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术后大出血的原因及防治
- 格式:pdf
- 大小:205.14 KB
- 文档页数:2
痔疮手术后注意事项,手术后吃什么食物好?一、痔疮手术后注意事项1.保持肛门部清洁卫生,避免伤口感染。
①一般要在术后24小时后方可排便,每次排便后一定要确保肛门部清洁,否则伤口处会很容易因残留的粪便和病菌导致化脓感染或迁延不愈,增加痛苦。
②便后避免用纸擦。
用纸擦会给患者带来撕心裂肺的痛楚。
而且用卫生纸会擦不干净,褶皱组织处会有大量污渍细菌残留,而且擦的越用力,嵌入肛门褶皱内的大便就越多越深,大便中的细菌就会大量繁殖造成肛门疾病反复发作。
③便后不要用盆装水洗。
用盆装水进行清洗,盆中的水是循环使用的,易造成二次感染。
因此建议便后用“手持式卫洗丽”装温水冲洗,不仅可以避免纸擦带来的疼痛感,还可以确保肛门部清洁卫生。
④研究表明,用手持式卫洗丽清洁后,肛门处细菌病毒等残存量极大下降。
便后用水冲洗保持肛门部清洁,是预防肛肠疾病恶化和复发的最重要因素。
病毒细菌寄生虫包囊虫卵手持式卫洗丽基本为零基本为零基本为零基本为零传统方法100万个10万个100个10-50个2.遵医嘱按时熏蒸坐浴,确保坐浴时间,保证疗效。
①坐浴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人体在药物熏洗和坐浴过程中,由于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可透过皮肤或创面的肉芽组织吸收,快速发挥药力,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各种原因造成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改善微循环,促进新生肉芽组织的生长和伤口愈合。
②坐浴具有温热作用,温热的刺激能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减轻炎性水肿,解除局部神经末梢的压力,使肌肉、肌健和韧带等组织松弛,从而减轻创面的疼痛。
术后坐浴还能够缓解便秘带来的疼痛,有助于排便。
③如果得了肛肠疾病,一定要进行坐浴,坐浴对于保护肛门的清洁卫生和生理功能以及促进伤口的愈合都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坐浴需要二十分钟,如果用普通盆蹲在地上,大部分患者都无法坚持,导致疗效不佳。
④建议术后坐浴可用“肛部水疗器”直接置于坐便器之上,患者可用轻松的坐姿熏蒸坐浴,保证坐浴时间,切实按照医嘱完成治疗。
EDICIN E &HEALT HCARE 见痔就割实在是错文/西安交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教授祁光裕陈进才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关节炎为主要特点的,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疾病。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免疫、感染及遗传等因素有关。
其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可有反复发作的关节肿痛,持续高热,轻度贫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有的患儿还有眼部病变。
本病经类风湿专业医师诊断后需根据患儿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正规治疗。
作为家长应注意以下方面:1.注意休息,尤其是疾病活动期;2.加强肢体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强直;3.给予患儿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4.注意体温,高热时及时降温;5.预防感染;6.注意药物副作用,定期查肝功及血常规;7.鼓励患儿,增加信心,积极进行功能锻炼;8.定期于类风湿专业门诊随诊;9.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规律用药,不要擅自减药或停药。
健康处方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痔是一种常见病,常有“十人九痔”之说。
男女发病率相同,但是女性月经前、妊娠或分娩可能对痔病的急性发作有促进作用。
通常饮食习惯可能引起诱发或者加重的作用。
嗜好饮酒、咖啡和辛辣食物的人多患此病。
有资料显示,饮食中富含食物纤维的人,得痔病的可能性小。
所以饮食中有时加些富含纤维的蔬菜或其他“粗粮”,对预防痔病大有好处。
痔疮发生目前有两种学说,即机械性理论和血液动力学理论。
前者解释痔脱垂的原因,后者解释肛门充血、出血及外痔血栓形成的原因。
患者就医,往往就是自觉肛门有症状:大便后出血,而且是鲜血;肛门疼痛,实际可能是肛裂或血栓外痔;便后出现肛门肿块,可自行还纳;肛门口潮湿、瘙痒;依据这些症状,医生还应进一步进行肛诊和直肠镜、结肠镜检查,要排除直肠息肉、直肠癌及前列腺和子宫颈的疾病。
