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的病理诊断
- 格式:pdf
- 大小:444.40 KB
- 文档页数:5
经直肠穿刺活检100例前列腺癌的病理形态学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前列腺癌病理形态学及在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对100例前列腺癌经直肠穿刺活检后病理报告进行分析。
结果本组结构紊乱92例、细胞学异型性61例、浸润79例。
主要为腺癌88例,其中高分化腺癌16例,中分化腺癌32例,低分化腺癌41例。
鳞状上皮细胞癌、移行细胞癌、类癌、未分化癌等仅12例。
结论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是临床上确诊前列腺癌的有效手段。
病理诊断形态学特征主要建立在结构紊乱、细胞学异型性和浸润三方面的病理基础上。
【关键词】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前列腺癌目前我国老年男性人口在逐渐增多,前列腺穿刺活检明显增多,为前列腺癌的病理诊断开拓了新领域。
因此早期诊断、干预及治疗该疾病,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关键。
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已使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
为探讨穿刺活检前列腺癌的病理特征,现对本院的100例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的病理形态学进行分析讨论,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0例患者均经直肠指诊(DRE)、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查及超声检查疑诊PCA,年龄45~81岁,平均67。
4岁。
1、2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10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血尿、尿潴留12例,消瘦6例,骨痛、双肾积水3例。
1、3术前准备患者术前均常规检查血常规、出凝血系列,均无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术前7d停用抗凝药物(如阿斯匹林)。
术前常规清洁肠道,术前及术后2~3d常规口服氟喹若酮类抗生素加灭滴灵。
1、4穿刺方法患者常规准备后胸膝卧位,常规5%碘伏消毒会阴部及直肠肠腔,直肠指诊后手指引导,进行包括病灶在内的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的两侧,即前列腺的基底部、中间及尖部各间隔穿刺3点,总共穿刺活检6点;如直肠指诊有结节,多于结节处加穿2针[1]。
将所取组织标本用10%甲醛溶液固定送病理检查。
2结果2、1100例前列腺癌穿刺活检标本的病理形态学特征为结构紊乱92例占92%,细胞学异型性61例占61%,浸润79例79%,其中前列腺包膜外脂肪组织内及神经周围浸润5例。
2019版《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发布——前列腺癌诊治指南更新解读2020 年 10 ⽉ 31 ⽇,2019 版《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发仪式在郑州隆重举办。
继 2006 年、2007 年、2009 年、2011 年和 2014 年由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UA)编撰出版了五版指南后,2019 版指南从《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更名为《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新版指南)。
「新版指南」封⾯图本次新版指南由中⼭⼤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黄健教授主编,通过国内多个泌尿外科协会统筹协作,以及与国际泌尿外科学术团体的积极沟通交流,集结泌尿外科及相关学科多位专家共同参与编写。
新版指南汇集了最新的研究⽂献结果和循证医学证据,也结合我国的临床实践,不仅⾸次纳⼊了男科疾病,也更新了泌尿外科疾病诊治⽅法的进步和发展。
「新版指南」发布现场前列腺癌是泌尿肿瘤中的诊治难点,本次指南对前列腺癌的诊疗做出了许多⽅⾯的更新。
相⽐2014 版指南,新版指南加⼊了更多的图表,显⽰更为清晰直观,⽽且根据循证医学证据的强度引⼊了不同的证据等级和推荐分级。
新版指南拆分了前列腺癌的治疗、随访两章节的概论,根据前列腺癌的⾃然病程将其分为器官局限性及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治愈性治疗后前列腺癌复发的诊治、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诊治等章节,具有更⾼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下⾯本⽂从各章节出发剖析和总结前列腺癌诊疗内容的重点更新。
流⾏病学和病因学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有着明显的地理和种族差异,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近年来呈现出迅速上升的趋势。
