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22课张可久散曲二首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22课张可久散曲二首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22课张可久散曲二首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22课张可久散曲二首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学习目标 1.了解张可久的生平及其思想意识。2.理解张可久对现实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3.学习作者以景寄情及以通俗之笔状深刻含义的写法。

双调·水仙子·秋思

张可久

天边白雁写寒云,镜里青鸾瘦玉人。秋风昨夜愁成阵。思君不见君,缓歌独自开樽。灯挑尽,酒半醺,如此黄昏。

诗意解读这是一支怀念远人的闺怨小令。

作者的感受是独特的。写法上也是别开生面的。起句以客观之景致笼盖全曲,突出了秋天之苍凉寂寥。白雁秋风,又值黄昏时节,“愁”字不点自出。“写寒云”的“写”用得极为巧妙,写者,画也。大雁高飞,在云间或排成“一”字,或排成“人”字,故谓“写寒云”。这里以天边的白雁暗喻远方的丈夫。

前两句一写景,一写人。天上白雁,人间鸾女,既是映衬,也是对照,且都写得不同凡响。玉人瘦损,以青鸾顾影自怜作比,意味无尽。第三句猛回首,说到了昨夜秋风,自然而然点出“愁”字,并不忌讳语直。愁也罢了,偏又“成阵”,昨宵今日,陷入愁阵不能自拔,愁绪未曾稍减。“思君”二句,点明题旨,即愁之根由。思念自己的情人,却又百般无奈,无法见到,于是寻求排遣,歌一番,唱一阵。“缓”字透露出歌的节奏,一定是凄婉怨艾之曲;也隐隐透露了歌的内容——无非怀人幽怨之辞。一人哼唱,不仅不能排遣愁闷,反而更添抑郁。继而又开樽独酌,以求到醉乡去摆脱愁苦困扰。就这样苦苦地坐着,闷闷地饮着,慢慢地挨着。然而此时此刻,才刚刚是黄昏时候,那漫漫长夜,将如何熬过呵!结尾的“灯挑尽,酒半醺,如此黄昏”,令人黯然神伤。特别是“如此黄昏”,为读者留下无尽的联想余地,人们自然会想到“恁般长夜”,有余不尽,味永且长。

名句识记天边白雁写寒云,镜里青鸾瘦玉人。

考点演示这首散曲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尾句简要分析。

答案写闺中女子思念自己的心上人,却又无法相见的苦闷。主人公思念心上人而不得相见,为排遣愁闷,苦苦地坐着,闷闷地饮着,慢慢地挨着,灯要燃尽,酒已半醉,然而却“如此黄昏”。人们自然会想到那漫漫的长夜将如何熬过,由此表现主人公的思念之深重。

一、作者简介

张可久(约1280—约1348),号小山,庆元(今浙江鄞县)人。一生坎坷,四十岁前为功名奔波,后曾为绍兴路吏,七十多岁尚迫于生计,为昆山幕僚。他专力写散曲,现存作品有小令855首,套数9套,为元人中创作散曲最多的作家。

他的创作中流露出了生活的困窘与抑郁感伤,写尽了穷通无定、世态炎凉的感慨。有的感叹世事,凭吊古迹,有的抒写民间疾苦和儒士悲哀。他的散曲更多的是向往归隐和悠闲。他很可能是时隐时仕,不得不出来做小吏,散曲中常表现出悲凉的、渴望田园生活而不得的感情。有的反映了元代知识分子沉沦下僚的生活现实。

他的散曲雅正,着力于炼句,对仗工整,讲究蕴藉骚雅,且多熔炼诗词名句,形成典雅工丽的特色。朱权盛赞其词“清而且丽,华而不艳,有不食烟火之气,真可谓不羁之才”。

二、写作背景

《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

张可久沉沦下僚,生活窘困,穷通无定,看尽世态炎凉。对生活的感受深切,且感情是沉痛的,因此他的一些散曲借景抒情,表达不满。

《正宫·醉太平·无题》

张可久凄凉的境遇,加上社会世态人情淡薄,社会风气极端恶劣,混浊污秽,作者深处其中,激愤难抑。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嫌命窘.(jiǒnɡ)(2)倚.树(yǐ)(3)攒.(cuán)