过去,我国民间经常流行一句话“割痔疮”,而且人们看见自己肛门便后出血,就恐慌万分,“心安理得”地找医生“割痔疮”。
实际上,真正需要手术治疗的痔患者仅有5%~15%,大部分是通过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和药物来进行达到治疗效果。
科普痔疮手术与保守治疗的优缺点痔疮是一种常见疾病,不受年龄限制,通常20-40岁是高发期,随着年龄增长,病情可能加重。
内痔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总痔疮病例的59.86%,外痔占16.01%,混合痔占24.13%。
女性的发病率略高于男性为67%,男性为53.9%。
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的分类,痔分为Ⅰ-Ⅳ度,其中Ⅲ、Ⅳ度痔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外科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本文简单科普分析痔疮手术与保守治疗的优缺点。
1痔疮手术治疗的优缺点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包括经典的外剥内扎开放式(Milligan-Morgan)、Whitehead式、Parks式、环状混合痔分段结扎法等,每种手术方式都有其适应症和优缺点。
1.1外剥内扎开放式手术外剥内扎开放式手术又称Milligan-Morgan术,是治疗混合痔疮的经典有效方法之一。
该手术方法相对简单,尤其适用于单发或互相独立的内痔,切除了血管垫本身,治疗效果良好,且费用友好。
学者唐孝良等对68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1例出血无改善,2例术后大出血需再次手术止血,2例术后肛门轻度狭窄,经扩肛治疗恢复,其余患者效果良好。
学者付荣华收治了60例患者,手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10天,无大出血发生,随访1年后排便功能均正常,无痔复发和肛门狭窄等不良反应。
外剥内扎手术的缺点是术后存在出血、疼痛明显,常伴有肛门部明显水肿,创面愈合慢,可能会伴随一定程度的肛门失禁或肛管狭窄等不良反应。
术后可采用中医用药给予活血消肿、止痛敛疮的丰氏痔疮术后熏洗剂坐浴等方式缓解症状。
此外,传统手术治疗痔复发率较高,需要术后密切监测和注意保健。
1.2Whitehead手术Whitehead手术优点是痔核切除彻底,复发率较低。
该手术的是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较多,肛垫被破坏,术后可能存在较严重的并发症,如肛管狭窄、排便困难、尿失禁等。
因此,该手术需要是专业医生的指导并进行,术前应仔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术后需注意休息和恢复,避免剧烈活动和便秘等因素的影响。
便血的临床特征及表现便血的临床特征及表现血液从肛门排出,粪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黑便),均称为便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便血的临床特征及表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便血的特征便血颜色可因出血量的多少、出血部位不同以及血液在肠腔内停留时间的长短而不同。
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因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粪便呈黑色。
服用铁剂、铋剂、炭粉及中药等可使粪便为黑色,但隐血试验阴性。
下消化道出血,如出血量大则呈鲜红色,若停留时间长,则可为暗红色。
便血的临床表现1.鲜血便多为急性(即时)出血,血液流出血管外很短时间就经肛门随粪便排出,或便后直接流出。
流出的血液外观类似外伤出血,颜色鲜红或紫红、暗红,时间稍久后可以凝固成血块。
常于以下疾病:(1)痔疮各期内外痔和混合痔均可引起大便出血,一般为粪便附有鲜血或便后滴血。
外痔一般无大便出血。
(2)肠息肉为无痛性大便出血。
排便时出血,排便结束后停止,量多少不等,一般血液不与粪便相混,或息肉位置高、数量多,也可与粪便相混。
(3)直肠脱垂久病后可有排便时出血。
(4)肛裂便血,出血方式为粪便表面一侧附有血迹,不与粪便相混,部分患者便后滴血。
2.脓血/黏液血便即排出的粪便中既有脓(黏)液,也有血液。
脓(黏)液血便往往见于直肠或结肠内的肿瘤及炎症。
常见以下疾病:(1)直肠癌血色较新鲜或暗红色,粪便中可有黏液,往往血液、黏液、粪便三者相混。
(2)结肠癌随病程延长逐渐出现大便出血,多为含有脓液或黏液的血便,血色较暗。
(3)溃疡性结肠炎黏液便或脓血便,同时伴有左下腹痛或下腹疼痛。
(4)肠道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病等。
3.黑便又称为柏油便,大便呈黑色或棕黑色。
