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练)-2016-2017学年九年级历史同步精品课堂(上册)(原卷版)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3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同步练习1.有几位日本学生围绕大化改新的时间问题发生了争论,如果你是一个日本的历史老师,你会告诉学生,大化改新的时间是A.1世纪前后B.5世纪中期C.7世纪中期D.9世纪中期答案:C2.历史上有一个国家曾经参照中国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这个国家是A.印度B.朝鲜C.罗马D.日本答案:D3.大化改新给日本带来的最大影响是A.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B.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C.国家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D.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答案:D4.下列关于伊斯兰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伊斯兰教创立前阿拉伯半岛已实现统一B.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穆罕默德C.622年被定为伊斯兰教教历元年D.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答案:A5.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是在A.622年B.630年C.632年D.640年答案:C6.关于伊斯兰教兴起的历史背景,不正确的是A.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B.阿拉伯半岛内部部落间相互仇杀C.外部势力入侵D.麦加贵族迫害穆罕默德的信徒们答案:D7.6~7世纪时,日本社会矛盾尖锐,社会秩序混乱。
日本皇室和部分留学中国的留学生决心改革,推行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以振兴国家。
请回答:(1)材料内容反映的是何时进行的哪一次改革?(2)当时在位的天皇是谁?(3)这一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结合中国历史知识,概述隋唐时中日交往的史实。
参考答案:(1)7世纪中期,大化改新。
(2)孝德天皇。
(3)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日本遣唐使数次来华。
初三上册历史第3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练习题及答案初三上册历史第3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练习题及答案初三上册历史第3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2013 株洲学业考)世界文明发源地大都起源于大河流域,也有起源于海洋的。
下列文明起源于海洋的是( )A.古代希腊B.古代埃及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B、C、D 分别起源于尼罗河、印度河、黄河流域,故B、C、D起源于大河流域;A起源于地中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
故答案选A。
【拓展延伸】亚非大河流域文明和欧洲海洋文明由于所处地理环境不同,造就了不同的经营方式和文明类型。
2.(2013 南昌中考)当中国出现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时候,那里也透射出欧洲第一缕文明的曙光;当东方诞生孔子、老子等一批文化圣人的时候,那里的天空也折射出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人的思想光芒。
那里是( )A.古埃及B.古希腊C.古罗马D.古印度【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欧洲第一缕文明的曙光的出现,即指欧洲文明的兴起。
链接所学知识可知,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在古希腊。
故答案选B。
3.(2013 孝感中考)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
古希腊之所以会产生辉煌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 )A.便利的交通B.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C.发达的工商业D.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和理解能力。
因为古希腊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政治遗产,故D符合题意,其他各项均与题意不符。
【概念链接】民主政治:古希腊语中意思是人民掌握权力。
今天的民主通常是指与专制相对立,少数服从多数的人民(或公民)当家作主的一种政治模式。
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
新课标第一网4.(2014 宣城郎溪质检)在古希腊文中, 民主政治一词由人民和统治复合而成。
这体现出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A.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审判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D.全体居民均有民主权利【解析】选C。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习题精选
例题解析
一、选择题
1.日本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是在()
A.公元前2世纪前后
B.公元前1世纪前后
C.1世纪前后
D.2世纪前后
2.7世纪中期,大日本发动宫廷政变取得成功的改革派代表的是()A.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地主阶级的利益
C.农民阶级的利益
D.资产阶级的利益
3.伊斯兰教教历元年是()
A.620年
B.622年
C.630年
D.632年
4.下列事件在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过程中起了加速作用的是()
A.出走麦地那
B.确定伊斯兰教教历
C.征服麦加
D.穆罕默德病逝
二、填空题
1.本州中部兴起的奴隶制国家_________________,于__________________世纪统一了日本。
2.622年,穆罕默德在________________建立起_________________的国家。
三、填表题
日本的大化改新
主要内容影响
政治上
经济上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B 4.C
二、填空题
1.大和 5
2.麦地那 政教合一
三、填表题 主要内容 影响
政治上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
会过渡的标志
经济上 把很多贵族的土地都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
民
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习题精选新人教版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一、选择题1.5世纪,统一日本的是()A.倭奴国 B.大和 C.日本 D.高丽2.颁布大化改新诏书的天皇是()A.中臣 B.孝德 C.明仁 D.德川3.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A. 一世纪前后,奴隶制国家的出现B. 5世纪大和国统一日本C. 七世纪中期,大化改新D. 十九世纪中期,明治维新4.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是在()A.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教以后 B.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以后C.穆罕默德征服麦加以后 D.穆罕默德①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②穆罕默德病逝③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④穆罕默德出家A.④③①② B.④③②① C.③①④② D.①②③④10.大化改新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主要是因为()A.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 B.把部民转为平民C.废除了世袭制,以才选官 D.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二、识图题11.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它们分属于亚洲东部和西部的两个重要国家。
