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
- 格式:pdf
- 大小:262.10 KB
- 文档页数:2
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及评价体系的构建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的重要成员,担负着照顾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和维护患者健康的责任。
为了保证护士的工作质量和水平,需要培养和评价其核心能力。
本文将探讨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和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
1.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通过学校教育和培训机构的培训,为护士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2.实践经验的积累:护士需要在临床实践中积累经验,并逐步提升操作技巧和专业素养。
3.学习与交流平台的建设:建立护士学习与交流平台,提供学习资源和交流机会,促进护士之间的学习和共享。
4.不断更新知识:护士需要关注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1.考试:通过书面考试评价护士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
2.技能考核:通过实际操作考核评价护士的操作技能和操作规范。
3.个案评估:评估护士处理个案的能力,包括患者观察、信息收集、分析判断和制定护理计划等能力。
4.反馈和评估表:患者、同事和上级对护士的工作进行评估反馈,评价其专业素养和工作态度。
5.参与培训和学习活动:护士参与培训和学习活动的情况,也能反映其积极性和学习能力。
评估体系的构建应综合考虑以上各种评价方法,通过定期评估护士的
表现和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培训。
此外,评估体系还
应有明确的评估标准和考核要求,使评估结果具有客观性和可比性。
总之,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和评价体系的构建是提高护士工作质量和
提升专业水平的重要保证。
通过系统的培训和评估,不断提升护士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护士核心能力提升方法
持续的专业教育:护士应持续参与各种专业培训课程和研讨会,以获取最新的医疗知识和技能。
这将有助于他们提高护理能力,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实践经验的积累:临床实践是提升护士核心能力的关键。
护士应通过丰富的实践经验,不断提高观察、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的培训:护士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技巧,以更好地与医生、患者和其他医疗工作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护士应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独立分析,同时,他们还应学习如何处理复杂的问题和危机情况。
关注个人和职业发展:护士应定期反思自己的工作表现,寻找改进的空间,并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计划。
技术能力和创新:学习和掌握新技术,如使用电子病历系统、远程护理等,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同时,护士应保持开放心态,愿意接受新的护理方法和理念。
情感智能:护士应学习情感智能,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满足患者的情感需求,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心理健康自我维护:护士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压力和挑战,因此,他们需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总的来说,提升护士核心能力需要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个人、医疗机构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临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及意义一、临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1.专业知识技能:临床专科护士需要掌握扎实的医学、护理学知识,了解并熟悉临床操作技能。
他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提升执业技能,以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2.专业判断能力:临床专科护士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他们需要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合理的判断。
3.沟通协调能力:临床专科护士需要与患者、家属、医生、同事等多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与不同背景、不同心理状态的人进行有效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4.团队协作能力:临床专科护士需要在医疗团队中密切合作,与医生、其他护理人员、其他医疗技术人员等共同为患者提供协调一致的护理。
他们需要懂得团队工作的重要性,能够合理分工、密切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5.安全管理能力:临床专科护士需要具备良好的危机处理能力,能够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保障患者的安全。
他们需要能够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安全措施,并能快速反应、稳定情绪,妥善处理各类紧急情况。
二、临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意义1.提高护理质量:临床专科护士是患者护理的主要承担者,其核心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其护理质量。
通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临床专科护士能够更好地进行护理操作和临床判断,提供更专业、更有效的护理服务。
2.保障患者安全:临床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培养可以提高其对患者安全的保障能力。
在日常工作中,临床专科护士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安全措施,并能够迅速应对各类危急事件,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3.提升护理专业形象:临床专科护士是医疗团队中的重要一员,其核心能力的提升可以提高整个护理团队的专业形象。
通过专业、高效、安全的护理服务,临床专科护士能够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为整个护理行业赢得尊重和信任。
4.改善医患关系:临床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培养可以改善医患关系。
2024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专科护士是指在某一特定护理领域具有高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注册护士。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专科护士在护理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专科护士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临床实践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临床思维判断能力、临床科研能力等核心能力。
