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书的故事习作指导课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5.79 KB
- 文档页数:5
习作《故事新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为第八单元习的习作教学。
单元教学目标中的写作目标是“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本单元的习作学习是对本单元童话故事阅读的延伸,从整个单元来看,这样的安排体现了看、想、说、写的思路,要求学生能将故事当中精彩的部分进行新编。
本单元学习的童话故事,同学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在原来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改编,可以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有一定的锻炼。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经典故事,了解“故事新编”的定义和要点,能新编出一个基本的故事;2.通过师生交流、小组合作,明确修改故事的四个方法,会按方法修改自己的故事;3.能够评判一个故事的好坏,产生自己动手新编好故事的兴趣和行动;4.能与同桌相互评价习作。
三、教学重点1.通过师生交流、小组合作,明确修改故事的四个方法,会按方法修改自己的故事;2.能够评判一个故事的好坏,产生自己动手新编好故事的兴趣和行动。
四、教学难点1.通过师生交流、小组合作,明确修改故事的四个方法,会按方法修改自己的故事;2.能够评判一个故事的好坏,产生自己动手新编好故事的兴趣和行动。
五、教学准备PPT课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激趣导入1. 齐读课题“故事新编”,从“故事”一词入手,出示经典故事的插图(先是本单元的,再是三四年级学过的)2.“这些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呢?”3.小结:这些经典的童话、神话故事,都想象奇特,形象鲜明,传达了真善美。
4.推出本节课的活动情境:这节课我们将举办一个场“新编好故事争当故事星”大赛,谁编的故事好,谁就有机会获得晋级券,参加比赛。
设计意图:从课题“故事”入手,到经典故事插图,很好地联系了学生的旧知,也很好地唤醒了学生对故事的喜爱,趁着学生对故事的喜爱与赞叹,推出故事大赛活动,激发学生练习新编故事的需求,同时也让学习写作更有价值。
环节二:读经典,定要点1.重读故事。
2.梳理要素:《龟兔赛跑》中主要讲了谁的故事?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和故事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指导课教案(含范文)第一单元开卷有益,记一次辩论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促进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2、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3、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课前准备1、自由组成小组开展“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
2、感受阅读的快乐.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明确目标师: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1)组内讨论,人人参与1.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2.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检查、督促,(2)全班互动,交流评价1.先集中分享各自的读书故事,再引导学生交流别人的读书经历.2.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3)开展辩论.启迪思维全班互动,交流评价①提示互动内容:1、《窃读记》中的小女孩,在书店里品味了“窃读”的快乐,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小女孩,在对长辈的访谈中获得了读书的启示。
如果你采访了身边爱读书的人,你可以和同学交流采访的经过,谈谈采访的心得体会。
②全班互动。
1、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
2、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
开展辩论,启迪思维①人们常说:“开卷有益。
”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
”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咱们可以展开一次辩论。
②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指导、点拨。
师总结: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恶书交朋友呢?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1、教材中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活动角度:⑴说写自己在读书经历中的故事读书故事;⑵交流采访经过和体会,整理采访记录采访记录;⑶围绕“开卷是否有益”展开辩论,再写下经过或自己的看法。
《习作:写作品梗概》教学方案习作指导【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梗概的作用和写作品梗概的步骤。
2.能选择自己读过的一本书,写作品梗概。
【教学重难点】借鉴本单元故事梗概的写作方法,学会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运用归纳、整理的方法写作品梗概。
【教学准备】1.《写作品梗概》习作构思单。
2.学生提前完整地阅读2本书。
【教学过程】一、习作导入1.谈话导入:这个单元我们跟随外国文学大师的脚步品读了三部著名的游历、冒险小说,那些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三部小说篇幅都比较长,假如有人想请你推荐其中一本,你该怎么向他介绍这本书呢?你有什么好的介绍方法吗?点拨:要想给他人推荐好书,就需要学会概括内容,简要地向别人介绍作品内容。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写作品梗概吧!2.板书课题——习作:写作品梗概。
3.点拨:你知道什么是梗概吗?预设:梗概是原著的大略内容,是对作品内容的浓缩和概括。
