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TBM装备设计探讨
- 格式:ppt
- 大小:14.81 MB
- 文档页数:41
引汉济渭王曲滈河段规划秦岭输水隧洞全线贯通,“引汉济渭”工程最难啃的骨头被啃掉了。
工程建成通水后,可满足包括陕西省内4座重点城市在内共21个受水对象的生活及工业用水,关中地区供水网络水质标准提高,地下水超采状况也将同步改善。
工程规划近期多年平均调水10亿立方米,远期多年平均调水15亿立方米。
拥有最早及“最大”受益权利的城市是西安。
预计今年年底,西安人有望喝上汉江水;从各类报告及规划来看,西安未来“需水量及缺水量”均为关中区域最大,配水占比也将最高。
“大西安区域”行将解渴,但北方城市整体缺水状况依旧不容乐观。
围绕“汉江”这个大水库,水资源的“城市争夺战”也从未平息。
搜狐城市将推出城市水资源专题,今天开篇将聚焦十三朝古都西安——一个曾经需要被“抢救”的城市。
秦岭挖洞,汉水引进关中秦岭南麓宽长广袤,南上湿热水汽遇到山峰阻隔,水汽抬升遇冷形成降水,降水沿南麓河流汇聚,最终汇入汉江流进长江。
与之相对的秦岭北麓,虽有数十道道峪沟,但是大部分狭窄短促,皆为细流。
这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关中独特的气候,也为引汉济渭打下伏笔。
“引汉济渭”工程分为调水和输配水两大工程,前者由三部分组成:陕南地区汉江干流黄金峡、支流子午河分别修建黄金峡和三河口水利枢纽,通过穿越秦岭的输水隧洞从汉江流域调水至陕西关中地区渭河流域。
整个工程难度最大的部分是秦岭输水隧洞。
隧洞全长98.3千米,最大埋深2012米,设计流量70立方米每秒。
从2007年准备工程开始算起,隧洞建设工期15年,这是人类首次从底部横穿秦岭。
输水工程的背后是水资源的不协调。
陕南地区人口不足全省1/4,水资源量占全省3/4。
渭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只有317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绝对缺水线。
关中、陕北两大区域,水资源总量不足全省的30%,其人均水资源量分别为348立方米和723立方米,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最低需求线。
从用水大环境来讲,关中和陕北均属黄河流域,按照“87分水方案”,陕西省黄河水年用水指标为38亿立方米。
引汉济渭项目简介1工程概况1.1 总体概况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是针对关中地区缺水问题提出的省内南水北调工程的骨干调水线路,也是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引八库”重点水源工程之一。
是解决陕西省关中地区水资源短缺,有效遏制渭河水生态环境恶化,减轻关中地区环境地质灾害的重点支撑工程,是实现全省水资源优化配置影响长远的永久性措施,是影响全局改变缺水局面的战略性工程,同时也是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大型水利工程。
规划的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是陕西省省内跨流域调水工程,整个调水工程由三个部分组成,包括黄金峡水利枢纽、三河口水利枢纽、秦岭输水隧洞(黄三段和越岭段)。
调水工程首部黄金峡水库位于汉江上游陕西省洋县黄金峡,尾部秦岭隧洞出口位于西安市周至县马召镇东侧2km处的黄池沟内,规划向关中地区多年平均调水15.0亿m3。
秦岭隧洞进水口位于三河口水库坝后汇流池,出口位于渭河一级支流黑河金盆水库右侧支沟黄池沟内,任务是将汉江流域调出水量自流送入渭河流域关中地区,隧洞为明流洞,全长81.779km,设计流量70m3/s,多年平均输水量15.0亿m3,隧洞平均坡降约1/2500,采用钻爆法+2台TBM法施工,工期6.5年。
1.2 TBM施工段(岭北)工程概况引汉济渭工程秦岭隧洞TBM施工段岭北工程由TBM后配套安装洞(73.4m )、 TBM 主机安装洞(50m )、TBM 步进洞(186.6m )、TBM 始发洞(25m )、TBM 检修洞(30m )、TBM 拆卸洞(50m )和TBM 掘进施工段(7272.517+8855m )组成。
其中TBM 后配套安装洞、TBM 主机安装洞、TBM 步进洞、TBM 始发洞、TBM 检修洞、TBM 拆卸洞采用钻爆法施工,现浇混凝土衬砌。
5号支洞长4595m (平距),斜长4619.97m 。
5号支洞采用无轨运输方式,主要解决中间TBM 长段落施工通风、出渣、检修等问题。
岭北TBM 施工段采用一台Φ8.02m 敞开式 硬岩掘进机施工,支洞固定皮带机+主洞连续皮带机出渣,连续皮带机出渣,模筑衬砌段采用全圆穿行式模板台车TBM 同步衬砌技术。
引汉济渭工程地理题摘要:一、引汉济渭工程背景二、工程地理位置及作用三、工程规划与建设情况四、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五、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六、展望未来正文:一、引汉济渭工程背景引汉济渭工程是我国为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水资源调配工程。
