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图设计的一般步骤
- 格式:docx
- 大小:18.02 KB
- 文档页数:2
电气原理图设计规范目录●电器原理图及其构成●设计制图的一般规则●电原理图的幅面及其格式●简图的绘制步骤●电原理图设计的基本要求●电路图的组成要素●元器件的标注方法●电路原理图的设计●图纸的更改●文件名及图号编号规则●对电原理图的审核电器原理图及其构成电器电路图有原理图、方框图、元件装配以及符号标记图等:●原理图电器原理图是用来表明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各电器元件间的作用,一般由主电路、控制执行电路、检测与保护电路、配电电路等几大部分组成。
这种图,由于它直接体现了电子电路与电气结构以及其相互间的逻辑关系,所以一般用在设计、分析电路中。
分析电路时,通过识别图纸上所画各种电路元件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就可以了解电路的实际工作时情况。
电原理图又可分为整机原理图,单元部分电路原理图,整机原理图是指所有电路集合在一起的分部电路图。
●方框图(框图)方框图是一种用方框和连线来表示电路工作原理和构成概况的电路图。
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也是一种原理图,不过在这种图纸中,除了方框和连线,几乎就没有别的符号了。
它和上面的原理图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原理图上具体地绘制了电路的全部的元器件和它们的连接方式,而方框图只是简朴地将电路按照功能划分为几个部分,将每一个部分描绘成一个方框,在方框中加上简朴的文字说明,在方框间用连线(有时用带箭头的连线)说明各个方框之间的关系。
所以方框图只能用来体现电路的大致工作原理,而原理图除了具体地表明电路的工作原理之外,还可以用来作为采集元件、制作电路的依据。
●元件装配以及符号标记图它是为了进行电路装配而采用的一种图纸,图上的符号往往是电路元件的实物的形状图。
这种电路图一般是供原理和实物对照时使用的。
印刷电路板是在一块绝缘板上先覆上一层金属箔,再将电路不需要的金属箔腐蚀掉,剩下的部分金属箔作为电路元器件之间的连接线,然后将电路中的元器件安装在这块绝缘板上,利用板上剩余的导电金属箔作为元器件之间导电的连线,完成电路的连接。
AD设计流程
AD设计流程是指使用Altium Designer软件进行电路设计的流程。
具体步骤包括:定义电路需求、绘制电路原理图、选择元器件、进行电路仿真、布局电路板等。
在原理图设计阶段,需要放置元件、调整元件位置、进行连线、标注编号等。
在PCB设计阶段,需要导入原理图到PCB、布局、走线、设置板子尺寸等。
最后,生成生产文件,将文件打包压缩并送到制板厂加工。
如果需要外部厂家焊接,还需要提供BOM文件、贴片坐标文件和装配文件。
Altium Designer的设计流程如下:
1.新建封装库,在其中新建元件封装。
2.新建元件库,并在其中新建元器件。
3.新建工程组,并在其中新建PCB工程。
4.在PCB工程中添加原理图文件,进行原理图设计,包括放置元器件、连线等。
5.在PCB工程中添加PCB文件,设置板框,进行PCB设计,包括布局、布线、
铺铜等。
6.进行DRC(设计规则检查),确保原理图和PCB设计无误。
7.输出生产文件,一般为gerber文件,也可以直接给PCB源文件(没有保密
性)。
8.在PCB加工这段时间,可以导出BOM,采购元器件。
9.PCB和元器件都回来之后,可以自己焊接或者发给贴片焊接加工厂。
10.板子焊接好之后,进行硬件软件的调试。
原理图绘制原理图是电子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电路设计的基础,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掌握原理图绘制的技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原理图绘制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原理图的绘制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原理图的基本元素。
原理图主要由电路元件、连线、标注等组成。
电路元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集成电路等,它们是电子电路中的基本构成单元。
连线则用于连接电路元件,形成完整的电路结构。
标注则用于标识元件的数值、型号等信息,方便工程师进行后续的设计和调试工作。
在绘制原理图时,我们需要先确定电路的整体结构和功能模块,然后再逐步细化到每个功能模块的具体电路设计。
这样可以使得原理图的结构清晰、逻辑性强,方便后续的调试和维护工作。
在确定电路结构后,我们可以开始绘制原理图了。
绘制原理图的工具通常有多种选择,比如CAD软件、绘图软件等。
在选择工具时,我们需要考虑到绘图的效率、精度和后续的修改和维护等因素。
在使用工具进行绘图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保证原理图的清晰度和美观度。
