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英台低渗透油田防腐防垢工艺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05.08 KB
- 文档页数:3
精细化作业管理在腰英台油田采油工程中的运用刘俊【摘要】腰英台油田属特低渗油藏,主要存在着腐蚀、偏磨、结垢严重等问题,并伴有结蜡和出砂的现象,作业井次长年居高不下.通过认真制定和严格执行“五小”措施,精心应用“五防治理”配套工艺技术,各项工程指标有了明显改善,采油工程水平大为提高,为油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期刊名称】《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26)005【总页数】4页(P24-27)【关键词】腰英台油田;精细管理;五小措施;工艺技术【作者】刘俊【作者单位】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江汉采油厂,湖北潜江4331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0 引言腰英台油田隶属于东北石油分公司长岭采油厂管辖、江汉采油厂东北油气分公司承包管理的油田。
位于吉林长春西北170 k m的前郭县查干花乡腰英台村,北连乾安、大情字油田,东接大老爷府油田;区域构造处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南部长岭凹陷(见图1)。
图1 腰英台油田平面构造图腰英台油田属于低孔隙、特低渗透油藏,孔喉半径普遍为0.4 um~5 um,其主要采油方式是有杆泵采油。
目前,抽油机生产时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因地层供液能力不足、活塞液击等现象,而造成抽油杆底部弯曲变形加剧。
2)井眼轨迹不规则,偏磨比较明显。
3)由于油井含水的上升,管、杆、泵的腐蚀、结垢也较为严重。
因此,随着偏磨、腐蚀、结垢、结蜡和出砂等问题造成的油井作业井数的逐年增加,精细化作业管理成为了当前采油厂提高采油工程水平的首要任务之一。
1 精细化作业管理1.1 精细化作业管理思路1)建立作业三级监督管理体系(班组监督员监督、采油队技术员监督、厂监督组监督),定期召开作业质量分析会、作业监督例会、班组躺井率和检泵周期评比会,严格把控作业的各个环节。
2)实行标准化作业管理,加强油水井的日常管理,不断探索适合腰英台油田的配套措施工艺,采取新工艺、新技术降低作业井次,延长油井免修期和检泵周期,增加原油产量。
低渗透油藏地层结垢防治技术提要:在油田结垢的三大部位中,油藏地层结垢对油田生产的危害程度和防治难度都远远大于井筒和地面集输系统结垢。
对油藏地层结垢的防治方法是向油层挤入螯合型除垢剂和吸附型防垢剂。
1991~2006年,长庆低渗透油田采用挤注化学剂法实施的47口采油井清防垢作业,有42口见到了增产效果,累计增产原油29578 t,平均单井增油629.3 t,平均有效期11.4个月;所实施的6口注水井增注作业,日注水总量由196 m3提高到215 m3,平均吸水指数由2.20 m3/d·MPa上升到2.49 m3/d·MPa。
关键词:油藏地层结垢螯合型除垢剂挤注型防垢剂现场实施效果1 长庆油区地质和结垢特征长庆油区目前已经开发的油藏有侏罗系延安组和三叠系延长组,其中以低渗透和特低渗透油藏为主。
全油区平均渗透率56.6×10-3 μm2,其中特低渗透油藏仅有2.0×10-3 μm2。
地层水含盐量高达130 g/L,水型以CaCl2为主,而注入水以NaSO4为主,地层结垢地质特征明显。
特低渗透油藏胶结物中酸敏性矿物含量6.19%,是常规酸处理工艺造成储层伤害的潜在因素。
经过三十多年的注水开发,早期投入注水开发的中等和中低渗透油藏以及低渗透油藏都已进入中、高含水期,油田结垢和垢下腐蚀已成为困扰油田生产的两大突出问题。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长庆油田在结垢最为严重的马岭地区,分别于采油井附近、注水井附近及采油井和注水井中间等不同部位钻了10 口结垢检查井。
通过对所获取地层岩样的矿物学鉴定,并分析了鉴定结果与检查井所在地区油田地质和生产动态的对应关系,得到如下结论:①在多数岩样的微孔隙中发现了重晶石、石膏等新生矿物微晶。
②地层结垢与岩样水洗程度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处于油层下部的高渗透层水洗程度较大,含水率较高,注入水与地层水的接触较充分,结垢倾向较大。
③地层结垢类型与检查井所处位置有关:位于注水井附近的检查井,由于受到充分的注水驱替,地层剩余油饱和度较低、油层温度较低,结硫酸钡垢的倾向较大;位于采油井附近的检查井,地层剩余油饱和度较高、油层温度较高,结硫酸钙垢的倾向较大;位于注水井和采油井中间的检查井,结混合垢的倾向较大[1]。
