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高架舍饲规模化养殖模式【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3.90 KB
- 文档页数:2
新疆作为我国肉羊养殖和羊肉生产主要地区,对我国肉羊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受传统养殖习惯的影响,肉羊放牧养殖在新疆肉羊生产中仍占有一定比例,但这种养殖方式限制了肉羊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加之受草原禁牧和草场保护等政策影响,因此肉羊养殖必须调整饲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肉羊生产能力,保障养殖效益。
肉羊舍饲饲养和管理是通过人工饲喂管理去促进肉羊生长和生产的方式,与传统的放牧养殖不同,舍饲饲养不仅能解决季节性草料不足问题,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新疆肉羊整体养殖水平。
1舍饲肉羊的高效饲喂技术1.1哺乳羔羊哺乳羔羊是指新生羔羊-断奶(2月龄左右)阶段的羔羊,一般羔羊体重达到20kg 即可断奶。
哺乳羔羊对环境温度、清洁度的敏感度较高,胃肠消化功能不完善,且哺乳羔羊的营养来源主要为母乳,因此要做好初乳、常乳的饲喂,并及时开食补饲,为羔羊生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
1)吃好初乳。
初乳是指母羊产羔后5d 内的乳汁,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还含有可提高羔羊免疫力的母羊抗体,因此羔羊出生后1~1.5h 内要吃到初乳。
羔羊出生10min 左右可自行站立、行走,并主动寻找乳头,若羔羊体质较弱或无法站立,可由饲养员诱导使其尽快吃到初乳。
初乳期间,羔羊除了“早吃”外,还要多吃,这样才能促进增重,减少疾病。
因此初乳期间,母子同栏饲养,由羔羊随意吃。
若母羊乳汁不足,可以人工哺乳初乳,出生当天哺乳总量为羔羊体重的20%,每天饲喂6次左右,人工哺乳量随着羔羊体重增加而增长,一般为600~1200g 。
2)吃好常乳。
常乳是指出生后6d 至断奶阶段的乳汁,由于此阶段羔羊胃肠消化机能仍在不断完善中,因此常乳仍是羔羊主要的营养来源。
羔羊瘤胃发育一般是在其采食草料后逐渐增大,在其吃开口料时,要合理把控常乳量与草料量。
常乳期除了母乳外,还可饲喂人工乳,要做好收稿日期:2022-02-28作者简介:买坎·沙力,女,1973年生,实验师。
建昌黑山羊全舍饲养殖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罗启华【摘要】会理县是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认定的建昌黑山羊核心产区,建昌黑山羊养殖已经成为全县农民致富增收的核心产业支柱.自2011年会理县全面深入开展现代畜牧业建设以来,全县山羊养殖方式加速从自然放牧养殖向规模化全舍饲养殖转变,建昌黑山羊养殖规模快速增长,养殖效益显著提高.在全面推广建昌黑山羊全舍饲养殖过程中,我们研究总结出了需要克服的几个关键问题,供业界朋友参考.【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文摘》【年(卷),期】2016(032)004【总页数】1页(P75)【关键词】建昌黑山羊;全舍饲养殖;存在问题【作者】罗启华【作者单位】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农牧局,四川凉山 615100【正文语种】中文始终坚持投资规模与经营管理能力相匹配的产业发展准则。
在指导业主进行建昌黑山羊规模化全舍饲养殖中,提醒业主在经营管理能力范围内确定投资规模,切忌普通农户在肉羊全舍饲养殖上“贪大求多”、“一步到位”,导致现金链断裂,甚至在补贴政策的刺激下举债建设,导致后续发展资金缺乏,不能实现投资转化的情况出现。
建议以“滚动发展”的模式在农户家庭劳动力、投入能力、管理能力阈值内对全舍饲养殖逐步熟悉,稳步发展。
对养殖企业,要求企业匹配与投资规模相适应的专业畜牧兽医技术力量,保障健康稳定运营。
避免羊场“规模不经济”、“规模无效益”现象出现。
羊舍全面采用标准化高床羊舍(带运动场),具体羊场设计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实用”的基本原则。
海拔1800m以上地区采用全封闭式高床羊舍;海拔1300~1800m地区采用半敞式羊舍,配套使用布帘等设配调控圈舍温度;金沙将沿江河谷地区全部采用半敞式高床羊舍,夏季高温期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降温避暑。
严格执行圈舍设计上的功能分区。
全舍饲自繁自养羊场,要考虑生物安全防控区、草料加工区、养殖区、粪污无害化处理区的设计布局。
圈舍要有妊娠母羊舍、哺乳母羊舍、产羔舍、育成羊舍、育肥羊舍5个功能分区,每个区域必须配备运动场。
