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汉词义对比

英汉词义对比

英汉词义对比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6.0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词汇

是语言系统最基本的构成元素。

人们在用语言表达客观世界和主观思维的时候,就必须首先选择适当的词汇。英语和汉语是不同的两种语言,由于各自的自然地理条件、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社会发展水平、发展过程等方面的影响,使语言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形成了具有各自民族特点的语言。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中,对于词义的理解和掌握对英语阅读和翻译尤为重要,本文将主要从四方面对英汉词义对应关系方面予以浅析。

1.词义完全相等

这类英汉词语多为专有名词、术语、普通名词等。如:the Atlantic Ocean 大西洋,Japan 日本,Marxism 马克思主义,tank 坦克,carbon dioxide 二氧化碳,日sun ,月moon ,CIA (美国)中央情报局,smog 烟雾。

2.词义上只有部分对应这是因为汉语词义比较严谨,词义范围比较窄,而英语词义比较灵活、丰富、多变。如:cousin 表兄弟,straight 笔直,brother 兄、弟,aunt 阿姨、舅妈、姑姑、婶子、大妈,president 总统、主席、校

长、议长、会长、社长,uncle 叔父、伯父、姑父、姨父、舅父,film 电影、胶卷、影片。接下来以straight 为例,比较一下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

(1)He is a straight thinker.他的思路很有条理。(2)to give a straight answer.给予坦率的回答。(3)Please keep a room straight.请把房间收拾整齐。(4)She tried to keep her back straight.她努力挺直后背。

还有些英汉词语在概念意义上是对应的,但在内涵意义上却是不对应的,如vinegar :醋(概念意义)有“不高兴,坏脾气”的内涵意义;醋(概念意义)有“妒忌”的内涵意义。

3.词义空缺

很多汉语里的词义在英语中并不能找到相应对应的词义,就只能靠音译来解决,如:tofu 豆腐,hutong 胡同,yamen 衙门,litchi 荔枝,lama 喇嘛,Chinese Chao fan 中国炒饭,Kowtow 嗑头,kongfu 功夫。

4.一词多义的词

即一个英语单词分别与汉语里几个不同的词或词组相对应。这样的单词的具体意义,只有通过联系上下文才能确定。否则就很难确切地表达出该词的意

义。如develop ,这个词除在一般情况下译为“发展”,还有许多其他词义。如:

(1)(照相)冲洗、印、影、像

I had the film developed yesterday.

我昨天把胶卷拿去冲印了。

(2)开发、研制

The company develops some new software.这个公司开发出了一些新的软

件。

(3)加强、增强、发挥

His still in management has developed these years.这几年他在管理方面的技

能得到了加强。

(4)修建;开发

The site is been developed by an America company.这块地正由一家美国

公司开发利用。

(5)详述,详尽阐述

She develops the theme more fully in her late books.她在后来写的书中更

详尽地阐明了这个主题。

(6)患(病),染上(坏习惯),出现(问题)

I developed a cold last week.上周我患了感冒。

又如形容词heavy 它除了与汉语“重量大”的意思对应之外,还有:

(1)(在数量、程度等方面)超出一般的、比一般严重的

the effect of heavy smoking 过度吸

烟的后果

(2)苛刻的、严厉的

Don ’t be so heavy on her.不要对她这么苛刻。(3)使用……很多的、耗费……的

Older cars are heavy on gas.老旧的汽车耗油多。(4)辛苦的、费力的

heavy digging 费力的挖掘(5)充满、满载

trees heavy with apples 挂满苹果的树

此外,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很多词的词义发生了一些变化,如:hot-line 热线(原指美国总统与前苏联首脑直接通话的线路,现指人们提意见,咨询或预约的直线电话);home cinema 家庭影院(原指场所,现指设备);Water-gate,Iran-gate 原指门,现指丑闻。

综上所述,中英词汇中的词义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它们之间还存在很多差异,这些差异对于英语学习的影响不可小觑。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这些差异,指导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和理解相应词义,这既有利于英语教学,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黄山中学