东北长岭凹陷腰英台地区低孔-低渗油层井中化探模式任以发;胡俊;樊兆聚;彭柳【摘要】油田区位于东北腰英台区域性隆起带, 属构造复合性圈闭,岩性多为致密砂岩、细砂岩.油储层岩石孔隙度、渗透率普遍较低,属于低孔渗储层,储层为油水同层、含油水层.虽然在地质录井和气测录井中很难发现油水同层的低孔渗油气层,但是在井中化探录井中能发现它的特殊性,通过实践、研究、应用相结合,形成了如何判别油水同层的低孔渗油气层的井中化探录井新方法.【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06(030)002【总页数】5页(P129-132,140)【关键词】东北腰英台地区;低孔-低渗油层;油水同层;井中化探【作者】任以发;胡俊;樊兆聚;彭柳【作者单位】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02;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02;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02;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2井中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录井方法,以预测和评价井中油气储层为目的。
结合腰英台地区储层特点,通过试油,找出井中油气化探录井判别油气层规律,提高井中化探录井技术。
运用气相色谱仪(包括色谱工作站)、荧光分光光度仪、油气显示评价仪等分析测试仪器,以钻井现场的快速分析测试为其核心技术,针对烃类在地层中油气不同的赋存状态,从众多的分析测试指标中优选出影响油气异常的主要指标,捕捉钻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地球化学信息,研究地下岩层中的烃类分布特征和组分变化,追溯烃类在生成和运移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据此预测和发现油气层(藏)[1]。
这一项技术方法是建立在石油天然气地质学、地球化学等基础理论之上的。
该方法现场采集岩屑样品,经过清洗,现场分析物上气、酸解烃、荧光、热解等项目,反映了地层中烃类现实的存在情况,其特点是速度快,实用性强,抗工程干扰性好,预测和判断油气层(藏)的准确性高。
重复射孔技术在腰英台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摘要:腰英台油田是一个低孔、特低渗油田,早期油井大多通过限流射孔,压裂投产。
在开发过程中由于油井井底和近井地带地层结垢,油层内部粘士质点的迁移、堆积、膨胀导致油层渗流条件变差,油井表现出长期低液量,注水井表现出注水注不进。
为了改善腰英台油田开发效果,近年来在酸化等工艺在腰英台油田未能取得较好效果的条件下,通过精选油水井进行重复射孔技术试验,对目标产层进行重复射孔,综合评价其措施效果,为油田的下一步精细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腰英台油田重复射孔开发效果油田开发一、腰英台油田重复射孔的必要性1.增加孔密,提高孔隙度腰英台油田早期大部分井采井限流射孔,压裂完井。
限流分广义和狭义两种情况:狭义限流,主要是射孔方式上减少孔密。
主要形式是电缆射孔限流、TCP (油管输送)限流、燃气式超正压射孔、TCP+DST(油管传输射孔——钻杆测试联作)限流;广义限流是当时射孔技术限制在孔径、穿透造成的实际上的限流[1]。
总体来说,不管是广义的限流射孔还是狭义的限流射孔,都低于常规射孔密度。
经统计,腰英台油田在2003~2010年期间,累计射孔821井次,其中限流射孔高达273井次,占了33.3%,因此在油田开发中期有必要对产层重复射孔来改善开发效果。
2.解除近井地带地层堵塞目前在油水井的生产中发现部分井存在地层堵塞,分析认为主要是以下两方面因素造成。
A、储层本身物性差,泥质含量高,储层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等粘土矿物,油层注水后高岭石矿物易发生迁移,造成孔道堵塞[2]。
B、油水井开发过程中造成的垢堵等,由于温度压力降低,导致地层流体中CO2溶解度下降并从中析出,使流体中的CaCO3等析出结垢堵塞地层。
其次是由于外来液体与地层流体不配伍,发生化学反应结垢堵塞[3]。
从历次的作业情况来看,主要的垢样由有机质、CaCO3、FeS和未知物质组成。
由于结垢原因造成的作业井次占了总作业井次的23.8%。
2019年03月低渗透油田油井腐蚀原因与防护措施马列朋蒋丽婷(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王南采油作业区,陕西西安710200)摘要:安塞油田属于低渗透油田,针对油井腐蚀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引起腐蚀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延长油井的服役年限,降低生产管线和设备的腐蚀速度,保证各种设备安全平稳运行,达到油田开发的经济性指标。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油井;腐蚀原因;防护措施基于安塞油田的生产特点,由于低渗透的油田开发的难度增加,引起管线和设备的腐蚀,降低了管线和设备的承压能力,给油田生产带来不良的影响。
