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没有盈利模式Web 2.0已成明日黄花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4
web2.0百科名片Web2.0 是相对Web1.0 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
Web1.0 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
Web2.0 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
所谓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是说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用户不再仅仅是互联网的读者,同时也成为互联网的作者;不再仅仅是在互联网上冲浪,同时也成为波浪制造者;在模式上由单纯的“读”向“写”以及“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从而更加人性化!目录[隐藏]什么是web2.0主要特点相关技术Web 2.0特征Web 2.0七大原则Web 2.0的设计模式从Web 2.0到Innovation 2.0技术什么是web2.0主要特点相关技术Web 2.0特征Web 2.0七大原则Web 2.0的设计模式从Web 2.0到Innovation 2.0技术∙WEB2.0-现有的产品∙网络语言中的WEB2.0[编辑本段]什么是web2.0Web2.0 是相对Web1.0 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
2001年秋天互联网公司(dot-com)泡沫的破灭标志着互联网的一个转折点。
许多人断定互联网被过分炒作,事实上网络泡沫和相继而来的股市大衰退看起来像是所有技术革命的共同特征。
股市大衰退通常标志着蒸蒸日上的技术已经开始占领中央舞台。
假冒者被驱逐,而真正成功的故事展示了它们的力量,同时人们开始理解了是什么将一个故事同另外一个区分开来。
在那个会议之后的一年半的时间里,“Web 2.0”一词已经深入人心,从Google上可以搜索到4.7亿web2.0以上的链接。
但是,至今关于Web 2.0的含义仍存在极大的分歧,一些人将Web 2.0贬低为毫无疑义的一个行销炒作口号,而其他一些人则将之理解为一种新的传统理念。
在我们当初的头脑风暴中,我们已经用一些例子,公式化地表达了我们对Web 2.0的理解:Web 1.0Web 2.01DoubleClick Google AdSense2Ofoto Flickr3Akamai BitTorrent Napster5大英百科全书在线(Britannica Online)维基百科全书(Wikipedia)6个人网站博客(blogging)7evite 和EVDB8域名投机搜索引擎优化[1][2]9屏幕抓取(screen scraping)网络服务(web services)10发布参与11内容管理系统维基12目录(分类)标签(“分众分类”,folksonomy)13粘性聚合这个列表还会不断继续下去。
Web3. O与Web2. O系统架构区别分析一、营销调研的类型及内容(一)营销调研的类型市场营销调研可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如按调研时间可分为一次性调研、定期性调研、经常性调研、临时性调研;按调研目的可分为探测性调研、描述性调研和因果关系调研。
1、探测性调研企业在情况不明时,为找出问题的症结、明确进一步调研的内容和重点,需进行非正式的初步调研,收集一些有关资料进行分析。
探测性调研研究的问题和范围比较大,在研究方法上比较灵活,在调研过程中可根据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有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如果探测性调研已能弄清其来龙去脉,可不再做进一步调研。
2、描述性调研在已明确所要研究问题的内容与重点后,通过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对市场营销活动的某个方面进行客观的描述,对已经找出的问题作如实地反映和具体的回答。
市场营销调研一般要进行实地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摸清问题的过去和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描述性调研是市场营销调研采用的一种类型。
如某企业产品销量下降,通过调研,查清主要原因是产品质量差、售后服务不周到等, 可将调研结果进行描述,如实反映情况和问题,以利寻求对策。
