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标准化实施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C h i n as t o r a g e&t r a n s p o r t m a g a z i n e 2021.100.引言快递行业物流服务标准化建设主要是以现代化为基础,通过制定装卸、存储、包装等多种物流活动,保证其整体物流运输效率[1]。
物流行业的发展标识着我国现代化运输行业的建设正迈向一个新的阶段,在此过程中,物流专项系统属于服务的对象,而此方面工作的实施也需要对综合对物流活动的实施而制定。
在相关研究中,也要清楚的知道,制定标准并不是产业发展的终点,而是产业发展的起点,而在与标准化相关的研究中提出,建设物流产业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全面考虑配套设施的完备性,同时也要全面衡量多项物流运输作业的衔接性等。
包括仓库与运输车辆的衔接、堆场与仓库的衔接等[2]。
我国学者对快递物流行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快递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等方面。
通过对中国快递物流市场波特五力模型的分析,认为中国快递物流市场属于买方市场,消费者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政府、劳动力和技术供应商在行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服务范围、服务水平、价格等方面对国内快递物流市场现有企业的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我国快递物流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潜力巨大。
除了企业自身的经营理念、投资理念、科技投入等因素外,国外快递物流服务的高水平发展也离不开其先进合理的监管体系和模式。
基于此,本文提出快递行业物流服务标准化建设。
在此基础上,考虑到物流对经济、环境以及社会带来的巨大价值正逐渐被人们重视,但由于其数据信息量巨大,因此对其物流信息的管理工作实施难度较大。
本文在标准化建设快递行业物流服务的基础上,通过提出相应的管理模式,为促进快递行业物流服务管理工作更好的发展提供助力。
1.快递行业物流服务标准化建设我国快递行业发展形态和发展环境的变化,促进了服务内容的多元化、服务的高质量和市场的有序发展。
快递业发展的新环境和新形式,使快递业标准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智慧物流实施方案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物流已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这个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智能的物流体系,成为了物流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智慧物流的概念、发展现状和实施方案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智慧物流的概念。
智慧物流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物流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和运营的模式。
它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了物流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提高了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智慧物流不仅仅是对传统物流的简单升级,更是一种全新的物流管理理念和模式,是推动物流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二、智慧物流的发展现状。
目前,智慧物流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在国内,各大物流企业纷纷加大对智慧物流的投入,通过建设智能化的仓储设施、运输车辆和信息系统,提升了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一些新兴科技企业也在智慧物流领域崭露头角,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智慧物流实施方案研究。
1. 建设智能化的物流设施。
首先,对物流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是实施智慧物流的重要一环。
这包括智能化仓储设施的建设,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对货物的快速分拣、存储和管理;智能化运输车辆的引入,采用GPS定位、车载传感器等技术,实现对车辆和货物的实时监控和调度。
2. 构建智能化的信息系统。
其次,建设智能化的信息系统是实施智慧物流的关键。
这包括建设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对物流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和控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物流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物流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加强与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对接,实现物流、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协同运作。
3. 推动智慧物流标准化建设。
最后,推动智慧物流的标准化建设是实施智慧物流的重要保障。
建立统一的智慧物流标准体系,明确各项技术指标和管理要求;加强行业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智慧物流技术和经验的共享;同时,加强对智慧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智慧物流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现代物流发展研究报告刖言现代物流业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
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现代物流业贯穿于社会化大生产各个方面,正以其独有的渗透性和复合性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代物流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加快商品流通和资金周转,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有利于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增加城乡就业岗位,扩大社会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排放和废气排放,缓解交通拥堵,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国内外、城乡和地区间商品流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质量的物流服务需求,扩大居民消费;有利于国家救灾应急、处理突发性事件,保障经济稳定和社会安全。
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物流业发展,相继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道路运输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1)63号)、国家十二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物流领域的实施意见》(发改经贸(2012)1619号),从通行费优惠、税收优惠、园区补助等方面进一步加大现代物流业扶持力度,成效明显。