分析引起腐蚀的原因,采取最佳的防护措施,提高管线和设备的耐腐蚀特性,不断提高油田生产的效益。
1低渗透油田油井腐蚀原因油井的管线和设备均为金属,导致金属腐蚀的原因比较多。
井筒条件的高温高压的环境,极易引起金属的化学腐蚀及电化学腐蚀。
井筒中含有油气产品,其中含有腐蚀性的成分,加剧金属的氧化腐蚀的速度。
在整个接触油气的金属表面发生的腐蚀属于全面的腐蚀,基于油井的管线的材质,选材不当,对井筒的环境适应性欠缺,都是导致腐蚀的原因。
也可以形成点蚀的情况,极易导致管线和设备发生穿孔的现象,引起油气的泄漏,给油田的生产带来危害。
对于抽油机井的管杆的偏磨,处理不当,会加剧抽油杆和油管的磨损,降低管杆的强度,结合腐蚀的存在,导致抽油杆和油管发生故障的频次增多,影响到油井的正常生产运行。
金属处于疲劳的状态,会加剧腐蚀变形的速度,影响到金属材料的正常使用,给油田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油井产物中含有溶解的盐类,会对金属管柱产生腐蚀。
氯化物和硫酸盐的存在,会加剧金属管柱的腐蚀。
不同浓度的盐类对金属管柱的腐蚀速度不同,分析油井产物的组分,合理控制溶解盐类的含量,能够减缓腐蚀的速度。
油井中含有腐蚀性的气体,如硫化氢及二氧化碳等,都会对金属产生一定的腐蚀。
当硫化氢溶解于水中,会产生氧化还原作用,加速金属的氧化,降低管线和设备的承压能力,经过长期的腐蚀,管线会出现穿孔等情况,影响到油井的正常生产。
油田低渗透砂岩开发技术分析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增加,对油田开发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在石油资源枯竭的情况下,对于低渗透砂岩的开发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低渗透砂岩是一种石油资源储量丰富但开发难度较大的油藏类型,其开发技术的研究对于提高石油产量、延长油田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低渗透砂岩的开发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当前主流的开发技术以及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
一、低渗透砂岩的特点低渗透砂岩是指孔隙度低、渗透率小的砂岩储层,其孔隙度一般在10%以下,渗透率在0.1md以下。
由于其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导致原油在砂岩储层中的储集和流动受到一定限制,从而增加了石油开发的难度和成本。
与常规砂岩油藏相比,低渗透砂岩在开发过程中面临着更高的技术挑战,需要更为先进的开发技术来解决石油开采的难题。
二、低渗透砂岩开发技术1. 水平井技术水平井技术是一种有效开发低渗透砂岩的方法,通过对井筒进行水平延伸,可以有效延长井底在储层中的接触长度,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与常规垂直井相比,水平井具有更大的采油面积和更高的采收率。
水平井还可以减少油井的开采压降,提高油井的产量和稳产能力,降低开采成本。
2. 酸化改造技术低渗透砂岩往往存在着岩石孔隙度不均匀、渗透率差异较大的问题,酸化改造技术可以通过注入酸液来溶解岩石中的一些矿物质,减小孔隙度之间的差异,提高砂岩储层的渗透率,增加原油开采的效率。
酸化改造技术还可以改善岩石表面的亲水性,减小岩石孔隙中原油的黏附和凝结,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3. 气体驱替技术气体驱替技术是一种通过注入气体(如天然气、二氧化碳等)来推动原油向井口移动的技术。
在低渗透砂岩储层中,原油的黏度较大,常规的水驱和压裂技术难以有效推动原油的产出,而气体驱替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原油的黏度,提高原油的渗流性,增加原油的采收率。
气体驱替技术还可以减小油藏中原油和水的混合,提高原油的质量和净化度。
1. 高成本由于低渗透砂岩的特殊性,采用先进的开发技术需要更大的投入成本,包括井筒改造、酸化液的采购、气体注入设备的购置等。
低渗透油藏的油层保护技术论文低渗透油藏的油层保护技术论文摘要:油田在勘探开发的各个环节均可造成低渗透层油层损害。
究其原因,均属油层本身的潜在损害因素,它包括储层的敏感性矿物,储渗空间,岩石表面性质及储层的液体性质等。
在外在条件变化时,包括钻开油气层、射孔试油、酸化、压裂等,储层不能适应变化情况,就会导致油层渗透率降低,造成油层损害。
对低渗透油层特别强调油层保护并不是因为这类油层比高渗透油层更易受污染,而是因为低渗透油层自然渗透能力差,任何轻微的污染伤害都会导致产能的大幅度降低,因此,低渗透油层的油层保护尤为重要。