3、因果关系调研企业营销活动存在许多引发性的关系,大多可以归纳为由变量表示的一些函数。
这些,变量包括企业自身可以控制的产品产量、价格、促销费用等,也包括企业无法完全控制的产品销售量、市场竞争格局与供求关系等。
描述性调研可以说明这些现象或变量之间存在相互关系,而因果关系调研则要在描述性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问题发生的因果关系,说明某个变量是否影响或决定着其他变量的变化,解释和鉴别某种变量的变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对变量产生影响的程度。
(二)营销调研的内容营销调研涉及营销活动的各个方面,主要有产品、顾客、销售和促销调研等。
1、产品调研产品调研包括对新产品设计、开发和试销,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良, 以及对目标顾客在产品款式、性能、质量、包装等方面的偏好趋势进行预测。
菠萝网创始人:盲目做Web2.0不可取5年多的微软生活给了他很多东西,在这期间他也做了很多跟技术有关的工作,包括微软内部社区平台的开发等等。
当一切风平浪静的时候,2005年初,顾少丰的朋友王建硕突然从微软离开,去了ebay组建其旗下的社区网站客齐集。
到了这个当口,顾少丰才透过厚厚眼镜片发现:窗外Web2.0大潮已经是汹涌澎湃了。
创富经历凭借在微软的技术背景,顾少丰去年10月就开发出博客社区菠萝网并上线。
菠萝网投入并不大,服务器、办公设备和办公地点等等一共才花了10万元不到。
目前的菠萝网上已经有26000个播客频道,节目接近10万个,其中80%的节目是音频类的,20%是视频类的,还有一些flash 格式的。
混迹播客的人,也很少没有人不知道菠萝网了。
创富格言一个网站要成长,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烧钱。
对于我来说,我只做自己擅长的东西,而不做自己不擅长的东西。
跳出微软投入博客大潮要不是毕业的时候正逢全球互联网冬天,顾少丰可能早就投身到互联网事业中来。
尽管在学校的时候就在五六家互联网公司里待过,可是2000年等他毕业的时候,很多的互联网公司却开始纷纷倒闭??第一次互联网冬天正在无情地席卷这个行业。
就在那个时候他得到了微软的聘请,对于很多人来说,能去这样的公司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事,顾少丰自然没有放弃这样的机会。
5年多的微软生活给了他很多东西,在这期间他也做了很多跟技术有关的工作,包括微软内部社区平台的开发等等。
当一切风平浪静的时候,2005年初,顾少丰的朋友王建硕突然从微软离开,去了ebay组建其旗下的社区网站客齐集。
到了这个当口,顾少丰才透过厚厚眼镜片发现:窗外Web2.0大潮已经是汹涌澎湃了。
原本就对互联网有兴趣的他带着一腔热情也迅速从微软跳了出来,开始做自己的第一个互联网项目。
这是一个书签网站,可以保存很多互联网链接。
就这样做了小半年,顾少丰也接触了一些Web2.0公司,试验了一些Web2.0理念,他开始将兴趣转向博客上来。
想深入去学习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商业模式听得很多,谈得也很多,有时候别人给我讲做一个东西多么多么好的时候,我就自然的问他那个东东的商业模式,其实我想的最多的是赚钱的模式,可是赚钱的模式=商业模式吗?赚钱是一个很宽泛的动词,没有时间的概念,也没有机会成本的概念,所以是一种对商业模式很不成熟的认识,赚钱可以看作是策略层上一种商业逻辑的定义,而商业模式指的则是在公司战略层面上对商业逻辑(Business Logic)的定义。
到底什么是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还是看看来自blog中文翻译专业的解释商业模式包含的要素十种商业模式评析至今,商业模式应该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大概念,即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所有方式、方法,也称经营模式。
如专业化和多元化,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等等,人们把这些统称为商业模式。
另一个是小概念,即商品流通模式。
所谓商业,它相对于工业、农业而言,商业模式,指商品从生产企业进入消费领域的方式。
商品的流通过程一般分为批发和零售两个环节。
因此商业模式又包括批发业模式和零售业模式本文所讲的商业模式,仅指作为小概念的商业模式,包括批发业模式和零售业模式。
作为小概念的商业模式,在我国目前至少有(包括跨国公司运作的)以下典型模式,如义乌模式(批发)、柯桥模式(批发)、太和模式(批发)、沃尔玛模式(零售)、国美模式(零售)、正泰模式(零售)、安利模式(零售)、阿里巴巴模式(零售)等等。
