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系馆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4.36 MB
- 文档页数:2
建筑系馆空间氛围设计研究摘要:近年来,建筑系馆的设计逐步成为了建筑教育关注的焦点。
建筑系馆设计的影响因素包括建筑空间布局、建筑教育制度、建筑系馆空间氛围(建筑系馆的灵魂),所以,建筑系馆不应该被局限于教学空间,更应该被定性为设计灵感激发的空间氛围。
在本案,笔者从建筑室内光环境、人的心理及行为、建筑室内空间感方面,探讨了建筑系馆空间氛围的相关影响因素。
关键字:建筑系馆空间氛围设计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我国建筑系馆空间氛围现状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所以众多建筑系馆的设计受到历史的制约影响较大,因此,参加建筑系馆改扩建的建筑师创新思维受到很大的制约和影响。
几年来,我国几所规模较大的建筑院校对其老教学楼进行了一定的改造:扩宽教学楼使用面积、增加建筑系馆空间氛围等。
比较成功的建筑系馆改扩建项目清华大学建筑内部房间改造,其改扩建成功点在于克服了有限的建筑空间布局,采取的组织方式是打通隔墙,在公共空间内嵌性质不同的小空间,将夹层设置在工作室等,这一组织方式空间趣味性极强。
建筑系馆从设计理念、空间布局等方面对其空间氛围进行全面阐释,为学校教职工、学生提供更加轻松、舒适、愉悦的学习、工作环境。
下表是对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深圳大学建筑系馆空间氛围营造的特征归纳:清华大学建筑系馆天津大学建筑系馆深圳大学建筑系馆从上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建筑系馆发展规律存在内向→外向的特点。
中国建筑系馆设计特点主要是受到建筑经费、建筑物所处环境、中国历史环境、中国国情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二、建筑系馆空间氛围营造因素建筑系馆空间氛围影响因素总的来讲包括室外、室内两大类。
室内环境——心理环境、光环境、听觉环境、视觉环境、空间环境等;室外环境——建筑选址、建筑朝向、窗外景观等。
但是就建成建筑系馆的改扩建而言,室内环境是建筑系馆空间氛围的关键所在(室外环境已确定);对于受空间面积约束较大的新建建筑系馆,其空间氛围的关键仍在室内环境。
第8期2021年3月No.8March ,2021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研究摘要:在互联网及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在短时间内已经历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深刻变化,现正朝智慧图书馆方向发展。
传统图书馆单一和被动式的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广大师生的要求,现已造成馆藏资源利用率低下、入馆人次递减等尴尬局面。
拓展服务阵地、创新服务手段成为高校图书馆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
文章结合深圳大学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服务创新方面的有益做法,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加强读者荐购、多手段导读、知识产权服务、主题文化活动、学科发展数据监测分析、个性化专题培训、开设悦读空间等几个方面开展的主动式创新服务和取得的成绩,为其他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创新方面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智慧图书馆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志码:A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赵凤娟(深圳大学图书馆,广东深圳518060)作者简介:赵凤娟(1982—),女,安徽肥东人,助理馆员,学士;研究方向:图书资料采访。
——以深圳大学图书馆为例0引言高校图书馆是人才培养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对高校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高校文献情报中心的图书馆,已历经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阶段,现正朝智慧图书馆方向转变[1]。
在这种背景下,由于图书馆在传统领域的功能和定位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文献类型、存储方式、检索方式、获取手段等各个环节的传统运行模式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2],且读者文献资源获取渠道已呈现多元化特征,图书馆已不再是读者的唯一选择,因此图书馆原先那种简单被动的文献借阅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广大师生学习与科研的需求。
在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如何进行服务的创新,充分发挥图书管理人员专业特长,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以便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最终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的提升,是当前众多高校图书馆发展中面对的问题。
H e f e i U n i v e r s i t y建筑系馆调研报告专业班级:12建筑学(二)班学生姓名:黄传林学生学号:老师姓名:王娅完成时间:2015 03建筑系馆调研报告调研目的:通过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建筑系馆的设计要求,学习功能组织与流线安排,空间的处理与空间气氛的营造,建筑造型手法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为自己接下来要做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调研时间:2015年3月调研对象:清华大学建筑院馆、深圳大学建筑系馆建筑系馆不同于一般的教学建筑。