一、射孔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技术射孔过程中对油层的损坏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射孔弹的碎屑物堵塞孔眼;二是射孔液的固相和滤液伤害油层。
在射孔打开油层的短时间内,如果井内液柱压力过大或射孔液性能不符合要求,就可能通过射孔孔眼进入油层的较深部位,其对油层的损害比钻井还要严重。
针对射孔过程中可能损害油层的'原因,主要采用以下几方面的保护油层措施:1、改进射孔工艺技术,采用油管传输射孔和负压射孔工艺。
2、使用优质射孔液,射孔液要与地层水相配伍,不堵塞孔眼,不与地层水发生反应而损害地层。
3、采用负压射孔技术二、压裂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技术虽然压裂所造成的填砂裂缝具有很高的导流能力,但在压裂过程中由于压裂液性能和压裂工艺的不当又可能会造成对油层的损害,这种损坏不仅会大大降低填砂裂缝的导流能力,而且还会损害储层本身的渗流能力,在压裂中对填砂裂缝和油层的损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压裂液滤液损害油层导流能力:在高压高温影响下,压裂液的滤失量可以达到相当大的数量。
据有关实验资料表明,当田菁压裂液水化液挤入量达到孔隙体积2—3倍时,岩心渗透率伤害达75%左右。
渗透率越低,损害越严重。
3、返排液不及时,不彻底时损害油层:压裂液的滤液在地下长时间停留,不仅会加重粘土膨胀和油水乳化程度,而且还会产生物理和化学沉淀,加重对油层的损害。
油田防腐防垢方案研究油田井下工具的腐蚀结垢原因有很多,碳酸亚铁、氧化亚铁、硫化亚铁、碳酸镁、硫酸钙、硫酸镁等都是导致工具结垢腐蚀的具体元素,针对这些情况,企业必须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应用发兰处理、镀铭、镍磷镀、离子渗氮技术、渗氮油管等办法改善现状,促进油田井下开发工作更好更快地进步。
标签:油田;防腐;防垢方案在进行油田井下工作的过程当中,油管作为一个输送工具,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同时油管也是容易被侵蚀结垢的工具,在对油管中的腐蚀物结垢物进行提取后发现,其中的腐蚀物质分别是碳酸亚铁、氧化亚铁、硫化亚铁等,而结垢物质则是碳酸镁、硫酸钙、硫酸镁等。
在这些物质当中,碳酸亚铁和氧化亚铁都是二氧化碳在腐蚀之后形成的,对于工具的腐蚀性较强。
1、防腐防垢原理1.1化学阻垢化学药剂防垢是目前应用最多,技术最为成熟的阻垢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阻垢药剂吸附在微晶体表面,破坏了晶体的晶格结构,造成晶格扭曲,不能形成稳定的晶形结构,阻碍了微晶的长大。
另外阻垢剂对Ca2+、Mg2+等阳离子的络合增溶作用,减少了与阴离子的接触,从而起到防垢作用。
目前国内常用的阻垢剂有五种类型:①无机聚磷酸盐,以聚磷酸钠为代表,主要防止碳酸钙垢的形成;②含磷有机缓蚀阻垢剂,包括有机磷酸酯和有机多元膦酸盐,有机磷酸酯以聚氧乙烯基磷酸酯和聚氧乙烯基焦磷酸酯为代表,主要防止硫酸钙垢的形成;有机多元膦酸主要以ATMP、HEDP为代表,主要以防止碳酸钙为主,对硫酸钙有一定的阻垢效果,与其它药剂复配,具有好的协同效应。
③低分子量聚合物,以PAA、HPMA为代表,对钙镁垢具有较好的阻垢效果,与其它缓蚀剂复合使用时可使垢层从硬垢转变为软垢而易于清洗。
④天然阻垢剂,以丹宁、木质素为代表,主要防止碳酸钙垢的生成。
⑤共聚物阻垢分散剂,如丙烯酸共聚物、马来酸共聚物、磺酸共聚物等。
这五种类型的阻垢剂中含磷有机缓蚀阻垢剂、聚合物阻垢分散剂、共聚物阻垢分散剂因其热稳定性能好、不易降解和水解、用量低、可与其它药剂复合使用等特点而发展较快并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油水井筒腐蚀结垢及防垢除垢工艺研究摘要:油田在开发生产的过程中有关油水井筒的腐蚀结垢问题一直是石油天然气开采中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由于油田开采的地质环境复杂,加上外界自然气候条件也会影响油水井开采作业,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腐蚀和结垢的现象。
尤其到了油田开发的高含水期,因为油井含水量的升高,产出水矿化度严重,便会带来大量的二氧化碳、硫化氢以及氯离子等腐蚀性物质,这些物质混合在一起便会使油水井筒产生严重的腐蚀和结垢问题,影响开采系统的工作,也会造成输油输气系统管线及其设备的腐蚀结垢,对油田开采安全造成影响,最终给油田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鉴于此,本文将对油水井筒腐蚀结构作用机理和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防垢除垢的工艺技术,希望对类似工程有一定借鉴参考意义。
关键词:油水井筒;腐蚀;结垢;防垢除垢1油田油水井筒腐蚀结垢现状金属的腐蚀是导致油田井筒发生腐蚀结构的最直接原因,当水中的矿化程度较高时水中便会出现大量的有溶解氧、二氧化碳等物质,使金属遭到严重腐蚀。