清晰的原理图可以减少误解和错误的发生,美观的原理图则有利于后续的交流和展示工作。
因此,在绘图时,我们需要注意元件的布局和连线的走向,尽量使得原理图整体简洁美观。
其次,要保证原理图的准确性。
原理图是电路设计的基础,其中的每一个元件和连线都需要准确无误。
因此,在绘图时,我们需要仔细核对每一个元件的数值和型号,每一根连线的连接关系和走向,确保原理图的准确性。
最后,要保证原理图的易读性。
易读的原理图可以提高工程师的工作效率,减少后续的调试和维护工作。
因此,在绘图时,我们需要合理使用标注和注释,对电路结构和功能模块进行清晰的说明,方便他人阅读和理解。
绘制原理图是电子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电路设计的成功与否。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原理图的绘制方法,提高电子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希望大家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够多加练习,不断提升原理图绘制的技能,为电子设计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电子电路的基本设计原理电子电路设计是电子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了解电子电路的基本设计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子技术。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列出相关要点。
一、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1. 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欧姆定律是电子电路设计的基础,它告诉我们电流和电压的关系以及电阻的作用。
2. 电源和负载匹配:在设计电子电路时,应根据负载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电源,确保电源电压和电流与负载匹配,以保证电路的正常工作。
3. 信号放大:在电子电路设计中,经常需要对信号进行放大,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常见的放大电路有共射放大电路、共基放大电路等。
4. 滤波和去噪:在电子电路中,噪声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在信号处理和通信领域。
滤波和去噪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噪声,提高电路的信号质量。
5. 反馈控制:反馈是电子电路设计中的重要概念,它可以用于控制电路的增益、稳定性和频率响应等。
常用的反馈电路有正反馈和负反馈电路。
二、电子电路设计的步骤1. 确定需求:在进行电子电路设计之前,首先要确定需求,包括电路的功能、性能要求和应用场景等。
2. 分析电路:根据需求,对电路进行分析,确定所需要的基本电路模块和元件,例如放大电路、滤波器等。
3. 选择元件:根据需求和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等。
4. 绘制电路图:根据所选择的电子元件,绘制电路图。
电路图应包括所有的元件连接方式和接线位置等。
5. 进行仿真:使用电子电路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
仿真可以帮助我们预测电路的性能和工作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6. 制作电路板:根据仿真结果,设计电路板,并进行制作。
电路板上应包括所有必要的元件和连接方式。
7. 焊接元件:根据电路板设计,将元件焊接到电路板上。
焊接应遵循正确的焊接方法和标准,确保电路的连接可靠。
8. 调试和测试:完成焊接后,需要对电路进行调试和测试。
通过测量电路的电流、电压、频率等参数,检查电路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1.1电路板设计步骤一般而言,设计电路板最基本的过程可以分为三大步骤。
1. 电路原理图的设计电路原理图的设计主要是 Protel 99 SE 的原理图设计系统(AdvaneedSchematic )来绘制一张电路原理图。
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利用Protel 99 SE 所提供的各种原理图绘图工具、各种编辑功能,来实现我们的目的,即得到 一张正确、精美的电路原理图。
2. 产生网络表网络表是电路原理图设计(SCH )与印制电路板设计(PCB )之间的一 座桥梁,它是电路板自动的灵魂。
网络表可以从电路原理图中获得,也可从 印制电路板中提取出来。
3.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主要是针对 Protel 99 SE 的另外一个重要的部分 PCB 而言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借助 Protel 99 SE 提供的强大功能实现电路板 的版面设计,完成高难度的布线等工作。
