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_2011年我国肺结核发病的时间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_任正洪
- 格式:pdf
- 大小:580.73 KB
- 文档页数:4
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防控结核病是一种古老而顽固的传染病,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在全球范围内,结核病仍然是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病之一。
了解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对于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至关重要。
结核病的病原体是结核分枝杆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当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含有结核菌的飞沫会被排出体外,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有可能感染结核菌。
然而,并非所有感染结核菌的人都会发病,只有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结核菌才会大量繁殖,导致结核病的发生。
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结核病的流行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结核病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存在显著差异。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医疗条件差、营养不良、人口密集等因素,结核病的发病率较高。
而在发达国家,虽然发病率相对较低,但由于人口流动频繁,结核病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此外,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患者、艾滋病患者以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更容易感染结核病。
其次,结核病的发病年龄呈现双峰分布。
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这主要与儿童免疫力尚未完全建立以及学校等集体场所人员密集有关。
第二个高峰出现在老年人中,这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合并多种慢性疾病以及免疫功能减退有关。
再者,结核病的流行还具有季节性特点。
一般来说,春季和冬季是结核病的高发季节,这可能与气候寒冷、人们室内活动增多、通风不良等因素有关。
另外,耐药结核病的出现也给结核病的防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由于不合理的用药、治疗不规范等原因,导致结核菌产生耐药性,使得治疗难度加大,治疗费用增加,治愈率降低。
针对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加强结核病的监测是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结核病的发病情况、流行趋势以及耐药情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监测,如密切接触者、艾滋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知度也是防控工作的关键。
肺结核在我国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摘要: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排菌者为其重要传染源。
近几十年来,卡介苗的推广接种,高效抗结核药的问世与合理应用,结核病的流行得到一定控制,但在我国这种发展中国家当中结核疫情仍然严重[1],因此结核病依然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公共卫生和社会性问题。
肺结核的病因明确,治有措施,防有办法,所以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对症治疗,同时也要分析其流行因素,做好预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流行情况有所改善,直至控制。
关键词:肺结核,流行概况,影响因素1. 肺结核在我国的流行状况1.1全国慨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2010年全世界新发肺结核880万,2010年我国结核病发病人数约130万,占全球发病的14.3%,位居全球第2位,是全球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全球耐药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2]。
1.2流行的主要时间段2005~2011年我国报告的肺结核新发病人人数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变化,以一年为一个周期,每年发生十分相似的变化:每年的1月或2月,报告的新发病人数最少;3-6月中的每个月报告的肺结核新发病人数都很高,为各年的高峰期;随后减少,直到10月或者11月,形成一个新的低,但比年初的高;随后又有上升,直到次年的春节前,形成一个小高峰,再开始下一年的轮回[3]。
由此可见,我国报告的肺结核新发病人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冬天和春天(除春节所在月份外)报告的新发病人数最多。
1.3疫情的地域分布我国结核的疫情在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最高,比经济发达的懂不沿海省份高2倍,全国80%的结核病人来自农村[4]。
即:结核病发病农村高于城镇,城镇高于城市,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
