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同步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20.50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检测-《分数的初步认识》(含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得分:一、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共12分)( )( ) ( )( ) ( )( )( )( ) ( )( ) ( )( )二、填一填。
(每空1分,共15分)1.( )5=8( )=1 2.( )个16是56,( )个19是59。
3.37的分子是( ),分母是( ),读作( )。
4.把一根绳子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这根绳子的( ),3份是这根绳子的( )。
5.—个分数的分子是3,比分母少5,这个分数是( )。
6.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奶奶吃了2块,奶奶吃了这个西瓜的( )。
7.2天是一个星期的( ),9个月是一年的( )。
8.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3次,每份是这张纸的( )。
9.一篮苹果有24个,拿出这篮苹果的14,拿出了( )个。
三、判一判。
(共10分)1.把一瓶果汁分成3份,每份是这瓶果汁的13。
( ) 2.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都等于1。
( ) 3.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比较大。
( )4.25+15=310()5.—本书的13一定比另一本书的14多。
()四、选一选。
(共8分)1.图()的阴影部分可以用13表示。
2.有同样长的甲、乙两支铅笔,一天后,甲铅笔用去了14,乙铅笔还剩下14,()。
①甲铅笔用去的多②乙铅笔用去的多③甲、乙两支铅笔用去的一样多3.小宇打开一瓶果汁,先喝掉一半,再喝掉半瓶果汁的一半,这时还剩下整瓶果汁的()。
①12②13③144.47比一个数多27,这个数是()。
①27②67③614五、比一比,算一算。
(共21分)1.在○里填上“>”“<”或“=”。
(6分)1 5○1866○179○695 8○7822○35610○8102.根据图形列式计算。
(6分)(1)()+()=()(2)()-()=()3.算一算。
(9分)1 4+24=47+27=58-38=3 4-14=510-110= 1-56=1-12=12+12=25-25=六、解决问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检测题及答案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总分:100分 时间:40分钟)一、填一填。
(每空2分,共28分)1.妈妈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4份,小明吃了其中的3份。
小明吃了这块蛋糕的( )( ),剩下的占这块蛋糕的( )( )。
2. 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 )( )。
3.把一条绳子对折后再对折,然后沿折痕剪断,得到的每一段的长度是这条绳子总长度的( )( )。
4.1里面有( )个15,1分米的110是( )厘米。
5.1米长的绳子截下它的310,也就是截下( )分米。
6.看图列式计算( )。
7.如图,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为( ),再涂( )块,涂色部分就占整个图形的710。
8. 如图,把12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 )个,是总数的( )( );若把这些○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 )个,是总数的( )( )。
二、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3分,共12分)1.图中涂色部分可以用13表示的是( )。
2.下图( )中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所表示的一样。
3. 分子是3,分母是7的分数是( )。
①73 ②37 ③174. 妈妈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爸爸吃了这个西瓜的38。
,妈妈吃了这个西瓜的38,余的留给了我,留给我的部分是这个西瓜的( )。
①28 ②1 ③38三、把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
(共8分)()()()()()()()()四、算一算。
(共8分)15+15=58-28=39+49= 1-34=3 10+410=57+27=59-49=78-58=五、在○里填上“>”“<”或“=”。
(共9分)1 323 179181514426567103104 44522551613六、看图写算式。
(共9分)算式:算式:算式:七、操作。
(共6分)1.每列两个苹果为一份,涂出其中的两份,并用分数表示。
()2.是一个图形的18。
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卷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卷一、想一想,填一填:(1~7题,每题8分,共56分)1.把一根绳子平均分成6份,一份是它的1/6,这样的3份是个1/2,就是它的3/6.2.5个是5/1;是10/2.3.1可以看成1/1个,也可以看成2/2个。
4.1/2可以看作1/6个减去1/3个,剩1/6个,就是1/6.5.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2次,每份是它的1/4,这张纸共有4个这样的1/4份。
6.3/5是5个3.7.看分数,涂色。
二、解答题8.(20分)分数大小比较。
1/2 < 2/3 < 3/4 < 4/5 < 5/6 < 6/7 < 7/8 < 8/9 < 9/10 < 19.(16分)计算下面各题。
1/2 + 1/3 = 5/6;2/5 + 3/10 = 1/1;3/4 - 1/2 = 1/4;5/6 - 1/3 = 1/2;4/7 + 2/7 = 6/7;1-1/2 = 1/2;1/2 - 1/3 = 1/6.三、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6分)10.(2分)一个分数的分子是6,比分母小2,这个分数是(B)。
A.1/6 B.4/6 C.2/611.(2分)如图中的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C)。
A.1/4 B.1/2 C.3/412.(2分)两支同样长的铅笔,XXX用去3/4,XXX用去2/3,(B)剩下的多。
