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36372A】压缩和解压缩经纬度数据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专利】
- 格式:pdf
- 大小:726.24 KB
- 文档页数:24
经纬度压缩算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本篇文章将介绍经纬度压缩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前景。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广泛应用,经纬度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由于经纬度数据的复杂性和大量性,传输和存储这些数据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
因此,为了减少数据的体积和提高数据处理效率,经纬度压缩算法应运而生。
经纬度压缩算法是一种将经纬度数据表示的方法,通过减少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大小,来提高数据的处理速度和降低资源消耗。
这种算法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将原始经纬度数据转化为更简洁、更紧凑的形式,以达到数据压缩的目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探讨经纬度数据的重要性。
经纬度数据不仅在导航和定位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还在地理信息系统、天气预报、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后,我们将介绍压缩算法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压缩的目标、常用的压缩技术和算法实现的关键步骤。
此外,我们还将讨论经纬度压缩算法的优势。
通过减少数据的体积,经纬度压缩算法可以大幅度减少数据的传输和存储成本。
此外,压缩后的数据可以更快地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了数据的利用效率。
最后,我们还将展望经纬度压缩算法的应用前景,探讨其在未来的发展和应用方向。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了解经纬度压缩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前景,了解如何通过压缩算法来优化经纬度数据的传输和存储方式,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算法在不同领域中实现更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对经纬度压缩算法的讨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并明确文章的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将重点介绍经纬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以及压缩算法的基本原理。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压缩算法的优势以及其应用前景。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经纬度压缩算法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前景,进一步掌握该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介绍经纬度压缩算法,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数据处理中的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方法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数据处理已经成为了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大,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存储成本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方法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数据压缩是将原始数据通过一定的算法转化为压缩格式的过程,它的目标是减小数据的大小以节省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
常见的数据压缩方法包括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
无损压缩是一种不改变数据内容的压缩方法,它通过复杂的算法和编码来减小数据的大小。
其中最常用的算法是哈夫曼编码和算术编码。
哈夫曼编码通过构建一棵哈夫曼树,将频率较高的字符用较短的编码表示,频率较低的字符用较长的编码表示,从而减小数据的体积。
算术编码则通过对整个输入序列进行概率建模,将输入序列编码为一个较小的概率区间。
这些算法在无损压缩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有损压缩是一种可以删除或近似表示原始数据的压缩方法,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数据的大小。
有损压缩广泛应用于音频、图像和视频等需要高带宽传输的领域。
在有损压缩中,常用的方法有离散余弦变换(DCT)和小波变换。
DCT通过将信号变换到频域,然后根据频域的系数选择保留高频成分或者丢弃低频成分来实现压缩。
小波变换则可以将信号分解成不同频率的小波系数,然后根据小波系数的重要性来实现压缩。
这些方法在保证数据质量的同时,显著地减小了数据的体积。
在数据的解压缩过程中,需要使用与压缩过程相对应的解压缩算法。
无损数据的解压缩比较简单,只需要根据压缩算法的编码表进行解码即可。
有损数据的解压缩则更加复杂,需要根据压缩算法的原理和参数进行反向操作,尽量恢复出原始数据。
由于有损压缩删除了部分数据信息,因此无法完全恢复原始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和限制选择合适的压缩算法和解压缩算法。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方法并非完美无缺的解决方案。
压缩算法的复杂度和解压缩算法的耗时可能成为制约数据处理效率的瓶颈。
专利名称:压缩和解压缩经纬度数据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许旻昊
申请号:CN201910120960.4
申请日:20190218
公开号:CN109936372A
公开日:
2019062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压缩和解压缩经纬度数据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压缩经纬度数据的方法包括:获取压缩参数,其中,压缩参数包括地理位置精度和索引分层数;获取经纬度数据集合;根据地理位置精度和索引分层数,确定与基准经纬度数据相关联的基准地理区域,在基准地理区域中按照层级划分区块;计算待压缩经纬度数据所表示的经纬度在每个层级中的区块位置;根据预先存储的位置‑字符映射表得到与区块位置相对应的字符,根据字符获得经压缩的经纬度数据;将压缩参数、基准经纬度数据以及经压缩的经纬度数据存储在压缩数据组中。
本发明提出的压缩和解压缩经纬度数据的方法和装置能够实现基于文本的压缩,便于独立解码,并且具有高压缩率。
申请人:北京创鑫旅程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9号(厂区)10幢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钲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51948.X(22)申请日 2019.02.28(71)申请人 北京交通大学地址 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72)发明人 张放 王小君 和敬涵 严英 许寅 吴翔宇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11255代理人 麻吉凤(51)Int.Cl.H03M 7/30(2006.01)H03M 7/40(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用于同步相量数据测量的实时数据压缩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同步相量数据测量的实时数据压缩方法,通过计算数据时间判定条件并判断是否超时条件,而后计算压缩判定条件并判断是否满足压缩判定条件,最后根据是否满足条件,保留数据压缩后的一个相量数据点或不保留任何数据,完成数据的实时压缩。
本发明所使用的数据窗长度可随实际应用的需求调整,与其他数据压缩方法需要分钟级长度的数据窗相比具有显著优势;相量的幅值和相位保留与否始终是一一对应的,同时在复数域进行处理,有效避免了两者分别处理导致的误差,降低了数据重建时的误差,有效保留了数据序列的时序性,可以用于相量测量终端的实时数据压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CN 109936373 A 2019.06.25C N 109936373A1.一种用于同步相量数据测量的实时数据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计算数据时间判定条件;步骤S2,判断超时条件,若判定为超时,则执行步骤S5,否则,执行步骤S3;步骤S3,计算相量压缩判定条件;步骤S4,判断是否满足相量压缩判定条件,若满足相量压缩判定条件,则执行步骤S6,否则执行步骤S5;步骤S5,保留数据压缩后的一个相量数据点,并对下一次数据压缩判定进行初始化,转入步骤S1;步骤S6,不保留任何数据,对下一次数据压缩判定进行初始化,转入步骤S1。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20960.4
(22)申请日 2019.02.18
(71)申请人 北京创鑫旅程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9号
(厂区)10幢
(72)发明人 许旻昊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钲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722
代理人 王淑玲 李志新
(51)Int.Cl.
