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 格式:doc
- 大小:87.50 KB
- 文档页数:7
标题: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策略的整理在六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能力,而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能够让我们更加高效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在本文中,我将为你整理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所学的解决问题策略,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主题。
一、定义问题在解决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确问题的定义。
这包括了理解问题陈述中的关键词和条件,确保自己对问题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有时候,我们需要通过重新阅读问题陈述或画出问题的图示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
二、列举解决策略根据我们掌握的各种数学知识和技巧,我们可以列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使用分析问题、猜想和检验、列出系统列表、作图或模型、找规律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了解不同的解决策略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思考问题,选择最适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尝试解决问题在选择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后,我们需要开始尝试解决问题。
这一步需要我们运用数学知识和技巧,有时候也需要一些耐心和创造力。
在尝试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挑战,但这也是学习的过程之一。
四、检查和评价在得到解决方案后,我们需要对解决方案进行检查和评价。
这包括了核对计算过程、检查解答是否合乎逻辑和实际情况,以及评价所使用的解决策略是否有效。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解答的错误或是其他更有效的解决策略,这时我们需要及时调整。
五、总结和回顾我们需要对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总结和回顾。
这包括总结所学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回顾自己在解决问题中的优点和不足,并且思考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巧。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学习了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解决问题策略后,我深刻认识到解决问题是一个全面的过程,需要我们对问题有清晰的定义,掌握多种解决策略,耐心和勇气地尝试解决问题,并且对自己的解答进行反思和总结。
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数学问题,也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包括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算式求值、列式计算和方程求解等内容。
这一单元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一元一次方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解决问题时,他们可能还缺乏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算式求值、列式计算和方程求解等基本方法,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算式求值、列式计算和方程求解等基本方法。
2.难点: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述一个关于购物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价。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系列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四、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能正确解答一些简单的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初步感受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比较、分析、综合和推理等能力。
3.使学生在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与难点:认识“假设”的策略,理解假设时数量的复杂关系。
课时安排:3课时1.解决问题的策略--------------------------2课时2.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练习--------------------1课时第一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69页例1、“练一练”,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假设的思路,理解假设的解题过程,能运用假设策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用假设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假设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解决用假设策略时总量不变的实际问题,认识假设的策略。
教学难点:运用假设策略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流程:一、激活旧知,引入新课1.口答算式。
(1)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相同的杯子里,正好都倒满,每个杯子的容量是多少毫升?(2)用600元买了5把相同的椅子,这种椅子的单价是多少元?指名口答算式,并说说数量关系式。
2.引入新课。
谈话:这两个实际问题都用除法计算。
第(1)题杯子都是相同的,所以用果汁总量÷杯子数=每杯容量;第(2)椅子也都是相同的,所以用总价÷椅子数量=椅子单价。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下)数学教案 第4讲~解决问题的策略重点、难点1、学会用不同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2、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确定解决策略3、当假设与实际结果发生矛盾时如何进行调整教学内容①本讲说明:解决问题的策略属于应用题专题中的一部分,通常会涉及到很多解题技巧,试卷中出现此专题的题目通常比较难,在小升初考试中也会以填空、应用题的形式出现,比重占8%左右。
②课堂目标:1、画图法;2、转化法;3、列方程解答法;4、等量关系法;5、假设法 模块一:复习巩固例1:下图1正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图1 图2例1.2:一个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把它沿对角线向下折后,得到如图2所示的几何图形,阴影部分的周长是( )分米。
练1.1、求下列图形的周长。
(单位:分米。
)(半径为1分米)1.2、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练1.2图 练1.3图 练1.3、如图1.3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模块二: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分数应用题例2:(画图法)某小学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8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97。
男生和女生各有( )人。
女生 男生练2.1、一个书架有上、下两层,下层书的本数是上层书本数的52。
如果把上层的书搬30本放到下层,那么两层书的本数同样多。
原来上、下两层各有多少本书?(先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再解答)上层下层练2.2、建筑工地运来三堆石子,第二堆比第一堆的32多7吨,第三堆比第一堆的53少7吨。
若第二堆、第三堆石子质量的和比第一堆多12吨,则第一堆石子重( )吨。
练2.3、三个车间都有30名工人,第一车间的男工人数占车间人数的32,第二车间的男工人数与第三车间的女工人数一样多,三个车间共有女工( )人。
例3:(转化法)果园里有桃树、梨树和苹果数三种树,桃树有70棵,梨树的棵数占果树总数的41,苹果树的棵数与另外两种树棵数和的比是1:3,三种树共有多少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听评课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能运用这种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教学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假设法的含义,掌握假设法的应用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假设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已学知识,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新知: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发现问题的本质,提出假设,并验证假设的正确性。
巩固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四、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学生对假设法策略的理解程度;
学生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假设法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艰辛与乐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同时,我也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体验。
课时练
第4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1.如图表示配制一种混凝土所用材料的份数
(1)要配制120吨这样的混凝土,三种材料各需要多少吨?