回答:(1)图一从建筑风格上看,该寺仿效隋唐风格,你知道当时日本还有哪些方面受隋唐影响?(2)图二中,该神庙属于哪一宗教?麦加对该教有何意义?三、简答题12. 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答案:1.B2.B3.C4.D5.B6.B 7 .B 8.B 9.A 10.D11. (1) 政治、经济上仿效隋唐进行大化改新;文字、书法、生活习俗等方面。
(2) 伊斯兰教。
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12.(1)主要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②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国家公民。
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2)意义: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同步达标A级基础训练(小试牛刀)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世纪,统一日本的是A.倭奴国B.大和C.日本D.高丽2.颁布大化改新诏书的天皇是A.中臣B.孝德C.明仁D.德川3.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A .一世纪前后,奴隶制国家的出现B.5世纪大和国统一日本C .七世纪中期,大化改新D .十九世纪中期,明治维新4.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A.穆罕默德B.哈里发C.苏丹D.释迦牟尼5.伊斯兰教元年是A.622年B.630年C.632年D.640年6.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是在A.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教以后。
B.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以后。
C.穆罕默德征服麦加以后D.穆罕默德病逝后不久,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时7.穆罕默德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是在A.麦加B.麦地那C.巴格达D.大马士革8.下列事件在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过程中起了加速作用的是A.出走麦地那B.确定伊斯兰教历C.征服麦加D.穆罕默德病逝B级能力检测(登高望远)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大化改新的根本原因是A.日本四分五裂,人们渴望统一B.落后的奴隶制度严重的阻碍着日本社会的发展C.改革派积极提倡D.孝德天皇掌握了政权2.7世纪中期,在日本发动宫廷政变取得成功的改革派代表的是A.奴隶主阶级的利益B.地主阶级的利益C.农民阶级的利益D.资产阶级的利益3.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①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②穆罕默德病逝③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④穆罕默德出家隐修A.④③①②B.④③②①C.③①④②D.①②③④4.大化改新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主要是因为A.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B.把部民转为平民C.废除了世袭制,以才选官D.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5.伊斯兰教历元年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相关?A.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B.穆罕默德病逝C.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D.穆罕默德出家隐修6.根据史料探究历史的真谛是学习历史的目标之一。
初三上册历史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练习题及答案教师们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之时,准备好了学生们的复习工作了吗?让我们来预先做一份试卷,这份设计良好的试卷!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初三上册历史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练习题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初三上册历史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练习题及答案选择题1.中国古书这样记载日本:沧浪之中有倭人,大小数百国。
第一次统一“大小数百国”的是( )A.大和B.高丽C.琉球D.本州【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本州中部的奴隶制国家大和不断征服扩张,5世纪时统一了日本。
2.“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
”上述材料有助于我们了解( )A.大化改新的背景B.大化改新开始的标志C.大化改新的经过D.大化改新后产生的影响【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和识记能力。
“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
这一内部危机促使天皇和一些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决心参照隋唐制度,实行改革。
故选A。
【拓展延伸】大化改新的最大特点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
从政治经济到科技文化,从儒家思想到佛教神学,从风俗习惯到生活情趣等社会各个方面无不打上了中国的烙印,甚至有的学者认为,日本古代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亚文明。
3.公元7世纪,某国家整个朝野掀起了“中国化运动”,全盘照搬中华帝国的制度和文化,把处于蒙昧状态的民族,凭空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
这个善于学习的国家是( )A.日本B.阿拉伯帝国C.罗马帝国D.拜占廷帝国【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公元7世纪,日本进行大化改新,学习中国隋唐制度,并进入了封建社会。
由此可看出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
故选A。
4.右图中人物的突出事迹是( )A.统一了日本B.力主改革,推动日本大化改新的进行C.颁布改新诏书D.操纵皇室,反对改革【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识记能力。
图片中是日本力主改革的重要人物——中臣镰足,故A、D错误;C是天皇所为,与中臣镰足无关;故选B。
(总分60分,测试时间30分钟)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1.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
与“真主、先知、穆罕默德、清真寺”等相关的宗教是( ) A.犹太教 B.伊斯兰教C.基督教 D.佛教【答案】B【解析】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2.七世纪中期日本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实施改革。
这次改革史称( )A.查理·马特改革 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 D.维新变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日本的大化改新。
这是古代日本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的一场社会改革。
7世纪初,日本奴隶社会矛盾尖锐,在此背景下,从中国学成回国的改革派进行了这场改革。
通过这场改革,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
从这一历史事件中,我们可以学习到日本人的善于学习,勇于革新的精神。
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3.2015年1月7日,法国讽刺漫画杂志《查理周刊》位于巴黎的总部遭到武装恐怖分子袭击,造成12人死亡。
原因可能是《查理周刊》2014年圣诞期间刊登的亵渎伊斯兰教先知的漫画。
下列有关这位“先知”的经历的重大活动正确的是( )①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②亲自完成《古兰经》的创作③建成了统一的阿拉伯帝国④定耶路撒冷为伊斯兰教的圣地A.①②③④ B.①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4.《阿拉伯通史>记载:千余年来,朝觐圣地的制度几乎使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做一次长途旅行。