1.2绘制简单电路图1.2.1原理图设计过程原理图的设计可按下面过程来完成。
(1) 设计图纸大小 Protel 99 SE/Schematic 后,首先要构思好零件图,设计好图 纸大小。
图纸大小是根据电路图的规模和复杂程 度而定的,设置合适的图纸大小是设计好原理图 的第一步。
(2) 设置 Protel 99 SE/Schematic 设计环 境 设置Protel 99 SE/Schematic 设计环境,包 括设置格点大小和类型,光标类型等等,大多数 参数也可以使用系统默认值。
(3) 旋转零件 用户根据电路图的需要,将 零件从零件库里取出放置到图纸上,并对放置零 件的序号、零件封装进行定义和设定等工作。
(4) 原理图布线 利用Protel 99SE/Schematic 提供的各种工具,将图纸上的元件 用具有电气意义的导线、符号连接起来,构成一 个完整的原理图。
(5) 调整线路 将初步绘制好的电路图作进-原理图更加美观(6)报表输出 通过Protel 99 SE/Schematic 提供的各种报表工具生 成各种报表,其中最重要的报表是网络表,通过网络表为后续的电路板设计图1- 1原理图设计流步的调整和修改,使得作准备。
硬件电路具体设计步骤与调试方法一)原理图建立加网表生成:1. 原理图库建立。
要将一个新元件摆放在原理图上,我们必须得建立改元件的库。
库中主要定义了该新元件的管脚定义及其属性,并且以具体的图形形式来代表(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一个矩形(代表其IC BODY),周围许多短线(代表IC管脚))。
protel创建库及其简单,而且因为用的人多,许多元件都能找到现成的库,这一点对使用者极为方便。
应搞清楚ic body,ic pins,input pin,output pin,analog pin,digital pin,power pin等区别。
2. 有了充足的库之后,就可以在原理图上画图了,按照datasheet和系统设计的要求,通过wire把相关元件连接起来。
在相关的地方添加line和text注释。
wire和line的区别在于,前者有电气属性,后者没有。
wire适用于连接相同网络,line适用于注释图形。
这个时候,应搞清一些基本概念,如:wire,line,bus,part,footprint,等。
3. 做完这一步,我们就可以生成netlist了,这个netlist是原理图与pcb之间的桥梁。
原理图是我们能认知的形式,电脑要将其转化为pcb,就必须将原理图转化它认识的形式netlist,然后再处理、转化为pcb。
4. 得到netlist,马上画pcb?别急,先做ERC先。
ERC 是电气规则检查的缩写。
它能对一些原理图基本的设计错误进行排查,如多个output接在一起等问题。
但是一定要仔细检查自己的原理图,不能过分依赖工具,毕竟工具并不能明白你的系统,它只是纯粹地根据一些基本规则排查。
5. 从netlist得到了pcb,一堆密密麻麻的元件,和数不清的飞线是不是让你吓了一跳?呵呵,别急还得慢慢来。
6. 确定板框大小。
在keepout区(或mechanic区)画个板框,这将限制了你布线的区域。
需要根据需求好考虑板长,板宽(有时,还得考虑板厚)。
proteus仿真转原理
Proteus是一款用于电子电路设计和仿真的软件工具,它能够
帮助工程师和学生设计、测试和调试电子电路。
在Proteus中进行
仿真转原理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电路设计,首先,在Proteus中设计电路原理图。
你可以使
用软件提供的元件库来选择并放置各种电子元件,比如电阻、电容、晶体管等,然后用导线连接它们,构建出完整的电路原理图。
2. 参数设置,在设计完成后,你需要对电子元件的参数进行设置。
这些参数可能包括电阻的阻值、电容的电容量、晶体管的参数等。
通过设置这些参数,你可以模拟出不同条件下电路的工作情况。
3. 仿真配置,在电路设计和参数设置完成后,你需要对仿真进
行配置。
这包括设置仿真的时间范围、步长以及仿真器的类型等。
通过合理的仿真配置,你可以确保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运行仿真,一切就绪后,你可以运行仿真。
Proteus会根据
你设置的参数和配置进行仿真计算,然后生成仿真结果。
你可以观
察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工作情况,比如电压、电流等,从而了解电路
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5. 结果分析,最后,根据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你可以通过结果
分析来验证电路的设计是否符合预期,进而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总的来说,Proteus仿真转原理的过程涉及到电路设计、参数
设置、仿真配置、运行仿真和结果分析等多个环节,需要综合运用
电子电路原理和仿真技术进行全面的考量和分析。
希望这个回答能