1.4耐药结核病流行现状根据《全国结核病耐药基线调查报告(2007-2008)》结果显示:全国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总耐多药率为8.32%,其中初治肺结核总耐药率为5.71%,复治肺结核总耐药率为25.64%,总广泛耐药率为0.68%,其中初治肺结核为0.47%,复治肺结核为2.06%[5]。
肺结核的流行病学分析与高危人群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要有效防控肺结核的传播,首先需要了解其流行病学特点以及高危人群的情况。
本文将针对肺结核的流行病学分析与高危人群进行探讨。
一、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点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点主要包括发病率、年龄分布、性别差异、季节变化等方面。
1. 发病率:肺结核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每年约有数百万人感染结核菌,其中数百万人患上活动性肺结核。
据统计,2019年全球共有约1040万人感染结核菌,导致约142万人死亡。
2. 年龄分布:肺结核虽然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但以15-59岁的成人为主要发病人群。
青壮年的免疫力相对较强,但由于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因素,容易受到结核菌的感染。
3. 性别差异:男性在肺结核的发病率方面明显高于女性。
这与男性职业特点以及生活方式相关,例如男性常从事多人共享空间的工作,如矿工、建筑工人等。
4. 季节变化:肺结核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发病趋势,但总体上冬春季节为高发季节。
这是因为冬春季节气候寒冷干燥,人体免疫力下降,易使结核菌扩散。
二、肺结核的高危人群肺结核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免疫功能低下可导致个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感染结核菌。
这类人群包括HIV/AIDS感染者、器官移植术后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
2. 结核菌感染者的亲属和密切接触者:肺结核是一种空气传播病,与病患长时间密切接触的亲属、同事、室友等也容易感染结核菌。
3. 疟疾和糖尿病患者:疟疾和糖尿病等疾病可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增加感染肺结核的风险。
4. 长期住院患者和监狱人员:长期住院患者和监狱人员由于生活环境封闭拥挤,容易形成结核菌传播的条件。
5. 营养不良和贫困人群:营养不良和贫困人群由于生活条件差,容易患上肺结核。
而肺结核患者也更容易因病情加重而陷入贫困。
结语肺结核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了解其流行病学特点以及高危人群的情况非常重要。
中国结核病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及结核病防治政策分析结核病一直在我们身边,结核病曾被称为结核病曾被称为“白色瘟疫”,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传染性疾,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病之一。
在过去的200年里,结核病曾夺走几亿人的生命。
结核病依然潜伏在人类身边,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尤其是近几年的耐药性结核发病人数增多,“白色瘟疫”从来都没有消失。
结核病传染性极强,是人类健康里程上必须铲除的绊脚石。
结核病的主要危害为传染性极强,通过空气即可传播,带菌未发病期间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治疗,可在其接触的人群中广泛传播结核杆菌,使大量健康人群带菌感染,同时感染人群需隔离治疗,无法工作,影响社会生产价值。
结核病起病急,迁延难愈,耐药性结核更是近年的治疗难点,治疗时间也长达治疗时间也长达18-24个月,若最终发展为广泛性耐药菌,则几乎无法完全治愈,生个月,若最终发展为广泛性耐药菌,则几乎无法完全治愈,终生与结核病抗争。
联合国和世卫组织多次召开国家级会议,制定了《终止结核病战略》,为2030年确定的具体目标是:与2015年相比,将结核病死亡的绝对数量减少90%,结核病发病率(每年每十万人口新发病例数)降低80%,2020年的里程碑目标是因结核病死亡人数减少35%,结核病发病率减少20%。
中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国内带菌人群多,发病人群多,死亡人群多。
中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国内带菌人群多,发病人群多,死亡人群多。
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2011年卫生部发布的”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感染肺结核病菌人群约为5.5亿人,占全国总人数的45%(PPD检测方法假阳性率较大,我们认为此数字偏高)。
2018年我国肺结核发病人数88.9万人,死亡人数3149人,结核病发病人数仍然较多,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形势严峻。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入人体肺部,人体会存在带菌状态。
我国肺结核发病的时间流行病学特征研究作者:郝萍来源:《健康周刊》2018年第10期【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与控制对策。
方法:研究本地在 2012年 1月~2014年 12月的肺结核流行病情况,依据其发病人群、时间等情况做汇总分析。
结果:在发病年龄上,主要集中在 25~ 44岁以及 65~ 74岁人群,占比 56.74%;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占比64.33%;职业中农民群体发病率最高,占比 78.37%;发病季节方面一年四季均有;平均发病率为每年 4.13%。