该工程旨在将丰富的汉江水资源引入渭河流域,以弥补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保障北方地区的生态用水和工农业用水需求。
二、工程地理位置及作用引汉济渭工程位于陕西省南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延长线上。
工程主要包括引汉济渭输水隧洞、输水明渠、泵站、调节水库等。
工程的作用是将汉江流域富余的水资源引入渭河流域,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北方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
三、工程规划与建设情况引汉济渭工程自2009 年开始规划,2014 年正式开工建设。
根据规划,工程将分为两期实施,一期工程主要建设输水隧洞和部分泵站,二期工程主要为输水明渠及剩余泵站的建设。
目前,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二期工程正在积极推进。
四、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引汉济渭工程对于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该工程不仅能够有效保障北方地区的生态用水和工农业用水需求,还能够促进渭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五、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引汉济渭工程在推进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如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生态环境影响等。
为应对这些挑战,工程采用了先进的隧道掘进技术、环保型混凝土材料和严格的环保措施,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六、展望未来随着引汉济渭工程的建设推进,未来我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浅议引汉济渭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蒋建军;刘家宏;严伏朝;张克强;刘扬;胡剑【摘要】引汉济渭工程是陕西省政府在21世纪初叶重点推动建设的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工程难度大,影响因素多.工程建设必将面临一系列的科学技术难题,现从控制测量、深埋超长隧洞、水库枢纽、泵站与电站、水资源配置、工程调度、移民及经济风险七个方面对该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期刊名称】《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年(卷),期】2010(008)005【总页数】4页(P133-136)【关键词】深埋超长隧洞;水资源配置;关键技术;引汉济渭工程【作者】蒋建军;刘家宏;严伏朝;张克强;刘扬;胡剑【作者单位】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安,71003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安,710032;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安,71003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南京,2100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2.3陕西省关中地区作为陕西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体和核心地带,其资源型缺水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引汉济渭是近期解决关中缺水问题的关键性工程,是支撑关中乃至全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工程投入运行后可以有效缓解该地区的缺水问题,保护和修复已严重退化的渭河流域水生态系统。
引汉济渭工程属陕西省内跨流域调水的骨干工程。
该工程以汉江干流黄金峡水库(规划)及其支流子午河三河口水库(规划)为水源,由黄金峡泵站自黄金峡水库提水,通过无压引水隧洞(分为“黄三段”和“越岭段”两段)、自流输水至黑河金盆水库下游黄池沟,连接关中供水网络,实现向关中地区供水。
汛期自黄金峡水库引来的部分多余水量通过设置在三河口水库坝址的地下泵站抽送到三河口水库调蓄,在枯水期经秦岭隧洞(越岭段)自流到黄池沟,接通关中供水网。