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Proteus仿真转原理的过程。
C电路原理图设计规HardwareRevision List目录一、Purpose/ 目的- 2 -二、Scope/ 适用围- 3 -三、Glossary/ 名词解释- 3 -四、Necessary Equipment/ 必须文件- 3 -五、Procedure/ 流程规细则- 3 -5.1确定图纸尺寸、标题规- 3 -5.2元器件标识规- 4 -一、Purpose/ 目的1.1本规规定了公司硬件电路原理图的设计流程和设计原则,主要的目的是为电路原理图设计者提供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约定。
1.2提高原理图的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提高原理图的可读性,可维护性,为PCB Layout做好基础。
二、Scope/ 适用围本规适用于研发部硬件人员使用Altium Designer 工具绘制电路原理图,亦可作为其他工具参考规。
三、Glossary/ 名词解释3.1 图幅3.2 网络标号3.3 网络表3.4 标称值3.5 元器件库3.6 图形符号四、Necessary Equipment/ 必须文件4.1设计需求分析。
4.2 系统方案说明。
4.3主要零件的datasheet,参考设计,注意事项。
4.4产品机构图(可选)五、Procedure/ 流程规细则5.1确定图纸尺寸、标题规根据实际需要,电路的复杂程度选择图纸尺寸,常用的图纸尺寸有A2,A3,A4.每个图纸可根据实际情况分为纵向和横向排版,一般选用横向。
标题栏规项目名称宋体三号图纸名称宋体四号版次宋体四号页数/页码宋体四号设计人员宋体四号5.1.5 分页规当同一块PCB上的电路原理图,由于容太多,无法在同一图纸上画完,这时需分多页绘制原理图,分页绘制的原理图,在结构属性上各页之间是同级平等的,相互可以拼接成一图。
分页绘制的首要规则是同一个子功能单元电路必须绘制在同一页上。
当分页绘制时,要注意此时网络标号和项目代号是全局变量,不同网络不能用相同的网络标号,即此时网络标号和项目代号在总图中是唯一的,不得有重复。
集成电路设计的基本流程集成电路设计是现代计算机科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是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应用数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
它是将复杂的数字、模拟、射频电路等各种电路集成到单一芯片中的过程,涉及到电子器件、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基础入手,阐述集成电路设计的基本流程。
第一步:需求分析在进行集成电路的设计工作之前,首先需要准确的了解产品的需求和目标市场,明确产品的整体架构和功能结构,并对其性能和功能进行定量分析,包括电气参数、功耗、体积、重量、成本等指标。
这是进行集成电路设计的前提,也是设计师的第一步。
第二步:电路原理设计在根据需求进行分析后,设计师需要根据系统的功能结构,确定电路的整体方案和电路的主要逻辑框图,包括整体逻辑框图、数据通路图、控制逻辑图等。
通过这些逻辑框图,设计师可以进一步详细设计电路的各个部分,并保证整个系统的功能结构和性能指标得到满足。
第三步:电路详细设计在完成电路原理图设计后,设计师需要根据电路的分析和电路原理图,详细设计各个模块及其组成部分,包括输入输出接口、信号处理模块、控制模块等,给出电路的细节和关键参数。
同时,需要根据电路的自检和故障保护机制,对电路进行可靠性分析和维修性分析。
第四步:原理验证在完成电路的详细设计后,设计师需要对电路进行原理验证,即通过仿真方法,验证电路的设计是否符合需求,并测试其性能和参数是否满足要求。
在验证过程中,需要注意对电路的各个部分进行分析和测试,并找出设计中存在的错误和问题。
第五步:电路实现在通过原理验证后,设计师需要进行电路的实现,即将电路设计转换成物理实现,选择合适的器件、工艺流程和加工工艺,制定电路的版图,并设计各种标准元件和专用元件中的布线和补偿等技术指标,保证电路的稳定和可靠性。
第六步:软件设计在电路实现的基础上,设计师需要进行软件设计,完成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接口设计与调试,编写测试程序,并对软件进行集成测试。
电⽓原理图的绘制⽅法电⽓原理图の绘制⽅法为了表达⽣产机械电⽓控制系统の结构、原理等设计意图,便于电⽓系统の安装、调试、使⽤和维修,将电⽓控制系统中各电器元件及其连接线路⽤⼀定の图形表达出来,这就是电⽓控制系统图。
⽤导线将电机、电器、仪表等元器件按⼀定の要求连接起来,并实现某种特定控制要求の电路。
画电⽓原理图の⼀般规律如下:画主电路绘制主电路时,应依规定の电⽓图形符号⽤粗实线画出主要控制、保护等⽤电设备,如断路器、熔断器、变频器、热继电器、电动机等,并依次标明相关の⽂字符号。
画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般是由开关、按钮、信号指⽰、接触器、继电器の线圈和各种辅助触点构成,⽆论简单或复杂の控制电路,⼀般均是由各种典型电路(如延时电路、联锁电路、顺控电路等)组合⽽成,⽤以控制主电路中受控设备の“起动”、“运⾏”、“停⽌”使主电路中の设备按设计⼯艺の要求正常⼯作。
