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 第三篇 电外科安全
- 格式:pptx
- 大小:303.86 KB
- 文档页数:22
洁净手术部(室)电外科的安全使用目前常用的电外科设备有高频电刀、氨气刀、激光仪、超声刀等。
电外科设备具有快速止血、防止细菌感染、促进术后伤口愈合等优点。
电外科的安全与患者的个体差异、生理功能、仪器性能、使用者的操作技能密切相关。
其在方便手术止血、提高手术效率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因此,加强电外科设备的安全使用与管理十分重要。
1.电外科设备的安全使用(1)环境要求电外科在使用时会形成电火花,遇到易燃物时会着火。
应避免在有挥发性、易燃、易爆气体(如麻醉气体、乙醴等)、高氧浓度环境中使用。
使用电外科设备进行颈部、气道部位手术时禁止开放性给氧,同时保持氧气管道和麻醉废气排除管道通畅,防止泄漏。
(2)常规要求1)详细阅读操作指南及注意事项,绘制操作流程图为操作者提供明确指引,并定期检查设备性能。
2)每台仪器上挂有操作指南和保养制度,并建立使用、维修登记本。
3)防止漏电或短路。
使用前检查电线各部分的完整性,有无断裂或裂隙,有五金属线外露。
切勿将电线缠绕在金属物品上,电源连接线应在手术前连接好。
4)使用前检查回路电极连线、电刀笔、双极镶连接处是否完整,有五金属线外露。
5)手术床垫必须干燥、绝缘。
6)使用过程中,切勿突然插上或拔除电源插头。
尽可能直接插入电源插座,不建议另加插线板。
(3)患者的安全1)规范操作,注意保护皮肤,防止使用电外科设备引起各种潜在性皮肤损伤,如机械性损伤、皮内出血、表皮破损、皮肤过敏、皮肤压伤等。
2)防止使用电外科设备引起燃烧或爆炸而导致患者灼伤、烧伤。
注意及时丢弃手术台上使用过的酒精纱布或纱球。
3)防止短路导致灼伤,当使用酒精消毒皮肤时,必须待其挥发、完全干燥后方可铺巾。
若活力碘等消毒液浸湿床单,则应更换或加垫。
4)肠道手术忌使用甘露醇灌肠,以避免胃肠道内产气、积气导致燃烧。
5)正确揭除回路电极,防止皮肤出现膨胀现象或机械性损伤。
2.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1)原理及特点1)单极电刀:电流在电刀头部形成高温,与机体接触时对组织加热,使组织快速脱水、分解、蒸发,达到切害h止血的目的。
第一篇无菌技术1、概述1.1目的为手术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者和卫生行政部门提供手术室无菌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操作规范,以规范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技术操作,保障患者健康权益。
1.2范围2、名词术语2.1手卫生手卫生(handhygiene)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2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消毒(surgicalhandantisepsis)是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使用的手消毒剂常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2.3常居菌常居菌(residentskinflora)是指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寄居菌,不易被机械地摩擦清除。
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
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2.4暂居菌暂居菌(transientskinflora)是指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
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2.5皂液皂液(liquidsoap)是指不含消毒剂的清洁剂,或仅含有很低浓度的、仅起防腐作用的抗菌剂。
2.6手消毒剂手消毒剂(handantisepticagent)是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氧己定、碘伏等。
速干手消毒剂(alcohol-basedhandrub)是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
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免冲洗手消毒剂(waterlessantisepticagent)是主要用于外科手消毒,消毒后不需要用水冲洗的手消毒剂。
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2.7持久活性持久活性(persistentactivity)是指使用的消毒剂有持续杀菌能力或累积活性,确保手术过程中手表面微生物保持在较低水平。
2.8有效性有效性(effectiveness)是指手卫生产品杀灭微生物的能力,分实验室消毒效果和临床应用消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