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3)1.1项目名称 (3)1.2项目建设单位名称、建设地点及建设年限 (3)1.3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3)1.4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3)第二章项目建设条件 (4)2.1项目区畜牧业生产总体情况 (4)2.2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5)2.3项目选址概况 (5)2.3配套条件 (5)2.4施工条件 (6)第三章项目建设总体思路及目标 (6)3.1项目建设总体思路 (6)3.2项目建设目标 (6)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7)4.1总体方案设计 (7)4.2具体建设内容设计 (9)4.3技术方案 (12)第五章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16)5.1资金投入概算 (16)5.2资金来源 (17)第六章建设进度安排 (17)6.1项目建设期 (17)6.2实施进度 (18)第七章保障措施 (19)7.1组织措施。
(19)7.2政策保障措施。
(19)7.3技术保证措施。
(20)7.4资金管理措施。
(21)7.5建设和运行管理措施。
(22)第八章效益分析 (23)8.1经济效益分析 (23)8.2社会效益分析 (25)8.3生态效益分析 (25)附录 (27)附件1:标准化肉羊养殖场建设财政补助申报表 (27)附件2:养殖场平面位置图 (28)附件3:营业执照(复印件) (29)第一章项目概述1.1项目名称宁夏索里麦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1.2项目建设单位名称、建设地点及建设年限建设地点:银川市西夏区芦花台良渠稍村2队,地理坐标为北纬38°35'28.90",东经106°11'3.42"。
建设单位:宁夏索里麦牛羊养殖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段佳欣项目建设年限:项目建设期2年,即2013年-2014年。
1.3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1.3.1项目建设占地20亩,羊只存栏1000只以上,其中基础母羊600只以上,年饲养量达6000只。
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肉羊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XX市XX镇XX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1.2项目承办单位及法人1.2.1项目主管单位:XX市畜牧兽医局1.2.2项目建设单位:XX镇XX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1.2.3项目法人项目法人:胡XX,XX市XX镇XXXX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
1.3建设地点XX地区XX市XX镇林家庄子一组069号,XX河北岸。
地理坐标点:北纬XX°XX′30.88″、东经XX°XX′06.81″1.4建设期限与建设性质项目建设期限为0.5年,2015年5月-2015年10月。
建设性质:改扩建。
1.5合作社概况1.5.1合作社成立时间,成员及出资构成XX市XX镇XX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场,位于XX市XX镇林家庄子一组069号,是在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依法创办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7月,养殖场项目占地面积8090平方米,约12.1亩,距离市区23公里,距离镇政府3.5公里。
目前养殖场已投入160万元,建有暖圈1座462平方米(42m*11m),饲料青储池1个720立方米(30m*8m*3m),办公室1间87平方米(6m*14.5m),料棚及加工厂300平方米(20m*15m),料场800平方米(40m*20m),饲料加工设备2台(套)。
养殖场现有萨福克、小尾寒羊、湖羊等多胎肉羊共730只,其中生产母羊600只。
主要养殖品种是湖羊、小尾寒羊生产母羊和萨福克种公羊,自有草料地420亩,其中建成的420亩。
合作社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在成员入社上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在合作社的管理上坚持成员地位平等,实行民主管理,在盈余分配上主要按照成员入社的土地与资金(额)比例返还。
合作社注册资金200万元,由5户社员现金出资。
传统肉羊养殖由于粗放式管理,设施简陋,不仅影响了经济效益,而且对生态环境构成了潜在威胁。
为了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推广力度,保证上市肉羊质量安全。
我市大力推广肉羊高架舍饲规模化养殖技术,培育了***畜牧养殖有限公司、仪征建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高架舍饲养羊典型。
一是技术目标与思路。
通过建成标准化高架羊床等养羊设施,建立3个舍饲规模化生产综合配套技术推广示范场,购置铡草机、饲料粉碎机、混合机用于饲料加工,购置纯水仪用于防疫采血检测,应用集成的生产配套技术,建立技术标识牌,开展技术示范召开技术推广会,研究集成推广全混合日粮加工饲喂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和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等,达到舍饲肉羊疾病少,成活率高,生产周期缩短,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带动更多的养殖户走向绿色、科学的发展道路,确保项目任务如期完成。
