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打顶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6
棉花具有无限生长习性,由于受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徒长问题一直是棉花栽培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缩节胺是目前我国棉花生产过程中常用的人工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
合理科学使用缩节胺,才能保证棉花高产、稳产。
本文重点介绍缩节胺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希望对棉农朋友有借鉴作用。
一、缩节胺基本理化功能和产品用途1. 基本理化功能缩节胺(DPC )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其纯品为白色或淡黄色晶体或粉末,毒性低,使用安全。
国产缩节胺为晶体粉末,含有效成分96%以上。
常温下放置2年,有效成分基本不变,极易吸潮结块,但不影响药效。
熔点:>350℃;溶解度(20℃):水100%;可燃性危险特性:燃烧时产生有毒氮氧化物和氯化物气体。
2. 产品用途缩节胺能有效地控制棉花的横向和纵向生长,能使正在伸长的节间变短、主茎和果枝的生长减弱、叶面积减小、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能力增强,有利于光合产物向生殖器官输送和分配、促进棉花增产和改善纤维品质。
其增产的原理是:通过控制主茎生长速度和果枝的节间伸长,控制叶面积扩展、调节棉叶的生理功能,建立棉田群体生态环境合理,改善成铃结构,增加铃重,为棉花增产提质奠定物质基础。
二、使用缩节胺调控棉花的原则与影响要素使用缩节胺化学调控棉花应遵循“前轻后重、分次应用”的基本原则,同时应根据品种、气候、土质、长势灵活应用。
缩节胺调控药效作用时间为:缩节胺处理后3~5天,最大日增长量开始下降,使旺长的棉株逐渐恢复到稳长状态;处理后10~15天药效发挥作用最大;处理后20~25天,直接控制主茎生长的效应明显降低。
影响缩节胺使用要素有:1. 气候要素我国东西部降雨量差别很大,同一地区的年降雨量变化也很大。
降雨量大的地区和年份,土壤湿度大,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棉花植株生长旺盛,合成赤霉素的能力强,同时缩节胺喷施后在土壤中降解快,导致有效期缩短;与此相反,降雨量少的地区和年份,土壤比较干旱,缩节胺施用有效期延长。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2年2月刊78栽 培 与 种 植DOI:10.16815/ki.11-5436/s.2022.05.049数量1.9万株,收获时每亩有效株数控制在1.4~1.6万株。
选择使用精量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施肥、铺膜、镇压等工作,确保地膜平展。
地膜两侧覆土厚度1.0~1.5 cm,采光面在5 cm 以上。
定植穴每穴1粒种子,空穴率不超过2%。
2、田间管理(1)水肥管理灌溉主要采用膜下滴灌模式,每个地膜埋设2个滴灌带,整个生育期共滴灌10~12次,每亩用水量控制在260~280 m 3。
为了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一般氮肥总量的20%、磷肥与钾肥总量的80%作为底肥随整地翻耕到土表以下,其余在棉花各生长发育阶段随水施入。
棉花生长中后期叶面施肥,可使用0.1%磷酸二氢钾溶液和1%尿素溶液,以增强叶子的光合作用能力,蓄积更多营养物质。
(2)中耕管理播种3天后进行第1次中耕,雨后应深中耕。
一般,第1次中耕深度12~14 cm,第2次中耕深度14~16 cm,第3次中耕深度16~18 cm。
(3)生长调控为了便于机械化操作,应科学调控植株高度。
一般在棉花生长到7片真叶后使用缩节胺每亩0.8~1.2 g,兑水30 kg 进行第1次化学调控。
长出10片真叶后,每亩选择使用缩节胺1.5~2.0 g 进行第2次化学防控。
棉花生长发育后期应将打顶和化学调控有效结合,增强棉株自身抗性。
化学打顶可配合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禾田福与缩节胺,以提升打顶效果,抑制棉花顶尖生长,避免人工打顶造成的棉铃损伤和脱落。
一般在6月中旬每亩使用禾田福80 g,配合缩节胺2~3 g,兑水30 kg 进行第1次喷雾;间隔20天后第2次喷雾;之后根据棉花生长情况连续喷雾2次。
具体用药时间和用药量应综合田间棉花生长情况适当调整。
9月上旬,棉花田间吐絮率达到40%以上、上部棉铃生长40天以上且平均气温维持在18~20℃时进行化学脱叶处理。