此外,油井开采活动和加热炉活动也会使大量碳酸钙、碳酸镁等物质沉淀,从而引起油田井筒的腐蚀结垢。
在含水率不高的阶段,油井的耐腐蚀性较高,而随之含水率的增大便会使油井和井下工具设备的金属表面发生严重的腐蚀,甚至出现油管泄漏、金属管断裂的问题。
油井井下工具设备的腐蚀和油管腐蚀的作用机理相似,在出现游离水之后油井的腐蚀情况便会加剧,加上开采作业带来的机械摩擦,使油井筒腐蚀更加严重。
从腐蚀现况来看,油水井腐蚀主要集中在有关于套管的腐蚀上,套管的内腐蚀比外腐蚀要严重得多。
而出现油田油井结垢的问题,主要发生在含水量较高的油井中,结垢常见部位为井下油管的内壁、筛管和抽油泵、套管内部的位置,结垢严重时会使抽油杆被强行拉断。
想要解决油田油水井腐蚀结垢的问题,首先应明确发生腐蚀和结垢的机理,然后找到具体原因,最后制定针对性的防护和治理方案。
2油水井筒腐蚀结垢机理首先,油水井的采出液中含有大量硫酸盐还原菌物质,这类菌种物质长期存在于地层水和岩石中,在开采时受到外界的刺激会大量繁殖,在菌种的作用下会使油水井筒发生严重的腐蚀,腐蚀产物主要是含硫化合物垢类物质。
腰英台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特征及主要对策【摘要】低渗透油藏开发成为目前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了解低渗透油藏开发特征,找到解决办法,能够帮助我们高效开发低渗透油藏。
本文从孔喉、渗透规律、弹性能量、产液和注水情况、油井见水影响产液(油)指数、地应力对影响开发效果这6个方面简述了影响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因素,针对该6个影响因素相应的提出了应用高效射孔、部署合理的井网密度、优选富集区、采取总体压裂技术、深抽工艺及超前注水应对措施来提高开采效率。
应用该方面的应对措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在腰英台油田得到证实。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特征低渗透油藏开发对策由于腰英台油田油层孔喉小、渗透率低,地下液体流动不遵循达西定律,且流动阻力也较大;天然弹性能量不足,产液情况在同一区块差异较大,同时也无天然能量开采;注水见效期不等,油井见水后产液(油)指数下降明显,有些区块存在断层,造成无对应注水见效井油井;地应力在注水方向及地层改造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影响。
由于各种原因使得腰英台油田开采存在很大难度。
1 影响腰英台油田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1.1 油层孔喉细小、比表面积大、渗透率低根据DB25-3-1井孔隙特征图象分析,平均孔隙直径范围值在23.05μm~66.93μm,微观均质系数在0.43~0.55,孔隙大小分布范围大,最大直径分选系数为34.49um,最小的为9.24um,平均比表面0.48~0.9μm,平均孔隙形状因子范围0.14~0.27,平均配位数3.0~3.52。
以上数据表明孔隙结构特征表现为小孔隙、细喉为主、高孔喉比、连通性差、均质性差为主要特征。
青一段储层岩心分析孔隙度分布范围2.48~19.76%,主要分布在8~16%,平均值为11.39%;渗透率分布范围0.02~33.28×10-3μm2,主要分布在0.01~2×10-3μm2,平均1.58×10-3μm2;青二段储层岩心分析孔隙度分布范围6.62~28.60%,主要分布在10~18%,平均值为13.87%;渗透率分布范围0.02~22.95×10-3μm2,主要分布在0.01~5×10-3μm2,平均1.79×10-3μm2 。
低渗透油田清防垢技术研究宗雷钧(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 摘 要:针对低渗透油田的结垢问题进行井况分析,进行结垢离子测定,做出清防垢方案和施工工艺骤,有效地对井进行清防垢工作。
油井的清防垢工作,可以提高油井的使用寿命和油井产量,大大节约开采成本。
关键词:低渗透;清垢;防垢 中图分类号:T E3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23—0124—02 我国的油田大部分是低渗油田。
低渗透储层本身的潜在损害因素被外来流体诱导,容易发生多种储层损害,造成堵塞,从而降低流体在地层中的渗流能力,引起注水井注入压力升高,注入能力下降,进而使油井产能下降,油水井间难以建立起有效的驱动体系。
吴起采油厂属于鄂尔多斯盆地是典型的低渗透砂岩储层,具有一定的油气丰度和地质储量,但储层粘土含量高,具有强水敏、偏强速敏性质,开发难度大。
吴起采油厂约有300口油井、存在结垢问题,极个别井的修井周期仅一个月或十天左右,有的井套损后,结垢严重,隔水采油封隔器坐封困难,有的井因结垢堵死,抽油杆被拉断,油井被迫关井。
解堵必须有针对性地研究油水井地层堵塞机理和特征及其与之相适应的解堵工艺,这是提高解堵措施现场应用效果的一项重要工作。
1 结垢情况分析1.1 井的结垢状况马岭油田岭77井延10层水中CaSO4含量为19. 1×10mo l/L,而常温下CaSO4溶解度为7.8×10m ol/L,显然此水是CaSO4的过饱和水。
