遗传物质没有改变,表现型正常 B.发生了倒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发生了基因突变,属于隐性突变

华中师范大学专业简介

1.专科起点本科 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英语、法学、会计学、旅游管理、应用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教育管理、工商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社会工作(社区管理)。 2.高中起点专科 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英语、法学、电子商务、会计学、学前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社会工作(社区管理)、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 在各地具体的招生专业、层次,请向我院在该地的学习中心咨询。 招生专业简介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 1. 高升专 主要专业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作品选、文学理论、现当代文学专题、外国文学、文学文本解读、写作等。 2. 专升本 主要专业课程:语言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文学批评、先秦两汉散文史、唐宋诗词史、明清小说史、20世纪中国文论、20世纪世界文学、民间文学、比较文学等。 二、英语专业 1. 高升专 主要专业课程:综合英语、阅读、语音、听力、写作、语法、英美概况、计算机基础等。 2. 专升本 主要专业课程:综合英语、翻译理论与技巧、英语语言学概论、英美文学、语用与交际、英语教学论、跨文化交际、词汇学、第二外国语等。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1. 高升专 主要专业课程:计算机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数值分析、微型计算机技术、实用数据库等。 2. 专升本 主要专业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学、计算机网络、微型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等。 四、教育技术学专业 1.高升专 主要专业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摄影技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教育传播学、计算机动画、电视原理等。 2.专升本 主要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与学科教学论、计算机辅助教育、计算机网络及教育应用、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远距离教育技术、CAI课件设计、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微机原理等。 五、电子商务专业 1.高升专

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新高考联盟2018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英语试卷

华大新高考联盟2018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 英语 命题: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研究院 成绩查询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9f9893681.html, 微信公众号成绩查询关注: ccnu-testing 本试卷共12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 .............................. 第I 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 9.18 C. £ 9.15 答案是 C。

湖北省华中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教学质量联合测评(文数)

湖北省华中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教学质量联合测评 数 学(文科) 本试题卷共4页,23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3,2,1=A ,{}5,3,1=B ,则=B A A .{}3,1 B .{}3,2,1 C .{}5,3,1 D .{ }5,3,2,1 2.复平面内表示复数i i z 2121+-= 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设向量b a ,满足1==b a ,2 1- =?b a ,则=+b a 43 A .1 B .13 C .37 D .7 4.设有不同的直线b a ,和不同的平面,,βα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α//a ,α//b ,则;//b a ②若α//a ,β//a ,则βα// ③若α⊥a ,α⊥b 则;//b a ④若α⊥a ,β⊥a ,则?βα//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 B .2 C .3 D .4 5.甲、乙2名党员干部各自等可能地从D C B A ,,,4个贫困村中选择1个驻村扶贫,则他们选择不 同的贫困村驻村扶贫的概率为 A .43 B .43 C .41 D .16 1 6.已知甲、乙、丙三人中,一位是河南人,一位是湖南人,一位是海南人,丙比海南人年龄大,甲 和湖南人不同岁,湖南人比乙年龄小.由此可以推知:甲、乙、丙三人中 A .甲不是海南人 B .湖南人比甲年龄小 C .湖南人比河南人年龄大 D .海南人年龄最小

华中师大分析化学教案

绪论 绪论,就是开篇,应回答大家四个问题: 为什么要学?(激发学习兴趣) 学什么?(掌握学习主动权) 怎样学?(培养思维方法) 如何用?(倡导创新精神) 下面从四点阐述。 一、分析化学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品位越来越高; 各行各业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举例说明(图表或多媒体展示) *“布料怎样?”(是全棉吗?是真丝吗?) 布料感官检验 棉柔软,吸湿易燃,烧纸味,灰散碎 丝柔软,光泽卷缩,臭味,灰颗粒合成纤维弹性,耐热卷缩,冒黑烟,灰小球 例2 “碘盐如何?”(含不含?含多少?) IO3-+5I-+6H+ →3I2+3H2O 用食醋,KI淀粉试纸检验(含不含碘) 用仪器分析测定碘的含量 例3 “哪种主粮营养高?” 大米小麦玉米大豆甘薯 蛋白质36.3 碳水化合物76 Vc 32

胡萝卜素 1.32 例4“这套新装修房子能住吗?”(指甲醛) 可用银镜反应或与新配制Cu(OH)2作用来检验。 用仪器分析测定甲醛含量 例5““非典”消毒液如何?“(指过氧乙酸) 用碘量法测定过氧乙酸含量 例6 电子产业 微电子技术生物计算机超导计算机 材料芯片有机物超导材料 需进行成分分析含量测定结构表征。 例7 现代农业(布局、高产、高效) 营养成分分析,有害、有毒物质测定。 *科学研究(如电氟化含氟药物中间体) 需进行氧谱、氢谱、质谱等结构分析。 定义: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含量测定、结构表征的一门学科。广义讲,是一门获取物质的组成及结构的信息科学。 二、分析方法 1. 任务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 2. 对象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3. 原理化学分析仪器分析 4. 用量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超微量分析 5. 含量常量成分分析微量成分分析痕量成分分析还有例行分析仲裁分析 环境分析食品分析药物分析 材料分析矿物分析等

华中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初稿)

华中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初稿)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精神,促进免费师范毕业生继续深造和专业发展,根据《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施办法(暂行)》、《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校免费师范生培养的实际和特点,制定我校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专业化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为他们将来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具体要求是:(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德,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熟练运用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三)具有较好的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教育实践反思能力,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四)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二、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为我校免费师范毕业生。 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在服务期内均可申请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经任教学校考核合格,我校根据工作考核结果、本科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考核录取。

三、培养方式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课程学习主要通过远程教育和寒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我校将创新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采取与地方政府、地方师范院校、中小学校合作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新机制。选择具备条件的免费师范毕业生任教学校建立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实行师范大学和中小学的双导师制,共同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通过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公共服务平台,我校与其他部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互认,共享优质资源。 四、课程设臵 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研究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 (一)学位基础课程(12学分) 1.外语(2学分) 2.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 3.教育学原理(2学分) 4.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 5.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6.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程(11学分) 1.学科发展专题研究(3学分) 2.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2学分) 3.学科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2学分) 4.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2学分) 5.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2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程(至少6学分) 1.基础教育改革研究(2学分) 2.教育政策与法规(1学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