本文将对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与评价进行探讨。
一、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临床实践能力是专科护士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
专科护士在临床实践中需要具备病情观察、护理操作、沟通交流、应急处理等方面的能力。
为了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1 .加强临床实习和规范化培训在实习期间,专科护士应该尽可能选择大型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进行实习,以便接触到各种类型的病人和病情,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同时,要进行规范化培训,包括基础护理技能和专科护理技能的培训I。
2 .积极参加临床实践活动专科护士要积极参加临床实践活动,如参与病例讨论、护理方案制定、病人健康教育等,以提高对病人病情的掌握和护理操作技能。
3 .加强与医生的沟通与协作专科护士要与医生密切沟通与协作,及时了解病人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共同制定护理方案,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二、专业发展能力培养专业发展能力是专科护士在专业领域内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专科护士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
为了培养专业发展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1 .加强继续教育学习继续教育是专科护士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学习班、学术会议等,了解本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
2 .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专科护士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如参加护理技术比赛、学术会议、经验分享会等,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
3 .培养自我学习能力专科护士要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学会从海量的信息中获取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如何培养护士的核心竞争力护士作为医疗团队的重要一员,承担着患者照顾、病情监测、药品输注等重要工作,其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认为培养护士核心竞争力的几点建议。
首先,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护士应不断学习和更新医学知识,掌握病理学、解剖学、药学等基础医学理论,以及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病情特点和治疗方法。
此外,护士还应了解最新的临床指南和治疗方案,掌握各种临床技术和操作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
其次,强化沟通和协作能力。
护士在工作中需要与医生、患者、家属等各方进行沟通和协作。
护士应学会倾听,理解和尊重患者的需求和意见,并及时传达给医疗团队。
同时,护士还需要与医生、其他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进行有效的协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评估病情并进行护理干预。
第三,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
护士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道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严守职业操守。
此外,护士还应具备耐心、细心、责任心等品质,尽心尽力地照顾患者。
护士应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穿着整洁、仪态端庄,为患者和医院赢得良好的声誉。
第四,加强团队意识和领导能力。
护士作为医疗团队的一员,需要与其他医护人员密切合作,共同承担患者的治疗和照顾工作。
因此,护士应具备团队意识,能够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协调。
另外,护士也应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带领团队完成任务。
最后,持续的学习和自我提升。
医学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不断发展和更新,护士也应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护士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培训课程、读书等方式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
综上所述,培养护士的核心竞争力需要通过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强化沟通和协作能力、注重职业素养、加强团队意识和领导能力以及持续的学习和自我提升来实现。
只有在这些方面的全面提升下,护士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护士核心能力培养《护士核心能力培养》咱都知道护士那可是医院里的重要角色,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可不能马虎。
我就讲讲我朋友在医院实习时经历的事儿吧。
我朋友刚进医院实习,首先就得学习基础护理操作。
有一次练习打针,那可真是状况百出。
她面对假人手臂,手都有点哆嗦。
拿着注射器,像拿着个超级厉害的武器,却不知道该怎么下手。
带教老师在旁边耐心地指导:“别慌,先找准血管,就像探险家找宝藏的入口一样。
”她深吸一口气,慢慢把针头扎进去,结果扎歪了,脸一下子涨得通红。
不过老师鼓励她接着练,经过好多次尝试,她终于成功地把针准确地扎进了血管,那兴奋劲儿,就像攻克了一座大山。
除了操作,观察病情也是关键。
有一回,病房里有个病人看起来和平常不太一样,我朋友一开始没太在意。
还是带教老师厉害,一眼就看出病人的脸色有点苍白,呼吸也稍微急促了些。
老师赶紧检查病人的各项指标,发现是药物反应。
老师就跟我朋友说:“咱当护士的,得有双火眼金睛,病人哪怕一点点的变化都不能放过。
”从那以后,我朋友就时刻盯着病人,像个小卫士一样。
还有沟通能力的培养。
有个老奶奶住院,心情很不好,对治疗也不配合。
我朋友试着去和老奶奶聊天,一开始老奶奶爱答不理的。
我朋友就跟老奶奶唠家常,说自己的奶奶也像她一样慈祥。
慢慢地,老奶奶打开了话匣子,也愿意配合治疗了。
我朋友这才明白,和病人良好的沟通能让治疗顺利很多。
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就像一场漫长的旅程,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
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和犯错,才能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护士。
只有把这些核心能力都掌握好了,才能在医院里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像温暖的阳光一样,驱散病人的病痛和阴霾,让病人在医院里也能感受到关怀和希望,自己也能在护士这个岗位上发光发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及意义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及意义尤莉莉自1990 年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英国学者哈默首次提出了/ 核心能力理论0 以来, 核心能力理论便受到广泛关注。
