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复习资料(清华大学出版社)
- 格式:doc
- 大小:143.00 KB
- 文档页数:9
浙江工商大学自学考试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本科)《企业经营战略》实践考核大纲一、考核目标《企业经营战略》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安排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本科)学生进行该课程的实践活动,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书本学习之后,能利用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熟悉基本的企业战略分析、制定、实施等方法和工具,对企业经营战略工作进行实地了解,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战略方面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考核依据教材专题调研是综合性考核科目,需要考生能掌握本专业前期所学的专业课程为基础,综合运用,包括:《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市场营销学》等课程,其中《企业战略管理》(金占明主编《战略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为主要依据教材。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1、考核方式为限定性案例分析题,随堂进行。
根据所提供的案例材料和案例后的具体要求,撰写一份企业诊断分析报告,报告的写作须在考核时间内当场完成,时间为150分钟,2、写作时务必理论联系实际,主要运用《企业经营战略》课程的理论知识,结合辅导环节的授课内容,根据案例背景材料和案例后的提示,提出案例企业经营战略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操作方案。
格式书写务必规范。
字数不少于2500字。
3、评阅主要标准:(1)案例分析过程中对《企业战略管理》和本专业其他基础课程的相关理论来分析企业存在问题,40分。
(2)围绕案例思考题,分析报告能体现思考题的要求,分析过程条理清晰,论据能说明观点,给出的企业经营战略方面的解决方案有针对性,40分。
(3)书写格式与体例规范,20分。
四、考核内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企业经营战略》实践调研考核的主要内容有:学生是否能理解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对策的相关性;是否掌握关于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的资源、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分析的基本工具和方法;能否科学地选择公司层战略、业务层战略、国际化经营战略、以及战略选择的评价方法;是否能掌握经营战略评价和战略实施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方法。
(二)企业组织结构类型设置组织结构,需要选择适当的组织结构形式,因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特点,不可能用统一的固定模式,但各组织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可以把已有的组织结构模式作为参考。
常见的一些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有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等。
下面以企业为例介绍几种基本的组织结构形式。
1、直线制这是最为简单的组织形式。
将企业划分为各部门,通常的做法是根据职能进行划分,如分为财会部、市场营销部等,同时各部门指定一人为主管负责人。
在主要职能部门,如财会部,该负责人往往是一位高级执行官,而在分职能部门中,该部门负责人的级别将由该部门所具有的地位来决定。
例如,在许多公司中,人事部经理的地位属中层管理者,如图1-1所示。
图1-1 直线制组织结构示意优点:沟通迅速;指挥统一;责任明确。
缺点:管理者负担过重;难以胜任复杂职能。
适用:适用于中小型组织。
2、职能制这种类型组织中权力和责任流动的方向是由职能决定的,而与实际的运行部门无关。
确定企业的每一项职能,指派一位专家主管,无论何处只要该职能发生,此人将直接参与控制。
因此他的权力超越了该职能部门的直线制管理者,后者负责纪律以及其他一些与其员工有关的事项,如图1-2所示。
图1-2 职能制组织结构示意此类型的组织模式将导致工人听命于不止一个上级的事实,并与统一指挥这一概念相矛盾。
在实践中,纯粹职能制的组织模式并不常见,但是不管怎么说都有必要对其优、缺点加以评价。
优点:有利专业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
缺点:破坏统一指挥原则。
适用:这种原始意义上的职能制无现实意义。
3、直线职能制直线职能制又称直线参谋制,它吸取了直线制和职能制的长处,也避免了它们的短处。
它把直线指挥的统一化思想和职能分工的专业化思想相结合,在组织中设置两套系统。
一套是直线指挥系统,一套是职能管理系统,在各级领导者之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分别从事专业管理。
这种组织形式以直线指挥系统为主体,同时利用职能部门的参谋作用,但职能部门在各自范围内所作的计划、方案及有关指示,必须经相应层次的领导批准方可下达,职能部门对下级部门无权直线指挥,只起业务指导作用,如图1-3所示。
《生产作业与管理》在线考试考前辅导资料一、参考教材本门课程的参考教材为《生产与运作管理》,刘丽文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版;陈荣秋,马士华主编的《生产运作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版。