结论:针对本地区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对其高发群体做针对性的防治工作开展,提升疾病的诊出率和治疗管控效果,避免疾病的扩散。
【关键词】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控制对策肺结核主要是由于结核杆菌感染所致,临床表现为盗汗、乏力、消瘦、食欲降低、低热、咳痰、咳嗽、咯血于胸痛等症状。
为了能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要充分的了解疾病流行病学特征,而后展开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落实。
1 资料和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只给出一些数据点,而函数关系则是未知的,因此变换的具体形式也就无法求出。
这种情况下,采用累计和的系列变换来对数据进行一系列变换,从中选择一种变换,使变换后的数据能与分形分布模型符合良好,使得变换后的数据能用分形分布来处理。
其具体步骤如下:1.1 一般资料:对我地区 2009年至 2011年期间传染病疫情相关报表及肺结核患者的登记记录,人口材料来自统计局发布的信息。
1.2 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结核患者的如下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一般性流行病学特征、各类型人群的分布、时间分布和痰检结果。
1.3将各阶累计和构成的数据点分别绘于双对数坐标上进行对比,选择效果最好的变换并确定其对应的分形参数。
当确定效果最好的分形分布模型后,即可进行该累计和的预测,进而换算成值的预测结果。
2 分形基本理论2.1分形简介1973年,曼德布羅特( B.B.Mandelbrot)在法兰西学院讲课时,首次提出了分形几何的设想。
2005~2012年济南市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发表时间:2016-03-07T16:06:36.82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8期作者:王飞耿兴义(通讯作者)[导读] 济阳县疾控中心 2005~2012年济南市肺结核发病率呈缓慢下降趋势。
济阳县疾控中心 251400摘要:目的了解济南市2005~2012年肺结核疫情的流病学分布特征,分析和探讨其变化规律,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中国疾病监测系统的2005~2012年济南市肺结核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5~2012年济南市肺结核报告病例为15261例,年平均患病率为30.25/10万,男女比例为1.95:1。
从时间上看,2005~2012年间肺结核患病率呈缓慢下降趋势;人群分布上,20~25岁年龄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构成以农民为主,占45.65%。
结论2005~2012年济南市肺结核发病率呈缓慢下降趋势。
关键词:肺结核;患病率;流行特征;卡方检验[Abstract] Objective underst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epidemic disease in Ji'nan during 2005~2012,and to analyze and explore its changing rules,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 the future.Mtthod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surveillance data of tuberculosis in Ji'nan during the 2005~2012 years of the China disease surveillance system.Result 2005~2012 years of tuberculosis in Ji'nan City,15261 cases,the average prevalence of 30.25/10 million,the male ratio of 1.95:1.From the time,from 2005 to 2012 years tuberculosis prevalence rate decreased slowly;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20-25 years old age group the incidence rate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occupational composition dominated by farmers,45.65%.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Ji'nan in 2005~2012 is slowly decreasing.[Key words] Tuberculosis Prevalence rate Popular features Chi square test我国作为肺结核流行严重、高疾病负担的国家,已将肺结核列入每年重点控制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之一。
2011年我院肺结核患病状况分析摘要】目的研究2011年我院结核病发病特点及趋势。
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来我院就诊40例肺结核患者的并发症及并存病诊治特点、以及性别、年龄、职业等有关因素的分析。
结论 2011年我院结核病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患者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
【关键词】肺结核并发症并存病肺结核也称肺痨,是由结核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肺部传染病,是肺病中的常见病。
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
