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肾肿原因与控制
- 格式:pdf
- 大小:172.15 KB
- 文档页数:2
集约化鸡场鸡肾脏病变的病因及防治概述:最近两三年以来,在走访规模大小不等的场过程中,经常听到也见到不少不同日龄的群发生肾脏病变现象,有时有相当数量的只死于肾脏病变,给生产单位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
肾脏病变通常是指一种或多种诱因引起肾脏肿块、贫血或出血、坏死及尿酸盐沉积等变化。
这些变化有时是可逆性的,即诱因消除后病变随之减轻并逐渐消失,有时是不可逆的,即病理性损伤,即使诱因消除,也不能完全恢复,给群的生长发育及生产带来隐患,造成经济损失。
下面针对肾脏病变的病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制对策,供同行参考。
总的来说,造成肾脏病变的病因,可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种。
一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K-IB)本病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嗜肾毒株引起。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血清型有五个,即T,G,H,M-H和28/86。
该病主要发生于育雏阶段,以15-40日龄多见。
二马立克氏病(MD)本病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当MDV侵害肾脏时,造成肾脏结节性肿瘤,并使肾脏肿胀,逐渐引起肾功能衰竭,最后造成死亡。
三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本病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IBDV首先侵害法氏囊,其次侵害肾脏、脾脏。
肾脏的病变与K-IB 相似,但程度要轻,鉴别诊断时要注意IBD的骨骼肌出血和法氏囊的变化。
四传染性肾炎(AN)传染性肾炎是雏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
该病由肠道病毒属的一种小RNA病毒引起,一般表现为亚临床症状,但1日龄感染后可造成生长发育受阻,感染后2周的可见到肾病变,表现皮质出现坏死灶,以后肉眼病变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组织学变化比较明显,镜下可见到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变性,颗粒细胞浸润,肾脏间质有淋巴细胞浸润及中度纤维化。
传染性肾炎病毒(ANV),接种6日龄胚后可引起胚出血、水肿,甚至死亡,解剖时可见肾脏呈淡黄变化。
诊断该病时通常要用到免疫荧光技术(IF),用特异性抗ANV荧光抗体染色受感染的肾脏触片,能够在早期查到病原。
给鸡群通肾的原因包括哪些
为什么要给鸡通肾,很多养殖户都不知道而且关于这方面的资料也不是很多,对于鸡通肾这个问题很多养殖户都没搞明白,下面就简单的为大家介绍鸡通肾。
正常的鸡不需要通肾,除非大量用药、疾病等原因时才需要给鸡通肾。
一般在肾肿的情况下如:疾病、应激或使用了对肾脏刺激比较大的药物后需要给鸡通肾。
需要注意的是雏鸡不要急于通肾,话说是药三分毒小鸡肝脏解毒能力差,而且用药过早容易使细菌、病毒产生耐药性,给后期带来隐患。
由于肉鸡用药比较勤,而且肉鸡本身肾脏代谢差。
不给肉鸡通肾会导致尿酸盐沉积、肾肿等不良症状。
出现以下情况需要给鸡通肾:当患有肾传支、法氏囊、大肠杆菌、腺胃炎、痛风、饲料钙质超标、中毒等情况下,需要马上给鸡通肾。
给
鸡通肾主要是为了解毒,肾脏肿就需要给鸡通肾,如果得了腺胃炎就会有霉菌毒素的存在,使用保肝护肾的药物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肉鸡养殖中的“通肾”与“护肾”作者:陈雅丽来源:《兽医导刊》 2018年第4期目前,在肉鸡养殖中疾病防控问题仍是养殖者比较关注的问题,商品肉鸡由于其养殖周期和养殖特点决定了这一生要大量的使用各种药物。
而肉鸡本身肾脏代谢功能就差,中药还好,大量使用西药会严重破坏肉鸡的肝肾功能,故在疾病防控中肾脏的病变是我们最为常见的病理变化之一。
对于肉鸡肾脏病变,无论是什么诱因引起,我们通常采取“通肾”的方法,即将阻塞、於滞的肾脏“通”开,今天在这里针对肉鸡肾脏病变笔者就如何正确应对,做一番分析,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一、肾脏的构造及病变诱因1. 鸡肾脏结构。