我国东部省市凭借强有力的经济实力、完善的产业体系、扎实的交通基础打造了一批全国性,甚至世界性的物流中心城市和运输枢纽,中西部地区也凭借国家现代物流发展政策以及自身优势条件,建设了一批互联互通的物流基础设施。
可以说,发展现代物流业发展是大势所趋、大势所需。
省委省政府主动承担历史使命,前瞻性、科学性的确定了建设“四基地一枢纽”的既定任务,明确了把某某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基地的奋斗目标,并把物流业确定为我省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六大行业之一。
物流标准化的意义和作用标准化是指行业或专业领域各工种、各部门或各单位之间为了有效协作、实现共同目标,在质量监管、生产过程、技术平台、服务水准等诸多方面制订统一遵守的规则和标准,以利于在这些行业或专业领域协调一致的行动和有效的沟通与整合,促进整个行业或领域的发展。
物流标准化是指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制定系统内各分领域如包装、装卸、运输等方面的工作标准;以系统为出发点,研究各分系统与分领域中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的配合性,按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研究物流系统与相关其他系统的配合性,进一步谋求物流大系统的标准统一。
一、物流标准化是实现物流合理化的工具与手段,因为物流环节众多,相互之间联系密切,必须要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才能很好协调配合。
因此,物流标准化是发展物流技术,实施物流管理工作的有效保证。
具体表现为:1.在物流系统管理中,要保证系统的统一性、一致性及各环节的有机联系,除了需要一个适合的体制形式外,还需要有许多方法、手段。
标准化是手段之一。
方法、手段不健全,会影响物流决策与指挥水平。
例如我国物资编码若不实现标准化,各个领域分别制订自己领域的统一物资编码,其结果将造成不同领域之间情报不能传递、电子计算机无法联网,妨碍了系统物流管理的实施。
2.物流标准化对物流成本、效益有重大决定作用。
标准化可以带来效益,这在生产技术领域早已被公认,在物流领域也是如此。
物流系统实行标准化后,可以实现一贯到户式的物流,由于速度加快,中间装卸、搬运、暂存费用降低、中间损失降低而获得更多效益。
3.物流标准化是加快物流系统建设,迅速推行物流管理的捷径。
例如,集装箱、集装托盘、集装架的发展及时推行标准化,可以促进物流管理现代化、系统化。
4.物流标准化也给物流系统与物流外部系统的联结创造了条件:物流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从流通领域看,上接生产系统,下接消费系统;从生产物流看,下面又接续着不同工序。
物流标准化对物流企业的发展作用分析刘云叶云(景德镇学院经济与管理系,江西景德镇333000)摘要:物流标准化对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实现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想要让物流企业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必须积极推进物流标准化的建设进程。
关键词:物流;标准化;企业发展1物流标准化对于物流企业发展的作用1.1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效率近年来,物流业持续稳健发展,但从整体上看,依然存在成本高食率低的问题。
导致这-现象很重要的原因是物流系统各环节间无法密切衔接造成的。
而 物流标准化正好是通过规范物流设施设备、物流技术和物流活动,促进环节之间的紧密衔接,大大减少重复劳动和人力搬运带来的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在高效的基础上铺到降低成本。
1.2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在实工准准化的程程中业业为配合准准化往往会优化企业内部的管理方案和方法,使其更加地科学、合理。
在物流标准和科学管理的基础上,企业通过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不断增强客户满意度,从而增知结心竞争宣。
1.3对企业间合作的作用以江西省玉丰实业有限公司为例,几年前冷链物流标准化试点项目就已正式展开,该公司在与农业合作会、 供应在的对接中要求对方格格按照规定的准准规格将产品分级选出,然后放置在标准规格的周转筐中,再运输到公司总部或者当地的冷库中储存。
在合作中,所有的供应在都格格按照准准的作作流程、计工计备,确保合作的密切性和高效性。
所以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有助于每个企业都积极主动的联合起来,施行规定的标准备系,摒弃企业内部老旧的运行方方、设施设备标准,更好地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真正实现共赢&1.4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一句话依然适用在物流产业中。
如果任由物流行业随意发展,那么每个企业都可能会根据自己暂时的利益形成一套符合自己业业展展的作作方法和物流动动规管那像其外分性不得而知,即在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是不是会受到其负面影响,在相互衔接的过程中堤不是会加剧矛盾和摩擦将不得而知。
对我国农产品物流标准化问题的探讨摘要:解决农产品物流标准化问题迫在眉睫。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产品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并对农产品物流标准化对策做出了理论设计,解决好农产品物流标准化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
abstract: it is imminen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tandardiz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logis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standardiz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logistics in china and makes a theoretical design. to do well the standardiz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logistic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关键词:农产品;物流;标准化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logistics;standardization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3-0018-02————————————作者简介:张艳红(1971-),女,河北乐亭人,大专,助理经济师,内蒙古烟草公司通辽市公司物流中心,研究方向为物流标准化及成本核算。
1 我国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存在着诸多问题,标准化程度低严重影响了物流的效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仓储环境有待改善农产品物资是重要的生活资料,大量的农产品需要有一定的仓储环境和设施做保障。
目前,我国农产品的仓储条件不尽乐观,很多地方只是建立起了基本的库房设施,对于内部的冷藏技术、进出库管理、安全防范等都缺乏规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物流标准化实施研究
作者:任汐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01期
[提要] 所谓物流的标准化是指我国物流行业所涉及到的运输、存储及相关装卸等内容为基
础而进行的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模式运用。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物流行业的标准化措施
正在执行,一系列行业标准化规则在不断的运用,但从目前我国物流标准化实施情况来说,还
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结合目前我国物流行业实际情况进行解决,进而更好地优化物流行业。