这里的“圣地”是指()A.雅典B.罗马C.麦加D.开罗【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伊斯兰教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教,622年他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日本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转变的史实和阿拉伯政教合一的国家建立的过程。
其中,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对日本历史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六世纪的阿拉伯地区,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一方面,新旧社会交替,社会矛盾尖锐;另一方面,外族长期侵扰,社会秩序动荡。
阿拉伯的各阶层,特别是广大中下层人民,渴望摆脱困境,但由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因而幻想借助神的权威。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正是反映了阿拉伯人的这种需要。
伊斯兰教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
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伯各部迅速统一,他死后,阿拉伯哈里发国家迅速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知识梳理】【重点、难点讲解】一、教学重点: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作用,伊斯兰教的创立1.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作用知识链接:主要内容: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以才选官;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教师点拨:“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它打击了奴隶主要贵族势力,形成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大化改新对日本历史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孝德天皇效法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进行改革,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典例说明】例1:大化改新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主要是因为()A.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B.把部民转为平民C.废除了世袭制,以才选官D.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答案】D【解析】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方法总结】解答此题需理解大化改新的性质,“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是日本封建制确立的关键。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一、选择题:1.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性事件( )A.大和统一 B.大化改新C.幕府统治建立 D.大和兴起2.日本进行“大化改新”,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 )A. 日本孝德天皇想仿照中国隋唐的制度进行改革B.日本皇室和一部分贵族要求改革C. 日本阶级矛盾非常尖锐D.日本皇室和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矛盾非常尖锐3.日本大化改新主要参照的是中国的( )A.汉唐制度 B.晚唐制度C.隋唐制度 D.唐宋制度4.穆罕默德创立的宗教是( )A.佛教 B.道教C.基督教 D.伊斯兰教5.伊斯兰教最早的政教合一的政权建立在( )A.麦加B.麦地那C.耶路撒冷 D.巴格达6.麦加贵族之所以要迫害穆罕默德及其信徒,主要是因为( )A.他们破坏了商路的畅通D.伊斯兰教会损害贵族的政治和经济利益C.伊斯兰教的传播不利于半岛的统一D.伊斯兰教是一神(真主安拉)教7.伊斯兰教的产生顺应了下列哪一事件的要求( )A.阿拉伯各部落之间的仇杀B.东西方商路的畅通C.麦加贵族在麦加的商业活动D.阿拉伯半岛的统一8.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始于( )A.穆罕默德开始传教B.穆罕默德率少数信徒逃离麦加C.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国家D.穆罕默德征服了麦加二、列举题:9.列举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三、材料题:·10.阅读下列材料:“七世纪时,日本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
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正是这次政变,掀开了日本历史的新一页。
”结合教材回答:(1)材料中“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表现在哪里?(2)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是怎么回事?(3)为什么说正是这次政变掀开了历史的新一页?第4课一、1.B 2.C 3.C 4.D 5.B 6.B 7.D 8.C二、9.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九年级上册同步精品学案(练)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 “除安拉外,别无神灵。
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穆罕默德创立的宗教是()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2.大化改新是日本古代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改革,这次改革模仿的是中国的()
A、秦汉制度
B、隋唐制度
C、宋元制度
D、明清制度
3.沙特阿拉伯空袭也门、伊朗核危机、叙利亚内战、ISIS为代表的恐怖势力的兴起等让人们对分崩离析的阿拉伯世界的感到担忧。
而伊斯兰文明的现代化转型也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命题。
伊斯兰教最早是在哪里创立的()
A.阿拉伯半岛的麦加 B.地中海沿岸的耶路撒冷
C.古巴比伦王国 D.爱琴海沿岸的古希腊
4.受到伊斯兰教影响实现基本统一的地区是()
A.古埃及 B.日本
C.阿拉伯地区 D.罗马帝国
5.7世纪中期,大和统治者学习中国隋唐封建制度而进行的改革是()
A.大化改新
B.农奴制改革
C.明治维新
D.百日维新
6.公元七世纪中期,日本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实施一系列改革,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这次改革史称()
A.查理·马特改革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7.《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中写道:“意大利人只是错用了指南针,它是从中国经穆斯林传到落后的欧洲的。
”这里的“穆斯林”是指( )
A.古印度人 B.阿拉伯人
C.马其顿人 D.古罗马人
8.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下列关于这次改革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把日本推向奴隶社会的顶峰 B.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
C.大化改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D.大化改新中把土地收归国有
9.一部由美国人纳库拉拍摄的电影《穆斯林的无知》引发了一轮中东人民的反美浪潮。
该影片污蔑了广大穆斯林教徒的“先知”,他就是( )
A.释迦牟尼
B.穆罕默德
C.耶稣
D.马可·波罗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6世纪下半叶,日本国内出现统治危机。
公元646年(大化二年)元旦,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后,拜占廷帝国依然保持着它的繁荣。
公元6世纪,皇帝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政治危机。
而拜占廷帝国仍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1)参照以上信息,说一说日本和拜占廷帝国出现统治危机后各是如何应对的?分别造成了怎样的影响?(2)概括说明日本和拜占廷帝国对待其他先进文明各持什么态度。
(3)日本和拜占廷帝国不同的历史命运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