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PPA同伴依恋问卷

IPPA同伴依恋问卷

IPPA同伴依恋问卷
IPPA同伴依恋问卷

下面有一些描述你对你亲密朋友感情的句子。请阅读每个句子,并选择一个相应的数字。答案没有好坏对错之分,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进行选择即可。

根本不是这样很

1. 我喜欢在我看重的问题上听取我朋友的观点

1 2 3 4 5

2. 当我因某事感到难过时,我的朋友能看出来

1 2 3 4 5 3. 当我们讨论事情时,我的朋友能重视我的观点

1 2 3 4 5 4. 与朋友讨论我的苦恼会让我感到羞耻和愚蠢

1 2 3 4 5 5. 我希望我的朋友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1 2 3 4 5 6. 我的朋友理解我

1 2 3 4 5 7. 我的朋友鼓励我探讨我的困难和问题

1 2 3 4 5 8. 我的朋友接纳我现在的样子

1 2 3 4 5 9. 我觉得自己需要经常与朋友保持联系

1 2 3 4 5 10. 我的朋友不理解我这些天都经历了什么

1 2 3 4 5 11. 当与我的朋友在一起时,我仍感到自己是孤立的

1 2 3 4 5

1 2 3 4 5 12. 我的朋友是我倾诉的对象

1 2 3 4 5 13. 我觉得我的朋友很好

1 2 3 4 5 14. 我的朋友不容易与人沟通

1 2 3 4 5 15. 当我对某件事生气时,我的朋友会努力理解我的感受

1 2 3 4 5 16. 我的朋友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我自己

1 2 3 4 5 17. 我的朋友很关注我怎么样了

1 2 3 4 5 18. 我对我的朋友感到生气

1 2 3 4 5 19. 当我需要摆脱某件事时,我能依靠我的朋友

1 2 3 4 5 20. 我信任我的朋友

1 2 3 4 5 21. 我的朋友尊重我的感情

1 2 3 4 5 22. 我的不痛快比我朋友所知道的要多

1 2 3 4 5 23. 好像我的朋友能毫无缘由地激怒我

1 2 3 4 5 24. 我可以把我的麻烦和苦恼告诉我的朋友

1 2 3 4 5 25. 若我的朋友知道有事情困扰我,他会询问我详细情况的

家庭关系问卷调查表

大学生家庭关系问卷调查表 亲爱的同学: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家有关家庭关系方面的情况,我们真诚地邀请你协助我们完成以下问卷。本问卷内容将做保密处理,请放心如实填写。所有答案无对错之分,我们期待你真实的问答。请不要遗漏,谢谢合作! 心理咨询班调查组 一、你的个人信息(请填写或在相应的选项上打“√”) 1.性别:①男②女 2.年龄: 3.是否独立子女:①是②否 4.家庭居住地:①农村②县城③城市 5.家庭经济状况:①很好②较好③一般④较差⑤很差 6.你所在院校: 7.父亲的文化程度:①未上学②小学③初中④高中或中专⑤大专以上 8.母亲的文化程度:①未上学②小学③初中④高中或中专⑤大专以上 二、你对自己家庭关系的看法 问卷共有17题目,每个题目后边都有四等级供你选择。分别按照程度的高低,用1,2,3,4表示。1代表“经常”;2代表“偶尔”;3代表“很少”;4代表“几乎”。 注意:1)每个题目后只能选一个等级,在相应的数字上划“○”或“√”。 2)每个题都要答。经 常 偶 尔 很 少 几 乎 1.假如你心情非常不好时,会第一时间和家里人说吗? 1 2 3 4 2.你觉得你的父母能理解你的想法。 1 2 3 4 3.父母对你的重视程度如何? 1 2 3 4 4.你觉得你父母关心你吗? 1 2 3 4 5.你会跟你父母聊一些私事。 1 2 3 4 6.父母会对你的个人生活进行干涉吗? 1 2 3 4 7.你觉得父母对你严厉吗? 1 2 3 4 8.在你小时候,父母曾当着别人的面打你和训诉吗? 1 2 3 4 9.你与家人发生过矛盾争执。 1 2 3 4 10..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能够一直得到充分的关心。 1 2 3 4 11.你会为你的祖父母,父母庆祝生日吗? 1 2 3 4 12.你是否听从长辈的意见。 1 2 3 4 13.在家里你感到过无聊吗? 1 2 3 4 14.目前作为大学生的我们都出门在外求学,有过想念家中亲人吗? 1 2 3 4 15.你平时会和你的兄弟姐妹(包括堂兄、表兄)分享心事吗? 1 2 3 4 16.你与你的兄弟姐妹(包括堂兄、表兄)发生过争执吗? 1 2 3 4 17.你和你的兄弟姐妹(包括堂兄、表兄)聊天吗? 1 2 3 4 非常感谢您的参与合作!请最后检查一遍题目有没有漏答。