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为人体第一次感染结核菌引起的病变,称之为原发感染,多见于幼儿和少年,而后者则在原发感染的基础上,残留在病灶内,淋巴结内的结核菌长期潜伏,当机体抵抗能力下降时,结核菌又可活跃、繁殖而致病,我们称之为内源性复发,又称之为继发性肺结核。
肺结核当中以继发性肺结核为主,包括浸润性、纤维空洞及干酪性肺。
1 临床资料本组 40例:男28例70%,女12例30%;年龄20~50岁 30例75%,55~86岁10例25% ; 痰菌阳 24例60% ; 死亡 1例2.5%,60岁男性,死亡原因:大咯血窒息。
1.1 肺结核与职业比例无职业及个体户8例20%,农民20例50%,离退休人员 2例5%,工人、干部等在职人员1例2.5%,监狱劳改人员1例2.5%,医护人员 2例5%,外来务工人员6例15%。
1.2 首发症状咳嗽10例25%,咳痰8例20%,胸痛4例10%,咯血8例20%,发热盗汗7例17.5%,疲倦乏力、体重减轻、月经失调各1例。
1.3 并发症出现并发症患者共32例,其中咯血12例,自发性气胸4例,肺部继发感染9例,支气管内膜狭窄5例,脓胸2例。
发生并发症患者中男性23例,吸烟者26例。
发生并发症患者中无职业及个体户6例,农民 16例,离退休人员1例,监狱劳改人员1例,外来务工人员4例,分别占发生并发症患者总数的18.75%、50%、3.125%、3.125%、12.5%。
结核病结核病是畜禽和人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机体多种组织形成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病灶为特征OIE OIE将其列为将其列为将其列为B B 类动物疫病历史历史::二千余年前二千余年前,,我国内经“虚劳之症”的记载中就包括结核16501650年法国人年法国人年法国人sylvius sylvius sylvius解剖了死于所谓解剖了死于所谓“消耗病消耗病、、虚损”或“痨病”人的尸体人的尸体,,发现肺脏及其它器官里有颗粒状病变粒状病变,,根据其形态称之谓结核根据其形态称之谓结核,,结核的名称即从此沿用了此沿用了。
Robert Koch(1882)Koch(1882)发现了结核杆菌发现了结核杆菌发现了结核杆菌,,找到了该病的病原的病原。
此病分布了全世界此病分布了全世界。
我国奶牛中感染率较高我国奶牛中感染率较高,,在屠宰猪在屠宰猪、、鸡时也不时发现有结核病变鸡时也不时发现有结核病变。
全世界卫生组织全世界卫生组织199319931993年宣布全球处于结核病紧急年宣布全球处于结核病紧急状态状态,,19981998年首次将年首次将年首次将33月2424日的日的“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人结核现状曾经蔓延全球曾经蔓延全球、、造成数百万人死亡二十世纪在医药进步和卫生条件改善下而消退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又“死灰复燃”,是人传染病中的较大死亡原因病中的较大死亡原因。
我国已控制本病我国已控制本病,,但是结核病危害仍很大但是结核病危害仍很大,,全国受感染的人数上亿国受感染的人数上亿,,病人病人450450450万万,疫情重疫情重,,分布广。
20032003年肺结核发病年肺结核发病706087706087例例,死亡死亡110611061106例例; 20042004年肺结核发病年肺结核发病年肺结核发病970278970278970278例例,死亡死亡143514351435例例.05.05年发年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法定报告传染病的首位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法定报告传染病的首位..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不少国家本病得到控制和消灭1、病原病原::为结核分枝杆菌为结核分枝杆菌,,革兰氏阳性的较纤细的杆菌2、分型分型::依据结核分枝杆菌的主要感染宿主分为牛型、禽型和人型禽型和人型。
2005—2011年温州市学生结核病流行病学分析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学校是一个人群密集的场所,加上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密切接触,一旦感染,极易引起结核病聚集性疫情。
因此,及时监测、掌握学生结核病的流行情况极其重要。
现将温州市2005—2011年学生结核病报告发病情况进行流行学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所有学生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
1.2方法病例从“全国新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病案管理”中,按首发管理单位为温州市,患者登记日期为2005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职业为学生这3个条件筛选出的所有结核病患者。
1.3统计学分析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资料进行汇总和整理,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2.1学生结核病发病情况2005—2011年报告登记学生结核病患者1 875例,肺结核占95.57%,其中涂阳460例,占24.53%,涂阴1 332例,占71.04%;此外,结核性胸膜炎71例,占3.79%,肺外结核12例,占0.64%。
2009年学生结核病发病人数最多(343例),2005—2011年学生结核病发病人数占温州市学生总病例数的 3.00%~5.35%,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7年间学生结核病整体报告发病率为22.34/10万,报告发病率亦呈现上升趋势。
见表1。
2.2学生结核病性别、年龄分布从2005—2011年,每年报告登记的学生结核病患者男生多于女生,男、女性别比在1.21∶1~1.76∶1之间波动。
对学生结核病患者进行年龄分布统计,从发病数量上看,16~19岁和19岁以上年龄组发病人数较多,但从各年龄段发病率来看,19岁以上年龄组整体发病率为18.35/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
见表2。
2.3学生肺结核发病时间分布按照学生结核病的发病季节进行统计,各年度学生结核病发病时间在春季最多,尤其是2009—2011年,春季发病人数明显增多,冬季发病人数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