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第五讲把酒话桑麻——山水田园诗鉴赏一、概念: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
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到了盛唐时代,我国山水田园诗进入了繁荣时期。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成就有三:一是将山水与田园二者结合得更紧密了。
二是形神兼备,物我契合。
三是具有更深厚的思想内涵,寄托了高尚情操和身世之感。
盛唐诗人继承了前代山水田园诗人的成就而又有新的发展,其笔下景物不仅具化工肖物之妙,又能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传田园之趣味、山水之精神,在山川风物中融入诗人的感情,即景会心,浑然天成。
(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
)三、表达的情感内容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①王维《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山翁即山简,晋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②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①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
目录内容摘要 (1)关键词 (1)引言 (1)山水诗歌的起源、形成条件及流行时代 (2)王维 (4)孟浩然 (5)盛唐山水诗歌的风貌 (6)结束语 (9)注释 (9)参考文献 (9)浅谈唐代山水田园诗刘攀龙[内容摘要]:唐代诗歌是我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顶峰,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唐诗是最璀璨的文化瑰宝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
而山水田园诗却是众多诗歌流派中的一颗奇葩,在诗坛上大放异彩。
山水田园诗源于东晋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还有储光羲、裴迪、韦应物、柳宗元等诗人。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关键词]: 唐代山水田园王维孟浩然引言:山水田园诗兴起于魏晋南北朝。
对于山水田园审美的自觉是魏晋对人的自觉同步进行的。
只有向内意识到自己的人格个性,才能向外感受自然;只有当人们能领略自身风度,气质,个性的美,才能感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噙”“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美妙,因为人类对内在自我的发现与对外在自然的发现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山水诗的鼻祖是谢灵运,田园诗的鼻祖是陶渊明。
浅谈唐代山水田园诗一、山水田园诗歌的起源、形成条件及流行时代(一)、山水诗歌的起源中华泱泱大国,地大物博,多少山水雄奇壮丽,令人惊叹不已!至古以来,多少文人骚客,由景抒情,多少山水文章令后人仰叹!多少田园诗篇令人神往!对于山水田园的描写早已有了,如: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关于田园风光的描写,还有《楚辞》中对山水也有所描绘。
但是这些并不是真正的山水田园诗,它们只是作为抒情主人公活动的背景或比兴的媒介,不过这些对于山水风景描写的诗词,为山水田园诗的发展开创了先词,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
田园诗是描绘田园风物的诗歌。
田园诗起源于东晋陶潜,至盛唐时期王维,孟浩然诸人。
《诗经》中有若干此类作品,如《豳风·七月》依时序写一年的农村劳动和生活,但此后无人继续下去,一直到魏晋之际的陶渊明。
山水诗人都是谁山水诗人代表王维1.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具有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精通绘画、书法、音乐。
王维早年立志于功名进取,写了许多风格雄浑、境界开阔,充满豪情逸气的诗作,其中以边塞和游侠题材的诗歌居多,如《少年行》、《从军行》、《老将行》、《陇头吟》、《使至塞上》等。
但在唐代诗歌史上奠定其地位和最能标志其诗歌艺术成就的,还是山水田园诗。
其诗歌的主要内容是反映田园隐逸生活,描写自然山水。
如《渭川田家》、《山居秋暝》、《终南山》、《鸟鸣涧》、《鹿柴》、《竹里馆》、《辛夷坞》等,或写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逸,或写自然景物的清幽秀美。
2.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1)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
苏轼曾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东坡志林》)他善于发现和捕捉自然景物的形象特征和状态,以画家的绘画技巧去构图和选择色彩,并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及精神境界/融入到景物之中,创造出优雅秀美的艺术境界。
(2)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其中有些诗在幽邃、寂静、空灵的艺术境界中,直接透入了禅宗佛理的观照,是禅意、禅趣在诗境中的艺术体现。
(3)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既有陶渊明诗歌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也有谢灵运诗歌的细致精工的刻写。
语言清新明快,洁净洗凝练,是朴素平淡与典雅秀美的完美结合。
而且语言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王维的山水诗大都写于后期,与前人比较,他扩大了这类诗的内容,增添了它的艺术风采,使山水诗的成就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突出贡献。
其中,写乡村景物和农家生活的田园诗充满着牧歌情调,表现他闲逸萧散的情趣和恬淡自适的心境。
如《渭川田家》,《春中田园作》。