(4)盛钱囤.(dùn) (5)馄饨

..(húntun)

2.填空。

(1)绝顶峰攒雪剑,悬崖水挂冰帘,倚树哀猿弄云尖。血华啼杜宇,阴洞吼飞廉。比人心山未险。

(2)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清廉贬入睡馄饨。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绝顶峰攒.雪剑

攒:聚集

(2)阴洞吼飞廉

..

飞廉:传说中的风神

(3)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

窘:困窘无奈

(4)清廉贬入睡馄饨

..

馄饨:同“混沌”,懵懂

一、结构图示

二、要点赏析

1.阅读《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回答下列问题:

(1)为突出天台山之险峻,曲中用了什么手法?试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是生动的比喻,如以“雪剑”喻群峰峭拔尖削,以“冰帘”喻瀑布水柱高悬密集;二是动静结合,除山水这些主体外,还通过哀猿、杜鹃的声音写人的心理感受,显得有声有色。

(2)此曲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如何突出这一主旨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主旨是表现人心的险恶,揭露社会的黑暗。作者先极力表现山势险峻,在结句一笔宕开,有力地衬托了人世间险恶。

2.阅读《正宫·醉太平·无题》,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散曲的主题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散曲辛辣地讽刺了不择手段地追求金钱的无耻之徒,揭露了世俗风气的腐败,指

出贪财乃是世风腐败的根源。

(2)通过这首散曲,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处世态度是怎样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痛恨丑恶的世风,不甘同流合污,只求独善其身。

三、疑难探究

3.比较阅读张可久的《正宫·醉太平·无题》和马致远的《双调·夜行船·秋思》,说说这两首散曲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双调·夜行船·秋思①

马致远

百岁光阴一梦蝶②,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③。

[乔木查] 想秦宫汉阙④,都做了蓑草牛羊野。不恁⑤么渔樵没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⑥。

[庆宣和] 投至⑦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虽坚半腰里折。魏耶?晋耶?⑧

[落梅风] 天教你富,莫太奢。没多时好天良夜⑨。富家儿⑩更道你心似铁,争辜负了锦堂风月?。

[风入松] 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不争镜里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莫笑巢鸠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

[拨不断] 利名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

[离亭宴煞] 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人问我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注①双调:宫调名。夜行船:曲牌名。这是套数,有多个曲牌,下面的“乔木查”、“庆宣和”、“落梅风”等都是曲牌名。

②梦蝶:《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这句话是说人生就像一场幻梦。

③“急罚盏”句:赶快行令罚酒,直到夜深灯熄。“夜阑”,夜深,夜残。

④秦宫汉阙:秦代的宫殿和汉代的陵阙。

⑤不恁(nèn):不如此,不这般。

⑥龙蛇:这里指刻在碑上的文字。古人常以龙蛇喻笔势的飞动。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

⑦投至:及至,等到。

⑧“鼎足”句:言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形势,到中途就夭折了。最后的胜利者到底是魏呢,还是晋呢?

⑨好天良夜:好日子,好光景。

⑩富家儿:元代杂剧家郑廷玉根据神怪小说《搜神记》,关于一个姓周的贫民在天帝的恩赐下,以极其悭吝、极其刻薄的手段,变为百万富翁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为富不仁,爱财如命的悭吝形象——看钱奴。

?锦堂风月:富贵人家的美好景色。此句嘲弄守财奴情趣卑下,无福消受荣华。

?添白雪:添白发。

?巢鸠计拙:不善于经营生计。

?葫芦提:糊糊涂涂。

?蛩:蟋蟀。宁贴:平静,安静。

?彻:了结,到头。

?裴公:唐代的裴度。他历事德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五朝,以一身系天下安危者二十年,眼见宦官当权,国事日非,便在洛阳修了两座别墅叫作“绿野堂”,和白居易、刘禹锡在那里饮酒赋诗。