●董俊英汉词义对比

语言与测试研究

116

英汉语言在词汇上的差异及对翻译学习的影响

英汉语言在词汇上的差异及对翻译学习的影响 摘要:语言学习难在翻译,翻译学习难在掌握语言之间的差异。由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等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成为英汉互译的最大障碍。因此,认真学习和研究英汉语言之间的差异,特别是了解两种语言在词汇上的不同之处,对找出翻译的对策和提高译文的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关键词:词汇;语言差异;翻译学习 一、引言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能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风貌和信仰的总体。”作为语言基本要素的词汇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是民族文化的反映。文化的核心在于语言,语言的核心在于词汇。汉语和英语虽然分属不同语系,特点迥异,但是都拥有大量的、丰富的词汇。对比英汉语言,人们不难发现有很多的词汇是对立词语,并且这两种语言的语法功能和句法结构也有很多的类似或接近的地方。这些成为了英汉翻译的语言基础。 但是,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起源、形成和发展都受到了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等的影响。这种影响使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就成为翻译活动中的最大障碍。因此,认真学习和研究英汉 语言的差异,特别是两种语言在词汇上的差异,对找出翻译的对策和提高翻译的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英汉语言在词汇上的差异 1.英汉语言在词形和词性上的差异 语言中单个词的语法归类称为该词的词性。英语词汇可以通过自身形态的变化引起自身词性的变化,这就使得英语的构词法有着灵活性和多样性的优势。例如:英语的名词通过添加词缀可以变成动词或形容词;动词通过添加词缀也可以变成名词或是形容词等。英语构词法中词汇的变化大部分都是通过词汇本身形态的变化而产生的。英语的这一特性使英语具有强大的派生能力,许多的词都是由其它词通过词形的变化派生而来的。其中在英语词汇中变化最多的是英语的动词、名词和形容词。比如:通过对动词形态的改变,动词就会产生人称、时态、语态、情态以及非谓语(不定式、分词)的词性变化;也会产生词类的变化。英语通过词汇的形态变化表示句子丰富多彩的语言关系和逻辑关系。和英语比较起来,汉字相对固定,不能随意改变自身的形态,更不像英语可以由形态的变化引起词性的变化。汉语词汇的表意能力和互相组合能力要比英语强,所以汉语主要靠词汇、词序以及各个部分之间暗含的逻辑关系来表达句子的语言意义。 2.英汉语言在词类和词类使用上的差异 英汉词类的数量大致相等,类别也基本上是对应的。但是,英语中的冠词(Article)和汉语的量词为各自所独有,没有像其它词类的直接对应。英语中没有单列的量词,一些起量词作用的词划归名词类。汉语中没有冠词,汉语中的数词和量词或是代词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英语冠词的作用。 在词类使用上,英汉两种语言也有很大的差别。英语多用名词而汉语多用动词。英语里的名词、介词、形容词、副词表词达意的能力非常强,是构成英语句子的主要词汇,它们由谓语动词连接,使英语语言的态势相对平稳和安静。汉语的代词、介词、连词使用的频率远低于英语,汉语造句主要依靠动词或是动词词组,从而造成了汉语的一种动态语势。

论英汉词法差异及其原因

论英汉词法差异及其原因 作者:吕娟王…文章来源:大学英语点击数:更新时间:2007-9-30 9:30:39 摘要: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本要素,能部分反映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本文就英汉词法之间存在的几点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了其思维差异,阐述了研究英汉词汇差异对二语习得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词法差异思维差异对比分析 1.引言 众所周知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这两种语言在各自的发展中,产生了各自不同的特点,表达方式也有很大不同,词汇之间也存在巨大差异。 词汇作为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奠定语言的基础。因此一个人的词汇知识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的语言能力。但不少二外学习者却发现掌握的词汇量越大并不意味着语言运用能力强。相反地还会出现用词不当、死搬硬套,学用脱节等现象。究其原因是学习者对词汇没有深入了解,对两者的差异缺乏比较。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特征和文化特色;思维方式又影响语言,引导并支配语言的发展。东西方民族由于地理环境、历史环境、经济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和价值观的不同以及审美观、伦理观、时空观等方面的差异,使东西思维方式从总体上呈现不同的特征。这种思维的差异性影响了英汉语言的方方面面,包括了基本要素——词汇的构成和使用。 所以要学好外语,必须了解其特点,要了解特点,最有效的方法是与母语的特点作比较,加以科学对比,分析其差异的原因。尤其要利用对比分析法(contrastive analysis),排除母语思维的影响。词汇学习也不例外。 2.英汉词法差异对比及其原因 (1)物称与人称(impersonal vs. personal) 英语较常用物称表达法,即不用人称来叙述,而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那是因为在西方传统的思维方式中,自然客体和人类主体是同等重要的,因此英美人很重视客体意识,客体意识体现在他们的表达方式中。 而汉语则重视主体思维,这种思维模式以“万物皆备于我”作主导,往往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因而常用人称。 例如:What happened to you?

英汉外来词的对比及翻译

英汉外来词的对比及翻译 摘要:一种语言借用、吸收另一种语言的词语,这是语言的普遍现象。而在语言的动态发展变化中,词汇的变化是最敏感、最快捷、最频繁的。对比英汉外来词的产生方式,分析其原因,促进翻译的发展,反应事物文化,将符合人们心理的优质外来词吸入本族语言,丰富本族语言,推进语言的发展。 关键词:外来词对比翻译方式 随着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各种形态接触,一个民族语言中的某些形式传至另一个民族的语言,于是就产生了外来词,吸收和使用外来词成为语言词汇变化的重要因素。叶斯帕森说,“没有任何一种语言是绝对纯洁的,我们也找不出一个没有吸收外来词的民族。”萨丕尔也曾指出, 由于交际的需要, 使说一种语言的人们直接或间接和那些邻近的或文化优越的语言说者发生接触。然而各种语言对外来词语吸收、消化的能力,存在着很大差异。 1 汉字吸收外来词的主要方式 汉字既有表意功能,又有表音功能。因此,外来词要进入汉语的词汇系统,必须接受汉语的语音、语法和构词规则等各方面的改造,以符合汉语的发音习惯、语法和词汇规则。因为现代汉字是“表意和表音文字”。外来词有音译词、意译词、音意兼译词和直接借用四种主要形式。 通过音译借用吸收,语音和语义全部借自外族词,例如,“罗曼蒂克”,这四个字内部并无一定的语义关系,它只是音译了英语(romantic)。音译是用发音近似的汉字将英语翻译过来,这种被译音了的汉字不再有其自身的原意,只是保留其语音和书写形式。再如:歇斯底里(hysteric)、幽默(humor)、布丁(pudding)、康乃馨(carnation)、马赛克(mosaic)、扑克(poker)、马拉松(Marathon)等。 通过意译改造融合。意译词是运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的新词,把外语中的某个意义移植进来。例如,“传真(fax)”、“安乐死(euthanasia)”、工会(trade union)、篮球(basketball)等。 通过音意兼译。用汉字记录外来词的读音的同时也用汉字的意义表示其意义。如:奔驰(bonze)、香波(shampoo)、蹦极跳(bungee)。也可采用半部分音译,半部分意译,如:呼拉圈(hula-hoop)、绷带(bandage)、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水上芭蕾(water ballet)、奶昔(milk shake)等。 直译。这种词往往有两个以上的构成部分,直译的时候就按照这些构成部分进行意译,然后拼凑成词。如将“honey”直译为“蜜”,将“moon”直译为“月”,结构形式也是直接照搬,同外语原词同构,如原词“honeymoon”,译词也作“蜜月”。如:马力(horse power)、篮球(basketball)、白领阶层(white collar)、自我实现

