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山市黄山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黄山市黄山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黄山市黄山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黄山市黄山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黄山市黄山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作者:yumiao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906 更新时间:2008年05月22日黄山区地处安徽省南部,属黄山市,闻名于世的黄山风景名胜区坐落于此。

黄山区旅游起步较早。作为进入黄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通道,汤口镇利用独特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兴建了住宿接待设施 ,并与国内各单位在黄山区境内修建的内部会议、疗养设施形成呼应,从而带动了整个黄山区内的旅游业发展。随着“两山一湖”概念的提出和逐步实现,本区自有资源太平湖的开发热度不断高涨,黄山区面临着更大的旅游发展契机。

黄山区虽然旅游起步较早,但一直缺乏系统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为落实安徽省“两山一湖”地区旅游发展总规中提出的把黄山区建设成为“两山一湖”的战略中心和重要客源集散地的战略要求,为迎接新世纪黄山区旅游业的发展需要,黄山区人民

政府特委托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景观设计中心承担黄山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工作组于2003年8月底正式进场开展编制工作。

二、规划的核心问题

黄山区以黄山风景名胜区的巨大影响力为依托,通过山上旅游山下消费、建设与黄山互补的产品等措施,促使黄山的产业链向山下延伸,成功吸引了黄山游客到黄山区的景区游玩。但不可否认,黄山区仍长期处在黄山的阴影区,自身形象一直难以突出。产品建设仍停留在山水观光层面,嚼黄山的残羹。作为本区拳头产品的太平湖,旅游发展刚起步。随着“两山一湖”的开发建设,太平湖的发展形势喜人,这将为黄山区的旅游业注入新动力。

黄山区的旅游规划重在解决黄山区的产业素质提升、产品体系建设和形象差异化定位的问题。通过对自身资源要素的整合,把黄山与黄山区有机联系起来,形成山上山下互动、黄山的产业链延伸到山下、黄山区的产品与黄山形成补充,黄山区作为皖南“两山一湖”枢纽中心和度假中心的形象日益鲜明。

区位图

三、规划思路

根据黄山区现状和旅游发展的实际条件,黄山区应该经历“资源开发——产品提升——产业链打造——旅游目的地塑造”逐级提升过程。黄山区目前处于资源开发向

产品提升的过渡阶段,今后应重点营造大产业、塑造整体旅游目的地——皖南旅游大本营和国际观光度假旅游地,使游客游在黄山、九华山、西递、宏村,住、玩、消费在黄山区。

旅游资源分布图

四、规划评述

在科学分析黄山区资源、市场条件基础上得出了黄山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劣势和机遇。坐拥黄山、太平湖,毗邻九华山、西递和宏村等著名的旅游地,黄山区发展旅游业的最大优势在于无可比拟的资源和线路优势。但正因为这些著名旅游区的存在,黄山区形象也一直受到遮蔽,自身独立旅游目的地形象不鲜明,而且黄山区是贫困区,产品开发建设比较滞后,难以有效整合资源、形成精品,融合到“两山一湖”大旅游区的线路组合中。

市场分析图

以此为依据得出了黄山区旅游发展战略构想和思路。黄山区应着重针对三个市场即三小时区域休闲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国际观光度假市场发展休闲游憩、国内旅游和国际观光度假。依托本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一流的旅游资源,黄山区应成为三小时交通圈内(上海、南京、杭州、合肥、黄山市、芜湖、铜陵、宣城、池州、马鞍山等中等城市以及邻近众多的城镇)休闲度假首选地。因应中国观光旅游业的方兴未艾、度假旅游的兴起,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消费观念的转变,着力把黄山区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旅游胜地。应整合黄山风景名胜区与太平湖的资源,打造世界品牌的湖滨山岳型观光度假旅游胜地。黄山风景名胜区突出湖滨名山形象,太平湖突出名山情侣的形象,做足山水结合文章。以山水观光为基础,争取国际度假、会议项目,打造国际著名的观光度假胜地。为此,黄山区近期应该打造“环黄山风景名胜区”和“环太平湖”旅游经济带,围绕这两带构建黄山区的旅游产业链,使黄山区的“皖南旅游大本营”功能逐渐显现。应特别注重对黄山区区域功能定位和旅游产品的建设。依据主体突出、功能互补、因地制宜和景观类型的一致性等原则,结合黄山区旅游资源特色、资源分布、旅游设施现状及市场开发目标,把黄山区旅游生产力总体布局规划为“ 11225 ”结构模式,即“一个中心枢纽、一条旅游走廊、两条旅游经济带、两大旅游区、五大系列产品”。

功能分区

生产力分析图

根据黄山区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等级评价和市场前景,黄山区的旅游产品应主要以休闲旅游、度假旅游、生态旅游三种产品为主,以会议旅游、观光旅游产品为辅。

根据产品的开发方向确定项目布局的十个原则:“绕山”、“环湖”、“沿路”、“顺水”、“入城”的“十字方针”。“绕山”即环绕黄山,“环湖”即环绕太平湖,“沿路”是指顺着交通干线,“顺水”是指沿绕区域内的河流,“入城”则是指发展以甘棠、汤口为代表的城市旅游项目。

总体形象应为“名山秀水地,休闲黄山区”。反映了黄山区是一个拥有安徽王牌资源——黄山风景名胜区和太平湖的休闲度假之地,也对应了把黄山区打造成皖南旅游集散中心——皖南旅游大本营的功能定位。