?陶令:陶潜。因为他曾经做过彭泽令,所以被称为陶令。相传他曾经参加晋代的慧远法师在庐山虎溪东林寺组织的白莲社。

?北海:东汉的孔融。他曾出任过北海相,所以后世称为孔北海。他尝说:“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东篱:马致远。他羡慕陶潜的隐逸生活,因陶潜《饮酒》诗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乃自号为“东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无题》中的“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这两句开门见山,单刀直入,道出全篇主旨:世人皆嫌命运困窘多舛,个个见钱眼开,贪图钱财势力。可知贪财乃世风腐败之根源。人皆渴望腰缠万贯。然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所以最终必将走向人欲横流腐败贪婪的深渊。“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粘便滚”两句深刻地道出了社会大染缸的性质。“水晶环”喻指纯洁无瑕清白的人,“面糊盆”喻指污浊的社会。即使再清白的人,只要一踏入社会这个大染

缸,就立即被沾染熏黑。“滚”字用在此处,形象、妥帖,把那种甘愿同流合污、享受庸俗的嘴脸表露无疑。本曲全用口语,语调泼辣大胆,嬉笑怒骂,让人感受到强烈的生活气息。“胡芦提倒稳”,结句以消极反抗的口吻申明自己不合作的处世态度。表面上似乎说稀里糊涂倒安稳,其实是作者的反语。这颇像清人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其实正是伤心人的愤激之语。

《秋思》语言典雅瑰丽,善于化用典故,不离本色,押韵尤妙。全曲文采飞扬。这首散曲表现了马致远的超然绝世的生活态度。表面上似乎作者与世无争、及时行乐,实际上是作者愤世嫉俗,牢骚太盛之语。

一、基础巩固

1.填空题

(1)张可久,号小山,有《小山乐府》、《张小山小令》等作品。

(2)《正宫·醉太平·无题》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喻、鼎足对。

(3)《正宫·醉太平·无题》这首小令辛辣地讽刺了那些不择手段追求金钱的无耻之徒,从一个侧面揭露出元代社会的病态和世俗风气的腐败(意思对即可)。

(4)血华啼杜宇,阴洞吼飞廉。比人心山未险。

(5)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清廉贬入睡馄饨。

二、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2~3题。

[中吕]卖花声·怀古二首

张可久

其一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①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其二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②。伤心秦汉,生灵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注①金谷名园: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建金谷园以行乐。②将军空老玉门关:指班超投笔

从戎的故事。

2.下列对这两首曲子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两首曲子都是咏史用典,寄托对历史兴衰的感叹,对劳苦大众的历史命运给予深切的同情。B.第一首曲子以“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作结,以景作结,寓情于景。

C.第一首曲子的末尾句所写的春意阑珊的凄清景象和前三句所写的繁华盛事形成鲜明的对照,一兴一衰,一乐一哀,直接抒发了心中的无限感慨。

D.第二首曲子以“读书人一声长叹”作结,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但感情激烈饱满,爱憎分明。

E.第二首曲子最后的“叹”字,一是叹国家遭难,二是叹百姓遭殃,三是叹读书人无可奈何,含意丰富,耐人寻味。

答案CD

解析C项应为“间接抒发”。D项为“直抒胸臆”。

3.两首曲子的语言比较凝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发无限感慨于不发感慨中,第一首曲子代表了张可久散曲的特色,第二首曲子体现了“曲野”的本色精神。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略。要点:第一首曲子典雅工巧或含蓄隽永;第二首曲子不避口语,畅达泼辣。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4~5题。

[黄钟]人月圆·山中书事

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4.下列对本曲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从历史的兴盛衰亡和现实的切身体验,似乎悟出了社会人生的哲理:一切朝代的兴盛衰亡,英雄的得失荣辱,都不过像一场梦幻,转瞬即逝,因此悲观的情绪油然而生。B.“孔林”三句,具体印证了世事沧桑、繁华如梦的哲理:即使像孔子那样的儒家圣贤,吴王那样的称霸雄杰,楚庙那样的江山社稷,而今安在哉?惟余苍翠的乔木,荒芜的蔓草,栖息的寒鸦而已。