学员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其它相似的教材,也可以参照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网站上的课程视频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
二、考试题型考试的主要题型包括单选题、判断题、综合题和简答题。
单选题(每题4分共10题总分值40分) 、判断(每题2分共10题总分值20分) 、综合题(每题20分共1题总分值20分) 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题总分值20分)考试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于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学习中重要概念的理解,对于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运用生产与运作管理专业知识,对生产与运作管理实际问题的综合理解和把握。
三、考试知识点、复习题、例题归纳参考1.知识点(1)成组生产单元按零件组的加工工艺选择设置。
(2)生产与作业战略中,属于产品设计和工艺方面战略决策的是工程设计形式。
(3)劳动定额是企业基础定额之一。
(4)杜邦模式属于企业内部循环经济模式。
(5)经验估工法是劳动定额的制订方法。
(6)工作研究中,过程分析符号“□”的含义是检验。
(7)在生产与作业过程中,实现产品的使用价值的最基本阶段是基本生产过程(8)关键路线上各项作业时间的总和就是工程项目的总工期。
(9)在批量生产方式下,加工对象发生变化或作业更换时所发生的费用,属于生产准备成本。
(10)并行工程是缩短生产周期的重要方法。
(11)适用制定质量管理的实施计划以及预测系统可能发生的问题并预先质量措施控制质量管理的全过程的方法是PDPC法(12)生产与作业系统中,起综合性作用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力。
(13)企业系统的整体性是指企业经营活动是为了实现整体目的。
(14)为了企业正常经营的需要而建立的库存属于经常库存。
(15)生产与作业过程的符号表示法中,“Δ”表示制品处于停留状态。
.《管理学原理》教学辅助资料集教学大纲《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Principals of management)一、课程编号:二、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三、学时: 48学分:3实验学时:0课内上机学时:0四、先修课程要求:高等数学,英语五、适用专业:管理类专业六、适用年级:一、二年级七、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
因此,也称一般管理学,管理学研究现代管理的一般规律,具体表现为一般原理。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一般原理、管理过程(职能)。
重点是管理原理和管理过程,管理原理主要包括系统原理、动态原理、人本原理和创新原理;管理过程主要以职能为主线,分为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和创新。
八、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古今中外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真正学会对认识进行再认识、对思想进行再思想;二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的基本内涵、要求及科学有效实现的方法,对管理职能和过程有一个基本了解;三是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管理知识进行具体的管理案例分析,并能够在学完课程后对管理实践进行考察,提高学生分析管理问题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要使学生不仅能够知道“管理”的过程、而且能够弄清“管理”的逻辑;四是开启学生思维并使之追求管理智慧,使学生通过管理学知识的学习而真正学会并能够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管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
在具体进行本课程的学习时,要求学生一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并作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力争弄懂弄通教材内容;二要认真完成所布置的课外作业和案例分析,并积极就课堂讨论题目作好准备;三是自发作些社会(机构或组织)管理调研,以为弄懂课程内容积累感性认识和锻炼自己分析、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九、学时安排:序号教学内容学时1第一章导论:管理的涵义、职能、管理者技能、角色42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43第三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34第四章决策4概述、过程、决策类型及一般方法5第五章计划7计划的基础、目标管理、战略性计划、计划方法、规划实务6第六章组织结构与设计8概述、组织结构类型、设计方法、组织设计挑战、组织文化7第七章控制4控制的类型、过程、方法8第八章领导领导本质、理论与艺术49第九章激励激励原理、过程与理论410第十章沟通概述,沟通过程、类型和冲突管理411第十一章创新212总复习(机动)0 或 2十、实验内容和要求:无十一、考核方式:考试成绩由两块构成,其中期末成绩占70% ,平时成绩占 30% 。
