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初三二模金山语文卷解析及指导
- 格式:pptx
- 大小:78.88 KB
- 文档页数:16
上海市金山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静谧葱茏脍灸人口跌宕起伏B.急躁取缔融会贯通深恶痛嫉C.履行睿智直截了当谈笑风生D.磅礴恬淡开天劈地一筹莫展【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脍灸人口”应改为“脍炙人口”;B.“深恶痛嫉”应改为“深恶痛疾”;D.“开天劈地”应改为“开天辟地”;故选C。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
B.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
C.语文学习现状有喜也有忧,努力学习,就会取得可喜的成绩。
不思进取,语文学习确实就令人堪忧。
D.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
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A项没有语病。
其他各项病句如下:B: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只有……就……”不能搭配,应为“只要……就……”或“只有……才……”;C:应改为“语文学习确实令人忧虑”,或改作“语文学习确实堪忧;D:有歧义,可改为“李娟性格懦弱的母亲”。
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二、名句名篇默写3.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①《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
②《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
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高者挂罥长林梢,__________。
2019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精选汇编虹口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
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
进士及第,调宝鸡尉,柏乡知县。
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
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①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
湜怒,他日行柏乡,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②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
”率诸使者合荐之。
【注释】:①推毂(gǔ):举荐。
②疵:缺点或过失。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⑴进士及.第()⑵召诣.行台白事()12.下列对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黄湜整理文书案卷,想要通过翻阅文书寻找侯蒙获罪。
B.黄湜审阅文书案卷,想要翻开文书案卷导致侯蒙获罪。
C.黄湜审阅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使侯蒙获罪。
D.黄湜整理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到达侯蒙获罪。
13.侯蒙及第后的故事表现出他是个、的人。
(4分)11⑴及,达到。
⑵诣,到12C13公正严明正直无私普陀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郑人爱鱼郑人有爱惜鱼者,列盆庭中,且实水焉,得鱼即生之。
鱼新脱网罟①之苦,惫甚,浮白而喁②。
逾旦,鳍尾始摇。
郑人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未几,糁麦而食③,复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人曰:“鱼以江为命,今处以一勺水,日玩弄之,而曰‘我爱鱼我爱鱼’,鱼不腐者寡矣!”不听。
未三日,鱼皆磷败以死。
郑人始悔不用或人之言。
君子曰:“民犹鱼也,今之治民者皆郑人也哉?”【注释】①罟(gǔ):捕鱼的网。
②喁(yóng):鱼口向上,露出水面。
③糁(sǎn)麦而食:喂食饭粒和麦屑。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1)得鱼即生.之(2)郑人掬而观.之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郑人开始后悔不应该听取有些人的话B.郑人才开始后悔没有听取那个劝告人的话C.郑人开始后悔不用或不听别人的话D.郑人才悔恨听有些人的话是错误的13.郑人哪些行为直接导致了“鱼皆磷败以死”的结局?作者借这则寓言想说的道理是什么?(4分)11.(1)养活(2)仔细看12.B13.用水盆养鱼,鱼生存空间小,又每天玩弄鱼统治者不能口称爱民,实际将民众当成自己的玩物,随意摧残。
上海市金山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二模考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名著知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镜花缘》中的林之洋是个善良而风趣的小商人。
虽为商人,却从不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他待人诚恳、朴实,很重情义。
B.《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作者是英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
这是一部文笔优美的抒情性散文作品。
C.《傅雷家书》中,傅雷除了谈生活琐事,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谈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傅聪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D.《昆虫记》以人性观照虫性,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重点介绍了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B项有误。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某些商贩昧着良心制作假牛肉,这不仅会危害人的生命健康,而且扰乱了市场秩序。
(将“会危害人的生命健康”和“扰乱了市场秩序”互换位置)B.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下水,显示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的突破。
(将“显示”改为“标志”)C.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删去“其目的”)D.为了进一步增强全体师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变水平,学校进行了由宿舍到操场的紧急逃生疏散。
(将“增强”改为“提高”)【答案】A【解析】【详解】A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
“不仅会危害人的生命健康,而且扰乱了市场秩序”顺序得当,不能改动。
【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
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
2019年上海市金山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9年4月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孟论学》)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望岳》)3.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竹枝词》)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浓睡不消残酒。
