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 姓氏歌 精品教案设计(含反思)
- 格式:docx
- 大小:17.02 KB
- 文档页数:2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联系实际,爱好导入。
(设计意图:“姓名”于孩子来说是生疏的,请他们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从而开启本课的学习,由同学生疏的话题入手,点燃课堂活力,引发同学学习爱好,渲染了奇特的气氛。
)1.说出名字:同学拿出自己的姓名卡片,大声说出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2.生疏“姓”“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为两个部分——姓和名,一般状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姓。
3.板书课题,留意正音,识记方法:①“姓”是后鼻音;“氏”是整体认读音节。
②加一加:女+生=姓;减一减:纸-纟=氏4.学写“姓”字。
①观看结构,描红临写:左窄右宽,“女”作偏旁时,第三笔“横”改为“提”,且不能超过撇。
右边三横距离均等,竖画写端正。
②组词:姓名、姓氏、百姓4.齐读课题。
学习任务二自主学习,了解儿歌。
(设计意图:这首儿歌的内容比较简洁,姓氏在同学日常生活中也是常见的,有的孩子还背过百家姓,因此,可以组织同学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圈画姓氏,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1.大声朗读课文,圈出课文中要求会认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比一比,看谁能把字音读正确。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全班齐读。
3.再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在文中你都知道哪些姓氏呢?预设:李、张、胡、吴、徐、许、赵、钱、孙、周、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学习任务三趣味玩耍,自主识字。
(设计意图:依托本文的文本特点,设计问答玩耍,在有节奏的一问一答中,挂念同学识记字形,朗读课文,既增加了学习的爱好,又扫除了朗读的障碍,同时生疏了生字,一举三得。
)1.加一加,拆分部件识字。
(1)问答玩耍1①提问班里姓李和姓张的同学(若没有,可将这两个字卡交给两位同学开展问答玩耍)。
师:你姓什么?生:我姓李。
师:什么李?生:木子李。
师:你姓什么?生:我姓张。
师:什么张?生:弓长张。
②课件出示“张、李”,观看发觉介绍方法——拆分部件,说说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张、李”两个姓氏。
识字2 姓氏歌【教学目标】1.学会“姓”“什”“双”等7个生字,并且能正确、工整地书写,认识“姓、氏、李”等12个生字和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3个偏旁。
2.正确地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
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1.正确地识字、写字,认识三个偏旁。
2.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
指导书写“姓” “什”“么”“双”。
认识3个新偏旁。
2.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你们知道吗? 学生讨论交流。
2.(课件出示2我国经典诗文)告诉学生,我国的经典诗3.今天,我们就学习和《百家姓》有关的内容。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诵读汇报:(课件出示3《百家姓》) 1.集体齐读《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2.说说百家姓里都有哪些姓氏?结合家人、同学和朋友的姓氏说一说。
有多少同学愿意参与都可以,能说多少说多少。
三、游戏活动(课件出示4),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口吕,言午许。
三横王,草头黄。
立早章。
双人徐。
耳东陈,禾木程。
中国人,百家姓。
指导正音:韵文中“吴、胡”“徐、许”读音相近,在有些地区读音容易混淆,读文时可借助拼音帮助读准音。
“姓”为后鼻音,“氏”“赵”“周”为翘舌音,“孙”是平舌音,要重点正音。
四、学习偏旁,写字指导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课件出示5)1.认读字词,读准字音。
2.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识字2.姓氏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
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课后“姓、氏、李”等12个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姓、什、么”等7个生字,认识“弓、走、钅”三个新部首。
3、通顺、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4、能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和知道的姓氏。
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词写法;2、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知道姓氏的正确读法,了解中国姓氏文化;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准备:收集姓氏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师首先进行自我介绍,抛出自己的姓氏,反问同学们自己的姓氏。
(抽多个学生回答)2.师:除了自己的姓氏,大家还知道有哪些姓氏吗?(抽个别学生回答)3.师:考一考同学们知道姓氏是什么意思吗?师讲解:“姓氏”是表明家族系统的姓,一般是名字的前一个或两个字,有单姓和复姓之分。
我们的姓是从祖辈传下来的。
中国人的姓有几千种。
有些研究中国姓氏的专家把常见的姓氏列了一个表,叫《中华百家姓》,读起来顺口,便于记忆,就像一首歌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改编的一小部分。
(教师板书:《姓氏歌》)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同学们可以随老师小声跟读。
2.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三、记忆字形,指导正音。
1.出示生字字卡,学习拼读,指出平翘舌、前后鼻音音节。
2.根据字卡图片学习组词。
3.学习偏旁部首“弓、走、钅”,拓展课外同偏旁的生字。
四、开展游戏,趣味指读。
1.指名读生字。
2.齐读生字。
3.互相你问我答。
4.比赛朗读,加深记忆。
五、课堂小结1.《姓氏歌》我们学完了,现在同学们都掌握12个生字宝宝的拼读和组词了吗?还有我们今天新认识的3个新部首。