一.咨询顾问基础参考书目1.《咨询的奥秘1一成功提出和获得建议的指南》([美]杰拉尔德.温伯格李彤,关山松,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咨询的奥秘2一咨询师的百宝箱》([美]杰拉尔德.温伯格李彤,关山松,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管理咨询专业指南(第4版)》([美]米兰.库布尔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译。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4.《管理咨询的神话》([美]马修.斯图尔德任文科,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5.《管理咨询行业指南:成功跻身咨询业(第2版)》([美]苏格塔.比斯沃斯,达瑞尔.敦切尔. 张丽妹,译。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6.《在中国,做咨询一正略钧策管理咨询的实践》(丛寰宦,刘海梅,张锦娴。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7.《破解咨询的40个困惑》([美]艾伦.维斯黄瑞蓉,杨如冰,译。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8.《咨询业基础和超越》([美]伊莱恩.比斯孙韵,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9.《企业咨询:咨询业如何运转及如何使之运转的指南》([英]吉尔伯特.托平,菲奥娜.切尔尼亚夫斯卡付彦,等,译。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10.《咨询的艺术》([美]杰斯沃德.W.萨拉科斯方海萍,等,译。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1.《基于价值的咨询:咨询顾问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英]菲奥娜.查尔纳斯加陈文晖,译。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2.《一群卖思想的人:寻求管理咨询的第三方通鉴》(冷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3.《咨询绩效评估:跟踪咨询项目的结果与底线》([美]杰克.菲力普斯段盛华,余凤霞,译。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14.《完美咨询:咨询顾问的圣经》([美]彼得.布洛克于凤霞,译。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15.《咨询的谎言》([美]马丁.基恩胡乔,孙路弘,译。
*企业战略管理张文松博士教授博导E-mail:*********************Tel: 51684310(O) *主要内容企业战略管理概论企业战略理论演进企业使命和目标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企业经营能力分析企业战略选择企业战略实施企业战略评价和控制*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讨论观看VCD What shall I do?*开放的心态,主动的态度积极发言,全心投入跟上思路, 用心感悟随时欢迎提问题排除干扰, 关闭你的通讯工具上课要求*成绩评定出勤10%作业20%案例10%考试60%*教材和参考书 1、张文松战略管理——获取竞争优势之道,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小阿瑟·A·托马森Arthur A·Thompson,Jr.A·J·斯托里克兰三世A·J·Strickland Ⅲ《战略管理学——概念与案例》Strategic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Cases 3、迈克尔.A.希特Michael.Hitt R.杜安.爱尔兰R.Duane Ireland 罗伯特.E.霍斯基森Robert E.Hosjisson《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Strategic Management Competitiveness and Globalization>4、戴维·J·科利斯David J·Collis 辛西娅·蒙哥玛利Cgnthia A·Montgomery <公司战略> <Corporate Strategy-A Resource-Based Approach>5、戴维·贝赞可D.Besanko 戴维·德雷诺夫D.Dranove 马克·尚利M.Shanley,<公司战略经济学><Economics of Strategy>*需阅读的文献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亨利·明茨伯格布鲁斯·阿尔斯特兰德约瑟夫·兰佩尔著,刘瑞红徐佳宾郭武文译,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王迎军编著,战略杠杆—企业实现跨越成长的力量,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12安德鲁·坎贝尔等著,核心能力战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C·鲍曼战略管理,中信出版社,1997.1D·福克纳C·鲍曼竞争战略,中信出版社,1997.1 *需阅读的文献⊙刘庆元,刘宝宏编著,战略管理:分析、制定与实施,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12⊙赵国杰,于海洋著,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1⊙宝贡敏编著,现代企业战略管理,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9⊙邹昭唏著,企业战略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7⊙康荣平,柯银斌著,企业多元化经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9⊙小乔治·斯托尔克等著企业成长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哈佛商学院出版社,1999.12⊙加里·哈梅尔,C·K·普拉哈拉德著,竞争大未来,昆仑出版社,1