量表明细

(一)、认知功能量表(14) 1.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WCST 2.瑞文标准推理测验RPM 3.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 4.韦氏儿童智力测验WISC 5.韦氏幼儿智力测验C-WYCSI 6.韦氏记忆测验(成人) WMS 7.韦氏记忆测验(儿童) WMS 8.临床记忆量表WMS 9.简明智力状态检查MMES 10.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 11.长谷川痴呆量表HDS 12.成人智残评定量表ADAS 13.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 HIS 14.自动思维问卷ATQ (二)、人格调查问卷(14) 15.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量表 MMPI 16.大五人格问卷BFI 17.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 16PF 18.加州心理测验CPI 19.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EPQ 20.艾森克情绪稳定性测验 EES 21.人格障碍诊断问卷PDQ+4 22.C 型行为量表CB 23.A型行为类型问卷TABP 24.复合性国际诊断 CIDI 25.MBTI职业性格MBTI 26.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EPPS 27.霍兰德职业人格能力测验问卷HLD

28.气质量表 TS (三)、心理健康评定量表(26) 29.自测健康评定量表 SRHMS 30.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CL-90 31.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SF-36 32.康奈尔医学指数 CMI 33.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 WHOQOL-100 34.安全感量表 SQ 35.成人心理压力量表 APSS 36.自信度自我评价问卷PEI 37.UCLA孤独量表 UCLA 38.惧怕否定评价量表 FNE 39.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C 40.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 I-E 41.精神卫生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 42.自尊量表SES 43.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 UPI 44.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EMBU 45.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MHT 46.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 MSSMHS 47.自杀态度问卷QSA 48.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 49.McGill疼痛问卷 MPQ 50.疲劳评定量表FAI 51.人际信任量表ITS 52.Cohen-Mansfield激越问卷 53.分离体验量表 DES-Ⅱ 54.修订版成人依恋量表 AAS (四)、情绪评定问卷(20)

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11380字-3套题每套25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IPPA 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作为中学生,父母与朋友在你的生活中都处于重要的地位。你依赖他们需要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同时,对自己的看法,也会影响到你与他们之间的交往。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学生与重要他人的相互关系,请你仔细回答以下问题,你的回答将作为科学研究所用,你的任何信息都作为个人隐私得到保护,不会向任何人遗漏,请放心作答! 年龄:年级: 性别: (1)男(2)女 父母是否外出务工:(1)是(2)否(选“是”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选“否”请跳过) 谁在外务工:(1)爸爸(2)妈妈(3)父母均在外务工 你与父母分别时间: (1)1-3 个月 (2)3-6 个月 (3)半年到一年 (4)一年以上 “1”-根本不是这样“2”-很少是这样“3”-有时是这样“4”-经常是这样“5”- 总是这样 请阅读每一个句子,并选择与你最相符合的,然后画圈。 1.我母亲尊重我的情感。 1 2 3 4 5 2.我认为我的母亲是称职的母亲。 1 2 3 4 5 3.我真希望我的母亲是另外的人。 1 2 3 4 5 4.我母亲很认可我现在的样子。 1 2 3 4 5 5.对我在意的事情,我喜欢听取我母亲的意见。 1 2 3 4 5 6.我觉得向母亲表露自己的情感是没有用的。 1 2 3 4 5 7.当我为某事情难过的时候,我母亲会看出来。 1 2 3 4 5

8. 与母亲讨论我的困扰另我感到很羞耻,很愚蠢。1 2 3 4 5 9. 母亲对我期望太高。 1 2 3 4 5 3 4 5 15. 我母亲帮助我更好的了解自己。 1 2 3 4 5 16. 我把自己的烦恼告诉我的母亲。 1 2 3 4 5 17. 我很生气我母亲。 1 2 3 4 5 18. 我没有得到母亲很多的注意。 1 2 3 4 5 19. 我母亲帮我一起讨论我的困难。1 2 3 4 5 20. 我母亲理解我。 1 2 3 4 5 21. 当我为某事情生气时,我母亲试图理解我。 1 2 3 4 5 22. 我信任我的母亲。 1 2 3 4 5 23. 我母亲不了解这些天我都经历了些什么。1 2 3 4 5 24. 当我需要摆脱某事的时候,我母亲是可以依靠的。1 2 3 4 5 25. 如果我母亲知道了有事情困扰我,她会询问我详细情况的。 1 2 3 4 5 10. 我很容易为母亲感到难过。 1 2 3 4 5 11. 我有很多不开心,但母亲知道的很少。 1 2 3 4 5 12. 当讨论事情的时候,母亲会很在乎我的观点。 1 2 3 4 5 13. 我母亲信任我的判断。 1 2 3 4 5 14. 我母亲有她自己的烦恼,所以我不会拿自己的烦恼去烦她。1 2

成人依恋量表(AAS)

导语:成人依恋是指成人对其童年早期依恋经验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童年依恋经验的评价。 成人人际关系发展完善与否和早期依恋经验有关,童年的依恋经验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个体内部独有的心理工作模式或心理表征,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亲子互动关系没有改变,它会影响到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人际社会功能的表达以及人格功能和人格特质的形成。 早期童年的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现在对他人依恋的模式,依恋关系量表四种类型:安全型、先占型、拒绝型还是恐惧型,成人依恋量表( AAS)- 依恋人格类型测试。 成人依恋量表 (AAS) 测评须知: 阅读下列语句,并衡量你对情感关系的感受程度。请考虑你的所有关系(过去的和现在的),并回答有关你在这些关系中通常感受的题目。如果你从来没有卷入进情感关系中,请按你认为的情感会是怎样的来回答。 请在量表的每题之后的括号里填写与你的感受一致的数字1~ 5。 选项: 完全不符合 =1较不符合=2不能确定=3较符合=4完全符合=5 题目: 1.我发现与人亲近比较容易。 ( ) 2.我发现要我去依赖别人很困难。 ( ) 3.我时常担心情侣并不真心爱我。 ( ) 4.我发现别人并不愿像我希望的那样亲近我。 ( ) 5.能依赖别人让我感到很舒服。 ( ) 6.我不在乎别人太亲近我。 ( ) 7.我发现当我需要别人帮助时,没人会帮我。 ( )