新疆兵团棉花打顶机械化的研究现状与问题综述戴翠荣;王献礼;贺美球;王文涛【摘要】Topping is a key link in cotton product, a timely topping can bring the growth duration of cotton forward, increas the amount of cotton boll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tton and increas the output of cotton. Mechanized topping can greatly shortens the working hours, increases working efficiency and reduces labour intensity. This text introduces the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mechanized cotton topping of XPCC, pio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lies in mechanized topping and chemical topping and shows the new path of further research.%打顶是棉花生产中的关键环节.适时适期完成打顶工作,可促使棉花早结铃、多结铃,提高棉花品质,增加棉花产量.实现打顶机械化可以大大减少打顶时间、提高劳动效益、降低劳动强度.为此,文中介绍了新疆兵团棉花打顶机械化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机械打顶和化学打顶两种打顶方式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期刊名称】《新疆农机化》【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3页(P34-36)【关键词】新疆兵团;棉花;打顶机械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作者】戴翠荣;王献礼;贺美球;王文涛【作者单位】新疆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阿拉尔 843300;新疆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阿拉尔 843300;新疆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阿拉尔 843300;新疆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阿拉尔 843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2.01新疆兵团作为我国棉花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在中国棉花总量中占据比例越来越大[1]。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作者:张勇来源:《种子科技》2022年第04期摘要:棉花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能够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我国棉花种植技术取得了新的突破,只有通过高产栽培技术才能保证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为此,应利用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为确保农民的经济收入奠定基础。
关键词:棉花;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4-0067-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62 文献标志码:B1 棉花的生理特性以及生长发育规律1.1 生长特性第一,喜光。
棉花在整个生育期内都需要有适宜的温度,光照强度的要求要比其他农作物高。
第二,棉花根系再生能力较强,如果棉花根部断伤,能够长出新根。
第三,棉花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并且对肥料需求量较高。
1.2 棉花的生长发育规律棉花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称为全生育期,一共210 d左右,生育期主要划分为以下5个。
第一,从播种到50%棉花出苗为出苗期,时间为7~10 d。
第二,从出苗期到50%棉花现蕾为苗期,时间为50~55 d。
第三,从现蕾期到50%棉花见花为蕾期,时间为30 d左右。
第四,从开花期到50%棉花见絮为花铃期,时间为45~50 d。
第五,从吐絮期到棉花收获结束为收获期,时间为70~80 d,棉花的苗期和蕾期是生长关键时期,也是营养积累时期,要做好该时期的田间管理,保证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2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2.1 科学选种2.1.1 选种优良品种直接决定棉花的产量和质量,为此,要坚持科学的选种原则。
第一,在选种前要了解当地的棉花种植情况,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第二,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生长势强、结铃集中、易管理和不早衰的优良棉花品种。