998.4⊙殷建平著,大企业持续发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4*需阅读的文献⊙史占中著,企业战略联盟,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7⊙芮明杰余光胜著,产业致胜—产业视角的企业战略,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1⊙蓝海林著,迈向世界级企业—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企业管理出版社,北京,2001.3⊙季如先编著,赢得竞争优势,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2⊙费洪平著,中国企业组织战略行为,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7⊙项保华,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华夏出版社,2001⊙吴永林著,缔造强者—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的现实选择,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4⊙陈良猷编著,系统管理与企业战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8.12⊙霍国庆编著,企业战略信息管理,科学出版社,2001.8⊙李朝霞著,企业进化机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9 *需阅读的文献⊙强志源:《现代企业战?怨芾怼罚 本├砉ご笱С霭嫔纾?993⊙刘冀生:《企业经营战略》,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王方华、吕巍:《企业战略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韩德昌:《公司战略管理》,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芮明杰、余光胜:《产业致胜——产业视角的企业战略》,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陈继祥、吴振震:《企业经营战略——集成整合途径与案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陈建、甘少浩:《寻求战略优势》,海天出版社,1998⊙宋云、陈超:《企业战略管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李令德、郭伟民:企业战略管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杨锡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谭劲松、张阳:《战略管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解培才、徐二明:《西方企业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需阅读的文献⊙王磷康、于翔:《企业经营战略》,中国物资出版社,1996⊙蒋明新:《企业经营战略》,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刘仲康:《企业经营战略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胡建绩:《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蒋运通:《企业经营战略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徐二明:《企业战略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项保华:《企业战略管理——概念、技能与案例》,科学出版社,1994⊙何伟、聂德林:《现代企业战略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于森、孙宏伟:《企业经营战略与市场定位》,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程兆汾:《中国企业经营战略》,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3⊙蔡世馨、史若玲:《商贸企业战略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周立公:《企业经营战略与策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王玉:《企业进化的战略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王超:《竞争战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8⊙刘莉:《战略管理启示录》,海天出版社,2000*需阅读的文献⊙罗锐韧、曾繁正:《经营战略与方针》,首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7⊙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人现代企业经营战略》,企业管理出版社,1990⊙王德中:《企业战略管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康荣平、柯银斌:《中国企业评论——战略与实践》,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汪应洛、席酉民:《战略研究理论及企业战略》,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曾忠禄:《公司战略联盟组织与运作》,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毛蕴诗、施卓敏:《公司重构与竞争优势》,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尹义省:《适度多角化——企业成长与业务重组》,北京三联书店,1999⊙康荣平、柯银斌:《企业多元化经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陈幼其:《企业战略管理案例》,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芮明杰:《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需阅读的文献※Chandler,A.D.,Jr.,Strategy and Structure:Chapters in the history of the Industrial Enterprise, Cambridge, Mass:MIT Press, 1962※A.Chandler,Jr.Strategy and Structure,MIT,1962.