8.和别人亲近使我感到有些不舒服。 ( ) 9.我时常担心情侣不想和我呆在一起。 ( ) 10.当我对别人表达我的情感时,我害怕他们与我的感觉会不一样。( ) 11.我时常怀疑情侣是否真正关心我。 ( ) 12.我对与别人建立亲密的关系感到很舒服。 ( ) 13.当有人在情感上太亲近我时,我感到不管服。 ( ) 14.我知道当我需要别人帮助时,总有人会帮我。 ( ) 15.我想与人亲近,但担心自己会受到伤害。 ( ) 16.我发现我很难完全依赖别人。 ( ) 17.情侣想要我在情感上更亲近一些,这常使我感到不舒服。( ) 18.我不能肯定,在我需要时,总能找到可以依赖的人。 ( ) 一、计算分量表分 本量表包括 3 个分量表,分别是亲近、依赖和焦虑分量表,每个分量表由 6 个条目组成,共18 个条目。本量表采用五级评分法,填几就得几分。其中2、7、8、13、16、 17、18 题为反向计分条目,在评分时需进行反向计分转换。 先计算 3 个分量表的平均分数,再将亲近和依赖合并,产生 1 个亲近依赖复 合维度。 亲近分量表题号168121317平均分得分 依赖分量表题号257141618平均分得分 焦虑分量表题号349101115平均分得分 亲近依赖复合维度计算方法:亲近依赖均分=(亲近分量表总分+依赖分量表总分)÷12

感恩父母问卷调查

“感恩父母”问卷调查 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的成长;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每一个幸福的人都会有一颗感恩的心,同学们,你有吗?我们作了下面这份问卷,请你认真的完成它。看看是否能给你启迪,是否有触动你心灵的地方! 不需写名字,请真实填写: 问题1: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 A、知道; B、不知道; 问题2:你知道父母的健康状况吗? A、知道;B不很清楚;C、不知道; 问题3:你知道父母爱吃什么?喜欢什么?请列举 A.知道。列举____ B.不知道 问题4:你能经常与父母沟通、交流吗? A、经常; B、隔一段时间; C、几乎没有 问题5:你会厌烦父母的说教,甚至恨父母吗? A、会; B、能理解; C、不会; 问题6:你的父母文化层次低或社会地位低,你会看不起父母吗? A、会; B、偶尔会; C、不会; 问题7:学习上遇到困难,你会抱怨父母不帮你或没有给你聪明的脑袋吗? A、会; B、有时会; C、不会; 问题8:你能为父母分担忧愁吗?你知道父母的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 A、会; B、偶尔会; C、不会; 问题9:你会为父母做家务活吗? A、会; B、偶尔会; C、不会; 问题10:你常对父母说感激的话吗? A、是; B、只是偶尔; C、几乎从不 问题11:你知道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什么节日吗? A、知道; B、不知道; 问题12:你是否留意过父母的情绪变化? A.偶尔关心 B.非常关心 C.漠不关己 问题13:当父母生病时,你是否主动关心过他们? A.留意过 B.没有 问题14:父母不高兴或疲惫的时候,你会安慰他们吗? A.安慰过 B.没有 问题15:你认为怎样做是对父母养育之恩最大的回报? A.好好学习 B.多帮父母干家务 C.听父母的话 问题16:当父母没有满足你提出的要求时,你会怎么样? A.不高兴,发脾气 B.心里记恨 C.理解父母 问题17:你知道爸爸妈妈对你的希望是什么吗? A.知道 B.不很清楚 问题18:你今后打算如何报答父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11380字-3套题每套25题