A.XXX B.XXX C.无法比较四、解决问题:13.(4分)三(1)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5,女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5.14.(7分)有一个西瓜,被平均分成了6份,XXX吃了其中的1/6,XXX比XXX多吃了整个西瓜的1/3,两人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1/2.15.(7分)一根绳子,做跳绳用去它的1/3,捆东西用去了它的1/4.一共用去它的7/12,还剩下它的5/12.。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计20分)1、里有()个。
A.7B.8C.9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1.A.爸爸比妈妈吃的多B.妈妈比爸爸吃的多C.不能确定3、的分数单位是()。
A. B. C.4、小明和小红带了同样多的钱去买铅笔,小明用去了所带钱的,小红用去了所带钱的。
哪个小朋友剩下的钱多一些?()。
A.小明剩下的钱多B.小红剩下的钱多C.无法比较5、下列图示中,不能正确表示出“”的是( )。
A. B. C. D.二、填空题(共8题,共计24分)6、把一根长为米的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是________米,每段长度是这根绳子的________,每段的长度和27米的________同样长。
7、1里面有________个,11个是________。
8、把6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5段,其中3段铁丝的长度和占原来这根铁丝总长度的________,每段铁丝的长度是________米。
9、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把一根1米长的丝带平均分成10份,1份是它________,3份是它的________。
11、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________,3份是它的________.12、少先队员帮辅导员搬奖品,第一次搬了奖品的,第二次搬了奖品的,他们一共搬了奖品的________,还剩下奖品的________。
13、一个蛋糕小红吃了,还剩________,这个数读作________。
三、判断题(共4题,共计8分)14、同样的两杯水。
小红喝了一杯的,小明喝了另一杯的,小红剩下的水多一些。
()15、因为5大于3,所以<。
( )16、一桶油用去,剩下的油一定比用去的油多。
()17、把一根绳子分成6份,每份是这根绳子的。
() 四、计算题(共2题,共计8分)18、计算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19、计算- = + = + =+ = + = + =1- = - = + =五、作图题(共2题,共计10分)20、画阴影表示出下面的分数.21、一台收割机每小时收割公顷小麦,请先在图中划斜线表示公顷,再用不同方向的斜线表示出这台收割机小时收割的面积。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新人教版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检测(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4段,每段长是全长的()。
A. B. 米 C. 1米 D. 0.5米2.三年级一班有30名同学,平均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A. B. C.3.在、、中最小的数与最大的数分别是()A. ,B. ,C. ,4.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小明吃了5份,小明吃了这个西瓜的()。
A. B. C.5.两条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条剪去了,第二条剪去了,剩下的部分()。
A. 第一条长B. 第二条长C. 无法确定6.下面图()的阴影部分可以用表示。
A. B. C. D.7.把1克盐放入10克水中,那么盐的质量占盐水质量的()。
A. B. C. 克 D. 克8.小花有6个气球,放飞了2个,放飞了原有气球的()。
A. B. C.9.把一袋米平均分成8份,每天吃1份,那么7天一共吃了这袋米的()。
A. B. C.10.小兵和小花一起喝一瓶果汁,小兵喝了这瓶果汁的,小花喝的比小兵多一些,小花喝了这瓶果汁的()。
A. B. C. D.11.一根彩带,第一次用去全长的,第二次用去全长的。
两次一共用去的彩带与全长的一半相比,结果怎样?()A. 比一半短B. 比一半长C. 正好是全长的一半D. 无法确定12.用分数表示下列图形中的阴影部分,错误的是()A. B. C.二、填空题13.手工课上,晶晶做了2朵红花,4朵蓝花,红花占纸花总数的________,蓝花占纸花总数的________。
14.在横线上填上“>”“<”或“=”。
________ ________ 200秒________3分600千克________5吨 1时________100分 3千米-2000米________1千米15.读作________,十二分之七写作________.16.写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在横线里填上“>”“<”“=”.________ 82×9________700 951×6________6300460+80________500 700千克________7吨 500毫米________5分米18.一包饼干,小东吃了,小红吃了,一共吃了________.19.一根8米长的绳子,反复对折三次,每段绳子有________米。
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关: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后再对折,这张纸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是它的( ),写作:( ) 。
2、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5块,其中的3块是( )分之( ) , 写作:( ),它的分子是( ),分母是( )。
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 ) ( ) ( ) ( ) ( ) ( ) ( ) ( )4、根据图形计算:5、48 是( )个( ) 56 是( )个( ) 8个19 是( )6、1-47 可以看作是( )个( )减去( )个17,等于( )个( )就是( )( ) 。
第二关:1.判断对错.(1)一个圆分成4份,每一份是它的 . ( )(2) + = 。
( )(4)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小。
( )(5)任何分数都比1小。
( )(6)有一张纸,剪去它的25 ,还剩下这张纸的35。
( )(7)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比较大。
( )(8)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7根,其中的4根是它的七分之四. ( )(9)有两个杯子,各装了12 的水,将它们倒在一起刚好是一杯水。
