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雪》8教育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17
知识与能力:1.反复朗读,读懂《雪》的文字,了解写作年代、背景,理解内容。
2.品析文中作者所描写的两幅雪景图,理解作者在描写中所寄寓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1.理解对比写法,体会文章寓意。
2.品味文中精练传神的语言,背诵有关段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借写雪所寄托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勇猛抗争精神。
1.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
1.理解对比写法,体会文章寓意。
2.理解文章语言的深层意义。
二课时一、导入(教师播放音乐《我爱你,塞北的雪》)一曲《我爱你,塞北的雪》似乎把我们带到了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北国,塞北的雪如诗如画,心地纯洁,默默奉献,给人美的享受。
对于雪,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心情,感想也不一样,今天我们共同学习1925年鲁迅先生写的著名散文诗《雪》,全面回味一番他为我们营造的“雪世界”,体味其表达的情感吧!二、了解背景《雪》写于1925年1月18日,那时鲁迅先生生活在北洋军阀段祺瑞统治下的北京。
他在1924年12月30日的日记中写道:“雨雪……下午霁,夜复雪”;第二天日记又载:“大风吹雪盈空际”。
鲁迅以此为契机,创作了这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诗《雪》。
三、检测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学生查字典,教师明确:qìng、lián、zhuó、shuò、褪、冽2鲁迅原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
著有小说集、及《故事新编》。
《雪》选自他的散文诗集。
教师明确:周树人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呐喊》《彷徨》《野草》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下面我们来读课文,请女同学读1~3段,男同学读4~6段。
提问:哪位同学说一说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分角色朗读呢?学生思考后,教师明确:1~3段都是写南方的雪,南方的雪比较温柔,像女孩子。
4~6段写朔方的雪,作者笔下朔方的雪冰冷、坚硬、刚毅,适合男生来读。
2接下来,咱们听录音(或教师范读),对前三段和后三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的不同点,说说对比的作用。
6《雪》鲁迅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本文内容;理解积累“美艳”、“博识”、“消释”、“凛冽”、等词语。
2、了解散文诗的一般特点(基训有相关资料),学习对比、借景抒情的写法。
3、抓关键词句、品味其意,从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目标设定依据鲁迅的《雪》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是八年级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作者为我们描绘两幅各具特点的风景图:江南的雪滋润美艳、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决不粘连。
通读全文,八年级的学生很容易文章的内容。
要想理解作者的情感还要在朗读中体会和感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散文诗,找出关键词句,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学难点:学习对比、借景抒情的写法,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课堂实录·片段)一、导入:板书课题《雪》(鲁迅)师:同学们,看到“雪”这个字,你会想到了什么?脑海里会浮现什么画面或场景?生:“白雪皑皑”、“冰天雪地”、“银装素裹”、“万里雪飘”、“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纷纷何所似?”······师:说到雪,大家都有话可说,有情可以抒发,看来大部分同学师喜欢雪花的吧。
你们想知道鲁迅笔下的雪是什么样子的吗?(温故知新:鲁迅有关资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诗集《野草》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正音、重读、情感),感知本文主要内容。
勾画出你所喜欢的语句。
师: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语句读给大家听并分享其中的乐趣。
生:共享雪的情趣。
【抓住散文诗的特点,读出“情感”来教学。
】师:刚才有的同学有提到本文就是写了两处的雪——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只要认真去读,很快地就能把握住文章的思路了这很好。
作者如何抓住江南的雪的特点来描写的呢?生: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
(板书){多媒体显示}【寻找关键词,教学重点】师:很好,一语中的。
如何描写的?生:“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冷绿的杂草”颜色好看。
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整体感悟文章的内容。
2.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
3.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4.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一、作者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后改为豫亭,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二、散文诗介与诗与散文之间,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样式.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意境,诗的情绪和幻想;从形式上看,它和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形式比较自由。
三、背景介绍《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然而,北方还处于一片寒冻之中。
面对黑暗的现实与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态度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战取理想的春天。
他不仅以小说杂文进行战斗,而且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
四、整体感知第一部分(1-3),描写江南的雪与雪野,抒发渴望美好生活的感情。
第二部分(4-6),描写朔方的雪,表现了对冷酷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五、雪1.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然而短暂。
从形态看:没有冰冷坚硬灿烂的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