英汉颜色词语象征意义的对比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Analyses of the Morels’Oedipus Complex in Sons and Lovers 2 《天边外》的悲剧分析 3 文化语境对中西商务谈判的影响 4 英语系动词语义属性及句法行为研究 5 An Analysis of Angel's Ambivalent Personality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6 现实主义在伊迪丝?华顿的小说《伊坦?弗洛美》中的体现 7 超越和世俗——对《月亮和六便士》中Strickland和Stroeve的对比分析 8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看小品“卖拐”中的幽默 9 从文化角度分析《穿普拉达的恶魔》所反映的职业观 10 《了不起的盖茨比》——论美国梦的破灭 11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英汉数字翻译 12 世纪年代鲁迅与梁实秋之间的翻译论战 13 从《红字》看霍桑对清教主义的批判与妥协 14 论《金色笔记》的多元主题 15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16 女性形象下的女权主义思想——浅析汤亭亭小说《女勇士》 17 Translation of Chinese Dish Names 18 通过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哈代的宿命论思想 19 试析《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女主人公艾米莉的形象 20 中西方酒类广告的文化互文性研究 21 课外作业对高中英语学习的作用研究 22 The Death of Willy Loman an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American Dream 23 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处理策略 24 中外英语教师的优劣势比较:从中学生视角 25 从家庭价值观的角度分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26 从女性主义角度探讨《呼啸山庄》女主人公命运的悲剧性 27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 Wordsworth’s Nature Poem and One by Tao Yuanming 28 从礼貌原则看英语委婉语的构成和社会功能 29 从《男孩们女孩们》看身份问题对艾丽斯?门罗文学创作的影响 30 用交际翻译理论看英语文学书名汉译 31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to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32 礼貌原则视角下奥巴马演讲技巧的分析 33 论颜色词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34 高中英语课堂导入语艺术研究 35 动物委婉语 36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itiation Story 37 凯瑟琳与苔丝悲剧命运的比较 38 大卫王:在希伯来世界中的社会地位 39 Pursuing a Harmonious Man-Woman Relationship In The Thorn Birds 40 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解读 41 男权制度下的悲剧——论《德伯家的苔丝》

汉英词汇比较与翻译

第一章汉英词汇比较与翻译 第一节翻译中的选义 翻译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过程。要做好翻译,首先要对原文进行正确的理解。但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很普遍的一词多义现象,却给理解和表达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一.根据词典释义选择合适的词义(略) 二.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义 语义与语境关系密切。同样的一个词,在不同的上下文里,就可能产生不同的意思。英国语言学家Firth曾经说过:Each word is a new word in a new context (每个词在一个新的语境中就是一个新词)。所以说,“多义词数量很多,但我们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除少数歧义句外,却极少见到词的多义现象。因为在一个具体语境中只使用多义词的其中一个义项”(傅敬民等,《英汉翻译辨析》,p10)。 先看英译汉的例子。比如man这个词的翻译: man and wife 夫妻 officers and men 官兵 his man Friday 佣人,仆人 man-of-war 战舰,军舰(尤指帆船) Be a man! 像个男子汉!(勇敢一些,坚强一些) 另以straight为例: 1. He is a straight thinker. 2. Put your room straight. 3. She keeps straight. 4. The accounts are straight. 5. They voted the straight ticket. 6. She went straight home without going to the market. 7. He was tall and straight and clear-eyed and dark. 8. He is fairly straight with me. 9. This is a very straight place. 10.There are a lot of things we’ve got to get straight. 11. Thanks for setting me straight. 12. I believe I am thinking straight. 13. He keeps a straight face. 1.他的思路很有条理。 2.把你的房间整理好。 3.她品行端正。 4.账目清楚。 5.他们投清一色票。 6.她直接回家,没有到市场去。 7.他个子高高,身材挺直,两眼明亮,皮肤黝黑。 8.他对我十分坦率。 9.这可是个十分正经的地方。

英汉词义的不对应性

毕 业 论 文 Nonequivalence of the Semantic Meaning of Word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学生姓名: 学号: 学 院: 专 业: 指导教师: 2012年 6月 金建龙 0808034125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英语 李儒