更多的作品着重写农村美丽如画的风光,《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山居秋暝》写暮雨方霁,山村呈现的美景。
王诗中那些描绘大自然幽静恬美的山水诗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山水田园诗一、简介山水田园诗源于东晋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陶渊明等诗人形成我国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我国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二、发展历史萌芽阶段在《诗经》、《楚辞》所经历的漫长年代,还没有出现一首专门描写自然山水为主要内容的诗篇。
两汉数百年,乐府五言诗,已有了较多的自然风光描写。
只是汉末建安时期,曹操写了一首《观沧海》,这才算是曲终奏雅,为汉以前诗坛献上了唯一的一首完整的山水乐章。
出现的时代魏晋六朝,一个干戈纷扰,政治紊乱,思想开放,人性觉醒的时代,走马灯似的王朝更迭和杀夺,人命危浅、朝不得夕的恐怖和悲哀,使得许多具有觉醒意识的诗人不得不离开动荡的政治,藏身匿迹于山泉林木之间,希企逸隐之风一时大炽。
魏末晋初诗坛,山水诗已逐渐增多。
山水诗又经过了五言诗的曲折经历,到了晋宋时代,终以陶渊明、谢灵运这两位大诗人的出现,而在诗国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盛世时期随着唐诗繁荣局面的到来,山水诗出现了丽日经天的壮观。
王维与孟浩然等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山水诗传统,形成了一个与边塞诗派交相辉映的山水田园派。
在唐代诗人中,没有哪一个人没有写出自然山水为题材的诗篇唐代诗人中以山水诗闻名的人很多,但能代表山水诗成熟的,主要还是孟浩然、王维、李白。
山水田园诗到了宋代以后,虽在运用诗化的语言抒情、状物、写景、叙事方面,有行文不拘一格,使人耳目一新之作,但山水诗的境界上子已远远比不上唐朝。
三、诗派的产生及特点山水田园诗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綦毋潜等人。
他们继承晋、宋以来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等人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传统,形成了具有共同题材内容和相近艺术风格的诗歌流派。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盛唐山,原名梁世俊,号水田园主人。
生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十一月十一日。
祖籍河北省遵化县。
咸丰六年(1856)二月十六日生于天津南仓胡同。
五岁入私塾学习,七岁起开始习书法、绘画、诗词等,并参加了“同文馆”学习,毕业后以优贡生的身份考取了官费留学生,在日本京都大学修习经济学,于光绪二十年(1894)秋归国。
“盛唐山市”位于河北唐山市区东南方向的海坨山下,原名“盛唐山”而得名,是一个风景秀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小城镇。
盛唐山在清末是有名的富商,他投资开办了许多企业,比如:盛唐源制面厂、盛唐煤矿、盛唐制衣厂、盛唐药行等众多著名企业在这里投资办。
2017年高考:山水田园诗派特点及代表人物|语文综合知
识-
2017年高考:山水田园诗派特点及代表人物
山水田园诗派ﻭ
山水田园诗派是唐代一个重要的流派。
盛唐时期安定,上佛道思想流行,道家崇尚自然及返朴归真的追求和佛家禅宗的净心明性的境界,为提供了文化及审美心理的基垫。
他们继承陶渊明、谢灵运山水诗的创作传统,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和隐逸的思想,因此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
他们的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致传神,提高了表现自然景物的艺术技巧,是唐诗艺苑中的一枝奇葩.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合成“王孟韦柳”。
其他田园诗人还有刘长卿、裴迪、储光羲、常建等。
ﻭ。
浅谈王维山水田园诗摘要:王维19岁取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作为一个诗人,他以写山水田园诗最为著名,他的诗语言清新凝炼,朴素中见华采,空灵幽邈,耐人寻味。
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和诗境的美妙意向,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正文:王维是盛唐时代杰出诗人,留下来的诗作有400多篇首。
他的诗独具特色,无论是政治诗、边塞诗还是山水诗,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本论文讨论的是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一、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其语言特色1。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可分为两期。
前期所作的山水诗不多,大部分作于中年之后。
前后期诗作的思想内容呈现显著不同。
王维早年得意,充满着建功立业的志向,表现在山水诗上则是选取壮丽的河山来加以描绘,用以寄托他的雄心壮志。
如《华岳》:“西岳出浮云,积雪在太清.连天凝黛色,百里遥青冥.白日为之寒,森沈华阴城.昔闻乾坤闭,造化生巨灵。
右足踏方止,左手推削成.天地忽开拆,大河注东溟。
遂为两峙岳,雄雄镇秦京。
大君包覆载,至德被群生.上帝伫昭告,金天思奉迎.人祗望车久,何独禅云亭。
”诗人用神来之笔,写华岳与天相接的雄伟气势,又以河神巨星描写华山峻峭五峰的形成,充满了奇妙的想象。
体现了诗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志向,反映了盛唐的时代风貌和诗人青年时期的远大志向。
王维后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此时的山水诗,则多描绘山石草木溪流,百姓的生活,同时间接表达了自己对黑暗官场的厌倦。
如《渭川田家》中的“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首先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在这一背景下,牛羊徐徐村归,老人拄着拐杖,正站在柴门外迎候放牧归来的孙子……是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晚归图,面对此情此景,诗人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身世,油然而生羡慕之情。