第三,在购买种子的过程中应到正规的种子部门,选择纯度高和发芽率高的优良品种[1]。
2.1.2 种子的处理在播种前15 d应选择天气晴朗时晒种,时间为4~5 d。
棉花化学调控对不同品种的作用效果徐敏;金路路;李书涛;李瑞春;王子胜【摘要】通过棉花化学调控对不同品种反应程度,比较海岛棉血统品种(系)、新疆棉花品种(系)和辽棉品种(系)等在相同化学调控条件下的综合表现,结果表明:不同棉花品种(系)对化学调控的反应有明显差别,具有海岛棉血统棉花品种(系)反应不敏感,新疆棉花品种(系)反应较敏感,辽棉品种(系)属于中间类型。
同时,化控对于新生的器官影响较大,也印证了化控药剂在植株体内有一个吸收和分解的过程。
%The experiment based on cotton varieties that response differently to chemical control , eg. Sensitively ,middle and dully. By comparing synthetically ? performance under same chemicalcontrol ,concluded that different cotton varieties re-sponse different significantly ,varieties with island cotton genes response dully ,Xinjiang cotton varieties response sensitively , Liaoning cotton varieties belongs to middle style. Besides ,chemical regulation affect new organs significantly ,it needs a pro-cedure for chemicals absorb and resolve inside plant.【期刊名称】《棉花科学》【年(卷),期】2013(000)004【总页数】6页(P27-32)【关键词】棉花;化学调控;品种;反应类型;作用效果【作者】徐敏;金路路;李书涛;李瑞春;王子胜【作者单位】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辽河综合试验站,辽宁辽阳111000;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辽河综合试验站,辽宁辽阳 111000;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辽河综合试验站,辽宁辽阳 111000;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辽河综合试验站,辽宁辽阳 111000;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辽河综合试验站,辽宁辽阳 11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2.0370 引言植物化学调控(以下简称为化控)技术是指利用化学药剂喷洒在植物表面,通过叶片和茎秆表皮进入到植物体内,从而影响内源激素的合成,进而达到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目的,使其朝着预期的方向和程度发生变化的技术体系[1-2]。
棉花新型化学打顶剂试验效果
董恒义;王刚;安刚;赵燕春
【期刊名称】《中国棉花》
【年(卷),期】2015(42)4
【摘要】以陆地棉新陆早45号为供试材料、以土优塔棉花化学打顶剂为试验药剂,研究了化学打顶和人工打顶对棉花株高、果枝数等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药剂能够控制株高,抑制棉株的顶端优势,起到人工打顶的效果,促进棉株多结铃和提高产量;同时具有省工省时、节本增效的效果.
【总页数】2页(P31-32)
【作者】董恒义;王刚;安刚;赵燕春
【作者单位】新疆兵团第八师一四九团,新疆石河子832000;新疆农垦科学院科技成果推广处,新疆石河子832000;新疆兵团第八师一四九团,新疆石河子832000;新疆兵团第八师一四九团,新疆石河子83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2.04
【相关文献】
1.新疆第七师130团土优塔棉花化学打顶剂效果试验研究 [J], 王刚;张鑫;陈兵;叶春秀;王旭文;韩焕勇;赵海
2.棉花化学打顶剂施用效果试验 [J], 后春红
3.化学免打顶剂在棉花上的试验效果 [J], 刘兆海;孙昕路;李吉琴;张莉;赵巧玲;陈艳花
4.棉花化学打顶整枝剂使用效果试验 [J], 易正炳;陈忠良;刘海燕
5.化学打顶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J], 潘明琪;张建平;齐文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Nong Cun Ke Ji摘要:通过硼肥在棉花上施用不同用量试验,发现增 施硼肥可促进棉花生长发育,使棉花早现蕾、早开 花,减少蕾铃脱落率,提高棉花单铃重和衣分,改善 棉花品质,可显著提高棉花产量,增产率达8.26%耀8.37%,建议在中等肥力、偏碱性的砂壤土中,每667米2基施硼肥600克。