Nonequivalence of the Semantic Meaning of Word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by Jin Jianlong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Bachelor of Arts in the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Li Ru June 30, 2012

Acknowledgements I would like to show my deepest gratitude to my supervisor, Li Ru for all the help she has offered me during the preparation and writing of this paper and for all the pains she took in reading and correcting my drafts. It is obvious that without her patient instruction, helpful suggestions and constant encouragement, I could not have fulfilled this task as successfully as I wished. I wish to express my thanks to all my roommates. In the writing process, I have received considerable help from them. They kindly gave me useful suggestions on editing my paper, without which, the completion of this paper would have been impossible. I am also grateful to all my teachers. Besides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hey have also taught me to be careful and responsible, which greatly benefits me in the writing of the paper. And I would also like to thank all my fellow classmates, who have given me great help both in the course of the paper writing and during all four college years.

英语的单词比较

1.neglect, ignore, omit “忽略,遗漏” neglect指对职责、义务或应做的事没有给予足够的注意,这种忘记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 Those who neglect their duties should be punished. 玩忽职守者应受惩罚。 Why do they always neglect the traffic regulation? ignore指疏忽、不顾、强调对某人或某物故意不理会,有时还带有固执地拒绝的意味。When I saw Tom, I stopped to greet him, but he ignored me and walked on. The teacher ignored my difficult questions. omit指因专注或疏忽而忘记某事,这种失误可能是有意或无意的,该词还可指删除不利或不必要的东西。 She should not omit to visit the museum. The third part of the book may be omitted. The joys of travel having long ____C______the disabled,are opening up to virtually anyone who has the means. A. omitted B. missed C. neglected D. Discarded 2.principal, principle principal既可作形容词,又可用作名词。作形容词用时,通常用来形容地位、作用等优于任何其它的物或人,常作“首要的”、“主要的”、“最重要的”解。作名词用时,通常指技术学校、师范学校或音乐学校的“校长”,在美国可指中小学的“校长”,等于英国英语中的headmaster;也可指剧团里的“主要演员”,在法律方面,只犯罪团伙中有别于教唆犯或从犯的“主犯”,在财政方面指经营的活产生利息的“资本”、“本金”等。 principle属名词,通常指做某事的“原则”或某种学科的“原理”。 3.continual, continuous, constant 这三个形容词都有“连续的”,“不断的”的意思,但也有所区别。 continual “连续的,继续的,老是“,指在一个较长时间或空间内有间歇的重复。通常修饰一个令人不快的东西。 continuous “连续的,不断的”,指某事在或长或短的时间或空间内连续发生,毫无间歇,但有开始和结束。 constant “不断的;经常的”,含有“永恒不变”的意思。 1. ________ smoking does harm to health. 2. She was tired of _________ trips to the grocery, school and office. 3. The noise of _________________ hammering disturbed me. 4. The brain needs a ____________ supply of blood. 5.There was ________________ rain for weeks. 6. It is important in scientific experiments that all the conditions should be ____________. 7. He was _________ in his efforts to improve his skills. 4.emerge,appear&loom这三个词都有“出现”之意

英汉词汇语义对比

英汉词汇语义对比 学号:19910522 班级:英语二班13K1 姓名:鲍俊喜 摘要:词汇学是一门独立、实用、交叉的学科,词的语义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概括反映,英汉两种语言是在不同领域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了不同的差异且中词汇语义差别较大,对比两种语言的词汇语义对英语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语义对比对应差别 1.引言 词汇学是一门独立、实用、交叉的学科,汉英词汇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形态学和语义学的对比之中,两者又以语义学的对比差异显得更为突出。词是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具有一定的形式,并表达一定的意义。中西语言在不同的领域由于不同的文化和背景产生不同的词汇对比差异。 2.汉英词汇总体对比 英汉词汇语义对比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2.1就像《英汉翻译的理论与方法》中说到“英汉词汇语义完全对应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感觉、认知和人类的思维结构也大致相同,不同社会、不同文化之间也必然有相似之处,不同语言之间必然存在着语义相符关系,即它们的意义在上下文中都完全相符,所指意义也完全一样,不会引起歧义。”这主要包括一些专有名词术语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名称。例:Asia 亚洲:hydrogen 氢;table 桌子;moon 月亮;vegetable 蔬菜;hover craft气垫船;The U.S.State Department 美国国务院;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计算语言学,这类词汇在语义是完全对应的,一般不会给理解和翻译带来困难。 2.2英汉词汇语义假对应。《外语与外语教学》中说“英汉语言中的一些词或词组从形式上看,它们相同或相象,但具体的涵义并不相同,即表面上似乎指同一个事物或概念,其实指的是两回事”这种情况被称为假对应。 (1)如有些懂点英语的中国人在介绍自己的爱人时喜欢用lover一词,这使得英国人很吃惊,因为lover的涵义是情夫或情妇,而汉语中的爱人指的是丈夫(husband)或妻子(wife). (2)如rest room并不是汉语中的休息室。在美国英语中,rest room是剧院、大商店或大建筑物中的一间房子,里面设有厕所、盥洗设备等,供顾客、雇员等使用,这是厕所的委婉说法。汉语中的休息室应译为英语中的lounge或lobby。 (3)另如Labour Day 在我国指“五·一”国际劳动节,而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指九月的第一个星期一的劳动节。 (4)Drug Store并不是汉语中的药店,而是小杂货店。 2.3英汉词汇语义部分对应。英汉词汇语义大部分属于部分对应,这种对应仅谈以下二种情况: (1)汉语词汇语义>英语词汇语义。即汉语中的一个概念相当于英语中的两个或更多概念。例如:A、汉语中“风”指任何室内或室外的部分;而英语中wind指自然风、室外风;室内风有专词draught.;B、汉语中汽车可指小汽车、公共汽车、卡车、面包车、出租车等。但英语automobile(汽车)只指motorcar(小汽车),其余各类车辆需要分别由bus,truck,