※B.H.Ansoff,Corporate Strategy,Mc Graw-Hill,1965.※Ansoff,H,I.,Corporate Strategy: An Analytic Approach to Business Policy for Growth and Expansion, New York:McGrow-Hill,1965※M.Porter:Competitive Advantage,The Free Pr,1995.※David F.R.Concepts of Strategy Management,Prentice Hall Inc,1997*需要看的杂志科研管理、中国软科学、中国管理科学、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管理、研究与发展管理、政策与管理、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预测、学术研究、经济学动态、外国经济与管理、企业经济、系统辩正学学报《Harvard Business Review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SloanManagement Review 》*主要战略人物安索夫H.I.Ansoff 安东尼R.N.Anthony 安德鲁斯K.R.Andrews 钱德勒 A.D.Chandler波特M.E.Porter 明茨伯格H.Mintzberg鲁梅尔特R.P.Rumelt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 哈默尔G.Hamel周三多、苏东水、刘冀生、蓝海林项保华康荣平、徐二明、张明玉、芮明杰、金占明*第一部分战略管理导论企业为什么要制定战略?什么是企业战略?企业如何进行战略管理?**病因脑病:经营能力不足、经营战略缺乏、独裁专制;神经疾病: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制度流于形式,信息传递扭曲;心脏病:资金周转失灵、不良资产肥大;骨骼病:没有正式的组织结构、职能不清、权责不明;肠胃病:人、财、物运用不良,即消化不良;肝病:收益外流的―吸收资源排除症‖、不把钱花在刀刃上的―问题解决不当症‖;肾脏病:妨碍新经营者运作的―元老干部障碍症‖、无法适应时代潮流的―赤字中毒症‖;肺病:换气机能失调,―人‖不能能进能出;贫血病:不善于对外融资,当然也与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歧视有关。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一)判断题1.韦伯认为,只有法理型权力才能成为科层组织的基础。
( )2.哈默提出了业务流程再造是围绕任务而不是结果进行组织。
( )3.就管理的职能而言,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 )4.根据权变学派的观点,管理技术与方法同环境因素之间存在一种函数关系,企业管理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 )5.决策理论学派是以数学模型和行为科学为基础的。
( )6.泰勒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
( )7.流程再造是企业对现有的流程进行调研分析、诊断、再设计,然后构建新流程的过程。
( )8.当环境不确定,各个企业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最佳方案时,通过模仿那些成功企业的做法可以减少不确定性。
( )(二)填空题1.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是。
2.韦伯提出的三种类型的权力,即、、。
3.巴纳德提出正式组织其存在和发展都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 、、。
4. 是从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直至最低层管理人员的领导系列。
5.赫伯特·西蒙对古典决策理论中运用“最优”和"绝对理性”为决策依据提出挑战,他提出了标准和原则。
6.与历史上的其他组织类型相比,学者韦伯认为是最理想的组织形式。
7.业务流程再造由观念再造,______,组织再造,试点和切换,,五个关键阶段组成。
8.管理是一种思维方式,影响管理者思考管理问题的基本方式是_____和。
(三)选择题1.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A.实现标准化B.制定科学报酬制度C.提高人工素质D.提高效率2.泰勒科学管理的假设前提认为人基本上是受经济利益所推动的A.经济人B.社会人C.复杂人D.自我实现人3. 第一个全面系统地提出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五项职能。
A.韦伯B.亨利·法约尔C.泰勒D.罗伯特·欧文4.下列属于现代管理理论的代表学派的是——A.“科学管理”学派B.“经验管理”学派C.“组织理论”学派D.“决策理论”学派5.例外决策,具有极大偶然性、随机性,又无先例可循且具有大量不确定性的决策活动,其方法和步骤也难以程序化、标淮化,不能重复使用的这类决策属于。
企业管理复习第一章企业管理概述一、企业1、企业定义—现代管理学: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活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