2.王维对大自然的感觉非常敏锐,十分擅长捕捉自然景物的色彩、声音和动静,用细腻的文字写出自己细致深刻的感觉。
如“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无天雨,空翠湿人衣。
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
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到了盛唐时代,我国山水田园诗进入了繁荣时期。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成就有三:一是将山水与田园二者结合得更紧密了。
二是形神兼备,物我契合。
三是具有更深厚的思想内涵,寄托了高尚情操和身世之感。
盛唐诗人继承了前代山水田园诗人的成就而又有新的发展,其笔下景物不仅具化工肖物之妙,又能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传田园之趣味、山水之精神,在山川风物中融入诗人的感情,即景会心,浑然天成。
山水田园诗,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1、概念: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山村生活的诗作。
2、主要意象:自然风光、农村景物、诗中人物(抒情主人公)3、山水田园诗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1)、对自由美好的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2)、借以表达对黑暗官场的不满(3)、对劳动生活的歌颂4、常用手法——白描,借景抒情,融情入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5、风格——恬静淡雅,意境——隽永优美代表作家陶潜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1] ),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2]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有哪些
读过那么多的诗词,那你知道古诗都有哪些流派吗?知道山水田园诗派都有哪些代表人物吗?高三网小编整理了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希望能增加您的知识库。
山水田园诗派是中国唐代诗歌流派。
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
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
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澹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
他们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既能概括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在自然景物的观察上别有会心,能够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其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把六朝以后的山水诗向前推进了一步。
常建(708-765?),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
后移家隐居鄂渚。
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他的诗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风格接
近王、孟一派。
他善于运用凝练简洁的笔触,表达出清寂幽邃的意境。
这类诗中往往流露出淡泊襟怀。
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其实他对现实并未完全忘情,他有所感慨,有所期望,也有所指责,这在占相当比重的边塞诗中尤为明显。
有《常建集》。
诗以写山水田园为主,选语精妙,境界超远。
以上就是高三网小编整理的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希望对您有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的相关知识,请关注高三网。
高三网,高考生的专属网站。
唐代的诗歌流派之山水田园派开元年间,社会安定,经济富庶,以隐求仕的“终南捷径”成为时尚。
而道教的归朴返真,佛教的净心明性的崇尚,为文人的漫游、隐居,及观照、把握大自然美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氛围、物质条件和思想基础。
另一方面,一些诗人在政治上曾有过建功立业的抱负,但最终因仕途受挫或不满现实,而半官半隐,漫游山水,甚至辞官归里,躬耕田园。
由于他们大都拥有田庄,具备漫游隐居的经济基础。
所有这些都为进行山水田园诗的创作创造了条件。
主要代表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储光曦、祖咏、裴迪等。
这一诗派并无明确的文学主张,但相互之间常以所作山水田园诗酬唱切磋,形成了远绍陶渊明、谢灵运,近学张九龄的清淡自然的流派特色。
作品通过大量细致入微描绘自然山水,体现了情景交融、物我契合的意境,发掘和开拓绚丽多姿的自然美。
诗歌以山水田园为描写对象,起于机北朝时代晋宋之交的陶渊明与谢灵运,陶诗多咏田园,谢诗模范山水,各有突出成就,对后世诗歌创作都有很大影响。
唐朝开国之后,由于政治统一,政府奖励生产,生产力发展很快,几十年间,社会经济繁荣,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给一些知识分子,造成了饱览山川田园风光的悠闲的物质生活条件。
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人们思想活跃,许多知识分子为国建功立业之心很强,他们四海游学,广泛交际,遍览祖国名胜山水。
于是,以山水田园为描写对象的诗作也随之兴盛起来,诗人们以歌赞祖国山川壮丽抒发壮志豪情,以描写田园闲适静美表现社会和平安定。
由于唐代取士较为重视声名,一部分直接求仕困难的知识分子往往由隐而仕,走所谓的“终南捷径”。
他们在隐居生活中,常常临水登山抒怀寄傲,游园写景乐隐怡闲。
又加之唐初佛道盛行,文人们或隐遁山水虔诚向佛,或游历山川求仙访道,有更多机会接触自然,因而在盛唐时代产生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篇,并形成一个影响很大的山水田园诗派。