(《如梦令》)5.而吾蛇尚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水仙子·咏江南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
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_____,曲题是_________。
(2分)7.下列对本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曲中“淡”字增添了几许诗意盎然的淡淡秋意。
B.“看沙鸥舞再三”句为江南美景平添了几分孤寂。
C.“卷香风十里珠帘”一句暗示了江南水乡的富丽。
D.“爱杀江南”作结尾,既突显主题,又直抒胸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①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金山区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初三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1题。
2.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1.默写。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
(《孔孟论学》)(2)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望岳》)(3)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
(《竹枝词》)(4)__________,浓睡不消残酒。
(《如梦令》)(5)而吾蛇尚存,__________。
(《捕蛇者说》)【答案】(1). (1)思而不学则殆(2). (2)会当凌绝顶(3). (3)道是无晴却有晴(4). (4)昨夜雨疏风骤(5). (5)则弛然而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能力。
在背诵默写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
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背诵。
此题中注意“殆、凌、疏、骤、弛”的书写。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水仙子·咏江南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
2. 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__,曲题是______。
3. 下列对本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曲中“淡”字增添了几许诗意盎然的淡淡秋意。
B. “看沙鸥舞再三”句为江南美景平添了几分孤寂。
C. “卷香风十里珠帘”一句暗示了江南水乡的富丽。
D. “爱杀江南”作结尾,既突显主题,又直抒胸臆。
【答案】2. (1). 张养浩(2). 咏江南 3. B【解析】【2题详解】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理解。
《水仙子·咏江南》是元代文学家张养浩创作的散曲。
【3题详解】B错误,“看沙鸥舞再三”写得是作者张养浩本人闲洒自适得怡然之味。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①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019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精选汇编虹口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
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
进士及第,调宝鸡尉,柏乡知县。
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
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①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
湜怒,他日行柏乡,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②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
”率诸使者合荐之。
【注释】:①推毂(gǔ):举荐。
②疵:缺点或过失。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⑴进士及.第()⑵召诣.行台白事()12.下列对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黄湜整理文书案卷,想要通过翻阅文书寻找侯蒙获罪。
B.黄湜审阅文书案卷,想要翻开文书案卷导致侯蒙获罪。
C.黄湜审阅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使侯蒙获罪。
D.黄湜整理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到达侯蒙获罪。
13.侯蒙及第后的故事表现出他是个、的人。
(4分)11⑴及,达到。
⑵诣,到12C13公正严明正直无私普陀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郑人爱鱼郑人有爱惜鱼者,列盆庭中,且实水焉,得鱼即生之。
鱼新脱网罟①之苦,惫甚,浮白而喁②。
逾旦,鳍尾始摇。
郑人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未几,糁麦而食③,复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人曰:“鱼以江为命,今处以一勺水,日玩弄之,而曰‘我爱鱼我爱鱼’,鱼不腐者寡矣!”不听。
未三日,鱼皆磷败以死。
郑人始悔不用或人之言。
君子曰:“民犹鱼也,今之治民者皆郑人也哉?”【注释】①罟(gǔ):捕鱼的网。
②喁(yóng):鱼口向上,露出水面。
③糁(sǎn)麦而食:喂食饭粒和麦屑。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1)得鱼即生.之(2)郑人掬而观.之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郑人开始后悔不应该听取有些人的话B.郑人才开始后悔没有听取那个劝告人的话C.郑人开始后悔不用或不听别人的话D.郑人才悔恨听有些人的话是错误的13.郑人哪些行为直接导致了“鱼皆磷败以死”的结局?作者借这则寓言想说的道理是什么?(4分)11.(1)养活(2)仔细看12.B13.用水盆养鱼,鱼生存空间小,又每天玩弄鱼统治者不能口称爱民,实际将民众当成自己的玩物,随意摧残。
2019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项精选汇编虹口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曹刿论战(节选)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曹刿分析鲁庄公治理国家的特点。
B.交代了鲁齐两国作战的具体时间。
C.分析了作战前取信于民的重要性。
D.交代了曹刿请求见鲁庄公的原因。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分)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8 A9这才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10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何以战普陀区(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潍县蜀中寄舍弟第一书(节选)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
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
反复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
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8.对语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作者认为无所不诵是一般人达不到的。
B.《史记》除《项羽本纪》外篇篇精彩。
C.“破烂厨柜”比喻这些作品极为陈旧。