IPPA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作为中学生,父母与朋友在你的生活中都处于重要的地位。你依赖他们需要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同时,对自己的看法,也会影响到你与他们之间的交往。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学生与重要他人的相互关系,请你仔细回答以下问题,你的回答将作为科学研究所用,你的任何信息都作为个人隐私得到保护,不会向任何人遗漏,请放心作答! 年龄:年级: 性别: (1)男 (2)女 父母是否外出务工:(1)是 (2)否 (选“是”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选“否”请跳过) 谁在外务工:(1)爸爸 (2)妈妈 (3)父母均在外务工 你与父母分别时间: (1)1-3个月 (2)3-6个月 (3)半年到一年 (4)一年以上 “1”-根本不是这样“2”-很少是这样“3”-有时是这样“4”-经常是这样“5”-总是这样 请阅读每一个句子,并选择与你最相符合的,然后画圈。 1.我母亲尊重我的情感。 1 2 3 4 5 2.我认为我的母亲是称职的母亲。 1 2 3 4 5 3.我真希望我的母亲是另外的人。 1 2 3 4 5 4.我母亲很认可我现在的样子。 1 2 3 4 5 5.对我在意的事情,我喜欢听取我母亲的意见。 1 2 3 4 5 6.我觉得向母亲表露自己的情感是没有用的。 1 2 3 4 5 7.当我为某事情难过的时候,我母亲会看出来。 1 2 3 4 5 8.与母亲讨论我的困扰另我感到很羞耻,很愚蠢。1 2 3 4 5 9.母亲对我期望太高。 1 2 3 4 5 10.我很容易为母亲感到难过。 1 2 3 4 5 11.我有很多不开心,但母亲知道的很少。 1 2 3 4 5 12.当讨论事情的时候,母亲会很在乎我的观点。 1 2 3 4 5 13.我母亲信任我的判断。 1 2 3 4 5 14.我母亲有她自己的烦恼,所以我不会拿自己的烦恼去烦她。1 2 3 4 5 15.我母亲帮助我更好的了解自己。 1 2 3 4 5 16.我把自己的烦恼告诉我的母亲。 1 2 3 4 5 17.我很生气我母亲。 1 2 3 4 5 18.我没有得到母亲很多的注意。 1 2 3 4 5 19.我母亲帮我一起讨论我的困难。1 2 3 4 5 20.我母亲理解我。 1 2 3 4 5 21.当我为某事情生气时,我母亲试图理解我。 1 2 3 4 5 22.我信任我的母亲。 1 2 3 4 5 23.我母亲不了解这些天我都经历了些什么。1 2 3 4 5

关于爸爸妈妈与孩子的沟通调查问卷

关于爸爸妈妈和孩子的调查学生篇 感谢能够参与本问卷调查!请在你认为最符合的选项打上”√” 你是A女生B男生 1.平时有和父母做简单的交流吗? A几乎没有 B偶尔,问起的时候,限于学习或其他一些话题 C还行,但是很被动 D经常,而且话题丰富. 2.你和爸爸妈妈最经常说话的地方是哪?八拍网亲子互动社区 A饭桌上B看电视电影等娱乐的时候C路上D学校 3.估计一周大概沟通的时间是(如果记得算得出的话) 4.A数不清 B 10小时以上 C 5~10小时 D 2~5小时 E 0~2小时 4.你觉得下面提到的最令你感动的事情是什么? A 父母给我过生日买了很多东西 B爸爸妈妈跟自己说他们的心事、想法 C 父母对我很信任,给我足够的时间,有事会和我商量 D有天爸爸妈妈拍着我们的肩膀说,我们老了 E 他们没让我感动过 F 其他(可以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你的爸爸妈妈对你好吗? A 好,当然好, 我做什么他们都会给我各种支持,精神\经济上 B 好啊,如果他们不逼我学习或其他不喜欢做的事就更好了 C 不好,我觉得他们从来没有关心过我,一个星期都没见到几次 D不好,强迫我做他们以为我很喜欢的事情 6.下面那种情况对你自己而言更熟悉一些 7.A 很少看到爸爸妈妈,一家人难得聚在一块 B 你发现你的私人信件或日记……被偷看了 C 因为学习或其他的事情被父母责备甚至是打骂 D 上面说的都太极端了…..自己很少碰到 7.节假日通常和谁一起度过? A 父母 B 同学朋友 C 补课,就和平常一样 D 其他________ 8.下面几种父母典型中,你认为比较好接受的是: A 工作很忙,平常较少与孩子沟通,相信孩子能管好自己 B 在学习上经常教导孩子,而在日常生活上要求较少 C 与上一类型相反八拍网亲子互动社区