但在单一层水中,未发现CaSO4垢。
而当该井水与含SO42-11. 7g/L的中212井产出水混合,则在地面系统的收球包及泵内产生大量的石膏垢沉积。
岭212井合采延10与延7层,早期延10层不含水,只有延7层低产水,油井无结垢情况,后来,延10层出水,两层合采,该井也同时出现了结石膏垢的情况。
Ba(Sr)SO4垢绝大多数出现在地-面集输(计量)站,如马岭油田中区及南区20个站中,结BaSO4垢的有11个站。
腰英台油田地面系统管线腐蚀穿孔原因及对策邵立民【摘要】随着腰英台油田的不断开发,地面管线的腐蚀穿孔日益严重,每年穿孔维修费用达到数百万元.根据腰英台油田腐蚀特征,分别从注入水水质、注入方式、设备和管线材质等方面研究,综合分析腰英台油田高频次腐蚀穿孔的原因,找出腐蚀穿孔主要因为水质达标率低、管线老化、管线内CO2含量高等因素所致.针对以上问题采取了联合站设备检修,形成了加药制度、定期清洗及维护等措施,逐步优化注水系统流程,提高注水水质达标率;在管线性能方面有计划地更换管线并提高管材防腐蚀级别,来延缓沿程腐蚀穿孔问题.经过2 a改造和运行,集油管线穿孔次数降低了36.6%,掺水管线穿孔次数降低了73.8%,节约维修费近300×104 RMB¥,经济效益明显.【期刊名称】《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年(卷),期】2016(033)004【总页数】4页(P44-47)【关键词】腰英台油田;腐蚀穿孔;水质;硫酸盐还原菌【作者】邵立民【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东北油气分公司,吉林长春130062【正文语种】中文随着石油开采量的日益增大, 管道的腐蚀穿孔越来越受到重视。
腰英台油田单井进输油系统管线总计333条,约 69 km,集油管线材质有DN50玻璃钢管和钢管两种,其中钢管管线总长约4 150 m;单井掺水管线总计120条,约 35.8 km,掺水管线材质有DN40玻璃钢管和钢管两种,钢管管线总长约2 850 m;联合站院墙外集油干线5条,掺水干线4条;中转站集油管线4条。
据统计,腰英台油田近3 a穿孔总数达1 090次,穿孔覆盖了集油、注水、掺水、蒸汽伴热、污水处理设备、计量分离器等各种管线设备。
管线穿孔不但影响了正常生产,而且统计近3 a 由于腐蚀穿孔产生的维修费用已超过800×104 RMB¥,因此预防和治理管线的腐蚀穿孔是非常重要的。
腰英台油田从油水井、集输管线、处理站设备等各方面腐蚀表征看,均表现为局部腐蚀特征,考虑腰英台油田油藏地质特征、流体特征、集输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等情况,分析腰英台油田腐蚀穿孔基本机理为电化学腐蚀。
CO2驱油防腐配套工艺技术邵立民【摘要】腰英台油田是典型的特低渗油藏,采收率低.为提高采收率,开展了CO2非混相驱提高采收率先导试验.由于油田含水高等特征,在CO2驱油过程中注采井面临严重的腐蚀.为了降低腐蚀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室内实验与现场实践,优化了机械封隔式注气管柱,现场实施表明该管柱工艺经济可靠,且防腐和密封性能良好,适用于腰英台油田CO2驱油试验区;优选的高效缓蚀剂在油藏条件下缓蚀率96.86%,能有效防止CO2腐蚀,现场实施17井次,最高腐蚀速率仅为0.020 2 mm/a.形成的适用于腰英台油田CO2驱油的防腐配套工艺技术,现场试验及监测数据表明,应用效果良好.【期刊名称】《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年(卷),期】2016(033)003【总页数】3页(P22-24)【关键词】CO2驱;防腐;管材;缓蚀剂【作者】邵立民【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东北油气分公司,吉林长春 130062【正文语种】中文腰英台油田构造上位于松辽盆地长岭凹陷东北部,储层岩性以粉砂岩为主,属于典型的低孔特低渗透油藏。
2011年腰英台油田开展了CO2非混相驱先导试验,由于腰英台油田在投产初期即水质量分数高(60%),目前已达92%,而CO2在高含水条件下将对生产管柱产生严重的腐蚀。
此外,腰英台油田伴生气中CO2含量平均可达2%,实施CO2驱油后,随着气体突破,CO2分压不断上升,同样会加剧腐蚀,因此CO2驱注采井的防腐是至关重要的。
依据注气前注水压力情况,预计试验区注气井最终注入压力将小于20 MPa,井口注入CO2为10 ℃液态二氧化碳,对碳钢基本没有腐蚀。
因此按照“经济适用”原则设计注气管柱及配套工艺[1]。
1.1 井口选择井口选用250型碳钢气密性采气树,按照KQ65/25型气井阀门结构设计,BB级;BT密封,阀内所有密封件均选用聚四氟乙烯材料(PTFE),其特点是除了熔融的碱金属、氟化介质以及高于300 ℃的氢氧化钠外,几乎不受任何化学试剂的腐蚀,能够满足现场的需要[2]。