秦岭隧洞富水节理密集带处置方案研究及实践作者:魏军政来源:《人民黄河》2018年第12期摘要:地下工程中,常规外水压力的应对措施已经具有大量的工程实残和理论研究,但特殊区段的研究较少。
结合引汉济渭秦岭隧洞越岭段的工程实践,针对大埋深、围岩相对较好、富水、空腔发育的节理密集带的特殊段落,研究外水压处理方案。
通过数值计算、现场实施条件、实施效果等分析论证,提出推荐方案。
密集带外侧采用土工布填塞并注化学浆液速凝形成外模,内侧刻槽扩挖浇筑钢筋混凝土形成内模后,灌注双液浆,达到堵水抗水压的效果。
经现场组织实施,效果较好。
关键词:秦岭隧洞;富水;节理密集带;处理中图分类号:TV672+.1 文献标志码:A突涌水是地下工程建设与运营过程中的主要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高、致灾能力强、灾后处置困难等显著特点[1]。
公路、铁路等山岭交通隧道通常设有完善的防排水系统,地下水头难以聚集,一般衬砌结构不考虑地下水压。
水工隧洞多采用固结灌浆并设置排水孔的形式应对外水压力。
固结灌浆在二衬完成及回填灌浆完成后实施,一般灌浆压力控制在0.3~2.0MPa[2]。
但高压、富水、断层破碎带的水工隧洞若在二衬完成后实施,则破碎段空腔较大,外边界非常宽广,浆液扩散范围未知,浆液用量非常大。
另外,注浆压力很难控制,由于埋深大、水头高、空腔投影到二衬的面积大,因此注浆压力稍高将直接影响二衬安全;地下水稳定水量较大,注浆完成后,水压将急剧上升。
因此,该段采用常规的固结灌浆并设排水孔的方式不适宜,对此有必要进行研究分析。
1 工程概况引汉济渭秦岭隧洞长达98.3km、最大埋深2012m,埋深1000m以上的段落长达30km,工程规模及难度世界瞩目[3]。
秦岭隧洞区地下水以潜水为主,但其含水介质的各向异性,使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十分复杂[4]。
2016年5月11日,秦岭隧洞7号支洞上游掌子面开挖至桩号K68+851,该处埋深约1020m,出露岩性为花岗岩,节理裂隙较发育,测得3组主要节理,岩体大部分完整性较好,局部完整性较差,拱部局部有掉块现象。
“引汉济渭”工程简介
佚名
【期刊名称】《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12(000)001
【摘要】“引汉济渭”工程设计年调水量15亿立方米、静态总投资168亿元,是我省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供水量最大、受益范围最广、效益功能最多的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对全省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躺口长远的战略意义。
工程主要由汉江干流黄金峡水利枢纽、子午河三河口水利枢纽、秦岭输水隧洞三大部分组成,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横穿秦岭底部、总长98.3公里的隧洞,将汉江水源送至关中,解决近千万人的饮水问题。
【总页数】1页(PF0004-F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48
【相关文献】
1.引汉济渭:秦岭隧洞TBM经历极致考验 [J],
2.无人驾驶智能碾压新技术在引汉济渭三河口水利枢纽建设中的应用 [J], 孙天野;刘福生;王涛;党建涛;燕军乐
3.引汉济渭二期工程黄午隧洞断面选型分析 [J], 雒少江;雷升云
4.引汉济渭输水隧洞围岩构造特征对工程地质的影响 [J], 张杰;李玮;李立民;万继伟;丁卫华;贾超
5.引汉济渭秦岭隧洞开挖期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 [J], 李荣军;韩福;雷龙;党建涛;李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1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保障水资源安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成为当务之急。
隧洞工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水资源调配手段,在解决水资源短缺、优化水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供水施工隧洞工程的特点、施工技术以及在我国的应用。
一、供水施工隧洞工程的特点1. 节省土地资源:隧洞工程可以将水资源从水源地输送到目的地,无需占用大量土地,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
2. 降低能耗:与传统的地表输水工程相比,隧洞工程在输送过程中能耗较低,有利于降低水资源输送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3. 抗震性能好:隧洞工程不受地面震动、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水资源输送系统的稳定性。
4. 施工周期短:隧洞工程采用隧道掘进机等先进设备,施工速度快,有利于缩短工程建设周期。