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含计分和分类依恋类型

成人依恋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含计分) 01.总的来说,我不喜欢让恋人知道自己内心深处的感觉;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02.我担心我会被抛弃;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03.我觉得跟恋人亲近是一件惬意的事情;(R) 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04.我很担心我的恋爱关系;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05.当恋人开始要跟我亲近时,我发现我自己在退缩;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06.我担心恋人不会象我关心他(/她)那样地关心我;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07.当恋人希望跟我非常亲近时,我会觉得不自在;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08.我有点担心会失去恋人;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09.我觉得对恋人开诚布公,不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0.我常常希望恋人对我的感情和我对恋人的感情一样强烈;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1.我想与恋人亲近,但我又总是会退缩不前;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2.我常常想与恋人形影不离,但有时这样会把恋人吓跑;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3.当恋人跟我过分亲密的时候,我会感到内心紧张;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4.我担心一个人独处;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5.我愿意把我内心的想法和感觉告诉恋人,我觉得这是一件自在的事情;(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6.我想跟恋人非常亲密的愿望,有时会把恋人吓跑;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7.我试图避免与恋人变得太亲近;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8.我需要我的恋人一再地保证他/她是爱我的;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19.我觉得我比较容易与恋人亲近;(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0.我觉得自己在要求恋人把更多的感觉,以及对恋爱关系的投入程度表现出来;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1.我发现让我依赖恋人,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2.我并不是常常担心被恋人抛弃;(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3.我倾向于不跟恋人过分亲密;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4.如果我无法得到恋人的注意和关心,我会心烦意乱或者生气;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5.我跟恋人什么事情都讲;(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6.我发现恋人并不愿意象我所想的那样跟我亲近;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7.我经常与恋人讨论我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我关心的事情;(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8.如果我还没有恋人的话,我会感到有点焦虑和不安;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29.我觉得依赖恋人是很自在的事情;(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30.如果恋人不能象我所希望的那样在我身边时,我会感到灰心丧气;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31.我并不在意从恋人那里寻找安慰,听取劝告,得到帮助;(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32.如果在我需要的时候,恋人却不在我身边,我会感到沮丧;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33.在需要的时候,我向恋人求助,是很有用的;(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34.当恋人不赞同我时,我觉得确实是我不好;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35.我会在很多事情上向恋人求助,包括寻求安慰和得到承诺;(R)极不符合-1234567-极为符合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父母同伴依恋的关系研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父母同伴依恋的关系研究 杨圆圆① 张仲明△ 郭晓伟 胡朋利 【摘要】 目的 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父母依恋、同伴依恋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327名重庆地区留守儿童施测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 PA)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 SSM HS)。结果 ①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分及10个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留守儿童的强迫、焦虑、抑郁和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因子性别差异显著(t=-2.020,-2.187,-2.151,-2.247;P< 0.05);②留守儿童的偏执和心理不平衡因子年级差异显著(F= 3.051,4.160;P<0.05);③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分与同伴依恋、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呈显著负相关(P<0.05)。心理健康各因子与父母同伴依恋各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P<0.05);④留守儿童的父亲疏离、同伴信任、同伴疏离、母亲疏离和父亲信任共同预测心理健康水平,解释率为25.9%(P<0.05)。结论 通过调节父母、同伴依恋状况可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关键词】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父母依恋;同伴依恋 Relationsh ip between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and Mental H ealth of the Lef t-beh ind C hildren.Y ang Yuanyuan,Zhang Zhongming,G uo X iaowei,et al.School of Psycholog y,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P.R.China 【Abstract】 Object ive To ex plore the rela tionship between parent a nd peer a ttachment and mental health of left-behind children.Methods Using th e M iddle-School Students'M ental Hea lth Scale(M SSM HS)a nd the Inv entory of Pa rent and Peer Attach ment(IP PA)to inv estiga te327lef t-behind children from two middle schoo ls in southw est r egions.Results ①Left-behind children's phy sical health total sco re a nd the ten facto rs sco res wer 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norm.The sco res of compel,anxiety,depressio n a nd crises relatio nship dimensio ns had sig nifica nt differences in gender;②Th e sco res o f crankiness and psycholog ical unbalance dimensio ns had s ig nifica nt differences in g rade;③Physical hea lth co rrela ted with peer attachm ent and pa rent attachment po s itiv ely and sig nificantly.Th e ten factors of M SSM HS w ere inter related with the trust,communicatio n and alienatio n dimensions of IP PA to some ex tent;④The left-behind childr en's ph ysical health could be predicted25.9%by father alienatio n,peer trust,peer alienatio n,mother aliena tion and father trust.C oncl usion Pa rent and peer attachm ent sho uld be taken into full co nsidera tion to improv e th e mental health of left-behind children. 【Key words】 L ef t-behind childr en;M ental health;Pa rent a ttachment;Peer attachment 留守儿童(Left-behind children)指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特殊群体[1]。近年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日益成为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焦点[2]。已有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在抑郁、焦虑、敏感、偏执等心理症状上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青少年[3],农村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存在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4]。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依恋,据Bo wlby的依恋理论,父母依恋和同伴依恋是最重要的两种依恋类型。依恋对象是个体的“安全基地”和应对压力及焦虑的天然的缓冲器。依恋对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和对社会的适应具有重大意义[5]。父母同伴依恋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有何影响,鲜有研究。鉴于此,本文以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健康与依恋的具体关系,以期对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重庆市2所中学350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327份(93.4%)。其中,初一年级141名,初二年级140名,初三年级46名;男生153名,女生174名;平均(14.11±1.01)岁。1.2 方法 1.2.1 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 PA)修订版 Armsden和Gr eenberg于1987年编制。包含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3个分问卷,每个分问卷各有25个题目,由信任、沟通、疏离3个维度构成。问卷采用Liker t5点评分,1代表“很不符合”,5代表“很符合”。得分越高表示依恋水平越高。本研究采用IPP A中文修订版[5]。IPP A问卷在国内外被广泛使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6-9]。 1.2.2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 SSM HS) 王极盛教授于2005年编制,包括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和心理不平衡10个因子,共60个题目。量表采用5级评分,1代表“无”,5代表“总是”。得分越高表示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越差。M SSM HS的10个分量表重测信度在0.716~0.905之间,同质信度在0.6010~0.8577之间,分半信度在0.6341~0.8726之间;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在0.7652~0.8726之间,内容效度比较理想[10-11]。 1.2.3 施测方法 将父母同伴依恋问卷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装订成册,由班主任与研究者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发放,集体施测。施测时,向被试讲明要求,被试独立完成问卷, · 1371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第20卷第9期 China J 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012,Vol20,No.9 ①中国.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 400715 E-mail:yuan.yuan1988@https://www.doczj.com/doc/9e5951715.html, △通讯作者 DOI:10.13342/https://www.doczj.com/doc/9e5951715.html, k i.cjhp.2012.09.011