浅析Leech词义的七种类型与英汉词义的对比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e4922887.html, 浅析Leech词义的七种类型与英汉词义的对比 作者:李雄伟 来源:《知识文库》2016年第19期 本文通过借用Leech对词义的分类,从七个方面对词义作了注解,进而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义方面做了详细的对比,总结了两种语言间的四组词义关系,探讨了词义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因此在翻译时需要特别注意,力求准确地传达出原语的概念意义,并尽量保持联想意义的最大近似值,避免信息流失。 一、引言 词是语言中有意义、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单位,是翻译的最小单位。将对英汉语言在词义层面进行详细对比,系统地揭示两种语言在词义层面的异同,加深对两种语言的认识,这对提升英汉互译能力是不无裨益的。 二、词义归类 英国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提出:“词义”可以分为七种类型,分别是概念意义、主题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和搭配意义。 (一)概念意义 概念意义是词的本义,最基本的核心部分。词的概念意义一旦固定下来,这种意义就比较明确,在词典中对词的定义注释就是词的概念意义,比如,“父亲”的概念意义就是“成年的、生育了的男性”,“鸽子”的概念意义就是“一种善飞的鸟,品种很多,羽毛的颜色也多,主要以谷类为食”。 (二)内涵意义 内涵意义是一个词语在概念意义之外的交际价值,是对概念意义或者基于概念意义的拓展。如,上例中“父亲”给人的内涵意义就是“爱、安全感、责任感”等,“鸽子“内涵意义则是和平或爱好和平的象征。 (三)社会意义 社会意义是指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由于使用场合不同,词语在使用中会表达出不同的意义。比如,domicile、adobe、home、和residence是近义词,都可以指“家”这个意义,但是

汉英词汇“家/Home”的词义延伸与隐喻对比分析

汉英词汇“家/Home”的词义延伸与隐喻对比分析 本文是基于隐喻的基础性研究,就汉英词汇“家/Home”的词义延伸与隐喻,结合相关语料进行对比分析,探索隐喻在词义延展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分析汉英词汇“家/Home”隐喻的异同之处。由于文化积淀的不同,汉英词汇的词义延展和隐喻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 标签:“家” home 词义延展隐喻对比分析 一、引言 隐喻是人类思维的一种基本方式,普遍存在于交际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影响人们的说话方式,还影响人们的语言行为和交际活动。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是最基本的认知方式,而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是源自自身的经验、感知和概念化的理解。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在ICM(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的认知模式下进行的。 隐喻之所以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因为人们需要通过隐喻这种手段来表达内心与精神的真实感受。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的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知能力。随着人们对于认知这一基本思维能力的认可,生活中许多本不相关的事物在隐喻的作用下也发生了映射(mapping),远远地扩大了原有词汇的意义。本文将对汉英词汇“家/Home”的词义延展以及隐喻做对比分析,探求隐喻在词义延展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分析汉英词汇“家/Home”隐喻的异同之处。由于文化积淀的不同,汉英词汇的词义延展和隐喻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 二、隐喻、词义延伸和文化 理查兹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传统隐喻理论最大的缺陷是忽视了隐喻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思想之间的交流,是语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的思维是隐喻性的,它通过对比而进行,语言中的隐喻由此而来(Richards:94)。Lakoff&Johnson认为,隐喻是“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结构映射”,即从源域(source domain)向目的域(target domain)的映射。隐喻之所以能够形成,主要是基于两个认知域的相似性(similarity),即两个不同的域中的事物在某种语境的作用下具有相似的特征。隐喻指的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某一类事物(Lakoff&Johnson,1980:5)。根据这一定义,人类认知活动都可以理解为隐喻。当人们对于某一新鲜事物的认知处于模糊状态时,通常会借助于已知的事物来理解,或是用已知的某一事物来解释另一已知的事物,可以加深人们的印象。可见,隐喻无处不在。 一词多义现象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极为普遍,这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积累起来的,所以词本身的含义就会逐渐扩展。由于隐喻是通过另一事物来理