( )二.比一比79 ○69 44 ○77+ -第三关:(用数学)1.一张长方形纸的涂蓝色, 涂红色,没有涂色的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2.妈妈把一个蛋糕平均切成9块,小红吃了2块,妈妈吃了3块,爸爸回来后,又吃了 2块.(1)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2)小红比妈妈少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3)这块蛋糕吃完了没有?你是怎样想的?4(14份涂成红色,剩下的涂成蓝色。
(2)黄色占整个图形的(),红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蓝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5、某小区的绿化带,39的地种了柏树,剩下的种松树,种松树的地占整个绿化带的几分之几?。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检测(有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4段,每段长是全长的()。
A. B. 米 C. 1米 D. 0.5米2.下列图形中的阴影部分不表示的是()。
A. B. C.3.在、、中最小的数与最大的数分别是()A. ,B. ,C. ,4.一根8分米长的丝带,对折再对折后,每段丝带长()分米.A. 1B. 2C. 45.18个苹果,拿出它的,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得()个.A. 3B. 6C. 96.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沿折线剪开后,每一部分占整张长方形纸的()A. B. C.7.比大,比小的分数()。
A. 没有B. 有一个C. 有无数个8.哪个图形里的涂色部分可以用表示?()A. B. C.9.一根彩带,第一次用去全长的,第二次用去全长的。
两次一共用去的彩带与全长的一半相比,结果怎样?()A. 比一半短B. 比一半长C. 正好是全长的一半D. 无法确定10.如图,这些草莓的是()个.A. 4B. 6C. 511.=1,()中应该填()。
A. 1B. 7C. 无法确定12.把这块巧克力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3个小朋友能分得这块巧克力的()A. B. C. D.二、填空题13.用分数表示下图的阴影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一张纸,淘气剪了这张纸的,笑笑剪了这张纸的,淘气比笑笑多剪了这张纸的________,他们一共剪了这张纸的________,还剩下这张纸的________没有剪。
15.一个分数,分母是最小的两位数,分子是最大的一位数,这个分数是________,读作________。
16.手工课上,晶晶做了2朵红花,4朵蓝花,红花占纸花总数的________,蓝花占纸花总数的________。
17.一块月饼吃了,还剩下 ________,剩下的比吃了的多这块月饼的________。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数学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三(1)班的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A. B. C. D.2.5个加上2个是()。
A. B. C. 13.从整体1里面去掉2个,还剩()。
A. B. C.4.贝贝买来一桶饮料,第一次喝了全部的,第二次喝了剩下的,这时还剩下全部的()。
A. B. C.5.如图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为()A. B. C. D.6.18个苹果,拿出它的,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得()个.A. 3B. 6C. 97.一堆苹果,运走了其中的,那么,剩下的是()。
A. 全部苹果的B. 运走的2倍C. 以上都对8.下面图()的阴影部分可以用表示。
A. B. C. D.9.小花有6个气球,放飞了2个,放飞了原有气球的()。
A. B. C.10.把,,,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A. > > >B. > > >C. > > >11.图形中的阴影部分可以用表示的是()。
A. B. C.12.用分数表示下列图形中的阴影部分,错误的是()A. B. C.二、填空题13.在,,,,中,最大的一个数是________,最小的一个数是________。
14.一个分数,分母是最小的两位数,分子是最大的一位数,这个分数是________,读作________。
15.一块月饼吃了,还剩下 ________,剩下的比吃了的多这块月饼的________。
16.在横线上填上“>”“<”或“=”.4时________240分 700+3________700×3________ ________17.在横线上填上“>”“<”或“=”.2分________200秒 5厘米________50分米 12×2________15÷51吨________1000千克 0×500________1×499 ________18.在横线上填上>、<或=。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word试卷八.解答问题。
(共22分,其中1、2题4分,3题9分、4题5分)1、工程队修铁路,第一次修了要修部分的,第二次修了要修部分的,两次共修了要修部分的几分之几?2、商店运来一批水果。
其中红富士苹果占水果总量的,香蕉占水果总量的,香蕉比苹果多出总量的几分之几?3、小李、小张、小林三位民兵去打靶,小李打了子弹数量的,小张打了子弹数量的,剩下的是小林打的。
(1)小李比小张多打了几分之几?(2)小李和小张一共打了几分之几?(3)小林打几分之几?4、三只大象用鼻子运木材。
第一只大象运了全部的,第二只大象运的和第三只大象运的同样多。
第二只大象和第三只大象各运了这批木材的几分之几?九.思考题。
1、取一张长方形纸片,折出它的,你有几种不同的析法,折一折,再画一画。
2、爸爸买了两块同样的比萨饼,把其中的一块平均分成6小块,爸爸吃了1小块,妈妈也吃了1小块。
把另一块平均分成3小块,小明吃了其中的1小块。
哪一块剩下的多?--------------------------------------------------------------------------------------------------------------地址:“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分数的初步认识》同步试题
一,选择
1.小明吃了苹果的,小兰吃了桃子的,那么( )。
A.吃得一样多 B.小明吃得多 C.无法确定
考查目的:了解单位“1”不同,对应的大小也不同。
答案:C。
解析:本题学生易错选A,认为都是1个的,所以一样多。讲评时提醒学生注意单位“1”是不同的,
故不能判断。
2.一根绳子长米,用去米,还剩( )。
A. B.米 C.米
考查目的:应用分数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答案:B。
解析:本题学生易错选A。需让学生清楚分数不仅可以表示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还可以表示一个