新版指南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补充了引起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除睾酮及雌激素的⽔平紊乱外,指南还指出炎症、肥胖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存在⼀定的相关性。
指南还引⼊了新近的基因检测分析数据,列出同源框基因 HOXB13、DNA 损伤修复相关基因(BRCA1/2、CHEK2、PALB2、BRIP1、NBS1 等)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具有相关性。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一、填空题1、肾癌的典型症状是、和。
2、肾母细胞瘤是婴幼儿最常见腹部肿瘤,其临床特点是。
3、膀胱肿瘤的好发部位最多为和,其次为和。
4、阴茎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前列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
5、临床诊断前列腺癌的基本方法包括、和。
二、判断改错题1、无痛性肉眼血尿是泌尿系肿瘤的最常见的表现。
%2、肾癌患者早期表现为血尿、疼痛和肿块。
3、阴茎癌淋巴转移极常见,亦常侵犯临近的尿道海绵体。
4、膀胱肿瘤患者血尿的量与肿瘤大小、数目、和恶性程度是一致的。
5、膀胱肿瘤切除后容易复发,保留膀胱的各种手术术后2年内几乎全部复发。
三、选择题[A型题]1、1、出现下列哪种情况时应最先考虑泌尿系肿瘤。
A.膀胱刺激症状B.无痛性肉眼血尿C.排尿困难D.尿失禁E.尿潴留2、%3、2、肾盂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
A.鳞癌B.腺癌C.移行上皮癌D.移行上皮乳头状瘤E.膀胱肉瘤4、3、对Ta、T1期膀胱肿瘤,膀胱内灌注治疗目前效果最好的是。
A.BCG B.丝裂霉素C.阿霉素D.羟喜树碱E.噻替派5、4、下列对阴茎癌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绝大多数发生于包茎的病人B.HPV是致癌物C.常浸润尿道海绵体,影响排尿D.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乳头状瘤!E.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和化疗5、关于肾母细胞瘤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发生于胚胎性肾组织,是上皮源的恶性肿瘤B.与正常的肾组织有明显界限C.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腹部肿瘤D.常侵入肾盂肾盏内E.多在5岁以后发病[B型题]A.鳞癌B.腺癌C.移行细胞癌D.上皮和间质来源的恶性混合瘤E.肉瘤-6、膀胱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
7、肾盂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
8、前列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
9、阴茎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
10、肾母细胞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
A.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B.膀胱部分切除术C.膀胱全切术D.膀胱内化疗药物灌注E.全身化疗和放疗》11、膀胱原位癌细胞分化不良、癌旁原位癌或已有浸润者,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为。
前列腺癌的病理诊断及Gleason分级病理科虞义建摘要:前列腺癌病理诊断的发展,尤其是免疫组织化学的发展,使前列腺癌诊断的客观依据更加充分,Gleason分级的发展与前列腺癌预后的关系更加密切,对临床治疗和预后的估计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关键词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前列腺癌是欧美国家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老年人高发,占美国男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1].虽然在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较低,但随着国人寿命的延长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也在逐年增加,且分化差!恶性程度较高!预后不良[2,3],因此前列腺癌的及时诊断对治疗和预后都至关重要. 前列腺腺癌的分级是前列腺病理学的一个重要主题.文献报道的多种分级系统中,Gleason分级[4],Mostofi分级[5]和MD Anderson医院分级[5]是3种主要系统"在美国,分级是普遍使用的分级系统,是制定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的主要指标之一[10-14].泌尿与男性生殖系统肿瘤2004年版分类,也正式将分级纳入[6].临床表现:前列腺癌多数无明显临床症状,常在直肠指诊、超声检查或前列腺增生手术标本中偶然发现。
前列腺癌较大时可以引起排尿困难,尿潴留、尿失禁、血尿。