编制黄山区旅游规划是一项非常有难度的工作。达沃斯巅峰本着“资源有限,智慧无穷”的理念,以“成功客户”为追求目标,大胆创新,实施全面创新的战略,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体制创新为根本,以产品创新为核心,以产业配套为重点,推动黄山区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黄山区旅游规划一经提出,得到了委托方的高度认可,并已逐步开始贯彻实施。专家们认为,黄山区旅游规划部分解决了旅游目的地管理问题,这将对同类型地区编制旅游规划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黄山旅游简介

黄山旅游简介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莲花峰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 传说故事 黄山,古代称为“天子都”,因为它雄伟秀丽,又神秘莫测,是天帝和神仙的居所。到秦代,人们根据它的颜色又称为“黟(yī)山”。那么,后来为什么又改叫“黄山”了呢?据说是因为黄帝曾在此炼丹而得名。 黄帝又称轩辕氏,是部落联盟的首领。他带领我们的祖先养蚕、制造舟车。时光飞逝,黄帝到了老年,可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办:河流需要治理,土地需要开垦,禽兽需要驯化等等。为了长生不老,多为百姓办好事,黄帝便派浮丘公为他寻找炼丹的地方。浮丘公走了三年才回来,告诉黄帝:“江南有一群高山,只因山上多是黑石,叫黟山,那里可以炼丹。” 于是,黄帝带领浮丘公、容成子和一些臣仆来到黟山,垒石造屋,又砌炼丹炉,然后去采集炼丹所需的草药。 黟山有七十二座陡峭的山峰,有的地方连猴子也难上去,可轩辕黄帝却踏遍了每一寸山崖。到后来,所备的粮食吃完了,只能靠摘野果充饥,很多人忍受不了那份苦,偷偷跑走了,最后只剩下黄帝和浮丘公、容成子三人。 他们经过九年千辛万苦的寻找,才采集齐炼丹所需的草药,又打了一眼井,掘开清冽甘甜的山泉,这才开始炼丹。三年过去了,原来准备好的柴快要烧完了,仙丹还没炼成,炼丹台附近的树已被砍光,浮丘公和容成子只得到远处去砍柴,黄帝一人看守炉火。黄帝把最后一块松柴填进了炉膛,浮丘公和容成子还没回来,眼看火势越来越小,一旦熄灭,将前功尽弃。

黄帝便把自己的一条腿伸进炉里当柴烧,终于炼成了仙丹。这时浮丘公和容成子也赶了回来,把黄帝的腿从火里救了出来。三个人吃了仙丹,果然脱胎换骨,飘然成仙了。 因为黟山是黄帝炼丹的地方,人们就叫它“黄山”了。黄山七十二峰中就有以三位仙人命名的 轩辕峰、浮丘峰、容成峰。桃花溪中还有他们炼丹时用过的丹井、药臼。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被世人誉为“人间仙境”、“天下第一奇山”。 黄山代表景观有“五绝三瀑”,五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 迎客松 怪石

黄山市城市技术管理规定

黄山市人民政府令 第39号 《黄山市中心城区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已经2008年7月2日市人民政府第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布施行。1999年9月26日颁布施行的《黄山市中心城区建筑间距和建筑退让距离技术规定(试行)》同时废止。 市长陈强 二○○八年十一月四日 黄山市中心城区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等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黄山市中心城区城市规划重点控制区(含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进行各项建设,应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和有关专业技术规范,并遵守本规定。临时建设、个人建房除外。 城市规划重点控制区范围由市人民政府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予以划定并公布。 第三条中心城区城市规划重点控制区范围外的建设参照本规定执行,各区县也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建设用地 第一节建设用地分类与适建性规定 第四条城市建设用地分类,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执行。 第五条城市建设用地适建性规定: (一)各类建设用地性质的划分,应当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按已批准的详细规划执

行;尚无详细规划的,应当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分类和本规定《附表一》确定的建设用地适建范围执行。 (二)凡《附表一》未列入的用地类别或建设项目,可以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用地基础设施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三)需改变已批准规划所确定的建设用地性质和适建范围,应编制规划修改方案,并按法定程序报经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二节建设用地建筑容量控制 第六条新建、改建和扩建建设项目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参照本规定《附表二》执行。 第七条《附表二》规定的指标为上限(工业建筑除外),适用于单一类型的建筑用地。对混合类型的建筑用地,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将建设用地按使用性质分类规定后,按不同类型分别执行;对难以分类执行的建筑用地和综合楼用地,应按不同性质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和不同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换算建筑容量综合控制指标。 第八条对未列入《附表二》的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体育场馆以及医疗卫生、文化艺术、幼托、工厂、仓储等设施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按有关专业技术规定、规范执行。 第九条建设用地面积大于(含)2万平方米的成片开发地块的建设容量必须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经批准后实施; 建设用地面积小于2万平方米的开发地块,其建筑容量控制,已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按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尚无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指标应参照《附表二》的规定执行; 单个建筑基地的具体建筑容量,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结合用地周边现状情况、区位、交通、环境和土地价值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 第十条建筑用地未达到下列最小面积的,不得单独建设: (一)低层住宅建筑用地面积为1000平方米; (二)多层住宅建筑、多层公共建筑用地面积为1500平方米; (三)高层住宅建筑、高层公共建筑用地面积为3000平方米。 建筑用地未达到前款规定的最小面积,但有下列情况之一,且确实不影响城市规划实施的,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予核准建设: (一)邻接土地已经完成建设或为既成道路、河道或有其它类似情况,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