对于简单の控制电路:只要依据主电路要实现の功能,结合⽣产⼯艺要求及设备动作の先、后顺序依次分析,仔细绘制。
对于复杂の控制电路,要按各部分所完成の功能,分割成若⼲个局部控制电路,然后与典型电路相对照,找出相同之处,本着先简后繁、先易后难の原则逐个画出每个局部环节,再找到各环节の相互关系。
电⽓安装接线图规范⼀般情况下,电⽓安装图和原理图需配合起来使⽤。
绘制电⽓安装图应遵循の主要原则如下:1、必须遵循相关国家标准绘制电⽓安装接线图。
2、各电器元器件の位置、⽂字符号必须和电⽓原理图中の标注⼀致,同⼀个电器元件の各部件(如同⼀个接触器の触点、线圈等)必须画在⼀起,各电器元件の位置应与实际安装位置⼀致。
3、不在同⼀安装板或电⽓柜上の电器元件或信号の电⽓连接⼀般应通过端⼦排连接,并按照电⽓原理图中の接线编号连接。
4、⾛向相同、功能相同の多根导线可⽤单线或线束表⽰。
画连接线时,应标明导线の规格、型号、颜⾊、根数和穿线管の尺⼨。
电器元件布置图规范电器元器件布置图の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必须遵循相关国家标准设计和绘制电器元件布置图。
画PCB的一般步骤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的基础,用来连接和支持电子元件。
设计和制作PCB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
以下是PCB一般的步骤:1. 设计原理图(Schematic Design):PCB设计的第一步是创建电路的原理图。
原理图是电路的逻辑图,包含了电路中的元件和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
在原理图中,选取和布置各个元器件,并进行正确的连接和标注。
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元件并添加到原理图中。
2. 编写网络表(Netlist):网络表是原理图转换成计算机可以理解的数据格式。
它描述了电路中每个元器件的引脚、连接信息和电气特性。
使用电路设计软件将原理图导出为网络表,以备后续步骤的使用。
3. PCB布局设计(PCB Layout Design):PCB布局设计是将电路原理图转换成PCB上的实际布局。
在布局设计中,需要考虑元器件的位置、引脚的连接、信号的传输和布线的规划。
选择合适的PCB尺寸、层数和布线规则。
根据电路需求和空间限制,放置元器件并确定最佳布局。
4. 空间规划和走线(Routing):在进行走线之前,需要进行空间规划。
根据PCB布局,确定信号和电源线的路径,以避免干扰和交叉。
在规划完成后,进行走线操作。
走线是将网络表中的连接转换成实际的导线。
根据信号传输的要求、电气特性和布线规则,将导线走向进行规划和布线。
元件安装是将选定的元件放置到PCB上的特定位置。
根据PCB布局,根据原理图中的引脚连接信息,将元器件逐一安装到PCB上。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确保元器件的正确方向和位置,并进行适当的焊接或固定,以确保连接可靠。
6. 进行布线(Routing):完成元件安装后,进行剩余的布线操作。
这些布线包括连接电源线、地线和信号线等。
根据布线规则和电路需求,进行适当的布线。
优化布线的路径和长度,减少信号的干扰和损耗。
7. 生成制造文件(Gerber Files):PCB设计完成后,需要生成制造文件。
简述组合逻辑电路的一般设计步骤
组合逻辑电路是由电子技术来实现对较为简单的逻辑功能的电路,它是把一个纪律的
系统的行为化简为运算的结构,结合电路的组合实现逻辑功能,减少控制独立运算的时间。
它的设计步骤一般包括:
1、功能要求的确定: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先确定所需要实现的功能,并明确输入
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种类与个数、功能芯片的型号和数量、功能电路板材料的种类、接线方式、耦合方式及工作温度范围等相关要求。
2、外围电路选择:根据确定的功能要求确定外围电路,选择合适的电路板材料,根
据报廉电路的需要,选择功能芯片;
3、电路分析:对功能要求、所选择的电路特性,进行分析,分析输入端输出端的信
号特性,形式定义合理的功能电路;
4、绘制电路图:根据分析得出的正确电路原理,绘制完整的组合逻辑电路图;
5、电路板布置:根据绘制的电路图布撰电路板,电路板布撰中要确定板材的尺寸、
板材的引脚位置和电路布局;
6、封装与测试:将功能芯片和外围电路封装在电路板上,运行检测,确定电路功能
是否符合要求;
7、安装与校准:将组装好的电路安装在用户使用的设备中,根据不同的工况,校准
电路参数,以确保正常运行;
8、修改与升级:对于可能出现的设计问题,需要及时修改和升级,以确保电路性能
达到设计要求,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以上就是组合逻辑电路的一般设计步骤,其中主要包括功能要求的确定、外围电路选择、电路分析、绘制电路图、电路板布置、封装测试、安装校准、修改升级等环节,从而