2、企业的特征:(1)经济性(2)社会性(3)竞争性(4)自主经营性3、企业家定义英文“enterpriser”,原义是指“冒险事业的经营者或组织者”。
通常指以经营管理为职业,具有强烈创新精神、勇于竞争、并由于其独到的经营管理而创建或极大地发展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专家4、企业家种类一类是企业所有者企业家:作为所有者他们仍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即通常所说的企业家;另一类是受雇于所有者的职业企业家:也称职业经理人。
5、企业家特征(1)经济家的头脑(2)冒险家的精神(3)战略家的眼光(4)哲学家的思维6、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要对下列集团负责:所有者、债权人、员工、消费者、政府、社会7、企业素质能力表现:生存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发展能力二、管理1、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的定义:管理是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去做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2、亨利·法约尔的定义: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3、赫伯特·A·西蒙的定义:管理就是决策。
决策贯彻管理的全过程。
4、管理的要素:管理职能、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手段、管理目标有形手段(计划、工资、制度);无形手段(教育、激励、人际关系)5、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社会属性——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6、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科学性:有一套科学客观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艺术性:灵活运用管理知识、技能的技巧和决窍。
7、管理的意义:(1)可以增强企业的运作效率;(2)让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3)使每个员工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4)使企业财务清晰,资本结构合理,投融资恰当;(5)向顾客提供满足的产品和服务;(6)更好的树立企业形象。
(7)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8、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管理者在人际关系、传递信息、作出决策三个方面承担着管理角色9、有效管理的五个领域:管理自我、管理工作、管理人员、管理人际关系、管理具体情景。
——罗伯特•K•伯恩斯博士第二章管理思想的演进一、儒家思想对管理的影响(论述或简答)1)民本 2)中庸 3)人和 4)义利观 5)教育观 6)顺道7)守信 8)利器 9)求实 10)对策 11)节俭 12)法治儒家思想+西方管理、技术=儒家资本主义(亚洲)二、中国近代管理思想1、民族资本企业的创始人张謇: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
主张“实业救国”。
2、“棉纺巨子”穆藕初:上海浦东人,第一个把西方管理科学理论引进中国理论引进中国。
三、鞍钢宪法:两参一改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不断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毛泽东的管理思想四、资本经济早期人物:1、亚当•斯密Adam Smith:①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哲学家②《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1776年③国民财富的增加取决于增加生产人数④劳动分工理论⑤“经济人”——交换是人类的本性2、罗伯特•欧文(人性化管理):①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②重视人(苏格兰新拉那克纺织厂)、尊重人;③缩短工时;④提高工资,改善住宅;⑤重视教育。
3、查尔斯•巴贝奇:①数学家、发明家、管理学家②《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③劳动分工的原因: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学习时间、材料,注意力集中,易达到熟练程度)④工资=固定工资+利润分享+奖金五、古典管理理论之科学管理运动——应用科学方法确定工作的“最佳方法”1、科学管理运动背景主要是传统管理办法:①依靠工厂主经验,并且通过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方法来尽可能压榨工人。
②随着工人队伍的壮大,劳资双方矛盾就越来越强烈。
③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也急需一套系统的管理方法和理论。
2、科学管理运动内容①工作定额原理②能力必须与工作相适应③实行职能工长制④科学选择与培训工人⑤标准化原理⑥差别计件工资制⑦计划与执行相分离⑧在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⑨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进行“精神革命”六、泰勒的三个实验1、搬铁块试验1898年:①实验前现状:伯利恒钢铁公司贮铁场 75名工人,每块铁锭92磅——工作量12.5T/天·人工人工资$1.15/天·人②经研究,泰勒认为日工作量可达48T/天/人,工人不接受,研究开始:·施米特——实验者·秒表记录:从地上搬起铁锭——带铁锭平地速度——沿斜坡向上的速度——堆放于货车上——空手返回——(休息——意外事故)·依身高决定多少厘米/一步——多少步/每分钟·禁止突击式干活,消除加班加点·医生与生理学家定时身体检查(42%是负载劳动,58%是无负载劳动)③工时研究结果:·12.5T/天·人——48T/天·人·$1.15/天·人——$1.85/天·人·谈话、开除——科学计划·通过减少体力完成工作2、铁锹试验---(1)·铲不同的东西每锹重量不一样·实验发现21P时效率最高·铲不同的东西应拿不同的锹·每种铲子只适合铲特定的物料·设计了一种有两种标号的卡片。