黄山旅游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黄山旅游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黄山市作为安徽省的旅游招牌城市,旅游业对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黄山自然条件优越、文化内涵深厚,旅游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对黄山旅游业进行SWOT分析,为黄山市的旅游业发展提出了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黄山;SWOT分析;可持续发展;旅游业 引言 黄山市是一个美丽而又古老的城市,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和旅游名城。黄山市不仅拥有中国三大区域文化之一的徽派文化,还拥有秀美的自然景观,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着称于世。拥有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的黄山市,在城市发展中始终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但是如果不合理开发旅游业,就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通过运用SWOT全面分析黄山市旅游发展的现状,并以此论证可持续发展对其重要性,为黄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若干建议。 SWOT分析法,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着名学者韦里克提出。它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通过“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广和前人的规范研究证实,SWOT分析法也可以应用到政府部门相关领域的战略分析中来。显然,对黄山旅游业进行SWOT分析,也是可行的。 下面将具体分析黄山旅游业存在的优劣势、机会和威胁。 一、优势(Strength)分析

1.旅游资源丰富。黄山市最大的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独特,不仅有大自然造就的天下无双的自然景观,还有大量展现中国古老文化的人文景观。 2.旅游资源的积聚性高。黄山市自身的旅游资源积聚性很高,旅游景点多,可游性强。黄山周围,景观簇拥,风格各异,犹如众星拱月。有风光秀丽的太平湖、“山水画廊”新安江、保持原始风貌的国家级“牯牛降”和省级“清凉峰”两处自然保护区以及中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的齐云山。 3.品牌优势显着。黄山是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黄山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盛誉,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早已家喻户晓。徽商文化也被看做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文化。黄山市政府也积极通过广告、旅游节等方式进一步扩大知名度。 4.消费市场广阔。安徽位于中国中部,黄山位于安徽南部,向北毗邻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向南有经济实力强大的珠三角地区。安徽省、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良好的区位优势,使得安徽的旅游城市的吸引辐射范围较广。近年来,黄山市积极打造休闲度假城市和休闲会议城市,也很大程度地增加其吸引力。 二、劣势(Weakness)分析 1.交通不便。黄山市多山区。多山伴随着的是交通的不便。现今黄山的交通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在旅游高峰期,铁路、公路和航空仍然存在着运载量不足的情况。 2.旅游的配套设施不足。配套设施齐全与否是判断一个旅游城市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准。黄山市的旅游配套设施虽然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受环境承载量、经济、消费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旅游业的配套设施仍然无法全部满足旅游的需要。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总篇 节选自《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纲要 4月29日贵阳市通过了2007-2020年的《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鉴于纲要篇幅巨大且晦涩难懂,本人特重新筛选归纳以飨读者。一、关于贵阳市的城市性质 贵州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之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二、关于贵阳市的城市职能 (1)贵州省省会,贵阳城市经济圈龙头,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旅游服务中心。(2)西南地区联系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基地。 (3)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以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中药及特色食品为主导的产业基地,以铝、磷、煤为主的矿产资源循环利用加工基地。 (4)全国重要的生态旅游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避暑胜地及休闲旅游目的地。 三、人口规模及城镇化水平 至2015年,市域常住人口460万人,城镇人口345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75%;至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5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0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80%,具有足够的集聚和吸纳能力。 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1)积极配合厦蓉、贵广、沪昆、兰海高速公路及贵广、成贵、渝黔、长昆快速铁路等区

域性重大交通干线建设,完成贵阳市铁路枢纽建设。 (2)完成贵阳龙洞堡机场扩建工程,在省域内加快形成以贵阳龙洞堡机场为中心,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协调运行的民用航空网络。 (3)积极配合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水源储备。 (4)加强以电力为重点的能源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市域水能资源,提高区域用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5)启动开阳港建设,形成乌江至长江的重要水运通道,提升城市水运能力,推进贵阳市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经济联系。 (6)积极配合中缅天然气长输管线和川气入黔工程建设,建成市域主要城镇天然气输配系统。 (7)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建设,完成轻轨交通网络建设。 五、城市布局 (1)待轻轨修建完毕,对修文、开阳、息烽、清镇等地,实施撤县(市)设区。届时贵阳市将由云岩区、南明区、金阳区、白云区、乌当区、小河区、花溪区、修文区、开阳区、息烽区、清镇区等构成。 (2)以老城区为中心,实施“北拓、南延、西连、东扩”的城市扩张策略。即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整体“北拓”到麦架、沙文、扎佐区域;推进花溪、小河等区域城镇化进程和产业集聚,实现城市南延;以三桥马王庙片区整体改造为重点,实施“西连”战略,促进老城区与金阳新区联系与融合,远景城市空间向西与清镇连片发展;以龙洞堡机场改扩建为契机,打造临空经济区为重点,实施“东扩”战略,建设龙洞堡东部新城,远景向龙里方向推

新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学生:李文涛学号: 200940430119 学院:社会发展学院专业:地理科学 入学时间: 2009 年 09 月 15 日 指导教师:张松婷职称:讲师 完成日期: 2013 年 05 月 15 日

诚信承诺 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均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若有不实,后果由本人承担。 承诺人(签名): 年月日

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黄山市的支柱产业。黄山市作为安徽省的旅游招牌城市,对其旅游业发展进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黄山市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人文资源独特,集自然景色,宗教文化,以及徽文化于一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文化内涵深厚,旅游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其旅游业发展的优势背后,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挑战。本文通过对黄山旅游业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基于黄山市旅游发展现状,为黄山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黄山市; SWOT分析 ;旅游业; 建议 The SWOT analysis of Huangshan city tourism development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tourism has become a pillar industry of Huangshan city, Brand as the Anhui province Huangshan city tourism city.,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o its tourism development is very necessary. Huangshan city superior natural conditions,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 human resources are unique, collection of natural scenery, religious culture, and culture, natural landscape and humanistic landscape blend mutually, deep cultural connotations, tourism industry has broa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but behind the advantage of its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re are all kinds of challenges.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SWOT analysis of the Huangshan tourism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based on the Huangshan city tourism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for the Huangshan city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words: Huangshan city ; SWOT analysis ;tourism industry ;advise