腰英台低渗透油田防腐防垢工艺研究王国刚,梁 毅,王 萍,王国晶(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长岭采油厂,吉林松原 131100) 摘 要:本文针对腰英台油田地层产出液腐蚀、结垢性强的特点,充分总结分析了前期防腐防垢工艺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一些列室内实验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防腐蚀;防垢 中图分类号:T E 3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12—0021—021 概况腰英台油田位于吉林省长春市西北170km 的松原市前郭县查干花镇乡腰英台村,北连乾安、大情字油田,东接大老爷府油田,区域构造位置处于松辽盆地中央凹陷区南部长岭凹陷[1]。
腰英台油田低渗透砂岩油藏储集层沉积环境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具有储层致密、物性差、天然裂缝发育、非均质性严重、平面上发育不连片等特点,针对腰英台油田储层特点和地层水特性、防腐结垢特征,在充分消化相关的国内外成功开发技术基础上,利用该区前期有效开发研究已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通过化学防腐、防垢科学的管理,实现延长油井检泵周期。
2 腐蚀结垢机理研究2.2 垢样成分分析腰英台油田油井垢样成分分析报告成份含量%筛管油管1油管2备注灼烧减量42.617.916.0酸不溶物0.6510.3 6.54三氧化二物 2.6872.061.8包括F e 2O 3总铁含量0.4843.836.5钙含量34.20.249.01镁含量3.180.371.15 从分析结果看,垢样基本由有机质、CaCO 3、FeS (Fe 2S 3)和未知物等物质组成。
筛管中垢质成分主要以CaCO 3为主,Ca 2+含量34.2%;油管垢成分则以FeS(Fe 2S 3)为主,总铁离子含量43.8%。
2.3 温度、压力对结垢的影响根据DB 25井采出液水质分析数据,配制腰英台油田模拟采出液,并在常压时改变温度(恒温48h )后测定溶液中的钙离子含量变化。
模拟采出液中钙离子浓度与温度关系曲线。
模拟采出液中的钙离子浓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时钙离子浓度为(常温下模拟采21 2012年第12期 内蒙古石油化工收稿日期35作者简介王国刚,岁,男,中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长岭采油厂,技术员。
80C 28.1mg/l :2012-0-1:28出液中钙离子浓度为168mg/l)。
将模拟腰英台油田采出液在80°C条件下改变压力,测定溶液中的钙离子含量变化。
实验表明,随着压力降低,溶液中钙离子含量减少,说明碳酸钙沉淀量增加。
这就是油田生产中,采出液从地层进入井筒后,碳酸钙逐渐沉积在油管不同部位的原因[2]。
2.4 油井垢形成原因分析地层水到达油井井底时,压力降低,二氧化碳分离,溶液体系平衡被破坏,导致碳酸钙过饱和,逐渐沉积在筛管及油管不同部位[3]。
碳酸钙在温度升高时溶解度反而下降,即水温较高时反而会结出更多的碳酸盐垢,这也是筛管处产生碳酸钙垢的原因之一。
3 防腐阻垢工艺措施3.1 药剂的评价腰英台油田先后试用了KD-27、LH-1、RX-1、YX-2、CYY-2等多种化学药剂,因各种原因停用,2010年6月引进NKC-W和NKC-5209缓蚀阻垢剂,同年8月在采油八班试投加大庆汇联的CYY-Ⅱ。
今年1-4月份采油八班共作业18井次,其中由于腐蚀造成作业的有12井次,有腐蚀伴生情况的有16井次,据此淘汰CYY-Ⅱ药剂。
由于有些井抽油杆下井时间较长,加上前期没进行该药剂的投加,杆本体已经腐蚀,因此为了较好地反映NKC-W缓释阻垢剂的应用效果,我们选取了5口刚作业后就进行新药剂投加的井进行评价,除Y301-18-6、YB1-11-6两口井效果较差外,其余三口井效果较理想。
综上所述,目前使用的NKC-W和NKC-5209缓蚀阻垢剂具有较好的防腐蚀阻垢效果,部分效果不好井有待调整加药浓度后继续观察。
3.2 药剂配方改进和加药浓度评选今年4-6月针对各个区块不同层位的25口井进行了油田水全分析,8口井进行了药剂浓度返排跟踪,5口井气样分析,根据不同水质合理优化缓蚀阻垢剂的配方,针对偏远井、路况不好、用套气生产的井,投加固体缓蚀阻垢剂,投加周期按油井日产液量分为三类:日产液量≤10方,每月投加30Kg 固体药剂。
10方≤日产液量≤15方,每半月投加一次,每次20Kg固体药剂。
日产液量≥15方,每半月投加一次,每次30Kg固体药剂。
3.3 及时修订加药措施大表为了提高该药剂的防腐效果,摸索出合理的加药浓度与周期,今年月在号区块(除腰北)进行改变加药方式、加药周期和加药量实验。
日产液大于5吨的药剂浓度36,小于5吨的为5,从油套环空每三天采取一次性冲击式投加。
腰英台油田腐蚀垢样含有大量的硫化亚铁,产出液硫酸盐还原菌含量较高,因此下步防腐防垢应重点对硫酸盐还原菌腐蚀进行研究与治理,针对性地开发适合腰英台油田的防腐阻垢剂技术,对1号区块进行改变药剂投加方式实验。
青一层段,相对比较氯离子含量低,钙离子含量低,碱度也低。