代表诗人是王维、孟浩然,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
一、山水田园诗派的产生及其特点1.盛唐时期社会安定,国力强大,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繁荣。
山水田园诗派的特点及代表人物---------------------------------------山水田园诗派的特点及代表人物山水田园诗的特点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
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到了盛唐时代,我国山水田园诗进入了繁荣时期。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成就有三:一是将山水与田园二者结合得更紧密了。
二是形神兼备,物我契合。
三是具有更深厚的思想内涵,寄托了高尚情操和身世之感。
盛唐诗人继承了前代山水田园诗人的成就而又有新的发展,其笔下景物不仅具化工肖物之妙,又能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传田园之趣味、山水之精神,在山川风物中融入诗人的感情,即景会心,浑然天成。
山水田园诗派赢得了古代文人的普遍共鸣,虽然王维、孟浩然等代表人物没有李杜那样的盛誉,但在精神上可能更接近于传统的文人。
从严羽《沧浪诗话》看,虽然他标举李、杜,但实际上倾向于王、孟。
李白的豪放飘逸无人能及,因此虽然在诗坛地位颇高,但在后世却很寂寥,实在是座不可攀登不可模拟的高峰。
相对于李白,杜甫可以说是另外一种情形,同为诗歌的巅峰,杜甫却成为后世师法的楷模,无数追随者争相模仿,成就了一批大诗人,也造就了一批只知道模拟甚至剽窃的庸人。
无论怎么样,李杜在后人的眼里,地位都是那么高高在上的。
而王孟不同,同作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诗歌以恬淡清幽的意境和平和近人的风格吸引着一代一代的文人。
唐朝诗歌派别01盛唐边塞诗盛唐边塞诗以描绘边塞征战和生活为主要内容,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表达了对边塞战争的众多方面深刻的思想和情怀。
02山水田园诗派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诗坛的一个重要流派,以高适、王昌龄等为代表。
他们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诗歌传统,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恬静淡远。
03浪漫派浪漫派是唐代的一种诗歌流派,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
浪漫派诗人的特点是自由、奔放、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语言主张自然,反对雕琢。
04现实派现实派是唐诗的一种流派,以杜甫为代表。
他的诗作风格沉郁顿挫,多表现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
05韩孟派韩孟派以韩愈、孟郊、李贺等为代表,他们追求立意奇绝,文字新巧。
虽然诗歌揭示了社会的黑暗,但境界不太高。
06新乐府运动新乐府运动是唐代的一种诗歌流派,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
他们以诗言志,直讽当今不公之事,反映民生,传达民情。
元白诗派以自居易为首,以元稹、张籍、王建、李绅等人为主要代表,他们继承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注重揭露社会弊病,并努力使自己的诗08豪放派豪放派以豪放不羁的性格为主,情感激荡,表现了对人生的不屈不挠、开阔豁达的态度。
其中苏轼、辛弃疾、张元干、张孝祥等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09杜诗杜诗以杜甫为代表,诗风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
诗歌对朝廷腐败、社会黑暗给与批评。
诗风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
10晚唐晚唐是唐代后期,以李商隐和温庭筠为代表的主要流派。
晚唐诗风格绮丽奢靡,以李商隐的《将进酒》为代表,表达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对人生的热爱追求。
11婉约派婉约派是宋词的一种主流流派,以李煜、冯延巳、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王沂孙、史达祖、蒋捷等为代表。
12隐逸派隐逸派是唐代的一个诗派,以司空图、韩偓为代表。
他们更注重诗歌的艺术形式。
小令体诗派是唐代诗歌的一种流派,以小令为特点。
孟浩然最著名的十首诗孟浩然,盛唐时期著名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他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是王维的先行者,二人共同开创了“山水田园诗派”。
他有非常多的诗歌让人耳熟能详,其中有很多首更是脍炙人口。
1、《春晓》:这首诗堪称孟浩然诗中传播最广、知名度最高的作品,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全诗如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宿建德江》: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
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
全诗如下: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早寒江上有怀》: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
整首诗透露出作者长安碰壁之后的牢怅然和真切的思乡之情,格调深沉含蓄。
全诗如下: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4、《渡浙江问舟中人》:这是孟浩然七言诗的代表作,全诗运用口语,融合叙事、写景、抒情,用最简单的笔调勾勒出了最高远的意境。
全诗如下: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是唐代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著名的干谒诗,全诗既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伟景观,又表现了自己渴望入仕的心情。