(2)如果这三种材料都有18吨,当黄沙全部用完时,水泥还剩多少吨?石子又增加了多少吨?
1,再接上60米,结果比原来长40%,这电线原来长多少米?
2.一捆电线,用去全长的
5
3.某公司甲、乙两个车间共有200名工人。
如果甲车间增加50名工人,那么它就比乙车间多50%.甲、乙两个车间原来各有多少人?
4.一只松鼠采了一些蘑菇,含水量为97%,经晒干,质量减轻50克,含水量下降到96%。
小松鼠采了多少克的蘑菇?
5.文具店以每只4元的价格购进100只钢笔,卖出时每只标价为6元。
当卖出一部分钢笔后,剩余的钢笔打9折出售,钢笔全部卖出时商店共盈利188元。
期中打9折出
售的钢笔有多少只?
6.一批零件,平均分给师徒两人加工。
师傅和徒弟每小时加工零件个数的比是7:5.当师傅完成任务时,徒弟还有24个没有完成。
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7.一个养殖场有鸡和鸭共2400只,其中鸡与鸭的只数比是8:7,卖掉一些鸡后,鸡与鸭的只数比是1:2,卖掉了多少只鸡?
8.城北小学四五六年级的人数比是2:3:4,六年级转走25%学生,这时四五六人数一共有320人,问城北小学五年级有多少人?
9.六年级原有学生45人,男生占95,后来转走几名男生,这时男生占全班人数的2
1,转走了多少名男生?10.幸福小学原来男生比女生多20人,今年开学招生时,女生比男生多招了48人,这时男生是女生的87
,幸福小学现在女生多少人?
答案。
期末知识大串讲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章节考点复习讲义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01: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含有两个未知量的实际问题利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倍数关系的问题的关键是找准代换后数量的变化情况。
知识点02:用“假设”的策略解决相差问题利用“假设”的策略解决相差关系的问题时,先根据解题的需要对已知条件作出假设,通过假设引出差量,然后分析产生差量的原因,把原因分析清楚后,找到差量对应的数量来解决问题。
考点01: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1.(2021秋•鲁山县期末)学校买来5个足球和10个篮球,共计700元。
每只足球比每只篮球便宜10元,足球的单价是()元,篮球的单价是()元。
()A.40,50 B.30,40 C.50,40 D.40,30【思路引导】根据题意可知,5个足球的总价+10个篮球的总价=700元,设每个足球的价格为x元,则每个篮球的价格为(x+10)元,据此列方程解答。
【完整解答】解:设每个足球的价格为x元,则每个篮球的价格为(x+10)元,5x+(x+10)×10=7005x+10x+100=70015x+100=70015x+100﹣100=700﹣10015x=60015x÷15=600÷15x=4040+10=50(元)答:足球的单价是40元,篮球的单价是50元。
故选:A。
【考察注意点】此题属于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这类题用方程解答比较容易,关键是找准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设一个未知数为x,另一个未知数用含x的式子来表示,进而列并解方程即可。
2.(2022春•成武县期末)篮球比赛中,3分线外投中一球得3分,3分线内投中一球得2分.在一场比赛中,王明总共投中9个球(没有罚球),得了20分,他投中()个2分球.A.7 B.4 C.5【思路引导】根据题干,设王明投进了x个3分球,则投进了9﹣x个2分球,根据等量关系:3分球个数×3+2分球个数×2=20分,列出方程解决问题.【完整解答】解:设王明投进了x个3分球,则投进了9﹣x个2分球,根据题意可得方程:3x+2(9﹣x)=20,3x+18﹣2x=20,x=2,9﹣2=7(个),答:投进了7个2分球.故选:A。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2 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教材70~71页的内容以及练习十一的第4~8题。
1.初步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并能依照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以及步骤。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感受假设的策略关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进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养成独立摸索、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适应,积存解决问题的体会,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猎取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1.明白得并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2.当假设与实际结果发生矛盾时该如何进行调整。