《屯溪老街保护规划》文本

屯溪老街保护整治更新规划 文本 黄山市规划设计院 清华大学 二OO三年八月

项目名称:屯溪老街保护整治更新规划 编制单位:清华大学 黄山市规划设计院 设计证书:城市规划乙级 [皖]城规编022009 工程主持人:朱自煊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梅一峰 (黄山市城市规划局局长高级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万国庆(黄山市规划设计院注册规划师) 参加人员: 保护规划——朱自煊(教授) 万国庆(注册规划师) 韩建予(注册规划师) 何红玲(注册规划师) 程刚(助理工程师) 建筑专题——方必晖(注册建筑师) 张承侠 (高级建筑师) 钟舸(清华大学博士副教授) 袁牧(清华大学博士) 历史专题——陈安生(徽学专家) 交通专题——秦国元(注册规划师) 黄宏跃(助理工程师) 工程专题——江涛(工程师) 图纸制作——程刚、方必晖、宋学友、黄宏跃、蒋明华、石中钰 数据库专题——胡明星(东南大学博士副教授) 数据库调查——韩建予、方必晖、何红玲、卢愫懿、顾维芬 程刚、邹兵、王成志、宋学友、石中钰 蒋明华、胡秀娟

目录 第一章老街价值综述 (5) 第二章规划准则 (5) 2.1规划依据 (5) 2.2指导思想 (5) 2.3规划方针 (6) 2.4规划原则 (6) 2.5规划内容与目标 (6) 第三章保护整治规划 (7) 3.1保护区界界定及保护整治措施 (7) 3.1.1保护区 (7) 3.1.2建设控制区 (7) 3.1.3环境协调区 (8) 3.2建筑保护等级划分 (8) 3.3保护整治措施 (9) 3.4综合保护措施 (9) 3.4.1整体环境保护 (9) 3.4.2街巷格局保护 (9) 3.4.3建筑高度控制 (9) 3.4.4重要节点整治 (10) 3.4.4附属设施整治 (10) 3.4.5建筑小品的整治措施 (10) 3.4.6店铺陈设的整治 (11) 3.4.7民居的保护与改善 (11) 3.4.8传统文化保护 (11) 第四章老街更新规划 (11) 4.1民居的更新 (11) 4.2街巷系统的更新 (11) 4.3街区功能的更新 (12) 第五章文化旅游发展规划 (12) 5.1老街街区文化功能分区 (12) 5.1.1徽商文化展示区(老街) (12) 5.1.2徽文化展示研究区(海底巷、渔池巷和海底巷) (13) 5.1.3休闲风情文化区 (13) 5.1.4特色旅馆区 (13) 5.2旅游线路规划 (13) 5.2.1老街旅游线路组织 (13) 5.2.2区域文化旅游线路组织 (14)

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 2030简介

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2030)简介 第一篇规划总则 一、规划期限 近期:2008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30年;远景:2030年以后 二、规划层次与范围 1、市域: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 2、黄山市城市市区:由中心城区(包括屯溪城区、新城区、岩寺城区)和甘棠城区组成。城市规划区范围总面积约588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85平方公里。 3、规划内容:城市总体规划 (1)中心城区 规划区范围包括:屯溪区;徽州区的岩寺镇、潜口镇、西溪南镇;歙县郑村镇、王村镇部分行政区域(徽杭高速公路以西、以北);休宁海阳镇(横江以及合铜黄高速以东,南至花山谜窟风景区边界)、东临溪镇(东、西、北以及东南至行政区划边界,西南至四堂、汕头)以及商山乡部分行政区域(率水以北,合铜黄高速以东);花山谜窟-渐江风景区;规划区面积约505平方公里。 (2)甘棠城区 规划区范围包括:甘棠城区规划建设用地及城市新区、耿城集镇建设区、绿谷开发区等需要实际控制的区域。具体范围为东至五里塔、饶村、方家;南至黄碧潭水库、二龙桥、大坞里;西至竹园二级水电站、谭家、肖黄山、彩虹桥;北至雾山、马家、弦瑞,总面积约83平方公里。 三、城市性质与职能 1、城市性质 世界著名的现代国际旅游城市;长三角旅游中心城市之一;皖浙赣省际中心城市。 四、城市规模 1、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15年城市人口为51万人,远期2030年城市人口为85万人。 (1)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15年城市人口为41.5万人,远期2030年城市人口为70万人。 (2)甘棠城区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15年为9.5万人,远期2030年为15万人。 2、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2015年控制在5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7.5平方米左 右;远期2030年控制在8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1)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2015年控制在44.7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7.5平方米左右;远期2030年控制在7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2)甘棠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2015年10.3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7.5平方米左右;远