2.今天我们知道了许多姓氏,那么请同学们在课后用自己的方式去向小伙伴们介绍自己的姓氏吧,也可以去多了解其他姓氏的来源。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姓氏歌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姓氏歌教案与反思第【1】篇〗《姓氏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姓、氏、李”等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姓、什、么”等生字,认识"弓走、”等部首。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了解中国姓氏有多少,有什么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本课生字,正确读写生字。
难点:知道姓氏的正确读法,了解中国姓氏文化。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视频导入,活跃课堂1、出示课件,播放《百家姓》表演视频。
(学生专注观看)2、同学们,你们会背诵《百家姓》吗?有谁愿意来背一背 (学生举手回答) (出示《百家姓》课件)3、同学们非常棒,我为你们点32个赞。
(教师简单讲解《百家姓》共有多少个单姓和复姓等)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今天的课文《姓氏歌》。
(板书课题)1、背诵《百家姓》。
2、说一说你知道的复姓。
二、课堂游戏,引入课文1、现在我们来做一个“你问我答”的游戏: 一个同学问”你姓什么”,另一个同学就回答“我姓李(刘、张)”....2、开始做游戏,同桌互相你问我答。
3、同学评一评,哪一回答得最好,并给予奖励。
三、朗读课文,了解中国姓氏1、出示课文录音,让学生边听边画出要求会认的字,自由练读。
2、指导学生正确拼读下列汉字,指导正音。
姓氏李张赵孙周官双3、播音乐,加动作,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4、同学们,课文读熟了,谁来说一说课文中都提到了哪些姓氏?(学生答:李、张、胡、吴徐、.....你还知道哪些姓氏呢 (学生自由回答)5、示课件,学习分解姓氏的姓氏歌。
三横王草头黄弓长张立早章古月胡口天吴双口吕木土杜言午许双人徐耳东陈干钩于选出下列汉字的正确读音并打"V”6、根据提示写姓氏。
三横( )草头( )7、让同学们用上面学到的姓氏歌,来一次自我介绍。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第一单元识字2 《姓氏歌》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姓氏歌》中出现的常用姓氏。
2.能理解姓氏的意义,并能说出自己的姓氏。
3.能认读、写出学生自己、爸爸妈妈的姓氏。
4.观察身边同学的姓氏,了解不同姓氏背后的涵义。
5.激发学生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培养学生亲情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掌握《姓氏歌》中出现的常用姓氏。
2.理解姓氏的意义,并能说出自己的姓氏。
难点:1.理解姓氏的背景知识,如何由父系家族来划分姓氏等。
2.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家庭情感,体现姓氏在家族、亲情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以及家庭成员的姓名,并引入“姓氏”的概念。
介绍姓氏是家族的符号,是人们代代相传的重要标志。
2. 学习《姓氏歌》(15分钟)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朗读《姓氏歌》,教师解释每个姓氏的涵义,并且解释姓氏的构成。
学生通过朗读加强姓氏的记忆。
3.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交流自己的姓氏意义以及家庭特点。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家庭特色和自豪感,激发亲情意识。
4. 个人表达(10分钟)每位学生在小组分享后,单独表达自己对姓氏和家庭的独特认识,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对《姓氏歌》的理解,表达对家庭的感悟。
四、课堂作业1.完成《姓氏歌》的默写练习。
2.画一幅展示自己家庭特点的图片。
3.督促家长和孩子一起讨论家庭姓氏的由来,了解更多家族历史。
五、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学习《姓氏歌》引发学生对自己家庭、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和亲情的思考。
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表达,学生能更深入地认识家庭的特点,培养亲情意识,形成对家庭的独特感悟。
在教学上,需要照顾到学生家庭背景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尊重不同家庭形式和多样性。
以上是本课《姓氏歌》教案设计的大致内容,希望借此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对家庭和姓氏的认识,培养亲情情感,启发学生对家族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识字 2 《姓氏歌》一、教学背景分析《姓氏歌》是一首古老的儿歌,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
通过学习这首歌,学生可以认识一些常见的姓氏,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在一年级下册的语文教学中,通过学习此课文,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朗读出《姓氏歌》的歌词;–能认读《姓氏歌》中出现的一些常见姓氏;–能领会《姓氏歌》所传达的美好祝愿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采用分组学习、小组合作演唱的形式,增强学生的互动性和合作意识;–结合图片和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感受歌曲中的祝愿;–通过歌曲传递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正确朗读和认读歌曲中的姓氏。
•教学难点: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姓氏不熟悉,需要反复练习。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2.教具:幻灯片、图片、实物道具等;3.环境:保持教室安静整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音乐的节奏感引入《姓氏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姓氏歌》1.合唱练习:带领学生合唱《姓氏歌》,注意发音准确。
2.分组演唱: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演唱,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识字学习1.出示包含姓氏的图片,帮助学生认读并朗读相关姓氏。
2.利用拼音或笔画等方式辅助学生记忆难读的姓氏。
四、歌曲分析1.与学生一起分析《姓氏歌》中表达的美好祝愿,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