二、供水施工隧洞工程施工技术1. 隧道掘进机(TBM)施工技术:TBM是一种高效的隧道掘进设备,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具有施工速度快、开挖质量好、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2. 超前地质预报技术:通过地质雷达、地震波探测等手段,对隧洞施工前期的地质情况进行预测,为施工方案提供依据。
3. 支护技术:针对不同地质条件,采用相应的支护技术,如锚杆、喷射混凝土、钢支撑等,确保隧洞施工安全。
4. 通风排水技术:在隧洞施工过程中,采用机械通风、排水等手段,确保施工环境良好。
三、供水施工隧洞工程在我国的应用1. 西藏拉萨市旁多引水工程:该工程是我国首个在海拔4000米以上采用双护盾TBM施工工艺的引水工程,对高海拔地区长大隧洞掘进施工产生推动作用。
2. 滇中引水工程:该工程是我国在建最大引水工程之一,楚雄段最长隧洞凤凰山隧洞顺利贯通,为我国水资源调配提供了有力保障。
3. 引汉济渭工程:该工程采用世界先进的敞开式TBM硬岩掘进机进行施工,攻克了岩爆、高温、突涌水和超长距离通风等世界级隧洞施工难题。
4. 引大入秦景泰生态供水工程:该工程通过新建输水干管、调蓄水池和田间工程管道,每年可向城镇、农村提供生活用水及灌溉用水,对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开敞式TBM隧道仰拱衬砌同步施工关键技术分析摘要:本文对衬砌同步施工技术的主要类型进行列举,包括仰拱预制块同步铺装、全圆衬砌现浇同步施工技术、衬砌同步施工技术三大类,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对仰拱衬砌同步施工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涉及到衬砌台车结构设计、物料运输交通规划、升降坡轨道过渡等方面,通过关键技术的使用,使工程整体施工效果变得更加理想。
关键词:开敞式;仰拱衬砌;施工技术引言现阶段,我国隧道建设数量逐渐增加,传统施工技术已经难以充分满足现实需求,衬砌同步施工技术应运而生,在施工质量、安全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可使施工进度与成本得到切实保障,在隧道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对衬砌同步施工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力求隧道施工质量更加良好。
1.衬砌同步施工技术类型近年来,隧道施工建设步伐逐渐加快,衬砌同步施工作为特色技术成为研究要点。
按照隧道端面与衬砌工作面的不同,可将该技术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仰拱预制块同步铺装、现浇同步施工技术,通常应用于平面仰拱中,为有轨运输系统的铺轨工作提供极大便利,具有代表性的工程为辽宁大伙房输水工程;二是全圆衬砌现浇同步施工技术,具有代表性的是兰渝铁路秦岭隧道工程,连续皮带机出渣,对仰拱预制块进行铺设,并安装四轨双线轨道供列车通行,对边顶拱进行同步衬砌;三是衬砌同步施工技术,具有代表性的工程为引汉济渭供水工程,此类技术在水工隧洞中得到广泛应用[1]。
2.衬砌同步施工技术在TBM隧道中的应用2.1工程概况某省输供水工程中预计书水量为77m3/s,成洞的直径为7.3—8.5m,平均输水量为16.24亿m3,压力最大值为0.9MPa。
改工程包括检修竖井、有压隧洞、进水口、调压井、供水支线等内容,总长度为99.98km,在沿线内设置14条施工支洞,采用钻爆法与TBM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
工程范围内的地形地貌为侵蚀断褶中低山地形,山脉整体超过西北方向延伸,山顶为尖顶状,植被丰富且茂盛。
深埋长隧洞敞开式TBM成套施工技术
李贞烨
【期刊名称】《西部探矿工程》
【年(卷),期】2024(36)2
【摘要】近年来我国地下工程及隧洞建设发展迅猛,工程建设中心逐渐向西部地区迁移。
TBM施工具有经济性、环保性,并且在掘进效率和安全性方面优势突出,因此在深埋长隧洞中被广泛应用。
以新疆某引水隧洞为研究背景,阐述了敞开式TBM在深埋长隧洞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TBM施工工艺、施工掘进流程、掘进参数的选择、配套设施保养维护、初期支护和掘进出渣等。
相关施工经验为敞开式TBM在深埋长隧洞中的应用提供了经验和参考价值。
【总页数】4页(P183-186)
【作者】李贞烨
【作者单位】新疆水利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71
【相关文献】
1.深埋长引水隧洞TBM施工关键技术探讨
2.敞开式TBM安全快速通过隧洞强岩
爆地层施工技术——以引汉济渭工程秦岭隧洞岭南TBM施工段为例3.深埋长距离引水隧洞敞开式TBM施工不良地质灾害处置措施研究4.深埋长隧洞调水工程超高效TBM成套装备及新型围护结构关键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