关于黄山市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调研报告

关于黄山市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调研报告 院系:外国语学院年级:13 小组成员: 摘要:黄山市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旅游品牌世界一流,黄山发展旅游“天时”“地里”“人和”。黄山市乡村旅游景点以黄山风景区为依托,交通比较方便,旅游资源优势与黄山风景区互补,文化底蕴深厚,发展乡村旅游优势明显。但是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黄山市的乡村旅游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如:景区类型比较单一,参与性旅游项目少,一些景点资源品位很高但是知名度却不高,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 目的:本次调研目的就是为了全面的了解黄山市乡村旅游的现状,包括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目前发展过程遇到的问题、接下来该如何科学地深入发展等。搜集信息:为了全面真实的完成这次调研,我们小组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信息。一方面,我们阅读相关文报资料,浏览黄山市旅游发展的官网;另一方面,我们发放问卷,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对象是游客和市民。向游客发放问卷需要我们到相关的旅游景点,所以,这同时我们还积极主动得找各个景点的导游交谈,这为我们的调研也提供了一部分信息。 问卷内容和问卷调查具体情况见下表: 黄山市特色乡村旅游调查问卷 尊敬的先生、女士们:

您好! 我是安徽工业大学的一名学生,在暑期社会实践中我的调研主题是关于黄山是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为了全面的了解到目前黄山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我和我的小组成员进行本次的问卷调查。希望您能牺牲几分钟的时间帮助我们填写问卷,谢谢! 1、请问您了解乡村旅游吗?() A、从来没听说过 B、听说过 C、自己参加过 2、请问您从那了解乡村旅游?() A、网络 B、报刊杂志 C、电视广播 D、其他途径 3、您觉得乡村旅游最大的目的是什么?()(多选) A、领略田园风光 B、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 C、为工作寻求灵感 D、品尝农家特色食物 E、减压放松心情 F、其他 4、您在选择乡村旅游地点时,最在意的是什么?() A、卫生条件 B、停车住宿条件 C、当地的环境情况 D、当地特色的文化和饮食 E、其他 5、在乡村旅游中您对当地饮食要求是什么?() A、味道好 B、干净卫生 C、具有当地特色 D、价格实惠 6、您觉得黄山市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有哪些?()(多选) A、文化底蕴深厚 B、生态环境极佳 C、物产资源丰富 D、旅游品牌一流 E、交通非常便利 7、目前黄山市乡村旅游给您的感觉怎么样?() A、非常好 B、一般 C、跟预期的有差距 D、不满意 8、你觉得目前黄山市乡村旅游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A、景点景型比较单一 B、景点知名度并不高 C、景点管理模式滞后 D、景区服务质量不高 9、您认为黄山市该怎样继续发展乡村旅游?请给出建议。 正文: 一、黄山市乡村旅游背景的分析 1、乡村旅游背景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国际旅游的第一大接待国,年接待国际旅游者将超过1.3亿人次;从黄山旅游部门获悉,2007年黄山市旅游累计接待海外游客1535.16万人次,与上年相比增长23.70%。其中,接待入境游客68.55万人次,增长25.73%;接待国内游客1466.61万人次,增长23.61%。 那么,中国旅游业中的乡村旅游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这是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中一个很现代化也很复杂的重要课题。美国社会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对第三次浪潮中现在科技与农耕文化奇妙重叠的时代特征论述:“这种神奇的一致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总篇 节选自《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纲要 4月29日贵阳市通过了2007-2020年的《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鉴于纲要篇幅巨大且晦涩难懂,本人特重新筛选归纳以飨读者。一、关于贵阳市的城市性质 贵州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之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二、关于贵阳市的城市职能 (1)贵州省省会,贵阳城市经济圈龙头,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旅游服务中心。 (2)西南地区联系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基地。 (3)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以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中药及特色食品为主导的产业基地,以铝、磷、煤为主的矿产资源循环利用加工基地。 (4)全国重要的生态旅游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避暑胜地及休闲旅游目的地。 三、人口规模及城镇化水平 至2015年,市域常住人口460万人,城镇人口345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75%;至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5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0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80%,具有足够的集聚和吸纳能力。 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1)积极配合厦蓉、贵广、沪昆、兰海高速公路及贵广、成贵、渝黔、长昆快速铁路等区域性重大交通干线建设,完成贵阳市铁路枢纽建设。

(2)完成贵阳龙洞堡机场扩建工程,在省域内加快形成以贵阳龙洞堡机场为中心,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协调运行的民用航空网络。 (3)积极配合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水资源不足的问 题,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水源储备。 (4)加强以电力为重点的能源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市域水能资源,提高区域用 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5)启动开阳港建设,形成乌江至长江的重要水运通道,提升城市水运能力, 推进贵阳市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经济联系。 (6)积极配合中缅天然气长输管线和川气入黔工程建设,建成市域主要城镇天 然气输配系统。 (7)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建设,完成轻轨交通网络建设。 五、城市布局 (1)待轻轨修建完毕,对修文、开阳、息烽、清镇等地,实施撤县(市)设区。 届时贵阳市将由云岩区、南明区、金阳区、白云区、乌当区、小河区、花溪区、修文区、开阳区、息烽区、清镇区等构成。 (2)以老城区为中心,实施“北拓、南延、西连、东扩” 的城市扩张策略。 即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整体“北拓”到麦架、沙文、扎佐区域;推进花溪、小河等区域城镇化进程和产业集聚,实现城市南延;以三桥马王庙片区整体改造为重点,实施“西连”战略,促进老城区与金阳新区联系与融合,远景城市空间向西与清镇连片发展;以龙洞堡机场改扩建为契机,打造临空经济区为重点,实施“东扩”战略,建设龙洞堡东部新城,远景向龙里方向推Shen Longbao look in the eyes, for a chance to kill him. Shen Longbao behind smart to keep gendarmes, picked up a brick reservoir in cotton vest, walked into a small alley corner, seeing four weeks nobody will step up and pulled out