设计意图:通过叙述、设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次习作的主题,导入本课学习。
二、习作要求1.引导:同学们,你们在哪里看到过梗概?预设:《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一课中就有梗概。
点拨:此外,我们也会看到一些书籍、长文章、电影或电视剧的梗概。
2.出示教材内容,读一读下面的内容,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学校征集最受欢迎的少儿读物,要求高年级每位同学推荐一本最喜爱的书。
◇班里每周请一位同学简要介绍一本书。
◇你的好伙伴看到你最近读一本书很入迷,很想知道你读的这本书讲了些什么。
全班交流梗概在学习、生活中的用途。
点拨:随着社会对阅读越来越重视,读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在很多场合,如社会上、学校里、家庭中……有时候需要我们推荐、交流好书,这时写作品梗概就能派上用处啦。
3.继续引导:梗概有什么特点呢?可以结合我们学过的《鲁滨逊漂流(节选)》中的梗概来说一说。
预设1:我发现《鲁滨逊漂流(节选)》的梗概大约1000字,而这本书的原著约有20万字。
习作四《我和________过一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次习作以“我和________过一天”为题编写童话故事,通过练习编写童话故事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较浓厚,但对于展开想象编写神话故事可能存在想象不够大胆,编写的故事不具神奇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束叙述不完整。
教学建议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放飞想象的翅膀,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在教学活动中,可通过组织、引导、帮助,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合作、交流,完成本次的习作教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了解这个童话故事是如何编出来的。
2.能充分发挥想象力,放开胆子说自己心中的故事,表达意思,培养独创才能。
3.能把想象的童话故事写下来,语句完整、通顺,能较准确用词。
4.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和欣赏评价他人的习作,感受编童话带来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编故事,培养认真倾听、主动评价的良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读童话、写童话的兴趣,感受童话的魅力及编童话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1.拓展习作思路,让学生有内容可写。
2.能根据自己的想象编写内容比较完整的童话故事。
教学难点开拓学生思维,习作写得富有想象力,童话故事情节合理。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实物投影、学生典型的习作例文。
学生:多多读一些神话和童话故事,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大胆的想象。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享受大胆想象,自由表达的乐趣,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2.把故事情节写得生动有趣。
课时重难点重点:拓展习作思路,让学生有内容可写。
难点:能根据自己的想象编个情节比较完整的富有神奇想象力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打开思路,海阔天空地想我们学过《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等神话故事,这些故事是真的吗?仔细想想,人类的想象力太神奇了。
正是因为这神奇的想象力,才有了这些美丽的神话。
想象有多大胆,故事就有多精彩。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指导课教学设计——“写读后感"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
2.能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读后感,写出自己真实、具体的感想。
二、教学重难点能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读后感,写出自己真实、具体的感想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教师出示读书名言,引入话题。
2.回顾本单元四篇课文,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对四大名著的了解以及学完课文后的收获及感想。
3.学生回顾自己之前读过的印象深刻的书,简单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二)了解什么是“读后感”1.课件出示本单元习作要求,读第1 自然段,思考:什么是读后感?读后感可以选择哪些内容?2.结合学生回答梳理:3.课件出示习作要求中提到的三个故事,引导交流:(1)《小人鱼》中,令你印象深刻的人物是谁?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祖父的园子》中触动你的情节是什么?你为什么会被触动?(3)读了《铁杵成针》,你受到什么启发?4.小组交流,指名反馈。
5.小结:看来,每个人在读书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想,有时候我们会被书中的人物所吸引,有时候会被精彩的情节所感动,有时候书中蕴含的道理会让我们深受启发,这些都可以作为读后感的内容。
6.思考:除了这几方面的内容,读后感还可以写什么?——作者的写作手法、故事的时代背景,以及自己产生的思考等,都可以作为读后感的内容。
7.课件再次出示读后感的定义:(三)学习写“读后感"的方法1.自由读习作要求2自然段,圈画重要信息,了解写读后感的方法。
2.指名交流,结合回答梳理:3.引导:读后感,就是“读书+ 感想”。
想一想:是“读"重要,还是“感”重要?——感想重要。
感想部分是本次习作的主体。
4.思考,交流:如何写出自己的感想?预设1:联系阅读积累预设2:联系生活经验预设3:引用原文语句温馨提示:引用原文语句或名言不可过多,要以“感想"为主。
读后感作文写法和教学设计一等奖1、读后感作文写法和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读后感,写读后感有什么好处。
2、指导学生掌握写读后感的方法。