全诗如下: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6、《过故人庄》:这是山水田园诗中的经典。
诗人描写了一个淳朴的田园风光,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全诗如下: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7、《秦中寄远上人》:全诗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作者当时困苦的境地和对仕途的失望,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惆怅和抑郁。
全诗如下: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古代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是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的后继者,这一诗派的诗人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
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是唐代的王维。
【人物简介】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的生平经历】在诗歌方面,有他十五十七十八岁时写成的有文字记载的资料。
可见,他在十几岁时已经是位有名的诗人了。
这在诗人中是罕见的。
当时,在那贵族世袭的社会中,象王维这样多才多艺的资质,自然会深受赞赏。
因此,二十一岁时就考中了进士。
出仕后,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心。
该别墅原为初唐诗人宋之问所有,那是一座很宽阔的去处,有山有湖,有林子也有溪谷,其间散布着若干馆舍。
王维在这时和他的知心好友度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这就是他的半官半隐的生活情况。
一直过着舒服的生活的王维,到了晚年却被卷入意外的波澜当中。
玄宗天宝十四年(755)爆发了安史之乱。
在战乱中他被贼军捕获,被迫当了伪官。
而这在战乱平息后却成了严重问题,他因此被交付有司审讯。
幸在乱中他曾写过思慕天子的诗,加上当时任刑部侍郎的弟弟的求情,才得免于难,仅受贬官处分。
其后,又升至尚书右丞之职。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
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
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2)王维的山水,其中有些诗在幽邃、寂静、空灵的艺术境界中,直接透入了禅宗佛理的观照,是禅意、禅趣在诗境中的艺术体现。
(3)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既有诗歌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也有谢灵运诗歌的细致精工的刻写。
语言清新明快,洁净洗练,是朴素平淡与典雅秀美的完美结合。
而且语言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作品讲读]
一、王维《山居秋暝》
1.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是王维山水田园诗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它描绘了山村雨后傍晚清新恬美的山林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乐于归隐山林的生活意趣。
2.诗的首联点明地点、季节、时间、天气,概括地勾勒出整个画面的背景,并且点明了“山居秋暝”这一诗题。
颔联写景,诗人以画家的眼力去捕捉秋景意象:月、松、泉、石,从动、静、声、色不同的角度给以描绘。
颈联由景及人,诗人抓住了两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从听觉到视觉描绘了纯朴的山村生活。
尾联由写景转入抒情,由外物的描写转入内在心志的书写,表达了归隐山林的情志,揭示了全诗的主旨。
3.此诗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诗情画意,情景交融。
这首诗突出地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作者以画家的匠心布勒画面,既有背景的布置,又有精彩的写景镜头,而且景中有人,恬美的秋日晚景中点缀着富有生活气息的人物活动场景,使画面顿时鲜活起来。
而更重要的是诗人把隐逸的情怀、淡泊悠闲的心境和高远雅洁的志趣,与自然恬淡的外在形象描写完全巧妙地融铸为一炉,给形象注入生命的活力。
其次,诗人写景状物,体察入微,以动静结合,声色并用的手法予以细致地表现。
如“空山”、“新雨”、“竹喧”、“莲动”都体现了细致的感受;颔联静中有动,颈联纯写动态,“明月”、“清泉”着重色彩,“竹喧”、“莲动”着重声态,色彩与声态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与生动性。
此外,诗歌构思精巧,语言凝炼,风格清新,意境优美。
二、《过故人庄》
1.这首诗是孟浩然田园诗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全篇以老农邀请作客为内容,描写了恬静优美的农村风光,表现了朴实真挚的友情。
2.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平淡自然的语言、朴素的白描手法,把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和人际的淳朴诚挚的友情融合一气,创造出了恬静闲适的意境。
首联起笔平平叙述,故人鸡黍相邀,似家常语极为平淡自然地点题开篇。
颔联写途中所见自然风光,由近及远,画面层次分明,句式工对,色彩明丽,而“合”、“斜”两个动词的运用使画面又有生动感,整个画面显得清静而幽雅。
颈联前句交代环境,后句
写宾主欢饮畅谈农事,透视着田园生活的意趣和亲切的友情。
尾联写临别表示再来赏菊,淡淡的两句透视着主客的亲密关系和诗人作客的愉悦心情。
诗歌通篇都用叙述描写的手法,没有直接的抒情,然却洋溢主客的深情厚谊,也体现着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此诗浑然天成,妙在篇法。
沈德潜称此诗“篇法之妙,不见句法”(《唐诗别裁集》)。
它不追求锤字炼句,只以平淡自然的家常语,对被邀、访问、辞别作了一番简略的平平叙写,便觉一往情深,真可谓词浅而情深,语淡而味浓,的确达到了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