课件。
师:回想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解决问题的策略?生:替换。
师:今天,我们连续来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揭题)1.课件出示教学例2。
2.明白得题意。
师:请自己把题目读一读,说说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并说说题目的意思: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共装有100个球,每个大盒子比每个小盒多装8个,问题是求每个大盒和每个小盒各装多少个球。
师:认真反复读题,你能发觉题中隐含着哪些数量之间的关系呢?生:2个大盒里球的数量+5个小盒里球的数量=100生:每个大盒里球的数量-每个小盒里球的数量=8生:每个小盒里球的数量+8=每个大盒里球的数量(课件演示上面的数量关系)3.尝试解答。
师:请你先自己想一想,你预备如何样来解决那个问题?然后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并动笔试一试你的策略是否有效。
(鼓舞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同桌交流)4.交流方法(小组交流后派代表发言)。
生:假设7个盒子差不多上小盒(也确实是把2个大盒也看成小盒),如此球的总数要比100少,因为1个小盒里比1个大盒里少装8个球,因此2个小盒要比2个大盒少8×2=16(个)球,如此7个小盒里球的总数确实是100-16= 84(个),即每个小盒里装84÷7=12(个)球,每个大盒子装12+8=20(个)球。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主要介绍了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体会假设的策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操作,适合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解决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运用假设策略解决问题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假设的策略,并能够运用假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假设策略的理解和运用。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会假设策略。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用假设策略解决问题。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案例。
2.准备课件,辅助教学。
3.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购买若干商品的总价?从而引出假设策略。
2.呈现(10分钟)呈现具体案例,如购买3件商品,每件商品的价格分别为20元、30元和40元。
让学生尝试用假设策略解决问题,计算购买这些商品所需的总价。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运用假设策略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呈现一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要求运用假设策略解决问题。
完成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家庭聚会的人数计算、旅行预算等。
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解决问题的策略》测试卷及答案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一箱苹果的12比它的23少2.1千克,设这箱苹果有x 千克,可列方程为( ) A .21 2.132x -= B .21 2.132x x -=C .21 2.132x x x --=【解答】解:一箱苹果的12即12x 千克, 它的23即23x 千克,一箱苹果的12比它的23少2.1千克, 即有21 2.132x x -=, 故选:B .2. AB 两地相距12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A 地出发驶向B 地,经过6时后,乙车落后甲车18千米.甲车每小时行6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x 千米,下面等量关系正确的是( ) A .6(65)18x ⨯-=B .665618x -⨯=C .6566120x ⨯+=D .65656120x +⨯=【解答】解:设乙车每小时行x 千米,所以可得方程,6(65)18x ⨯-=,或656618x ⨯-=;因为是同向行驶,共同行驶的路程不是120千米,所以选项C 、D 不合题意. 故选:A .3.解答“林场有杨树120棵,----,柳树有多少棵?”