C.“茅舍”“村家”“山中”,既照应了题目“山中书事”,又突出了隐居环境的幽静古朴、恬淡安宁:这里没有车马红尘的喧扰,而有青山白云、沟壑林泉的景致,正是“倦天涯”之后的宜人归宿。

D.“藏书”“酿酒”“煎茶”,写作者想象中的诗酒自娱,旷放自由的生活乐趣。“万卷”书读之不尽,“松花”“春水”取之不竭;饮酒作诗,读书品茶,足慰晚年。

E.这首小令通过感慨历史的兴盛衰亡,表现了作者看破世情、厌倦风尘的人生态度和放情烟霞、诗酒自娱的恬淡情怀。

答案AD

解析A项“因此悲观的情绪油然而生”脱离了曲子的内容。D项“想象中的”分析不当,应该是作者当时的生活状态。

5.“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倦”字既概括了作者饱受人间世态炎凉之苦,又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埋下了伏笔。

高中语文唐诗宋词背

高中语文选修一必背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旅夜书怀

2017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十二专题

2017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唐诗宋词选读》十二专题 目录 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专题 专题二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专题 专题三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专题 专题四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专题 专题五创新求变的中唐诗专题 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专题 专题七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专题 专题八“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专题 专题九“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专题 专题十“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专题 专题十一“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专题 专题十二“龙腾虎掷”的稼轩词专题

2017高中语文 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专题整合 古体诗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古体诗按形式分类如下表: 古体诗(古风)????? 四言诗:出现最早 如《诗经》 五言诗:成熟于汉代 如《古诗十九首》 七言诗:成熟于唐代 如白居易《长恨歌》 乐府诗:诗题有歌、行、引、歌行、吟、曲等名称 古诗中景与情的关系 一、理论讲解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其实,赏诗也不过“情、景二端”。从高考的角度讲,答诗歌鉴赏题,也不过“情、景二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古典诗歌最重要的表现手法,最重要的特点。因此,分析、掌握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就成为学习古典诗歌的关键。 一般说来,古典诗歌里情与景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四种: 1.乐景衬乐情 以在写景绘色方面备受推崇的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初秋时节,天色向晚,山雨初霁,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这里对清新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追求恬淡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清新美好的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和写照。 2.哀景衬哀情

高中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必背古诗文

高中语文选修古代诗歌 散文鉴赏必背古诗文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湘夫人(屈原)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zhízhú)不敢言。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渡,秋风。 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梦游天姥(mǔ)吟留别(李白) 海客谈瀛(yíng)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5),势拔五岳掩赤 城。天台(tāi)一万八千丈,对此欲 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shàn)溪。宿(sù)处今尚在,渌(lù)水荡漾清猿啼。脚着(zhuó)(jī),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yǐn)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 (yù),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hōng)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luán)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huǎng)惊起 而长嗟(jiē)。惟觉(jué)时之枕 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qí)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chè),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róng)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菩萨蛮(其二)韦庄 人人尽说,游人只合江南老。春 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小学初中高中语文课本上所有的唐诗宋词

小学初中高中语文课本上所有的唐诗宋词莲都区小学语文学科推荐背诵古诗文 一年级上册 yǒnɡé cǎo 咏鹅草 tánɡ luò bīn wànɡ tánɡ bái jū yì 【唐】骆宾王【唐】白居易 ééé lí lí yuán shàng cǎo 鹅、鹅、鹅,离离原上草, qū xiàng xiàng tiān gē yí suì yì kū róng 曲项向天歌。 一岁一枯荣。