家长素质调查问卷

家庭教育调查问卷(家长) 尊敬的家长:您好!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您的精心栽培。为了加强您和孩子的交流,改进教育工作,请您配合一下我们的问卷调查。(请在选项前打钩) 1.您的性别:○男○女 2.您的年龄:○30岁以下○30~40岁○40~50岁○50岁以上3.您的孩子在读:○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 4.您的职业是:____ 5.您的学历:○未读过书○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大学及以上6.您家每月的家庭收入是:○2000元以下○2000~5000元 ○5000~800元○8000元以上 7.您认为孩子读书的主要目的是: ○读书是为了挣钱○读书是为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读书是为了学得一技之长○读书是为了学知识、明道理 8.发现孩子成绩下降,您采取什么办法给孩子补课? ○父母自己给孩子补课○请孩子现在的老师补课○送孩子去校外机构补课○不管或其他_9.小学的孩子往往爱动、爱闹,管不住自己。如果接到老师类似的“投诉”,你一般会怎样教育孩子?○严厉批评、处罚○找孩子谈话,对孩子约法三章 ○孩子爱动爱闹属正常情况,不管他(她)○其他_ 10.“家庭暴力”在中国的传统家教中还有一定市场,您如何看待家长“打孩子”现象? ○该打时就打,让孩子长记性○不能打孩子 ○轻微的处罚,吓唬一下也有必要○其他_ 11.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您在做什么? ○看电视、上网○读书、工作○坐在孩子后面监督孩子写作业○其他_12.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离睡觉还有点时间,您怎么安排孩子剩余的时间? ○给孩子增加作业○让孩子干自己爱干的事○让孩子早睡觉○其他_ 13.您在和孩子沟通上采用最多的方法是? ○经常和孩子谈心○唠叨,孩子不听就反复说○要求孩子必须怎样做,孩子做不到我就生气○不管,让孩子自己去管自己○其他_ 14.下面这些话中有哪几句是您经常会说的?(多选题) ○不许哭。○考不上大学就扫厕所。○要听话。 ○这一次考试第几名呢○为什么在学校打人呢,一定是你的不对! ○我这么辛苦赚钱,还不是为了你们!○我这么做,还不是为了你好! ○好啦,好啦,有事明天在说,我现在没空!○你怎么这么笨啊,教那么多次还教不会! ○你别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还不是... 15.有专家倡导中国家长应该“持证上岗”,如果有系统的“家长课程”,您愿意去参加学习吗?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可编辑修改word版)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 PBI) 一、概述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中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是对父母各种养育行为的特征概括。依恋理论认为,父母关爱即喜爱、温和、亲近和低控制是儿童安全依恋关系和正常发展的需要,而父母控制即干涉、要求服从、过度保护和低关爱是儿童不安全依恋模式和以后心理功能紊乱的一个来源。为了定义和评估父母教养行为的有效构成,Parker于1979年根据依恋理论编制了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PBI)。众多的研究表明,PBI具有良好的信度,不存在性别差异,并且得分较少受到被试抑郁水平和生活重大事件的影响;PBI常用于临床病人所受的教养方式对其心理障碍影响的研究,特别是抑郁和焦虑的某些症状表现,其效度也在成人群体、青少年群体、抑郁症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群体中得到广泛的验证。现在PBI已成为在美国、西班牙、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的回顾性自陈量表。国内周世杰、楚艳民、杨红君、刘利、刘琴等人对此量表做了修订和心理测量学指标的检验。 二、量表的内容及实施方法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是评估个体对儿童时期(16岁以前)父母养育方式的认知的自陈量表,分为母亲版(PBI-M)和父亲版(PBI-F),各有23个条目,分为关爱、鼓励自主和控制三个因子。采用李可特4点计分形式,“0”代表“非常不符合”,“1”代表“比较不符合”,“2”代表“比较符合”,“3”代表“非常符合”。 三、测量学指标 PBI 中文版的修订在849 名在校大学生中完成。PBI-M 三个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在- 0.414~0.437 之间,PBI-F 三个分量表之间的相关在-0.402~0.394。内部一致性分析显示,PBI-M 母亲关爱、母亲鼓励自主、母亲控制三个分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分半信度系数分别为0.846/0.830,0.806/0.727,0.745/0.661;PBI-F 父亲关爱、父亲鼓励自主、父亲控制三个分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分半信度系数分别为0.858/0.844,0.822/0.748,0.752/0.689。重测相关系数为0.746~0.941。 结构效度方面,探索性因素分析父亲版和母亲版均得到三因子,分别命名为关爱、鼓励自主和控制。母亲版累积解释率为46.22%,父亲版累计解释率为49.28%。使用极大似然法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基本符合测量学的要求。在三因素模型中,CFA 结果显示:母亲版 χ2/df=2.457,GFI=0.898,AGFI=0.871,CFI=0.900,NFI=0.844,NNFI=0.844,RMSEA=0.059;父亲版χ2/df=3.052,GFI=0.870,AGFI=0.839,CFI=0.858,NFI=0.805,NNFI=0.838,RMSEA=0.070。 将PBI-M 和PBI-F 分量表与成人依恋问卷(AAQ3.1)进行相关分析,两个量表的所有分量表之间都相关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在-0.544~0.631 之间。 四、结果分析与应用情况 母亲版: 1.关爱因子:1、2、4、5、6、11、12、14、15、16、22 共11 个条目,反映母亲对孩子温和、理解、支持; 2.鼓励自主因子:3、7、13、19、20、23 共6 个条目,反映母亲鼓励孩子独立和自主; 3.控制因子:8、9、10、17、18、21 共6 个条目,反映母亲过分干涉孩子的成长,严格限制孩子的自由。 其中反向计分:条目2、4、14、16、18、22。 父亲版 1.关爱因子:1、2、4、5、6、11、12、13、15、16、22 共11 个条目,反映父亲对孩子