五、歌曲表演1.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歌曲表演,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六、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学生们不仅认识了一些姓氏,还理解了《姓氏歌》所传达的美好祝愿。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
七、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背诵《姓氏歌》的部分内容;2.要求学生记录自己家人或亲友的姓氏,做一个家谱。
《姓氏歌》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姓氏歌》。
具体内容包括:姓氏的认识、书写和运用;通过学习儿歌,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己和他人的姓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认识“姓”、“名”等汉字,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培养学生通过儿歌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认识、书写和运用。
难点:通过儿歌学习姓氏,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儿歌《姓氏歌》,让学生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引发学生对姓氏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姓氏的含义。
b.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字的书写顺序和结构。
c.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学会用姓氏称呼他人。
3. 实践活动:a. 学生两人一组,互相介绍自己的姓氏,并练习用姓氏称呼对方。
b. 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演示如何正确书写姓氏。
4. 随堂练习:教师发放练习题,检查学生对姓氏的认识和书写情况。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姓氏歌》2. 生字词:姓、名、李、张、王、赵等。
3. 姓氏的书写顺序和结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今天学习的姓氏,给自己和家人写一张姓名卡片。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和他人的姓氏,完成姓名卡片的制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了解自己家族的姓氏来源,了解中国姓氏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1. 以儿歌为载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姓氏知识。
2. 着重讲解生字词的读音、结构和书写方法,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姓氏知识。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姓氏歌》优秀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姓氏歌》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一单元的第二课,内容主要介绍了许多常见的姓氏,并通过歌曲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
姓氏是人们的家族史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姓氏可以增进学生对家族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并掌握《姓氏歌》中的姓氏内容,了解这些姓氏的来源和含义。
2.能力目标:通过歌曲学习,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尊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歌曲中的姓氏内容,理解姓氏来源和含义。
难点:对于一些生僻的姓氏,学生可能不太容易掌握,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拓展讲解和引导。
四、教学准备1.课文《姓氏歌》的教材和音频。
2.PowerPoint幻灯片,包含概述姓氏的图文资料。
3.姓氏卡片,记载着各种常见姓氏及其含义。
五、教学过程与内容安排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姓氏歌》的音频,引导学生听音乐,感受姓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第二步:学习姓氏(15分钟)1.教师通过PowerPoint幻灯片展示姓氏的图文资料,简短介绍姓氏的来源和含义。
2.学生看图、听声,边看边听歌曲,反复学习和模仿。
3.学生分组合唱姓氏歌曲,培养合作意识。
第三步:小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互动,提问姓氏的意义和故事,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姓氏知识。
第四步:拓展应用(15分钟)1.学生制作姓氏卡片,写下自己的姓氏及寓意。
2.学生展示卡片,分享自己姓氏的故事。
3.教师与学生共同体验姓氏文化,促进师生互动。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实践,学生对家族姓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
但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形式和活动拓展学生对姓氏文化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以上是关于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姓氏歌》的优秀教案,希望能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姓氏歌一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具体章节为《姓氏歌》。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儿歌形式,介绍常见的姓氏及其起源;通过趣味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姓氏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学习书写自己的姓氏,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汉字笔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姓氏,了解中国姓氏文化。
2. 培养学生正确书写姓氏的能力,提高汉字书写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书写姓氏,掌握汉字基本笔画。