禽类的泌尿系统很简单,仅有肾和输尿管。
肾脏,由被膜组织与肾实质等构成,而组成肾实质的皮质与髓质又由许多泌尿小管构成,包括肾单位和集合小管。
分两侧,每侧分为前、中、后三部分。
其作用是纳气固水、溶解血液中的代谢产物、溶解血糖,氯化钠等代谢产物、将上述代谢产物自肾小球渗出成原尿、原尿行经肾小管时其中的血糖、氯化钠和大部分的水分被吸收进入血液。
2. 肾病发生的诱因。
肉鸡肾病为肾功能障碍后发生的一列病理变化。
导致肾脏发生病变的因素很多,总体分析有:营养因素、疾病因素、饲养管理因素、药物和毒物等。
如用药过度、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中毒、痛风、蛋白质摄入量超标;钙磷比例失调;氨基糖苷类、磺胺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饮水受阻;维生素缺乏等均可以导致肾脏发生病变。
但仍以疾病导致的肾脏机能障碍多见,同时当鸡群发病后,大剂量、超剂量、长期应用药物亦会引起中毒性肾病。
通常认为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肾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受损引起重吸收和排泄障碍从而导致肾脏排泄功能下降,在肾脏各管腔内出现尿酸及其盐类沉积,造成代谢障碍,严重的肾脏充血、出血,继而鸡群死亡率增高,那么针对肾脏出现什么病理情况下合理使用肾药呢?什么情况下采用“通肾”,什么情况下采用“护肾”?中医讲,肾为天下之本,肾藏精,肾主水。
肉鸡温和流感与肾传支混感的案例与治疗2014悄悄过去,迎来新的一年,过去的一年流感腺肌胃炎等发生频繁,近几天的出诊,肾传支和温和流感混感的现象比较严重,给大家分享一下。
2014悄悄过去,迎来新的一年,过去的一年流感腺肌胃炎等发生频繁,近几天的出诊,肾传支和温和流感混感的现象比较严重,给大家分享一下。
肉鸡极度肾肿、大红肿,无尿酸盐沉积,气管环支气管轻微出血,肺粉红色,不增料或轻微减料,开始日死亡率1%,几日后死亡率逐渐升高。
28日龄以上的鸡多发,腹腔严重黄膜,胸气囊有游离的黄色物,粪便干,喝水一斤料两斤水,或喝水偏少。
10只病死鸡就有一只鸡腺胃乳头出血,死鸡有点脱水干爪,不像肾传支病那样,不太好治疗。
流感引起的病变不是以尿酸盐沉积为表现的,而是以充血,出血,肿胀为主。
还有一个案列,10日龄前后出现咳嗽,绝不是单纯鼻气管鸟杆菌引起,本病多发生于20--38天左右鸡。
前期大群表现精神良好,极个别发蔫,呼吸音表现不明显,混有支原体和其他呼吸道病表现明显,采食发病初期正常,中后期减料且发病后减料快!粪便初期正常,中后期稍稀,眼睛表现正常圆形,羽毛稍有不顺,表现死亡突然增加,解剖以花斑肾和肾脏出血为主,输尿管沉积尿酸盐不严重,基本大群不拉稀,此时通肾几天后花斑肾只是减轻或花斑肾依旧,但通肾后开始拉稀而且死亡增加,此时再剖检表现肾脏肿大,出血,仍有花斑肾,前期个别有的鸡腺胃乳头尖或乳头尖周围出血,中期多见,瘦弱鸡角鳞出血,大鸡角鳞出血表现不明显,肺脏和气囊无明显变化,肝脏有的轻微出血或表现正常,胰腺边缘出血及轻微或有点状坏死或者没有明显表现。
气管稍有痰液,个别轻微出血,心肌内壁有出血,盲肠扁桃体轻微出血肿大,其余肠道淋巴滤泡不表现变化,脾脏变化表现不明显。
小结有的鸡群从鸡舍一头向另一头传播,但传播速度相当慢,有时100米鸡舍,如果建有多个隔栏,从开始端传播到另一端需要5-7天甚至更长点时间,有的鸡舍一批鸡苗,一样的饲料,一排鸡舍发病而周围鸡舍不发病,本病完全可以排除药物中毒这一点,进口脱霉剂也有的用过。
一例标准化养殖白羽肉鸡肾型传支的诊治病例
一、发病情况:
山东某标准化养殖场,养殖白羽肉鸡10万只,全场配备风机、水帘、水线、料线、自动供暖线等。
5月底,因天气炎热,鸡舍内温度过高,在雏鸡9日龄时,饲养管理员开启风机及水帘,当时开启风速过大,导致鸡舍内温度下降过快,于10日龄突然出现呼吸道症状,而且传播速度很快,当天基本遍布全群。
饲养管理员当天投服抗病毒中药,呼吸道消炎药,及抗菌药,应用3天后,大群不见好转,粪便开始变稀,大群饮水量开始增加。
解剖病死鸡只可见:
二、解剖症状:
肾脏肿大,呈苍白色,肾小管充满尿酸盐结晶,外形呈白线网状,俗称“花斑肾”。
输尿管扩张,充满白色的尿酸盐,肠黏膜呈卡他性炎变化,全身皮肤和肌肉发绀,肌肉失水。
三、诊断:
结合发病情况及解剖症状,初步诊断为因通风过大,导致冷热应激引发的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四、治疗:
1、治疗原则:抗病毒、通肾、防继发感染、补充体液、降低饲料蛋白(配合玉米面拌料,比例按10%—20%)。
2、治疗方案:
(1)速效肾传支(抗病毒、通肾双效合一)+倍耐欣(防大肠杆菌继发感染)+口服补液盐(补充体液),连用3—5天。
五、效果反馈:
1、用药24小时,大群死亡即可得到控制。