关键词:物流标准化;物流行业;运输方式
中图分类号:F259.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7日
一、我国开展物流标准化的必要性
物流标准化是整个物流发展的大趋势,在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开展物流标准化有
助于更好地促进物流行业得以完善的基础,我国开展物流标准化有着一定的必要性。首先,随
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社会各个部门的职能也在发生逐渐地变化,每一个社会部门都承担
起了社会发展所应该具有的职能,且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了标准化的趋势。物流行业的标
准化发展是适应社会分工精细化的重要表现。例如我国东北的金正物流和湖北的大道、山东的
奔腾、四川金桥、山西三毛、西北卓昊共同联手建立上海壹米滴答供应管理有限公司,将不同
地区的物流行业规范化、标准化,促进了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其次,物流行业的标准化执行有
助于更好地提升物流行业的质量,将物流行业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都精细化、标准化进行处
理,更好地提升了整个物流行业的管理和服务质量;最后,物流管理的标准化更好地降低了物
流管理的成本,减少了物流管理工作的损耗,在执行标准化的管理工程中更好地提升管理工作
的效率,减少管理成本。
二、物流标准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我国的物流行业一直呈现出一种零散管理的状态,物流标准化管理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
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技术更新速度慢。物流管理的标准化执行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随着标准化工作的
逐渐深入,其要求的技术支持也需要不断的深入,同样以壹米滴答为例子,在2015年3月成
立便开始了对各个系统的改造和升级,在2015年10月开始了部分系统的试用阶段,在试用之
初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无疑是对标准化物流管理体系的一种挑战。在我国其他的
物流行业中,其在执行物流标准化的管理过程中都存在着这种技术壁垒的情况,技术的限制在
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物流管理的标准化执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我国物流标准化实行时间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对比,我国物流行业的标准化执
行时间相对较晚,一些企业通过借鉴其他国家的物流标准化执行方案来进行我国物流的标准化
管理。但是,由于我国物流基础相对薄弱,发展较晚,企业内部的员工对于标准化的适应能力
和运用能力不强,这些问题在客观上阻碍了我国物流标准化的开展。
(三)现阶段物流标准化管理水平不高。近年来,我国的各个物流企业都在逐渐地向标准
化靠拢,或是几个大的物流企业联手打造标准化管理,或是单个企业进行物流管理工作的标准
化研究。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物流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并不高,尤其是在物流企业
的内部管理上,对于企业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的管理、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管理等都存在着一
些问题,使得物流行业标准化管理力度不到位,体制不完善,影响了物流标准化发展的脚步。
(四)物流管理标准有待统一。受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不同,各
个地区的标准化也需要加以区分,但是在整个物流行业的管理上需要建立统一且有差异的管理
模式,彻底打破我国物流行业一盘散沙的状态。
三、物流标准化在我国实施的措施
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物流标准化的管理水平,保证物流管理更加的标准化、规范化,需要
针对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给予改革意见,对于一些优秀的管
理经验和管理模式要积极的借鉴,更好地推动物流管理工作的标准化。
(一)发挥既有优势。对于我国的物流行业来说,物流行业的标准化发展工作在存在问题
的同时也有着一定的优势,我国物流行业要积极地利用这些优势,进行更好的标准化管理。比
如我国物流行业不仅仅注重内部的规范和标准化管理,同时还在进行相应的外部联合管理,一
些物流企业还从其他国家或者是地区借鉴优秀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展现了标准化管理的能
力。针对这些物流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研究,我国应该继续发挥这些优势,展现出强烈的洞察
力。
(二)实现信息技术革新。在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地体现出技术更新的重要性,即
在开展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将技术的更新放在首位,以技术更新支持带动物流管理的标准化
管理,比如可以建立标准化的技术管理模式,在发货、返货、付货等各种货物的管理上集中体
现出技术支持。
(三)建立高标准的管理模式。在我国的物流标准化管理起步相对晚的前提下,要集中体
现出高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标准。比如,企业可以依据当地或者是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
标准化管理,在不同的部分进行不同程度的管理,进行有效的分层、分区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建
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建立统一化的衡量标准。结合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建立服务质量高、发
货速度快、货物损坏程度低等管理标准,将这些标准有效地运用到不同的物流公司中,进而展
现出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标准性。
(五)加强物流人员管理,优化内部监督。物流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管理不仅仅体现着对于
制度和体制的管理,更体现出对人的管理,要强化内部监督,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对相关工作
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将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融入各个部门中,以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为基础。
例如,我国在物流管理的时候要积极地推进人才战略,引进相应的物流管理和服务人才,并对
人才进行监督和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良好的服务管理体制,等等。
四、总结
在物流标准化管理优化的过程中,要积极地进行改革和转变,提升物流管理工作的工作能
力,建立完善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积极提升我国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水平,更好地
发挥物流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优势。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潇.我国物流标准化发展研究[J].物流技术,2014.11.
[2]黄丽霞.浅析我国物流标准化的现状及其建议[J].企业导报,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