黄山旅游景点介绍

黄山旅游景点介绍 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地跨市内黟县、休宁县和黄山区、徽州区,面积1078平方公里。黄山为三山五岳中三山的之一。日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素称黄山“五绝”,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黄山82峰,或崔嵬雄浑,或峻峭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天然巧成,并以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大主峰为中心向三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特别是玉屏楼,被称为“观松绝胜处”峰顶还有著名的玉屏卧佛,值得一去。 黄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为道教圣地,遗址遗迹众多,传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徐霞客曾两次游黄山,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李白等大诗人在此留下了壮美诗篇。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并与长江、长城、黄河并称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黄山不仅以奇伟俏丽、灵秀多姿著称于世,还是一座资源丰富、生态完整、具有重要科学和生态环境价值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属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现已成为中国名山之代表。 黄山经历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结构。黄山群峰林立,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8米,与平旷的光明顶、险峻的天都峰(天都峰海拔1810米,与光明顶、莲花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一起,雄居在景区中心,周围 还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群峰叠翠,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有节奏旋律的、波澜壮阔、气势磅横、令人叹为观止的立体画面。 黄山自古闻名,许多文人前来游历并留下名诗吟诵。另外还有寺庙亭台,为黄山增色。方圆250公里,自古为道教名山,山中以道教命名的名胜有朱砂峰、炼丹

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第一篇规划总则 一、规划期限 近期:2008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30年;远景:2030年以后 二、规划层次与范围 1、市域: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 2、黄山市城市市区:由中心城区(包括屯溪城区、新城区、岩寺城区)和甘棠城区组成。城市规划区范围总面积约588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85平方公里。 3、规划内容:城市总体规划 (1)中心城区 规划区范围包括:屯溪区;徽州区的岩寺镇、潜口镇、西溪南镇;歙县郑村镇、王村镇部分行政区域(徽杭高速公路以西、以北);休宁海阳镇(横江以及合铜黄高速以东,南至花山谜窟风景区边界)、东临溪镇(东、西、北以及东南至行政区划边界,西南至四堂、汕头)以及商山乡部分行政区域(率水以北,合铜黄高速以东);花山谜窟-渐江风景区;规划区面积约505平方公里。 (2)甘棠城区 规划区范围包括:甘棠城区规划建设用地及城市新区、耿城集镇建设区、绿谷开发区等需要实际控制的区域。具体范围为东至五里塔、饶村、方家;南至黄碧潭水库、二龙桥、大坞里;西至竹园二级水电站、谭家、肖黄山、彩虹桥;北至雾山、马家、弦瑞,总面积约83平方公里。 三、城市性质与职能 1、城市性质 世界著名的现代国际旅游城市;长三角旅游中心城市之一;皖浙赣省际中心城市。 四、城市规模 1、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15年城市人口为51万人,远期2030年城市人口为85万人。 (1)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15年城市人口为41.5万人,远期2030年城市人口为70万人。 (2)甘棠城区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15年为9.5万人,远期2030年为15万人。 2、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2015年控制在5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7.5平方米左右;远期2030年控制在8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1)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XXXX—2020年)》(2017年修订)批后公布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2017 年修订)批后公布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2017 年修订)于2017 年 12 月 5 日获国务院批准实施,现将规划主要内容公布如下: 第一章总则 一、编制目的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作为指导城 市发展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较好地引导和促进了贵阳市社会 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国家出台若干支持贵州发展的重大政 策和战略措施,面对新的发展形势,贵阳市迎来了发展的新 机遇,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为加快适应新常态下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积极应对新型 城镇化下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提升的要求,进一步充分发挥城 市总体规划对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规,对《贵阳 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进行修订。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 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 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 大发展理念,落实中央、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加速发

展、加快转型、推动新跨越主基调,把贵阳市建设成为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三、规划年限 本次修订期限至 2020 年。 四、规划范围和空间层次 市域:即贵阳市行政区划范围,含南明区、云岩区、白 云区、花溪区、乌当区、观山湖区、清镇市、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总面积 8034 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东起小碧乡、永乐乡、东风镇,西至朱昌镇、 金华镇、久安乡、石板镇,南起党武乡、孟关乡,北至麦架镇、沙文镇、都拉乡;总面积 1244 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东起南明区永乐乡,西至清镇市红枫湖镇, 南起花溪区青岩镇,北至修文县龙场镇、扎佐镇;含南明区、云岩区、白云区、花溪区、乌当区、观山湖区及清镇市青龙办事处、红枫湖镇、百花湖乡和修文县龙场镇、扎佐镇;总面积 3121 平方公里。 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 五、城市发展目标 至 2020 年,打造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建成大数 据综合创新试验区,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在全省率先实现历史性跨越。 六、城市性质

黄山旅游心得及攻略

黄山旅游心得及攻略 心得: 1、秋季不要来黄山旅游,要么下雨要么大雾,基本上很难看到极致的景色。如果一定要在这个时间来,建议选择在山下住,便宜、条件也不错,在吃饭方面也很方便。在山上住的好处是可以看日出日落,在这点上不要说秋季,即使是在其它季节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说不定刚才还大雾漫天,一阵风过去拨云见日,刚想找个角度拍照又烟雾弥漫了。 2、西海大峡谷的景色还是很不错的,虽然路有一点险。自古胜景出险滩,还是很值得一去的。步仙桥的景色也很不错。而且这2个景点是非常规路线,有时间一定要去。 3、古话“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有道理的。在险方面黄山不输华山,尤其是天都峰、西海大峡谷这两段路,真的是“脸贴石壁,膝触石级”;在雄方面可能比不过泰山,但黄山胜在数量上,黄山72峰是其它名山所不能比拟的;剩下的就是黄山称绝的地方了,奇松、怪石、云雾。唯一有些欠缺的可能是黄山的叠瀑稍差一些。 4、黄山市的公交做的不是很好,从百度地图上搜到的线路、站点和现状很不符。 攻略 一日游路线