确保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实施能够达到要求的效果。
电路原理图设计的一般步骤
1. 创建一个工程文档:file,new,project,pcbproject (创建工程文档很重要,为后面原理图
的检错,产生网络表和PCB 设计奠定基础,否则不能进行设计);
2.创建一个原理图文件:file, new, schematic,并且保存全部文件;
3.设置图纸的大小:右击图纸,options, document options, standard styles选择图纸大小;
4.放置元件图符号:libraries, 选择miscellaneous devices原理图库,寻找原理图元件图符
号,并且,注意元件的封装(一般都带有封装,没有的话,可以按TAB 键进行选择合适的
封装后再放置元件,这样每放一个元件,就有相应的封装了),可以先放置好一类符号元
件,然后放另外一类的元件,直至一一放完所有的元件,例如,放置完所有的电阻元件等
等);在放置元件图符号时,对于已经装载的库中没有的,或找不到的元件,必须查找。
查找元件图:点击原理图纸空白处,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find component, 在
librariessearch 中,输入要查找的元件名称,选中clearexistingquery,scope中,选择
librariesonpath,path定位于安装2004 的文件夹,按查找即可进行查找中;
5.给元件规划流水号(系统给元件自动编号,注意一般不手动编号,否则容易发生错
误!):tools, annotate quiet(如果没有规划好,可以复位后重来规划:tools,
resetdesignators);
6.元件布局与电气连接:手工拖放布局。布局的优劣以方便电气连接为佳(电气连接有两
种方式:用导线连接和NET连接。导线连接一定要从元件脚端点开始连线,连接不能重叠,
否则会出来多余的点),放置导线与网络电气连接;
7.检查错误:右击原理图的空白处,workspacepanels,designcompilers,compile errors,在弹出
的compile errors 卡上没有错误,说明编译通过。保存全部文档;
8.元件的选择,旋转,删除、排列和元件相关参数的修改等等在元件的布局或修改时,经
常要用到;
9.产生网络表:design,netlistfordocument,protel.项目文件夹中可以看到网络表文件,打开,
可以看到元件的说明与电路原理图的电连接网络情况;
10.保存并且打印输出原理图纸。设置时,可以充满整个A4 纸打印;注意:要及时保存全
部文档:saveall
创建PCB 图文件的一般步骤
10.创建一个PCB 文档:file, new, PCB,SAVEALL;
11.PCB 参数设置(包括PCB 板的尺寸,导线宽度和布线的层面-单面还是双面版):右击
PCB 的空白处,选择options, board options, 选择测量单位;在keep out layer 层,选择
place,dimension,dimension 画标尺的长度,以规划电路版的长宽大小,再选择place,line, 画
版的大小;再右击PCB 的空白处,选择design, rules, 在弹出的卡中点击routing, width进行
设置连接导线的宽度,和布线板层的层数routinglayers,单面板,只选择bottomlayer,双面
板,还要选择top layer;
12.将原理图中各元件的电气连接关系,导入PCB文档中各元件封装的连接关系,为元件布
局的连线提供保证。步骤:在PCB 文档中,选择design, update schematic in PCB project.
prjpcb,在弹出的confirm中选择YES, 在弹出的differences
betweenschematicdocumentandPCBdocument 卡中右击,点击updateallinPCB document, 再
点击create engineering change order, 再点击validate changes, STATUS 栏全部打勾后,说明
基本没有问题,最后点击execute changes, 在PCB 板中导入了连接;
13.将元件选中并拖入PCB 板框内,检查元件的封装是否合适后,手工布局。布局时要用到
元件封闭的选择、旋转、排列和封装的更换与查找。为布线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布线布通
的概率提高,尽量少用跳线;
14.规划焊盘的大小与打孔孔径大小:选择相似的焊盘:右击该焊盘,find similar objects,
在弹出的卡中,在该焊盘尺寸的X 和Y 座标栏中选择SAME, 点击OK,再在Inspector 卡中,
修改X 和Y 座标相关焊盘参数和hole size参数后,点击左键,系统即会对相关参数进行修
改。再右击焊盘,选择filter, clear filter;
15.手工布线:对哪层布线前,就要先选择该层后进行布线:interactively route connections;
16.保存并且输出PCB 板图;
17.打印设置:比例1:1,黑白输出,TOP 面要镜像,BOTTOM面不要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