关键词:棉花;硼肥;产量棉花是中等需硼作物,硼严重缺乏时,会出现棉 花叶柄环带(缺硼形态特征),生长发育缓慢,蕾铃脱 落严重,导致产量下降。
因此,应用硼肥作基肥进行 试验示范,对于探索本地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中微量 元素适宜用量尤为重要。
一、供试材料花基施硼肥效果潘晖(玛纳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玛纳斯832200)供试作物为棉花,品种为新陆早41号。
供试肥 料为四硼酸钠。
二、试验方法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玛纳斯县广东地乡袁家湖村,秋翻冬 灌地,土质为砂壤土,经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19.5克/ 千克,碱解氮含量70.6毫克/千克,速效磷含量9.56 毫克/千克,速效钾含量200.5毫克/千克,p H 值为7.9, 土壤肥力中等。
667米2施底肥磷酸二铵18千克。
前茬作物为棉花。
2. 试验处理试验设3个处理,重复3次,采用随机区组排 列,区组内土壤、地形等条件相对一致。
每个处理长20米、宽6米,面积120米2。
处理1,为空白对照;处理2,667米2基施硼肥600克;处理3,667米2基施 硼肥 900 克。
高出对照1%左右,处理1、处理2、处理3每667米2 籽棉产量在392.4耀407.4千克,都显著低于对照。
处 理4、处理5每667米2皮棉产量分别为176.2千克、178.3千克,略高于对照,处理1、处理2、处理3每 667米2皮棉产量在164.0耀171.9千克,为对照的 93.8%耀98.3%,低于对照,差异明显。
同时,发现喷施土优塔棉花打顶剂后,随着灌水时间的滞后,产量呈 递增趋势,说明灌水时间对药效喷施效果和棉花产 量的高低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化学打顶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袁青锋郑新疆张静管利军徐宇强朱晓平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第05期
摘要:采用喷施化学打顶剂和人工打顶方式对棉花进行打顶,比较不同打顶方式对棉花植株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化学打顶剂打顶时,棉花的株高、果枝数、现蕾数、开花数和结铃数高于人工打顶,单铃质量、衣分、籽棉和皮棉产量与人工打顶相当;使用化学打顶方式,棉花有增产潜力。
关键词:化学打顶;棉花;生长发育;产量
中图分类号:S56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5-0072-0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及生态条件适宜棉花的生长。
打顶是棉花栽培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其相关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目前,新疆兵团棉区机械化管理已达到较高水平,但棉花打顶仍无法摆脱手工操作。
近几年,由于劳动力资源紧缺、用工成本上涨过快,棉花打顶工作不能如期完成或打顶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严重制约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现。
机械打顶对棉株蕾铃造成一定的机械损伤,降低了棉花的吐絮效率,影响棉花产量的形成。
化学打顶是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强制延缓或抑制棉花顶尖的生长,控制棉花的无限生长,从而达到类似人工打顶的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目的。
李新裕等在长绒棉上开展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缩节胺来取代人工打顶试验;李雪等研究辛酸甲酯、癸酸甲酯和6-BA对棉花打顶的影响,但效果不明显;赵强等研究含有缩节胺、缓释剂和助剂的化学打顶剂,在南疆棉花生产应用中取得初步成效。
目前,在东疆地区还没有开展棉花化学打顶方面的研究。
本试验通过棉花叶面喷施不同化学打顶剂,研究东疆垦区化学打顶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棉花生产上推广化学打顶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试验于2013年4-10月在新疆兵团第十三师农业科学院所进行,选取东疆棉花主栽品种大铃148为供试材料,4月22日播种,种植密度21.6万株/hm2,采用2m超宽膜栽培,一膜6行,株行距为12.5cm×60cm。
试验田土壤为沙壤土,前茬为棉花,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0.7g/kg,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75.16、37.15、249.63mg/kg。