3、指导学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或一篇文章,能抓住书(文章)中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见解,并能自拟题目。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在写作时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抒真情讲实话,自由表达,写出真实的感受和见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上次大家在学习小组内给组内同学推荐自己的读的好书,谁上来推荐一下,自己最近读了的书或者文章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注意说清楚,让同学们听了你的推荐,也能产生读这本书的欲望。
2.交流后,教师总结:你们都是爱读书的人。
学会了读书,学会了思考。
读一本书要知道书中写了什么?你从中学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感想?受到哪些启发?()如果把这些内容写成文章,那就是一篇读后感。
书或者文章中动人的情节、优美的文辞会让我们激动不已,从中受到的启发、教育,甚至终身难忘,把这些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探讨如何写好读后感。
二、交流体会,感悟写法。
1.小组内交流读书笔记,交流自己感悟到写读后感的方法。
2.我们应该怎样写读后感呢?班级交流。
3.教师小结:(1)仔细阅读原文,认真领会文章精神是写好读后感的前提;(2)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3)要密切联系实际,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4)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叙述、抒情三结合4、探讨读后感的一般写法(或结构):开头:简要介绍所读作品的书名,总的感受。
中间:谈感受感想,联系生活实际中的人、事作比较、谈感想。
恰当地引用名人事件,贵在真。
结尾:回到所读的作品,概括提升主题提出自己努力的方向。
5.教师总结读后感写作方法。
写读后感作文却有别于记叙文,它必须写出读过后自己的感受。
可以写课文中某一个词的理解,也可以写对一个句子或一段话的理解和感悟;当然也可以写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总体感受或见解。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故事新编》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习作故事新编》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作文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根据已有的故事情节,发挥想象,对故事进行新编。
通过新编故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他们对故事情节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学生在创新编写作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想象力的发挥、故事情节的安排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突破思维定势,对故事进行创新编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故事新编的含义,学会根据已有的故事情节进行创新编写。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示范、练习等方法,培养学生发挥想象,创新编写作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故事新编的含义,学会根据已有的故事情节进行创新编写。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突破思维定势,对故事进行创新编写。
五. 教学方法1.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发挥想象,对故事进行新编。
2.示范法:教师以一篇故事新编为例,进行讲解和示范。
3.练习法: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创新编写作文练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篇故事新编的范文,用于讲解和示范。
2.学生准备一篇已学的课文,用于参考和改编。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一个有趣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故事新编。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篇故事新编的范文,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新编的特点和要求。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发挥想象,对一篇已学的课文进行新编。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提示。
4.巩固(10分钟)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他们新编的故事。
其他组的学生对分享的故事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习作:故事新编【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享受创作的乐趣。
语言运用:注重阅读积累,通过设想不同结局来重新组合故事情节。
思维能力:能在原来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基础上进行想象再创作。
审美创造:发挥想象,重新设置故事情节,变换故事结局。
【课前解析】本单元习作内容为“故事新编”,以《龟免赛跑》为例,学习以自己喜欢、熟悉的故事为素材,重新变换故事的结局来创编新故事。
这次习作的提升点在于强调“新编”,故事的主人公不变,重新变换结局、想象情节,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教材的第一部分唤起旧知,直接揭示习作任务,激发学生重新编龟兔赛跑故事的兴趣。
第二部分具体提示故事新编的思路。
以《龟免赛跑》为例,先是设想不同的故事结局,然后由果探因创编故事情节。
教材呈现了完整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了解故事新编的思路。
第三部分为习作要求和作后分享。