论诗歌翻译中的英汉语词义和语篇的结构差异及其表现

论诗歌翻译中的英汉语词义和语篇的结构差异及其表现 提要] 本文主要以英译汉诗的语篇为例,从词义和语篇的层面上探讨了英语与汉语在表现形式上的本色和差异。其一,在语义上,英语词汇具有客观明晰,词丰义微,以多代少的特点,但并不冗余;汉语词汇则主观概括,词约义富,以少替多的特点,但并不短缺。其二,在语篇上,英语具有衔接严谨,诉诸理性,语篇易长的特点;汉语则连贯紧凑,诉诸意象,语篇易短。正因如此,英诗诗意易于明朗,汉诗诗意易于模糊。认识这两种显著的差异可以英汉互译促进英语学习的研究。 [主题词] 词语篇衔接连贯 一、引言和词的定义 根据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的理论,词并不是概念的符号性的语言对应物,“而只是一个形式,一个具有一定模型的东西,按照本语言的特性所能允许的程度,把完整思维的概念质料包括得多一点或少一点。”它可以包括一个基本概念或一个主体概念或一个抽象概念或者几个概念合并起来的复合概念。词的成份可分为“基本成份”和“语法成份”。前者相当于我们常说的词根、词干;后者是指各种人称、复数、时间、条件的词尾和词缀。词是形式单位而不是功能单位。 二、英汉词义结构模式的比较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汇在结构上却可完全不同。例如:表示“唱”的概念,英语的词有sing(唱),sings(他唱),singing(正在唱),sang(过去唱),singer(唱的人)。除第一个sing外。在某种意义上,后面四者代表从基本概念发出的复合概念,所以它们包含着一个基本概念,主体概念(sing),还包括另一个抽象程度更高的概念——关于人称、数、时、条件、功能的或者其中几个合并起来的。一个笼统的“唱”被注释成几个具体而明确的唱。相反,汉语的“唱”的概念,则一字多用,不论你唱、我唱、他唱、还是此时唱、彼时唱,在结构上“唱”字始终词形如一,毫无变化,虚涵数义。因为汉语唱字中没有“根本成份(sing—)”和语法成份(如—s,—ing, —ed)之分,没有主体概念和附属概念之别。它们合而为一,界限模糊,所以具有不同人称、时间、复数的“唱”在形式上完全相同,没有区别。 关于英汉语的词义结构,若用数字公式表示,英语的词义结构公式为:Sw=A+(b),(其中:S 代表词义,w代表词项,A代表“根本成份”,(b)代表“语法成份”。b亦可为0即语法成份暂缺。)汉语则为Sw=A,(其中:字母的代表含义同前文。)当前面的公式转换为Sw=A+(0)时,例词为sing,当它变为Sw=A+(b)时,例词为singing,sings。它还可进一步变为Sw=A+B时,例词

英汉词义宽窄对比

英语与汉语相应词汇不完全等值是一种常见现象。英汉相应词汇的涵义宽窄不同,就是这种不完全等值在语义方面的反映。 我国曾经有学者著文指出:英语词义较灵活丰富多变,涵义较宽,汉语词义较严谨精确固定,涵义较窄?。但也曾有在华工作的外籍人士撰文说不理解为何中国人喜欢说“拿支笔来”、“我们坐车去”,而英语却一般要说pen/pencil/brush或bus/~am/train,而不会问人家要writing implement或somethingto write with,也不会提议要乘坐B Vehide或BDlnekind of nBp0rt,因而认为汉语有用笼统或一般性的词语(general term)来代替表达特定具体概念的词语(specific term)的倾向,而英语则反之,这是“英窄汉宽”的说法。那么,英汉词汇涵义到底孰宽孰窄?笔者以为以上两种说法在特定的范围里各有道理,但就总体趋向而盲,英汉词汇涵义的宽窄并不存在简单的一边倒倾向,而是各有宽窄,试图从宏观角度来下判断往往不能导出科学的结论,必须从次一级的层次着手分析,才有一定的规律。下面试从词的上下义、同义、多义这三个角度人手来探讨英汉词义宽窄问题。 一、上义词、下义词与英汉词义宽窄 从词汇学的观点来看,上文提到的笼统指称的词与具体指称的词之间是类概念与种概念(genus VSspecies)或上下义(hyponymy)的关系。前者为表示一般概念的词,即上义词,后者是表示个别概念的词,即下义词。一组相关的上、下义词形成—个语义场(semantic field) 。例如,有关“笔~车”的英汉语义场如图1、图2所示: 笔(上义词) 钢笔铅笔圆珠笔毛笔(下义词) 车(上义词) 火车汽车摩托车电车(下义词) 圈1 汉语语义蛹 ( 血g impIelnem)(上义词空缺) pencil ha1]pen bmsh (下义诃) vehicIe(上义词) train automobile motocycle tram (下义词) 图2 英语语义场从图1、图2中可以看出:(1)上义词词义相对宽,下义词词义相对窄;(2)某一语义场中有时可出现上义词或下义词空缺。 由此可推知,选用上义词还是下义词来指称事物取决于:(1)该语言中某一下义词或上义词是否空缺;(2)该语言的表达习惯。 下面就上下义词空缺及用词倾向的因素进行英汉词义宽窄归类分析。 1.汉宽英窄类 1)英、汉对应词双方均上下义词无缺项、语义场完整,但表达习惯不同。英语除非是通指一类事物或强调与他类别区分,否则往往用下义词来指称具体事物,而汉语则除非有必要区分细节,一般情况下都会使用上义词。例如: (1)汉语“人”可指任何性别年龄的具体的人。汉语可以说“你认识那个人吗?”英语则应该说“Do youknow that rng,n/wo~ ?”英语虽然也有通指“人”的上义词,如person,one,human being,但person一般用于正式场合,human being强调与非人类区别,而one则泛指任一人而非指具体的个体,在指具体的人时,更多是用n哪,woman,boy,girL child等下义词。 (2)汉语常用上义词“酒”,如:“拿酒来!”、“酒席”等。英语中虽有liquor,spitit,alcohol,drink等可泛指酒,但前两词指烈酒,alcohol强调含酒精,drink也指各种饮料,wine一般指果子酒、葡萄酒。除非是通指一般概念时才用上述相对上义词,如:Too much liquor brings