H03M 7/30(2006.01)
(54)发明名称
压缩和解压缩经纬度数据的方法、装置和存
储介质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压缩和解压缩经纬度数据的
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压缩经纬度
数据的方法包括:获取压缩参数,其中,压缩参数
包括地理位置精度和索引分层数;获取经纬度数
据集合;根据地理位置精度和索引分层数,确定
与基准经纬度数据相关联的基准地理区域,在基
准地理区域中按照层级划分区块;计算待压缩经
纬度数据所表示的经纬度在每个层级中的区块
位置;根据预先存储的位置-字符映射表得到与
区块位置相对应的字符,根据字符获得经压缩的
经纬度数据;将压缩参数、基准经纬度数据以及
经压缩的经纬度数据存储在压缩数据组中。
本发
明提出的压缩和解压缩经纬度数据的方法和装
置能够实现基于文本的压缩,便于独立解码,并
且具有高压缩率。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6页 附图4页CN 109936372 A 2019.06.25
C N 109936372
A
权 利 要 求 书1/3页CN 109936372 A
1.一种用于压缩经纬度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压缩参数,其中,所述压缩参数包括地理位置精度和索引分层数;
获取经纬度数据集合;
根据所述地理位置精度和所述索引分层数,确定与所述经纬度数据集合中的基准经纬度数据相关联的基准地理区域,在所述基准地理区域中按照层级划分区块,其中,每个层级包括多个当前层级区块,一个所述当前层级区块被划分为下一层级中的多个下一层级区块,层级的数目是所述索引分层数,最底层的层级中的区块的大小与所述地理位置精度相关;
针对所述经纬度数据集合中除所述基准经纬度数据以外的待压缩经纬度数据,计算所述待压缩经纬度数据所表示的经纬度在每个层级中的区块位置;
根据预先存储的位置-字符映射表得到与所述区块位置相对应的字符,并且根据所述字符获得经压缩的经纬度数据,其中,所述位置-字符映射表包括每个层级中的每个区块位置与字符之间的映射关系;
将所述压缩参数、所述基准经纬度数据以及所述经压缩的经纬度数据存储在压缩数据组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待压缩经纬度数据所表示的经纬度在每个层级中的区块位置的步骤还包括:
判断当前待压缩经纬度数据所表示的经纬度是否在所述基准地理区域中;
如果所述当前待压缩经纬度数据所表示的经纬度不在所述基准地理区域中,则:
停止执行计算所述当前待压缩经纬度数据所表示的经纬度在每个层级中的区块位置的步骤;
在所述经纬度数据集合中的未压缩经纬度数据中确定新的基准经纬度数据;
根据所述新的基准经纬度数据,确定新的基准地理区域,在所述新的基准地理区域中重新按照层级划分区块;
计算所述未压缩经纬度数据中除所述新的基准经纬度数据以外的经纬度数据所表示的经纬度在重新划分的每个层级中的区块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待压缩经纬度数据所表示的经纬度在每个层级中的区块位置的步骤还包括:
判断所述待压缩经纬度数据所表示的经纬度是否在所述基准地理区域中;
针对在所述基准地理区域中的待压缩经纬度数据,执行计算所述待压缩经纬度数据所表示的经纬度在每个层级中的区块位置的步骤;
针对不在所述基准地理区域中的待压缩经纬度数据,执行以下步骤:
在不在所述基准地理区域中的待压缩经纬度数据中确定新的基准经纬度数据;
根据所述新的基准经纬度数据,确定新的基准地理区域,在所述新的基准地理区域中重新按照层级划分区块;
计算不在所述基准地理区域中的待压缩经纬度数据中除所述新的基准经纬度数据以外的经纬度数据所表示的经纬度在重新划分的每个层级中的区块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待压缩经纬度数据所表示的经纬度在每个层级中的区块位置包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