为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如果出血量较少,且出血速度较慢,血液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排出的粪便即为黑色;若出血量较多,在肠内停留时间较短,则排出的血液呈暗红色;出血量特别大,而且很快排出时也可呈鲜红色。
痔疮 10怕痔疮带来的“血”的教训一位年龄56岁的男性痔疮患者自述到,年龄时自己就经常会出现大便带血情况,但是感觉自己得了痔疮,而听到其他人的“十人九痔,无须去治”的想法,因此也没有予以过多关注度,只是在痔疮发病时去附近社区卫生医院进行治疗,使用栓剂、药膏等药物缓解疼痛,因此临床症状也反复发作,时好时坏。
直至去年7月,自己感觉坠胀感尤其厉害,无法忍受才到医院就诊,医生询问其临床症状,进行进一步检查后发现,患者竟然罹患直肠癌。
则为患者也非常后悔以往没有提高重视程度,反而加重了病情。
痔疮虽然不是长大疾病,但是也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病情轻微的患者会感受到疼痛感,如果病情严重,将会痛苦难耐、坐立难安。
所以面对痔疮,切忌久拖不治、讳疾忌医,让原本小的问题逐渐发展为大问题。
痔疮具有较高发病率,相关资料显示,在所有肛肠疾病中,痔疮占比高达87.25%,此外年龄越高的人其发病率也越高。
痔疮的临床表现痔疮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便血。
患者出现便血时,其性质多样,可以为便后鲜血、间歇性、无痛,在排便时手纸有血或出现滴血情况,在进食刺激性食物、饮酒或便秘后便血症状也会显逐渐加重。
对于单纯性内痔来讲,其仅仅会出现坠胀感,无疼痛,可能会出现便血症状,随着病情发展逐渐至脱垂。
但出现感染、嵌顿、血栓形成时患者才会出现疼痛感。
而外痔日常生活中并没有特殊的临床症状,只有发生炎症或血栓时才会出现疼痛、肿胀感。
预防痔疮的加重和发生,应了解痔疮有“10怕”。
一怕久站久坐。
痔是肛管皮下和痔疮末端囊膜下的静脉丛互相扩张,屈曲所形成的,由上述可知主要分为混合痔、外痔和内痔三类。
如果患者久站或久坐,由于脏器的压迫和重力作用,将会阻碍肛门直肠静脉血液向上回流,进而不断在肛门周围瘀积,长此以往将会导致肛管皮肤下和痔疮末端黏膜下静脉丛出现屈曲和扩张,形成或加重病情。
二怕长期便秘。
引发痔疮的主要原因为大便秘结,这也是导致痔疮多次复发和家长病情的重要因素。
患者确诊后,应提高对便秘防治的重视程度,保证足够的饮水,改变饮食结构,从而缓解便秘症状,保持大便滋润通畅。
痔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痔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古人有十人九痔之说。
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位;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扩张、血流瘀滞、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
痔的发病可与解剖学因素、饮食因素、妊娠与分娩、职业和年龄等密切相关。
据有关普查资料,我国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 1 %,痔占所有疾病的87.25 %,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其中20~40岁的人较多见,并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增高。
痔病如此高发,但并不是所有的痔都需要治疗。
1975年由Thomson指出“痔是人人皆有的正常解剖结构”,开创了痔的新概念,[1]2006版痔的临床诊疗指南也指出:无症状的痔无需治疗;治疗的目的重在消除、减轻症状;解除症状较改变痔体的大小更有意义。
现对痔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综述如下:1.国内外手术方法1.1常规术式目前比较常用的手术方法主要有内套外剥齿线保留术[3],外痔切除结合内痔套扎,过程中保留齿线,有效的防止了损坏齿线可能引起的排便障碍、大出血等并发症;注射法(消痔灵[4]、聚桂醇[5]),应用范围广,取其硬化坏死痔组织,缓慢脱落腐肉同时新生肉芽之优,尤其适用于年高不胜手术者;套扎法,适用于外痔不显,内痔突出者;外剥内扎术(MMH术)[6],经典传承,广泛适用于混合痔的手术治疗,对于技术和设备要求不高,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可推广应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 PPH术),手术过程简洁,术中意外情况少,术后短期恢复快,并发症轻,但长远恢复较差,易于形成肛管狭窄,便秘等;选择性自动结扎术(RPH)[7],由传统外剥内扎术进化而来,兼具前者优点,且减少了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出现,是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术式;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TST术)[8],由PPH改进而来,兼具了PPH悬吊内痔粘膜,出血少,疼痛轻等优势的同时,减少了长远肛管狭窄,粘膜硬化等并发症,是目前临床环状混合痔(内痔III、IV度)的最佳选择。