bái máo fú lǜ shuǐ yě huǒ shāo bú jìn 白毛浮绿水,野火烧不尽, hóng zhǎng bō qīng bō chūn fēng chuī yòu shēng 红掌拨清波。 春风吹又生。 dēnɡɡuàn què lóu lù chái 登鹳雀楼鹿柴 tánɡ wánɡ zhī huàn tánɡ wánɡ wéi 【唐】王之涣【唐】王维 bái rì yī shān jìn kōng shān bù jiàn rén 白日依山尽, 空山不见人,

huáng hé rù hǎi liú dàn wén rén yǔ xiǎng 黄河入海流。 但闻人语响。 yù qiónɡ qiān lǐ mù fǎn jǐnɡ rù shēn lín 欲穷千里目,返景入深林, gèng shàng yì céng lóu fù zhào qīng tái shàng 更上一层楼。 复照青苔上。 jiānɡ nán 江南 hàn yuè fǔ

汉乐府 jiānɡ nán kě cǎi lián lián yè hé tián tián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yú xì lián yè jiān yú xì lián yè dōnɡ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yú xì lián yè xī yú xì lián yè nán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yú xì lián yè běi 鱼戏莲叶北。 zènɡ wānɡ lún 赠汪伦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默写大全(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强化训练 1.古诗文填空。 (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山不厌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4)三岁为妇,____________。夙兴夜寐,______________。(《诗经·氓》) (5)玉露凋伤枫树林,____________。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2. 古诗文填空。 (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2)挟飞仙以遨游,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4)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论语·为政》) (5)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古诗文填空。 (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2)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其蔑视权贵思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而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子曰:“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4.古诗文填空。 (1)在教育学生问题上,孔子认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的是,在学生思维有阻碍的时候加以开导,在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加以启发。 (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_________________。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______________,飞羽觞而醉月。_____________,何伸雅怀?(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4)_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 。(杜甫《蜀相》) (5)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湘夫人》) 5.古诗文填空。 (1)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2)凭谁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4)《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主张通过宣传教化来实行王道的几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教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山水田园诗四首 【教学目标】 1、了解“山水田园诗”的兴衰与发展。 2、了解盛唐“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学习鉴赏田园诗的方法。 3、准确把握这四首诗的的思想内容及不同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了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学会赏析它。 【教学难点】学会赏析(方法指导:仔细品味诗歌所创造的意境,结合诗人的生平遭遇来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关于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田园诗与山水诗在南北朝时期基本上分道而行,到唐初王绩开始合流。至初唐之交,描写山水别业的风尚盛行于朝野,沈宋、吴越诗人在山水诗创作中取得的成就已为盛唐山水田园诗开了先河。唐朝田园诗继承了陶谢山水田园诗的精神旨趣,在大自然中追求任情适意、快然自足的乐趣,领会老庄超然物外、与大化冥合为一的境界;从东晋以来形成的澄怀观道、静照忘求的审美关照方式,在盛唐进一步与仙境和禅境相融合,促使山水诗形成了优美空静的意境。艺术上,他们继承了重兴寄和感受、谢灵运重观赏和刻画的传统,形成寄情于自然美之中的基本表现方式。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2、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隐逸,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 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清幽淡雅 3、内容:这类诗多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 4、艺术特色: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5、代表诗人: 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祖咏 二、学习《宿建德江》 (一)、孟浩然之生平:(689—740),四十岁以前一直住在襄阳,四十岁时到长安考过一次进士,然而却没有考上,从此也就不得不断了做官的念头,在江浙一带游历了几年之后,最终死在襄阳。晚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聘他为幕僚。李白《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二)、孟浩然之山水田园诗 1、主要内容:1)隐居山林的逸趣:《过故人庄》2)怀才不遇的苦闷:《岁暮归南山》 3)客居在外的愁思:《宿建德江》 2、艺术风格:清幽淡远,孟浩然以比兴寄托和壮逸之气充实了南方山水诗的骨力,以白描手法写景抒情,形成了冲淡清旷的风格。 (三)、写作背景简介:此诗作于开元十八年(730)漫游吴越之时。当时,孟浩然告别隐居生活,踌躇满志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想实现自己为国效力的政治抱负。但是,孟浩然科举考试失利,未能中进士,失意东归。途经建德江时,愁绪无法排遣,然而,当黄昏来临,明月当空之际,这建德江周围的景物却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于是,一首名垂千古的写景抒情小诗就这样诞生了。 (四)、基本解读: 1、这首诗写诗人的羁旅愁思。(主旨)全诗的诗眼是“愁”字。 2、起句“移舟泊烟渚”,泊,停船过夜。诗人停船在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句点题,为下文抒情写景作准备。“日暮客愁新”,客,诗人自指。日暮,黄昏时分。“客愁新”,诗人又有了新的愁思。 3、三、四句并列写景,但有时间先后之分。“野旷天低树”是“日暮”泊舟所见:原野空旷,