D.传奇恶曲是正人君子不屑的低俗之流。
2019年4月上海市金山区初三语文二模考试试卷(含答案)托副使。
副使归国后,XXX问及遗物,副使答曰:“此皆已散与妓女。
”XXX大怒,将副使杖死。
②这是一则明代XXX的故事。
XXX在《太和正音谱》中说:“XXX为馆职,使高丽,一武人为副。
高丽礼毕,赠遗之物,XXX皆不关意,委托于副使。
副使归国,XXX问及遗物,副使答曰:‘此皆已散与妓女。
’XXX大怒,将副使杖死。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对他的信任和地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11.简述故事中XXX的做法。
(4分)12.这则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4分)13.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故事的主旨。
(4分)14.什么是规则意识?(2分)15.为什么规则意识对社会稳定很重要?(4分)16.从哪些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6分)17.为什么规则意识需要不断涵养?(8分)答案及解析:11.(1)馆职,唐宋时一种官职。
(2)高丽礼毕赠遗之物(礼毕后留下的礼物)。
12.C。
船将要倾翻,船工非常恐惧,请求把所装载的东西全部丢弃(到海里去)。
13.XXX是馆职,副使是官员。
从中可以得到一个人的身份地位不同,对所处环境的应对方式也不同。
14.规则意识是指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为准绳的意识。
(2分)15.规则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都必备的一种意识,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每个公民对各种规则的尊重和遵守。
(4分)16.可以从家庭和学校入手,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家庭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入手,例如家规家训的制定和执行;学校则可以通过教育课程和校规校纪的宣传和执行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6分)17.规则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不断涵养。
在孩子的成长阶段,需要家庭和学校去着力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而且成年后也需要不断地涵养和强化,才能保持对规则的尊重和遵守。
(8分)5.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可以从家庭做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在孩子幼儿时期,绘本是幼儿研究和认识世界的最好方式之一。
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二模语文试题(全卷共1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古诗文默写。
( 分)( ) ▲ ,归雁入胡天。
( )长风破浪会有时, ▲ 。
( ) ▲ ?曹刘。
▲ 。
( )无可奈何花落去, ▲ 。
( ) ▲ , ▲ , ▲ 。
此之谓大丈夫。
( )《渔家傲·秋思》中用典故表达戍边将士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 ,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分)✌. 蜷.曲( ◆↖⏹) 熟稔.(❒ě⏹) 祈.愿(❑í) 惩.恶扬善(♍♒ ⏹♑). .雏.形(♍♒ú) 亘.古(ɡè⏹ɡ) 嗔.怒(♍♒ē⏹) 心无旁鹜.(♦ù). 回溯.(♦♒◆ò) . .戏谑.(⌧◆è) 慰藉.( ↙) 通宵.达旦(⌧♓ā☐). 缄.默( ♓↓⏹) 羸.弱(●é♓) . .懊.悔(à☐) 风雪载.途( à♓)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 分)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
诸葛亮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心浮气躁,是成不了大气候的。
静是要经过( ▲ )的,古人叫作“习静”。
唐人诗云:“山中习静朝观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习静”可能是道家的一种功夫,习于安静确实是生活于( ▲ )的尘世中人所不易做到的。
静,不是一味地孤寂,不闻世事。
我很欣赏宋儒的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惟静,才能观照万物,对于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致。
静是合乎人道,也是顺乎自然的。
⑴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分✆锻炼 锻造 扰攘 繁杂⑵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分✆✌.“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上海市金山区2019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9年4月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孟论学》)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望岳》)3.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竹枝词》)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浓睡不消残酒。
(《如梦令》)5.而吾蛇尚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水仙子·咏江南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
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_____,曲题是_________。
(2分)7.下列对本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曲中“淡”字增添了几许诗意盎然的淡淡秋意。
B.“看沙鸥舞再三”句为江南美景平添了几分孤寂。
C.“卷香风十里珠帘”一句暗示了江南水乡的富丽。
D.“爱杀江南”作结尾,既突显主题,又直抒胸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①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上海市金山区2019-2020学年中考二诊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在较长一段稔熟地相处之后,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是一缕咖啡的香气。
这是另一路的气味,和他们家绝无相干。
它悄悄地,夹在花椒炸.锅的油烟里,进来了。
这是一股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奢华/浮华)的意思在里面,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
因此,我断定,这又是一户新入位的人家,很没经验地,也将管子接进了烟道,又恰逢顺时顺风,于是,来到我家厨房(凑/瞧)热闹了。
这一路的风格显然要温和、光滑一些,比较具有装饰感,唤起人的瑕.想.。
和它不那么实用的性格相符,它并不是按着一日三餐来,不大有定规,显得有些孱.弱似的。
而那先来的,从来一顿不落.,转眼间,油烟全面铺开,又转眼间,油烟席卷而去,总是(风起云涌/叱咤风云)的气势。
但是,有时候,夜已经很深了,那新来的,悄然而至。
咖啡的微苦的香味,弥蔓..开来。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稔.熟(niǎn)不速之客B.炸.锅(zhà)大相径庭C.孱.弱(cán)瑕想D.不落.(là)弥蔓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奢华凑风起云涌B.奢华瞧叱咤风云C.浮华瞧风起云涌D.浮华凑叱咤风云【答案】1.B2.D【解析】1.A. 稔.熟(rěn)。
C. 孱.弱(chán),瑕想——遐想。
D.弥蔓——弥漫。
2.奢华:奢侈浮华。