义乌模式:从买全国,卖全国; 到既买全国也买本地,既卖全国也卖全球四年前,我们曾为义乌小商品市场作过咨询,我带专家到义乌作过多次调研。
此后,我们与义乌一直保持联系,因其他咨询项目的需要,也多次到过义乌。
我对义乌的总结是,从买全国、卖全国,到既买全国也买本地,既卖全国,也卖全球。
义乌小商品市场(又称中国小商品城),以前所经营的商品主要是小商品,现在产品的范围越来越广,几乎是无所不有;以前是伪劣产品代名词,现在产品都是货真价实,其中不少是精品。
Web1.0、Web2.0、Web3.0、Web4.0、Web5.0及Web6.0的涵义一、Web1.0web1.0时代是一个群雄并起,逐鹿网络的时代,虽然各个网站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不同,但第一代互联网有诸多共同的特征,表现在:1、web1.0基本采用的是技术创新主导模式,信息技术的变革和使用对于网站的新生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新浪的最初就是以技术平台起家,搜狐以搜索技术起家,腾讯以即时通讯技术起家,盛大以网络游戏起家,在这些网站的创始阶段,技术性的痕迹相当之重。
2、web1.0的盈利都基于一个共通点,即巨大的点击流量。
无论是早期融资还是后期获利,依托的都是为数众多的用户和点击率,以点击率为基础上市或开展增值服务,受众群众的基础,决定了盈利的水平和速度,充分地体现了互联网的眼球经济色彩。
3、web1.0的发展出现了向综合门户合流现象,早期的新浪与搜狐、网易等,继续坚持了门户网站的道路,而腾讯、MSN、GOOGLE等网络新贵,都纷纷走向了门户网络,尤其是对于新闻信息,有着极大的、共同的兴趣。
这一情况的出现,在于门户网站本身的盈利空间更加广阔,盈利方式更加多元化,占据网站平台,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增值意图,并延伸由主营业务之外的各类服务。
4、web1.0的合流同时,还形成了主营与兼营结合的明晰产业结构。
新浪以新闻+广告为主,网易拓展游戏,搜狐延伸门户矩阵,各家以主营作为突破口,以兼营作为补充点,形成拳头加肉掌的发展方式。
5、web1.0不以html 为言,在1.0时代,动态网站已经广泛应用,比如论坛等。
二、Web2.0Web2.0,是相对W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联网模式)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
由Web1.0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模式向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的Web2.0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新的发展趋势。
“Web 2.0”的概念开始于一个会议中,展开于O’Reilly公司和MediaLive国际公司之间的头脑风暴部分。
O2O死亡原因大揭秘O2O,即线上到线下(Online to Offline)的商业模式,凭借着互联网的力气,将线上平台的商品和服务直接毗连到线下的实体商店和消费者。
在O2O的浪潮下,许多企业蓬勃进步,吸引了浩繁投资和用户的关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O2O企业却相继破产或倒闭。
本文将揭示O2O死亡的原因。
起首,资金链断裂是导致O2O破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浩繁O2O企业在初创阶段快速积累了大量的投资资金,但是缺乏健全的盈利模式和资金管理能力。
一方面,这些企业过度依靠外部投资,而轻忽了自身盈利能力。
另一方面,他们在疯狂扩张时没有严格控制成本和运营效率,导致资金链断裂。
当资金枯竭时,企业无法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并最终关停。
其次,O2O企业的盈利模式不尽人意。
在O2O业务中,企业通常通过抽成或广告收入等方式盈利。
然而,许多O2O平台在激烈的竞争中陷入了利润陷阱。
他们为了吸引用户和商家,频繁推出大量的优惠活动和佣金优惠,以牺牲自身的盈利能力。
这种长期亏损的模式无法持续并导致企业的倒闭。
此外,O2O企业在用户需求和市场变化上缺乏敏锐的洞察力。
用户对于O2O平台的需求日益复杂多样化,如美食外卖、家政服务、酒店预订等。
然而,一些O2O企业没有依据市场需求准时调整自身业务结构,而是固守传统模式和产品线。
这导致了企业服务的滞后和用户流失。
此外,一些O2O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存在严峻问题。
他们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和完善的系统和流程。
在规模扩张中,他们往往急于拓展业务,轻忽了员工培训和管理。