前列腺癌转移病灶可以引起骨痛、脊髓压迫的神经病状、病理骨折等。
肉眼上,早期癌块很小,一般难以发现,后来可呈现多个小结节或融合成鸡蛋大或更大的癌结节。
癌结节常位于前列腺包膜下,境界不清,质地较坚实,呈灰白或浅黄色。
从尿道刮切碎片组织,仔细检查亦常可发现癌组织比良性增生组织坚实,色泽较黄色,有时质地较硬,似乳腺硬癌组织。
75%~85%前列腺切除标本分段切片证明有多个癌灶,由多中心发生。
前列腺癌的组织学类型1980年WHO公布前列腺肿瘤分类如下[7]:前列腺肿瘤的组织学分类上皮性肿瘤良性恶性腺癌:小腺泡、大腺泡、筛状、实性/小梁状、其他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未分化癌非上皮性肿瘤良性恶性横纹肌肉瘤、平滑肌瘤其他杂类肿瘤继发性肿瘤未分类肿瘤前列腺癌以腺癌最常见,约占96%。
前列腺癌病理诊断与鉴别分析摘要: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为前列腺癌,纵观该疾病目前在我国的临床发病概率,受老龄化因素的影响,呈逐渐递增的趋势。
虽然前列腺癌诊断技术难度不高,但容易与良性病变混淆,需临床高度注意,避免误诊。
关键词:前列腺癌;病理诊断;鉴别诊断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改进了检测手段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促进了前列腺癌早期发现率与检出率的提高[1]。
临床常规的前列腺癌诊断,借助其组织学形态与细胞学特征,技术难度要求不高。
但是,检测标本的选取需要借助前列腺细针穿刺活检技术或经尿道切除,容易获得细小破碎的组织。
加之,部分良性病变与前列腺癌相似,误诊率较高。
与前列腺癌组织形态学相似的良性病变包括:类似低级别前列腺腺癌、与类似高级别前列腺腺癌。
因此,非常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前列腺癌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以精确区分与前列腺癌类似的前列腺良性病变,避免不必要的治疗。
1.前列腺穿刺部位还是前列腺癌的好发部位结合相关统计,70%的前列腺癌发生于周围区,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主要发生区域为移行区和中央区。
因此,二者的差异体现在手术摘除标本与穿刺标本的形态学方面。
相关学者将340例穿刺标本与280例手术摘出标本进行比较[2],结果显示,前列腺癌、前列腺上皮内肿瘤、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的穿刺标本检出率较手术摘除标本更高。
而梗死、鳞化、间质增生结节、腺性膀胱炎、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的手术摘除标本检出率高于穿刺活检。
这是由于两种标本来源于不同的前列腺解剖位置,从而形成的形态学差异。
临床在实施前列腺穿刺活检时,在遇到正常固有组织的同时,还可预见周围临近组织。
如果对前列腺各分区的组织及其邻近组织不够熟悉,从极易造成误诊。
1.穿刺活检前列腺癌的病理形态学诊断要素1.细胞学异常目前,临床诊断前列腺癌的主要依据包括:与正常细胞核相比,癌细胞核更大,且染色质靠边、凝聚、核膜清楚,如果存在2-3个偏位或直径大于1.2μm的大核仁。
第五版WHO《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中分子定义的肾细胞癌张慧芝;赵明【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年(卷),期】2024(40)4【摘要】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及基因测序技术的广泛开展,我们对肾脏肿瘤的分类有了新的认识,一些由特定基因改变引起的肾细胞癌逐渐被认识。
2022年发布的第五版WHO《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将驱动基因明确的肾细胞癌单列一类,即分子定义的肾细胞癌,包括TFE3重排肾细胞癌、TFEB改变肾细胞癌、ELOC(原TECB1)突变肾细胞癌、延胡索酸水合酶(fumarate hydratase,FH)缺陷型肾细胞癌、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缺陷型肾细胞癌、ALK重排肾细胞癌和SMARCB1缺陷型肾髓质癌[1](表1)。
这些分子定义的肾细胞癌虽然具有一定的重现性形态学特征,但是部分存在明显的重叠和交叉,确诊主要依靠与分子异常特异相关的免疫组化标志物或分子检测到明确的遗传学异常。
该文对分子定义的肾细胞癌的病理诊断及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的总结和归纳。
【总页数】6页(P342-347)【作者】张慧芝;赵明【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11【相关文献】1.WHO(2016)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解读2.2004年WHO泌尿系肿瘤分类中前列腺腺泡细胞癌的病理诊断及Gleason分级3.负性共刺激分子B7-H4在泌尿系肿瘤中的研究进展4.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五版)分子诊断指标解读5.第五版WHO《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中前列腺肿瘤主要变化解读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