先列举《龟免赛跑》《狐假虎威》《坐井观天》《狐狸和乌鸦》等耳熟能详的寓言,激活学生的记忆储备,引发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故事。
第四部分为作后分享。
教材要求给故事配上图画,并张贴出来分享,可以充分表现学生的奇思妙想,增强成就感。
享受创作的乐趣。
【教学目标】1.能借助熟悉的故事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新故事。
2.能与同学分享故事。
【教学重点】借助熟悉的故事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新故事。
【教学难点】给习作配图并与同学分享故事。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借助熟悉的故事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新故事。
2.能将故事情节写得生动具体。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课件2)1.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读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今天来了一只小兔子,它有话想对你们说,我们一起来看看它说了什么。
(出示课件3)教师:听到兔子说的话,乌龟不服气了,它说了些什么呢?请你模仿乌龟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
(出示课件4)预设生:再来一次?我猜结局肯定还一样!教师:此时兔子说道:那可不一定,不信就让同学们来写一写吧!结局究竟是怎样的呢?这就要由同学们手中的笔来决定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完成一次故事新编。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次习作主题是《我来编童话》,引导学生总结童话的特点,提出习作要求,再练习写一写,重点是发挥想象,编写童话。
在本设计中注重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放飞想象的翅膀,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
在教师的组织、导、帮助下,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互相激励。
在同伴的帮助下,体会童话的特点,掌握编写的方法,达到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目的。
二、学情分析这是三年级的第三次习作练习,也是学生初步接触童话故事的习作。
三年级第一学期还处在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的阶段。
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参差不齐,对于童话已经有了初步的概念,但还没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由于对习作的畏惧心理,导致他们在习作时错字较多,标点使用不够规范。
但是这个年级段的学生想象力极其丰富,也愿意与他人分享快乐,因此,可以以“说”入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习作水平。
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使学生不仅学会写作,更陶冶情操。
2.要求学生能根据所创设的情境,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并能比较流畅具体地记叙想象内容。
3.培养学生独立构思、相互评改和认真修改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创编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三)教学难点通过童话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或给人以启迪。
四、课前准备课件。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走进童话。
1.看图猜故事,感知童话特点(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哪些童话故事?你能很快叫出它们的名字吗?(课件出示童话图片)(2)你还读过哪些童话?谁想和大家交流一下,简单的说说理由。
(师举例)童话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总结过渡:童话就是作者通过大胆地幻想,采用拟人、夸张等手法编织出的一个个奇异有趣,并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的故事。
在童话的世界里,云儿能说话,风儿会唱歌,花儿中会走出一位漂亮的小姑娘……真是太吸引人了。
《我和书的故事》习作指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写出自己和书的故事,谈谈读书的体会,表达对书的热爱,做到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2、习作中提高学生口头、书面表达能力。
3、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交
换修改习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
“我”和书的故事,叙事清楚,内容具体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把故事写得清楚又吸引人。
教学准备:
阅读有关读书的故事,搜集有关读书的词语、名句、诗句等,积累课内有关读书
的好词佳句。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谁来说说你都喜欢读什么书?有一句话叫“腹有诗书
气自华”,看我们班同学的眼神、气质,我就知道你们个个爱读书,人人有故事,今天
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分享我和书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明确要求,捕捉素材
1、师:书带给我们快乐,带给我们思索,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大家在读书的过程
中,一定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故事,谁来说一说?(提示:购书、借书、读书、还书、
修补书时发生的故事。)
2、指名说故事 。
3、师:说得真好,一路书香,伴随着我们成长,我们品味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同学们想不想把你和书发生的故事中最吸引人的情节、细致生动地写下来呢?