1、如果你的体力特别不好,建议你从后山云谷寺索道上山。途经黑虎松、始信峰、狮子峰,到达光明顶,原路返回;如果想看迎客松,就从前山慈光阁坐玉屏索道上山,看迎客松、鳌鱼峰再原路返回。 2、对于体力一般的人,建议你们走慈光阁玉屏索道迎客松鳌鱼峰光明顶飞来石光明顶狮子峰黑虎松始信峰云谷索道云谷寺。这条路线反过来走也是一样的。 两日游路线 D1慈光阁天都峰/莲花峰迎客松鳌鱼峰光明顶步仙桥光明顶玉屏索道慈光阁; D2云谷寺云谷索道白鹅岭始信峰黑虎松狮子峰西海大峡谷光明顶飞来石光明顶鳌鱼峰云谷索道云谷寺。 两日游自虐路线:参照二日游路线 《黄山旅游心得及攻略》

黄山市人口用地规模预测

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8—2030) 专题研究报告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黄山市城市规划局 黄山市规划设计院 2010.10

目录 专题一:黄山市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论证专题报告专题二:黄山市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定位与发展目标专题三:黄山市旅游业与城市协调发展研究 专题四:黄山市主城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分析 专题五:黄山市产业发展研究专题报告 专题六:黄山市南部城镇群生态基础设施专题研究

专题一: 黄山市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论证专题报告

前言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部,地处皖、浙、赣三省结合部,西南与江西省景德镇市、婺源县为邻,东南与浙江省开化、淳安、临安县交界,东北和西北分别与本省宣城、池州两市接壤。屯溪距上海446公里,距合肥409公里,距南京372公里,距杭州240公里。 黄山市现辖三区四县和黄山风景区,即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歙县、休宁县、祁门县、黟县。市政府驻地设在屯溪区,全市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7%。 黄山市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独特,不仅有大自然造就的天下无双的山水风光,而且有大量展现中国古老文化的人文景观。众多的旅游资源使得黄山市的旅游发展拥有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也使得旅游产业成为黄山市经济发展重要的支柱产业,同时也带动了黄山市旅游人口的快速增加。 未来黄山市将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新的发展要求,科学研究和预测城市人口、用地规模对黄山市城市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部分城市人口规模预测 一、现行总体规划实施情况 (一)城市发展目标和实施情况分析 现行总体规划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于2002年,总体规划实施以来较好地指导了黄山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黄山市积极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经济社会呈现出“增长速度加快、发展活力增强、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稳定和谐”的良好态势。但现行总体规划对黄山市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态势估计仍嫌不足,2007年国民生产总值、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等指标均超出或接近总体规划2010年规划指标,现行总体规划目前已对黄山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形成了一定束缚。 表1-1:黄山市现状各项经济、社会指标与现行总规对照表 指标 现行总规规划指标2007年 现状2005年2010年2020年 国民生产总值(亿元)140 200 400 215.15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9400 13000 26000 14500 全市总人口(万人)148 150 155 149 城镇化水平(%)33 40 58 38.2 旅游接待量(万人)2001年:555 1500 旅游收入(亿元)2001年:17.7 110 外汇收入(万美元)2001年:3500 17000 城市建成区人口(万人)主城区屯溪区18 22 30 24.5 30.74 徽州区 4.6 5.5 7.5 6.24 副城区黄山区 4.9 6.0 8.5 6.68 合计27.5 33.5 46 37.42 城市建成区面积(k㎡)主城区屯溪区18 31.84 27.1 34.15 徽州区 5.5 7.52 7.05 副城区黄山区 6.0 8.5 7.5 合计29.5 约35.5 47.85 41.65 城市人均用地面积(㎡/人)107.3 按106 104.0 111.3 备注:屯溪区城市人口及建设用地统计数据包括经济开发区相应数据。

黄山市的地形地貌

黄山市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境内群峰参天,山丘屏列,岭谷交错,有深山、山谷,也有盆地、平原,波洗清沏,溪水迥环,到处清荣峻茂,水秀山灵,犹如一幅风景优美的画图。“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明代汤显祖)。多少文人曾对他产生了念慕之情,有的游客甚至“爱其山水清彻,遂久居。”天目山和黄山山脉是我省,也是徽州同浙江、江西省的天然分界岭。主要座落在歙县东北部的清凉峰(海拔1787米),耸立在祁门县境内的牯牛降(海拔1728米),拔起于休宁西北部的白岳齐云山(海拔580米),都是壮丽神奇的“天造画境”。横贯歙县、黄山区、休宁、黟县之间的黄山,最高峰莲花峰海拔1860米),峰峦峻峭,劈地摩天,重岩叠嶂,宏博富丽,是著名的风景胜地。 黄山市中低山地大部分为黄壤,山地黄棕壤,土层较厚,石砾含量较高,透水透气性能良好,肥力较高,有利于木、茶、桑和药材生长。丘陵地带多为红壤和柴色土,质地粘重,酸性,肥力很差,但光热条件好,适宜栎松、没茶等生长,山麓盆地与平原地多砂壤土、溪河两岸多冲积土,适用于农业耕作。 本英目厂区为园区用地。厂区周围无岩溶洞穴及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一般认为:建造一般工厂房,应属良好地质条件。 4、生态环境 黄山市具有优越自然条件,蕴孕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全市自然分布着七百多种树木,加上引种培育的树种,共有1000多种之多。 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约有1000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树种有香果树,红楠,花榈木,红椿;省定保护木种有金钱松,南方铁彬,三尖杉,银杏,掌楸,黄山木兰,樟树,天目木姜子、连香权、领春木、天女花、青钱杉和中华猕猴桃等15种;还有黄山松、华东黄杉、红豆杉、光皮桦和青檀等树种、都很名贵,属于优良建筑用材的树种,约有一百余种,主要为杉、松、檫、樟、楠、楮、栲等。毛竹主要分布在休宁、黄山区和祁门,其它杂木主要分布在牯牛降和清凉峰,以及祁门、黟县、歙县和黄山区。全市森林覆盖率为73%,木材蓄积量为2400万立方米,毛竹约5000万根,年产茶叶2.5万吨左右,是华东木材的重要产地和著名的茶叶产区。 (三)社会环境 198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黄山市,现辖三区(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四县(歙县、休宁、祁门、黟县)和黄山风景区,总人口148万,其中农业人口117万。各区县下辖101个乡镇(其中50个镇、51个乡)、889个村,3500余个自然村,8900余个村民组。41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整个行政区域犹如一枚枫叶。屯溪区为市府所在地,为黄山市中心城区,是市政建设的重点,市区面积14.1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道路交通、市政公用、戴震路、股份大道、新安路为主要干线,已形成了宇隆商贸城、黄山新街、老街、荷花池等商业中心区,城 市依山傍水、四座大桥连接两岸,世纪广场一片已形成新的文化,体育中心,西郊建成休闲度假中心,新安江南岸新城区开始建设。 屯溪区曾先后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双拥模范城市”和“省卫生城市”称号,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向科学、规范的方向发展。