项目技术路线:技术协作集成配套技术→建立示范基地高架羊舍建设→培训观摩推广肉羊舍饲规模化生产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和饲草饲料均衡供应→项目总结。
二是技术措施与成果。
1、开展技术协作。
通过同江苏省畜牧总站合作,邀请扬大专家来仪指导,外出到靖江观摩学习,集成示范推广高床饲养、混合日粮加工饲喂、秸秆综合利用、减少投入品使用、疫病防控技术和种草养羊技术。
2、建立示范典型。
在仪征市大仪镇张家村、刘集镇仓房村、中心村培植示范点3个,完善高架羊床改造 0平方米,购置铡草机、饲料粉碎机等4台套用于饲料加工,购置纯水仪用于防疫采血检测,应用集成的生产配套技术,建立技术标识牌,开展技术示范。
3、做好饲喂增重对比试验。
据对项目区3定点试验场和2个示范点统计分析,高床饲喂增重试验组比传统放牧养殖对照组每只体重增加3.62公斤,日增重为 g,比传统放牧养殖增加42g,增加47.2%;缩短了出栏日龄,高床饲喂增重试验组天就能出栏,而传统放牧养殖对照组出栏日龄为195天,缩短了出栏日龄40天。
4、做好免疫监测比对试验。
在免疫后5个月左右,抗体水平已低于江苏省重大疫病免疫保护力要求,需要加强免疫。
因此,我市执行对新生羔羊在28-35日龄进行初免,间隔1个月后进行一次强化免疫。
三是推广与应用情况。
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一是建立严格的羊场卫生制度:要注意环境的清洁卫生,每天清洁羊舍地面一次,圈舍及其周围要定期消毒,每半个月清除羊楼下羊粪一次,并将其远离羊舍堆积发酵。
二是建立严格的防疫制度:采用“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对场内的肉羊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和驱虫,能有效地防止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三是重胎母羊、哺乳母羊及其所带羔羊要隔离于小单间饲养(2㎡/间),以防拥挤造成母羊流产和压死羔羊,小单间应保持干燥清洁卫生,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度以18-20℃为宜。
项目实施以来,项目区累计出栏年出栏20706只,其中三个示范场出栏年出栏6738只,年均出栏3369只,辐射推广10426只。
2、推广牧草种植,发展种草养羊。
采取轮作或套作方式,农-牧或林-牧结合,人工种植牧草,推广种草养羊技术。
推广玉米、花生、黄豆秸秆的青贮、黄贮技术,采用揉草机、铡草机或粉碎机对秸秆或藤蔓加工,制作青贮、氨化秸秆饲料,合理利用农副产品及各类非常规饲料。
人工种植的牧草不但青绿多汁、适口性好,而且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氨基酸、钙、磷等,营养全面、矿物质丰富,消化率大大高于秸秆,长期饲喂对提高畜禽的产品质量和产量有明显作用。
推广牧草种植,发展种草养羊可有效解决青饲料供给不足、调制方法陈旧、利用技术粗放等问题,促进畜禽养殖业的持续高效发展。
3、科学疫病防治,促进健康养殖。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实施免疫接种,防止传染病的发生流行。
加强饲养管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精心管理,以消除或减少致病因素,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合理搭配日粮,减少各种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定期驱虫,增强羊群抵抗力,促进羊群的生长发育,可有效提高羊群的出栏率,增加经济效益。
四是存在问题与建议:一是肉羊规模养殖场少,且规模都较小,未形成地方区域优势。
目前我市肉羊规模养殖共有61户,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加大投入,推广标准化高架羊床等养羊技术,促进肉羊养殖提质增效。
二是受市场因素的影响羊肉价格不稳定,肉羊的市场价格最低时降到每斤11-13元,造成养殖亏本,建议政府建立保护价,提高肉羊规模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
该项目的实施,给我市肉羊规模养殖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建立健全了我市肉羊标准化高架羊床等技术体系,养羊设施、设备明显改善。
通过推广了全混合日粮加工饲喂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和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等,达到舍饲疾病少,成活率高,生产周期缩短,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提高了养羊经济效益,满足了市民对优质羊肉的消费需求,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