亲子依恋问卷

亲子依恋问卷 请思考每句话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你与父母之间关系的实际情况,在题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数字打“√”。数字表示的含义为:1=完全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不确定;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 1. 我会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告诉妈妈……………………1 2 3 4 5 2. 如果妈妈知道有事情困扰我,她会询问我…………………1 2 3 4 5 3. 我没有从妈妈那里得到什么关注……………………………1 2 3 4 5 4. 妈妈接受我现在的样子………………………………………1 2 3 4 5 5. 我对妈妈感到生气……………………………………………1 2 3 4 5 6. 当我为某事生气时,妈妈能理解我…………………………1 2 3 4 5 7. 与妈妈讨论我的问题让我感到羞愧或愚蠢…………………1 2 3 4 5 8. 我很容易因为妈妈感到心烦…………………………………1 2 3 4 5 9. 妈妈帮助我更好地了解我自己………………………………1 2 3 4 5 10. 妈妈尊重我的感受…………………………………………1 2 3 4 5 11. 我会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告诉爸爸…………………1 2 3 4 5 12. 如果爸爸知道有事情困扰我,他会询问我………………1 2 3 4 5 13. 我没有从爸爸那里得到什么关注…………………………1 2 3 4 5 14. 爸爸接受我现在的样子……………………………………1 2 3 4 5 15. 我对爸爸感到生气…………………………………………1 2 3 4 5 16. 当我为某事生气时,爸爸能理解我………………………1 2 3 4 5 17. 与爸爸讨论我的问题让我感到羞愧或愚蠢………………1 2 3 4 5 18. 我很容易因为爸爸感到心烦………………………………1 2 3 4 5 19. 爸爸帮助我更好地了解我自己……………………………1 2 3 4 5 20. 爸爸尊重我的感受…………………………………………1 2 3 4 5

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青少年消极情感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Vol.32,No.2,226?235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DOI:10.16187/https://www.doczj.com/doc/9e5951715.html,ki.issn1001?4918.2016.02.12 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青少年消极情感的关系: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王英芊1 邹 泓1 侯 珂2 王明珠1 汤玉龙1 潘 斌3 (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5;2.北京师范大学文科学报,北京 100875; 3.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济南 250014) 摘 要:以3353名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青少年消极情感的特点,并进一步检验了不同依恋类型对青少年消极情感的独特效应、同伴依恋在亲子依恋与消极情感中的中介作用以及二者对消极情感的交互作用。结果发现:1)青少年的消极情感水平总体上呈现从初一到高二逐渐上升的趋势,且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2)同伴与父子依恋对消极情感的独特效应显著,但母子依恋的独特效应不显著,且同伴依恋在消极情感中的独特效应显著高于父子与母子依恋;3)同伴依恋部分中介父子依恋与消极情感、完全中介母子依恋与消极情感的联系,同时,父子与母子依恋又调节同伴依恋对消极情感的影响,表现为同伴依恋对消极情感的预测在高亲子依恋个体中更显著。因而,依恋对消极情感的作用机制中,间接效应模型与交互作用模型同时成立,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关键词:亲子依恋;同伴依恋;消极情感;青少年分类号:B84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4JJD190003)。 通讯作者:邹泓,E?mail:hongz@https://www.doczj.com/doc/9e5951715.html, 1 引言 青春期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疾风暴雨期”,也 是情绪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已有研究多分别探讨抑郁、焦虑、孤独感、自卑、羞怯等离散情绪,虽然更具针对性,但是许多消极情绪体验是相互关联的(Zelenski &Larsen,2000),且对于基本情绪类别的争议与概念重叠进一步增大了研究结果的不稳定性(邱琳,2011)。因此,选取更加上位的概念,对特质 性的消极情感进行探讨,有助于对青少年的情绪情感问题形成整体性认识,也有助于家长和学校从宏观上把握关注青少年的消极情感,合理引导,趋利避害。 消极情感(negative affect,NA)是对主观压力及不愉快体验的总称(Watson,Clark,&Tellegen, 1988),反映了情绪性方面相对稳定的个体差异(Watson,2000)。高消极情感削弱了青少年的心理 社会功能,引发诸如攻击性(Donahue,Goranson,McClure,&Van Male,2014)、问题行为(Loney,Li?ma,&Butler,2006)、进食障碍(Ivaova et al., 2015)、物质滥用(Mason,Hitch,&Spoth,2009)等 一系列问题,并影响身体健康(Curhan et al., 2014)。由此可见,消极情感可以说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危险因子,因此有必要对其基本特点及影 响因素进行研究。 在众多相关因素中,依恋与情绪情感的关系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依恋(Attachment)即个体发展过程中与他人建立的一种深层的、坚固的、持续的情感联结(Bowlby,1979)。生命早期,这种情感联结主要是在与父母的互动中形成的,以往研究多笼统地讨论亲子依恋或只考虑母子依恋对个体的影响,但父母在孩子心理与情感发展中扮演不同的角色(Kenny &Gallagher,2002)。已有研究也发现,母亲和父亲对子女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的影响机制有所不同(琚晓燕,刘宣文,方晓义,2011;吴 庆兴,王美芳,2014),因此本研究拟将二者区分开来,分别进行探讨。随着年龄增长,照料者以外的重要他人对个体的影响逐渐增强,至青春期,依恋对象不仅局限于父母,也发展起了重要的同伴依恋关系,其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甚至已经超过了亲子依恋(Bogaerts,Vanheule,&Desmet,2006)。例如: Laible 等人(2000)按照亲子依恋与同伴依恋的得分6 22