2、用药2天,饮水量明显减少,大群粪便逐渐成形,饮水量基本趋于正常。
3、用药4天,大群基本稳定。
肾脏鸡病发生的5种原因近段时间,家禽养殖肉鸡过程中不断提高的死淘率,尤其是肾脏疾病发病率的增高,治疗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给不少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生产效益大不如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肉鸡的生长速度过快: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生长的极限,不明原因的人说是因为我们在养殖过程中用药物去催的,可实际是那样吗?我们搞养殖的自己心里最清楚,我们用药用的是不少,真的是用来让其快速生长得吗?肉鸡生长速度过快是因为我们的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努力而改变其基因造成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体格的生长速度跟上了,但是内脏的生长速度不能跟上他的体格所需。
东东养鸡联盟兽医老师解剖肾脏病鸡肉鸡用药太多:为了保证能够让鸡安全的出栏并且一个较好的料肉比。
我们过程中要添加大量的抗菌药物和抗病毒的药物来让鸡少得病,即使这样有些时间也不一定就能如人所愿,我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有些甚至毒性更强如(痢菌净、痢特灵等)。
或者我们常用的一些如丁胺、氟苯尼考等还是一些对肾脏等一些器官有损害的药物。
这些药物用上之后让本身发育不健全或者说是功能跟不上的器官更是雪上加霜。
东东养鸡联盟兽医老师解剖肾脏病鸡2 饲料中的毒素:东东养鸡联盟兽医专家提示尤其以玉米、豆柏等为主的原料在长期的储藏过程中很容易受潮引起霉变,有些我们虽然用肉眼不能看到但确实是存在的。
饲料中的蛋白质过高:东东养鸡联盟的兽医实战专家提示为了保证肉鸡的正常生长需要,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要比其他鸡的要高,蛋白质在转化吸收过程转化过程中就增加了肝肾等内脏的工作量。
疾病的不断变异:尤其是以肾传支和温和型禽流感等最为严重,并且治愈率和预防效果再明显的下降,死亡率在不断的上升,有可能上一批鸡用的药好使这批鸡就不一定的好使。
因此为了减少鸡的死淘率就应该从保护鸡的内脏入手,时期有较好的功能供鸡只的生长所需。
而在这个过程中肾脏是最让我们头痛的也是最主要的,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给我们造成那么大的经济损失,东东养鸡联盟的兽医实战专家提示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在治疗中没能很好的从根本上去解决这些问题。
禽病诊疗实战秘诀集锦我们在养殖中,经常会碰到鸡发生肾病,很多原因会引起肾脏发病造成鸡不同程度的死亡,尤其2012年,工作室接手处理的鸡肾病问题太多了,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下都有什么原因造成了鸡的肾病,并且如何有效的去应对鸡的肾病。
首先我们从解剖的角度去观察下鸡肾肾脏的结构肾脏位于鸡腹腔底部,左右各一串,分上、中、下页,形如蚕豆。
肾脏结构简单,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两部分,肾小球是一团毛细血管网,当有不溶解的结晶物如尿酸盐等通过时,会堵塞在狭小的毛细血管,造成肾功能丧失。
二、肾脏的功能:1 调节机体水分、酸碱度、电解质平衡2排泄各种代谢产物、毒物等作用3产生尿液经由后续管道排出体外4具备内分泌的功能以调节血压如何完成各功能不在这里说明,我们只要知道肾脏是有这些功能的就行了。
我们继续来看能引起鸡肾脏病变的主要常见疾病有哪些。
肾传支是一个经常造访的疾病,是一种急性呼吸道病毒病,主要发生于产蛋鸡和雏鸡,主要损害器官----肾脏,多发于10-35日龄的雏鸡,经典的症状是一开始出现轻微呼吸道症状,往往不易被察觉,经2-4天症状近乎消失,表面上康复,之后3-7天左右出现严重的全身症状,精神沉郁、厌食、排灰白色稀便或白色淀粉糊样粪便,脱水、脚爪干枯,此时为死亡高峰期。
但现在多数不以经典形式出现,死亡率也没有那么高。
主要是肾脏的病变,表现为肾肿大、苍白,肾小管由于尿酸盐蓄积而扩张,使肾脏呈花斑样,输尿管因尿酸盐沉积而变粗。
心脏、肝脏的表面有时也沉积尿酸盐,类似一层白霜,泄殖腔内有大量石灰膏样尿酸盐,法氏囊充血、出血,粘液增多。
2.排名在第二位的,就是法氏囊病了,也是一种病毒病,发病后,多数在中后期,肾脏因尿酸盐沉积而肿胀,表面呈花斑样。