在2003 年教育部办公厅和卫生部办公厅联合颁布的关于5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6 中首次提出了中国护士的核心能力, 要求护理专业教育指导思想应遵循能力本位原则, 需/ 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 贯穿于在校教育的全过程。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鼓励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课程形式, 加强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 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支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0。
由此可见培养护士核心能力的重要性。
1 护士核心能力的概念护士核心能力是从事临床工作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 1] , 它是护士知识、技能和特质的综合反映, 是护理教育应着重培养的、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最主要的能力。
2003 年世界护士会(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 ICN) 首次提出的护士核心能力框架被命名为通科护士的核心能力框架。
其定义是/ 以护理专业起点为基线, 是指完成了基本护理教育课程, 并被相应的法律法规允许在其国家内从事护理工作, 有能力和能自主地在所有照顾病人机构中参与三级保健0 。
许多国家和地区在通科护士的核心能力框架上对护士核心能力进行了细分。
有些以不同的层次衡量, 如中国教育部、卫生部等6 个部委2003 年12 月联合制定的5中等职业学校和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6 和香港医管局的不同级别护士的核心能力。
有些按专科区分, 如助产士、临终关怀护士和恶性肿瘤疼痛控制护士的核心能力。
归纳起来, 这些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为病人和社会人群提供护理服务, 并为病人提供相应的健康指导、健康咨询, 促进其康复和提高自我生活照顾、健康管理的能力; 二是对同业的护理人员提供专科领域的信息和建议, 指导和帮助其他护理人员提高对病人的护理质量; 三是开展本专科领域的护理研究, 并将研究的结果应用于本专业领域的实践; 四是参与临床护理管理。
浅析高职护理教育中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高职护理教育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护士核心能力出发,在讨论我国现阶段高职护理教育现状后提出高职护理教育可以调整和改进的方向,旨在为改革提供一剂良方。
标签:高职护理;核心能力;护士一、护士核心能力内涵护士是指经过执业注册取得执业证书,按规定可从事护理活动的技术人员。
如果说医生是保护病人生命健康的人,那么护士则是让病人更顺利地接受治疗的从业者。
世界护士会将护士的核心能力定义为“专科护士为提供安全及合乎伦理准则的护理服务所要求的特别知识、技巧、判断力和个人特质”。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文件中明确将高职护士应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表述为:掌握规范的护理基本操作技术、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用药反应的观察能力,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具备社区护理、老年护理等专业方向的护理能力。
二、现阶段我国高职护理教育现状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育上,主要设置有普通护理、助产护理、涉外护理、社区护理、幼儿保健护理等专业,各地院校的课程设置及师资力量不尽相同甚至地区差异较大,同时,由于行业规范的标准不够完善,导致护士的专业能力差异明显。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设置改革不足,与社会需求有一定差距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改革之初就被提上日程,在近几年经过探索和讨论,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但是由于高职护理教育是在中专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课程设置和专业培养的思路上与社会发展的程度不相适应,传统的护理职业教育思维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社会需求。
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当开发更多的专业,对护理专业进行更加细化的分类,构建培养高精尖人才的途径。
2.师资力量各地区差异较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现阶段高职护理教育在全国的资源分配缺乏合理性,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异较其他领域的差异更为明显。
另外,多数教师具备高学历,但往往经验不足;而资历丰富的教师往往学历低,教师的综合素质不平衡,在教育过程中也会导致教学缺乏科学性的情况发生。
探索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8-04-19T13:33:09.98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4期作者:徐慧雁文娜苏毅
[导读] 以核心能力培养护士培训方案具有因需施教与因材受教相结合的特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训形式。
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76
摘要:目的:探讨护士临床培训的方案,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
方法:以我院护士为例,采用实证分析法和医学统计学方法对40名护士进行培训,评估培训方案实施前、后学员在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专业技能、临床实践、护理查房、教育与咨询、科研等核心能力方面的变化。
结果:40名参加培训的学员各项考核均合格;通过培训,学员的核心能力均获得明显提高。
结论:以核心能力培养护士培训方案具有因需施教与因材受教相结合的特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训形式。
关键词:护士;核心能力;培养
Nurse core competence training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clinical training program of nurses and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effect. Methods:Using nurses of oncology as an example,40 nurses were trained by means of empirical analysis and medical statistics to evaluate professional skills,professional skills,clinical practice,nursing ward rounds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raining programs,Education and consulting,research and other core competence changes. Results:All the 40 trainee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training passed the tests. Through the trainin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rainees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nclusion:The training of nurses with core competencie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bining teaching according to needs and teaching according to students' needs,so it is an effective form of training.