这导致企业内部的混乱和低效率,影响了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最后,O2O企业的可持续进步战略不足。
许多企业在取得初步成功后,满足于眼前的效果和短期利润,没有形成长遥的战略规划。
缺乏进步战略的O2O企业无法有效应对市场竞争和变革,也无法持续创新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面对O2O破产的现实,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
起首,O2O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和资金监控机制,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和运营的健康进步。
模仿有余创新不足中国Web2.0从“国王”沦为“乞丐”Web2.0作为一种应用的暂时成功,并不代表其商业模式也成功。
面对巨大的访问量,国内企业不善于把它变成收入。
接下来,它们要做的是――找到适合中国市场的发展模式。
2005年兴起于大洋彼岸的Web2.0热潮无时差地席卷了中国,但自今年开始,它逐渐被焦虑所替代。
最近3年间,由于YouTube、MySpace和SecondLife等国外Web2.0网站的风靡,国内很快出现了成百上千个模仿网站。
在急速展开的商业化实践中,这些网站将Web2.0的历史演绎得无比绚烂。
“那时从美国飞往中国的飞机总是满舱,头等舱里的投资者随便到经济舱里一逛,就能发现几个归国创业者,不少合作就是从飞机上开始的。
”2000年,当Web1.0泡沫即将破灭之时,前雅虎中国总裁周鸿说,风投开始和创业者亲密接触,接头暗号是“web2.0”。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创业大潮中,各种新技术、新概念的种子纷纷被种下。
“这主要是资金的催化。
”搜狐CEO张朝阳当时发表观点,“以前风投的数量级仅是百万美元,现在动辄上亿美元。
那些曾经投资过雅虎和Google的风投们,如红杉资本等都腰缠数十亿美元,用他们犀利的目光打量着整个中国互联网业界。
”据透露,“web2.0”一词应用上的理解主要是指那些提供各种工具和平台、旨在吸引用户提供内容互相分享的新一代网站。
国内有人喜欢简单地将它视为一种理念,一部崇尚分享、去中心化、个性化的互联网新“圣经”。
可当业界现在再冷静地对此审视的时候,却不知道已经收获了什么。
中国互联网不会变天绝大多数互联网用户是通过博客认识Web2.0的,因为博客较好地体现了Web2.0的特性:用户自主产生内容、彼此分享、去中心化,不像传统网站一样需要编辑以及充斥了精英式的内容。
但网易创始人丁磊在2005年就表示,“那些Web2.0企业想超越我们极难,三大门户网站随时都可以复制它们摸索出来的那点东西,除非它们具有‘特异功能’。
“Web3.0”是对“Web2.0”的改进,在此环境下,用户不必在不同中心化的平台创建多种身份,而是能打造一个去中心化的通用数字身份体系,通行各个平台。
Web3.0被用来描述互联网潜在的下一阶段,一个运行在“区块链”技术之上的“去中心化”的互联网。
Web3.0是网站内的信息可以直接和其他网站相关信息进行交互,能通过第三方信息平台同时对多家网站的信息进行整合使用;用户在互联网上拥有自己的数据,并能在不同网站上使用;完全基于web,用浏览器即可实现复杂系统程序才能实现的系统功能;用户数据审计后,同步于网络数据。
基本介绍很多人在有人提到web2.0的时候就说,还会有web3.0。
但他们并不知道web3.0是什么,会在什么时候实现,如何实现,web3.0有哪些特点。
我在这里简单阐述一下我对3.0的理解,假如说web1.0的本质是联合,那么web2.0的本质就是互动,它让网民更多地参与信息产品的创造、传播和分享,而这个过程是有价值的。
web2.0的缺点是没有体现出网民劳动的价值,所以2.0很脆弱,缺乏商业价值。
web2.0是脆弱的,纯粹的2.0 会在商业模式上遭遇重大挑战,需要跟具体的产业结合起来才会获得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商业成功。
web3.0是在web2.0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够更好地体现网民的劳动价值,并且能够实现价值均衡分配的一种互联网方式。
总体而言,web3.0更多的不是仅仅一种技术上的革新。
而是以统一的通讯协议,通过更加简洁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更为个性化的互联网信息资讯定制的一种技术整合。
将会是互联网发展中由技术创新走向用户理念创新的关键一步。
产生背景web2.0虽然只是互联网发展阶段的过渡产物,但正是由于2.0的产生,让人们可以更多地参与到互联网的创造劳动中,特别是在内容上的创造,在这一点上,web2.0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