3、2012年的流感,不可小看,其中流感有四个分支表现,其中的一个,就是直接造成肾坏死,也会花斑肾,前期出血,但表现上来说,相对于肾传支,死鸡脱水并不是很重,花斑肾表面比肾传支的要亮丽有光泽,垂直肿大明显,需要与其它脏器病变表现相结合鉴定。
家禽肾损伤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肾脏机能障碍的总称,由于本病发病原因复杂,目前主要采取标本兼治的方法,在对因治疗的同时,还应使用对症治疗家禽肾损伤的药物,此类药物作用以利尿和抑制血尿酸为主,如呋塞米、丙磺舒等。
然而,由于此类药物存在毒副作用大、药物残留等问题,因此开发具有类似功能的无毒无残留中药复方迫在眉睫。
为此,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充分发挥自身在中兽药研制方面的独特优势,致力于研制开发治疗家禽肾肿、肾损伤的中药制剂,现已成功研制出适合标准化、规模化养殖需求的中药复方制剂——苍蓝口服液。
此制剂于2011年9月29日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三类新兽药,证书号为:(2011)新兽药证字46号。
一、组方及用途本品为棕褐色液体,味微苦。
苍蓝口服液是由苍术、板蓝根、柴胡、黄柏四味组成。
选苍术为君药,用以燥湿健脾,加强运化水湿,减少水液在肾的滞留,缓解肾脏肿胀;选板蓝根为臣药,泻心火以缓解心阳对肾阴的炽灼之力,促进肾阴与肾阳的平衡,快速恢复“肾主水、分清泌浊”的功能,加速结石的溶解与排出;选柴胡为佐药,配合君药苍术泻肝火以纠正肝木疏泄偏胜之弊,使脾运趋于正常,减少腹泻的发生;选黄柏为使药,引领众药入肾兼能泻相火、除湿热、养肾阴,大大促进“肾主水、分清泌浊”之功能的恢复。
苍蓝口服液具有清热燥湿、利水养阴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肾肿胀、肾损伤。
二、对肾肿肾损伤的治疗试验(一)材料苍蓝口服液(批号1007001、1007002、1007003)由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AA+肉雏鸡750羽,购自保定市浔源禽业有限责任公司。
消肿解毒散、复方新诺明购于某兽药市场。
(二)方法肾损伤模型的建立 12日龄实验用鸡630只,按2.0克/千克饲料拌料添加复方新诺明,连续使用至第7天时,全群鸡只表现为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
截止第7天24:00共计死亡8只,死亡和精神极度沉郁的鸡只解剖发现肾脏肿大、苍白,部分呈花斑肾样,肾脏切片观察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管壁增厚,坏死的细胞阻塞肾小管腔。
鸡痛风怎样治疗,鸡痛风病的症状与治疗鸡的痛风病是以病鸡内脏器官、关节、软骨和其他间质组织有白色尿酸盐沉积为特征的疾病。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鸡痛风病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一、鸡痛风病的病因
家禽痛风是体内蛋白质代谢障碍和肾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营养代
谢性疾病。
本病特征是尿酸和尿酸盐大量在内脏器官或关节中沉积。
二、鸡痛风病的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不振,消瘦、贫血,鸡冠萎缩、苍白,泄殖腔松弛,粪便经常不自主排出,排白色稀粪。
关节型痛风,关节肿胀,瘫痪。
三、鸡痛风病的剖检变化
心、肝、脾、肠系膜及腹膜等覆盖一层白色尿酸盐。
似石灰样白膜。
肾肿大,颜色变淡,输尿管变粗,内含用大量白色尿酸盐。
关节
内充满白色粘稠液体,严重时关节组织发生溃疡。
四、鸡痛风病的防治措施
本病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该病治疗很少有效,主要在预防。
根据该病的常发因素,预防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是防止长期大量饲喂高蛋白的饲料,特别是动物性蛋白质,如动物内脏、肉屑、鱼粉、豆饼等。
二是防止饲料中含钙或镁过高,如有的养鸡户用蛋鸡料喂肉鸡,有的补充矿物质用石灰、石粉都可能引起痛风病。
三是不要长期或过量服用磺胺类药物,以免造成肾功能损伤。
四是要预防和控制鸡传染性支气管病、法氏囊病、败血支原体及鸡产蛋下降综合症等传染病在鸡群发生,以免继发或并发痛风病。
五是要防止育雏温度偏低,舍内拥挤、潮湿,饮水不足等应激因素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