Key words:nurses;core competence;training
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是培养护士在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儿科护理、传染病护理、护理人文、护理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而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就是考核护士核心能力的形式之一,是从事护理专业的准入性考试,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是步入临床护理工作岗位的首要条件,也是护理专业学生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本资质。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6年至今共招收2期,每期20名学员,共40名,均为女性;年龄28~40(32.86±4.10)岁;副主任护师5名,主管护师15名,护师20名;每期全脱产培训12周,理论学习4周,临床实践8周。
1.2、培训方法
为了使该8个维度核心能力的培训与考核在实际培训工作中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经省内专科护理培训专家组讨论,将该量表中8个维度的核心能力转化为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专业技能、临床实践、护理查房、教育与咨询、科研等6个培训项目,并制订培训方案。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来了统计学软件SPSS15.0,并进行了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结果X2检验。
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检验我们发P<0.05,本研究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0名参加培训的学员各项考核均合格;通过培训,学员的核心能力均获得明显提高。
3.讨论
核心能力最先由潘汉尔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中表述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以后又演变为核心能力是组织内集体学习的能力。
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定义核心能力是洞察预见能力+一线执行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是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普遍性、可迁移性和工具性的特点。
每一个职业都有它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独特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这一系列能够使工作成功的独特及相关的行为,就被称作该职业的核心能力。
如作为医疗机构核心能力之一的医生职业的核心能力就应该包括,交流的能力、基础理论与医疗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了解社会因素在疾病诊治中作用的能力、应用循证医学作出医疗决策的能力、自省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医疗机构核心能力具有知识性、价值性、独特性、动态性特征。
护士核心能力是指护理教育应着重培养的、护理专业人员从事护理工作必须具备的最主要的能力。
护士岗位有通科护士和专科护士之分,护士岗位的不同,有不同的核心能力的要求。
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护理教育要突出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对学生培养不能仅仅注重知识传授,更要重视能力提高,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
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应改革传统的以医学课程为模块的基本模式、调整课程结构,拓宽基础,淡化学科,加强人文,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系统知识和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观,按核心能力培养所需的核心知识来设置课程,将病因、病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护理、内科治疗、外科治疗等内容有机整合,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特点,充分凸显护理的专业内容和特色。
教学中要减少说教式(灌输式)教学,通过采用角色扮演、案例教学、实地考察、床旁教学等多种能有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组织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理论及技术应用能力,实现教与学双向互动,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创立实验实践教学新体系:“学院实训+社区实践+ 医院实战”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对核心能力的培养,作用显著。
社区实践主要是加强学生人文素养、人际沟通、健康教育能力和社区预防保健功能训练,其途径是第2课堂和在社会实践,医院实战主要进行临床护理各种护理技能、技术训练和护士综合素质训练,重点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方法,培养其良好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制定及处理各种临床疾病的护理程序。
3个实践基地的培养与训练,可实现科学知识与护理实际的结合、医学与人文的交叉、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利用网络资源,扩充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临床实习: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网络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既可以整体示教,也可以让学生看到动作分解,形象直观、效果显著。
实验教学中,通过网络,利用现代化模拟手段,可建立模拟病房和模拟环境,创造一种仿真环境,来进行临床技能教学与训练。
网络教学还可为学生提供课件、试题集、测试题、参考书及参考资料、图片、典型病历和案例分析等教学资料,让学生适时巩固和消化课堂学习,也能进行自主学
习,拓宽学科知识和视野。
核心能力的评价是护理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必须评价出学习后学生核心能力提高的程度,而不是专业知识增加的程度,其评价目的是评价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的能力。
要提高护士核心能力,对教师核心能力的培养同样不容忽视,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护理师资应具有的领导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教学能力、专业能力、发展能力等核心能力是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不可忽视的环节。
工作过程中,还应加强与国际间的护理工作交流,既可聘请国外专家讲学,与境外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又可定期选派护士进修,逐步拓宽她们的视野。
综上所述,提高专科护士的科研能力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不仅需要加强专项培训,更需要有相关政策的引导、督促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刘俊香,刘奉,吴永平,等.高职高专护理教学与护士执业考试和护理岗位双接轨的应用与探索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2011(3):82-83。
[2]黄金,张艳,李乐之,等.我国目前专科护士培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2):24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