这道题列方程为1(1)1206x -=,那么应该添加的条件是( )A .柳树比杨树少16B .柳树比杨树多16C .比柳树少16D .比柳树多16【解答】解:因为要求的量是单位“1”,即只有杨树比柳树少16这个条件,符合方程1(1)1206x -=. 故选:C .4.六年级男生有132人,比女生多112.六年级女生有多少人?设女生有x 人,方程不正确的是( ) A .113212x x += B .113212x x -=C .1(1)13212x ⨯+= D .113212x x =- 【解答】解:设女生有x 人,113212x x +=或1(1)13212x ⨯+=或113212x x =-, 故选:B .5.一套课桌椅售价是420元,桌子的价格是椅子的43,椅子的价格是多少钱?错误的列式是()A .设椅子的价格为x 元,列方程得:44203x x +=B .44:33=,342043⨯+C .44:33=,442043⨯+ 【解答】解:A .设椅子的价格为x 元,则桌子的价格为43x元,44203x x +=74203x = 733420377x ⨯=⨯180x =答:椅子的价格是180元.4.4:33B = 342043⨯+34207=⨯180=(元)答:椅子的价格是180元.4.4:33C = 442043⨯+表示求桌子的价格是多少元.故选:C . 二.填空题6.梨有250千克,是苹果的25,苹果有多少千克?把 看作单位“1”,设苹果有x 千克,列式是 .【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把 苹果看作单位“1”,设苹果有x 千克,根据题意可得: 22505x =255250522x ⨯=⨯ 625x = 答:苹果是625千克. 故答案为:苹果;22505x =.7.根据题意先说出等量关系,再列出方程.商店有15箱鸡蛋,每箱15千克,后来又运来x 千克,现在有480千克,那么x = . 【解答】解:设又运来x 千克, 关系式:原来鸡蛋的质量+运来鸡蛋的质量=鸡蛋的总质量1515480x ⨯+=480225x =- 255x =答:运来255千克. 故答案为:255x =.8.某球队参加比赛,开局11场保持不败,积23分,按比赛规则,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设该队获胜x 场,那么所得方程为 【解答】解:设该队获胜了x 场,则平局了(11)x -场3(11)123x x +-⨯=31123x x +-= 21123x += 212x = 6x = 答:获胜了6场.故答案为:3(11)123x x +-⨯=.9.甲乙两数和是42.14,甲小数点左移1位相当于乙的35,甲是 . 【解答】解:设甲数是x ,则乙数就是42.14x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310(42.14)5x x ÷=-6(42.14)x x =- 252.846x x =- 7252.84x = 36.12x =, 答:甲数是36.12. 故答案为:36.12.10.某次篮球比赛计分规则为:胜一场积2分,负一场积1分,没有平场.八一队在篮球联赛共14场比赛中积23分,设八一队胜了x 场,那么所列方程为 【解答】解:设八一队胜了x 场,则负(14)x -场,由题意得:2(14)23x x +-=21423x x +-= 1423x += 14142314x +-=- 9x =. 答:八一队胜了9场. 故答案为:2(14)23x x +-=. 三.判断题11.一条公路修了全长的14,离中点还有40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列式是设全长为X 千米:1404X ⨯=. (判断对错) 【解答】解:设全长为X 千米,114024X X -= 1404X = 160X =答:这条公路全长160千米. 故答案为:⨯.12.计算图中两条彩带一共长多少米,列出的方程是6.9 2.7x =+. (判断对错)【解答】解:设第一条彩带长x 米, 2.7 6.9x +=2.7 2.7 6.9 2.7x +-=-4.2x =, 4.2 6.911.1+=(米),答:两条彩带一共长11.1米.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四.计算题 13.看图列式计算.【解答】解:(1)3(1)458x -= 5458x = 58845855x ⨯=⨯ 72x = 答:鸡有72只.(2)23(1)18058x --= 918040x =940401804099x ⨯=⨯ 800x = 答:总重量是800千克. 14.看图列方程求未知数的值.【解答】解:(1)设钢笔有x 支,1(1)184x -= 3184x = 24x = 答:有24支钢笔. (2)设线段全长是x 米,3(1)254x -= 1254x = 100x = 答:线段全长是100米. 五.应用题15.六(1)班有48人,比六(2)班多17,六(2)班有多少人?(用方程解答) 【解答】解:设六(2)班有x 人,1(1)487x += 8487x = 42x = 答:六(2)班有42人.16.一条绳子,第一次用去的与全长的比是1:4,第二次用去全长的38,两次正好用去120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解答】解:设这条绳子原来长x 米1312048x x += 51208x = 588120855x ⨯=⨯ 192x =答:这根绳子原来长192米.17. 5号线的开通,给市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方便.