浮华:表面上豪华、动人而实际内容空虚、无用。
“奢华”不合语境。
风起云涌:比喻新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盛。
不合语境。
叱咤风云:叱咤:怒喝声。
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
形容威力极大。
故选D。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鄙.薄(bǐ)狭隘.(yì)澄.澈(chéng)叱咤.风云(zhà)B.褴.褛(lán)旁骛.(wù)箴.言(zhēn)纷至沓.来(tà)C.莅.临(lì)教诲.(huǐ)矜.持(jīn)咄.咄逼人(dō)D.怂.恿(cóng)隽.永(juàn)妩.媚(fǔ)奄.奄一息(yǎn)【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B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
2019年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竹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夕露沾我衣。
(陶渊明《归田园居》)3.月上柳梢头,。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4.,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曹刿论战》)5.,虽鸡狗不得宁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第四自然段)(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蝶恋花宋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这首词围绕着“”来写景抒情。
(2分)(用文中语言回答)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残照”不仅点明时间,更增添了一层感伤的色彩。
B.“拟”写出词人想借酒浇愁、寻得欢乐的心理活动。
C.“终不悔”表现了主人公坚毅的性格和执着的态度。
D.“伊”是思念深爱的女子,也暗指人生的理想目标。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①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8.《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西汉(人名)编订的《》。
(2分)9.第①段加点词“此”指代的具体内容是(3分)10.联系上下文,说说对第②段王所说之“善”的理解。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孔子见罗雀者孔子见罗雀者①,所得皆黄口小雀。
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上海市金山区2019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上海市金山区2019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金山区2019年初三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 00分钟) 2019年4月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都城南庄》)
2.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
3.衣带渐宽终不悔,。
(《蝶恋花》)
4.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5.,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
6.峰回路转,,醉翁亭也。
(《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7--8题(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1.默写。
(1)蜂蝶纷纷过墙去,______。
(《雨晴》)(2)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3)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
(《卖炭翁》)(4)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密州出猎》)(5)青树翠蔓,______,参差披拂。
(《小石潭记》)二、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2.琴棋书画是我国四大传统艺术形式,是构成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重要元素。
琴棋书画可以陶冶情操,滋养心灵,从而使一个人变得高雅而富有情趣。
根据下列要求完成有关任务。
(1)下列短语中与“琴棋书画”无关的一项是______A.柳骨颜筋 B.伯牙绝弦 C.韦编三绝 D.丢车保帅(2)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许多诗人和画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画中的诗情,想象诗中的画意。
①给画配诗。
上边的图画,除了让你想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外,还会让你想到哪些带有“月”字的符合这个画面意境的古诗句呢?请写出其中两句。
②为诗描画。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
秋思》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3.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诗中用“______”、“______”喻指远行的朋友。
(2)以下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是______A.首联“横”字勾勒出山之静态,“绕”字画出水之动态。
B.颔联紧扣题目,表达出对友人漂泊生涯的关切与不舍。
C.颔联以“浮云”、“落日”作比,写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D.尾联用“班马鸣”直接抒发了诗人不忍离别的情感。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卖油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上海市金山区2019年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名句名篇1. 欲把西湖比西子,。
(《饮湖上初晴后雨》)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3. 手把文书口称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卖炭翁》)4. 吾视其辙乱, ____________________ ,故逐之。
(《曹刿论战》)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二、诗歌鉴赏6.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下面小题。
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对《观沧海》《望岳》两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两首诗都采用写景抒情的方式。
B. 两首都运用了想象的方法。
C. 两首诗都有对偶句。
D. 两首诗都是篇末点题。
2.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观沧海》的“观”即“看”,有两层意思:一是作者北征乌桓胜利班师心情乐观;二是所写对象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 ______ )(2)《望岳》的“望”即“看”,有两层意思:一是作者并未登山,而是在山脚下远望泰山;二是作者想象登山泰山之巅、雄视天下的壮观景象。
( 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7.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为学①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