可以判断垢样中碳酸盐会较高,垢下腐蚀会很严重,水体本身对杆管的腐蚀较其他层段要轻,但是因为套气中CO2含量会高于其他层段,则CO2的腐蚀会严重。
青二层段,相对比较氯离子含量高,钙离子含量高,碱度一般较高,但是有些井很低。
可以判断垢样中碳酸盐不会很多,结垢较轻,水体本身对杆管的腐蚀较其他层段要严重很多,但是由于垢下腐蚀很少发生,则相对青一层段腐蚀要轻很多。
青一和青二混采层段,相对比较平均,氯离子含量偏高,钙离子含量适中,碱度一般较高。
可以判断垢样中碳酸盐垢下也有,水体本身对杆管的腐蚀也不轻,还会伴随CO2的腐蚀,几个因素相加腐蚀情况与青一相差不多,可能略轻些而已。
3.4 现场应用情况结合腰英台油田油藏特征和举升工艺特点,采取井口油套环空加药工艺技术,可分为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
通过油井生产数据,包括产液、电流、功图等变化及其以往作业措施情况判断产生结垢的油井,将清垢剂从环形空间周期加入,随后再周期加入防垢剂,也可利用地面加药装置,将防垢剂连续加入使其在采出液介质中形成微浓度,达到防垢的目的[4]。
根据现场情况,将清、防垢剂从环形空间周期加入,使其在采出液介质中形成一定浓度,达到防垢的目的。
完善油井加药制度,改善加药体系。
优选缓蚀阻垢剂,采用井口安装3的加药水箱,从油套环空小时常压点滴式加药,这样加药均匀、便捷、不间断,极大地改善了井筒工作环境,根据作业起出后情况,22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年第12期 810PPm40PPm1m24新型羧甲基羟丙基高温压裂液体系性能评价与研究宋宪实(中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吉林长春 130062) 摘 要:东北油气分公司腰深3井储层埋藏达4400m,温度高达150℃,针对该储层特点,室内进行了高温低伤害压裂液的配方优选试验,并进行了新型羧甲基羟丙基高温压裂液体系的性能评价,室内实验结果表明,羧甲基羟丙基胍胶压裂液具有耐高温(160℃)、低浓度、低残渣、低伤害、低磨阻的特点。
适合在超深层高温火山岩气藏中应用。
关键词:压裂;羧甲基羟丙基胍胶;深井;火山岩气藏 中图分类号:T E35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12—0023—03 深层火山岩气藏一直是东北油气分公司攻关的重点之一,储层埋藏深度可达4400m,温度高达150℃左右。
根据深层火山岩储层温度高的特点,开展了高温深井压裂工艺和高温低伤害压裂液体系的联合攻关,通过优化压裂工艺和优选高温压裂液体系,形成了深层火山岩气藏压裂工艺技术。
1 储层基本情况和改造难点腰深3井是位于松辽盆地长岭断陷查干花次凹东英台圈闭高点的一口重点预探井。
该井完钻井深4406m,完钻层位火石岭组。
压裂改造井段4313.0m -4333.0m/20.05m,层位为火石岭组,岩性主要为浅灰色凝灰岩,声波时差190s/m,密度为2.53g/ cm3,孔隙度为1-2%,含气饱和度为46-80%。
测井综合解释为差气层,实测温度147℃。
目前对130℃以内的地层进行改造已有较为成熟的压裂液体系,但对于130℃以上的地层进行施工仍然比较棘手,而高温压裂液是超深火山岩储层改造的瓶颈技术之一,急需进行攻关。
2 高温压裂液的性能针对高温储层特点,优选了新型的羧甲基羟丙基胍胶压裂液体系,采用羧甲基羟丙基胍胶作为压裂液体系的稠化剂,并通过室内大量实验对体系进行优化各种添加剂的配比,同时还模拟地层内温度场的变化对液体性能的影响,从而使液体耐温耐剪切性能好,摩阻低,残渣少,大大降低了施工风险。
2.1 基液粘度随时调整加药剂量。
4 结论鉴于腰英台油田腐蚀结垢的现状以及已经采取的相应措施来看,今后准备实施下步方案:青二和青一青二混采层段的药剂基本沿用现有的配方。
上修井在完井前投加3桶固体药剂,然后再下管杆,可大幅度提高免修期。
边远井或腐蚀较重的井,改加固体药剂,投加量为产液量在10m3以内的每月投加3桶,产液量在10m3至15m3的每20天投加3桶,产液量在15m3至20m3的每15天投加3桶。
以保证一定的药剂浓度,取得更好的效果。
提高青一层段井药剂的阻垢成份,减少碳酸盐结垢因素,控制垢下腐蚀发生数量,让带有药剂的水体接近杆管表面形成抗腐蚀膜,减少腐蚀的发生,延长杆管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1] 胡娟,孙秀武.腰英台油田开发调整效果分析[J].试采技术;2010,(4).[2] 刘文娟.石油机械的防腐技术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1).[3] 张小晏,梁光川,路平,等.陆梁油田抽油井井下防腐技术[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0,(4).[4] 刘玉山.孤东油田油井管杆化学防腐技术[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3 2012年第12期 内蒙古石油化工*收稿日期3.20112.:20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