感恩父母的调研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关于大学生“感恩父母”的调查报告 组长:刘斌龙 学号 班级:光电105班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一日 关于大学生“感恩父母”的调查安排 课题名称 调查大学生对父母有没有感恩之心情况报告(以西安工业大学为范围) 组长 课题组的组成 组员 课题选择的缘起课题研究的目的 课题的内容 是否送过父母礼物、是否帮父母做过家务、如何联系父母、是否对父母说过“我爱你”之类 的话 课题使用的方法课题所需的器材等 校内 预计访问专家 校外 所取成果 活动时间 课题研究计划 小组分工活动安排 无 问卷调查结果,采访报告、调查总结报告 活动内容开会讨论,指定方案 问卷调查采访总结 活动方式组员讨论问卷调查采访写调查报告 主要负责事项分配工作问卷调查采访调查报告开会总结问卷调查、采访稿纸、问卷、 中性笔、计算器 指导老师刘斌龙 总结 全部成员 关于大学生“感恩父母”的调查报告 一.摘要 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东西都被淡化,感恩父母是我们永远不能忘本的事,父母把我们 带到这个世界来,并用尽心血养育和教育我们,感恩父母是一辈子做的事。二.关键词大学生感恩父母三.引言 “孝道”历来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最基本的内容,也是中国传统美德中做人教育的核心内容 之一。如今的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一来到世上就被父母当成掌中宝呵护着,认为父母给儿 女做牛做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明白父母对自己的希望和期待;他们总觉得父母唠叨、麻烦,埋 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却从来不会从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懂得体谅父母生活的艰辛与劳累,那就更谈不上去关心和孝敬父母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孝敬父母的思想教育显得尤为 迫切。 四:问卷调查数据统计

家庭教育调查问卷家长卷

家庭教育调查问卷(家长卷) A、最重要。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良好的家庭教育决定一个孩子的性格和价值观,也决定一个家庭的未来。家庭教育放在生活的首位,能凌驾于物质生活之上。 B、次重要。孩子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物质基础,保持家庭优质的生活水平更重要。 C、次重要。家庭教育不在于放在孩子身上的时间的多少,而是寻找更好的教育方法和正确的爱的方式教育下一代。 D、次重要。人不能仅仅把希望寄托在未来,更加要把握现在。孩子是家庭的未来,而父母是家庭的现在,父母应是孩子的榜样,有良好榜样家庭才能使孩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 E、不知道。 2、您主要通过什么途径教育孩子的?(选两到三项) A.民主型教育。经常与孩子交流和进行家庭问题的交流,如开家庭会议等; B. 实践型教育或共同体验型教育。经常和孩子进行户外活动、社会劳动、家务劳动等,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成长; C. 兴趣型教育。通过游戏、报刊、影视、手工制作、音乐、美术、旅游等进行教育; D. 爱国型教育。经常与孩子讨论国家大事、时事新闻和参加志愿者活动; E.专制型教育。对孩子一切活动与行为都采用命令的口吻,为孩子的过去、现在、甚至将来都进行安排; F.保护型教育。对孩子身体健康和生活都十分重视; G.较少教育。生活、工作比较忙,缺少时间。 H.其他。 3、您在孩子的培养、教育方面花费精力最多的事情是?(单选) A .孩子的日常起居和生活习惯。 B. 孩子的身体健康 C. 孩子的学习与智力发展及兴趣爱好培养。 D. 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良好个性的培养 4、就您目前教育孩子的情况来看,您认为孩子在家中应该处于什么位置?(单选) A、孩子就像朋友,可以自主平等的交流;B、孩子就是孩子,家长就是家长; C、孩子就是家中的“小太阳”一切都围绕着孩子转。D、其它。 5、作为家长,你认为教育孩子那两种素质非常重要?(多选) A、自主管理的时间观念。 B、阳光、自信、勇敢的自主交往能力。 C、自主积极的生活态度。 D、良好的自主管理的生活习惯。 6、您认为家庭教育是完全自发的,还是需要培训学习提高的。(单选) A、完全自发的,顺其自然,“树大自然直”; B、有很多学问,需要学习培训,长进; C、存在很多困惑问题,不知该怎么办? D、其它 7、你对学校开展家庭教育的意见或建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