英汉词汇中文化差异对比

英汉词汇中文化差异的比较 外语学院笔译班 林立胜1311051093 孙诗钊1311051085 文化内涵词 culturally loaded words ?直接意义 ?文化内涵 ?文化差异→正确得体地使用语言 ?词语的英汉文化差异 ?原因分析 1颜色词语的英汉文化差异 to make a blue joke 开一个下流的玩笑 汉语中的蓝色指秋高气爽的天空色,给人以辽远、宁静和超脱的感觉。在英美国家,蓝色表示高雅和忠诚,常用来喻指人的“情绪低沉”、“黄 色的”、“下流的”。 她皮肤白皙。 不宜译成:She has a white skin. 应译为:She has a fair skin /complexion. 因为汉语的“白”也不等于英语的white。英语中的白色表示纯洁、高贵,故婚纱是白色的,而在中国白色意味着死亡、疾病。 a white man 忠实可靠的人 2亲属称谓词语的英汉文化差异 ?亲属称谓 ?1汉语详繁VS 英语简单(举例cousin、aunt) 2汉语中的亲属称谓常用于非亲属之间泛化 英语中亲属称谓一般只限于家庭内部 举例:爷爷、奶奶(举例:开车) 汉语中出于礼貌VS 英语中嘲笑意味 3动物词语的英汉文化差异 英语中百兽之王狮子 汉语中百兽之王老虎 play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 置身虎穴 come in l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 虎头蛇尾

4数字词语的英汉文化差异 ?英语单数吉利数字 ?在表示更深程度时,常在整百整千的偶数后再加上“一”: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 (十分感谢、千恩万谢),have one thousand one things to do(日理万机)等。 中国双数吉利数字 人们喜欢双数的偶合意义,追求“好事成双”,渴望“双喜临门”,百事顺心为“六六大顺”,美不可言为“十全十美”。 英汉词汇文化差异原因分析 ? 1.自然环境 ?英国是个岛国,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中的不列颠诸岛上,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其特点是雨量充沛,风大雾多。因而由“雨”(rain)和“雾”(fog)构成的英语词汇(尤其是习语)在英国人的语言里出现较多。 ?例如:和“rain”有关的词汇有come rain or shine (不论情况如何)、be rained off(因 雨延期)等。和“fog”有关的词汇有in a fog(在雾里,一无所知)、have not the foggiest idea(如堕五里雾中,完全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等。 2历史典故 ?英汉两种语言都从历史典故中形成了大量的习语。这些表达法,虽然结构简单,但 意义深远,其含义往往是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典故赋予同一词汇不同的文化意义。 ?如我们用“鸿门宴”来暗指用心险恶的布局,以使人落入事先安排好的陷阱。 ?在英语中,Cinderella一词来自于童话故事《灰姑娘》,讲的是一个心地善良的漂 亮女孩受继母的虐待,过着悲惨的日子,后得到仙女的帮助,与王子结为夫妻。现在人们常用Cinderella一词指暂时不受人重视、有才干但一时未被人赏识的人。 ?Shylock是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一个凶狠贪婪的人,为了获取暴利, 他在放债时提出了极为苛刻、违背人性的条件。现在,人们如看到心肠狠毒、唯利是图的小人,常称之为Shylock。 3.风俗习惯 ?习俗文化是指处于一般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的各民族在长期的约定俗成中形成 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规约。英汉两种语言中习俗文化差异的例子比比皆是。 ?由于不同的宠物习俗而带来的词汇差异: 西方养狗是把它当宠物,尤其是陪伴那些孤独的老人,因而dog们备受宠爱和青睐。 如lucky dog(幸运的人),big dog(大亨,要人)和Every dog has his day(人