张叔叔以前乘坐公交车上班需要56小时,比现在乘坐5号线所用时间的3倍少16小时,张叔叔现在乘坐5号线上班需要多少小时?(用方程解答)【解答】解:设张叔叔现在乘坐5号线上班需要x 小时 15366x -=115136666x -+=+31x = 3313x ÷=÷ 13x =答:张叔叔现在乘坐5号线上班需要13小时.18.小雪和小丽都喜欢集邮,共集邮390张.小丽集的张数的25和小雪的57相等.小雪和小丽各集了多少张?(列方程解答)【解答】解:设小丽集了x 张,那么小雪集了(390)x -张, 25(390)57x x =-⨯2555(390)5777x x ÷=-⨯÷ 1439025x x =-3939025x = 250x =390250140-=(张)答:小丽集了250张,小雪集了140张.19.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集桥、岛、隧道于一体,全长55千米,比其中海底隧道长的8倍多1.4千米,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部分长多少千米?(列方程解决)【解答】解:设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部分长x 千米, 8 1.455x +=8 1.4 1.455 1.4x +-=-853.6x = 8853.68x ÷=÷ 6.7x =答: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部分长6.7千米.20.汽车从A 城市开往B 城市,第一天行了全程的14,第二天行了全程的25,这时离B 城市还有70千米.A 、B 两城市相距多少千米?(用方程解答) 【解答】解:设AB 两城的距离为x 千米, 127045x x x ++=12(1)7045x --=77020x = 200x = 答:A 、B 两城市相距200千米.21.工厂计划生产一批口罩.已知生产了60万个,还剩下计划生产数的25没有完成.工厂计划生产多少万个口罩?(列方程解答) 【解答】解:设工厂计划生产x 万个口罩 2605x x -=3605x =33360555x ÷=÷ 100x =答:工厂计划生产100万个口罩.22.商场在“喜迎六一节”促销活动中,一套衣服售价216元.已知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75,上衣和裤子各多少元?(用方程解)【解答】解:设裤子的价格是x 元,则上衣的价格为75x 元, 72165x x +=122165x = 125521651212x ⨯=⨯ 90x =779012655x =⨯= 答:上衣是126元,裤子是90元. 六.解答题23.光明小学五年级有96人,六年级的人数比五年级多16,光明小学六年级有多少人?(先画图理解题意,再列式解答) 【解答】解:画图如下:196(1)6⨯+7966=⨯112=(人)答:光明小学六年级有112人.24.只列式不计算.(1)六(1)班有学生48人,其中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8,男生有多少人?(2)某钟表分针长8cm ,从7时到8时,分针针尖走过多少厘米?(3)妈妈买了一套衣服共用去880元,其中裤子的价钱是上衣价钱的38,上衣花了多少元?(列出方程)解:设上衣花了x 元【解答】解:(1)548308⨯=(人)答:男生有30人.(2)2 3.14850.24⨯⨯=(厘米)答:分针针尖走过了50.24厘米.(3)设上衣花了x 元,38808x x += 118808x = 640x =答:上衣花了640元.25.某食堂,3月运入大米600吨,比运入的蔬菜的35少6吨,运入蔬菜多少吨?(方程解)【解答】解:设运入蔬菜x 吨,366005x -=1010x =答:运入蔬菜1010吨.26.云山小学合唱队和舞蹈队一共270人,合唱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45,合唱队和舞蹈队分别有多少人?(列方程解答)【解答】解:设舞蹈队有x 人,则合唱队有45x 人,42705x x += 92705x =150x =,270150120-=(人) 答:舞蹈队有150人,合唱队有120人.27.商店运来苹果4吨,比运来橘子的2倍少34吨.运来橘子多少吨?【解答】解:设运来橘子x 吨,根据题意可得方程:3244x -= 3244x = 328x = 答:运来橘子328吨.28.大象最快每小时跑35千米,比猎豹的12少20千米.猎豹最快每小时能跑多少千米?(列方程解答)【解答】解:设猎豹最快每小时能跑x 千米,由题意得,120352x -=, 135202x =+,1552x =÷,110x =;答:猎豹最快每小时能跑110千米.29.停车场大客车的数量是小汽车的45,大客车和小汽车一共有180辆.停车场停了多少辆小汽车?(列方程解答)【解答】解:设停车场停了x 辆小汽车. 41805x x += 91805x =100x =答:停车场停了100辆小汽车.。
苏州高新区新浒学校
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返回目录] 第1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1)
难点弄清在有差数关系的问题中假设后总量发生的变化。
仪器教具课件
教学内容和过程修改意见一、游戏导入
谈话:同学们,咱们先来做一个数学游戏,注意听了。
一种易拉罐饮料搞促销活动,4个有奖拉环换一个杯子。
老师收集了8
个有奖拉环,可以换几个杯子?要想换5个杯子,需要几个有奖拉环?