4、请同学们看展示台,谁能读读习作讨论平台,说说明白了哪些要求。
5、根据这次习作要求,老师想提醒你们以下几点(课件出示)
(1)用第一人称来写
(2)回忆自己读书的经历,你要写的故事和什么书有关?选择感受最深的、有趣
的或有意义的事写下来。
(3)故事要写得既清楚又能吸引人。
三、范文引路,学习写法。
1、知道了这次习作要求后,接下来我们就要说一说怎样写作文了?如果给自己的
故事拟个题目,你会拟什么题目?(生:《我为书狂》、《小书迷》、《小书虫》、《书伴我
成长》、《我爱读书》、《书——我的良师益友》等)
2、同学们的作文题目很新颖、别致。那么你想怎样安排作文的内容呢?(起因:
为什么喜欢读书;经过:读书的趣事;结尾:读书的收获和启发。)
3、我们写作文时可以分三个自然段来写,也可以分更多的自然段来写。我们来欣
赏下面的作文开头,它们有什么特点?你知道哪些读书的名言或诗句呢?(有了这些
名言、名句,就能够增加文章的艺术色彩,吸引读者的注意。)
4、文章的中间部分要交代清楚你和书之间发生的事,写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①师:我们先来分享一个爱读书的女孩的读书故事。(出示课件:我跨进店门,暗
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
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
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
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②自己读读这两段文字,思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小女孩在书店里偷偷读书、
窃读的事)这是台湾作家林海音奶奶写她小时候和书的故事的片段,从他的故事中你
感受到了什么?(很爱读书)从哪些词欲或句子中体会到的?(神态、动作、比喻的
修辞手法)
③师:说得真好,这一系列描写动作的词,把作者窃读时的情景立刻展现在我们
面前。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抓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是文章的内容丰富,有
骨有肉。
5、作文的结尾要既简洁又有力量,一句话点明中心。抒发自己对书的情感以及读
书对自己的影响。(注意首尾的互相照应)出示课件
6、师:相信同学们在读书时,也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选择一件把自己与书
之间的故事有清楚的、完整的讲给同桌听。
7、谁能把你的读书故事说给大家听?
四、确定中心,初步写稿。
1、你们的故事真有趣,我们每个人读书的经历都是不同的,请同学们拿起笔选择
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写下来吧。
2、学生完成习作初稿,教师巡视、点拨。
五、互相评改,共同提高。
1、写好了吗?写好后可自己读读,画出自己最满意的词语和最精彩的句子,用修
改符号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地方。
2、指名读习作: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的作文先写到这,谁能把你的读书故事分
享给大家?同学们来看看这个故事,对照一下这次习作要求,哪些地方打动了你,还
有什么修改建议?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妙笔千改”,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在课下把你的故事补充完整,
认真地誊写在作文本上,等到上讲评课时,一起交流好吗?最后老师送同学们一句话,
让我们共勉: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板书设计:
我和书的故事
自己与书感受最深的事情
叙事清楚、内容具体、感受真实
我最喜欢看《 》。记得有一次,我一边走路一边看书,差点撞到
了树上。
一次,我正在看《 》,妈妈让我说烧水,我很不情愿的放下书去烧
水。我接完水后,赶紧去看书,却忘记了关水龙头。
我很痴情《 》这本书,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只要有剩余时
间,我就会捧起它,津津有味的读起来,有时我晚上还躲在被窝里看书,导致视力下
降,戴上了眼镜。
众多书中,我最喜欢《 》,为了买这本书,我每天从妈妈给我的
零花钱中节省下来一点,赞了一个多月才买到。我如获至宝,小心地珍藏着。
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古今中外的名着使我如痴如醉,
读书使我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每次写作文,老师都把我的作文当作范文来欣赏,我
感到非常自豪。
一次,妈妈在蒸土豆时,由于蒸的时间过长,锅底糊了,都是黑黑的锅巴,怎么
洗也洗不掉。我突然间想起了书上说用醋泡一会,然后就容易清洗了。妈妈试了一下,
这招果然很灵。
把“我”比作饿狼,形象地说明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和对读书的渴望。
“跨、踮、钻、挤”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写出了书店的顾客之多,更表现了“我”
对读书的如饥似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