首先,专用教室是建筑系独有的教室类型,学生们在设计教室中进行设计、制图、绘画、做模型等活动,需要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学习氛围。
其次,建筑学专业教学需要进行作品的交流,因此建筑系应有足够的图纸和模型展示空间。
第三,在空间上,建筑系馆是学生理解和体验空间的最方便、最直接的地方;同时,在细部上,建筑系馆的每个细节都可能对启蒙中的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一种标准,是学生们学习设计的参照物。
因此建筑系馆应满足一下要求:1.建筑功能满足相应规模及行为要求。
2.功能合理,流线顺畅,尽量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
3.建筑造型在符合该类建筑特征,体现建筑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可有个人风格,注意与周围建筑的呼应,突出校园建筑的文化特色。
4.教学用房部分设计结合环境与气候。
5.室外场地应考虑汽车和自行车的停放。
6.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7.与现在建筑馆有方便的联系。
网上调研:鉴于我们学校并没有专门的建筑系馆,我们平时也无法近距离的接触它,感受建筑系馆里面的气氛。
因次我对建筑系馆的了解也不多,所以这次我调研的方式是网上搜集相关的资料,队清华大学和深圳大学的建筑系管进行分析。
一:清华大学建筑院院馆1、简介清华大学建筑院院馆位于清华大学主楼前广场建筑群中,建成于1990年代。
建筑分南楼、北楼、中楼三个部分,均为5层。
其中南楼和中楼为建筑学院所属,北楼为继续教育学院使用。
深圳大学建筑系馆案例分析简介:建筑类型:民用建筑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层数:4设计时间:2000.10设计单位: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主要设计师:龚维敏、卢阳获奖情况:2004年“中国建筑艺术奖”深圳大学建筑系馆——现代、古典、学院、轻松、简约、舒适2002年新建的深圳大学系馆表现出来了很强的风格特点。
深圳大学建筑系采用建筑系与设计院结合设计的理念,这是国内唯一一所与建筑设计院相互支持,有分有合,统筹兼顾的单位。
教学机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产、学、研相结合的方针指导下,发挥密切合作,相辅相成的长处,积极创造出一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环境。
建筑为学生提供设计课专用教室、讲课教室和美术教室;学院有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厅、多媒体教室、CAAD教室以及各种实验室。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有城市建筑环境实验室(建筑物理实验室、建筑材料与构造实验室)、CAAD实验室、模型室、摄影室和数字城市(GIS)实验室。
学校累计投入680余万元。
其中由建筑物理实验室和建筑材料与构造实验室构成的城市建筑环境实验室正在积极申报深圳市重点实验室,未来将成为深圳市重要的公共服务平台。
总平面深大建筑系馆位于北校门入口西侧,四周有道路环绕,南侧是网球场馆,东侧是友谊林,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同时建筑和环境融合的恰到好处,给人舒适的感觉。
统筹兼顾的单位。
教学机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产、学、研相结合的方针指导下,发挥建筑系与设计院密切合作,相辅相成的长处,积极创造出一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环境。
东立面一层平面系馆南侧主要为教学区,系馆北侧主要为办公区。
庭院与建筑相融合,使得建筑与室外环境相得益彰每一个区的中庭都是空间展开的中心,也是建筑交流的中心。
教研区的中央是一个贯穿三层有着桥与廊道的内庭,明亮而宁静。
二层平面二层主要为公共交流空间和教学空间,拥有教研室、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设计室、展览评图区域和大面积平台。
这是建筑系馆最早和设计院一起设计的例子,教学、实践相辅相成。
DCWIndustry Observation产业观察179数字通信世界2024.031 图书馆服务系统到平台1.1 国内图书馆服务系统的现状国内大多数图书馆的服务系统相对于国际先进图书馆一直是处于滞后的状态,近期大多是使用国内商业公司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Integrated Library Sy s t e m ,I L S )软件,如江苏汇文软件有限公司的Libsys 图书馆管理系统。
这种ILS 模式的图书馆系统软件仅对图书馆的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进行存储和简单管理,但在搜索机制和辅助研究的功能上缺乏实用性,难以适应学术和教育的需求。
首先其作为信息搜索工具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网络资源和电子资源的检索往往要借助搜索引擎。
其次,面对各项国内外电子资源的数据库没有做好整合处理,需要多次重复检索才能找出所有的资源。
此外,在学术和教育支持上,高校图书馆往往无法有效整合和筛选网络上的课程资源,知识服务并不完备。
但仍有高校图书馆积极做出改变,寻求满足我国高校需求的新型图书馆服务系统。
2016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成为我国第一家ALMA 图书馆服务平台,将图书馆服务平台(Library Service Platform ,LSP )引入国内。
2017年1月清华大学也将ALMA 作为其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1]。
此后,部分高校引入了国外的图书馆服务平台。
2018年,深圳大学图书馆也在3—9月完成了基于FOLIO 和CLSP 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升级开发[2]。
FOLIO 和商业化LSP 产品正在我国崭露头角。
1.2 国外主流ILS产品的盛行国外的LSP 产品丰富多种,有OCLC 、EBSCO 和Exlibris 等大公司推出的WMS 、EDS 和ALMA 等主流产品,也有FOLIO 、Evergreeen 、Koha 等开源产品,还有可供选择的中等公司的Spydus 等主打澳洲等地的少量其他产品。
根据Marshall Breeding [3]总结的2020年图书馆系统市场报告中的内容,占据LSP 主流的产品逐渐减少为七个,其中ALMA 占据着绝对领先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