二、探究新知,初步理解假设的策略
1、谈话:下面,咱们再来做一个抢答游戏。
开始:
(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相同的小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小杯
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2)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相同的大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大杯
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谈话:下一题,看谁反应快。
(3)出示例题。
2、谈话:能用720÷7吗?为什么?(题目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杯子了)
出示例题图。
这两种杯子有关系吗?(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什么意思呢?
“正好都倒满”又怎么理解?
要解决什么问题?“各多少毫升”意思是……
3、探索假设的过程。
谈话:这道题中有两种不同的杯子了,同学们,能解决吗?请拿出作
业纸,先在图上画一画,然后解答,并且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
选择两名学生展示不同解法。
(1)提问:你怎样想的?(把大杯换成小杯)怎么想到的?明白他的意
思吗?(找学生再说一遍)方法和他一样的同学请举手。
这些同学都是把1个大杯换成……(3个小杯)。
板书:假设都是小杯。
(2)提问:你又是怎样想的?(把小杯换成大杯)为什么要换?在图上
怎么表示?这儿的“3”是什么意思?
这样做的同学请举手,这些同学都是怎样想的呢?
板书:假设都是大杯。
4、比较。
谈话:同学们用两种方法解决了这题。
原来既有大杯又有小杯,第一
种方法假设都是小杯了,第二种方法假设都是大杯。
提问: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指出:这两种方法都是把两种不同的杯子假设成一种相同的杯子。
5、检验。
谈话:我们解答的对不对呢?同桌相互说说检验过程。
指名口答。
如果学生只说出满足一个条件,教师就引导:这才满足题目中的一个条件……,还要满足另一个……还要用……
谈话:希望同学们能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三、拓展应用,巩固策略
完成P69“练一练”。
学生独立读题,分析题意,指名说说思考过程,列式解答,完成后交流解答过程。
四、全课总结,优化策略
谈话:这节课,我们已经解决了这样几道题。
出示例题、练习题和练一练。
提问:解题时我们运用了什么方法?
谈话:是把两种不同的杯子假设成一种相同的杯子,练一练是把桌子假设成椅子,或把椅子假设成桌子。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假设。
板书课题。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一第1-3题。
板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
1、用“假设”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2、弄清在有差数关系的问题中假设后总量发生的变化。
3、画线段图,再解答。
4、列方程解答。
课后反思
第2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2)
提问:还可以怎么想?(假设都是大盒)
假设以后就全是什么盒子了?
现在一共能装多少个球?为什么?
(3)解决问题。
谈话:下面请同学们任选一种方法,在作业纸上解答。
出示两份不同的解法,让学生在座位上介绍解题过程。
追问:①这儿的“8”什么意思?为什么要-8?
②这儿的“40”什么意思?为什么还要+40?
4、回顾反思。
提问:在解决这道题时,我们用到了什么方法?(假设)通过假设,就可以把两种不同的盒子假设成一种相同的盒子。
但要注意的是,假设以后什么发生了变化?(装球的总数发生了变化)所以计算时要用80-8或80+40。
三、巩固反思,提升策略
1、做“练一练”第1、2题。
独立练习,完成后交流核对。
2、练习十一第1、2题。
直接填写在书上,完成后集体核对。
3、练习十一第5题。
先填空,再解答。
4、练习十一第7题。
先完成下面的填空,再列式解答。
完成后交流解法有什么不同。
四、课堂总结
这两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本领?你有什么想法或还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一第3、4、6题。
板书设计 1、怎样使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注意假设后总量的变化。
课后反思
第3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