化学打顶剂禾田福可,主要成分为25%氟节胺,浙江禾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化学打顶剂东立信水乳剂,主要成分包括甲哌鎓、缓释剂、助剂等,新疆金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2方法
1.2.1试验设计化学打顶剂禾田福可在棉花全生育期使用2次,东立信全生育使用1次,用背负式喷雾器喷施。
试验共设9个处理:A1B1C1-6月15日和7月5日各喷施1.2、1.8kg/hm2禾田福可1次;A2B1C1-6月15日和7月5日各喷施1.5、2.1kG/hm2禾田福可1次;A1B2C1-6月20日和7月10日各喷施1.2、1.8kg/hm2禾田福可1次;A2B2C1-6月20日和7月10日各喷施1.5、2.1kg/hm2禾田福可各1次;A3B,c:7月5日喷施O.525kg/hm2东立信1次;
A4B3C27月5日0.675kg/hm2东立信1次;A3B4C3-7月10日喷施0.525kg/hm2东立信1次;A484C27月10日0.675kg/hm2东立信1次;CK以7月10日人工打顶为对照,按照传统方法以1叶1心为标准摘除顶尖。
试验采用随机排列,重复3次。
1.2.2调查内容在喷施药剂前、施药后10d和施药后20d,分别调查棉花的株高、真叶数、果枝数、现蕾数、开花数、结铃数等指标,每处理连续调查10抹,取平均值。
1.3数据分析
采用Excel2003和DPS3.01对数据进行统计和方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对株高、主茎纵向生长速度的影响
由表1可见,喷施化学打顶剂前,不同处理的株高与人工打顶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喷施化学打顶剂后,不同处理的株高均高于对照,喷药后10d和20d,处理A3B4C2的株高最高;从主茎纵向生长速度看,喷施化学打顶剂的棉花主茎生长速度均比对照的主茎生长速度快,处理A3B4C2喷药后10d的主茎生长速度最快,处理A1B1=C1喷药后20d的主茎生长速度最快;喷施化学打顶剂的株高均高于对照。
2.2不同处理对真叶数、出叶速度的影响
由表2可见,施药前,各处理与人工打顶的真叶数无显著差异,喷施化学打顶剂后的真叶数多于对照;喷药后10d和喷药后20d,处理A1B1C1的真叶数最多;喷施化学打顶剂后,各处理的出叶速度与人工打顶存在差异,喷施20d后,各处理基本停止生长,喷施化学打顶剂可以抑制棉花的叶片数和出叶速度。
2.3不同处理对棉花果枝数的影响
由表3可见,施药前各处理的果枝数与人工打顶无显著差异,A2B1C1处理的棉花单株果枝数最多,为9.1台/株,A2B2C1处理最少,为8.4台/株;喷施化学打顶剂后,各处理棉花单株果枝数均高于对照。
2.4不同处理对棉花现蕾数的影响
由表4可见,喷施化学打顶剂前,各处理的棉花单株现蕾数均高于对照;喷施化学打顶剂后现蕾数均高于对照,施药后10d和施药后20d,A1B1C1的棉花单株现蕾数最多;施药后
20d的现蕾数均比施药后10d的现蕾数少,这可能是因为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喷施化学打顶剂时间越长,药剂的作用效果会变差。
2.5不同处理对棉花开花数的影响
由表5可见,各处理的开花数存在差异,喷施化学打顶剂后,各处理的开花数均高于对照;施药后10d,A484C2处理的棉花单株开花数最多;施药后20d,A2B2C1处理的棉花单株开花数最多,喷施化学打顶剂没有影响棉花的开花数。
2.6不同处理对棉花结铃数的影响
由表6可见,喷施化学打顶剂前,各处理与对照没有差异;喷施化学打顶剂后,棉花单株结铃数均高于对照,施药后10d和施药后20d,A4B4C2处理的棉花单株结铃数最多,喷施化学打顶剂没有影响棉花的结铃数。
2.7不同处理对棉花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7可见,除A4B3C2的单铃质量和A2B2C1的衣分比对照低外,化学打顶对棉花产量构成因素无影响;A3B4C2单铃质量数值最大,A4B4C2衣分最高;各处理与对照的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没有显著性差异;A2B1C1籽棉产量与对照相同,皮棉产量略低于对照。
3.结论
本试验中,化学打顶未能彻底抑制主茎顶芽的生长,与人工打顶相比,棉花株高和果枝数都有所增加,这与赵强的研究结果一致;化学打顶促进了生殖生长,棉花开花数和结铃数都有所增加。
2013年,由于东疆地区枯霜期较历年早,棉花顶部棉铃未能成熟,导致籽棉和皮棉产量受到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的化学打顶剂、合理的浓度和喷施时间是试验成功的关键,6月15日(盛蕾期)和7月5日(开花期)各喷施1.5、2.1kg/hm2禾田福1次可对棉花起到良好的打顶作用。
棉花化学打顶时的皮棉产量与人工打顶相当且有增产潜力。
喷施化学打顶剂的费用为600元/hm2,人工打顶的费用为750元/hm2,化学打顶可节约成本150元/hm2。
化学打顶作为一项新型简化植棉的措施,在明确其效果的同时,完善使用技术和配套栽培技术措施,对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