人们在这个创造劳动中将获得更多的荣誉、认同,包括财富和地位。
正是因为更多的人参与到了有价值的创造劳动,那么“要求互联网价值的重新分配”将是一种必然趋势,因而必然催成新一代互联网的产生,这就是web3.0。
至今没有盈利模式Web 2.0已成明日黄花
Facebook和Twitter在用户中的风靡程度似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点,但它们对投资者的实际价值到底有多大,仍值得怀疑
从经济状况上说,Web 2.0完全是个失败者。
像MySpace和Facebook这样的社交网络公司的确拥有忠实的粉丝群,但它们实际上并没在盈利。
据预计,2008年MySpace的收入将为6亿美元,这离其母公司新闻集团给它设定的几十亿美元的销售目标相距甚远。
而提供短信服务的Twitter公司根本没有任何业务模式。
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 是唯一家卖了个好价钱的公司,两年前谷歌公司在它身上花了16.5亿美元,结果到现在都没想出该如何利用它来挣钱。
社交媒体的卫道士们曾指望2008年成为Web 2.0(科技类出版商蒂姆?奥雷利在4年前发明了这个词,用来形容能让用户发布和分享内容的新一波互联网创新技术)打翻身仗
的一年。
而事实上,它们在过去的12个月中的表现却令人失望。
自2007年Twitter声名鹊起以来,几乎再没出现过让行业面貌一新的公司。
现有的这些网站确实改变了我们在网络上的互动方式,但它们并未能像亚马逊公司和雅虎公司这些Web 1.0的前辈们那样创造新的盈利方式。
其中一个原因是,今天的网络新兴公司所处的经济环境比第一波网络经济热潮时恶劣得多。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的大门对他们几乎已经关闭:在过去一年中,只有6家靠风险投资支持的美国公司上市,而且没有一家是网络行业的。
另外,那些潜在的收购者――从雅虎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到传统媒体业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这类企业集团,自己都在忙于应付大麻烦。
被收购并不是救治社交网络公司的灵丹妙药。
这些公司都没有切实可行的业务模式,基本上只依赖发布广告,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横幅广告来盈利。
但营销商对于在网站上登广告的热情在开始减退,尤其对在社交类网站上做广告持怀疑态度。
实际情况是,当你在Facebook上浏览昨晚节日派对的照片时,你很有可能不会去注意牙齿美白的广告。
由于这些网站上充斥着用户自己制作的内容,庞大的浏览量让web2.0公司无法收取像门户网站那么高的广告费用。
举个例子,雅虎的新网站上一个横幅广告的费用可能是Facebook的30倍以上。
Facebook倒是想出了在网站上放广告的高招。
2008年秋天,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首次推出Beacon,当时被称为一种“社交广告”战略,能监测用户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偏好,并发送信息给他的好友。
为此,扎克伯格受到了有关侵
犯隐私的强烈指责,而Beacon也遭到冷落。
Facebook最近又发布Facebook Connect,希望让用户能够通过登录Facebook账号连接到其他网站。
网络发布者对此欣喜万分,但公司目前主要依靠的还是增长缓慢的“传统”网络广告形式。
根据不同资料来源,Facebook预计2008年的收入将达到2.75亿美元,这个数字仍未能让公司盈利。
Accel Partners投资公司的吉姆?布雷耶是Facebook最大的外部投资人,他对这个网站的未来前景仍持乐观态度。
他宣称,“到目前为止,有利的成果还未显现,但我坚信在未来几年内必将取得成果。
”他还解释说,他认为这些公司还处于婴儿期。
事实上,Accel刚宣布了提供合计达到1亿美元的两项基金,它们将投入到几家成立不久的社交媒体公司。
确实,Facebook和MySpace这类网站仍有可能在经济上变得强大起来。
想想吧,亚马逊最初也只是一家网上书店,而谷歌起步时不过是多了一个搜索引擎。
然而,今天的Web 20公司可能会发现自己已经被改造,甚至在新一波网络创新技术的光芒下黯然失色。
扩展了网络功能的新兴公司正在崭露头角,它们开发了可以挂靠现有网站的位置服务系统和财务支付系统。
这类公司一般自食其力,大部分时间都能实现盈利,并且可能很快就会被收购。
即使是在如今严峻的经济形势下,这些新兴企
业还在筹集资金,试图进行改变整个人生或是行业的致命出击。
欢迎来到Web 3.0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