教学重点:了解姓氏文化,熟练运用所学姓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姓氏卡片。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姓氏的人物,让学生猜测他们的姓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常见姓氏的起源和书写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姓氏文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互相交换姓氏卡片,练习正确书写姓氏。
4.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姓氏?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含义?5. 汇报展示(10分钟)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分享有趣的姓氏故事。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正确书写姓氏的重要性。
7.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1. 《姓氏歌》2. 主要内容:常见姓氏及其起源汉字基本笔画姓氏书写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今天所学的姓氏,编写一首《姓氏歌》。
答案示例:张王李赵,刘陈林郭,姓氏不同,都是好朋友。
2. 作业要求:正确书写姓氏,用词准确,语句通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姓氏文化表现出浓厚兴趣,但在姓氏书写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更多有趣的姓氏,了解其背后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国家的姓氏文化,进行比较学习。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2《姓氏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读汉字:姓氏-姚、韩、罗、纪。
2.认识姓氏的含义和作用。
3.理解《姓氏歌》的歌词,并能够朗读。
二、教学准备
1.课文《姓氏歌》相关教材。
2.PPT或实物图片展示姓氏的演绎。
3.教学录音或视频资料。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先讲解姓氏的含义和作用,介绍汉字姓氏的起源。
2.使用PPT或实物图片展示姓氏对应的汉字。
3.通过互动讨论,让学生理解姓氏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
1.引导学生听学习《姓氏歌》。
2.分段教授歌词,逐句模仿朗读。
3.教师示范唱歌,学生跟唱。
4.组织小组学生合唱,并要求学生跟读歌词。
第三课时
1.学生个别展示对《姓氏歌》的朗读或创意表演。
2.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姓氏的理解和认识。
3.师生共同总结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四、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上,学生通过学习《姓氏歌》不仅认识了新的姓氏汉字,还体会到了姓氏的意义和特点。
通过朗读和合唱,学生增强了对姓氏的记忆和理解。
五、作业布置
1.完成相关课本上的课后习题。
2.复习课堂内容并试着自己创作属于自己的姓氏歌。
六、延伸阅读
1.李卓吾:“中国姓氏文化”。
2.汪中:“姓氏和社会身份”。
这份教学设计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认识和理解不同姓氏的汉字,并通过歌曲的方式巩固和加深对姓氏的记忆。
通过互动讨论和个别表演,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理解和创意思维。
识字2 姓氏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姓、氏、李”等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姓、什、么”等生字,认识“弓、走、钅”等部首。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了解中国姓氏有多少,有什么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本课生字,正确读写生字。
难点:知道姓氏的正确读法,了解中国姓氏文化。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活跃课堂
1.出示课件,播放《百家姓》表演视频。
(学生专注观看)
2.同学们,你们会背诵《百家姓》吗?有谁愿意来背一背?(学生举手回答)(出示《百家姓》课件)
3.同学们非常棒,我为你们点32个赞。
(教师简单讲解《百家姓》共有多少个单姓和复姓等)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今天的课文《姓氏歌》。
(板书课题)
二、课堂游戏,引入课文
1.现在我们来做一个“你问我答”的游戏:一个同学问“你姓什么”,另一个同学就回答“我姓李(刘、张)”……
2.开始做游戏,同桌互相你问我答。
3.同学评一评,哪一桌回答得最好,并给予奖励。
三、朗读课文,了解中国姓氏
1.出示课文录音,让学生边听边画出要求会认的字,自由练读。
2.指导学生正确拼读下列汉字,指导正音。
姓氏李张赵孙周官双
3.播音乐,加动作,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4.同学们,课文读熟了,谁来说一说课文中都提到了哪些姓氏?(学生答:李、张、胡、吴、徐、许……)你还知道哪些姓氏呢?(学生自由回答)
5.出示课件,学习分解姓氏的姓氏歌。
三横王草头黄弓长张立早章古月胡口天吴
双口吕木土杜言午许双人徐耳东陈干钩于
6.让同学们用上面学到的姓氏歌,来一次自我介绍。
(我姓李,木子李。
我姓张,弓长张……)
7.全班齐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
弓长()木子()
口天()干钩()
四、学习生字
1.课文读熟了,现在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生字。
有哪位同学能当小老师,来教同学们读一读课后的生字?请举手。
(学生举手,领读生字)
2.课件出示会写字,找出本课生字中的独体字、左右结构的字,认识全包围结构的字“国”。
国:guó,全包围结构,部首是“囗”。
书写时应注意:先里头,后封口。
方:fāng,第三画是“横折钩”。
3.口头组词,记忆生字。
4.老师范写生字,学生练写生字。
指导学生注意笔顺笔画。
5.写出下列汉字的笔顺。
国:
方:
五、回顾课文,课堂小结
1.《姓氏歌》我们学完了,现在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领大家一起读一遍?
2.今天我们知道了许多姓氏,还了解了《百家姓》,那么你们知道这些姓氏都是怎么来的吗?大家可以课后去了解一下。
[教学板书]
姓氏歌姓氏歌《百家姓》单姓赵、钱、孙、李
复姓东方、上官…………
[教学反思]
开课伊始,我播放了生动有趣的视频,让学生去感受背诵、表演《百家姓》的乐趣,然后用游戏互动的方式导入课文,学生更易接受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
姓氏文化这一说法比较久远,学生不太理解,但是姓氏又是伴随人一生的、不可更改的东西,所以学生学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再辅以简单易记的姓氏分解歌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要活跃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