唐诗宋词选读原文

唐诗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

2020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精选

2020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精选 1.岳阳楼记(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2.醉翁亭记(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二)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高二语文选修唐诗宋词

第1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 1 李白诗二首 将进酒 梦游天姥吟留别 2 杜甫诗三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兵车行 旅夜书怀 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课外自读 杨炯《从军行》 王湾《次北固山下》 孟浩然诗二首《过故人庄》《与诸子登岘山》 王维诗三首《使至塞上》《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汉江临泛》李白诗二首《行路难》《听蜀僧濬弹琴》 杜甫诗二首《月夜》《房兵曹胡马》 高适《燕歌行》〔并序〕 第2单元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 4白居易长恨歌 5韩愈听颍师弹琴 6李贺诗二首 李凭箜篌引 雁门太守行 7李商隐诗二首

无题(一) 无题(二) 课外自读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胃》 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韩愈诗二首《左迁至蓝关士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李贺《马诗(其四)》 刘禹锡诗二首《乌衣巷》《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元稹诗二首《闻乐天授江州司马》《遣悲怀三首(之三)》 贾岛诗二首《题李凝幽居》《剑客》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杜牧诗二首《泊秦淮》《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李商隐诗二首《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晚晴》 温庭筠《商山早行》 第3单元北宋的旧曲新声 8柳永词二首 雨霖铃(寒蝉凄切) 望海潮(东南形胜) 9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10苏轼词二首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11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课外自读 柳永《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 晏殊词二首《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欧阳修词二首《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 苏轼词五首《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黄庭坚词二首《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清平乐》(春归何处) 秦观词二首《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鹊桥仙》(纤云弄巧)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周邦彦词二首《西河》(佳丽地)《苏幕遮》(燎沉香) 第4单元南宋的乱世词心 12李清照词二首 声声慢(寻寻觅觅) 永遇乐(落日熔金) 13辛弃疾词三首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14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15王沂孙眉妩(渐新痕悬柳) 课外自读 李清照词四首《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武陵春》(风住沉香花已尽)

【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之《李清照词二首》学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12李清照词二首学案——《声声慢》与《永遇乐》 【学习目标】 1、了解李清照以及婉约派。 2、理解这首词上下阕的含义。 3、体会词人在这首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愁”。 【学习重难点】 1、理解这首词上下阕的含义。 2、体会词人在这首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愁”。 【学习过程】 一、词人介绍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明水人。李清照自幼就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是当时礼部员外郎,同时也是一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是元丰宰相王圭的长女,也有出众的文学才能。李清照自小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李清照十八岁便嫁给了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着相当高的文学修养。婚后,两人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俩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缔结了一段令当代和后世不胜艳羡的“夫妇擅朋友之胜”的理想姻缘。 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数写自己对爱情尤其是离别之情的感受,属于词的传统题材。但过去大多是男性作者以女性口吻来写这一类词,往往隔着一层。而李清照写的是自己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因此她的词就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人。她从女性的心理出发,以女性特有的笔法来组织,因而别有一番风味,如:(《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头,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但其后不久,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汴京失守,南宋建立之初,赵明诚任江宁知府,李清照也“载书十五车”于建炎二年南下江宁。第二年赵明诚去世,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她又到处流亡,曾被人诬陷通敌,再后来,赵明诚生前多年收集的金石古玩大部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在她那篇著名的《金石录后序》中,李清照以情真意切的笔调回忆了她与赵明诚烹茶赌胜、赏玩金石的欢乐,叙述了南渡后辗转流离、坎坷不尽的经历,抒发心中郁积的哀恸。由于一连串的变故,李清照的性格由开朗变得忧郁,如今的情怀正如《武陵春》中所写的: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我们看到李清照的“愁”,不是从前词人所常写的所谓“闲愁”,而是由乡关之思、身世之苦,失去亲人的悲哀和理想破灭后的失望所交织而成的。因此,这“愁”字往往表现得非常沉痛乃至凄厉。 二、词作背景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