肛肠病术后粪便嵌塞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标签:肛肠疾病;粪便嵌塞;手术技巧;马应龙麝香痔疮栓;防治粪便嵌塞是肛肠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处理,干硬的粪便就可能擦裂或擦破伤口而引起大出血或增加感染的机会,引起局部疼痛,影响创面愈合。
本院自2001-2009年追踪30例肛肠病术后粪便嵌塞患者,手术方式均采用传统的肛肠术式,麻醉为局部麻醉或骶管麻醉法,体位采取侧卧位。
用开塞露灌肠解除术后粪便嵌塞症状,并积极开展病因治疗,提高手术技巧,配合马应龙麝香痔疮栓渗透性作用减缓术后切口疼痛,防治习惯性便秘,有效地预防术后粪便嵌塞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8岁,平均40岁;病程3-10d。
30例均有不同程度食欲不振、腹胀;其中26例术后4d未排便,4例术后3-10d出现粪便干结、量少、排便不尽感、大便次数增多(平均每日5-8次)、肛门坠胀,已排除伤口炎症感染。
2、治疗方法开塞露20-40mL(1-2个),将开塞露顶端消毒后剪开,涂以少许石蜡油,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腿屈曲,轻轻塞入肛门内3-4cm,缓慢挤入药液;10例直肠内大便粗大块状者,用食指涂上石蜡油进入直肠将粪便捣碎,再将药液灌入粪便与直肠间隙;注入后,取膝胸卧位,待有便意后去排便,便后熏洗坐浴随即塞入马应龙麝香痔疮栓1枚,以后1枚/次,1次/d,5d为1个疗程。
3、治疗结果30例开塞露灌肠后,均排出多量的粪便,薰洗坐浴后再塞入马应龙麝香痔疮栓,患者相应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
4、讨论4.1主要原因粪便嵌塞是肛肠病术后常见的一种l临床症状,多发生在术后的3-10d内,主要由于患者术后肛门疼痛不敢大便或控制大便,以致排便时间间隔过长,粪便在大肠内滞留过久,使肠道内水分被过多吸收而干结、坚硬和排便不畅而致;中医学认为,便秘之病位虽在大肠,但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精神情志等皆有密切关系,是人体阴阳脏腑,气血失调的局部表现。
混合痔的术后护理摘要】痔疮属于一种慢性的疾病,目前并不完全了解痔疮形成的原因,除了有解剖学原因之外,与腹部内压增高,习惯性便秘,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直肠下端肛管的慢性感染有密切的关系,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可分为外痔、内痔、混合痔。
【关键词】混合痔术后;护理;术后并发症混合痔是肛肠疾病中常见的情况,约占肛肠疾病的85%,女性发病率约为62%,男性发病率为43%。
俗话说:“十人九痔”多数患者为中青年人,并且女性多于男性。
混合痔是因直肠上下静脉丛互相吻合至齿状线上下静脉丛,同时曲张形成。
临床兼有内外痔症状,称为混合痔。
随着人们工作压力增大,生活和饮食习惯上的改变久坐久站、疲劳过度等,诸多因素的改变,混合痔病人数目逐渐增多,许多病人对痔疮是模糊的认识,很多人在手术后不懂得怎样护理导致严重并发症及病程延长,给患者带来痛苦,从而影响工作和生活,混合痔手术后护理和治疗一样都十分重要。
2014-2015年我院肛肠专科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效果显著。
现将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540例患者中男性259例,女性281例,年龄在18—78之间,平均年龄46岁,患者住院时间5—12天,平均8天,术后患者反应的效果很好无一例切口感染及复发。
2.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由于混合痔部位的特殊性,患者经常避讳就医,延误治疗,或因对周围的环境陌生,产生烦躁恐惧的心理,护士要耐心的对病人做好心理辅导,介绍手术中的有关事项,使患者放松,尊重病人的隐私,消除恐惧心理。
2.2饮食护理:科学的饮食,给予足够的热量,易消化,清淡饮食身体虚弱的患者,术前应进营养丰富的饮食。
3.术后护理:3.1一般护理术后给予患者适当清淡饮食,营养丰富的饮食4小时内应严格观察切口敷料是否脱落及渗血情况及神色舌苔变化,脉象及全身情况,定时检测生命体征。
如患者发生面色苍白,头晕出汗,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应及时通知医生,术后当日不易大便,以免引起伤口出血,术后7——15天为痔核脱落期,嘱患者不要剧烈活动,对便秘患者给予缓泻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