英汉词汇对比与翻译

英汉词汇对比 20150414 ?词汇的结构(对称性与非对称性) ?词汇的意义 ?词汇的表达能力 ?词汇的形态与翻译 ?词汇的准确理解 ?词汇的准确表达 Warm-up ?1. In the evening, after the banquets, the concerts and the table tennis exhibitions, he would work on the drafting of the final communiqué. [k?'mju:n?ke?] ?1)晚上在参加宴会、出席音乐、观看乒乓球表演之后,他还得起草最后公报。 ?2) His being neglected by the host added to his uneasiness. ?2)主人的冷遇使得他更加不舒服。 Warm-up 3) The thought that she would be separated from his husband during his long and dangerous journey saddened Mrs. Brown. ?布朗太太一想到丈夫要踏上那漫长而危险的旅途而自己又不能跟他一起去,(心里)不禁感到难过。 4) “Coming!” Away she skimmed over the lawn, up the path, across the veranda, and into the porch. 词汇的结构 ?英语词汇的形态变化丰富,词缀多且构词能力强。包括:内部形态变化和外部形态变化。 ?内部形态变化是指通过添加前缀或后缀方式构成意义不同的新词汇。 ?大多数的前缀只起着构成新词汇的作用。 ?如,形容词前加un-,non-,im-,ir-构成新词,表示否定意义。 ?后缀不仅能构成新词,还能改变词性。 ?如,形容词前添加-en, 变成动词。某些动词后面添加-er或者-or构成名词,表示某一类人。?大多数的前缀只起着构成新词汇的作用。 ?如,形容词前加un-,non-,im-,ir-构成新词,表示否定意义。 ?后缀不仅能构成新词,还能改变词性。 ?如,形容词前添加-en, 变成动词。某些动词后面添加-er或者-or构成名词,表示某一类人。 ?英语词汇的外部变化是指词汇为了在句中起到句法功能作用而不得不添加的一些特定的标记。如名词有数和格的变化,动词有人称、时态、语态、情态、语气及谓语的变化(如不定式、现在分词、动名词),形容词和副词有比较级和最高级等级的变化等等。 ?汉语的词汇变化没有形态变化,它主要依靠词语、词序及内在的逻辑关系来表达句子的含义。 ?比如,汉语中的“老王”和“王老”的意义大不同;“丫头”和“丫头片子”的语气也存在差异;“父

英汉词义对比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6.0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词汇 是语言系统最基本的构成元素。 人们在用语言表达客观世界和主观思维的时候,就必须首先选择适当的词汇。英语和汉语是不同的两种语言,由于各自的自然地理条件、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社会发展水平、发展过程等方面的影响,使语言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形成了具有各自民族特点的语言。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中,对于词义的理解和掌握对英语阅读和翻译尤为重要,本文将主要从四方面对英汉词义对应关系方面予以浅析。 1.词义完全相等 这类英汉词语多为专有名词、术语、普通名词等。如:the Atlantic Ocean 大西洋,Japan 日本,Marxism 马克思主义,tank 坦克,carbon dioxide 二氧化碳,日sun ,月moon ,CIA (美国)中央情报局,smog 烟雾。 2.词义上只有部分对应这是因为汉语词义比较严谨,词义范围比较窄,而英语词义比较灵活、丰富、多变。如:cousin 表兄弟,straight 笔直,brother 兄、弟,aunt 阿姨、舅妈、姑姑、婶子、大妈,president 总统、主席、校 长、议长、会长、社长,uncle 叔父、伯父、姑父、姨父、舅父,film 电影、胶卷、影片。接下来以straight 为例,比较一下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 (1)He is a straight thinker.他的思路很有条理。(2)to give a straight answer.给予坦率的回答。(3)Please keep a room straight.请把房间收拾整齐。(4)She tried to keep her back straight.她努力挺直后背。 还有些英汉词语在概念意义上是对应的,但在内涵意义上却是不对应的,如vinegar :醋(概念意义)有“不高兴,坏脾气”的内涵意义;醋(概念意义)有“妒忌”的内涵意义。 3.词义空缺 很多汉语里的词义在英语中并不能找到相应对应的词义,就只能靠音译来解决,如:tofu 豆腐,hutong 胡同,yamen 衙门,litchi 荔枝,lama 喇嘛,Chinese Chao fan 中国炒饭,Kowtow 嗑头,kongfu 功夫。 4.一词多义的词 即一个英语单词分别与汉语里几个不同的词或词组相对应。这样的单词的具体意义,只有通过联系上下文才能确定。否则就很难确切地表达出该词的意 义。如develop ,这个词除在一般情况下译为“发展”,还有许多其他词义。如: (1)(照相)冲洗、印、影、像 I had the film developed yesterday. 我昨天把胶卷拿去冲印了。 (2)开发、研制 The company develops some new software.这个公司开发出了一些新的软 件。 (3)加强、增强、发挥 His still in management has developed these years.这几年他在管理方面的技 能得到了加强。 (4)修建;开发 The site is been developed by an America company.这块地正由一家美国 公司开发利用。 (5)详述,详尽阐述 She develops the theme more fully in her late books.她在后来写的书中更 详尽地阐明了这个主题。 (6)患(病),染上(坏习惯),出现(问题) I developed a cold last week.上周我患了感冒。 又如形容词heavy 它除了与汉语“重量大”的意思对应之外,还有: (1)(在数量、程度等方面)超出一般的、比一般严重的 the effect of heavy smoking 过度吸 烟的后果 (2)苛刻的、严厉的 Don ’t be so heavy on her.不要对她这么苛刻。(3)使用……很多的、耗费……的 Older cars are heavy on gas.老旧的汽车耗油多。(4)辛苦的、费力的 heavy digging 费力的挖掘(5)充满、满载 trees heavy with apples 挂满苹果的树 此外,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很多词的词义发生了一些变化,如:hot-line 热线(原指美国总统与前苏联首脑直接通话的线路,现指人们提意见,咨询或预约的直线电话);home cinema 家庭影院(原指场所,现指设备);Water-gate,Iran-gate 原指门,现指丑闻。 综上所述,中英词汇中的词义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它们之间还存在很多差异,这些差异对于英语学习的影响不可小觑。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这些差异,指导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和理解相应词义,这既有利于英语教学,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黄山中学 ) ●董俊英汉词义对比 语言与测试研究 11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