语文选修古诗

将进酒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复醒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梦游天姥吟留别/ 别东鲁诸公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四万一作:一万)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度通:渡)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行路难·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听蜀僧濬弹琴/ 听蜀僧浚弹琴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必修课文及唐诗宋词背诵名句

【课内专练】 【第一册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非利足也,;,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 4. ,不能十步;,功在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5、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6、生乎吾前,,;生乎吾后,, 。吾师道也,?是故,, ,。 7、孔子曰:“三人行,”(《劝学》) 孔子曰:“三人行,。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 8、是故,。,,如是而已。 9、悟已往之不谏,;实迷途其未远,。 10、策扶老以流憩,。,鸟倦飞而知 还。,扶孤松而盘桓。 11、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 12、聊乘化以归尽,! 1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不仁;,不知; ,不武。吾其还也。

1、清风徐来,。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 3、其声呜呜然,,,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5、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夫,则游者众;,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7、千呼万唤始出来,。,未成曲调先有情。 8、,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此时无声胜有声。,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 9、,相逢何必曾相识。 10、?江州司马青衫湿。 11、,大礼不辞小让。 12、如今,我为鱼肉,何辞为?

最新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大全

最新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大全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大全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大全1、《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大全2、《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大全3、《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大全4、《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大全5、《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大全6、《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大全7、《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高中语文课本必背古诗文(含必修及选修)

高中语文课本必背古诗文(含必修及选修)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语文课本必背古诗文(含必修及选修) 高中语文课本必背古诗文 【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荆轲刺秦王(诀别场景)《战国策》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必修二】 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

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之《李贺诗二首》同步训练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李凭箜篌引 李 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这首诗的起句“吴丝蜀桐张高秋”有何独特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意蕴。 2.这首诗的五、六两句是如何描写乐声的起伏变化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以形写声,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昆山玉碎”写声音的重浊,“凤凰叫”写声音的清脆,“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有形神兼备之妙。 3.赏析诗句“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并说说“逗”字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两句诗写音响效果。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大胆的想象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 4.诗人为何要选“老鱼”“瘦蛟”这两个干枯的意象来描摹鲜活的音乐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乎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现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其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二、语言运用 5.(2011年高考重庆卷)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重复累赘,请予删除(只填序号)。要求:删除后应简明连贯、不损害原意。 清晨7时,重庆的① 天空微微发亮,参加2011年重庆马拉松赛的运动员已陆续赶到比赛的起点南滨公园②,为即将开始的③2011年重庆④ 马拉松赛热身。在起点处,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正在进行准备⑤ ,慢跑,拉伸韧带,一举一动都显示出专业素养。虽然比赛还没有开始,⑥尚在安排之中⑦,但空气中已经透露出一丝如箭在弦⑧ 的紧张。 应当删除的是: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 古诗词默写从小学开始就是语文市试卷上的必考题目,到了高中后,我们接触到的古诗词数量也比小学初中阶段多得多,同时,其难度也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下面是关于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的内容,欢迎阅读! 短歌行 三国·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归园田居 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唐诗宋词选读高中选修

唐诗宋词选读高中选修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滕王阁(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春江花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

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滕王阁——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送魏万之京——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燕歌行——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