浅谈黄山市旅游转型升级与研学旅行发展的关系

研学旅行视角下的黄山市旅游转型升级发展研究 本文主要以国内外研学旅行发展历史为前提,通过广泛了解和综合分析,结合现代的研学旅行的形势发展,通过研究研学旅行与黄山市旅游行业的升级转型间的关系,为黄山市旅游形态提出一些新鲜建议。 近年来,研学旅行在旅游业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各地的公司,政府竞相推出研学产品,研学旅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研学旅行不仅成为旅游融合发展的新领域,也成为旅游消费增长的新亮点,成为一种新的方式。随着上海、苏州、西安、合肥等研学旅行试点的推出,具有中国特质的研学旅行活动趋势如日中天,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眷注。 研学旅行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途径之一,对学生社会化,知识生活化,学校开放化,以及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将书籍知识与课外实践贯串起来。作为新兴行业范畴,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研学旅行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从研学旅行发展背景,发展史,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研究,借鉴我国相对成熟的研学旅行实经验,结合黄山市的旅游特色、旅游文化、旅游资源,为黄山市的旅游行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一些建议。徽州,是人杰地灵的地方,是一个富饶且美妙的地方,诗仙李白笔下的桃花潭、拥有传统古老技术的宣纸、宣笔、徽墨描金的制作工艺,都是黄山市的特有文化特色。 我们可以跟随徽州传统文化,探寻徽州水系、探寻徽州的宗族家风、徽州饮水思源的智慧,亦可在被誉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的屯溪老街中了解这个古城的历史风情,登城墙、访府衙、拜谒陶行知,在徽州古城中探寻徽州(黄山市)的前世今生。结合书中的文字亲身感受,令学生们不仅仅读到诗词中的美,更能够亲身体会,实行课外世实践活动。走进这些名胜古迹,仿佛穿越时光,让我们与古人面对面。研学旅行还有一个更大的意义,在于让课本上的知识活了起来,让历史上的人物走出书本,变得可以触摸,可以感觉。 近年来我国国民教育和旅游市场得到了迅猛发展,家庭旅游需求与日俱增,寒暑假,家庭旅游需求日益增加,家庭旅游需求日益增加。全家出行甚至几个家庭的共同出行已成为流行方式,而将教育与旅行相融合的研学旅行在现阶段的热度持续上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随着研学旅行的热度日渐上升,家长们更加注重孩子们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希望孩子能见多识广,不拘泥于死读书。现如今我们身处于全球化家庭,科技的发展模糊了我们的国籍,使通讯更快捷,加速了世界的交流,因此我们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让孩子以集体生活的形式,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探讨学习,这样的形式是生动课堂的体现,是学校生活的生动延伸,而这种集体生活是孩子成长岁月中非常珍贵的记忆,集体生活培养出来的团队观念和整体意识也是孩子长大成人的重要标志。 所以,整个黄山市的旅游行业的转型升级是趋势也是必然,也是黄山市旅游行业的发展机遇,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不可多得的机会,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将徽州优秀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借此机会推广到全世界。让世界认识到徽州的美,徽州的独特,徽州无与伦比的美丽,加之感受徽州深沉的历史文化底蕴。实现行走在徽州,而最好的课堂在行走在徽州的路上的目标。 引进全国各地及全世界的研学旅行客源,开发定制相应的研学旅行特色产品,不仅仅是旅游业经济的新风帆,更是带动黄山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将成为旅游经济的重要支柱,还将成为带动黄山市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措施,带动就业,促进附属产品的经济效益。 培养新时代人才,引导学生主动去适应社会,督促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基础,是国家的未来,只有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才能引导祖国未来的优质发展。 “研学旅行”一词真正出现在国家级政府文件中是在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在《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2013-2020年)里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随后,教育部、原国家旅游局都进行了回应,在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游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研学旅行”作为现今旅行市场的创新产品,是一项教育、旅行、文化等跨界的事业,政策释放了多重信息,为研学旅行市场的发展注入了一支强力催化剂(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