一张说明工人在工具房所领到的工具和该在什么地方干活,另一张说明他前一天的工作情况,上面记载着干活的收入·工人取得白色纸卡片时,说明工作良好,取得黄色纸卡片时就意味着要加油了,否则的话就要被调离铁锹试验---(2)·合理的重量:21磅/锹·16T/天·人——59T/天·人·400至600人——140人·$1.15/天·人——$1.85/天·人·自带工具——标准化工具3、金属切削试验·车床的效率问题·用车床、钻床、刨床等工作决定用:什么样的刀具;多大的速度等获得最佳的加工效率。
七、泰勒五个标准化①标准化的工具;②标准化的设备、原材料;③标准化的动作;④标准化的工作场所;⑤标准化的操作方法。
大生产中无秘方,是标准化生产八、其他学者的贡献①吉尔布雷斯夫妇②甘特:甘特图③路易斯•布兰代斯:提出“科学管理”④亨利·福特与福特制九、赛缨尔•龚帕斯在工友们的支持下成立了“美国劳工联盟”。
(解决劳资矛盾)十、管理过程理论:①亨利·法约尔于1916年首次发表了《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②企业活动类别和人员能力结构企业全部活动可概括为:经营: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管理: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十一、法约尔的“跳板”原则“法约尔跳板”或“法约尔桥”、横向沟通。
是信息传递(核心),提倡适当的横向联系,“桥”不可随意使用。
避免逃避责任,死板的等级,线路沟通。
十二、行政组织理论——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1、·德国著名管理学家·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组织理论之父·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2、人类社会的三种权力组织需要某种权力作为基础?①传统权力:传统惯例或世系;效率低下,不宜作为权力基础。
②魅力权力:崇拜与追随;有感情色彩,非理性,不宜作为权力基础。
③法定权力:法律规定,慎重公正,适宜作为权力基础。
十三、古典管理理论总结:理论假设:“经济人”的人性。
出发点:经济利益驱动。
管理手段:“胡萝卜+大棒”。
研究方法:静态研究。
十四、行为科学理论(一)早期行为科学1、罗伯特·欧文2、雨果·明斯特伯——《心理学与工业效率》1912年3、玛丽·帕克·福莱特——福莱特完成了从科学管理到行为科学的过渡。
(二)中期行为科学1、霍桑研究①193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教授,乔治·埃尔顿·梅奥《工业文明中的人性问题》提出。
②四个阶段(简答):第1阶段:变换车间照明条件试验。
第2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福利实验”。
第3阶段:大规模的访问与调查——“访谈”实验。
第4阶段:接线板工作室试验——“群体实验”(简答)③霍桑实验研究结论:·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人的士气;·注意到企业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2、人性假设理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是50年代末美国著名的行为科学家,提出:一种是消极的X理论,即人性本恶,另一种是基本上积极的Y理论,即人性本善。
第三章计划1、计划的含义在一定时间内,对组织预期目标和行动方案所做出的选择和安排。
即确定组织未来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式。
2、计划工作的原理★限制因素原理(木桶原则)★许诺原理(投入原则)★灵活性原则★导向变化原则(改变航道原则)3、计划的内容(5W1H)Why 为何做原因与目的,确定实现的可能性Who 谁去做执行者,做到职责明确What 做什么目标内容,以此合理购置资源Where 何地做执行地点,了解实施环境When 何时做执行时间,计划的进度,期望合理配置资源How 怎么做执行手段,资源如何分配到不同的部门4、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1954年在《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
5、计划编制的过程①机会分析。
②确定目标。
③拟定前提条件。
④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⑤评价可供选择的方案⑥选择最终方案⑦编制支持计划⑧编制预算6、目标管理的定义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亦称“成果管理”,俗称责任制。
在企业员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办法。
7、计划制定方法滚动计划法甘特图法计划评审技术8、甘特图法甘特图:由亨利•甘特开发的,直观地表明任务计划在什么时候进行,以及实际进展与计划要求的对比。
它是一种线状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安排的活动;线条表示在整个期间上计划的和实际的活动完成情况。
9、计划评审技术PERT或网络分析技术,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开发出来的。
PERT网络是一种类似流程图的箭线图第四章组织1、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目的、程序和规则组成的,一种多层次、多岗位以及具有相应人员隶属关系的权责角色结构。
它是职、责、权、利四位一体的机构。