具体的量,所以要写单位。
3.+( )<,( )里最大能填( )。
A. B. C.
考查目的:加深学生对分数含义及加,减法的理解。
答案:B。
解析:本题方法可以有多种。可用加法推理,也可直接用减法计算,算完后注意检验。
4.一支笔用去它的,剩下的比用去的多( )。
A. B. C.
考查目的:掌握两步计算的分数加,减法问题。
答案:A。
解析:本题需提醒学生注意审题。先求出剩下的占这支笔长度的几分之几,再求多多少。5.一张长
方形纸对折3次后,每份是它的( )。
A. B. C.
考查目的:巩固分数含义的理解。
答案:C
解析:对有困难的学生可指导其用长方形纸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鼓励其找出对折的规律。
二,填空
1.3个是( ),( )个是,是( )个( )。
考查目的: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含义。
答案:,5, 2,
解析:本题是分数意义的几种不同的问法,旨在让学生深刻理解其含义。
2.在中,占所有图形个数的( ),占
所有图形个数的( ),占所有图形个数的( )。
考查目的:在一组图形中,会用分数表示某种图形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答案:,,
解析:本题需明确单位“1”是几,分母就是几,分子是该形状的个数。
3.在里填上“>”“<”或“=”。
考查目的:巩固同分母,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答案:<,> ,<,=
解析:同分母分数比较,分子大的分数大。同分子分数比较,分母小的分数大。
4.1-( )= +( )=
考查目的:巩固分数计算的知识。
答案:,
解析:第一小题利用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关系列式求得结果。第二小题利用加数,加数,和的关系列
式求得结果。
5.一条绳子剪去2米,还剩7米,剪去的占这条绳子的( ),剩下的占这条绳的
( )。
考查目的: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分数的应用。
答案:,。
解析:本题提醒学生注意审题。绳子的总长9米是单位“1”。
三,解答
1.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长都是米,另一条边长米,周长是多少米?
考查目的:会用分数的加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的应用价值。
答案:++==1(米) 答略。
解析:本题需注意审题,有2个相加,最后结果可写成1米。
2.小刚有15个苹果,分了给小敏,小敏分得几个苹果?
考查目的: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答案:15÷5=3(个) 答略。
解析:本题比较基础,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分享经验,用画一画,写一写等方法来检验结果。
3.学校图书室有45本图书,借出一部分后,还剩,借出几本图书?
考查目的:会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答案:方法一: 45÷9×2=10(本) 45-10=35(本)
方法二: 1-= 45÷9×7=35(本)。
解析:提醒学生认真审题,求的是借出几本而非还剩几本。
4.一堆水果共56千克,卖了,是卖了的多还是剩下的多?
考查目的:熟练运用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答案:方法一: 1-= 因为>,所以剩下的多。
方法二: 56÷7×3=24(千克) 56-24=32(千克)
因为32千克>24千克,所以剩下的多。答略。
解析:本题既可以利用分数的减法算出剩下占整体的几分之几,再比较大小,也可以直接算出剩下和
卖出的千克数。比较两种方法,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5.小龙和小红做作业,小龙用了小时,小红用了小时,两人谁写得快?快多少小时?
考查目的:会比较分数的大小,并掌握分数的减法.
答案:因为 >,所以小红写得快。
-=(时) 答:小红写得快,快时。
解析:本题关键在理解用间越少写得越快,用时越多写得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